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龍場悟道,到底悟出了什麼道理?
謝邀!
龍場悟道,發生於王陽明被貶貴州龍場後,因見貴州當地的特殊情況,某日頓悟,「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史稱龍場悟道。
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聖人之道,不是不能達到的,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聖人的,聖人之道就存在於我自己的理性當中。這個說法,對當時主流的程朱理學形成了很大的衝擊,兩者雖同樣追求天理,但程朱理學認為天理存在於客觀世界,必須「格物」才能「致知」,而王陽明則說天理在我心中,追求天理必須「致良知」,兩者是根本矛盾的。
後來的歷史表明,
王陽明
的龍場悟道,在居於正統地位的朱子學之外,開啟了聲勢頗為浩大的
陽明學
潮流。關於這種學說的興盛與衰敗,古今中外的學者已經貢獻出來的著作堪稱汗牛充棟。最後還有一點不得不談,就是「以天下為己任」。這是心學和理學的共同追求。不同之處是前者向下看,後者向上看,此時兩者的立場是對立的,陽明心學站在人民群眾立場上,程朱理學反之,或許這也是導致陽明心學最終彪炳史冊的原因!
至於今天,我們知道,沒有任何永恆的理論,只有不斷根據現實調整的理論。陽明心學有很多精華的部分,但其基本理論即追求本心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甚至很多人因為追求所謂本心而陷入不斷的自我否定當中,這是不可取的。天理存不存在?怎麼追求?其實是很虛無的,倒不如唯物主義來的踏實。
當然我不貶低心學,只是心學是有不合適的地方的。我的態度是取其對社會建設和人生髮展有益的地方,棄其為了抵抗理學而闡述的一些所謂理論。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
聖人之道是什麼,就是良知。所謂良知,在王陽明看來,就是人人生而有之的判斷事情對錯是非的標準。
所謂「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用句時髦的話說,就是「心外無理,心外無物」。
很顯然,這與常識不符。
弟子們對此感到迷惑不解,就向他請教說:南山裡的花樹自開自落,與我心有何關係?
他回答說:「爾未看此花時,此花與爾心同歸於寂。爾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爾的心外。」
是不是很玄乎?!
然而,在今人看來,這是大大的唯心主義。
其實,王陽明犯了兩個錯誤:
首先並不存在人人本有的良知。也即,判斷是非對錯的標準,並非人人本有,而是需要經過學習思考後,才能獲得。
其次,所謂心外無物、心外無理,是不可能的。物與理,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天然就在那裡!或者說,花開花寂,與你看不看,沒有任何關係!
至於龍場所悟之道,能否用到今天,我覺得是不可能的。
可以說,良知與心外無物、心外無理,是王陽明的理論大廈的根基,一旦根基虛無,整個大廈,也就不存在了。
當然了,概念不是一層不變的,而是會隨著時代演化的,只要稍微修改下內涵,還是可以繼續用來構建理論大廈的!當然也就可以在今天拿來使用。
首先最簡單的回答這個問題:王陽明龍場悟道得出了吾性自足這個最重要的理論之一,當時這個理論的提出,如同一道光,劃破千年黑寂的夜空,而在如今現實生活中,特別是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具體詳細請參見下文。
千古流傳龍場一悟
那一年,王陽明37歲。從少年天才,到中年頹廢,甚至差一點命喪貴州龍場。
那一年,王陽明住在一個山洞裡,睡在石頭做的棺材中苦苦思索。
終於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如同劃破夜空的閃電,王陽明得出了人生最生要的三個理論之一:「吾性自足"。
「吾性自足",我苦苦思索探索這麼多年,原來答案就在我自己身上,答案就在心中。
這就是場流傳千古的龍場悟道。
少年王陽明曾經豪言,要做第一等人,千古聖人。居然王陽明基因強大,聰慧過人。但是在成長道路上也走了很多彎路。比如說向朱熹老師學習格物,格竹子7天沒有休息,結果格到吐血。王陽明還對釋、道、儒都有深入的學習。但是,晚年回首這些,王陽明自己都說這些事不值得一提,那都是當年犯下的錯。只有自己總結的吾性自足,知行合一,致良知,才是千年受用的良藥!
