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的蠟燭是在傳的過程中就點燃了嗎?
12-23
詩中用「傳」與「散」生動地畫出了一幅夜晚走馬傳燭圖,使人如見蠟燭之光,如聞輕煙之味。蠟燭是在傳的過程中就點燃了嗎?如果是為什麼在路上就把蠟燭點燃?
寒食節在唐朝時是十分重要的節日。習慣上寒食時會在宮中宴請百官,宴上依舊用冷餐;待到傍晚時分宴會散了,皇帝會命人在殿前鑽取新火(宋人葛立方在《韻語陽秋》中記載:「內園官小兒於殿前鑽火,先得上進者,賜絹三匹,金椀一口。」),並將當日鑽得的新火燃點蠟燭以賜近戚貴臣(韋莊《長安清明》詩中寫道:「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以示寵信。
通過這些史料我們可以確定:
- 新火是在宮中鑽取來的,而非到近戚貴臣的家中才點燃的。所以蠟燭必定是在傳送的過程中就點燃,然後由內臣分送到諸位近戚貴臣家中的。
- 正如潘水根所說,整個儀式類似於傳遞奧運聖火。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的火種之所以要到希臘採集,與寒食賜火要從宮中帶出火種,是有其儀式內涵在其中的。
舊時寒食節,「普天皆滅焰,匝地盡藏煙。」(李崇嗣《寒食絕句》),而到了清明節那天,皇帝讓內官「 取榆柳火以賜近臣戚里,」( 宋敏求《春明退朝錄》)這叫「頒賜新火」,自然要點起蠟燭上路,儀式啊,如同傳遞奧運聖火。
謝邀。
對於樓主的問題,前面的回答已經說的很清楚了,這裡不做補充。
不過,關於樓主的問題描述,我要提一點小小的疑問
作為一個【非常像初中閱讀題標準答案】的問題描述,樓主那句話包含了「傳燭圖」「使人如見蠟燭之光」「使人如問輕煙之味」三個要點。
然後分析一下原詩。第一句有「日暮」「漢宮」「傳蠟燭」三個意象,日暮同時也帶了初步的色彩確定,漢宮日暮是布景。傳蠟燭,傳是動作,看做是flash動圖中會動的元(文科生不記得是不是這麼說了)似乎更合適,蠟修飾的燭。後一句,有「輕煙散入」「五侯家」兩個意象。其實輕煙散入是同理的,會動的那部分,而且是從燭中散發出來的。這裡將其看做是一個單獨的主體,毋寧看做是燭的延續。五侯家看起來只是陳述,沒有任何修飾,但是日暮的時間布景在這裡依舊生效。這裡引入一個概念:語典,它往往能夠賦予一個意象超越文字之外的內涵。
推薦閱讀:
※為什麼總感覺杜甫《詠懷古迹》中的「群山萬壑赴荊門」不像是詩的開頭?
※《長安古意》的內容是虛構的嗎?
※李商隱的「劉郎已恨蓬山遠」,為何是蓬山而非天台山?
※盧綸的《塞下曲》中,「單于夜遁逃」一句是真實的歷史事件嗎?
※有哪些唐詩的句子讓你覺得特有畫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