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太陽、13 熱火、15 勇士在小球陣容上有什麼區別?
同樣是打小球,差別在哪裡呢?
這是個好問題,因為05年太陽、13年熱火及15年勇士,可以算作是NBA小球發展的三個標誌性階段。
05年的太陽並非頭一支打小球的球隊。老尼爾森在80年代末擔任勇士主帥時,就曾經用201cm的穆林去對位220cm的馬克·伊頓。但05年太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動搖了傳統籃球戰術的根基,扮演了先驅者的角色,儘管他們因為明顯的缺陷沒有登頂成功。
在一百多年的籃球發展史中,人們已經形成了「離籃筐越近,得分越容易」,「得巨人者得天下」的價值論。丹東尼的思路,則是對籃球中「高度——速度」這一對矛盾中速度一極的反思。在他看來,空間才是提升進攻效率的核心。而獲得空間的根本是什麼?提速、三分、擋拆。
所以,丹東尼反其道而行之,用有投籃能力的大個小前鋒頂上四號位,得到球權後提速搶佔空間,在7秒或更少的時間內終結回合……這一切都是基於爭奪空間的戰術思想。後來的熱火、勇士的戰術體系與丹東尼的各有千秋,勇士在某些方面甚至大相迥異,但本質思想都是基於提速、三分獲得空間。
丹東尼的體系的特徵主要有,核心後衛——納什、哈登——大量持球,負責掌控節奏、發起擋拆,五號位——小斯、卡佩拉——有擋拆及終結能力,側翼——阿里扎、理查德森、喬·約翰遜——布滿三分手。所以,丹東尼的體系對核心後衛的加成極大。哈登、納什與他合作的第一個賽季打出MVP水準不提,杜洪、布雷克、林書豪、馬紹爾等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後衛也在他手下迎來了短暫的人生巔峰。
但這套體系的缺點也在此。球權大量集中在核心後衛手中,導致進攻的線路是單向度的,跟丹東尼的擋拆陣型一樣,是一個像手電筒光束一樣的v字型。斯塔德邁爾當年場均26分,但助攻只有1.2次。奧尼爾都說了,阿瑪雷只想著得分。馬里昂、安德森也不是能夠當play maker的主兒(05-06賽季的迪奧是為數不多的特例)。側翼中喬·約翰遜、戈登能分擔一定的持球壓力,但總體上核心後衛還是佔據了大量的球權。
事實上,本賽季各隊針對火箭的防守思路就很明確:要麼單防,讓哈登傳不出球,或者包夾哈登,賭外線幾桿槍手感轉冷。賽季初的雷霆及前幾天老鷹的第四節逆轉,就是兩種思路的典型成功代表。
另一方面,05年太陽的防守限制了他們能夠達到的高度。在那幾年,太陽的防守都是中游左右。但這也沒法子,納什、小斯都是出了名的防守漏勺。
13年的熱火則解決了防守及攻堅能力的問題。並且,他們在拉空間這一方面做得更極端。10-11賽季,熱火的首發中鋒是喬爾·安東尼。下一個賽季巴蒂爾加盟,斯波把能投三分的波什推上五號位,三四號位則是詹姆斯和巴蒂爾,外線同樣布滿著雷阿倫、查爾莫斯等一波三分手。
在這個陣容里,詹姆斯是從1打到5的全能核心,既在弧頂持球組織、突破,也在內線背身得分或策應。韋德則在11-12賽季開始交出部分球權,遊走於弱側,與勒布朗形成掎角之勢。
