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學出身的職業發展如何?

我現在大三,面臨著考研、工作的選擇,對未來一片迷茫,求助知友藥學出身的,現在的工作情況,只要是藥學出身即可,不必現在從事相關工作,這個問題可能浪費您寶貴的時間,但是對於我的職業選擇可能影響至深,冒昧的希望回答能包括以下內容:
描述行業是做什麼的(表明您的具體職業,從事的藥學研發到生產銷售的哪一環,具體干點什麼,說不清楚可以舉例子比如最近在幹什麼、典型的一天的工作與生活是什麼樣子)
描述您這個行業的入門薪金,3-5年後的薪金(稅前稅後,是否有大量的灰色收入。在幾線城市)
國內外有何區別。


給你幾個我同學的例子吧。本科畢業至今,9年;碩士畢業至今,6年。

這是他們目前的發展情況。

第一個,」把薪水跳得更低的Doris「的故事:
我現在覺得提什麼企業文化、歸屬感什麼的,都是很虛偽的東西。」

Doris是我的本科同學,其擇業路徑非常簡單直白:畢業-外企A-外企B-外企C。

她選外企銷售這條路,一點也不稀奇。因為她是我所認識的同學裡面,最適合做銷售的。她很懂得和人打交道,這可能和家庭環境有關。我發現,單親家庭甚至是失雙親家庭長大的孩子,情商非常高,大概是從小就需要察言觀色的緣故。我的兩個表妹也是如此。

總之,在大學時代,Doris的家庭條件比較糟糕,所以她周末的時間不是泡圖書館,而是去超市做兼職。

超市裡學生兼職所能做的,無非就是站在那裡推銷口香糖、幫寶適之類。

我私以為,從她後來的擇業路徑來看。超市兼職推銷的這一段經歷所帶給她的,比她去圖書館泡一整天所得到的收穫要多(僅以她本人的案例來看)。

不過,到畢業前真正到找工作時,她卻比別人碰壁還多。那時將校園招聘進行得如火如荼的內資葯企中,竟然沒有一家選中她。

「如果說原因的話,大概因為我既不是學生幹部,也不是男生吧。」

在求職內資葯企連續碰壁失敗之後,她乾脆帶著簡歷直接去拜訪了幾家外資葯企的辦事處。果然,被好幾家外資葯企看中,最後她簽了一家不算太大的日企做醫藥代表。收入遠遠超過同期畢業生。

她在這家日企A待了3年,因為」這家公司的文化不那麼有侵襲性「。況且,每年還有獎勵出國玩,對於剛畢業沒多久的年輕女生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但她後來還是跳去了一間更大一點跨國葯企B。跳槽的原因,回想起來她自己都覺得有些衝動。「因為年輕,想到大公司看看,畢竟大公司更能獲得業界認可。」

但隨之而來不得不面對的是,大公司的人事更加複雜,福利待遇也並不太好。

不過最好的事情,是她在這家葯企遇到了她後來的老公,還有了一個兒子。

兩年前我跟她聊的時候,她說「我暫時不會跳槽,因為在這裡,我有更多的時間陪兒子。」
當時我問她,每天花在工作上的時間大概多少?

「估計不超過5個小時吧。」當時她管理3家醫院,其中2家三甲醫院,1家二甲醫院。而在行業內,通常銷售代表管理醫院的數量平均值為9家,到銷售主管這一級別的話,將迅速擴大到33家左右。

由於貪閑,Doris不願意攬那麼多醫院,收入當然也比相同位置的同行少一些。不過因為所管理的醫院包括華西這種重磅級醫院,所以,也不會差到哪裡去。車和房,早就已經不是目標範圍內的事。

她的就業理念是:「提什麼企業文化、歸屬感什麼的,都是很虛偽的東西。」她說,「我最希望的就是,到一個相對寬鬆的環境,做我自己喜歡的事情,享受做好的成就。」

我問她,但不擔心醫改壓縮銷售的生存空間,她並不這麼認為,同時她也很希望醫藥市場會更加規範化,向歐美的模式發展。

「規範的市場也有醫藥代表啊。我自己就做得很規範。」Doris說。「如果我兒子長大了,我會考慮去做市場或者是繼續做銷售,肯定是銷售管理之類的。」

你看,能清楚知道自己擅長的領域,並一直走下去的人,我覺得就是成功。

在當時跟她聊完的大概一年後,Doris又從外企B跳到了外企C。原因么,還是衝動。因為老上司出走,三番五次的邀請她,所以她也就跟著出奔。

但這一次跳槽並不太順利。於是在一年後,她又從外企C跳到外企D。

坦白說,以她的資歷和能力,加上在某一個固定領域的深耕,我認為她繼續在銷售這條路上走下去,無論怎麼走都不會走得差。銷售人員再怎麼被醫改政策壓縮,這一部分優秀的人,始終有其發揮的廣闊空間。

不過到了30+這個年紀,比較頭疼的,通常似乎是家庭問題。

尤其是比較強的女人。


第二個,「一條路走到底的海歸博士Angle」的故事

興趣對於現在的人來說是奢侈品」


Angle是我的碩士同學,她的擇業路徑是「本科畢業-工作-考研-碩博連讀-海外訪問-博士畢業-大學教師」

Angle比我大2歲,因為她之前有一段短暫的工作經歷。

她本科畢業後被師兄介紹去了一家葯企,從事成品質量檢驗。一年後她煩了,覺得重複性的工作狀態缺乏挑戰性,於是考了研,後來轉為碩博連讀。

她說,研究生的這段經歷對她而言很重要,並不是因為在專業上的深入,而是因為她的人脈開始變得完全不同。更何況,由於她為人很Nice,很得老闆和眾師兄師姐喜歡,期間爭取到機會去美國做了一段時間的訪問學生。

「有機會出去轉了一圈,這才是最大的收穫。」

在美國期間的這段經歷,她體會到了處於科研最前沿的國家的辦事方式和態度,感覺到了巨大的差距。更重要的是,並對她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產生了根本的改變。

「以前總想著要努力、要向上、要優秀,但現在,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有意義、要特別、要為自己活著。」

追求事業和個人生活的平衡,而非一味去追求別人認為的成功。這是她現在的擇業觀。因此,當我請她列出選擇一份工作時最看重的前三點時,她列舉如下:

1.自己的興趣;2.對個人生活的影響;3.待遇。

我 自己也是出國晃了一圈回來的人,所以我對她這三點相當贊同。在很大程度上這份名單代表著大多數海歸的擇業選擇。其實可以說,這根本就是代表這一代人的選擇。與上一代人不同,80後一代越來越注重自身的感受,不同之處只是,你一直呆在國內,你可能慢慢被周邊的環境同化了,而當你去過那些個人主義至上的國家感受過之後,你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鼓勵,敢於繼續追求自己想要的而已。

在博士答辯之前,與Angle同期畢業的博士們基本都找到了工作。他們的選擇,無論薪酬或是穩定方面來看,都算是不錯的落腳點。

「不過不知她們自己是否滿意。」Angle說道,「中國的教育制度比較失敗,至少我這麼認為。學完以後仍然很迷茫,都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被潮流推著走,人云亦云。」

但大環境如此,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興趣對於現在的人來說是奢侈品。」為此,即使對實驗並無多大興趣的Angle,也不得不尷尬地嘗試著投簡歷到企業的研發部門,能在網路上查到郵箱地址的企業,她都投了。同時也在招聘網站投了不少外企的研發職位。

但更尷尬的是,她收到零回復,原因不詳。

最終,她在一間很不錯的高校找了一份很穩定的工作。她說,「對於每天8小時的工作而言,這份工作的待遇算是Fairly well。」

兩年之後,她當然沒有換工作,也沒有換學校。在這一條路徑上,往後的幾十年的固有模式似乎不會被輕易打破:講師-副教授-教授(當然我也有某海歸博士同學直接空降副教授)。有興趣再擔任一下行政職位,或者死命拼一個院士也可。

在我經常保持聯繫的碩士同學裡,有不少大學教師,我可以輕易地把他們的共同點列出來:

1. 都是博士畢業生;

2. 有海外訪問經歷,或有HK工作經歷;

3. 平時會玩,但做事也會很勤力,屬於「靠譜」型人物;

4. 有獨立思考能力;

5. 人緣很好,和老闆關係不錯(這一點真的非常重要);

……

這幾位同學現在每天在做什麼呢?在我看到的範圍內——

首要的是,陪伴孩子。其實不難理解,選擇大學教師這份職業的人,早就決定把自己更多的時間留給家庭。她們時間比較充裕,且對教育都有各自執著的地方,所以孩子是最重要的「實驗品」。

其次是,討論課題。找師兄師姐聊,找同學聊,找師弟師妹聊,有些火花就是這麼碰撞出來的。(然後又開始聊第一作者、通訊作者之類的排名……)

然後是,申報基金。在這項上面么,和老闆以及一些大牛的關係又顯得更重要了。


第三個,「換個專業繼續折騰的Hanna」的故事

「一時衝動就想去這個行業看看,但真正了解後才發現自己不喜歡。」


Hanna是我的本科同學,她的擇業路徑是「本科畢業-工作-換專業考研-碩士畢業-非藥學領域工作」

兩年前我跟她聊的時候,她第一句話就是:「麻煩請隱掉我的真名。畢竟我最近還需要對方幫我開工作證明。」

我當然不會用真名啊,親愛的Hanna。這個行業這麼小,隨隨便便開個會都能撞上幾位同學。我都不知道有多少我知道不知道的同學潛伏在這個小組。

言歸正傳。Hanna當時為什麼說那句話,因為她此前有過一份不算太愉快的工作經歷。

「現在想起來,其實我還算喜歡這份工作,因為相對來說能學到很多東西。」本科畢業時,她去了一家沿海的上市民營葯企。因為這份工作從寫綜述、查文獻、協調各部門進度、做文件都有一定的技術含量。所以在一年的試用期內她一直保持著很大的熱情。

「因為部門缺人,新人一來就得上項目,所以會逼著我不得不很快地熟悉起來。」

但在試用期一年後,Hanna在轉正時遭遇了薪酬欺詐。她提出抗議後,被人事經理威脅調崗去生產部門。一怒之下她辭職離開。去了一家跨國葯企做醫藥代表,但這份工作在試用期內也辭了。

「我不喜歡葯代的工作性質和工作內容。」她說,因為當時身邊並沒有熟悉業內的人,一時衝動就想去這個行業看看,但真正了解後才發現自己不喜歡。

「要做好葯代這一行,必須心理素質強、能吃苦耐勞,還要很看重收入才能堅持地下去。」她認為,醫藥代表是不需要太多背景的一個職位。而其他的職位,要麼很難進入,要麼在後續發展上會受太多限制。

在沒有太多選擇的情況下,Hanna選擇了換專業。她花了三個月時間考上了北京最牛那所大學的法律碩士,當然她並沒有完全放棄自己的專業背景,而選了衛生法方向。

「但現在國內衛生法這部分的情況和整個公共衛生行業一樣,混沌一片。」

她的畢業課題是「我國藥品召回制度的法律分析與完善」,但如同其它大多數碩士畢業生那樣,這份東西與她的職業發展方向幾乎毫無關聯。完成論文後,她開始嘗試各個領域各種企業和公務員的職位,在幾個月內面了將近50家企業。

「找工作的時候我總是想,如果是男人就好了。」這是當時找工作找得焦頭爛額時候的她,最大的感受。不管怎麼掩飾,但在這個行業里,性別歧視依然無法讓人忽略。

好在,這個故事後來的發展很不錯。就在聊完後不久,Hanna被北京市某中級人民法院錄取。現在的狀態是「工作時可能很忙,但閑時也很愜意」。她是一個很
會生活的女生,昨天剛曬了幾道自己做的幾道川菜,色香味俱佳。而有時周末,她也背上單反去給朋友拍照。最近一組是給某位懷孕的朋友拍的孕照,幾溫馨一下。

「你轉行吧!」我在她朋友圈發的照片下評論說。然後突然想起來,喔,她已經勇敢地轉了。

對啊,就在熬過那些被公司不公待遇的日子之後,熬過自責選了自己不喜歡的行業之後,熬過無數個為了轉行而拚命背法律條文的日子之後,她成功地轉了。

第四個,「想跳槽但很迷茫的Tina」的故事

除了外資葯企,我不會考慮別的企業。」

Tina是我的本科同學,擇業路徑相對簡單,「本科畢業-換城市考研-碩士畢業-外企A-外企B」

Tina和我都是會被人說「神經病」類型的人,所以一直保持好友關係多年。在說她的擇業經歷之前,我先補充一段她考研的經歷,反正突然想起來了,也就寫出來好了。或許對有些想考研的同學有用。

在大概大三的時候,她就決定了要去北京工作,所以考研的目標也就很容易地確定下來,當然是那所城市Top3之一。

在此之前,她做了什麼呢?第一步是套磁沒錯,和申請國外的大學一樣。我不知道其順序如何,但大概用了以下方式:

1. 找本院院長寫了一封推薦信;

2. 聯繫前幾屆畢業到北京讀研的師兄師姐;

3. 寫Email跟幾個目標導師溝通。

然後呢?也不是整日泡圖書館複習。我陪她直接殺去了北京。

在 北京做了兩件事,我認為都是後來她被錄取至關重要的事情。第一件,找到了師兄師姐,了解學校的情況,導師的情況,比如資金是否充裕啦,對待學生是否 Nice,招生名額大概多少等等(私以為這些比導師的名氣重要);第二件,去該學校的複印室,請他們拿出該專業的各種資料複印一份。

我當時並不知道學校的複印室竟然還提供這種服務,完全地驚掉了!真不知道她從哪裡得來的消息,也許也是師兄師姐說的?你看,師兄師姐真是一份重要的資源。

總之,後來考研時,除了英語、政治以外,學校出題的專業一、專業二部分,這些複印的資料起了關鍵性的作用。而她後來求職的時候,那位很Nice的導師,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插播考研部分完畢的分割線——————————————

後來我找Tina聊的時候,發現她的簽名檔是:「不斷地查冷雞!不是被查冷雞,就是查冷雞別人,我非常不喜歡查冷雞!」

「查冷雞」是指「Challenge」,這個詞在外企里使用到的頻率,跟「idea」大概差不多。這也是外界的人看來外企的一大特色:中英文夾雜,不管你聽不聽得懂。

然而這也是Tina喜愛外企的原因之一。Tina說,「我喜歡這種光鮮。」

Tina目前在一間全球十大葯企工作,她的上一份工作也在這十大葯企之列。她坦誠說,這些大型葯企的國際化的鍛煉,也能帶給她不一樣的思路。在這些跨國企業中所體驗到的文化,讓她非常感興趣。

她的性格使她能夠非常輕易地融入這種跨國文化,但上一份工作內容的枯燥無聊,且與自己期望很有差距。一年後,當獵頭找到她時,她便果斷地辭職了。

「我希望做更多的和人打交道的工作。」

跳槽後,為了讓她適應新的工作,企業給她設計了為期一周的集中培訓。在這個自學的培訓系統上面,不僅有她的學習記錄,還要求有上級簽字;此外,在進入工作角色後還有分別為期半年和一年的培訓計劃。

「外企在這方面,做得很細。」在這些培訓中,Tina通常會和很多不同部門的同事一同參與,這讓她感受到大公司的文化——一件事情,需要很多部門配合共同完成;而其中,每個人的風格都不一樣。

