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青在一次訪談中說 「我每次看到考前班的素描,我就想死」,你怎麼看?



我也覺得這種黑乎乎的素描也不怎麼好。在國外素描和速寫應該是沒有什麼明確的界限,縱觀世界的大師素描,也並沒有誰畫很黑乎乎的。更多的是考慮到素描的感覺,意境,個人的感情或者真實的情境。



這種黑乎乎的素描以前好像是國內考前班的專屬,但是在現在來說的話好像這樣的素描畫評卷老師也不怎麼喜歡了。更多的還是看學生們的專業基礎能力,可持續發展性和培養潛力。


根據我們看到的真是的場景或者情境,可以加上我們的理解主動的去處理一些畫面關係,但是一定要協調,舒服才更有素描的味道。




傳統的文理科在應試教育中的種種弊病其實早就已經顯現,近年來呼籲應試教育改革的人也不在少數。在高等藝術教育實踐方面我們在建國以後基本上是仿照和移植了前蘇聯的藝術教育理論和體系,而前蘇聯也是參照了歐洲十六、十七世紀的所謂學院派體系。這個體系的維繫在今天來看也似乎是換湯不換藥的日落西山與風雨飄搖般的搖搖欲墜。尤其是作為學院派教學的核心基礎――素描教學的僵硬和程序化的解讀尤其顯得荒謬和可笑。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在藝術生選拔方面的確也存在著種種自身獨有的特點,我們把藝術生理解為考學的捷徑並稱之為小三門,一支在世界歷史上都非常罕見的藝術考學大軍一直以來都風生水起,大有愈演愈烈的勢頭和趨勢。

我相信陳丹青先生在訪談中所述「我每次看見考前班的素描,我就想死」,這句話絕非虛言和煽情的語不驚人死不休,本人在十幾年前說過相同的話。也有太多的從事藝術實踐和教學的人一樣有此認識與感受。但是積重難返,病入膏的藝術教育已經形成了慣性和可怕的群體意識,不是任何個人和單一的力量就可以輕易改變的。外科手術式的,立竿見影的改頭換面也不見得就是最好的選擇。

學院派是十七、八世紀代表了以素描基礎訓練為核心的保守派藝術勢力,其僵死、刻板、強調規範與共性的教學理念早就已經被前赴後繼的藝術革命與文化思潮丟進了歷史的垃圾箱。

以「包豪斯」為代表的全新藝術教學理念和體系徹底顛覆了舊有的秩序,抽象主義、表現主義、達達主義、後現代以及觀念藝術徹底改變了現實世界關於視覺範疇里的方方面面。在這個方面我們落後了整整一個世紀――無論是實用藝術還是架上繪畫。

我想當前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在於藝術素質教育和審美教育的普及與推廣。就素描本身而言的理解有所偏差,「為基礎而基礎」,換而言之沒有方向性的「基礎」是我們所有藝術教育中的通病。素描也好,速寫也罷本就是藝術家在實現創作過程中的一種「預演」和對靈感的快速捕捉(因為靈感總是乍現狀態),下面一起欣賞下大師的素描。




我們再來看看當下考前班的優秀素描,當然也畫的不錯,甚至於更加的「完整」與「深入」。


我們能夠清晰的從中感受到後者明顯的缺乏藝術氣息和創作力上的激情和內涵。更加可怕的是此種千人一面,萬人一面程式化的套路一年、兩年……十幾年的模式幾乎換湯不換藥的一成不變。完全違背了藝術基礎教學的客觀規律以及藝術作為獨立學科所成立的特點和精神主旨,那就是藝術的核心是「想像力和創造力」。

中國畫真的需要那麼深厚的素描基礎嗎?攝影、各種形式的設計類學科真的需要那麼嚴苛的造型能力嗎?即便是繪畫我們也都明白一個淺顯的道理,不需要童子功和多麼的深厚的基本功,因為能力完全靠創造力就可以帶動的,這也是繪畫迷人之處,熱愛繪畫和旺盛的創作力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庸才和匠人才會把基本功天天掛在嘴邊並樂此不疲。