犧牲了高度後,防守端怎麼辦?斯波採用無限夾擊輪轉的防守策略,而這種夾擊造失誤的方式,反過來也給養了進攻。當然,犧牲高度的代價就是丟籃板、漏三分,也怕巨人。2012-13賽季東部決賽,希伯特面對熱火場均22.1分10.4籃板,但他最好的一個常規賽,不過是12.8分8.8籃板的水平。到了總決賽,波什又被鄧肯打得不能自理。但沒關係,兩大持球怪物配上優質三分手的配置,不可思議的效率足以抵消掉內線的失血。當賽季熱火的命中率達到49.6%,三巨頭都超過52%,整體三分命中率也達到39.6%。
事實上,本賽季的騎士也有一點熱火的雙持球點、四五號位拉空間乃至一點點夾擊輪換的影子。傑弗森和勒夫搭檔內線的組合,就很像當年的波什和巴蒂爾。冥冥之中,有詹姆斯的球隊,配置和打法都有點速途同歸,畢竟他們擁有同一個主教練。
相比之下,15年的勇士採取了一種相對摺中的方式,解決熱火的內線劣勢及太陽的持球手的問題。雖然,他們的進攻重心比太陽、熱火更為遠離籃筐,看起來好像更為激進。
針對內線防守問題,科爾的做法是上高大肉盾。當年的博古特是首屈一指的護框者,本賽季的帕楚利亞護框能力平庸,但面對高大內線單防還是過得去。更重要的是,他們有德雷蒙德·格林這樣打三號位出身,卻可以從一號位防到五號位的奇才。此外,他們在外線布滿了2米左右的搖擺人——伊戈達拉、利文斯頓、巴恩斯、湯普森,最矮的庫里也是191cm的身高。
於是,他們在防守端採取五號位蹲三秒區,1-4號位無限換防的策略。這可以很好地保護禁區及三分線,本賽季勇士將對手三分命中率限制到32.2%,聯盟第一;護框率50.6%,聯盟第四。但是,這種防守策略的弱點在於五號位的移動速度,以及一號位的單防能力,因此很怕能夠擋拆後中投的外線——歐文、杜蘭特、保羅,以及單挑能力出眾的球員——歐文(又是他)、詹姆斯。
在進攻端,科爾吸收了部分丹東尼的思想,比如提速和兩翼拉開,但他的掩護傳切、多點分配球的思想,則跟丹東尼有點南轅北轍。丹東尼讓核心控衛大量持球,科爾則在入主勇士第一個賽季,就把庫里的場均持球時間降到5.1分鐘。格林得到了和庫里不相上下的觸球次數。此外,博古特、利文斯頓、伊戈達拉都是各自位置上頂尖的組織好手。這種多點組織的陣容創造出了閉環的進攻,沒有絕對的發起者和終結者,非常難以防範。
對比下本賽季火箭和勇士的持球分布,你能明顯感到雙方的迥異之處。
(本賽季勇士持球分布)
(本賽季火箭持球分布)
一個很鮮明的例子,本賽季麥基場均每36分鐘23.9分11.1籃板,帕楚利亞11.3分11.6籃板。如果是丹東尼執教,想來十有八九會讓麥基先發。後者多像卡佩拉呀。丹東尼會把配角的終結能力配置到極致。但科爾則堅定地讓帕楚利亞先發,因為後者的掩護、策應都比麥基好,防守端雖然移動慢但意識和位置感都過得去。在科爾的體系里,五號位的策應和掩護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比終結能力重要得多。
所以,科爾折中的地方就在於,他會為了有策應能力的高大內線犧牲了一個位置的運動能力,為有持球能力的外線球員犧牲投籃能力。勇士的水花兄弟每個賽季聯手投進的三分球數,都要多過好幾支球隊,但除此之外,他們並沒有老年雷阿倫、戈登、安德森這樣有強大威脅的炮台。所以,季後賽時對手總會放格林,放巴恩斯,放伊戈達拉,放利文斯頓,但你沒法奢求完美,聯盟並沒有那麼多能組織能防守三分命中率還打到40%的球員。
本人公眾號:不才在別處
感謝關注
謝邀安呂布。
三隊的共同點:打小球,強調快速進攻、強調三分。
