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越劇?
第一次看茅威濤和陳輝玲的《陸遊與唐琬》,被茅驚呆了,感嘆,戲曲的扮相、身段竟也可以這麼美,被迷得不行。後來,看遍了她的所有作品,《五女拜壽》,《何文秀》…竟也真的,有一段時間做夢都是她。
後來又看了王君安,君安是真小生氣質,乾淨不油膩,跟茅年輕時的扮相也有得拼。尤其是微微欠下身,一邊扶扇子,說一聲「請」的時候,哎呦,也是把人迷的不行不行的,《玉蜻蜓》,《盤妻索妻》,《沙漠王子》,都是君安比較投入的作品。
(盜圖,有隔離感的君安)
越劇的門檻其實比較低,題材多是才子佳人,易被接受,前有茅威濤,後有王君安,不說唱功,從身段扮相上也足以迷倒一片一片的了。也是那段時間,大三吧,新聞排版,攝影,腳本,弄的全是越劇,君安,茅威濤,戲曲選修課還洋洋洒洒地寫了對王君安和茅威濤的看法,比較遺憾,成績也沒有突破90,至今耿耿於懷!
越劇,它的前身是流行於浙江嵊縣一帶的「落地唱書」,至三十年代逐步發展成為「女子紹興文戲」。四十年代初女子越劇在上海蓬勃發展,在藝術上吸取了崑劇、話劇的營養,逐漸成熟。以袁雪芬、尹桂芳為代表的老一輩藝術家,較早地受到了中國共產黨的關懷,在體制和藝術上進行了大膽的改革,新編越劇《祥林嫂》的演出是越劇發展史上的「里程碑」。正是這批老藝術家的勇於改革、積極創新,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條件,博採眾長,創造了自己獨特的風格,逐漸形成了各具藝術特色的越劇流派。新中國成立以來,在黨的文藝方針指引下、越劇進入了一個大發展的黃金時期,創作出了《梁山伯與祝英台》、《紅樓夢》、《西廂記》等打批優秀劇目。
八十年代中期,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在杭州成立,隨之,浙江出現了令人矚目的「小百花」現象。一大批優秀「小百花」如雨後春筍脫穎而出。如「二度」梅花獎獲得者茅威濤,梅花獎得主周雲鵑、吳鳳花等,他們又代表了新一代的越劇藝人,在百花園裡競相綻放,預示著越劇事業的進一步繁榮與發展。 本人大愛越劇,不免在此多說兩句,如有不當請多原諒!至於年輕人不喜歡越劇也沒什麼不可理解仔,俗話說:羅卜白菜各有所愛嗎。
越劇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於1953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製,是建國後第一部國產彩色戲曲藝術片,該劇通過草橋結拜、三載同窗、十八相送、樓台會、化蝶等幾段戲的串連,將這個民間流傳已久的愛情故事,表現得了淋漓盡致,是越劇舞台上的經典劇目。
1955年5月27日《梁山伯與祝英台》在法國巴黎明星電影院公映。這是在法國公映的第一部新中國影片。標誌著中國電影在國際上正在逐漸發展。
《越劇:梁祝》可以說是越劇舞台上演出歷史最悠久、留存錄音最多的骨子老戲,從落地唱書到女子越劇,它經過幾代藝術家的舞台實踐,已成為越劇小生、旦角演員必修的看家戲,1951年,華東越劇實驗劇團在老本基礎上,參考原雪聲劇團和東山越藝社的《梁祝哀史》改編本,以及其他相關資料,對該劇進一步整理,去蕪存菁,於次年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諸項大獎。此後又經過數次修改、打磨,使之日臻完美。范瑞娟塑造的梁山伯和傅全香塑造的祝英台等享譽海內外。該劇語言上保持了樸素明朗的民間文學特色,又極富浪漫主義色彩。它是上海越劇院經典保留劇目,中國戲曲寶庫中的藝術精品。
祝英台女扮男裝前往杭州求學,路遇梁山伯,結為兄弟並同窗三載。後祝父催歸,英台行前,托媒師母許婚梁山伯。十八相送,祝英台以妹相許。梁山伯歸家,病亡。祝英台新婚之日,花轎繞道梁山伯墳前祭奠,驚雷裂墓,英台入墳,梁祝化碟雙舞。