Tina當時是CRA junior,後來很快將升到senior,這是她目前為止做得最長的一份工作。這份工作對於她的吸引力在於工作內容的挑戰性。與此同時,還能夠見到許多大專家,接觸到很多領域的前沿知識。

與內資企業的CRA相比,Tina不用做那麼多瑣碎的事情。她只是分工明確的執行團隊中的一員。但身上所擔負的工作仍然越來越多。這使得她對目前的工作開始有些不滿意。

「我想跳槽,但是現在很迷茫。」Tina在職業選擇方面一直遵循著「Follow your heart」的準則,她認為年輕的時候多嘗試,去選擇一份事業而不是職業。

但自己真正喜歡的職業是什麼,她還在找。

「幾年?我覺得不要設一個限制吧。」Tina玩笑說,「找到60歲也是有可能的。」

不過,兩年後的Tina,現在面臨著一個很棘手的事情。

在我的印象中,外企在華大建研發基地是一兩年前的事情,最近此類新聞很少見了。不知道是水土不服還是其它原因,總之外企對於在華搞研發這件事,並不像以前那麼熱衷。

隨之而來的問題是,此前所建立的龐大的研發團隊,該如何處理。

聽聞Tina所在的這家外企打算把整個CRA團隊外包給第三方,這就意味著很多方面的變動。最直接的,就是人事關係的變動,我猜這是她很在意的一點。

因為,我一直記得她說的那句話: 「除了外資葯企,我不會考慮別的企業。」


最近好多問題在討論相比於IT,金融,其他傳統專業(比如理工系)有多悲慘,錢少事多還累。知乎用戶:傳統工科行業的工程師是否已經淪為新時代的農民工,被金融和 IT 行業完爆?看了很多答案,感受頗多。以前面對金融或者互聯網從業者確實有點心裡不平衡。因為他們薪水相對於同齡人高的太離譜了,而且付出也沒多多少,各行各業除了頂尖層都不輕鬆。因為大家都只了解自己的行業,所以動不動就會出現如堅決不讓子女走上自己的道路,學醫學/藥學/化工/材料/生物/機械/法學/計算機 就打斷腿這樣的梗。後來了解到理工科更囧的境遇,再回頭審視了醫藥行業,感覺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如果能進大城市好的三甲醫院或者外資醫院,不管是醫生還是藥師至少不會太慘,社會地位其實頗高,收入至少還算體面。葯企如果外資的話不提葯代,如果CRA,MSL薪水也不會被碼農們甩飛。像我這樣不加班的個人時間還是挺充裕的,比互聯網加班成風好多了。如今醫療資源這麼緊張,看病過程太痛苦,掛兒科急診竟然都能拍100多號,想想自己是醫療行業是不是可以少走很多彎路?遇到實在搞不定的還有同學和同事幫忙,也許微信就解決了,遇到想賺錢的醫生,也能避免自己成為冤大頭。

------------------------------------------------------------------------------------------------------

感覺最近像我諮詢的人越來越多,基本都是沖著考研和選專業的問題。問題太多,我時間有限,有點力不從心,所以我不打算再回復每一條涉及職業規劃方向的私信或者回復。一個精力有限,二個我不了解你個人情況,怕誤人子弟。

就我而言我選擇藥學中臨床方向,因為我覺得無論是醫院裡的臨床藥師還是葯企醫學部里的醫學聯絡官(MSL),臨床都非常吃得開。目前葯企醫學部大部分都是小醫生或者臨床醫學生地盤,為什麼,還不是因為我國藥師嚴重脫離臨床實踐!只有天朝還分普通藥師和臨床藥師,要知道國外Pharmacist清一色都是臨床藥師啊!普通藥師只會發葯,對臨床治療用藥一點也不清楚,終將是要被淘汰的。因為現在內科發展的已經太龐雜了,醫生沒有那麼多精力去顧及治療末端和預後的管理,他們所有精力都放在診斷,對於治療更多的是依靠臨床指南,上級醫師的用藥經驗以及自己病人的臨床反饋。精準化醫療,詢證醫學才是藥師生存的空間。對臨床有興趣的可以移步到我另一個討論臨葯的答案,也是收藏數遠大於點贊數~~~鬱悶

還有的人說醫院藥師無聊,但我想說光會發葯當然無趣。但是走向臨床,成就感,挑戰度絕對滿足你。獲得醫生們的認可,當醫生用藥困擾時依賴藥師,和你仔細研討CASE那種成就感是杠杠滴。當然臨葯在醫院還得看醫院是什麼貨色,目前真正在推進臨葯的醫院確實是鳳毛麟角。 --------------------------------------------------------------------------------------------------------------------------------------------
光收藏不點贊這習慣我也是醉了,收藏數比點贊數高一個數量級啊~~~

看樓上幾位同仁光抒發自己情懷了,還沒提到幾個外資葯企收入可觀但很冷門的職位--醫學部,雖然我最終沒有選擇葯企的道路,走了外資醫院的小道(我發現我還是喜歡藥劑師這個工作和稱謂,同時也在底下有寫關於外資醫院發展路線,第7條~~)但我覺得有必要將這些隱藏的職位告訴那些快要畢業的藥學人提前準備,推薦程度依次遞減

1.CRA (Clinical Research Associate) 臨床監察員。缺點是經常出差,好處是外資葯企收入較高。還有專門做CRA的企業叫 CRO,是藥學中為數不多的不搞研究又需要學術功底的職位,特點是醫學知識掌握較多,熟悉臨床試驗各個環節和醫生打交道,抽查病例表敦促他們按時按量保質完成試驗目標。
2.RA(Regulatory Affairs Specialist)中文就是藥品註冊法務專員。RA這個分為國內註冊和國外註冊以及醫療器械註冊。其中國外註冊的話,是向FDA或者歐盟葯事管理機構申報,主要是國內葯企出口原料葯和仿製葯的,國內申報適用於外企對華輸入專利葯。看起來很簡單,其實要講藥學,基礎醫學,法學融為一體,做好的話安身立命足矣,很考驗人,薪水不錯。
3.Drug Safety Specialist/Associate or PV藥品安全專員/助理or藥品警戒。主要從事藥品臨床項目毒副作用的錄入,追蹤彙報工作,市場上這類職位非常少,多是CRO企業面向各大外資跨國葯企。這個職位現在不推薦給藥學生。理由如下:製藥公司從事藥品安全(PV) 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值得推薦嗎?前景和發展機會如何? - 知乎用戶的回答。
4.DM (Date Manager)這個本人師姐進上海外企,薪水高,工作還算輕鬆,就是有點枯燥。相對應CRA出差少,背景一般都是統計學和醫學信息相關專業出身的,藥學出身也不是說不可以,看緣分和學習能力。要求有強大的數據分析和辨別能力,一句話概括就是守好臨床試驗最後一關,在上交資料庫之前進行最後的數據審查和糾錯。
5.MSL ( Medical Science Liaison) 醫學聯絡官 是我除了藥師最想做的。這個職位要求臨床出身,所以臨床藥學的在藥學生中有優勢。不過這裡還主要是小醫生和醫學畢業生的黃金地盤,不好混,對臨床醫學知識要求很高,主要和醫生,研究者打交道,不過沒有葯代的績效評審,輕鬆而富有挑戰。我未來10年以後的發展軌跡除了繼續呆在醫院就要數做Senior MSL了。
6.Medical Affairs 醫學事務官。詳情請挪步:在葯企的醫學事務部工作發展前景怎麼樣? - 知乎用戶的回答和什麼是外企醫學事務部? - 知乎用戶的回答。

7.除了外資葯企醫學部之外,大家可以考慮下部分大城市的國際醫院。因為走國外醫療模式和三甲公立比起來,因為沒有醫藥代表貢獻的獎金和藥品回扣,收入大多是不那麼充滿善意的,只是藥師的參與感更強了。比三甲提供給藥師的平台要大,環境也不錯,還能練習英語,作為新人學習算是不錯的平台。就僅僅給醫生intervention一下都需要無數的臨床積累,比單純抓藥有趣多了。想在外資醫院做臨床藥師,需要掌握的是國內藥學教育體系很少能給的。需要自己大量積累,給個傳送門: 身為藥學生需要重點掌握哪些醫學方面的知識? - 知乎用戶的回答 在中國,醫生接診老外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知乎用戶的回答 - 知乎

好的外資或者私立內部的培訓,會引進國外臨床藥師必學的藥物治療學課程,這個混出來那就遠遠強於國內三甲同屆藥師。這一年的規培也是去外資醫院or診所最有價值的內容。當然瓶頸是有的:外資和私立醫學高度不是很高,相比於公立,更多的賣點還是私立提供優質服務和環境,相比於公立亂開藥的亂象保證用藥安全一直是核心競爭力!高昂的問診費就是確保醫生遠離葯代表。外資提供英語交流順暢和國外全科家庭醫生的診療模式。主要是政策限制導致的。心血管和癌症康復這種級別難度的除了UFH,目前無論外資還是私立還沒有涉及,主要集中在齒科,婦產科和兒科。

當然政策限制會以後越來越少,隨著經濟發展,外國患者和外國或者海歸醫生越來越多,政策放寬後就會有更多的海外醫療集團登陸中國分走高端醫療市場蛋糕。目前也僅僅是給華人世界(台灣,新加坡,U家是美國醫療器械公司衍變過來的,最早和衛生部打交道蓋醫院的,比較特殊)的醫療集團一點口子,就賺翻了。以後會有大量的更高級的美資,日資,歐洲的醫療集團登陸國內的,外資醫院藥師那可就比國內理念落後,專業水平更新不足的公立藥師近水樓台先得月啦~~~

好多人說藥學沒錢途。我記得大學帶我畢設的教授說過一句話:藥學圈的人,要麼混的就特好,要麼特慘。現在想想也是。當年本科的同學混醫院藥房,混葯企。貌似本科起點低多數被拉進葯企生產線,這個利潤鏈最低的,還真不好看到頭,情商高的做葯代要好些。但是大部分人既不想做葯代做人情世故,也不想從事藥廠低端工作。那麼藥學最好是Master起家(鑒於國內學歷大幅貶值,也別在覺得碩士就是搞科研的,有時候學歷低了,好多好職位是不對你開放的,敲門磚你懂的),CRA的職業路線非常明顯:junior CRA→senior CRA→Project Manager(PM)→Clinical Research Manager(CRM),做到PM就可以管團隊了,管人或者管項目。上海外資可是30-50萬年薪滿地找人呢。門檻有些高,後面做下去就好很多了。博士搞科研,如果能自己搞個研發或者外包團隊也是和CRA的PM一樣大快朵頤,這是很多海歸科研博士大牛的做法。(講點題外話,現在貌似業內做葯外包艱難得很,根據葯明康德這個中國CRO最大的贏家,做化學外包貌似利潤相當可觀和持續)。醫療領域不太能賺大錢,安身立命倒是足夠了,主要看樓主你得到什麼高度來拿這麼高的薪水。

藥學大神相關閱讀:如何評價藥學這一專業? - 知乎用戶的回答裡面關於藥學定位分析思路的很清晰。


我就是藥學專業的畢業生,畢業近兩年。
一般而言藥學專業的出路無非是幾個:公務員,醫院藥房,藥店,藥廠,醫藥配送渠道公司,醫藥代表,考研。

公務員對口的無非是葯監局,招得很少,去得自然也很少,沒有拼爹能耐的話可以不用考慮。

醫院藥房,我有相當部分同學就是在醫院藥房工作,包括我自己當時都差點過去。好處是安穩,所以去的女孩子居多。一般地級市的三甲醫院,不拼爹是很難進去的。而一線城市比如廣州由於三甲多,所以也會對外招,但無論是怎麼進去的,一進去基本上都是先從窗口揀葯干起。收入一線城市在3K左右,二線1~2K,工作機械重複,要值夜班,相當苦逼(藥房的值夜比醫生都苦逼,醫生沒情況還可以睡覺,藥房大醫院凌晨隔個幾十分鐘就來個病人拿葯,一晚上三五個基本你的睡眠就報銷了)。

藥店,什麼大參林啊海王星辰啊之類。一進去也就2K+,工作就是每天站8小時有人來買你就賣。只要腿勁過關工作0難度。一般包住,環境當然不怎樣。這個出路不客氣點說屬於不適合做葯代,沒拼爹背景,又學無所長的屌絲選擇…………

藥廠,適合不屑做葯代又學有所成的有志青年,研發本科生就別想了,大部分進去是做質檢。應屆生收入3K左右,一般吃住在藥廠。算是考研以外唯一學有所用的選擇。

醫藥代表。小弟正是葯代,畢業於廣葯,事實上無論是廣葯,沈葯,國葯,廣中醫。畢業生群體中從事葯代行業的人數永遠是最龐大的。幾乎每年都超過應屆生的50%。一來市場廣闊人才需求龐大。二來相對高的收入也確實吸引人。當然行業的薪酬福利等隨著從業人員越來越多有著緩慢走低的趨勢。
這一塊詳細分的話可以分為外資葯企代表以及國企,私企醫藥代表,以及器械類代表。
其實葯這塊還分OTC代表和醫院代表,OTC代表主要是跑藥店,難度較低,但是工作量大,起薪大概3K左右,獎金大概季度1~2W。下面主要說的都是客戶為醫院和醫生的醫院代表。
外企葯代由於公司會受到所在國的法規約束,操作一般比較正規,嚴禁銷售人員給予醫生藥品回扣,一般的方式是將銷售費用投入到舉辦學術會議或者資助醫生參與學術會議,以及小額的日常拜訪禮品和飯局中。當然國情之下也會有外企代表變通地通過回扣等方式進行銷售活動,公司一般不支持,嚴厲的話會在自查中處分相關人員,當然更多的是睜隻眼閉隻眼,但出事時絕對會切割成個人行為。
國企,私企據我所知大部分公司都會將藥品回扣流程化,也就是對給予醫生的回扣的點數,金額,醫生處方數等都會有詳細的指引和記錄,銷售費用自然地大頭就是這些支出,但近年也開始越來越學術規範化,會通過學術會議等進行處方推動。
收入的話外資醫藥企業主要由底薪+補貼+季度獎金構成。少數外企會有年終獎的設定,如禮來和西安楊森。少數外企也會按藥品的銷售量算提成而不是按指標完成計算獎金,如第一三共和益普生。
行業起薪標準的話應屆生底薪一般4K~5K,13月薪酬。每年調薪幅度在10%左右,補貼一般在月1.5k~2k,最高的是 輝瑞,據聞有3K+。季度獎金按完成率和增長率考核,每個公司不同,平均在2W左右,不好說。綜合起來大部分基層外企代表年收入在十幾W到二十幾W,如果銷量做得好,幾十甚至上百W一年也有可能,當然那是極少數。福利一般都很好,五險一金會買足並且不同公司會有不同的福利補充計劃。少數公司如禮來和阿斯利康全交五險一金,也就是個人收入只扣稅。
國企私企醫藥代表底薪和福利較外企弱,底薪一般在2,3K,獎金一般以提成X銷量的方式發放,月均大概在5~7K左右,少數做得好的也可能月入幾W+,看能力。
器械類的話外企招人較少,但待遇較好,底薪補貼上W不是問題。但一般不太考慮應屆生。

考研的話個人意見是除非真的對學術感興趣,打算在科研方面發展,否則犧牲那幾年然後出來做葯代你的起薪絕對是比不過本科出來有幾年經驗的同屆人的。當然學歷越高發展越好總的來說是沒有錯的。不妨以博士為目標發展。出來可以去外資葯企的醫學部或者國企研發部門,收入都不錯。

