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太多了,應該怎麼辦?


我們鄙視的不是窮,是自私。

城市裡也有窮人,生了孩子沒錢給他買房子付首付,沒錢上好的學校各種課的家庭也有很多,但是他們生一個小孩,就盡自己一切的努力省吃儉用,給他最好的條件,希望他今後有比自己更好的生活,孩子長大後也會感激父母對自己的付出。

農村生孩子成本低,以後養老有保障這些說法,都是為自己考慮的,沒有站在孩子立場上為孩子考慮過,隨便生一大堆,就什麼都不管了,賭其中一個將來有出息,自己就衣食無憂了,這就是自私,這樣的孩子對家庭也不會多少感情的,四個留守兒童在家喝農藥自殺就是個例子,只考慮自己不為孩子考慮,這種自私的做法,才是大家鄙視的。


首先提醒,本答案可能引起部分人不適。

——————————————————————————


題主問,大家都去做設計師,醫生等工作,誰去種地,送外賣。

那我也問題主幾個問題。

你說你是農村孩子,那好,假如一份設計師工作和一份食堂打飯工作讓你選擇。

你會選哪個?你會選哪個?你會選哪個?

你想種地嗎!你想送外賣嗎!你想掃廁所嗎!

你不想,但你沒得選擇!!你沒能力做是設計師!你只能送外賣!

如果你家只生一個孩子,那可以給孩子更好的教育。這個孩子可以擁有選擇的機會,他可以在設計師和送外賣之間選擇。就算他依然選擇了送外賣,那也是因為他喜歡送外賣,而不是他只能送外賣。

題主憑什麼代表廣大窮人?憑什麼認為窮人的目的就是生許多孩子然後去種地送外賣?他們想要的是生孩子送外賣嗎?

不!他們要的是富裕的生活!但他們不知道怎麼達到,他們以為靠生孩子可以。題主所說的「城裡人」,不是在阻止窮人生孩子,而是告訴他們這樣達不到他們的目的!什麼才是真正的方法!

窮人就一輩子當窮人?窮人就世世代代當窮人?窮人就不能努力接受教育成為富人嗎?

回答題主的一個問題:是的,我們希望整個中國再也沒有一個窮人,這正是我們的目標!

是的,中國不可能沒有種地、送外賣和掃廁所的人,但沒有人規定這些工作只能窮人當,只能窮人的孩子當。窮人和他的孩子可以通過努力成為富人。

那麼這些工作誰來做呢?

像題主一樣愚昧,不思進取並且拒絕別人建議的人來做。


拋去計劃生育法規問題。
窮且多生的行為裡面被噴的不是窮,而是不能養育子女。這是對於子女不負責的行為。
但對他人不負責任的行為就不應該做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酒後駕車可以做啊,只不過被抓的時候勇於承擔罷了。

同理,由於對後代的生長教育不負責任,所造成的後果也要自己承擔。

至於誰來種地這個問題。有句話叫吃著啥的命操著啥的心來著。。。


生孩子的數量不應該受到道德上的指責,主要問題在於教養孩子的能力。網上有一些人指責農村人生孩子多了,主要是由於一些家庭無法給予孩子足夠的關注,使這些孩子缺乏管束,甚至不能按照國家法律要求接受義務教育。
財富只是影響家庭教養能力的一個因素,但不是全部因素。一個家庭可能很貧窮,但如果他家的孩子都能成長為合格的公民,那就無可指摘;如果一個富裕家庭把孩子教育成了違法犯罪,危害社會安全的人,那即使只有一個孩子,對這個家庭來講都是多餘的,因為他不具備教養孩子的能力。
判斷一個人的行為是否道德,只和行為本身有關,和這個人的貧富無關。


然而農業機器都被你吃了


因為中國的工人階級當家以來習慣搞各種亂七八糟的幾化幾破,摧毀了農村舊的社會結構,經濟體系和教育體系,而自己卻沒有能力在農村建立新的體系而是搞二元制任農村自生自滅,才會出現農村教育大幅落後於城市,中國的農村人口才變成只生不養。

