岳家軍余部投降金國的說法有沒有歷史依據?

不知道這個說法能不能靠得住 來源是滿族文化網


謝邀@青果煎餅,岳家軍在朝廷體制內的正式職稱是——御營後護軍。岳飛死後岳家軍沒有立刻解散,宋朝和金軍議和後,南宋皇帝才把岳家軍正式撤掉。其中最精銳的踏白軍、游奕軍和背嵬軍以及其他精兵強將被編入正規軍軍,其中背嵬軍還被編入了御林軍,其他的官兵則就地解散。解散後的岳家軍的官兵,無處安身,大多數生活在了襄樊地域。

金宣宗貞佑二年﹐在蒙古軍的打擊下﹐金朝南遷。河北,山東等地相繼淪陷。興定二年,蒙古軍攻佔山西太原﹑平陽等地﹐形勢對金朝極為不利。次年正月﹐金宣宗召集百官商議對策。宣徽使移剌光祖等人建策:「當募土人威望服眾者﹐假以方面重權。能克複一道,即以本道總管授之。能捍州郡﹐即以長佐授之。」

宣宗興定四年二月,分封河北、山東和河東的地方官吏與地方武裝首領王福等九人為公﹐以抵抗蒙古軍﹐收復失地。河北九公皆兼宣撫使,賜號宣力功臣﹐總率本路兵馬。設置公府﹐任命官吏﹐征斂賦稅,賞罰號令,皆由九公自便。史稱這一事件為「九公封建」。河北九公封建這項政治舉措,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金朝廷在河北的軍事負擔,金朝無法給九公以實際支持,只能以賜姓、賜號、賜詔、封爵來換取九公的效忠。

且不說一個在河北一個在湖北,就說一個是岳飛剛死的時候一個在金朝末期,相差近八十年,非要說是岳家軍殘部,臉呢?

九公封建只不過是疲軟的大金拉攏地方豪強的一種方式,統治力度還不如唐朝的藩鎮割據,非要說他們為金國效力,有未免有些可笑了。


1142年岳飛被害, 1214年金宣宗貞佑南遷,中間隔了72年。

這哪是岳家軍,這是不死軍。


在這裡我要說黑岳飛的人目的非常明確,欲先亡其國必先亡其史,絕不是喧嘩取寵那麼簡單。


看來岳飛果然是個完美的人,挑他刺都這麼難


文不對題的強答一波。首先搞清楚啥叫軍閥:「軍閥是指在正常的國家體系內,由自成派系的軍人組成軍事集團,對國家地域劃分勢力範圍,使用軍事手段割據一方,並控制其割據地的行政,司法,教育,稅務等政府機構和所屬官員的任命。」請問岳飛的軍隊哪點符合這個特點了?岳飛在世的時候尚且不是,怎麼死後就成軍閥了,難道是暗示岳王爺其實就是尾大不掉才會被殺?第二,岳家軍這個編製解散後其實是編進南宋軍隊其他序列,沒參與的也多數在襄樊一帶,即便你有那麼一絲河北流民回了金國就可以強行這是岳家軍了嗎?寫這文章的人不是沒腦子就是壞吧。


這個公眾號的很多文章本來就是在破壞民族團結,挑撥民族關係


推薦閱讀:

請問有哪些特別好的描寫兩晉南北朝歷史的書,是那種非常嚴謹的歷史類書籍而不是小說?
戰國時期,齊國的「事秦謹」是什麼?這個東西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奉軍為什麼不救張學良?
為什麼宋史的金軍遇到岳飛就立即失去戰鬥力,岳飛一走立馬恢復,軍隊中會有這種現象?
北宋為什麼要在開封建都?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宋朝 | 軍事史 | 宋代歷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