醫院配送渠道公司如九州通,國葯控股等,主要做配送,和醫院藥劑科打交道,收入不高,月薪3K左右,但可以通過給醫藥代表溝通進貨(就是壓貨)賺取外快。

羅嗦了這麼多,希望對樓主有幫助~/

三五年後的話,醫藥代表這塊一般可以晉陞管理地區經理或者主管,一般帶一個組的人,算是小頭目,底薪1W+,補貼3K左右,獎金啥的比代表好點,一年大概20+W到30+W吧一般水平。當然三五年算快的,慢的七八年,這算是直系的晉陞,轉崗去其他部門的就不贅述了。
反正如果是做代表,一般來說三十之前,房子車子都不會是問題。
至於其他幾條路的發展,由於我並不熟悉,就不妄言了。
灰色收入的話……葯監局混到能管點事,藥房的混到去葯庫做庫管,配送公司的混到可以對代表壓貨有求必應,做代表的混上可以握著費用下派的管理層……三五年,恐怕算短了,就別想太多了。


本人小專科

首先推薦求職指南:
http://www.dxy.cn/bbs/thread/19593968?ticket=ST-36768-bwRb71tx2C59oFSLUSM1COZPbfAw0BPEFVV-20

《國家藥品安全「十二五」規劃》開始推動制訂執業藥師法,有空去考個證書什麼的,說不定以後就國家有要求了。另外已經開始研究制訂處方葯和非處方葯分類管理條例。

本人最初在醫院實習,現在零售藥房工作;
首先說醫院,醫院藥劑科的薪資不高不低但總體穩定,處於中等水平,要看整體規模和老闆是否摳門、科室LD說得上話么。一般在4000-6000左右,加四金,年終獎、其他獎勵、小錢小東西的另計,三甲的話光車貼就有500;主任花頭最多不說了……門診藥房福利待遇最好平時吃喝不斷,水果、冰激凌、多下來還可買茶葉、盒飯吃……住院部最忙碌從早上還是到下午1點都是忙得不停,主要應用到物流學小推車的應用,中藥房都是葯塵……
葯庫改造的原因像毒氣室一樣但是花頭多……;如果混的好和LD關係不錯人緣又好,職稱又到了可以當組長,這個錢就開始多了……不過藥劑科招聘主要是內部招聘,學歷、專業、關係 、運氣都很重要。藥劑科主要就是搬運工似的不建議碩博投遞,但可以考慮三甲的臨床。

社會藥房:
主要以中專和返聘人員為主流,大專為支流,本科為LD候補培養……
營業員最低工資走,收銀+50,管質量+200,初級職稱+600,執業藥師2500-4000不等,都視企業績效、是否摳門、LDRP而定。
社會藥房中有品牌和人群一說,比如童涵春只招收圈內人,流動性較少,相對穩定,上藥如雷允上待遇較高本地人多,華氏也是;上海藥房之類的區域藥房以退休人員為主,國葯和海王星辰、規矩多、流動性大、其中國大非常摳門,2家人的門管人員執行所謂的《薪酬星級管理制度》,天天玩考試,考不出死工資,……海王的老總都逃國大去了……;

誠如竹千代所言,藥店基本屬於屌絲級的,最差的如海王、國大,都是中專生都沒人願意去的地方,當然專科生也有,畢業於XX職工大學或是海事大專什麼的,12小時做1休1,來個顧客拚命推保健品或是高毛葯,沒人的時候就電腦上看片和老阿姨調情,女的長得簡直比某風還難看,還自稱和葯監局是兄弟……基本上這類企業屬於當超市發展的類型。

但好一點如童涵春、雷允上之類是可以混混的,關係好有點水平一般混個3000+沒問題,而且企業要形象不會逼著你天天推銷,只要不嫌站櫃檯丟臉,還是可以混著做的。本科以上可以去公司總部任職。


現在新形勢是由執業藥師資格可以當店長,養和堂的門店經理全部要求本科生,工資明顯要求其他人,2015年藥店主管必須是執業藥師;

由於本人喜歡清閑、安穩,這些年這一在投醫院,民營又不加金,藥店對我而言就比較適合,可以一邊考衛生職稱,一邊升本科,有機會再去醫院發展。

公務員單位:

主要是葯監局,某一同學通過關係去了稅務局,屬於事業編製,天天考馬克思;


銷售代表:

分藥店和藥劑科的,下面是OTC部分:
OTC的話屬萬艾可、希愛力這類賺得多,月入6000左右,其他外企的如阿斯利康,處方葯雖然做得不錯,但OTC就不行了,這類外企,底薪有1700,獎金靠提成,其他有車貼、飯貼等一系列補助……主管有8000;
國企如民生,現在賣給賽諾菲,就是來了蹲點,拍照,結束,工資穩定在2300;差一些OTC銷售有些只有2000不到,但坐在家裡打刀塔,公司不管,還有些只算兼職,做一筆算一筆……


博士在讀,本科武大藥學院07年畢業。

本科出來的同學一般有醫藥代表的銷售崗,藥廠質檢員,醫院藥劑科,外包公司實驗員,轉行這些選擇,根據城市不同待遇有高有低。舉例來說,我一同學在上海07年做外包公司實驗員的待遇是3300/月;我一同學07年在武漢醫院藥劑科發葯的待遇是1200/月;重慶那邊的同學什麼待遇我不是很清楚。

研究生:跟專業方向關係密切,上海這邊合成實驗類的大概是5000~6000/月;銷售的獎金+提成+工資最好的可以拿到8000/月,外企的話會更多一些;也有考公務員去專利局的,待遇不詳。

博士:個人建議如果不是想做科研或者待遇差太多的還是不要讀了。上海這邊合成類的博士大概12000~13000/月,藥理的少一些。高校或者研究所的話賬面工資較低,帶課,項目獎金等等加起來大概4000~6000/月。

發展空間上銷售崗還是早點做最划算,我一同學06年提前畢業出來做銷售,現在已經升上去做經理了。如果是研發技術崗,本科生和碩士生只能幹活,博士生做得好的話可以做個小組長,一般讓道與海歸博士。


不匿名了。

畢業於中國最好的幾個藥學院之一(大家應該都能猜到),原來是本碩連讀,因為體質對實驗室那些東西過敏,無奈之下碩士肄業,只拿了個本科學位。
性格實在不適合當葯代,又幹不了科研,家裡背地託人讓我進三甲醫院藥房,我不願意去,託人的錢也打了水漂。
因為愛讀書愛玩音樂,就自己找了個文化類的工作,在民營圖書公司(出版的不景氣比藥學要有過之而無不及得多)當編輯,起薪4K,幹了半年跳槽,還是4K。有了兩年經驗以後,跳槽到北京TOP3的出版社,平均每月7K,加上年終獎年薪10w。
因為忍受不了國企人際關係的複雜,加上工作也過分飽和,再次跳槽,在某互聯網公司探索互聯網+出版的新模式,一面做傳統出版,一面做些有意思的小項目,加上績效,保守地算,年薪14W左右。另外自己比較勤快,還有些別的收入。
-----------------------
這些年一直不敢和大學同學見面,覺得大家都混得比我好。去年工作和個人生活最低迷的時候,想轉行,大學舍友跟我說:咱們學葯的,當年吃了那麼多苦,數學、化學、物理、生物、哲學、心理學之類的樣樣都學,知識儲備、邏輯思考、掌控項目的能力都比很多專業強,你在任何領域堅持三年,都會小有成就,最最重要的,就是堅持。
今年是第四年,我的待遇已經超過很多幹了十年八年的編輯了(請一再注意,出版是個特別窮的行業啊~),並且還有逆勢增長的苗頭。你問我為什麼?因為目前出版市場最缺英語好、有理工科背景、可以做科技類暢銷書的編輯。

而這一切,全都得益於我大學受到的教育。


五年過去了,再來回顧一下。

體制內部門,收入比起寫答案的12年,都接近翻倍了,全市最差的區/縣,海關出入境這種強勢部門科員一年15w+應該是沒問題的(稅後到手現金+公積金和住房補貼),好的區縣20w+的也有,衛生部門可能稍微少一點,也不會差太多。坐標長三角二線城市。

大部分醫院藥房不太好,上升途徑也小,兩個案例,碩士畢業,三甲醫院到手現金7-8w,聽說母校附屬醫院的藥房收入很高,然而一般關係進不去。

葯代繼續在做的也有,不在他們那個圈子,真實收入也無從知曉了。

讀碩士博士的同學也畢業了,有去外企做技術類工作,有留校做研究的,剛起步,也看不出什麼來。

又有很多同學轉行了,到目前就業熱門金融、IT行業的蠻多,越早有轉行覺悟,越早做好準備的自然現在過得越得心應手。

個人比較現實,看中金錢和社會地位,汲汲於立業成家,至於興趣啦情懷啦這種東西,難道不是只有在做事情有獲得感成就感的時候才會產生的嗎?很顯然,在天朝藥學這個專業就業前景很不好,相信不是被調劑真心來學葯的也沒幾個,及早行動,準備跨專業就業或讀研,是大部分人最好的出路。

原答案分割線----------------------

由於我已轉行(藥學真心不好混啊),只能描述一下同專業同學的情況了。

能考上公務員是最好的,國考的話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是都有招人,地方上的話疾控、葯監也會招,發達地區收入很可觀,我們這地方這一年不會少於8w,住房公積金、各種福利待遇好,海關、出入境還是有那麼一點強勢,畢竟商品能否進出口他們說了算。
好的醫院也可以去,藥房呆著,沒什麼含金量,好的醫院收入會好一些,缺點是在醫院不是強勢主流部門,呆著憋屈,適合不太ambitious的同學,當然如果有足夠的社會關係或者手段能夠混到藥劑科主任的另算。
做葯代的那真心是看個人造化,根據業績好壞出現分化,好的薪資、職位一路飆漲,但大部分還是因為業績不佳而頻繁跳槽,不得要領,這個行當說白了一要靠社會關係,二要靠忽悠能力,並非人人得以勝任。傳說中的高收入我未得見,人家低調當然也有可能...
製藥廠特別是國內的製藥廠做檢驗什麼的比較坑爹吧,認識幾個人進去薪水都少的可憐,大部分一年之內都跳槽了...

高端研發這一塊不太清楚,畢業兩年多,讀研讀博留學的基本還在學校混著,無例可循。


建議去醫藥行業工作幾年,讀個在職金融方向的mba,然後去證券公司或基金公司等做醫藥行業研究員,往金融分析師的道路上走,幾年後可以跳槽到投資公司做投資經理,掙的年薪入股一些項目,人生就圓滿了。可惜我領悟的太遲,年紀大了才後悔當初沒這麼做。


唉,自己是某藥學院應屆生,但目前做互聯網方面的實習工作,和本專業搭不上邊。
真是有點對不起老師啊,上課講了那麼多東西,對我卻免疫了~
對於問題,只是吐槽幾個看法:

1.有句話叫「你有的,將會限制你!」
為什麼藥學出身一定得從事和葯相關的行業?
可以先問問自己能做什麼,喜歡做什麼。

2.想大學裡做好清晰的職業規劃,純屬扯蛋!
對行業信息了解的匱乏,對自己工作後的生活狀態、工作習慣的過高期望,很難做出職業規劃的。
建議你對哪個行業,哪個職位有興趣,可以找些已經在工作的師兄師姐、專業論壇,多多了解他們的工作狀態、行業狀態等等信息。