從陳丹青先生的這句話使我能想到的太多太多了,太多的盲區、誤區和思維定式帶來的慣性讓人後脖子陣陣涼意襲來……先生可千萬別「想死」,未來的路任重道遠,提高整個民族的審美情趣與能力才是真正具有意義和價值的。

以上所述純屬個人觀點,歡迎大家批駁指正,更歡迎大家集思廣益找到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辦法,善莫大焉。


陳丹青老師我是很敬重他的才華的,但是在這個問題上,我不敢苟同。考前班的訓練固然讓人討厭,但是那也是學生接觸藝術唯一途徑。基本功的訓練規律都差不多。為什麼看到就想死,那是因為看的太多了,膩了夠了罷了。很正常。其實要注意了解,不同的考前班不同的老師教授的方式方法還是有區別的。並不像陳老師說的全都是黑乎乎的。

總之,一切以事實為依據,凡事絕對就會犯錯誤。


有一個事實不容懷疑。那就是中國當代有相當一批優秀畫家哪一個沒有經過蘇派繪畫?

所以客觀上我們應該理性地去看待陳老師提出的現象。另外還要搞清楚陳老師是在哪種語境下說的這番話。類似的言論,徐悲鴻大師還說過相反的話,比如「寧黑勿凈」。

因此若想全面了解蘇派繪畫對繪畫教育的意義,起碼也不應該只是聽聞他一人的觀點,至少要找幾位陳老師同時代的畫家來看看再作判斷。比如靳尚誼。靳老師就有不同角度的觀點。

俗話說,沒有實踐就沒有發言權。本人臨摹過俄羅斯大師的素描作品。蘇派對本人在造型基礎、明暗關係的處理方法上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和幫助,可以說我的繪畫基礎有質的飛躍多虧這些臨摹,而且是「俄羅斯派」的。在我看來,類似荷爾拜因這樣的素描(我暫且命名這類素描為歐式素描)更像是「速寫」,這對於線條的訓練是極好的。但對訓練「體積感」,我個人觀察和經驗還得是練蘇派的。

以下是本人的圓珠筆畫。


丹丹有時候思想很高級,但是有時候就物極必反,其實我覺得蘇派的美術教育挺好的,你要知道老毛子的繪畫水平和基本功是引領世界的。說蘇派不好的人無非就是覺得風格太統一,我就覺得很逗,你畫都還不會畫你講個人風格好比是剛學會換擋就開始嘗試飄逸,遲早自掘墳墓。真的有強烈個人風格的都是從繪畫外進入到繪畫內,套路和基本審美養成了才脫離繪畫本身去追求靈魂。你會因為你的籃球教練投籃手型丑而被他影響么?


說的很對,因為藝術要有個性,中國考的不是藝術的要求,考什麼看什麼學生對藝術的直覺,通通看不出來,我們習慣慣性,都是這樣,也就認了。對於基本功,那要看什麼是基本功,把石膏畫准搞出空間,這個基本功搞出來幹什麼呢?只能越來越遠離情感和直覺,現在整個美術界畫畫僵死,空洞,拜這個基本功所賜,也有好處,就是容易入國展,一個標準,畫官們容易評選出誰的更冷冰冰的技術過硬,就可以了,如今我們大不如前輩們有情懷,從美院到畫院,都是冷冰冰的,是的,沒了情懷搞什麼藝術呢!


推薦閱讀:

一幅畫為什麼會成名?
如何看待木心所說的『只有藝術能救人類,但藝術又救不了人類』?
佛羅倫薩畫派著名藝術家波提切利的代表作有哪些?
崑曲為什麼被譽為「百戲之祖」?

TAG:素描 | 陳丹青 | 美術 | 藝術 | 文化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