建國前,鄉紳是中國最廣泛的中產階級,也是文化教育事業的主力軍。鄉紳合議對地方局勢往往有著重要影響。例如,香港的新界鄉議局,在保護新界原住民權益乃至香港華人利益上作用很大。

這屆政府強調鄉賢文化,就是在實行幾十年錯誤政策後的撥亂反正。

社會主義工人階級人多且喜歡打滾要求政府兜底養老,自力更生能力極差,一出體制就要餓死。一邊罵農民不遵守政策,一邊怪國家對不起自己,養老體系快破產,還鼓吹只生一個好。這種人我們簡稱社會主義巨嬰。


只生一個就能給他更好的教育說不定下一代就不用種地不用去工廠可以當公務員了
當然你非要多生幾個去種地務工為國家基礎設施建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我也沒辦法


窮人生更多的孩子意味著本來就少的可用的資源再分配給每個孩子的就更少了。這在某種意義上就會產生更多的窮人。沒有人喜歡貧窮。我覺得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生產力的發展不是應該靠廉價的勞動力,而是更多地使用先進的生產技術。比如國外有許多農場都只有很少的人,就可以完成整個農場的正常運行。中國不是需要窮人,需要的是更高效的生產力。


中國不需要窮人。種地、做工、掃大街、打飯、送外賣和公務員、工程師、設計師、醫生、CEO、CFO、會計等等都是為人民服務,都是依靠誠實勞動養活自己,都是高尚的值得尊敬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殘酷的社會現實用錢把人們分成了三六九等,這不能迴避,但是自己一定不能看輕自己。你父母那樣的人才是支撐國家發展的力量,比那些西裝革履人摸狗樣的金融騙子不知道高到哪去了。不要在乎某些人的風言風語,堅持努力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總不會錯的。


窮人容易將希望至於子女身上。但是,個人認為這是一種惡性循環。


首先,一個普通家庭的資源有限。特別是農村家庭,在經濟條件、父母學識、農村教育環境等資源方面都是略顯匱乏的,一個有限的資源,分的人越多,每個人得到的越少,有限的資源也被消耗的越快。農村家庭希望通過多生子女來加大子女走出貧困現狀的概率。但是,既然資源是有限的,那麼加大分母的方法實際是在縮小概率
縮小了脫貧的概率,家庭就會更易陷入這樣一種惡性循環之中:生得越多——撫養負擔越重——家庭越貧困——子女越難以獲得出路——想通過生更多來改變現狀——更加貧困。


其次,對子女而言不公平。父母的關愛相對於其它資源而言也許會更多,但我相信這也是有限的。就如同一個班級,老師可以對學習成績最好和學習成績最差的學生特殊關照,但他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來仔細關照所有學生。一個家庭也是如此,常為我們所熟知的故事梗概大體是「姐姐放棄讀書的機會,打工供我上大學」,而不是「我們一家五個子女個個都進入了大學」。
父母關愛也是一種資源,因為它直接體現在其它資源的分配上。如果說放棄資源的子女心甘情願,我可能會相信;但是他們一點不會落寞,一點不會對家庭現狀而有怨言,這就難以使人信服了。

最後,違背了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我個人在當今社會情況下是贊同計劃生育的。即使很多人不贊同,但是做人最好始終如一,既然反對計劃生育,就不要抱怨「醫院人好多」「景點人好多」「商場人好多」「xx人好多」。民法學上有「權利不得濫用原則」,當今社會不少人主張「權利至上」的思想,認為國家侵犯國民生育權。但是,權利至上思想是與現代文明發展相悖的,法律也漸漸從過去的「權利本位」向「社會本位」轉型,例如勞動保護、消費者保護、未成年人保護等社會本位主義法律的出台,而計劃生育也是一項社會本位的體現。有人抬出《憲法》,但是,《憲法》在處理個人與社會國家利益的衝突時,絕對是以社會國家利益為重,換言說,濫用的權利是不受法律保護的。不過,計劃生育當然不可能隨著我國一直走下去,近年該國策已經漸漸發生變化。但只要它還在一天,它就是制度,不遵守就要接受處罰。