3不要為了考研而考研~浪費大好青春。
朋友的經歷告訴我:考研最好是去非大陸的大學,例如香港、澳門、台灣或者外國的,學術氛圍要比大陸的好很多~ 箇中原因,你懂的~


【原創】講講我從進入醫學院到畢業到轉行到跳槽的經歷
很早之前看到的 帖子 應該對lz有幫助

~~~~~~~~~~~~~割~~~~~~~~~~~~~~~


【原創】講講我從進入醫學院到畢業到轉行到跳槽的經歷 [精華]

經常在罈子里看到有人詢問就業、轉行的事情,我是半個過來人,和這個行業的許多方面都有過交集,雖然我的路還在走,不能絕對地說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但是希望我的經歷對大家會有幫助。
我是2003年參加高考的,當時正是非典時期,於是醫學院一下子乏人問津,我的一志願沒有考上,居然還進了醫學院,開始了我近十年狗血的醫學生涯。
大一大二沒有太多奇怪的地方,考了四級六級專四高口,在這裡不得不說,如果小盆友要轉行的話,外語一定得好,或者你夠**你去考個司法考試,總之如果你有想要離開醫院混其他地方,而你又沒有夠堅硬的靠山的話,你得在醫學之外再找一門長處,一開始你會覺得辛苦,但是一技傍身,絕對是你在社會上混的一張護身符,給你帶了巨大的安全感。


醫學生涯和大多數的醫學生是差不多的,背書考試見習。
不知道為什麼,我對殺兔子殺老鼠一直都沒什麼興趣,每次殺兔子我都是負責剪毛的,剪完毛我就跑開了,這可能已經預示了我和這個行業的緣分——總是停留在皮毛階段。唯一一次給小兔子進行耳緣靜脈麻醉,結果小兔子的耳朵就腫了一包水。
很多人覺得學醫很辛苦,那固然是千真萬確的,但是回顧七年的生涯,樂趣居多。剛剛開始的時候,看其他專業的同學一個禮拜的課時只有我的一半,那叫一個恨得牙痒痒啊!不過現在想來,我可以說我從來沒有後悔成為一個醫學生,這七年的青春非常值得。


學生生涯就跟所有的醫學生一樣,時間呼啦啦地到了2009年的9月,當時大家都在如火如荼地投簡歷,面試。我是個很安樂的人,我的願望就是有個工作。當時通過導師的關係也好,通過自己的關係也好,找個安逸的地段醫院,安度餘生不是很困難的事情。
不過事情就是在這個時候起了變化,轟轟烈烈的上海住院醫師輪轉基地培訓計劃在那個仲夏成為一項全新的政策,我們這一批畢業生,毫無反抗能力,選擇只有兩個:輪轉,或者轉行。

對於那些在高位的人來說,我們如同螻蟻一般,沒人關心我們的命運。那個夏天的擾攘、困惑、無奈和憤慨,現在想起來,還是那麼鮮明。每個同學見面,無外是一個不知所措的孩子詢問另外一個束手無措的孩子,打算怎麼辦?當今年說起科研型碩士不能報考執業醫師的時候,我可以再次感受這種心情——一紙新政,不知道多少人的命運被改寫了。
我的一向有些桀驁,在門診同病人吵架也時有發生,導師也勸過我睜隻眼閉隻眼,每次我都說:賣藝不賣身。病人看我如同榴槤,喜歡的覺得是極品,不喜歡的就嫌臭。

由於自己也很清楚自己的脾氣剛硬耿直,並不見得適應事業單位的環境,另外畢業就26歲,實在不敢再蹉跎了。沒有太多的留戀,我就和白大褂說拜拜了。
人一旦明確自己要什麼,其餘的事情就好辦了。我開始投簡歷,找工作。
這個過程鴨梨山大,那個時候真的很怕自己被社會拋棄,稍微體面點的工作都要求有工作經驗。其實我的要求並不高,只要一份工作,斟茶影音也不介意。我的要求就是這麼低。

繼續講,哈哈!我差點以為自己在自言自語。
找工作的過程比我想像中順利得多,我現在想想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我外語比較好,醫療+外語的背景給我帶來優勢,第二就是我要求比較低,低到什麼程度呢?第一家錄取我的單位我就去了,後面就再也沒有投過簡歷去過面試,就是個懶人。
那是2010年初的時候,工資低得可怕,到手2400。還好我是上海本地的MM,吃父母的住父母的。這裡要說一下,外地留在上海打拚的孩紙真心是太不容易了,這個我會在之後提到我在工作上認識的一個很要好的貴州的MM,也是熬了好多苦,後面會提到,她是護士轉行。
私營企業並沒有外面傳說得那麼可怕。我當時那家單位可小,我進去的時候才十個人,是個萌芽期的小企業。老闆是個很漂亮的女人,非常漂亮,身材窈窕面容姣好,笑起來有股孩子氣,不笑的時候又非常冷艷,那個時候大概是28歲左右吧,這種女人都是有故事的,她的故事寫出來肯定更精彩。

當初這家單位我沒去面試,但是老闆很看中我的簡歷,特地讓人事打電話來給我再約時間,我覺得對方很有誠意,就去了。後來發現老闆那麼漂亮,就留下來了。我一直喜歡和漂亮沒架子的女人呆一起,因為賞心悅目,也算是項福利吧!
第一家單位對我的要求不高,現在想起來,那段日子是很開心的。那些工作根本難不倒我,我都可以提前幾天交差。我的工作有點類似於吉祥物,公司似乎只需要我的文憑。儘管工資很低,但是毫無鴨梨,每天五點半下班就跟男朋友逛逛淮海路徐家匯,那時候他是剛進醫院的小醫生,兩個人那叫一個窮啊!但是談戀愛要在外面吃飯的呀,那時候都是在天鑰橋路上的紅湯麵館吃的,一碗豬肝蓋澆飯加蝦仁炒飯,二十幾塊錢吧,有時候再加一兩鍋貼。吃完去對面的85度兩個人喝一杯海鹽咖啡。


這家單位是做體檢的,有時候需要一些市場部的材料,譬如怎麼喝果汁啊,怎麼對付禿頭啊之類的。因為工作量不大,我做得很用心,一般都不會到網上直接複製粘貼,而是上國外的網站找一些質量好的文章翻譯過來。怎麼叫質量好呢?譬如說,減肥的小技巧,如果你經常喝含糖飲料,那麼相比用矮胖的杯子,瘦長的杯子更能夠節製糖分的攝入。將糖果放在離自己3米以外的地方,那麼每天攝入的熱量又將減少40%。這種容易被忽視的、又容易操作的細節,就是質量好的。任何一份工作的要點都在於用心,這不存在大材小用小材大用的問題,不管是在醫院還是企業,到了一個崗位,就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後來沒多久,市場部調來了一個領導,也就是傳說中的市場總監。這個時候,這家單位已經有了近四十個人,我還沒畢業,就成為了這家公司的老人,另外我性格比較隨和,上到老闆下到阿姨,都相處得不錯。當然也是相對的隨和,誰來惹我我肯定是不隨和的。這個領導吧,是個極品,跟老闆的情商不在一個檔次上。裝得厲害,每天叫我做這個做那個,好拿去給領導邀功。我的工作量一下子大了起來。
但是這還不是最離譜的,由於體檢行業經常要和公立醫院體檢中心打交道,他希望通過我和幾家公立醫院的關係,拿到更低的折扣。其實我哪有那麼大本事,不過是在人家那裡實習過而已,於是他每天都給我施加鴨梨。現在想想這人也挺二的,這是你給鴨梨就能出成績的事兒嘛。於是乎,我就和原來這家單位說拜拜了。


這裡還有一個細節,臨走的時候,老闆挽留過我幾次,畢竟我很早就跟著她,而且我也沒有在待遇問題上跟她糾纏過。我最後走的時候給她發了一封郵件,感謝她對我的照顧,祝她的公司可以越來越好。後來老闆也回復了,表示了一下對我的祝福,後來就再也沒有聯繫過。我對這個謝幕是很滿意的,人生就是一季接著一季的情景劇,要不懈怠地演完全場,才會有好的作品。

接下來的第二份工作,是自己找上來的,是一家醫療媒體。不知道大家參會的時候有沒有看到過醫師報、中國醫學論壇報之類的,就是差不多性質的。第二份工作對我的影響很大,不僅僅是工作上的。它讓我看到了社會複雜的一面,各式人物粉墨登場,我對很多事情的看法都開始改變。
其實媒體在醫療界不算新興產業,行業中的翹楚就是《中國醫學論壇報》,不過近年來紙質媒體都受到衝擊,像丁香園這樣開放的電子社區因為信息更新快、信息量大、人流多,受到許多年輕醫生的歡迎。不過醫學界仍然是一個相對保守的圈子,許多業界的前輩和大牛仍然鍾情於紙質媒體,紙質媒體讓他們覺得更為矜貴。


就像我之前說的,第二份工作是自己找上來的,也就是說,我是被挖走的。不過大家不要以為我是被八抬大轎高新聘請的。第二份工作的工資也不高,四千左右,不過對於剛畢業四個月的我來說,已經很滿足了。當時我還沒有預見到這份工作帶來的異常的辛苦和複雜。
在我第一次入職的時候,出版人,也就是整個公司的話事人,跟我見過一次。當時有一個細節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他問我:你老公是**醫院的,他們醫院你應該能搞定吧?當時我就覺得這話有些不舒服,怎麼不舒服沒仔細想。現在我想起來,至少說明了這個人身上的三個要素:第一,功利;第二,急進;第三,對醫療行業毫無了解——你有見過小醫生能把一個醫院搞定的嘛?
就這樣,我開始了接下來轟轟烈烈鬥智斗勇的八個月。


哈哈,有人看我就接著說。
很多事情在一開始,是看不清楚的。事情過去很久回頭看,才會看得明白。所以我有時會將過去的事情時不時地回想一下,思路就清晰了。
到了新單位別的沒有,最初的感覺就是加班多。剛去的時候正好趕上改版,每天開會。前面說了,話事人對醫療行業毫無了解,每天拍腦袋想點子。想不出來就在辦公室門口的走廊轉悠,這種敬業精神真是令人佩服,不幸的是,他在外面轉悠的時候,不讓我們下班——也就是說,他想不出好點子,我們每天要到**點才能走,儘管我們沒有什麼事情要做。

那是很讓人崩潰的兩個禮拜,儘管我沒什麼事情要做,但是我仍然每天要留到很晚。我知道這個世界上有些人,他們每天都在為自己的事業奮鬥,不眠不休,許多外企的孩子都加班到11點以後,但是我想他們應該加班會有餐費補貼,太晚了計程車可以報銷,至少會有調休。而不是像我們一樣,一個月不到四千塊錢,一天要在辦公室呆十多個鐘頭,焦躁地看著眼前這個團團轉的男人往我們臉上噴香煙。
仔細地說一下他,他的年紀不小,五十上下,原來在一家知名的國有報社任要職,據他說是自己出來創業,也有傳是混不下去了才跑出來單幹,真假難辨。但是他有著從那種環境下來人的那種習氣:等級分明,有時候看似很親切,那隻不過是他在扮演一個沒有架子的領導角色而已。
自他以後,我明白一個道理,一個人尊重你與否,和他是不是和顏悅色地跟你說話一點關係也沒有,要看他是否聽取你的意見,尊重你的意願,以及願意支付你多少報酬。

在這期間,發生了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我的男朋友,因為高我一屆而免遭基地輪轉的師兄,開始在他們醫院的骨科進行院內輪轉。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在醫院,隔個科室就隔山了,他開始跟台,值班,並且買了書回來惡補,每天跟我講敲釘子的事情。另外一件事情是,一個已經輪轉了幾個月的同學,終於決定離開醫院,到一家跨國葯企做醫藥代表。在不久之前,我們三個人還在同一個校園裡學習,有著類似的人生軌跡和計劃,人同命不同,如今三個人走上了三條截然不同的道路。

jackdistance wrote:
你是大城市裡面的醫學高材生,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不是每個醫生都有你這樣的教育,生活成長環境的。大多數人只能沿著這條路走下去。


高材生可不敢當,我是上海兩千萬人口裡面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姑娘。我後面會講到一個貴州MM,她是從貴州一個二線城市高考到江蘇一所211大學,再到上海一家三甲醫院做護士,再改行成為我同事的。
改行這種事情,最困難的是第一步,邁出去了第一步,沒有退路了,另一條路也就自然而然地走下去了。


謝謝大家的回帖!樓主盡量爭取不棄樓,有始有終地把故事說完,哇哈哈~~

miaowchao wrote:
7姐開樓講故事也不喊我們一聲,不厚道啊

搬小凳子圍觀


真心怕自己半途而廢啊,不敢驚動大家~


snowden007 wrote:
不覺得選擇會對人的命運產生多大的影響。能力大於學歷,是金子在哪都會發光。

其實很少有人像金子一樣,大多數的人都是種子,要有合適的土壤,才長得好。


之後就是正式開始投入媒體行業了,媒體行業非常鍛煉人,這話一點不錯。
當時我的單位進行的是采編經營合一的機制,什麼叫采編經營合一呢?你負責想一個專題,想出來以後決定採訪誰,決定以後你想辦法聯繫到採訪對象,約定採訪時間,然後採訪完負責把稿件寫出來。並且在這個采編過程中,尋求可能的商業合作的機會,如果有端倪了,也是你去負責談生意。這一套的先例,是上海灘著名的房產報紙《租售情報》。
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大的工作量,但是那個時候的我剛剛走出校園四個月,我以為這就是媒體行業,四千塊的薪酬,搞定一切。事實上在之後我與這個業內比較正規的單位接觸合作過以後,我才明白,之前那家單位是一種肆無忌憚的壓榨,無論從稿酬、福利等方面,都與業內行情相差甚遠。
也許這是離開醫院必須要付出的代價,你離開一個熟悉的環境,去到新天地,吃虧、被騙,在所難免。


寫完這段去睡覺了,夜貓子傷不起啊,黑圓圈跟兩朵香菇似的。
剛入行的時候我非常靦腆,不是很善於跟人交流,不過我並沒有掩飾我的稚嫩,現在想起來,謙遜的微笑幫了我很大的忙,這等於在傳達一個信息,我雖然不懂,但是我願意從你這裡學習。不聰明的人裝聰明是不太可能了,譬如我高考只能考400分,不可能裝成能考600分的樣子,實力這個東西,還是挺客觀的。所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說的話,大多數業內的醫生,也願意分享自己的成果和觀點。不過要對方與你分享,至少你應該先成為一個合格的聽眾。我認為合格的聽眾有兩個要素:一是事先做功課,你可以不是專家,但是不能讓對方覺得自己是在對牛彈琴浪費時間,做好一個採訪提綱,讓話題不至於無邊無際;第二是交流中的態度,適當地給出回應,或者事先準備幾個問題,表示對這次採訪的重視,對對方領域的興趣,可以讓採訪對象暢所欲言。


snowden007 wrote:
土壤哪裡都有,沙漠還能長仙人掌。你的一些基本素養、處理問題的方法、思維方式決定了你是否能走得遠。
歪樓了 lz繼續。

對,基本素養,我太贊同了,性格決定命運啊!