所以可以說,吾性自足是王陽明30多年學習、探索的一次升華。從此,王陽明的人生便正式開卦,佛擋殺佛 神擋殺神。
從些,風景這邊獨好!
吾性自足的現實意義在哪裡?
你也許要說,500多年過去了,吾性自足這個理論在今天還有現實意義?
答案一定是肯定的。因為這個世界雖然一直在變,但是永遠不變的是人性。王陽明思想最重要的貢獻,可能是關於人生心理層面的指導。
人的一生,有多少人不會遇上什麼坎?
生老病死不用說,工作不順心,孩子不聽話,生活很困頓。
不誇張的說,生活工作中一切的一切,王陽明心學都用得上。
千古聖人王陽明,你值得崇拜!
王陽明先生作為兩個聖人之一(中國幾千年才出現兩個半聖人,孔子為其一,曾國藩為半個)。
自有其高明之處,真三不朽功業就不說了,先生在龍場悟道,悟的是什麼呢?
先看下先生臨終前留下最後的什麼遺言呢?
大家不妨去翻書查一查,留下的是「自性光明,夫復何求?」,這麼了不起的一個大德終其一生也就是留下了這八個字的遺言。自性自心本來光明,還整天往外尋求什麼呢?我們會看到許多道場寫著莫向外求。道即是心,心即是道。心外無一物,「悟」的此心就是道,這個心是不是很神奇呢?想不想找到自己的真心呢?
普通人是很難的,陽明先生這樣具有上等慧根之人也是經過不斷修習成長,快到四十歲才真正悟道,既然說悟道就是悟到了「真心",在這之前是用的什麼」心「呢?妄心,因為凡夫一直追求外在的東西,導致內心妄動,而時刻被外物牽引著,不能自主,這就叫」心隨物轉「,陽明先生悟道後變成了是」心能轉物。"
借用佛家名言則是叫:聖人是「不變隨緣」,凡夫是「遇緣就變」。
大家可以看下我頭條號里個《達摩祖師論道》的視頻,了解什麼是聖人境界與凡夫境界?
另外本人寫了兩篇關於陽明」心學「的研究,可以在頭條號里查看,有詳細的解讀。歡迎大家賞閱!謝謝。
陽明心學是一股清流,是對程朱理學的矯枉過正。我暫不想就事論事,而就其思想所受影響上溯,以使大家延著脈落讀下來,或可對王有個大致了解。
先從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說起。南朝時,佛教極盛,綿延不絕。隴西乃佛教傳入中原途經之地,也是李氏唐王朝興起之地。唐朝比較開明,玄奘取經、尊老子為祖、皇帝親自注釋《道德經》,儒家擅長於倫理道德秩序的建構,是統治階級必須要用的;民間有呂洞賓首倡「三教合流」,其後陳摶(後由其傳承,但其潛心於道)、周敦頤、邵雍、陸九淵延著這一脈落走下去;元明時的張三丰,是典型的三教合流的通才大才;到明朝的陸西星、王陽明,其中陸西星側重於修鍊與著書,王陽明所處環境更特殊,更側重於傳習,其對「四書」等的闡釋,無疑使人們知道「四書」不能流於表面的翻譯。
下面我就簡舉一例。論語中有「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在王陽明這裡解讀為「學是學去人慾,存天理。從事於去人慾、存天理,則自證諸先覺,考之古訓,自下許多問辨思索存省克治工夫。然不過欲去此心之欲,存吾心之天理耳。」時習者,坐如屍,非專習坐也,坐時習此心也;立如齋,非專習立也,立時習此心也」。很顯然,王陽明此正等正覺,一掃枯坐陋習,語意與張三丰同,且此修心又何嘗不是老子的「修之於身,其德乃真」的解讀呢!王陽明解讀「說」是理義之說,我心之說,人心本自說理義,這在呂洞賓釋《老子》「道可道」中,亦有「心可道其妙,口難道其微」。
儒釋道三教於明清還有一位重量級人物黃元吉,其思想也是正本清源的好教材。
後學若能延此脈落潛心讀下來,就根本不會人云亦云了。