首先反對用農村和城市來對人群做區分。我猜想題主的本意是用農村人代指愚昧弱後有貧窮的人群吧。

拋開國家政策來看,生多少原本應該是個人的自由的沒錯。

但是,即使在行使自己的自由的時候,也要為可能的代價負責啊。

李嘉誠生多幾個兒子,大家並不會說什麼。因為李嘉誠的資產擺在那裡。

而「農村人」(先借用這個詞吧,並不表示其原來的意思)生多了孩子的後果是什麼?孩子的生活質量得不到保障,八成下一代還是「農村人」,不得翻身;社會福利體系可能要為更多的人買單,這些代價都轉嫁到了其他的人身上,包括「城市人」;因為孩子的受教育水平不高,未來社會的不穩定因素增加了。等等等等。

可以說,「城市人」覺得「農村人」不該多生孩子,既有為「農村人」的孩子著想的因素,也有為自己的孩子的未來考慮的因素。所以總結起來,我堅持「農村人」是有權利在不違規不違法的情況下多生的,但是你也要允許「城市人」合理的發幾句牢騷吧?

最後開個炮。所有為了生一個兒子而不停地生,把女兒墮胎,重男輕女的人,祝你們的兒子成為這個社會的Loser的中堅力量!


我有個朋友,嫁了個農村的老公,倆人在城裡租了房子,工作。今年生了一個女兒,前段時間跟我說想再生個兒子,我問為什麼,她說她老公父母讓給家裡留個後。我問她一個月收入多少,她說她和她老公加起來四千多。我說四千多要養倆孩子好像有點困難,她說沒事,把大的丟給鄉下公婆養。聽了這話我真的氣不打一處來,我也身為一個準媽媽,我清楚自己的經濟能力,所以我只想把一個孩子教育好養好就夠了,我不想我的孩子也回到鄉下,一身黑泥加掛在臉上的鼻涕跑過來跟我說媽媽我今天怎麼怎麼了。不想我的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環境。只要一想到這些畫面我就心疼,因為我也是農村走出來的孩子,我不想我的孩子再走我的老路。雖說現在的農村條件比我小時候好了很多,但是有的方面確實存在不足,孩子所得到的教育,眼界,受到的熏陶,這些和城市還是有差距的。我只是想我那個朋友能改變思想,把一個孩子養好就可以了。不要把老大丟給鄉下的公婆,這樣太不負責任!有條件了再要二胎。別說是她公婆要求的,肚子長在她身上,生不生取決於她。


並不是如此,我不贊成這樣。


是的,不應該。

你們自己是舒服了,可是你們為孩子想過嗎?

本來就窮,有限的教育資金還要分給多個孩子,更不夠用。


謝邀!

  1. 如果窮就不能多生孩子的話...那麼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就根本不可能出現...
  2. 不要機械化地去判斷人口素養和個人發展,城裡人不少也是無業游民,也不是都去當公務員CEO設計師什麼的,農村人也不是只能掃大街送外賣什麼的。
  3. 人口階層的流動,在現代政治文明社會裡並不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所以制度才是關鍵。

