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科研工作者有哪些技能是廉價勞動力在短時間內不能掌握的?

比如化工廠a組料b組料的混合攪拌,不是機器就是一些未受過高等教育的普通工人負責的。那麼接受過專業技能培訓的化學研究生或是博士生以及一些一直奮鬥在科研崗位上的化學人士,在真正投入生產、實踐、研發等方面有哪些獨特的優勢?有哪些技能或是優勢是其它行業或者廉價勞動力短期內所不能替代的?

問題補充:
感謝諸位對於該問題的關注與認真回答。
可能怪我的舉例限制了大家回答的空間,造成了大部分的答案局限於化工產業。我的本意是,希望能夠了解到,關於化學或化工,並不特指化工,尤指凡是化學類知識能夠使用的一些行業上,化學人或者化工人所具備哪些優勢?有哪些不可替代性?再一次對各位對於本問題的作答表示感謝。

問題補充:
由於化工設計人員確實是很難通過短時間的培訓被代替的,在這裡詢問似乎有點愚笨了。那麼如果我們把問題的主體放在化學研發人員身上時,又是如何的一種情況呢?


忘了以前哪個問題答過了,一個合格的有機化學博士應該具備的能力:
1)快速獲取信息的能力,包括準確全面的文獻調研,快速抓取論文的主要內容和評論綜述一個研究領域的能力等;
2)實驗研究能力,包括實驗設計能力,紮實的有機合成技能,常用的表徵方法和解決疑難問題的能力等;
3)展示工作與學術寫作能力,包括邏輯清晰簡明的介紹自己的研究工作,製作簡潔精美的展示圖文報告,撰寫引人入勝的研究論文等;
4)不錯的交際和交流溝通的能力,包括撰寫正式的職場電子郵件,逐步打造自己的學術簡歷,建立自己的學術界職場社交網路等;
5)提出新想法和指導他人的能力,包括學習和介紹全新領域的能力,指導本科生和新研究生的能力,撰寫項目計劃書申請基金的能力等。

其中除了第二點裡的合成技能和表徵方法不同專業的博士有區別外,其餘適用於所有的博士。這些能力絕大多數都需要數年的時間才能培養起來,能短時間內被廉價勞動力掌握的也就「有機合成技能」,還不帶「紮實」二字,而不少人卻把這一小塊當作了讀博士主要的工作。

這是以前的答案: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019363/answer/60806587


看怎麼定義廉價勞動力吧,如果僅從字面意思來理解的話,在我看來國內絕大多數高校的化學材料類博士生和沒有編製的靠經費發工資的實驗員都屬於廉價勞動力,尤其是在以企業給的橫向經費為主的實驗室里,他們都符合這個條件,既廉價又是勞動力,在供遠大於求,且這個局面短期內很難得到改變的前提下,你的工作是否屬於機器或民工可取代的就不是主要問題了,因為手握經費和昂貴儀器的老闆可以很輕易地用低於別的行業的標準的工資招聘來許多技能熟練的人,完全不用擔心技能熟練的人會很難找或者很貴。

下面我舉兩個栗子

1.作為有機領域的全能選手,所有博士期間從事全合成工作的人都會精鍊一手設計路線,精確實施方案,會組合使用各種後處理方法的本領,熟練過柱子調整展開劑自不用說。
此外還會培養單晶,挑出最容易被解析的那一個,且可以獨立迅速解單晶,會獨立操作核磁,質譜,XRD,三大電鏡,還會修圖!這樣水平的人,應該一個外行人十年都無法習得。如果他們不想,或者沒有在國內拿到教職的話,大多都被以要命坑爹為代表的外包製藥公司吸收了,我當年讀書時還被教育說本科去了只能過柱子,碩士才能開反應、只有博士才能當小組長,設計實驗,晉陞領導,很多上海有機所的博士都在裡面泯然眾人矣,早早就謝頂了。注意,這還是十年前的行情,如今什麼情況,由於我早就不關注製藥行業了,我也不太清楚,只是四年前接一個從加拿大回來的師姐,二十年前某全合成大組的博士,在加拿大美國都工作了許多年,也只能去一家新成立的立志於開發新葯的公司做部門經理、她告訴我,來吧,有前途、很多海龜大博士都在開反應,很有競爭力!一年後她就去投資公司了,張嘴閉嘴都是市盈率。

