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劉備攻下東吳大片土地後,孫權求和交兇手,劉備仍然不肯罷手?
因為劉備伐吳的目的沒有達到,也就是還沒有完全奪回荊州。
先更正題主一個錯誤,劉備攻下了東吳大片土地,並沒有。劉備最後只進軍到夷陵、猇亭一帶,不要說東吳的大本營江東揚州,就連關羽丟失的左荊州都沒完全奪回來。雙方的局面甚至沒有回到關羽失荊州之前。劉備怎麼可能就此罷手?
三國演義中寫劉備伐吳是為關羽報仇,還寫率領七十萬大軍要滅盡東吳。這都是胡扯。為關羽報仇只是個幌子,七十萬大軍子虛烏有,全滅東吳更是不可能。劉備的目的只是奪回荊州,至少蛇是關羽丟失的左荊州,進一步則是當年割讓給孫權的右荊州,如果能全部將荊州收回,劉備自會收手。
劉備的全盤戰略是什麼?就是隆中對的目標。橫跨荊州、益州,候天下有變,兩路出兵,進取中原。因此,擁有荊州、益州是劉備的基礎,他不能丟。劉備留關羽鎮守荊州,自己率軍奪取益州。此時,眼看劉備勢力做大,孫權如果不出手之後就可能會被邊緣化,因此作勢要攻打荊州。劉備那時正與曹操爭奪漢中,無法與孫權翻臉,不得已將長沙、桂陽劃給孫權,也就是右荊州。劉備自己繼續保有南郡、零陵、武陵三郡,也就是左荊州。這是迫不得已。
而由於關羽擅自發動襄樊之戰攻打曹操,此時劉備在益州立足未穩,不可能兩路並進一起攻打,因此,關羽只是出荊州一路,也就給了孫權可乘之機,所以乘機攻取左荊州,擒殺關羽。此時劉備徹底失去荊州,隆中對的戰略基礎便不復存在。所以,劉備為了恢復隆中對的條件,發動伐吳之戰,目的不是滅吳,他也根本滅不掉,只是為了奪取荊州,不僅是關羽失去的左荊州,還包括當時劃給孫權的右荊州。
此時孫權是什麼態度?其實跟當時自己逼劉備交出荊州時的狀況相似。不願意給,但又不敢跟劉備硬拼。因為如果真的拼起來兩敗俱傷,肯定讓曹丕坐收漁翁之利。但是他也有底線,他最多也就只能將從關羽處奪取的左荊州讓出去,而劉備的胃口顯然不止於此,他要一併將右荊州拿下。所以東吳軍採取的戰法就是且戰且退,基本只採取防守,不主動進攻,防得住就防,防不住就退。可以說在這段路上,只要劉備撤兵,孫權這邊肯定也撤了,雙方立刻在撤軍處形成新的邊界,相安無事。但是,當劉備打到夷陵、猇亭時,已經逼近左右荊州的邊界,再退,左荊州就全丟了,進而劉備一定會繼續奪取右荊州,所以此時,東吳主帥陸遜才發動了第一次攻擊。因為夷陵這邊是東吳的底線了,不能再讓了。可以說一舉擊敗劉備是有偶然因素的。但是其實雙方都明白,不能接著拼下去。所以其實劉備並沒有被全滅,只是主力部隊受損,還能重新集結繼續戰鬥,但是劉備立刻退走了。因為他知道不能拼,打不贏硬拼自己後方也危險。而孫權這邊也一樣。陸遜見劉備撤兵後完全沒有追趕而是立刻趕回去防範曹丕,而此時曹丕也確實乘雙方交戰發動了江陵之戰意圖奪取江陵。陸遜率主力及時趕回,未讓曹丕得逞。
所以,劉備的目標是荊州,荊州未拿下來,不可能在自己佔優的情況下撤兵。但只要主力一敗,勢必不會硬拼,立刻退走了。
劉備討伐東吳,在最開始就被諸葛亮,趙雲等理性的將領阻攔,這些人考慮的是國家 的利益和未來發展,這本身沒有錯,但為什麼劉備執意不從呢?這還是那個忍辱負重,志存高遠的梟雄嗎?以劉備幾十年的做派,這麼執拗,是讓人很難理解的。
解開這個疑問,我們就要分析劉備的創業過程。以沒落貴族的身份,糾集兩個平民英雄,白手起家,出生入死,從青蔥少年到年過半百頭髮斑白才創下偌大的基業,期間的苦難可想而知,可以說沒有關張,就沒有劉備,劉備倉皇逃竄之時,始終不墜青雲之志,所倚仗的就是兄弟的支持,從孤軍奮戰到人才雲集,靠的也是兄弟的榜樣力量,知道這隻勢力雖小,但素懷大志,能堅定的去實現理想。然而,在事業達到鼎盛,霸業可期之時,兄弟相繼離世,這個事業的根基已經出現崩塌的跡象,哪怕劉備可以不計較,別人會怎麼看他,這份事業靠什麼走下去?大家會說,劉備薄情寡義,這麼重要的人被殺可以毫不在意,還能算人嘛!