在整個媒體生涯中,採訪過的對象不下數十個,如果不算在會場的即興採訪,比較正式的採訪大概也有十幾個,這其中包括院長、院士、NIH的主任、學部的主委、重點科室的大主任,我們權且將這些人稱為小盆友,這些小盆友的人生經歷各異,性格不同,所以也是各種囧囧有神。不過心態就只有好和不好的兩種,好一點的,會好好跟你講,聊聊天,請你吃碗面什麼的;不好的,對著你橫眉冷對,有一些吧,又要裝低調,又要接受採訪,一過去他就嚷嚷,我很忙我很忙我很忙。還有更離譜的,當然我只看見過一例,有一個——三甲醫院的大主任,跑過去採訪用藥方面的問題,他兩手一攤跟我說:用藥嘛,根據指南咯!當時我就覺得碰到二了,年紀大年紀小並髮狀況你都不管啊?萬一人家肝腎功能不好的呢?儘管在社會地位上有分別,在人格上大家是平等的,我雖然人微言輕,但是我還是可以覺得你是二,二得不行。
一個人的頭銜和一個人的素養不一定掛鉤,你去採訪個大牛,最後發現他是大豬,也不用吃驚,淡定是美德。

人都是有傾訴的慾望的,譬如我現在開個帖子,本來隨便說說的,人不多,就棄樓,無憂無慮。但是現在跟帖的同學多了,我總想堅持著講下去,有聽眾,就有動力。
我只是個小小小小小記者,我相信那些奮鬥多年的小盆友們的傾訴欲肯定更強烈,當年項羽都受不了錦衣夜行的寂寞。

LZ回來了,剛剛去修牙齒了,LZ又有兩顆牙齒down了。照這個速度,不到四十歲,LZ就會成為一個沒牙的老太太。

在這期間,我和師兄開始找房子同居,為將來結婚做準備。考慮到他的工作穩定,房子就在他醫院附近找,主要找光線充足、小區安全另外不要太小就可以了。找房子的過程出奇地順利,我們看了第二家就定下來了,房東看我們都是有正當職業的本地人,房租也適當地便宜一點,簡單傢具都有,我們收拾了衣服就搬了進去。
我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待同居的,在我眼裡,結婚前試婚很有必要,可能內心深處,我也沒有指望哪個男人來對我的一輩子負責,人事紛紜,很多男人對自己的一生負責都有困難,更何況我的?能做到彼此相互扶持相互善待,已經算是上上籤了。


在醫院工作的人都知道,不單單要每天面對病人,還要每天面對科室的同事。同樣的,我不可能單單面對採訪的對象,在單位內部,蒼蠅與幺蛾子齊飛,小人和二百五一色。
我們第一個隆重登場的,是一位中層幹部,職任主編,面色黧黑,嘴唇發紫,五短身材。上海某二本大學畢業,本地人。我們權且稱此君為阿尨。
這位仁兄的特色可以用一個事迹來代表一下。有一次他和同事談話,出版人在兩米開外的地方吧,這時候出版人從口袋裡掏出一根煙放在嘴上,阿尨立時三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從口袋裡掏出打火機一個箭步衝到出版人身邊點燃打火機湊到出版人嘴邊,整個過程發生在數秒鐘之內,動作流暢身手敏捷——這就是我們的阿尨。


我和阿尨一開始關係還是挺好的,阿尨總是以一種很溫和的形象出現,給人感覺他似乎承受了全世界的重擔,他每天早上九點到辦公室,晚上九點才離開辦公室。他說話總是以「我理解」、「我明白」開頭,給人一種善解人意的形象。那時候我也很天真地以為,他是一個忍辱負重的好領導,為此我承擔了許多工作而沒有怨言——當然我至今仍然沒有怨言,那是我自己過早地下判斷,是必須的沉默成本。
老話說,逢人且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是有道理的。再聰明的人,也不可能偽裝一輩子,就像再傻的人,也不可能蒙蔽一輩子。更何況,大家都只是智力在平均水平線上下的普通人,多看多聽,再做決定。


謝謝大家的回復,我就不一一跟大家嘮嗑了,搞得LZ像話癆一樣,LZ專心講故事啊~

阿尨是出版人的鐵杆粉絲,出版人,在下文中,讓我們稱他為DQ,不是因為他喜歡吃冰激凌,而是他總是教育我們要大氣:不要計較加班,不要計較出差,不要計較薪水低,不要計較不交社會保險——要大氣!!!如果不是怕我們傻乎乎的不能幹出活兒來,他可能還會教育我們傻人有傻福之類的。DQ經常給我們畫餅,將來公司要上市要分紅,大家統統住別墅開寶馬。阿尨同學是如此相信這個餅將來一定會從幻想中走到他面前的餐盤子里,為了屆時成為這個上市公司的CEO,他不遺餘力地表現著對DQ的崇拜和忠誠。
有這種想法的人不在少數,儘管天分不足努力不夠,但是他們仍然相信自己有著驚世才能,註定要風雨化龍,所有不能為他們的才能喝彩的人都是瞎了鈦合金的狗眼,這些人庸碌一生,至死都在嗟嘆自己的懷才不遇。
可是作為一個醫療媒體的主編,阿尨有一個致命的弱點——他對醫學一無所知。這個狀態一直持續到我離職。阿尨對醫學並沒有什麼熱情,他只是熱衷於賣弄一些專業術語。
賣弄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有學問的人都不屑賣弄。一個人但凡有賣弄學問的風騷之態,那他肯定沒有學問,這一條幾乎百試百靈。

儘管如此,我在阿尨的激勵下,還是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了工作中。那段時間的狀態可以用鬥志昂揚來形容。阿尨對採訪並不了解,我只需做個簡短的彙報,闡明採訪的目的和重要性,基本上選題都會批准。有一次,我們約訪本市一個衛生局的官員,從約定到採訪中間只隔了一個多小時,我們就在這一個多小時內確定採訪的方向和大綱,便帶著攝影師出門了。採訪的主題以學術為主,進行得還是比較順利的。學術就像是一枚別緻的胸針,不管你穿了多名貴的衣服,有了它的修飾,才更能穿出氣質來。意想不到對方很配合,也很客氣,從容淡定,給了充裕的訪問時間。我是比較佩服這種涵養的,一個人做得上去總是有他的理由的。
閑暇的時候,還是會很懷念那段生活,雖然很忙,很累,報酬有限,來自內部和外部的阻力重重,但是那種熱忱和勁道,大概是可一不可再的了。

tianxieren wrote:
我特別喜歡一句話,「因為嚮往,所以選擇遠方,因為無可依靠,所以必須堅強」。送給樓主,還有,你的文筆很精彩,呵呵,在丁香園混跡六年,這是我第一次給人留言,還有,我很少夸人的


哈哈,LZ好榮幸,你也是天蠍的啊?


superbi wrote:
看來把英語學好還是非常有必要的,不管你是否從事醫生這一職業,還有不知道樓主在上學期間社會活動多不多?如果社會活動多的話求職的時候是不是也算是一個優勢?

你如果很早想好要轉行,並且轉行的目標很明確,那你就挑有利的社會活動來做。我一直沒有做很長遠的計劃,所以我的社會活動都是挑自己喜歡的來做。最多的是做口譯帶教,因為是中醫,經常會有外國學生過來,我就去臨床上做翻譯帶教。還有就是負責接待過外賓,以及參加辯論賽。學生會和社團活動沒有參加,不知道為什麼,大學裡的學生會官僚氣息可以那麼濃厚,真是讓人費解。


在那段期間,我和阿尨的關係還是不錯的,可能因為我們都努力掩飾自己的缺點,並且沒有涉及到實質性的利益關係,我們仍然是一個團隊,守望相助。
後來,DQ想出來,要參會。在策略上說,參會對於媒體來說是事半功倍的,那些平時都散落在各個醫院各個科室的大主任大專家們都聚集在了一起,更方便我們一網打盡。另外,在這樣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中,變數少,更容易比較出各人的差別。
一般來說,我們只參加全國級的會議。學術會議說到底是一個名利場,如果你追求學術的東西,在家上PubMed讀期刊肯定更有收穫。這個名利場里,收納著各色人等,前呼後擁的大佬們,左顧右盼的小醫生們,前倨後恭的葯代們,和團團轉的我們。
決定一個會議檔次的關鍵因素,在於大會主席,這個人,將決定他能夠拉到多少贊助,這些贊助商再去邀請他們的目標醫師。不管是大醫生小醫生,通常都會樂於參加這樣的會議,一來可以開拓人脈,二來是一個見世面的機會。而大佬們,他們也許更樂於參加這樣的會議,這樣的場合中,他們就是明星。
對於那些大佬來說,在他們年輕的時候,他們埋頭苦讀,發文章值夜班坐門診,這期間,我們國家經歷了經濟發展最快的二十年。跨國葯企的經營模式給國內的醫療銷售模式帶來了巨大的衝擊,最早的一批外企葯代,無一不是衣著整潔神色從容體面尊榮。相比他們,醫生們長周期的投入,高強度的工作,微薄的收入。放眼其他行業,同年齡的那些曾經讀書不如他們刻苦,在學習不如他們優秀的同學,可能僅僅是一筆投機生意,讓他們住大房開豪車。我想在這種對比和衝擊下,他們的自尊心也好,虛榮心也好,都會發生一定的變化。
雪上加霜的是,也是這段期間,媒體開始將攻擊的對象轉向醫生,沒有醫德、伸手要錢、草菅人命,成為了醫生的代名詞,這份工作能給人帶來的自我肯定就更少了。我到現在都很難想像,一個將最好的青春年華奉獻給醫學的醫生,第一次在門診看到有人拿著錄音筆來就診,或者第一次面對死者家屬要求賠償大筆錢財的時候,那是一種怎樣的心情,這種失落和迷惘,他們是怎樣排解的。

北極星天 wrote:
期待您的下文
你的文字寫得很好
有讓人繼續讀下去的慾望
也希望你做得越來越好
早日成為職場的女「白骨精」

LZ回歸家庭了,白骨精可沒有閑情在這裡碼字喲!

我發現寫東西還是挺累的,腦子裡想得清楚的寫起來就糊塗了,LZ盡量寫得有點條理。
如果大家去參會,在會場看到媒體,不要以為他們僅僅是為了採訪,背後還有很多其他的工作。我不知道其他媒體是怎麼做的,當時我的工作分成了幾塊:一是即興採訪,就是你逮到一個小盆友,採訪他,攝影師拍照,留給做版面用;二是約訪,一般是針對那些大佬小盆友們,這樣在會後可以進行比較正式的訪問,也比較有利於建立起交情;三是找葯企,尋求可能的商業合作。這是一個產業鏈,那些小盆友們功成名就了,他們要昭告天下,於是就有了媒體,媒體要吃飯,於是就需要葯企,葯企得巴結那些小盆友,於是願意掏錢。
找葯企這一塊我沒有怎麼接觸,談錢向來不是我的強項,有一次LZ去買香蕉,稱下來21塊錢,本來樓主想說1塊錢不要算了,結果話在喉嚨里轉了個圈兒,說出來變成了1塊錢零錢我有的。跟不跟錢打交道是分工不同,不能代表人格的區別,這個世界上只有骯髒的人,沒有骯髒的錢。
不管是約訪還是即興採訪,儀容很重要,哪怕沒有姣好的容貌,至少也要整潔得體。有機會參會的同學可以觀察一下參會的女性,很容易區分,那些打扮入時、身材窈窕的,一般來自葯企,比較鮮艷時髦的往往是葯代,比較知性低調的可能就是市場,很少數氣場大得像龍捲風一樣的,八成就是決策層或者管理層了。那些穿平底鞋,在各個會場中跑來跑去的,總給人急著投胎的感覺的,就是媒體。有時候我也會穿高跟鞋,但是基本上是當天計劃要去認識一些比較重要的小盆友,高跟鞋能夠讓身姿挺拔,從而顯得有自信。另外深色的細針織的衣服比較容易給人細膩可靠的感覺。如果你皮膚白皙,氣質出眾,淺藍、鵝黃、雪青這種清新淡雅的顏色更容易引起注意,襯托自身的優點,當然配得不好的話下場慘不忍睹,在一個都是深色的環境里,你看上去就像一個會移動的廣告燈箱。


參會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也是件很有收穫的事情。有時候把自己從這個環境中抽離出來,觀察那些與會者,他們就像是在現場演出的演員,那麼生動,那麼入戲。
就像我前面說的,在這樣的場合,那些大佬小盆友就是明星。不管別人是不是這麼看待他們,在許多大佬們心中,自己是毫無疑問的精英人士,上流社會,所以他們走路帶風趾高氣揚,滿面春風前簇後擁,你上前他們一邊大步流星一邊匆匆應付。我一開始沒有會意,以為他們尿急,回過神來才知道這就叫「日理萬機」。
有趣的是,平時在醫院見到他們,他們不是這樣的神色,他們可能很從容,很風趣,但是換了一個場合,他們不由自主地給自己設定了角色,並且賣力演出。
當然不是所有的小盆友都是這樣的,這種情況下就看出各人高低來了。有一位國際知名的心血管學家,會議的重要嘉賓,抽出了30分鐘接受採訪。在整個過程中,他語氣誠懇,言無不盡。他說話的時候會看著我的眼睛,聽取我的反饋。儘管時間短暫,但是我相信他的誠意,因此我相信他要表達的東西,也發自內心佩服他的素養。從小到大,老師都教我們懂禮貌,可是到了社會上,發現懂禮貌的人還是不多,有人以禮相待,我就會感激涕零,我就是那麼容易滿足的人。


url wrote:
好文!參會這幾段寫的尤其精彩,令人身臨其境之感,好久沒看到這麼好的文章了,值得精華!


謝謝斑竹大駕光臨,這下不能棄樓而去了,緊趕慢趕也要好好寫完~

hahaloong wrote:
LZ和你老公同用一個號啊

LZ的老公沒有號,專門蹭LZ的號。

mengbsh88 wrote:
圍觀
今天上午考職稱英語,考完後還是去醫院轉了一圈,就是看看那幾個病人,病歷也沒寫,只是看看他們,
或許是一種安慰吧,對他們,對我自己
已經很深切的認識到,當醫生,不管幹什麼吧,溝通確實是一門學問
我也有想過轉行,但是我不想丟下這個我投入了這麼多時間,這麼多精力,這麼多金錢的未來行業
其實我自覺是一個喜歡學術的人,曾經想過要考基礎的研究生,但是深思以後,還是選擇了臨床,要不然我的投入就貶值了
我還是會當個好醫生的,因為真正的好醫生也要有學術的
學會成長的技能,做一個讓人滿意的我
無論風雨如何,路還是要走的,在狂風暴雨中長嘯一聲,前進

說了可能不信,我很嚮往臨床的工作,我有時候去醫院找人,我看到他們忙忙碌碌在臨床,我彷彿看到了當年的自己。
我沒有後悔自己的選擇,但是一日臨床,一輩子都有臨床的烙印,很難抹去。


早期我和阿尨的關係是不錯的,就像之前說的那樣,我們小心相處,互相吹捧,敷衍得風雨不透。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歷,一開始的時候相見恨晚,感覺自己要出演一段現代版的子期伯牙,後來覺出不對,但是為了面子也好,為了舊情也好,還能互相忍讓,再到後來,誰都懶得遷就誰,終於撕破臉,老死不相往來。
一早參加的幾個會議,都是我和阿尨加上其他的編輯和攝影組成一個團隊。跟著阿尨開會苦不堪言,阿尨拿著會議日程,圈圈點點,我們疲於奔命,一天要勾搭十幾號小盆友,連衛星會都要參加,撒網面積比葯代還大。散會後到了晚上,大家還要一起開會,總結當天的收穫,部署第二天的計劃,看著大會日程,阿尨兩眼放光,寧可錯殺不可放過,我相信如果蚊子有處方權,阿尨一定會要我們帶著電蚊拍去參會。
如果說要用一個比喻來形容公司的內部結構,那DQ就是牧羊人,阿尨就是牧羊犬,我們編輯和攝影就是一群羊。在牧羊人不在的情況下,阿尨要確保讓羊兒們不離群,並且吃草,產毛。


LZ回來了,星期天真心忙,人家說家庭是女人事業進步的絆腳石,一點都沒有錯啊,一想到還有髒兮兮的衣服油膩膩的盤子以及亂鬨哄的房間,誰還能坐下來碼字哦!
LZ隨便寫寫,博大家一笑,所以大家也要懷著春暖花開的好心情看LZ的帖子,不然LZ要桑心了!


很多時候,全國級的會議都是在北京開的,這時候,牧羊犬就會帶著我們羊兒遠赴北京,出差參會。