參考佛法智慧:1.華嚴經云:「十方諸如來,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十方如來同一個心,無兩個心,阿彌陀佛的心與釋迦佛的心相同,釋迦如來的心與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心亦相同,所以十力無量佛都是一個心,返觀眾生心,個個不同,因為眾生的心是妄心,妄心又如何會相同,你有你的妄,我有我的妄,一百人有一百人的妄,所謂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2.《六祖壇經》惠能開悟時候記錄: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慧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祖知悟本性,謂慧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3.:虛雲年譜記錄:至臘月八七。第三晚。六枝香開靜時。護七例沖開水。濺予手上。茶杯墮地。一聲破碎。頓斷疑根。慶快平生。如從夢醒。自念出家漂泊數十年。於黃河茅棚。被個俗漢一問。不知水是甚麼。若果當時踏翻鍋灶。看文吉有何言語。此次若不墮水大病。若不遇順攝逆攝。知識教化。幾乎錯過一生。那有今朝。因述偈曰。
杯子撲落地 響聲明瀝瀝 虛空粉碎也 狂心當下息
又偈:燙著手 打碎杯 家破人亡語難開 春到花香處處秀 山河大地是如來
參考儒家的《大學》:『1』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2』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3』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4』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5』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6』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
『7』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王陽明悟道,正是悟到了儒家之血脈傳承,通達了孔孟之心,所以,後來說中國上下五千年出了三個聖人:孔子,孟子,王陽明。「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一燈能破千年暗,一智能解萬年愚」。王陽明龍場悟道,正是悟到了「孔孟之心」,找到了自性本來面目,返璞歸真。王陽明四句教: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個人感悟:讀懂上面其中之一,便可讀懂儒道佛所有經典。開悟確實存在,有大利益,一通百通,不論學業考試,還是為官經商,軍事謀略,無不馳騁無礙。
回答一下。
首先要弄清楚「道」是什麼?
道者,萬物之宗,生天地,育萬物,化天下。道,惟精惟一,唯虛唯靜。
道是悟的嗎?去想想就得道了?道是天下母。不管人怎麼想怎麼做,道還是道,還是惟精惟一,唯虛唯靜。陽明使勁地想,天地會隨他的想法改變運動軌跡?太陽會從西邊出來?