再說,東吳殺掉關羽的手段可以說背信棄義,偷襲不說,抓住後,居然連談判的機會都不留,直接殺掉,這是要搞死劉備集團的節奏,也就是說要徹底翻臉,那麼劉備又能有什麼容情的理由?
當初諸葛之流是從理的方向思考問題,而劉備是從情的角度考慮,人不是資源,是需要情來驅動的,有錢難買願意,人心調動不起來,就是擺設,不但無用甚至會起反作用!所以,殺弟之仇必須報,必須要有合理的回報,必須要能服眾的結果!
劉備伐吳,不一定要滅掉,但一定要打疼,要割塊大肉,我要是諸葛,必須要幫劉備達成這個願望目標,這很關鍵,可惜諸葛亮過於智巧,沒看出關張之死實際已經動搖蜀國的根基,人心思變禍在眼前!
雖然劉備伐吳以失敗告終,但儘力了,團結了內部人心,化解了更大的危機,穩定了事業。劉備是有大智慧的,為什麼古人講,天下唯有德者居之,德通得,有德行的人才能匯聚人心,才能善用民力,政治不是算數題,這也是為什麼國民黨賬面浮盈那麼多的資源仍然一敗塗地的根本原因!
題主的問題應該是《三國演義》里劉備攻吳,歷史上劉備伐吳並沒有那麼精彩,小說《三國演義》中的劉備攻吳就酣暢淋漓多了。
首先我們談劉備攻打吳國的背景:
1、荊州被東吳完全奪取;
2、二弟關羽為吳將所殺;
3、三弟張飛被范疆、張達殺害後,叛徒逃奔東吳;
4、糜芳、士仁背叛劉備起兵投靠孫權。
正是基於以上四點,導致劉備登基之後第一件事就是討伐東吳。
再看劉備集團討伐東吳的準備:
劉備騎兵八十萬,攻城略地。同時五溪首領沙摩柯起兵相助。一路上可謂說是聲勢浩大,東吳方面無不聞風喪膽。
孫權怎麼應對?
首先把關羽軀體返還,其次將叛徒糜芳、士仁、范疆、張達送到劉備處,第三想要割讓城池求和。
劉備呢?斷然拒絕!
大軍囤駐夷陵,東吳不得已用陸遜為將,與劉備對峙。
劉備軍隊浩浩蕩蕩,接連打敗東吳將領,陸遜採取消耗戰按兵不動。
就這樣,在天時地利人和中,一把火火燒連營,將劉備打回白帝城。
那麼劉備在孫權議和時為什麼不見好就收呢?
首先劉備並沒有完全奪取荊州領土,同時也沒能手刃呂蒙、馬忠等人為兄弟報仇,第三劉備騎兵八十萬的目的是滅亡吳國,他是要打到建鄴去的。再加上當時蜀漢和東吳實力對比很強烈,劉備八十萬大軍,東吳不過十萬而已,你要是劉備,你會罷手嗎?
這就是劉備的狂妄自大,利令智昏,得理不饒人了!蜀國的復仇大軍東下,最初是氣勢如虹,勢如破竹,所向披靡。東吳軍隊望風而逃。在勝利面前,劉備就忘乎所以,不可一世,驕傲自大起來。根本不把孫權和陸遜放在眼裡了!
劉備伐吳的戰略決策應該是正確的。對於東吳偷襲奪取荊州,殺害關羽。背叛盟友,暗箭傷人,背後捅刀子的惡意挑釁絕對不能忍氣吞聲,必須予以報復和懲戒,還以顏色,讓它為自己的不理智行為付出沉重的代價!警告它一下,讓它知難而退,有所收斂,有所忌憚,再也不敢肆意妄為,輕舉妄動!