我們當時出差的待遇是多少呢?每天70塊錢補貼,住的是漢庭。這70塊不單單是吃飯的錢,還包括在當地的交通。譬如你今天打車花了20塊,那麼今天吃飯就只有50塊錢了。在北京這個米珠薪桂的地方,50塊錢吃一頓都吃不到好的。誰負責制定這個出差標準呢?這時候我們要請出我們的第二號牧羊犬,Square小姐。Square小姐的職責是成本核算,就是負責省錢的。Square小姐的形容用上海話來說,就叫死樣怪氣,她是早80後生人,82左右吧,未婚,好像也沒聽說過有男朋友,和阿尨一樣,她一心撲在了DQ畫的大餅上,相信到了分餅的一天,她一定能有一份豐厚的妝奩。這點上不得不佩服DQ,他手下的確有一批人,死心塌地地跟著他,相信他描繪的美好藍圖,並且頂住各方壓力,不離不棄。可惜的是,這批人能力有限,投機心太重,不能出成果,他們在公司承擔中層幹部的職責。他們之所以成為中層幹部,是因為他們對DQ的忠心而不是辦事能力或本身具有的資源。這樣一個人治的公司,其實發展前途相當的有限。私營企業不是去不得,但是要挑那些有完善的管理機制和績效考核的單位,能夠公允地衡量你的能力和貢獻,私營企業的競爭力是需要靠市場體現的,這種有著國企文化的私企意思不大。
Square小姐每天睡到日上三竿才來上班,雲鬢散亂雙眼迷離,但是在公司里,她是有著無上的權威的,她有權剋扣大家的福利和補貼。當時單位里的非滬籍員工公司一律交每個月200塊的綜合保險,這個保險有什麼用呢?每個月可以有20塊錢買葯。所有滬籍員工,不管合同怎麼簽的,一律按上海市最低標準繳納四金。另外在我進公司後的第三個月,大家就沒有工資條了,所以每個月的交金及工資情況要去財務那裡詢問,每次財務老師,一個黑皮膚高顴骨總是似笑非笑的中年女人,都會把全公司的工資明細拿出來,用收將上下文統統遮住,僅留下你的工資的那一線內容給你看。這是個曲折而又憋屈的過程,因為你一旦去到那間「領導」的辦公室,要求看自己的工資,所有人臉上都露出沒好氣的神情,那樣子好像你是去要求加工資而不是看工資,Square小姐用眼角的餘光瞥著你,財務老師臉上寫著「你怎麼又來給我找麻煩」,一口黃牙的副總還要冷嘲熱諷兩句——這些人,就是公司的核心人物,中層管理人員。


超聲心動圖 wrote:
樓主文采很好,借問,什麼叫專四高口,我只參加過四六級口語考試,貌似是B+,呵呵


高口就是高級口譯,是上海地方上的一個英語證書,在江浙滬一帶比較管用,全國的話肯定是人事部的翻譯證書更管用,不過比較難考,聽說好像三級考出來就算副處級了,不過難度真的非常大。
專四就是專業英語四級,是英語專業的學生考的。所以前面有人問為什麼LZ能考,大家就放過吧,不然LZ的老底都被抄出來了。


參會結束後,我們往往要馬上投入接下來的工作。超時工作,加班加點。加班工資是沒有的,給調休。後來我才知道,調休是在無法保證每周休息一天的情況下不得已的調劑手段,必須要和員工協商達成一致,但是那時沒有任何人跟我協商過,調休時間還經常短斤少兩。
當時的工作狀態時很亢奮,除了參會報道以外,還要拓展在會上收集到的資源,還有其他的專訪類的版面要完成。阿尨讓我們幹活就像鎬羊毛一樣,他深知不能在一隻羊身上鎬,這樣這隻羊很快會禿掉,原則上,他需要幾隻羊,輪流鎬羊毛。這時候就要提到另外一隻羊了,穗穗。穗穗跟我一樣是女生,阿尨也比較喜歡用女生,道理很簡單,醫院裡的主任、專家,男的多還是女的多?異性相吸,這招多多少少有點用。穗穗是88年的,貴州丫頭,高考進了江蘇一家211大學,畢業後到上海一家三甲醫院當護士。她有一股子牛勁,心氣也很高,就轉行了,跟我成為了同事。穗穗的外表很有欺騙性,大眼睛,瓜子臉,個子嬌小,說話柔聲柔氣的,剪個齊劉海,笑起來可甜美。事實上性格倔強,很有主見。我們倆交情極好,一來氣味相投,二來當時的情勢,我們倆抱作一團,才能爭取到自己的權益。
我們倆都是從醫院轉行出來的,我沒有後悔過,也沒有聽到她說過後悔,我們只是一直向前走。這也算一種態度吧,因為一直留戀從前,就沒法走好眼前的路。


url wrote:
這貼三段都很經典,從阿尨的性格到你們之間的關係,到最後的決裂,對他的描述可以用入木三分來形容了。

還少了一件關鍵的物事,那件才是最大最大的絆腳石:P

那個關鍵的事物,應該算另一項事業吧


微風拂過 wrote:
LZ有心人,「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加油!
站在你獨特的角度去看這個世界,去分析其中的冷暖,給我們這些後來者指指路
真心希望接下來蓋的樓里,LZ談談事業中的人際關係同事相處和LZ積累的心得和經驗,以及LZ怎樣考驗師兄最後決定成家,外科老公怎樣駕馭,穗穗的故事也想聽聽。
是不是要求太多?呵呵,真心期待LZ速速更新

LZ的老公可不是外科的哦,這要糾正一下。
我倒沒有駕馭老公這個概念,我是我他是他,一旦心裡想著要討好誰或者駕馭誰,多少要失去一部分自我,不一定划得來。我夠好,那他自然靠近我;我不夠好,那是我的問題。我越糾纏,他越厭惡。


LZ真是無事忙,忙活了一天,不知道在忙些啥,現在只記得吃了晚飯洗了碗。
參會完以後,後續會有許多的維護和開拓的工作。對於在會上見過的小盆友們,還要根據對方的不同情況,制定合適的報道計劃。一些在會上只交換過名片而沒有進行深入交流的小盆友,我們往往會在會後,定一個時間,進行正式的訪問。
這是一個很帶技巧性的工作,這其中,低聲下氣是免不了的,說低聲下氣可能誇張了一點,但是一定要夠殷勤,遷就對方的時間,打電話的時候要聲音甜美笑如銀鈴,對方往往語氣冷淡很不情願。所謂技巧並不是體現在這方面,而是對雙方供需關係的衡量和判斷。前面說到,小盆友們功成名就要昭告天下,才有了媒體。因此一般肯跟你交換名片留手機號的,都是有受訪意向的,這點在心裡要清楚。至於對方的意願有多強烈,要看對方與媒體接觸的頻率和跟對方接觸過以後對其性格的判斷,再加上約訪電話中對方的口氣,基本上可以有個譜。供需關係是本質,交情是有了最初的接觸以後才有的,現有接觸,才有投緣不投緣。對這個供需的平衡有了把握以後,即便還是要賠笑賠小心,心裡也是很清楚,今天我求你,不是我要佔你便宜,而是我能提供你需要的東西,而你即便是有著高高在上的架子,也不代表你在施捨我,你也是有所求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也許我是卑躬屈膝的,你是趾高氣揚的,但是我心裡有一定的把握,不會六神無主,你心裡也有一絲不安,也不敢玩得太過。不過是因為我們的社會角色,所以要走這麼一個過場。
所有對峙的本質,無非是你有什麼,我有什麼,年紀地位等客觀因素還在其次。惟智者能為以小事大。

其實醫療媒體的採訪,挺沒勁的,譬如你去採訪一個專家關於高血壓的用藥經驗,他很難說出什麼新花樣,因為指南擺在這裡,再有個性的小盆友,他也不敢說我一天給病人吃5g速尿tid,血壓一定降下來。尤其是西醫,在科研上還能百家爭鳴,在臨床上就是千篇一律。採訪外的話題才是真精彩,有同行傾軋的,有自我表揚的,當然也有學術爭鳴的,有真心真意地為當前醫療狀況出謀劃策的,還有軼聞秘史,不一而足,說出來的話也是酸甜苦辣什麼味道都有。也是在那個時候,我看清楚,醫生都是凡人,他們的良心和慾望,和一般人沒有區別,可是他們的工作又把他們推上了神壇,他們在神壇上飽受冷暖。走下神壇,他們一樣會八卦會妒忌,會關心物價上漲,會操心孩子上學——他們也在生活。


正當我轟轟烈烈地疲於奔走的時候,我和阿尨的關係也日趨惡劣。
我和阿尨是遲早要分道揚鑣的,兩個人如果方向一致,那吵吵鬧鬧也能走一路,但是如果兩個人一早就有各自的方向,那即便小心翼翼地維持表面的友好,也是和而不同。更何況當時的我,連表面的友好都懶得維持。阿尨跟我們開會的時候,總是帶著筆記本電腦,一邊嘴裡冒著專業辭彙,一邊百度,照著百度百科讀,以顯示學冠群儒。儘管如此,三腳貓總有露餡的時候,這時候,不管周圍有沒有人,我都會面帶鄙夷地糾正他,包括整個編輯部開會的時候。我想他也是有怨恨的,他明明是領導,我怎麼能不給他面子呢?我心中也有不滿,不懂還要裝,還要揮斥方遒指點江山,當我七年在大學裡打醬油嗎?另外就是待遇問題,我出差以後要休息,我希望在我能夠保證交稿的情況下不要來管我,這點上阿尨是無論如何不肯的。阿尨是一個很自卑的人,他需要時時行使自己主編的權力來給自己打氣,他的權力來自DQ,由於他出色的忠心,DQ在任何情況下也都表現了對他絕對的支持。但是DQ也需要有人幹活,所以到後來,DQ跟我談話越來越多,我也好好地上了一課,DQ這一課太精彩了,對得起他的出身。他肯定不是實幹家,但是他在公司內部部署各種明爭暗鬥,牽制各方力量方面,他的腹黑,他的做功,讓我印象太深刻了。
他給我看到的是我之前想都沒想到過的陰暗面,最可怕的是,這些陰暗面以各種明媚的形式出現,所以我還是感謝他的,因為陰暗面也是這個世界上的風景之一。每一隻準備離巢的鳥兒都該在心裡明白,壞天氣是一定會有的,面對它,感受它,然後戰勝它。


丁香招聘 wrote:
專業能力又強,文筆又優美,這樣的人才如果願意加盟,當然歡迎了,上海、杭州、北京都有相應職位的,只是不知樓主近況,不敢貿然相請,本想待她介紹到最近的工作情況再說的,被你給提前點破了:)
丁香園網站及其招聘職位

補圖一張,恭喜!
0

恩,就聽你的,到後面再說,哈哈!
謝謝首頁!
我和丁香園的李天天有過幾面之緣,印象中你們李天天面相真好啊,一張包子臉長得天圓地方。算日子這兩天該從美國回來了吧?

包子包子包子 wrote:
lz姐姐看過來看過來~~~

看了你的經歷很有感觸,我學醫是家裡人選的,未打心眼裡喜歡過。現在醫患關係又不好,今年碩士要畢業了,住院醫培訓的考試考上了,但是想想自己的人生就這樣了么?大學期間成績很不錯,每年都拿獎學金,活動也多,還被學校送出國學習過,最近雅思剛考了8分,以前認識一些前輩都鼓勵我干點別的別做醫生了,看了您轉行的故事,很佩服!不知道能不能私底下向您了解一下您現在的行業,職業規劃和前景呢?萬分感謝!

LZ沒有你優秀啊,LZ讀了七年大學,都沒有拿過獎學金,也沒有出過國。如果你不喜歡醫生這一行,還是轉行的好,不要把時間精力放在自己不熱愛的行業。LZ沒有規划過自己的前景,走到哪裡算哪裡,計劃趕不上變化,變化影響不了我沒計劃,哈哈!

昨天丁香園好像被DDos了,惡性競爭啊,鄙視!!!另外LZ謝絕人肉!希望大家關注人間世情,而不是LZ區區一個小女子。
DQ厲害在什麼地方呢?舉一些例子,DQ是有自己的一間寬敞的辦公室的,辦公室的門對著Square小姐、財務、副總等等中層領導的一間辦公室。這間辦公室是他辦公的地方,也是他找員工談話的地方。談話中,辦公室的門有時候是關著的,有時候是開著的,這些看似無意的細節,DQ都是仔細想過的。簡單地說,開門,是為了讓大家都看到,譬如他開著門教訓人,這人一般都是Square小姐,那不一定是他真的要教訓Square小姐,而是他要給大家看到他對Square小姐的不滿——因為Square小姐負責縮減各項支出,最最離心離德,是大家痛恨的對象。不過我相信,如果不是DQ的授意,給Square小姐十個膽,她也不敢,何況牙縫裡省下來的這些成本,也不是進她的口袋。她畢竟是牧羊犬,不是牧羊人家的老闆娘。門關起來就更說不清楚了,譬如他把我叫進去談天氣談飲食,談了三個鐘頭我出來,人家問我DQ說什麼了?我說沒什麼啊,就是天氣啊,飲食啊,沒人會信,於是我在大家心目中的誠信度就會降低。開門關門的小動作,在小小辦公室,大家都看在眼裡,放在心裡。
在DQ所做的事情裡面,最最有意思的,是他的「仗義疏才」。前面說了,每次出差,待遇都很差,吃不好住不好,Square小姐摳到大家禮拜一出差早上出發晚上到達,那禮拜一不好意思沒有補貼。天長日久,羊兒難免心生怨念,怨念直接影響羊兒們的產毛量。為了撲殺怨念,DQ就會把怨念的小羊叫進他的神秘辦公室,和藹可親地問小羊有什麼困難,滿心委屈的小羊看到牧羊人紆尊降貴體察民情,就像看到了救世主一樣,娓娓道來,訴說自己的辛苦勞動,痛陳Square小姐的後媽行徑。然後DQ的高潮就來了——他首先表明公司的困難:公司剛剛起步(起步幾年了還那麼窮,難道怪我?),開銷大(你連金都不交,你算開銷大其他公司都不要活了),但是公司是很有前景的(此處表情語氣參見潘冬子入D)!將來公司上市,大家都分紅,拿股份,住別墅,開寶馬。你辛苦你委屈,我是知道的,這樣吧,我給你錢!接下來,DQ站起身來走到他的公事包旁邊,從裡面掏出幾百到一千不等的紅彤彤的毛伯伯,往桌上一放:這錢我給你!
DQ的整場表演可謂一氣呵成流光溢彩,裡面的亮點加起來夠照亮半條南京路。揀重點的說,首先,DQ把待遇不好的問題給自己撇清了,不是他的問題,可以是公司的問題也可以是Square小姐的問題,但一定不是他個人的問題。然後,博取同情和展望未來雙管齊下,軟硬兼施。最後再施以小恩小惠。這樣一套下來,小羊們的脾氣是肯定沒了,有也發不出來了。說到底,這錢是小羊們應得的,平時不交金不補貼,刮下來多少錢啊!不過這個情況下,誰能想到這些?想到了也不敢說啊,說了那不是不識好歹嘛!領導剛跟你交心,你就開始算賬。更毒辣的是——這錢,拿還是不拿?不拿,心裡多少有點不服氣,等於白鬧了一場,無理取鬧;拿,那就是貪財小人了,和DQ的高風亮節呈鮮明對比。而且,食君之祿就要擔君之憂,將來不是得更加勤力勞動?當然還有一個選擇,死不要臉先拿了錢,之後就跟沒拿過似的,該幹嘛幹嘛,反正是你樂意給的——有這種臉皮的人,我就沒見過DQ找他們談過。


DQ的這一套東西非常厲害,這當中需要動用大量的表情、語言,並且營造天降大任一力承擔的自我形象,既不能損害他的威嚴,也要顯示出他對現狀的無奈,對員工的關懷,這是他二十年職業生涯修鍊出來的結果,我寫出來,不是說大家要去學他,而是這是真真實實的人情世故。為什麼說不要學呢,因為有些事情,非不能也,實不為也,辨明是非,有所取捨,是一個人的格調。
如果說待遇問題還是小問題,那在刊物的經營和關係的維護上的分歧,就是不可調和的矛盾了。這也是為什麼DQ會力挺阿尨的一個原因,阿尨是無條件支持DQ的決策的。在幾個月的努力後,刊物的確是有了很大的進步,這點在我們同小盆友打交道以及一些業內同行的反饋中都可以體現。於是DQ便開始策劃把版面都賣出去,賣給誰?賣給那些小盆友唄!其實這是所有媒體的運作模式,無可厚非。但是DQ開價太狠,動輒六位數,阿尨在傳達DQ精神、學習DQ政策時,說到價錢,我和穗穗齊齊嚇了一跳,感覺自己入錯行了,有這麼快的刀該去當女強盜。其實在我們心裡是有個權衡的,覺得不管是刊物的影響力、質量還是小盆友們的需求,都達不到這個數,我們也丟不起這個臉。於是矛盾就爆發了,阿尨天天找我倆輪番談話,威逼利誘軟磨硬泡,不知道的以為我們仨三角戀呢,天天有那麼多話要說。