05~07太陽小球的核心是擋拆:以納什和斯塔德邁爾的擋拆為發起,球員V字站位,打七秒進攻。馬里昂無球跑位做進攻粘合劑,輔以三分射手拉賈貝爾等拉開空間。
缺點:球隊依賴擋拆、依賴納什。
太陽式小球要奪得冠軍,還得做好尋好納什的替補(另一位持球者)、做好防守。可惜巔峰太陽沒能做到,直到10年太陽找到德拉季奇,但納什和小斯都已老了。
11~13熱火小球的核心是:突破分球和防守反擊。詹姆斯和韋德兩大歷史級別突破手交替持球進攻(另一位找無球),波什能里能外做進攻端粘合劑,再輔以三分射手拉開空間。13年引進雷阿倫以其無球跑位做三分端粘合劑,球隊進攻體系更上一層樓。熱火非常重視防守,通過快速逼防夾防實行搶斷,並利用詹姆斯韋德歷史級別跑位速度得分,我們還經常看到詹韋賞心悅目的長距離傳球。
缺點:詹姆斯和韋德的融合,熱火費了很大的心思。防守端過分強調包夾,遇到導球強的球隊有時會出現空檔,如12、13馬刺。
缺點:球隊缺少低位能力,非常依賴三分,而球隊三分手感在季後賽強大的防守下可能失准。
小球這個東西,看起來是進攻更華麗了,實際上,真正靠得住的小球陣容,得立足於防守,不然是沒法投入實戰的。
我看球晚,太陽是我看到的第一個這麼玩的,屬於前輩,因為是前輩,所以還保留了很多傳統的色彩,主要看納什。
熱火那時候就有點欺負人了感覺,三巨頭的陣容隨意玩,詹姆斯和博士又天生有優勢。
勇士的小球應該是攻守方面綜合起來做得最好的了,防守方面格林居功至偉,進攻主要看庫裏手感了。
總之這三次演變,感覺是越來越極端,越來越追求速度和三分球。
其他人大部分說完了 熱火有點當時公牛的感覺 那就是 既然籃板搶不過他們 那不讓他們投籃不就得了的既視感
勇士的成功還有很大原因在於庫里的低工資 勇士因此保證了板凳的深度 得以降低死亡五小的體力消耗首先是三分空位的方式
05的太陽是典型的丹東尼的v字落位,內線提上擋拆,納什是突,是投,還是傳,是傳內還是傳外?選擇還是很多的。
熱火呢,當韋德還沒下滑時,有兩個史詩級的側翼進行無限的突分,突分。而後來,已詹姆斯主導時,也更偏向了弧頂的v字擋拆發起,韋德從中策應。
勇士,更多依靠大量的無球掩護,偶爾v字擋拆,還有就是庫里的個人能力。
其次防守
太陽不提了好吧。。。與熱火和勇士真不能比
熱火,還是依靠兩位外線對持球人壓迫,包夾,迫使失誤打反擊。但被馬刺包夾出球迅速轉移給破了。
勇士是無線輪轉,以前博古特在還偶爾夾擊擋拆持球人,現在更是無限換防。但泰倫盧一招庫里防誰我打誰,隱隱有攻破比招的趨勢。
最後是攻堅能力。
納什,心有餘而力不足。小斯,還差那麼一點。
詹姆斯加韋德不說了好吧。
庫里的不講理,和湯神的抽。所以,勇士能走多遠不在於你能掩護出多少,我覺得是,give the fucking ball to curry
非專業,就從平時看籃球和打籃球的經驗來回答。
首先三支球隊表現上是小球但是,只有現如今的勇士和當時熱火的依靠小個頭槌員。所以說用炮轟可能更為貼切。
首先先說當時的太陽,太陽並不是主要依靠外線的投射取勝,更多的是以老納為核心,對三秒區轟擊,撕開防守後重新分球,例如對底角射手傳導;在換防中分球,例如小斯,馬里昂等運動能力強的球員轟擊籃筐,或是接球手投籃。上述目的是為了獲得更多空間,彌補力量高度的缺失。由於老納的速度極其快,而且傳球神出鬼沒,所以在這樣的戰術下太陽獲得更多空位