但是劉備卻被最初的勝利沖昏了頭腦,忘記了就坡下驢,見好就收,適可而止的道理。只要東吳答應歸還荊州,交出兇手,雙方就可以罷兵、休戰、言和。既保住了勝利果實,又敲打、警告了一下不安分的東吳君臣,從此不要再作非分之想。大敵當前,唇齒相依,合作抗曹才是共存之道。自相殘殺只會給強敵以可趁之機。是自取滅亡的做法!不管是蜀國也罷,東吳也罷,它們只有一個共同的敵人,那就是北方的曹魏!雙方只有弱弱聯合,抱團取暖才有生機。
劉備和諸葛亮的戰略目標始終是復興漢室。北伐中原。他們的唯一敵人就是曹魏,而不是東吳孫權。可惜一手好牌,卻被氣急攻心,驕傲自滿的劉備徹底打壞了。在與陸遜的相持對峙中犯下了一個又一個不可饒恕的低級錯誤。不但復仇不成,反而被陸遜抓住破綻,火燒連營,打得全軍覆沒。蜀國從此元氣大傷,經過多年的苦心經營,好不容易辛苦積攢起來的那一點兒家底,幾乎被敗個精光!一切都化為了泡影。留下一個爛攤子,讓諸葛亮收拾殘局,苦苦撐持。再也無力回天!
劉備是不可能中途罷手的,這不僅僅是出於對孫權偷襲荊州的報復,為了實現諸葛亮隆中對的戰略,荊州是必須奪回來的。
在諸葛亮的隆中對中,他為劉備規劃的北擊曹魏的前提就是要佔據荊州和益州。荊州資源豐富,人口眾多,對蜀漢的國力支撐起到了重要作用。梟雄劉備為了完成他的帝王大業,荊州是不能丟的。
至於孫權割地求和,這個根本不可信。孫權是個多厲害的主啊,以後的曹丕發兵三十萬伐吳,被孫權打的落花流水,曹丕都差點被抓了。劉備伐吳的軍隊最多六、七萬,看看以後諸葛亮北伐的軍隊人數就知道了,一個益州也只能湊出這些軍隊。
孫權割地求和只是為了迷惑劉備,等蜀軍銳氣退減,東吳的防備都做好時,孫權肯定翻臉比翻書還快。偷奸耍滑是東吳的一大強項,關羽的荊州被襲不就是東吳人示弱,關羽信以為真放心攻魏,結果被陰死了。
什麼套路都見過的梟雄劉備當然不會信孫權的鬼話,他要趁蜀軍作戰形勢良好的情況下拿下全荊州。如果還有餘力,再從孫權的地盤扣點地方。只可惜梟雄劉備還是被白面書生陸遜算計了,他自大地以為自己進攻這麼順利是陸遜不會打仗,其實陸遜早打算把劉備誘到夷陵這個地方算計他。最後劉備被陸遜火攻擊敗,劉備含恨而終,讓無數後人為之惋惜。
劉備是三國歷史上最有毅力的人物,他早年一直打敗仗,但每次他都能重新站起來。他奮鬥了大半輩子,在六十多歲的高齡仍然心懷天下 ,敢於出兵伐吳。雖然他戰敗了,仍然不失為一個為自己的理想奮鬥奮鬥終生的英雄。
你長這麼好看~不點一個關注嗎?