其實現在想起來,做法是有點過激的。當時我就直接消極怠工了,你愛怎麼樣就怎麼樣,我該幹什麼還幹什麼——這個數兒你能去找到更好用的,你去招人,人來了我打包就走。我同阿尨的關係基本上就在決裂的邊緣,開會的時候,二十多號人,我直接問他你懂不懂?不懂不要瞎說好不好?這時候,DQ還找我談過,說阿尨非常器重我,一直在他面前說我的好話。可惜我對阿尨已經沒好氣兒了,心裡也清楚,阿尨要是沒有找你告過黑狀,幹嘛要你來傳情達意?
這樣僵持下去對雙方都沒有好處,對DQ尤其,我這隻羊基本上就是只病羊,光吃草不產毛。於是DQ想了一個辦法,換狗——我們的第三號牧羊犬,地產巨子就隆重登場了。


autism440 wrote:
七美眉,我來晚了。文筆不簡單啊!另外我覺得這個美眉本身也很不簡單!佩服!驚艷!

好榮幸哦,偶都要臉紅啦!

地產巨子的之前一份工作是房地產銷售,叫他巨子因為他個子特別大,嗓門特別大,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豪爽。
如果說阿尨為塑造的是嘔心瀝血的主編形象,那巨子的表演風格則是新世紀愛家好男人。有一次阿尨同我們開會,大動肝火,為了表現傷心欲絕,他不停地捂住自己的胸口。遺憾的是,他捂在了右胸,一下子從冠心病變成了肺結核,大大地影響了表演效果。巨子是銷售,不懂醫學,學歷極低,低到什麼程度不知道,巨子的口頭禪是「我反正小學沒畢業」,這點上他可謂聰明,將學歷低的劣勢變成了優勢,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都覺得他是個文化不高、直來直往、胸無城府的好人,現在想想都想抽自己耳光。
巨子和阿尨有一個共同點,喜歡訴苦。由於兩個人的表演風格隸屬不同派系,因此訴苦的方式也迥然不同。阿尨喜歡做無言憂鬱狀,就是BlaBlaBla話說到一半,哀嘆一口氣,迷離地望向遠方,幽幽地點起一根煙。巨子反一反,巨子一般是到後面的樓梯間,先點煙,點完煙以後抓耳撓腮,頭髮搞得像狗窩,無言地抓狂完以後,再開始說「你說說這個事情怎麼能這樣BlaBlaBla」,和阿尨的憂鬱輕柔形成鮮明對比。就是這點讓我覺得,巨子和阿尨是截然不同的,阿尨是黑,巨子就是白,阿尨是細菌,巨子就是抗生素,是事物的對立面。於是我一個坑裡摔兩次,幫完了阿尨幫巨子。
想起來他們還是有共同點的,就是極喜歡訴苦。一個有自尊心的人,尤其是男人,是不願意向別人展現他的弱勢的。有時候寧可自己苦一些累一些,也不願意開口求人。吃了虧,也是打落牙齒和血吞,不要別人來同情。這個社會上,誰不吃虧?誰不被騙?吃一塹長一智就可以了,幹嘛要拉著人家來圍觀來同情呢?被同情是一種恥辱,代表了無能和軟弱。在此之後,我很少再去同情誰,每個人,只要你挖得夠深看得夠細,誰沒有苦水?誰不要養活妻兒?誰不背負著父母的期望?誰不是在這個熙熙攘攘的都會為自己謀一個立錐之地?誰不是帶著自己與生俱來的弱點在奮力拚搏?這些都是在世為人所要背負的責任和命運。如果有人拿這些來博取你的同情,不要理睬,多看一眼都沒必要。這種人,要麼是天生的Loser,要麼就是有所企圖。
很多同學看了帖子覺得LZ好像挺淡定,其實才不是,LZ的同情心一上來,那可真是兩肋插刀掏心掏肺的,所以被人利用,還一個接一個,事後肯定也有過失望和傷心。只不過現在事隔久遠,再激烈的情緒也被撫平了,可以篤篤定定地說出來了。

LZ今天厲害了,臉都沒洗在這裡更新。
巨子在最早跟我關係一般,後來幫他做了兩個項目,關係熱絡起來。從資質上來說,巨子比阿尨不知道高出多少,這當中有個隱性的關係我沒看到,就是他既然不輸阿尨,他怎麼甘於屈居阿尨之下?
很多同學都說學醫的路很窄,我覺得不是這樣,醫療產業在未來肯定是個大蛋糕,光從商業角度上來說不輸房地產行業,因為我們只看到過賣了房子來看病的,沒見過憋著不看病買房子的。醫療行業的發達直接帶動周邊的葯械、營銷、媒體等一系列的產業,這些行業都青睞有醫學背景的同學。不過它也是遵循優勝劣汰的規則,不可能照顧到所有的老弱病殘。
巨子的道行就比阿尨高多了,有幾個細節我是印象比較深刻的。第一,他反覆強調他工資低,負擔重,要還房貸,每說到此,他無奈地抹一把臉,仰天看半天不說話,遠看還以為在上吊。第二,他有另一句口頭禪「我昨天下班後又找DQ吵架了」——一禮拜吵三次,一次都沒給人看見過,可謂身手不凡了。第三,說話都順著說,我說心情不好,那他肯定滿懷憂鬱,我老公有外遇,他老婆一定給他戴綠帽子,恨不得生理周期都同步。
其實穗穗也好,我老公也好,一早就跟我說他不是個好人了。其中不得不說的是穗穗做這個事情是有風險的,指不定我一轉屁股就去跟巨子說呢?還好我沒這傳話的毛病。其實在那之前我同穗穗不熟,我們倆都慢熱,面冷,沒有好好地巴結過對方。但是到了關鍵時刻,一個人的良心和正義感就看出來了。
阿尨對局勢基本上已經失控,DQ苦心經營的小王朝馬上要進入無政府狀態了,於是DQ進行了體制改革,他將編輯分成兩組,每組都有一個銷售帶領,在版面和業績上都要競爭。當時我和巨子關係還不錯,而和穗穗也慢慢熱絡起來,於是我們三個成了一組。巨子和阿尨血型不一樣,所以同樣的狗血,淋上來的感覺還是有差別的。
這基本上已經可以看得出來DQ的領導原則了——只能用狗不能用人,讓聽話的領導不聽話的。還有就是讓狗咬狗,事實上當時阿尨、巨子和另外一個銷售,關係都不是很融洽,在DQ面前是一團和氣兄弟齊心,私底下咬得狗毛漫天,為了在競爭中處於更優勢的地位,他們仨只能一心一意地巴結DQ,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我是越來越佩服我們老祖宗了。


謹以LZ的幸運小熊獻給所有看帖和回帖的戰友們。LZ保證LZ看了每一個回帖,很多同學的回帖讓LZ或感動或思考。不幸LZ開帖的時候還比較閑,最近又忙起來了,不能及時或者一一回復大家,不過很感激大家為帖子做的貢獻,LZ在這裡鞠一小躬,以表無盡的感謝!

LZ不得不上來說一下,最好不要轉帖,尤其是轉到其他的公共網站,你在業內,看這些覺得很正常,圈外人看過來,覺得你這個圈子簡直一塌糊塗。
LZ在這邊隨便寫寫,大家隨便看看,不要搞大,LZ膽子小。


如果說這是個RPG遊戲的話,阿尨已經被攻下來了,要是地產巨子不能守住陣營,那我跟穗穗就要直接打DQ了。
巨子一開始便以朋友的姿態出現,嘴巴很甜,下手很重。組團後的第一個月,我們一組人做了84頁的版面,這是個什麼概念呢?就是我跟穗穗平均每人寫了3到4萬個字,按我們的收入平攤下來,一個字一毛錢都不到,真是人肉大賤賣。
巨子很早就工作了,做了好幾年的房產銷售,粘上毛比猴兒還精,比起阿尨更狡猾更老練。同樣要顯示忍辱負重的形象,巨子的表情語句更加自然,銜接更加流暢,阿尨則太刻意,情緒調動過頭,讓人覺著做作,這也是許多初入表演界的人容易犯的錯誤。更高一籌的是DQ,不僅僅停留在敘事上,一開口就能營造出氛圍來,把人納入他的氣場,堪稱老戲骨了。
對巨子來說,這是他證明自己的機會,他不僅要將另外一名銷售,我們叫他為小白好了,比下去,更重要的是撼動阿尨在DQ面前的地位,並最終取代他。
其實那個月巨子收穫頗豐,除了84頁的版面任務以外,我同穗穗還真的去談了一個案子。那天我們倆梳妝打扮整齊,跑到上海一家赫赫有名的三甲醫院。我們的目標是他們的副院長,跟我們接頭的是他的一個助理,看年紀也該有中級了,不過跟媒體打交道的經驗明顯不足,看到倆姑娘笑顏如花地跑上來立馬就害羞了。
這是一次極其尷尬的商務會談,我們倆見得主任院長倒不少,他這個級別的很少打交道。對付那些位高權重的,我們麵皮也就老了。對著那位小帥鍋,他一靦腆,我倆立馬跟著靦腆,整個場面氣氛曖昧,六隻眼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半天才能憋出一句話來,還一句比一句聲音小。不知道的以為帥鍋在相親,還一次兩個,外科醫生做什麼都效率高啊。氣氛再曖昧,該談的事情還是得談,等穗穗把價格報出來的時候,我們都看到,靦腆的小帥鍋像通了電一樣坐直了。
這個案子就這樣流掉了,也在情理之中,我同穗穗一點都不心疼。接下來,我們倆迎來了職業生涯中至今為止最重要也是最不同的一個大會。

張葫蘆 wrote:
看了樓主的敘述,心情複雜,也很彷徨,我是家長,基於對醫學的崇尚,04年我威逼女兒報考了8年制臨床醫學(她高考名列全省前茅,不想學醫),現已簽約在大學的附屬醫院,但近年來,醫護人員地位日趨低下,而且越來越多的年輕的醫生或德高望重的教授被砍殺,既悲憤又害怕,作為家長,我自覺害了孩子,不再要求她盡心盡責的從醫,只求她保護好自己,也不再支持她做醫生,請問各位大俠,小女能否改行從事其他行業?謝謝。。。


可憐天下父母心啊,要操心到九十九歲呢!我想王浩的事情一發生,最擔心的還是醫生的父母,擔驚受怕。不過我想您的女兒可能已經很大了,應該由她自己做決定,她喜歡不喜歡這個行業,她自己性格怎麼樣,工作的環境好不好,同事相處好不好,待遇好不好,想不想改行,這些只有她自己最清楚了。當年我也是父親給我填的志願,自己沒有想學醫。現在倒挺感激我父親的,畢竟醫學是一門很值得探索的學科。
祝願天下的父母親都身體健康!


北大人民醫院的邢志敏教授被砍了???LZ一早上聽到這個消息,到現在都不知道怎麼擺表情。
看到這種消息太害怕了,兇手大概覺得,死了一個醫生,還有無數個醫生。天生萬物以育人,人無一德以報天。
剛剛跟我老公打電話,講了一半有人來問路,我就聽到他在電話里跟那人說,往前面走,走到底,右拐。我看到人家在打電話我肯定不會上去問路的,這是起碼的。掛了電話我在想,如果他沒有給患者指路,是不是也是態度不好,是不是也該殺?想到他們醫院那麼多人,熙熙攘攘,不知道誰會走著路就掏出把鋒利的小刀刺向誰的脖子,越想越後怕。


在丁香園的基礎醫學和生命科學討論區裡面,有一個經常點不亮的小燈泡,就是轉化醫學討論版。不管是中國還是美國,這幾年來在醫療科研上的投入可謂有目共睹,但是許多基礎研究做出來無法轉化為臨床應用,以致公眾看到的成果與所了解的投入相去甚遠。與其繼續投入資金做出更多滯銷的成果,不如花點兒錢把原來的存貨清掉,這樣就有了轉化醫學。去年6月份的時候,我們作為媒體去參加了2011年中美臨床和轉化醫學國際論壇。
作為中國工程院、醫學科學院、NIH以及全球醫生組織帶著手下復旦交大同濟二軍大和生科院一起舉辦的會議,整個轉化醫學論壇既低調又高貴,既熱鬧又嚴肅。在這之前,我們約訪一個院士就跟夸父追日一樣,可在那兩天,上個洗手間也能碰上個院士。
這個會議實在太重要了,那些參會者隨便拿一個放在刊物里,都有無數小盆友願意跟他們躋之同驕。因此會前DQ和阿尨和地產巨子整天關著門在神秘辦公室裡面開會,我想DQ一定糾結死了,一邊他需要我跟穗穗的努力產羊毛,一邊由於我們太不聽話,不得不以一比一的比例給我們配牧羊犬。
開會之前,我同巨子說,就我們一組人去,不要帶著阿尨,一來是不喜歡他,二來他實在是丟人,看到誰都跟冬日娜見了劉翔似的衝上去。結果註冊的時候,還是看到了阿尨,那時我同他已經徹底決裂,直接扔了個衛生球給他。巨子又屁顛屁顛跑過來,跟我講他也不想阿尨來BlaBlaBla——其實阿尨怎麼可能不來,這可是他的政績。不


本科,07年畢業現在蘇州一葯企做合成研發。
本來不指望到研發部,進去完全靠的是運氣。工作環境還好,呆實驗室做實驗。但也要到車間試生產,那時比較苦逼,經常會熬夜,而且一做就是半個月到一個月。
待遇剛進去3k-3k5,吃住廠里的。有五險一金,有年終獎。雙休,加班的會工資雙倍。
個人感覺做合成好點,分析比較單調,進樣、跑樣。其他的沒接觸過。


看到最高几樓前輩寫的各種故事看的好開心,不過好長。。。作為藥學專業准研究生,對於工作後的真實狀態無法給出你真實的信息,況且樓上的前輩已經說得很清楚了。
在這裡我就著重說下我是如何確定考研這條路,以及我身邊藥學專業同學的大體狀況。
我就讀的其實是一所中醫藥大學,報專業時由於考慮還是西藥企業招人力度更大,於是在這麼個中醫藥大學學了個西藥專業,事實證明課程設置,師資確實是遠遠不如中藥。但是由於我們同樣有中藥課程,這反而在就業和以後的研究課題上打開了方便之門,由於近些年來中醫藥的復興也導致中藥價格飆升,各類保健品也喜歡打著中藥的名義,再加上由於中藥藥品質量管理規定的一些漏洞,尤其在我學習的領域,藥劑學,中藥課題非常多。
在大學期間我曾見做過很多兼職,學校附近的兼職多半都跟銷售有關吧,而且我在學校里也是比較愛參加集體活動的人,所以比較風雲的師哥師姐也認識不少。大三期間曾一度想要快點開始工作掙錢,但是到大四為什麼改變了這種想法呢。第一點,慢慢認清了就業形勢之後發現其實大學的前三年自己並沒有做好就業的準備,這個時期的自己還打不到社會對自己的要求,我又開始迫切希望能夠再有三年時間去提高自己,這段時間也發生了很多別的事,事實證明,當我看清了這一點後,這一年時間裡,我成長的比前面三年加起來都多。
在我身邊本科畢業生的大體去向:事業單位,公務員就不說了,背景的事不提,即便是考事業編,需要有強大的關係外,也要有研究生學歷才好進醫院之類的。而且,在我們這省會城市,除了我那考進唯一一所衛生廳直屬醫院的師姐,每個月能夠拿到6k+的工資外,其他靠近三甲醫院的師哥師姐剛開始的基本工資是1k5,很低很低的,慢慢會長,而且我說的這都是研究生畢業考進醫院的師哥師姐。銷售,由於我們學校的學生出去做葯代的風評很好,所以排名前十的外企喜歡在我們學校招人,這個確實是本科生畢業能夠拿到最高工資的工作了,外企如果簽訂正式合同的話,應該是4k基本工資加提成左右的水平。外企現在招人也喜歡推薦制度,你如果有心儀的外企,可以早點跟那邊工作的師哥師姐打好招呼。而且工資的話很多半年到一年就干到1w+的,並不像上面說得那樣低。但是這個行業如果三五年幹完還不能離開基層就干不下去了,不可能三四十歲還生活在高壓,低聲下氣的環境中吧。我很多做醫生的師哥師姐就明確表示反感葯代,因為太會看人下菜碟了,所以社會地位這個問題你是不得不考慮的。藥廠,這裡不說藥廠工人,而是指實驗室之類的地方,我們同宿舍的姑娘考研失敗後走了這條路,一般藥廠會包吃住,2k5+吧,工作基本呆在實驗室里,研發什麼的本科是不可能了,一般是做質檢,也算學有所用,但是職業發展估計會比較慢。而且去大藥廠的話,工資能到3k,但是要三班倒,因為機器晚上不停的,基本都要值夜。我們宿舍六個人考上了四個,還有一個落榜的就去了藥店,因為是個性很低調的女生,葯代那樣的銷售實在做不來,就只能去了藥店,在廣州,管住,一個月1k5,很低的,非常辛苦,而且想要漲工資,有職業發展也很難,所以她在準備事業考試了。