2.每個大實驗室都有那麼幾個工作多年的電鏡高手,核磁高手和過柱子小能手,大多是相關專業本碩畢業後去工作,專攻一個工作終成高手,可是他們的工資水平雖說也不低,但跟別的行業的同級別熟練工種比,就只能呵呵了。

所以,還是別在這爭論了,你們擔心的問題根本不在這,是供需平衡問題!


謝邀。
本科時候做儀器分析實驗,帶課老師告訴我們:一次某單位購入一台分析儀器,但是不管怎麼測試,結果都和標準樣有差別。無奈之下,找到這個老師。他讓一個研究生去看看。那個研究生過去了解情況之後,調整了幾個模型參數,結果就沒問題了。
我想這就是廉價勞動力和科研工作者之間的差別。儀器操作甚至可以讓專科生來做,但是有沒有解決生產中出現的問題的能力,就不是誰都可以勝任的了。就好像某個畫線的故事一樣:「畫一條線1美元,知道在哪裡畫線999美元。」


謝邀。

設計院讓你給忘了。設計院里高素質人才可比工段上的多多了。

還有研究所的工程實驗室。


你說的可能是偏向化工專業的。化工主要研究化學工程中傳熱,傳質,動量傳遞以及反應工程等問題,需要用到一些模擬軟體如Aspen plus,matlab等,而剛畢業的本科生大多數都將激情投入到倒班生活中去了,畢竟本科階段涉及到的相關知識與技巧還是比較淺,需要研究生或以上學歷繼續磨練。傳聞浙大一名教授研究Aspen5年,在和國外專家攀談一宿後覺得自己這五年算是個入門級別,可見是相當深奧(畢竟當年上百名專家在MIT領導下花了相當長時間才編好Aspen的)。此外還有些工程製圖技術,想必也是深造以後更加熟練(研究生階段可能會接項目進行練習)。

但是化學(偏向有機那種)幾乎是不會接觸到這些知識的,具體情況也不了解。可能相關方面的phd主要以訓練解決問題的思維為主,以攻克研發過程中的問題,獨當一面。PS,個人覺得去和業界結合緊密的課題組讀博倒是更可能實際地訓練這些思維。

以上。


過柱子這種事情,雖然是體力活,但是同樣也需要大量經驗才能掌握
再就是讀Paper,想idea的能力——同樣需要靠時間一點一點磨,當然悟性也是很重要的。


平時講兩句民工還真騎臉認真了?
我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是給LCMSMS的data看false positive以及寫/改進code幫我看false positive,求推薦phd以下級別會幹這個事的,我來refer,組裡正缺人,工資negotiate一下起碼七八萬刀。


搞理論計算的還是有門檻的,題主應該特指的實驗化學家吧?
化學實驗操作相對繪畫、建模等技藝來說確實「民工」了一點,但和很多行業一樣,化學研發人員的獨門絕技是設計,合成分離分析的設計,功能分子化學電池的設計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


本人物化分析專業。

1. 因實驗需要,4個月時間(當然是並行其它實驗),本人從不知道怎麼裝柱子,到成功分離提純一個多步合成的手性分子。

接替我的博士生,一年過去了,還卡在最後一步。期間說服老闆嘗試其它反應路徑。無果。老闆讓我指導,看了一下,這個號稱本科就進有機實驗室的哥哥,竟然並不懂如何過柱子。洗脫液我是一滴一滴加,他是一毫升一毫升加。當然,我也是去有機那邊的哥們那裡取過經。

