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臨習王羲之集字《聖教序》?
《聖教序》與蘇軾、趙孟頫、董其昌等人的行書相比,屬於用筆豐富、結字變化較大的行書,較為難學。拙見以為它雖然是行書里的名碑,卻不適合初涉行書的人學習。按照事物發展從易到難的規律來說,待到對毛筆有較好的控制力、對漢字結構有較深的理解力時,再來學習《聖教序》效果會更好。否則難窺其精髓。
學習書法主要靠「臨」和「悟」,行書也不例外。臨習行書要求有一定的書寫和書法知識的基礎。所以一般不採用「摹」,而用「臨」的方法。臨帖又分為對臨、背臨、意臨三種。
孫過庭說:「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這就要求對臨時,觀察要仔細,寫得要像。不能像抄書一樣,從前到後一遍一遍的抄,抄完多遍後,腦子裡對帖沒留下什麼印象,根本是為完成數量不加思索的抄,這就不是好方法。如果為體會帖的總體風格、特點及章法的變化,偶爾使用另當別論。學習者應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幾個字或幾行字反覆的臨寫,達到八分左右相像即可。邊寫邊分析、邊悟。寫得越像,「悟」得越深,得到的東西就越多,寫和悟是分不開的。臨寫過較長時間後,還是寫不像,原因是沒有觀察到或沒悟出用筆、結字的玄機,此時應找名師指點迷津,以掌握正確的觀察和學習方法。
寫小字行書對紙筆的要求較高,據記載,王羲之寫的《蘭亭序》用的就是硬毫鼠須筆,小編臨《聖教序》習慣用羊毫筆,感覺效果較好。紙張選擇半生宣,綿而厚或者比較粗糙的宣紙不太適合。字的大小控制在三、四厘米左右為宜,如果字寫得太大,會產生單簿的感覺,這不是初學所能解決的問題。
背臨是指不看帖能把原帖較為接近地寫下來。《聖教序》這麼長的內容背下來,似乎沒有必要,只要旁人提到帖中的某字,腦子裡有一、兩個這字的形象,並能較好地把它寫出來,即達到了背臨的要求。有了這樣的基礎,再進行模仿式的創作練習,就能更好地鞏固學習的效果,加深對帖的「悟」。
古人云:「書有我神他神之別,入他神者,我化為古也;入我神者,古化為我也。」臨帖的最終目的是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尋找自我,表現自我。這需要一個漫長而艱苦的過程,每一個書法愛好者都應為此而努力。意臨是指臨帖不再刻意接近原帖,而是有意識地參以己意,在神氣上、個性上或多或少帶出個人的意味,它是書法家尋找自我,突破原帖的束縛,在較短時間裡獲取帖中某些方面養分的高級臨帖方法,對於從臨摹到創作的過度有很大幫助。
1. 筆的選擇:如用羊毫,不宜過長過軟,如用狼毫,不宜過粗過硬,也可用加健中、小白雲。筆鋒一般在一寸之內。要用鋒穎好的新筆,寫禿了的筆不要用。總之,筆是宜小不宜大,鋒是宜短不宜長,筆桿是宜細不宜粗,毫是宜尖不宜禿。能夠選擇一枝合適的筆,等於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推薦使用—— 中狼尾
2.墨的選擇:書畫墨汁加水。水要用山泉或純凈水。加多少,依墨的濃度而定,過少黏厚枯滯,拖不動筆;過多則肥爛稀薄字無筋骨。因此首先得調好墨的濃度,筆蘸上去要由尖至根,不要一下蘸得過多過飽。推薦使用—— 中華書畫墨。
3。紙的選擇:可以選擇一些質地細膩、綿柔的紙,吸水量要小些,如元書紙、報紙、仿古宣、熟宣、包裝紙及一些書籍用紙均可。推薦使用——元書紙。