越劇《紅樓夢》創作於1999年,首演於同年8月。它從調整戲劇結構入手,別樣營造大悲大喜、大實大虛的舞台意境,並提高舞美空間層次,豐富音樂形象,整合流派表演,精縮演出時間,實現了一次富有創意的新編。它對原版既有承傳,又有創新,是一個注入現代審美意識的新時期版本,被稱為「展示上海文化風采的標誌之作」。首演後,評論普遍認為:「《紅樓夢》是越劇的經典之作,這次演出不是簡單的復排,而是以現代審美觀點進行加工修改。新版越劇《紅樓夢》在劇本 、編導演、舞美、音樂等方面進行的可貴探索,使傳統劇目煥發出新的光彩。」
全劇中「黛玉葬花」一場最為凄美。暮春時節,落英繽紛,一片桃樹林中走來了扛著花鋤的黛玉。遠處傳來隱隱約約的歡聲笑語,這裡卻是冷冷清清。舞台上,冷色調的燈光襯托出黛玉的孤獨落寞。當演員大段凄婉抒情的演唱進行中,台上數十株桃樹忽然紛紛顫抖,落下片片花瓣,一時間舞台上猶如下了一場「花瓣雨」,凋謝飄零的花瓣滿台飛舞,葬花的黛玉反被花葬,場面相當感人。
越劇四大經典劇目之一《西廂記》全名《崔鶯鶯待月西廂記》。越劇《西廂記》是一卷精緻的工筆畫。其中的每一個場面,都是一幅優美動人的畫面;人物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風情萬種,耐人品味。《西廂記》是一出心理劇,是一場古代青年男女戀愛時的心理博弈,四位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動和思維,細膩而複雜,活躍而豐富,人物之間的矛盾衝突,扣人心弦。《西廂記》又是一部典型的中國式歌劇,一部詩化的歌舞劇,許多著名唱段都成為越劇的經典唱段,令人百聽不厭。
《追魚》是中國1959年由天馬電影製片廠出品的越劇膠片電影,由應雲衛執導,王文娟、徐玉蘭等主演。影片講述了書生張珍與丞相之女牡丹有婚約,後因父母相繼去世,便投奔相府而引發的一系列故事。
影片為根據神話傳說改編的越劇舞台藝術劇,通過張珍和鯉魚精的愛情故事,歌頌了純潔的愛情,並諷刺了富貴人家嫌貧愛富的卑劣行為。片中鯉魚精的形象可愛可敬,她對真摯愛情的追求,象徵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影片中的越劇唱腔婉轉清麗,突出了越劇的特色,表現出才子佳人的浪漫氣息,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
在越劇界來講,《白蛇傳》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劇目,有很多的戲劇理論家到現在都認為,1953年正式公演的《白蛇傳》代表了那個時期越劇的最高水平,也真正奠定了戚派的基礎。這部戲在當時連演3年,連滿3年,可謂鼎盛一時。《白蛇傳》是中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之一,自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起,就被翻拍成電影、電視等眾多版本。陶海介紹越劇和電影之間的關係其實非常深厚,新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就是越劇電影《梁山伯和祝英台》。到了新時代,越劇電影反而越來越少了。經過三年的拍攝和後期製作,《白蛇傳》首次以越劇形式呈現在大銀幕上,場面宏大、震撼人心。整部電影斥資人民幣500多萬元,三維特效與舞台藝術,在電影銀幕上得到完美融合;傳統戲曲 與現代科技,在越劇電影《白蛇傳》中相得益彰。