2. 老闆要給業界來訪者做產品演示,其中一個部件是光電池,就是外面買的科學愛好者可以自己做的那種。組裡兩個人搗鼓了半天,做出來的東西就是沒電流,還在抱怨產品成品率低。我看了一眼,原來是二氧化鈦塗抹不勻不夠厚,上下電極短路。

3. 畢業之後接替我的1中的小哥,我的很多實驗他都無法重複。即便我給他寫了一封長郵件,總結了這個實驗中各個步驟錯誤的檢測方法,這些問題和解決方案,都是我一步一步摸索總結出來的。有些問題表象相似,但原因可能不同。我所做的,就是一個分子錯誤的流程。我用這個流程一直保證有結果。他就是做不出來。無奈。

我覺得,很多人(包括一些博士生)缺乏的是透過現象從本質出發思考,並建立一套解決問題的方法的能力。


比如過柱子。
一瓶一瓶接很簡單,然選什麼洗脫,比例多少,出來的是不是產物,如何最大化分離並不是外行能自主判斷的。


謝邀 學會怎麼去做容易 但是知道怎麼去做很難


謝邀
實驗室的研究員,研發組的成員等等,都不是一般人工可以代替的。


但我覺得學了這麼多年化工,最後得到的工資,挺失望的


我們研究所的下車間,車間工人對我們的話奉若神明,比車間主任、班組長都好使。活生生的現實告訴他們:聽我們的可以多拿獎金,不聽話會飛起來的。


其實還是有挺多很專的內容的,具體的如有機結構解析、合成路線設計和優化、氣質液質條件優化和結果分析。
我是學天然產物的,結構解析簡直就是心頭的痛。天然產物結構複雜多樣,四大譜(NMR, MS, UV, IR)是基本的,有時候還需要化學手段和單晶衍射等,才能確定結構。
然而當你以為已經熟知解譜技能之後,換一類化合物,就懵逼了Σ(っ °Д °;)っ


我想了一下

沒有


單純的a加b,b加a誰培訓下都會,問題在於實驗和生產過程中一旦出現了問題,那就不是廉價勞動力能解決的。


有個Buchwald 反應,同事做了幾次,反應挺好,拿不到純品。浪費了兩星期。
頭給我讓我試試。
我硬著頭皮過了柱子,99%純度,產率超過75%。
能力的差距就在這些小事上可以看出來。

以前的公司,多年前,同組來了一個上海藥物所的博士,重結晶技術讓我很是佩服。遇到一個脫甲基反應,他發現三溴化硼居然沒反應。我有點不信邪,試了一鍋。發現反應很好,但是原料產物極性一樣,而且沒有離子流。最後用HNMR和下一步反應驗證。我不信邪的原因是做過很多次,不同結構的脫甲基反應,而他沒有。


工人只需知道混料就可以了,你必須得知道加料方式,a加入b,b加入a,混料多長時間能混好,混好的標準是什麼,,,,,


題目是好問題。化學畢業後,工作環境很差,感覺如果機器發達了,完全不要用人去吸毒氣受危害。一個是人工太廉價,另一個是化學學了沒啥特點亮點,如題目所說。
化學有很多高端的東西。而且化學要做出新配方或者新材料需要大量工作和資金,非一朝一夕完成。學校教學有問題,高端的不教,而且也教不了,限於各種條件。這導致了化學畢業生的能力並不突出。打個比方就像化學是一個很高的階梯,爬上去就厲害了,但是其高門檻使大部分人爬不上去,結果就跟沒爬差不多。
社會發展不夠完善,發現過程中難以避免的問題,期待大神提出具體方案,另外期待生產力發展把這種苦逼行業都給關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研究重點都集中在腫瘤呢?
第一次寫學術論文無從下手怎麼辦?
你所在的領域裡,有哪些堪稱開山之作的論文?
科研小組裡有哪些有效的組會形式?
可不可以說現在的中國不是屬於學者的年代?

TAG:科研 | 化學 | 藥物 | 化工 | 生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