4.在臨習時,字的大小要接近原帖的大小。明代豐坊在《童學書程》中明確告訴我們學行書是先小後大。如果我們仔細研讀古人書跡就不難發現褚遂良、趙孟頫、董其昌等臨摹王羲之的作品都是與原帖樣大的。書法在古代主要是供文人案几上雅玩的。因此,他們寫的字都比較小,豐富的筆法是通過手腕的幾個微妙動作來完成,到了明清書法作品開始懸掛於廳堂,字被寫大了,原來豐富的筆法變成為幾個簡單的明顯的動作。於是就通過強化結字、章法、墨法來增強視覺衝擊力,渲染效果。我們在初學時首先要解決的是筆法,絕不能捨棄豐富而學其簡單。
5. 仔細讀帖,努力發現其中規律性的東西。行書的筆法主要是轉筆和折筆。由於《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是刻碑,所以,多方筆、折筆,力量感強。因此,臨摹時要多用翻折筆法,才能體現其中蘊涵的骨峻氣清的神質。王羲之在創造「新體」中,也創造了「一拓直下」的筆法,《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的橫畫豎畫幾乎都是用這個筆法。結字敧側多變,讓左側右。以上這些都需要我們在臨習中善於研究,善於發現。
6. 《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是石刻,筆意很難把握。正因為如此,米芾說:石刻不可學。我們可以把它同王羲之《蘭亭序》結合起來臨習,以加深對《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的理解。也可以參照褚遂良、趙孟頫、董其昌的行書,他們對王羲之的認識是極為深刻,我們藉助他們所搭的人梯,從筆法、結字、章法、墨法上進行綜合練習,不僅對於臨摹,就是對今後創作也是非常有益。
7.《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是集字,原來王字的章法不存,故王世貞說:「《聖教序》書法為百代楷模,病之者第謂其結構無別構,偏傍多假借,蓋集書不得不爾。」為此,一方面要體會懷仁在處理行氣連貫,字形、大小的選擇,筆勢承接等上的匠心;另一方面要將不連貫的連貫起來,使之勢眿貫通。
8. 董其昌說:晉取韻。對於韻如何理解。僅從字面是無法全面理解其深刻的內涵,這就需要我們了解晉代歷史、晉代人的思想和晉代人的生活。了解晉代人那種崇尚個性自由,重視人格和人的價值,講究瀟洒、傲岸、放誕的風度。認識這些對於我們的臨摹和創作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筆畫起筆規律分析
收筆規律分析
首先,謝謝邀答。對於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作為一個有一定造詣的書法家,應該多向個性化發展,走自己的道路,太過刻意的追求臨摹作品,會埋沒了自己的個性很難再有創新。好的可以做為標杆,但是不能做為自己的標準,希望我們的各位大神能堅持走自己的路創造出更多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東西。
臨摹王羲之書法,主要有三類作品作為參照:一是手札,二 是《蘭 亭 序》,三 是《聖 教序》。手札精妙,然字數少,《蘭亭序》版本多,需要自己甄別真假,因為原版本來就已經沒有流傳出來,只能臨摹副本。所以大家要多注意,最有名的臨摹本,《虞本》為唐代大書法家虞世南所臨,因卷中有元天曆內府藏印,亦稱「天曆本」。《聖教序》字數多,而且是原大鉤摹,可以一窺王字氣象;臨摹的第一個問題是先解決筆法。第二個要解決的問題就是「貫氣」。取法《聖教序》,實質上是對這一「集字」作品的「再集字」,很容易出現一盤散沙的情況,臨摹時必須使全篇字形成為一個有機整體。所以說,入帖極難。《聖教序》在書體上涵蓋草、行、楷等三類,而且氣息被限制在單個字之內,缺少揮運時一氣呵成的自然而然。