再說考研的問題,因為我本身真的是喜歡藥學專業,因為覺得自己學習和工作的對象與生活息息相關,能夠獲取的知識讓自己覺得很有成就感,考研也是選擇了藥品研發的最後環節,藥劑。並且我希望能夠從事與藥物研發相關的工作,所以我需要研究生學歷,需要更多學習。建議題主如果不是因為喜歡,還是早早發現自身別的特質,或者如前輩所說,好好學英語,也有跳槽的一技之長。其實準備研究生考試並不像起初想像的那樣辛苦,反而在這個過程中第一次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選擇的導師也是非常優秀的牛人,由於找他的人很多,所以在實驗過程中導師還是有選擇的拒絕了一些學生,我由於不做作,不嬌氣吧,幹活比較賣力,所以老師沒有介意我是個女的。。。除了非常尊敬這個老師之外,老師由於學術非常厲害,所以求著跟他合作的藥廠很多,當然他帶出來的學生也會有很多人願意要啦。就研三剛畢業這批來看,其中有幾個因為真的很出色,去到的企業也很好,待遇更不必說了。所以說研究生畢業的話,還是進實驗室,搞研究的可能比較大,而且如果做得好,職業發展也差不了,但是如果題主你真的不喜歡,不要搞到研究生畢業了再去面試藥代什麼的,白白付出時間金錢成本,確實每年都有很多這種學生,因為想不清楚自己要什麼,研究生沒好好學,畢業找不到好工作,又覺得葯代工資高,但是研究生學歷在葯代工作面前是沒什麼優勢的。
最後想說的是,想在大三就看清這個行業,規劃好將來真的不現實,即便你你現在確定了以後要工作,也還是有變卦的可能,所以不管以後工作還是繼續學習,眼前還是要把專業課學好,除了學習知識,在大學更應該調整學習態度,培養學習新東西的能力。就醬吧~


作為這個專業資深的前輩(不信?哥哥03年藥學本科畢業,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崗位均有涉獵),這個問題由相當的發言權。以至於想要說的太多無從說起。
那就先從經歷說起,在說行業發展,最後說自身發展。
03年那時候的就業環境比現在殘酷太多,親眼見一些大專畢業的,實習的時候居然是當保安,僥倖畢業的時候進了恆瑞,做葯代,遺憾的是當時需要墊資,同時自身抗壓能力不足,沒有堅持下去,如果堅持到現在,應該是個資深超哥了,同學有不少堅持下來,現在的大BOSS了。
接下來就是艱辛的找工作之路,曾經遇到過騙子公司,報警後警察不管,差點沒逃得掉,辛虧天生機智,在關鍵時刻不經思考的舉動,掏出一劫,現在看來當時的舉動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差不多3個月謀到了一個倉庫管理員的工作,就是醫藥批發公司的倉庫,尼瑪這是個不大的幾個老闆成立的新公司,面試的時候對工資模稜兩可,結果第一個月發了500的工資,由於農村出生,不怕吃苦,不怕多做事情(粉刷倉庫、掏耗子洞、騎自行車送葯、學習使用電腦、學習使用軟體、修電腦、修印表機、開稅票......),練就了點點本事,本身有些悟性,GSP弄了一次就系統性的全部搞定,然後就是正常經營,這時候還去拓展業務,業務幾乎拓展了1倍多,升任倉庫負責人,公司下屬藥店又開始GSP認證,作為老闆非常喜歡的,不求回報的,精力旺盛的,全懂的唯一一個能手,全方位進行了幾家藥店的認證,創造了認證只歇業2天的紀錄,幾個月後總公司開始認證,又是作為唯一能手進行了無缺陷的GSP認證。綜合各種情況,2年不到升任總經理助理,期間有老闆的熟人來挖,不為所動,在各股東鬥爭期間,堅決支持總經理。後來由於平台確實不大,發展受限,離職。
===================================================================
在換工作就很容易了,這次去了一家上市公司,由於以前啥都干,所以這份工作台輕鬆了,試用期沒過就升職了,後來由於公司整體經營不理想,還是離開了,期間考了執業藥師證。
===================================================================
08年到了現在這家公司,從醫藥公司質管部經理干起,後來監管行政部,再後來的崗位依次是:商務部經理助理、藥廠的行政部經理助理、藥廠QA、藥廠車間主任、集團綜合管理中心經理(公司是一家有廠、有銷售公司的集團),從質量管理已經轉型到人力資源、行政管理了,現在是房地產板塊的行政負責人。
===================================================================
醫藥行業實際上是一個勞動力密集型的低端產業,並不高端,由於國家的不間斷調控,這個行業舉步維艱,如果公司不掌握臨床終端,未來的發展必然是要被淘汰的,國家的目標是不超過300家藥廠,現階段要做葯代是非常非常難的,一是國家反腐的力度,二是市場的空缺幾乎沒有,去搶市場難度太大,因為產品同質化,質量都不高,最後變成了回扣之戰,除非你是少有的產品很給力的廠家。
===================================================================
因此個人要發展應該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無論是生產、質管還是研發,自身的技術水平相當重要,是傍身的技能,無論生產、質管和研發做到中層都需要較強的管理能力,因此如果你不小心學了這個專業,掌握技術、學會管理是絕大多數人發展的必由之路。


我在醫院做臨床藥師。這個行業看起來前景還比較廣闊,但是也需要非常豐富的臨床知識。主要是為患者提供最合理安全有效的用藥方案,為臨床用藥提供諮詢和指導。樓主如果是醫學院校畢業的藥學妹子,可以考慮這行,比窗口發葯技術含量高,地位也稍微高點兒。但是要看醫院支持度怎麼樣,衛生部現在搞的臨床藥師規範化培訓,想做這個要到臨床藥師培訓基地培訓一年。如果醫院不支持是不太可能做下去的。當然現在三甲醫院都要求配備多少多少臨床藥師,所以我覺得前景還不錯的。
如果想做臨床藥師,最好是地級市的三甲醫院起步。收入和藥房差不多,但是能學到很多東西。日常工作是處方點評,住院病歷點評,寫葯歷,下病房,抗菌藥物使用監督。腦力勞動較多。但是我自己覺得總比靜配中心和藥房發葯強多了。
醫院的一大好處就是勝在安穩。臨床藥師畢竟依靠醫院這個大樹,我覺得妹子去做還是不錯的。


希望我的異類經歷給大學藥學而不喜歡藥學的同學一點借鑒吧
南葯畢業的,大學畢業十周年同學會都已經舉辦過了。
到CPU讀大學屬誤撞,大學是父母給選的,那個時候自己唯一清醒一點的就是:自己一直不喜歡而且不擅長實驗,所以選專業的時候 藥學院里的葯分,藥理 ,藥劑和葯化專業全部避開,選擇了一個看上去 實驗 不是很多的專業(估計南葯的可以猜出什麼專業了)
大學4年的軌跡其實也印證了原先自己的猜想。一二年級在燕子磯那裡的2年學基礎課,日子過的還行。三四年級來童家巷了,其實自己過的比較辛苦,實驗課比較多了:其實對不喜歡而且動手能力不強的我而言,是比較痛苦的一個事情了。最怵的是藥理實驗,實驗的期末考試自己會比較擔心,記得那個時候憑學生證在山西路的青春劇場看電影都是¥10,實驗期末考試前,自己一人去看了《珍珠港》放鬆一下。進入大四,班級32個人差不多20個考研的情況下,自己早就做出直接就業的決定了,雖然看不清自己以後做什麼,但是那個時候自己已經明白以後我可能不會靠「葯」吃飯了。
大四的就業會在白宮,沒有什麼特別好的選擇,一點盡量早點定好的心態下輕率的簽了康恩貝。畢業後報到,記得那個時候康恩貝還要軍訓,軍訓好以後過了一周,自己找了理由就回甬了。
其實我的職業發展也是多舛了,金華回來後:杭州的聯邦葯代呆過一周,那一周讓我明白自己不是做這個的材料,後來在一家留學中介做過留學顧問,在一家貨代公司做過半年的業務,期間公考考了2,3次,如果每次單憑《行測》,可以入圍,但是加上《申論》,就差一點距離了,綜合來說,還是能力問題,還有其他零碎的工作也接觸過一點。。。那段時間,甚至有一段3,4個月的unemployment,很迷茫,懷疑自己,看不到未來。
畢業4年的那個夏天,也就劉翔12「88在蘇黎世破世界紀錄的那天,去一個小工廠做外貿了,錢不多:¥1800的底薪+提成。那家工廠外貿也是處於起步階段,雖然錢不多,產品也難做,但是那家工廠有一個非常好的地方:就是管理相對鬆懈,上班時間開著電腦,做點工作的事情,其他事情可以自己支配,那段時間自己如饑似渴的學習各種外貿知識,就把那家工廠當演戲的平台了,自己學到的東西,那那個平台上演練,一年下來在那家工廠出過幾個單,其實上班的相當多的一段時間,自己已經在為以後做準備了。一年後的一天,就辭職了,回到家,平靜的跟媽媽說:我準備自己做了!
自己從空白開始的,郁於產品的原因,因為那家工廠沒有什麼老客戶可以拉。但是從辭職的那刻起,自己早已胸中有千壑了,自己出來半個月後,成功做了一個order,¥3000的利潤,那個對自己的信心不言而喻了。自己出來的第一年,掙了18W,成功的把自己的薪水從¥1800 提高到¥15000了,那個還是08年的時候。
後來的故事,就是我現在還在做我的外貿,徹底從「藥渣」淪為「外貿老油條」。雖不才,做外貿還沒達到大富貴,且跟自己的大學專業大相徑庭,但是這個工作畢竟是自己內心喜歡,擅長且能回饋給自己很多:這個工作可以讓我好幾年前在這個房價1w多的城市比較輕鬆的全款買房;可以讓我在父親住院的20多天了;可以天天心無旁騖的呆在醫院裡;可以讓我在任何時候輕鬆的出遊個15天;可以讓我漸入老齡的父母有任何事情時候可以隨叫隨到我。。。。。。所以內心還是感激和充實。進入這個行業已十年,向上的動力一如十年前。
班上32個人,現在叛道離經的從事跟藥學沒有任何關聯的也就估計我一個了,有人即使從事外貿,也是坐API和成藥的,不像我做工業產品以及其他:不過從未後悔來南葯讀書乃至以後的職業發展,我覺得自己還算幸運的:拙嘴笨舌,極度厭惡實驗,既做不了科研也做不了銷售,在這樣的情況下自己還能找到自己喜歡而且擅長的可以作為Career的工作!
我相信讀藥學的,諸如我一樣的厭惡藥學的肯定不止我一個,這個世界是多元的,畢業後可以多從事接觸下其他工作,30歲之前多跳槽不是壞事,但是每次換工作要明白一些事情,30之後盡量找到自己興趣和特長的契合點,盡量做大,共勉!


藥學本科,在小城市的三甲醫院門診藥房工作了三、四年,到現在每天看著蜂擁到窗口的患者還是不適應,而且患者在大夫那裡受的氣就撒給藥房,稍微多說幾句就罵罵咧咧的,乾的都是體力活,還要值班,基本第二天就是用來補覺的,好的是工作基本沒什麼難度,壓力也小。科研就別想了,研究生也干一樣的活,而且想評副高最好有研究生學歷。
工資待遇,公積金,醫保都有,別的就不說了,基礎獎金肯定比不上臨床,收入每月3000+加獎金4000+,加上績效什麼的差一點到5000,小城市還算不錯。
但是要說的是,藥學在醫院裡不受待見,什麼都靠後,職稱也讓臨床,藥劑科那麼多人拿到副主任藥師但是沒有名額,臨床的只要資格夠考試合格,轉年就能上,這個也沒辦法。
印象最深的是,我剛參加工作的時候,一進科室幾個老師就問,你為什麼要學葯?


學什麼與幹什麼沒有絕對的必然關聯,最需要考慮的是您能為企業做什麼樣的貢獻,創造什麼樣的價值,只要您能為企業創造出價值,自然也可以實現自身的價值。


目前比較主流的職業,上面已經有人都回答了。
我再加幾個我知道的。
目前藥廠上市的可以說越來越多,而利好的消息很重要一方面就是藥品的臨床試驗的結果。而這個結果,一般不到公布的時候,大家幾乎都得不到消息。因此在美國就有這樣一種職業,就是跟蹤藥物試驗的投資分析人員,基本上就是給做臨床試驗的醫生打電話或者見面,通過聊天的方式,收集目前藥物臨床的相關信息和數據,匯總之後自己得出結論,是否要買入或者拋出藥廠的股票。這是是合法的。不過也是有點遊走在某種中間地帶的味道。不過據說收入不錯的。國內近些年參與的國際的臨床試驗也越來越多,而且自身也會往正規方向走,未來可能在中國也會出現類似的公司和職業。
還有投資領域其實也需要懂得醫藥的人來把關,控制投資的方向和數目。否則就很可能出現重慶啤酒治療性乙肝疫苗的情況。其實早幾年我就在傳染病醫院了解過這個東西,臨床做的結果就很一般,質疑的聲音很多,如果早點做信息收集和分析的工作,恐怕後來投資人和投資公司不會那麼被動。在醫療行業,個人覺得,做基金經理或者投資,還是需要一定的專業背景。畢竟這個行業法律法規多,准入制度多。
------------------------------------
我看到上面的有朋友說起醫藥代表的事情,再這裡補充一下。
做醫療的銷售無外乎三個路,給外資、國內企業、自己三個路。前兩種是拿底薪加提成或者獎金。
年收入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能做成什麼樣子,看機會和自己了。有時候你再牛,產品不行,也沒戲。如果想做醫藥代表可以去http://www.chinamsr.com這個網站多看看,關於各個公司的情況都有人問,也都有人回答。
希望能有幫助。

說點題外話,畢業之後做專還是多換幾個行業,問題都不大,都是給自己的一種積累。


1、科研:去高校或者研究院;
2、醫院:藥劑科,臨床藥師;
3、葯企:研發、註冊、銷售、市場各個崗位都可以做;
4、CRO公司:幫葯企等做實驗的;
5、知識產權工作:專利代理事務所,需要考專利代理資格證;
6、金融工作:醫藥行業研究員,投行,需要有一些金融學、會計學知識;
7、諮詢公司:醫藥行業諮詢分析師;
8、互聯網:健康領域的互聯網公司。
目前只想到這麼多,以後發現新的就業方向再來補充。


我也是本科生,跟學姐學長有過交流,不知道你的外語怎麼樣,如果很好,可以考慮做藥品的專利,註冊相關的工作,收入還是非常可觀的,需要藥學相關的專業知識,薪資隨經驗積累會有提升。去年默沙東招本科生起薪就是5000。關於醫藥代表,我們老師上課說前景也不是很可觀,而且要看自己適不適合,能幹的出色的只是少部分人吧,有很多做了兩三年葯代的學姐學長最近回到學校考研了。


推薦閱讀:

如何推掉或者規避工作中的黑鍋?
放療物理師的具體工作是什麼?其發展空間是怎麼樣的?
頸椎病適合做什麼工作?
是不是文化程度越低的女孩,越把希望寄託於嫁人,而不是自己努力?如果是,為什麼?如果不是,理由是什麼?

TAG:職業發展 | 藥物研發 | 醫藥 | 工作 | 就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