《三國演義》中的這一精彩片段劉備傾舉國之力討伐東吳,以及前因後果大家都熟悉,這裡不再重複,至於世人心目中以仁義為本的劉皇叔為何不再遮遮掩掩,反而鋒芒畢露的不見好就收,非要致東吳於死地的原因無外乎以下兩種情形,也是劉備心裡邁不過去的坎,以至於在形式一片大好的情形下蜀漢功虧一簣:
一、內因(劉備本人):
1.興復漢室是劉備的心愿,放棄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他豈能放過;
2.為他的兩個兄弟報仇心切;
3.討伐東吳一路所向披靡,被勝利沖昏頭腦;
二、外因(國內國際):
1.國內的心結:劉備興師動眾、一意孤行討伐東吳毫無建樹就收兵,他怎麼對那些反對出兵的大臣交待;
2.國際上輕敵:曹操已經不在,劉備沒有把曹丕、孫權這兩個小輩放在眼裡;
……
劉備被私人恩怨沖昏了頭腦,魏國之所以最強大就是因為曹操心胸寬廣,把國家大事放在私人恩怨前面,吳國之所以存在時間最強,就是因為孫權能屈能伸,罵的了曹操又能對曹丕俯首稱臣,劉備打孫權就已經錯了,這時候劉備剛剛稱帝,如果封孫權一個吳王,孫權一定屁顛屁顛的和你一起北伐曹魏,又何來夷陵大敗啊?諸葛亮的隆中對的對策是等天下有變,就從漢中和荊州兩路出兵,關羽貿然出兵可以說是打破了隆中對的戰略計劃,而當時是啥情況呢?曹操剛死,曹丕建國未穩,如果劉備這時候帶兵北伐,讓孫權從荊州出兵,這不正是完美貫徹諸葛亮的戰略方針么?可惜,劉備不太懂政治
好傻,好天真!孫權對荊州志在必得,為此不惜舉全國之力,就連親妹妹都利用上了。好不容易吞進嘴裡的肉又怎肯偷雞不成蝕把米?所謂賠罪求和都不過一句託詞,緩兵之計罷了。都知道士氣可鼓不可泄,一而再再而三,如果劉備要稍有妥協,就師出無名,名譽掃地,到時不了了之,空口無憑孫權又怎會兌現承諾?想想劉備借荊州,那還簽字畫押又是人格擔保的,態度比誰都誠懇,結果呢?劉備能耍的無賴,孫權就不能故伎重演?用劉備的手段來打他自己的耳光,劉備能不惱羞成怒?而且孫權明知劉備不肯善罷甘休的情況下還頻頻示好,顯然橄欖枝不是拋給劉備,而是聲援諸葛亮的。孫權的偷襲使一心促成孫劉聯盟的諸葛亮陷入被動,但孫權並沒有把事做絕,比如:率先發難,株連諸葛亮家眷,而是及時讓步(進二退一),那麼諸葛亮就理由堅信聯吳伐魏的理想是正確的,損失是可以彌補的。只要諸葛亮為首的荊州勢力與劉備在伐吳聯吳的問題上存在爭議(政治立場的不可調和必會出現內部分化),那麼就能成功的牽制住劉備,甚至達成共識:坐等劉備失敗,讓反對者出局。後來劉備一死,孫權諸葛亮就急不可耐的握手言和了。所以說玩平衡術,孫權才是第一把好手
首先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能從三國演義中出發。劉備伐吳並不是什麼為關羽報仇,試想劉備何許人也,一代梟雄,連孩子都能摔的人。會為了一個關羽而棄所有大臣之言不顧嗎?所以劉備伐吳為得是拿回荊州。
為什麼?從後面諸葛亮北伐就可以看出,荊州的戰略位置是多麼重要,諸葛亮數次北伐均無功而返,就是因為困於蜀道運糧,後勤不濟。所以諸葛亮才會想要邊屯田邊北伐,做長久打算。而且隆中對里也提到了,荊州對於劉備的重要性,「待天下有變,將軍親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這也是北伐的一個關鍵,就是鉗型戰術,讓北魏顧此失彼。
所以劉備為何要伐東吳,就是要奪回荊州,荊州不在,則統一天下的大業難以成就,且蜀漢也將失去一個戰略支點,面臨戰略上的被動。失去東進的大路
因為歷史孫權根本不怕劉備,羅貫中要給劉備長臉,所以劉備佔據大片土地,孫權殺降送妹要請和。
可實際上劉備能占哪,沿江東下佔領三峽啊。孫權也沒殺降臣像劉備乞和,而是北面稱臣積極備戰,純屬小說給劉備長臉而已。這時候不在長下臉,就沒機會了,猇亭劉備戰敗,然後就死白帝城了。
推薦閱讀:
※怎麼遊戲公司都不搞水滸的遊戲,好歹也是跟三國齊名的四大名著啊,三國的遊戲滿天飛?
※怎麼用一段話概括三國?
※郭嘉是三國時期最厲害的人物嗎?
※袁紹和袁術有什麼關係?
※《三國演義》里的廖化活了多少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