但另一方面,集字是從臨摹過渡到創作的一個重要轉化階段。書家必須具備一定的轉化能力,這個與藝術想像力密不可分。也可以理解為抽象思維。書法家針對某種記憶表象進行分析,再結合個人的積澱加以綜合,進而將兩者結合加以改造,為我所用,這就是轉化的能力。關鍵有兩點:個人豐富的修養積澱,和觸發靈光一現的契機,缺一不可。臨摹《聖教序》,不是簡單地從石刻轉化為墨跡,而是像太極一樣要能有剛有揉,有氣息流動。字與字之間不再是獨立的個體,彼此間有了呼應,有了血肉關聯,而且要不拘小節,只有避免斤斤計較某一二筆,才有完美的整體。因為有精深的技法功底,不管如何放浪,都能做到縱意所如。做到無我而不忘我。
1、圖1為實臨,
圖2為意臨。
對比以上兩幅王鐸臨摹的作品可以看出作者不同的狀態。所謂的實臨和意臨,其實是對臨摹最終結果的判斷,臨摹成什麼樣就是什麼樣,不應該是一種刻意的預設行為,以免失去書寫的自然心態。2、王鐸在《聖教序》方面下的功夫極深,其過人之處在於將《聖教序》和《蘭亭序》冶為一爐。就《聖教序》本身來說,屬於集字,結體充分顯示出王羲之的氣象,但筆法難免有所流失。有鑒於此,筆法可以從手札和神龍本《蘭亭序》中獲取,也就是把王羲之的《蘭亭序》和手札中精妙的筆法,移花接木,嫁接到《聖教序》中。3、王鐸喜歡用羊毫,所謂「筆軟而奇怪生焉」,通過筆法來實現墨法的調節,尤其在圖2臨作中表現明顯,這是王鐸所獨創的「漲墨法」,把筆畫轉變為「塊面」。漲墨關鍵在於水的妙用,墨一定要濃,在書寫時蘸墨之後再在筆尖稍點一下清水,即有此效果,為後世書家所模仿。
謝邀,【聖教序】由於是懷仁等若干人前後二十五年的努力,才將王羲之的作品集中,而且採取了很多方法 ,分別「組合,放大,縮小,分解」等手段,在當時尚無攝影技術的條件下,難度可想而知。
由於這是一部集字作品,所以字與字之間難免缺乏一氣呵成的流暢感,大小的分布多少有些不自然之處,臨習時作者應該有自己的意圖,不能囫圇吞棗。
王羲之是中國書史上行書的集大成者,初學行書者應該以王書為「標杆」。從中能掌握行書的用法和結體的基本規律,臨摹【聖教序】還是要從王羲之的用筆與結體中揣摩其中有共性的一些特徵,比如;結體中「不等分割(川,而,海)中心移動(蜜.古·崇·)不平行線(書·潤·享)」等一系列有規律的特徵,需要臨習者通過長期的臨摹,分析,鑒別,方可領略王羲之行書的真諦。
謝謝邀請!集字王羲之《聖教序》是廣大行書愛好者的最佳範本,雖然不是墨跡但善本字跡清晰,比摹本的王體保真程度更高,而且字數多,例字數量大。可以說,王羲之《聖教序》是書法愛好者通向接近晉唐行書的橋樑。對於如何臨習王羲之《聖教序》,許多人做過大量研究,有的還寫成了專著。我曾經臨寫過幾年《聖教序》,我的體會是,第一,讀帖。有的作者對《聖教序》的每一個字都進行了拆解分析,比如角度、重心、結構特徵、筆劃特徵等等,這些分析對幫助我們讀帖有幫助。我認為讀帖的最高層次是讀出原作者的書寫狀態,比如書寫時的體態(站、坐等)、握筆姿勢、書寫對象(紙或是布、竹木等)及書寫對象的的依託物(是高書案還是矮几?是平擺的碑還是牆壁崖壁?等等)。第二,摹寫。買同樣的兩本字帖,一本撕開成單頁,用透明塑料薄膜覆蓋在字帖單頁上面,用毛邊紙放在塑料薄膜上,字跡大致可以看清楚,不清楚的時候再看另一本字帖,直接摹寫,一筆成型,不能填塗。如與原帖不符,反思自己的提按轉折等筆法是否到位,不斷修正。第三,對臨。不可看一筆寫一筆,看一次,至少寫一個字,最好看一次,寫三四個字。第四,背臨。可以只背臨其中一部分,例如心經部分,我大約背臨心經半年,每天一遍。第五,寫作品。背臨心經就可以成為作品。最後我認為,臨寫字帖不是為了記住字形,而是養成原帖書寫者的書寫習慣和審美趣味。幾年沒有寫《聖教序》風格的行書作品了,最近在寫小楷時兼臨伯遠帖,發一張請大家批評。謝謝。