龍場悟道,王陽明講知行合一,講心即理,講至善在於吾心,講致良知,講天人合一,講事上磨練,解釋《大學》的格物就是格心,致知就是致良知,都是透過道的體悟而展開的言說。
從這些他悟道說出來的就可以看到,就是說說而已,因為不合道,當然是行道行不下去。道只有一個,如果人人都想一想,悟一悟,合道能得道的話,哪人人都是聖人了。
後世之人就把陽明心學搞到要飯教哪裡去了,陽明的多數弟子都落成了狂禪,再到現在一些蠢人和懶人和沒文化的就把他神話了,坐著就是聖人,不勞而得,到處坑蒙拐騙,尤其是要飯猩猩把他尊稱祖師爺,這也是對的。要不然要飯理論怎麼完善怎麼忽悠騙人而得。
1508年王陽明被貶到貴州龍場做驛丞。他反思自己以前經歷,為什麼沒好報。他對正統理學提出了質疑。頓悟出「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道理,史稱龍場悟道。
朱熹的理學對認識未知事理一般都是查經典、問自然、盡量問外界來推導新知,也叫格物致知,追本溯源搞清事理的來龍去脈,以求得到真知。
王陽明早期也努力這麼做了,可他搞不懂自己那麼優秀努力落到今天下場。他反思,聽說鄰村小二家桃子熟了,鄰居家桃子為啥沒熟?其實他兩家桃子熟不熟,對我很重要嗎?如果我家決定明年種桃樹,只管自己桃樹就可以了,如果我做過嫁接,或許可以去小二家,去看看是否可以拿來做嫁接。若是朱熹,他會去兩家仔細查看區別,先弄懂桃樹然後再去自己種桃。顯然理學自我找麻煩。王陽明悟出自己的才是最適宜最好的選擇,而不是眼去外界挑選。這點陽明心學在找對象方面很實用,對吧。
陽明心學還有一點,怎樣做到真知足。他是信孔孟之道的。用聖人再世心待人接物處事,把自己拔高標準,見性是聖,一顆和善心做事,知行合一,致良知。自己做事對得起良心,對他人對事都是好的,當然反饋也肯定不錯,這樣當然心安自足了。但太理想了, 現實情不得已,兩害相伴,身不由己,得罪人等等事太多了。比如,請王老師用心學怎樣解決:小沙彌長大該不該碰女人?
一個人孤獨久了,越是思考越容易極端化,過了這個境界就突然醍醐灌頂了。於是喬達摩王子有了慈悲可以普渡眾生,王陽明老師有了我心就是宇宙的至聖名言。
以上只是個人膚淺理解。沒有對兩位聖賢不敬,他倆是佛學心學開創者。一個重在悟善,一個在修心。
王陽明的龍場悟道,悟出的不是別的,它悟出了人的心靈。悟出了人的心靈本質。
正如西方中世紀宗教黑暗了一千年,黑暗了什麼?它黑暗的正是人的心體。就是人本具的認識之靈性。這個東西與一切都無關,只與人的心靈有關。
這個東西是什麼?我們不知道,笛卡爾叫它我思故我在,王陽明叫它良知。
它是本來存在的,但人們發現不了它的存在。
我們周圍的一切都是一種存在。別人可以交給你它們是什麼。但沒有任何人教,每個人也都會感受到它們的存在。
但是,誰讓你感受到了它們的存在?
這就是王陽明發現的那個東西。並讓它大放光明
事非經過不知難,
冰不貼膚不覺寒。
玻璃碎地何入耳?
擊破虛空悟心源。
不究竟地說,認知分三個層次,識.知.通。
所識者象,識者相(色聲香味觸等),所知者理,所通者道。
識,由五感.意識,六個大「器官」來識;知,由心,故知的不是識的;通為知之至,通可馭物。
同一人識同一物象,眼識物色,耳聞物聲。。。;不同人識同一物,眼不同則色不一,故,一物萬相;但是,萬物同理,萬理同道。
物象萬變,昨與今不同;道卻不移。
識之意識,會因言語而生「意」:看到文字,意識中就生起想像,但這個想像終究不是「知」。故,所知不可以文字相告:讀者徒增妄想。
悟道,超越了識,必達知之至。所悟之道,必不可文字相告。
道不可文字相告,卻可用力去知;知不可文字相告,卻可格物致知;格物起於識物,但是,格物之法近於理,理可知不可識,故格物之法亦不可竟書。
陽明先生所謂良知者,知也、通也,良為副詞修飾動詞知;亦可說是超越識的認知能力。
推薦閱讀:
※康熙大阿哥胤禔聰明機警又素有戰功,為何被永遠圈禁?
※如果衛青、霍去病不死,劉據的結局還會那麼悲催么?
※為什麼貴為皇帝的明憲宗會終生喜歡大他17歲的萬貴妃?
※中外歷史上有沒有權傾朝野,但是忠心耿耿,而且還不讓BOSS猜疑的人?
※為什麼李牧一戰大破10萬匈奴,令其十多年不敢侵犯邊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