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景深會跟拍攝距離,感測器大小還有焦段長短有關係?

如題,當然光圈大小已經明白了,就是弄不懂剩下三個影響景深的因素


借樓主寶地,詳細的寫一下景深的物理成因,景深的計算,以及幾種典型攝影鏡頭的景深。景深雖然是光學相關專業本科二年紀左右的內容,但預備知識初中物理就足夠。此文可以終結關於景深的一切爭議,歡迎轉載。

前些年還上蜂鳥的時候,隔段時間就會出現爭論景深的高樓,為了爭論「全副半幅的虛化能力」就會出現如下的爭吵:

A:變數1增大所以變數2增大,則景深增加
B:不對,變數1增大,變數2增大的同時變數3的會減小,景深不增加
觀眾:上片說話!
........

然後洋洋洒洒幾千樓蓋起來,直到人身攻擊問候父母。
面對這種無厘頭的爭吵,只能說景深不是辯論題,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物理現象,定性的爭辯遠不如定量的計算。而且,景深也不是條件多變的工程問題,應用理想物理模型就可以完美解決,「上片說話」完全沒必要,也不嚴謹,除非兩位網友能拍攝條件完全一致的照片。

——————————————————

先看最簡單的理想小孔成像,小孔直徑無限小(光圈值無限大),那麼點物成點像,比如圖1上的O1和O2兩個物點,雖然物距不同,但是在像平面上分別成點像O1"和O2",也就是說,整個物空間所對應的像都是清晰的,景深無限大。

圖1 小孔成像示意圖

那為什麼透鏡系統會產生有限的景深呢?原因就在於具有實際大小的孔徑光闌。
我們還是作圖說明,
如圖2所示,黑色線條為理想光學系統(可認為是一薄凸透鏡),具有通光孔徑D和焦距f。

圖2 景深成因示意圖

1. 位於對準平面I上的點物A(即所謂「A對上焦了」),它的像在像空間的景象平面I"(就是感測器所在的平面)上,是完美點像,如藍色光線所示。

2. 觀察紅色光線,假設有一點物B位於對準平面I之後的平面II上(即所謂「後景」),那麼在像空間,B會在平面I"前方的一平面II『上成點像B",而在感測器所在的I"平面上成一個彌散斑,其直徑為ZB"。
為了求得ZB"的大小,用以下三組定量關係:
(1)彌散圓在I"和I兩個共軛平面上的大小比值由垂軸放大倍β聯繫

(2)三角形相似

(3)而β的數值遵循最基本的高斯公式

整理一下,得到彌散斑直徑公式:

再把通光孔徑D替換為焦距f與光圈數F的比值,得到最終的公式:

3. 若點物C位於對準平面之前的一平面III上(即「前景」),參考綠色光線,同理得到前景的彌散斑直徑公式:

彌散圓要引起觀察者看的景深感受。還有重要的一環,就是「彌散圓對人眼的張角要高於人眼的角解析度下限」。彌散圓是光學系統在景象平面(即感測器上)的物理作用,與感測器大小無關,但是可以想見,感測器上的像最終被放大到多大(比如擴印、電腦顯示等手段)來呈現給觀察者是會影響景深感受的。比如,50寸的含有背景虛化的照片縮印到1寸,很可能就是全景清晰的。而且,觀察者的觀察距離,甚至健康狀況,單眼雙眼等等等等因素都會影響景深感受。
還好,在數碼時代,彌散圓直接可以換算成像素數目(像素數目=彌散圓直徑×像素密度),如果假定觀看用的顯示器的尺寸、解析度、觀看方式大致相似,彌散圓直徑結合像素密度可直接表徵景深。

觀察彌散圓直徑公式,就可以得到影響虛化能力的因素
1. 光圈數F,反比關係
2. 焦距f,正相關,大部分情況下比線性關係斜率大
3. 對焦平面的物距pA,對於後景,對準平面越近,虛化能力越強,而且彌散圓直徑關於pA的導數很大;對於前景,不能一眼看出是不是單調函數,有興趣的可以自己考察下導數變化(注意,攝影中常用的「對焦距離」是指對準平面與焦平面的距離,這裡的物距是對準平面與透鏡組等效第一主點的距離,攝影系統中兩者相差不大)
4. 數碼照片中,還正比於像素密度

關於常常爭論的「全副是不是比半幅虛化能力強」的問題,有三種前提條件,結論是不一樣的
1. 同樣的鏡頭和拍攝位置,所區別只是把感測器換掉,那麼,由於半幅相機的像素密度一般是高於全副的,所以半幅虛化能力強。但是這樣拍攝到的畫面的內容是不一樣的,沒有實用意義。
2. 在同樣位置拍攝同樣內容的畫面,半幅相機要使用更廣角的鏡頭,f的影響遠大於像素密度,全副虛化能力強
3. 用同樣鏡頭拍攝同樣畫面的內容,半幅需要更大的對準距離,起碼對於後景,全副虛化能力強。

還有網友爭論一些鏡頭的虛化能力,我曾經無聊時候算過在拍攝同樣畫面內容時,幾隻大光圈鏡頭的彌散圓直徑隨物體距離的變化。

「假設全副豎拍,在對準平面上,場景縱向高2米(就當是拍一個2米高的模特頭腳正好壓邊就好)」,對準平面前1米到對準平面後10米這段範圍內的彌散圓的直徑的變化如圖3所示。
可見,85/1.2無愧於人像虛化之王。

圖3 不同鏡頭的虛化能力


你弄明白光圈值是什麼就不會問這問題了,首先你要知道經常提起的光圈大小,實際上標準的名稱叫焦比(f-number,如f/16 f/2.8),這是個焦距和光圈直徑的比值,N = f/D,N是焦比,f是焦距,D是光圈直徑。那麼在全畫幅上50mm在f1.8時和aps-c畫幅上近似50mm的35mm在f1.8時,實際的光圈的物理直徑是不同的,可以通過50/1.8和35/1.8得出來,畫幅越小,等效焦距比越大的相機實際的物理光圈大小是更小的,既然在同樣的設備下縮小光圈可以增加景深,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景深跟感測器大小有關係了吧,其實只是由於感測器縮小,鏡頭也跟著縮小,焦距也縮短,物理光圈就縮小了。

景深跟物理光圈大小有關,另外也跟放大率有關,放大率可以通過提高焦距(24mm變焦到70mm的時候,不是目標變大了么?),或者向前移動縮短與目標的距離來達到,所以就有這麼個簡單的說法,景深跟感測器大小、對焦距離和鏡頭焦距有關係。


推薦閱讀:

sony A7m2配蔡司24-70f4好還是24-240的那支鏡頭好,兩者畫質差多少?
經費不足的情況下有什麼可以掛機的鏡頭可以選擇?
能否 3D 列印出相機的光學透鏡?
初學者拍人像,最好選擇是「小痰盂」鏡頭嗎?
徠卡m9怎樣選擇鏡頭?

TAG:攝影 | 單反相機 | 單反鏡頭 | 相機 | 鏡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