如果是初學行書者,建議不要先臨此貼。就像學武之人,長拳還沒學好,就想學一指神功,只有走火入魔的份。應先從趙孟頫行楷或陸柬之文賦,或唐寅行書練起。米芾行書初學者也不應涉足。主要原因是王羲之和米芾的字太活,他們的規律性很難掌握,而趙孟頫,陸柬之等的規律性就相對明顯一些,而且又是二王的路子,對以後學習《集王聖教序》是有很大幫助的,畢竟學習書法要循序漸進。以上觀點純屬個人感想,不一定正確。希望對初學者有所借鑒。以下是我平時臨作,希望能起點參考作用。
走出王羲之的集字本《聖教序》臨集《聖教序》注意以後幾點:要想傳承書聖王右軍的書法風格首先學習書聖九代傳人智永(傳)『永"字八法,掌握王羲之的書法基本功,"執筆撥鐙法""王羲之的筆法"輔以王羲之的書法學習範本:楷書《樂毅論》外標渾穆,內含清勁,變前人橫向取勢為縱向取勢,精淳粹美,風規自然。有魏晉的雍容閑雅風度,使小楷《樂毅論》達到了後人無法企及的高度。《樂毅論》是學習楷書的上好範本,從其學起,可以直入書法藝術的堂奧,對學習臨王羲之的集的《聖教序》隨手可得!獲益終生!
唐太宗曾經評價王羲之《蘭亭集序》字字絕妙,有龍躍天門虎卧鳳闕之勢,從存世的《蘭亭》來看則無此意境,到是和太宗《溫泉銘》的風格極為相似,因此小編認為後世《蘭亭》應該是唐太宗臨摹《蘭亭》真跡的作品!懷仁集書聖《聖教序》所有文字均採用皇家內藏王羲之真跡,為求個別缺字曾開出「一字千金」的價格,因此其字最具有書聖的法度,符合太宗對書聖書法的評價,該帖字字驚心動魄,在方寸之地騰挪跳躍,習練該帖極為困難,因為後世書法大家無一人能有此筆意,估計練個十年也學不會,那個人能超過歷代書法大家!另外,就書法來說,我最欣賞王詢的《伯遠帖》,其書法妙筆生花最符合孫過庭《書論》對行草意境的描述!
謝悟空邀請。王羲之是古代(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的美稱,作品有佛遺教經和《蘭亭序》等。其子王獻之在他的熏陶下也不乏名氣,與其父亦有「書法二王″之稱。聖教序全稱為《大唐三藏聖教序》由唐太宗李世民撰寫,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書,再從王羲之書法中集字,刻制出碑文,稱《集王羲之書聖教序》。 集字是將前代某書法家字跡中搜羅並集成的書法作品。與臨摩不同的是,集字是照著作者的書法特點與風格來學習的,把原書法放旁邊,邊看邊學習,叫「對臨″,把書法藏在視線之外,揣想著作者的風格,照著巳了解的書法來練習,叫做「背臨"和″意臨",本人相信,只要有刻苦耐心的毅力和精神,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定可以做到「以假亂真″哦!
《集王聖教序》是學習行書的圭臬範本,不二法門。如果有志於學習中國書學藝術,《集王聖教序》是繞不開的高峰,必須奮力攀登,必須勤力學習。既要學習行書,前提是楷書已經具備了一定功底,用筆、結構都不成問題了,才能討論行書的學習。楷書最好是學習唐初四家或者趙孟頫,這樣比較容易轉換。下來就是真正的經驗交流了,學習方法和楷書一樣,先學點畫精絕,再學偏旁部首,下來是各種結構,然後是讀帖能力的訓練,最後是一行一行的臨習,然後是一篇一篇的臨習,循序漸進,中間有瓶頸的時候,參臨唐朝李邕的《雲麾將軍碑》。假以時日自會有所進益。
推薦閱讀:
※這是什麼字 篆書?
※寫隸書用什麼毛筆和宣紙會更好些?
※学毛笔笔画怎么写都写不出锋来,是笔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
※王羲之距今一千多年了,他的字就沒人能超越嗎?
※王羲之比顏真卿高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