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事角度看,王翦和李牧究竟誰厲害?
王翦和李牧都是一代名將,被世人稱為戰神,據歷史記載,王翦善攻,李牧善守,兩人在軍事上,可以說各有千秋。若非要分個高低,單從軍事角度來看,旦丁認為李牧稍強,王翦次之。
李牧先前一直在趙國邊境抵禦匈奴,在抗擊匈奴的鬥爭中屢建奇功,敗匈奴,滅襜襤、破東胡、收林胡,迫使單于逃向遙遠的北方。長平之戰後,趙國已元氣大傷,李牧卻還能以弱旅,屢敗強秦,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其軍事能力,非同一般。
王翦在白起死後,就成了秦軍的頂樑柱,王翦善謀略,考慮問題縝密全面,特別是在君臣關係上,善於揣摩帝王心術,一生征戰四方,除韓國之外,其餘五國均為王翦父子所滅,然而,五國雖然為王翦父子所滅,但其時,東方六國經過連年征戰,國力已經衰弱不堪,並不能和匈奴強旅相提並論。
王翦的軍事能力雖強,但相較李牧稍有不如,但其綜合素質應高於李牧,王翦之功,對於大秦而言,可以說是功高蓋世,所謂:功高震主不死都難,王翦最後能壽終正寢,可見其有過人之處。
公元前229年趙國發生地震,秦軍趁機再次攻趙,這次秦王調王翦領軍,兩位軍事天才,終於在戰場相遇。
而此時趙國,國力空虛,國家又新遇地震,內憂外患,人心浮動,而李牧卻臨危不懼,從容應對,制定北守南攻的策略,兩人一個善攻,一個善守,可以說針尖對上麥芒,雙方你攻我守,幾翻下來,打成平手,最後王翦久攻不下,劍走偏鋒,使了一招離間計,趙王聽信讒言,臨陣換將,並秘密處死了李牧,趙王自毀長城,終為趙國招來滅頂之災。
李牧的死令後人,感到扼腕嘆恨,然而千古以來這種事屢見不鮮,遠有李牧,近有袁承煥,他們都有許多相似之處。古語有云:良臣擇主而侍,如果李牧跟的是秦始皇,也許歷史就得重寫,然而千古之事,已成定局,就像昨天發生的事,今天改變不了結局一樣!
如需了解更多,【請百度搜索,伊斯旦丁,關注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u/5977165714
王剪屬於野戰軍,李牧屬於邊防軍。大兵單純從軍事角度上看,大兵團野外作戰,肯定是王剪更勝一籌,因為王剪常年在外打滅國戰,兵力動不動就幾十萬,這一切的兵力部署,後勤保障等等這些王剪肯定會比王剪厲害。而李牧常年在趙國防匈奴,他的智慧也非一般人能比,但其作戰規模不會超過10萬,而且其方式是騎兵部隊。如果單純從軍事角度看這樣比肯定是王剪更厲害,因為王剪的秦軍也有厲害的騎兵,但還有一種更厲害的武器—秦制弩箭,這玩意就是騎兵最大的剋星,如果騎兵就是坦克,那弩箭就是反坦克炮,那一打,騎兵肯定傷亡慘重。但是這樣是否就說明王剪就比李牧厲害呢?不是。他們都是戰果名將,只是在的工作崗位不一樣,如果李牧指揮野戰軍攻城拔寨可能也會很厲害,而王剪去守邊疆也不一定比李牧差,要知道當時的匈奴騎兵戰鬥力可是超過當時戰國的一支野戰軍的(相同數量的騎兵打步兵,肯定是騎兵贏)。所以比較不能單純從一個角度看。蒙恬30萬部隊為了防止匈奴南下,始皇帝可是連滅國戰都不敢動啊。
古人早有定論,四大名將順序是起翦廉牧,李牧好意思整天和這個比,和那個比?不要整天拿打個匈奴說事,戰國時期名將多了,能打匈奴的也多了,只是沒機會而已,還有白起和廉頗都是一國敵六國,且打贏了,一個想怎麼打怎麼打,打得都怕,另一個直接開啟滅國戰,滅六國,而廉頗和李牧只是被滅六國之一,只是稍微難啃的骨頭,還不是啃下了,還有廉頗在長平之戰和秦國二級將領王齕對打,都被打的節節敗退,不得已防守三年,還有什麼資格和武安君白起相比?
我覺得李牧更強些,趙國已是老弱殘兵王剪尚不能取勝,秦國雖強大可以做後盾,但秦國沒有一位將軍是李牧對手的,王翦也不例外,所以用離間計,試問要是王翦能打贏李牧何不一來個高低呢,以減少士兵傷亡根本是借口。怕輸才是真的。況且王翦也沒有自己說過能打敗李牧。所以李牧更強些
其實趙括的才能也不弱:綜合分析一下,趙括出戰時有多少糧食?經過三年的攻守雙方各有多少人往前線運送糧食?後方還有多少人種地?無糧將軍只有撤退或者決戰,趙括選擇了決戰!結局白起六十萬大軍死傷多少?據說死了一半,能殺死白起一半士兵的將軍是慫人嗎?當時白起是六十萬對決趙括四十萬,如果白起三十萬對決趙括四十萬,結局真不好說!
很多人都認為李牧厲害,原因是,王翦多次攻不下趙國,只能使用離間計。以此就斷定誰厲害,我覺得太過草率。
為什麼李牧不出城應戰呢?
自古以來,守城者都為居高臨下,避敵之銳。可見進攻一方還是虧一點!
所以李牧和王翦誰厲害,不可妄下結論,應該在鋪墊的廣闊一點!
推薦閱讀:
※張學良殺掉楊宇庭、常蔭槐是對是錯?
※我國歷史上有哪些出將入相的文武全才?
※漢代瓦當圖案里有海棠和山茶嗎?
※古代怪人"鬼谷子"有多少學生出人頭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