再一個就是人們常常說的攻守轉換的,和7秒進攻可以結合在一起說,除了普通快攻之外,還有一種非常有效的戰術,就是在行進間快速展開攻擊,而不是等到所有球員到達進攻位置時,這時防守人員還沒有各自的防守位置,最易撕裂防守,往往對方力量高度足的速度不及你們的球員所以往往防守不到為。這也是7秒的殺傷所在。
而以上的攻守轉換在現如今的勇士是發揚光大了。順便一提老納是勇士的顧問,經常帶球隊打炮轟戰術。這裡就說到勇士了。
勇士主要是投籃和空切。勇士不像太陽擁有對籃板比較高的控制力,但是勇士擁有庫里湯姆森這樣頂級的三分射手,幾乎所有人都擁有很棒的空切和投籃能力。所以勇士在球的運轉上非常出色,並且在包夾分數後所有的人都有無球進攻的能力。但是勇士不像太陽那樣有單獨撕開防守的能力,更多的是通過大量的擋拆造成錯位甚至空位。但是現在由於防守者過於防守投籃,所以造成庫里也能經常突破造成殺傷。
而這樣的勇士很容易被對方同樣五個有速度換防快並且具有一定單放能力的球隊克制,也就是當時的冠軍熱火。
當時的冠軍熱火我非常喜歡,我比較喜歡叫他雙核炮轟,我記得第二年,開賽季前兩個兄弟就在採訪中說要在新賽季中做大量的快攻和空接。
這是比較正常的攻守轉換,就不說了。
我一直說熱火是強在防守,在比賽中無論常規季後熱火通常很少領先,但是往往在第三,四節中。熱火就開始高強度的防守,貼防、補防、不停地換防。對手會造成不適,這樣戰術不僅需要lbj和wade這樣個人能力非常強的人,也需要每個人的防守意識很好,巴蒂爾之類的存在也非常重要。
在進攻上,雙核就得以體現了,往往是個人能力非常強的二者給對面造成麻煩,他們不僅加點加滿還擁有很好的傳球視野,互相配合,並且熱火有很多很出色的空位射手,但是也是需要一定的人保護籃板的,像鳥人博士。但是因為攻守轉換一般不需要整個球隊運作,所以對c位不需要太強的速度。
這三支球隊都是以技能點滿的超級巨星作為發起點
太陽:納什點滿了擋拆後持球人進攻和傳球,小斯點滿了擋拆後擋人者進攻,以兩人擋拆為核心看對手防守情況直接終結或者傳給邊線底角的角色球員。球權集中在納什身上,而納什出神入化的分配球讓進攻非常靈活高效。防守端,你開心就好。
熱火:詹韋兩個人二人轉,兩個歷史級外線都有滿分的突破和傳球,配合一眾三分手想怎麼玩怎麼玩。防守端,一眾在線大閘直接壓迫持球人造失誤以掩蓋內線防守和籃板球的弱點。
勇士:大家都有不錯的傳導球能力,球權共享一起玩,當然戰術重點是庫里核威懾一樣的三分能力。防守端,內線大肉盾外線不停的換防。
rjbru@艾@艾一x?s?w?de?e一
太陽是打快的球隊,熱火是攻守轉換加防守,勇士是三分球隊加防守
太陽跑轟無防守,熱火內線防守比勇士略差,總體來說勇士攻防兼備
推薦閱讀:
※為什麼詹姆斯不選擇18賽季降薪?也從未選擇過降薪?
※求問庫里今年的表現是否強過詹姆斯巔峰?
※籃球比賽中,最後一球領袖應該傳球么?
※為什麼詹姆斯今年歷史地位下降?
※如何評價 2015-2016 賽季 NBA 總決賽 G6 詹姆斯的表現?
TAG:NBA | 勒布朗·詹姆斯LeBronJames | 菲尼克斯太陽PhoenixSuns | 史蒂夫·納什SteveNash | 斯蒂芬·庫里StephenCur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