生三個其實不算多,我學車的教練有7個女兒。。。。。。。。。。。。。。

首先,窮人多生孩子這是一個比較多見的現象,而且越窮生的越多,因為在赤貧情況下,多生孩子是最有效的改善整個家庭生活的手段。

我看樓上回答這個問題的人都沒有見過赤貧的人。在赤貧的情況下我們考慮的是吃飯的問題,而不是孩子成才的問題。多生孩子是最有效的。首先,多生一個孩子只是多要一份口糧,而這個並不是一個太難的問題,一個人的吃飽的飯給兩個人吃,肯定吃不飽,但絕對不會餓死。而衣服這樣的問題就更簡單,大的穿過的給小的穿,成本基本和一個孩子沒什麼區別。而產出則非常明顯:當孩子到八九歲的時候就可以幫忙幹活了,女孩可以幫忙洗衣做飯,男孩可以幫忙照看牲口;等到十四五歲,女孩已經可以完成家裡的一切家務,從而可以解放父母的生產力,而男孩這個時候可以已經可以完成一些比較重的體力活,這也提高家庭的整體產出;到了十八歲以後,女孩可以嫁人,這意味著會有一筆彩禮收入(這相當於一個貧困家庭兩三年收入),而男孩,則可一外出打工來補貼家庭。有這些收入,家庭的生活才會有所改善。而且,家庭人口多(尤其是男丁多)意味著當有矛盾糾紛和利益爭鬥是佔優勢的:我有五兄弟而你家只有你一個娃,你敢跟我們家爭?
至於孩子的教育問題,孩子如果會讀書,當然可以讓他讀,畢竟孩子會讀書可以給整個家族帶來名譽上的收入;中學教育可能擠一擠,借一借可以完成,大學教育大概只能給你第一個學期的學費了,至於其他,自己弄去吧!父母貧窮的時候覺得自己應該完成的責任就是我把你撫養長大,沒把你餓死,沒虐待你就可以。至於其他的,我自己都沒有,又如何來提供給你呢?
至於養老,在沒有養老保險的情況下,多生意味著多有養老來源,而平均分攤的情況下對孩子家庭的負擔也小一些,而且目前農村養老保險一個月500,不如自己六個子女一人200好。


所以,結論就是越窮越生,這是一個改善貧困家庭情況最有效的手段了!


如果農村都生一個孩子,誰去耕種土地生產糧食?誰去工廠里工作?誰去掃大街,誰在飯堂給大學生打飯?誰去送外賣?難道都像城裡人一樣去做公務員,工程師,設計師,醫生,CEO,CFO,會計,等這些非生產性的工作嗎?

感謝你們這樣心甘情願做這種體力勞動的群眾,現在有這麼高覺悟的人不多了


生小孩是生國家的未來,是英雄!
不能給良好的福利與教育,是一個國家的恥辱。

乾的好的企業天天招人,人才是最大的資源。

乾的差的企業天天裁人還要倒畢,人對它是負擔。

國家也是如此。

中國古往今來之所以是大國,就是因為人多,大家確信將來GDP一定能超美國也是因為人多。

人是萬物之靈,有了人口基數才有一切。

印度將來能超中國,也是因為它人口會超過中國。


1.如果農村人真有如題主所說的覺悟,為了國家去種田,他們又為何寧可荒廢著老家的田而選擇進城打工呢?留在村裡種田好好養一個孩子不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可能生活水平不會有太大改善,但是養出來的孩子至少還是有教養的吧?不會出現現在各種留守兒童的悲劇吧?

2.如題主所說的那樣多生幾個,供出一個大學生,整個家庭就能翻身了。然而,這對於整個社會來說是不負責任的。首先,被唯一大學生吸血的兄弟姐妹們,因為喪失了接受教育的機會,進城打工以後容易成為了社會不穩定因素,影響社會穩定。唯一的大學生在城內定居,為了反哺家人,不惜犧牲自己的配偶甚至是家庭,最後導致了一樁樁「鳳凰男」的慘劇出現。

3.在更多偏遠落後地區,多生孩子的唯一動力伸直只是為了一個兒子,女性對於他們來說價值只在於一個子宮(最近女生偷東西跳樓超市老闆賠85萬的事情又為這些家庭指明了一條女孩的利用方法和生財之道)。

最後,經濟學上有一個定律,叫劣幣驅逐良幣。至於誰是劣幣,誰是良幣,題主應該自己心裡有數。


在中國居然有人心甘情願接受「我天生是個窮人所以我應該心安理得做個窮人然後我的兒子也是窮人」這種類似印度達利特人獨有的精神風貌


推薦閱讀:

哈薩克城市阿斯塔納是什麼樣?
有什麼結婚因為門不當戶不對致最後失敗或者痛苦的經歷?
天津屬於「小地方」嗎?教育帶給我們的盲目自豪感是否是錯誤甚至阻礙城市發展的?
天津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建築?
為什麼計劃生育的政策不是傾向於讓有能力養多個小孩的生多個,而是限制城市戶口的小孩出生?

TAG:城市 | 計劃生育 | 貧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