越劇從誕生至今,已經有了一百多年的歷史。隨著網路媒體的興盛,造就了包括越劇在內的整個戲曲行業的緊迫生存環境。首先,對戲曲這種傳統藝術形式感興趣的人群越來越少。而且現在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靜下心來找個時間看戲都是一種奢侈。再加上大片的衝擊,節目種類的增多,戲曲也漸漸被人冷落了。如今越劇無疑處於一種「有名無實」的尷尬境地。一方面,越劇作為歷史傳承的優秀藝術形式,在名義上受到了高度的擁護,不僅是紹興地區的代表性事物,更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可另一方面,現在的越劇無法真正吸引大量觀眾自發欣賞。目前,越劇的受眾面出現了嚴重的斷層,觀眾群體以中老年人為主,作為文化新生力量的青年一代,對此並沒有多大的熱情。在這樣的現狀下,如果越劇的表演團體不探求自身的發展,越劇的傳承必將面臨巨大的考驗。
於是,大家呼籲要改革,要發展。可是,儘管越劇一直都在發展改革,成效卻始終微乎其微。沒有好的劇本和創作思路,中青年演員接班不是特別流暢,中年演員相對年齡不斷增長,藝術更加成熟,但免不了隨著年齡增長唱腔逐漸退化,而青年演員又相對缺乏鍛煉機會或很少,因此,表演比較稚嫩。為了創新,各大劇院都排出眾多大戲。但是,越劇自身的改革收效不明顯。越劇發展的經濟不足和人們經濟好轉對越劇也有「負效應」。一方面越劇發展需要經濟支持,為了爭取觀眾,越劇在不斷加大投入,包括現代科技、先進設備在舞台上的應用,每一齣戲的舞美、燈光、道具、服裝都需要專制等,為求得收支平衡,只好提高戲價。票價是阻礙演員和觀眾的主要障礙,稀少的演出,高昂的票價,華麗的演出,使得越劇進入了貴族或者說是上層人的消費生活中,而對於一些偏遠的地區或者說是平凡的百姓想要經常看越劇基本上不可能。另一方面,隨著人們經濟條件的好轉,大多不願意花錢到劇院去買「熱鬧」,造成了經濟發展對越劇的負效應。
從151萬字的小說到76集的電視劇,《甄嬛傳》可以說在熒屏上颳起了一股「娘娘」「小主」風。2013年10月,上海越劇院根據流瀲紫小說《後宮?甄嬛傳》創排的《甄嬛》(上本)創造了難得的市場火爆,之後這部長約6小時的越劇版《甄嬛》在長三角地區每逢演出,場場爆滿。《甄嬛》(上本)開票1小時後,,一半以上戲票便被搶購,380元的最高票價更是立即被搶空,應各地觀眾強烈要求,上海越劇院臨時決定再加演一場戲,四場戲票全部售罄。事實上,上海新近創作的戲曲大戲已多年未現爆滿和加演的盛況。越劇《甄嬛》上海首演盛況空前。首演的劇場座無虛席,氣氛異常熱烈。這個全部由年輕演員擔綱主演的作品,創造了近幾年越劇界僅次於九代同堂的《舞台姐妹情》的票房奇蹟。《甄嬛》在13年11月開始首輪巡演時,就已敲定了江浙等地的多場演出,並在14年進行全國巡演。這部戲從推出開始,連續兩年在上海國際藝術節的演出地圖上製造了「熱島效應」,無論在上海本地以及周邊城市甚至廈門等地都頗受歡迎。
沒有做過調查,但要試試看傳統戲曲駐場演出在當下到底能不能成功。原因不外兩個。一個從劇團角度來說,是尋求商業演出模式的改變,因為輾轉異地需要不斷裝台拆台,太折騰;另一個從觀眾角度來說,越劇需要找到更多新的觀眾,讓他們能夠主動走進劇場看戲。傳統戲曲讓年輕人敬而遠之,不僅僅是因為受不了它的節奏慢,許多典故大家也不了解,很難入戲。由於電視劇《甄嬛傳》的熱播,大家對劇情都已經很熟悉,那麼改編成戲曲版本後,就很容易讓人接受,讓觀眾看懂。《甄嬛傳》的創作是在以章瑞虹、王志萍為代表的一批中青年演員向院長建議的情況下將之改編的。更難得的是,網路小說的原作者流瀲紫也是越劇迷。喜歡越劇的人看了會愛上《甄嬛》,喜歡《甄嬛》的人看了會愛上越劇。通過越劇與《甄嬛傳》的結合,越劇的粉絲群不斷壯大起來。《甄嬛》的良好的觀眾基礎,吸引了很多喜歡電視劇的年輕觀眾,還吸引了喜歡越劇的老年觀眾。緊湊的劇情,詩意的舞美效果,青春靚麗的越劇演員讓新老越劇迷們眼前一亮。新戲新人帶來了新觀眾,也給越劇的未來帶來了新氣象。小班演員的演出帶來了好多年輕的越劇迷,年輕觀眾因為好奇走進劇場,很多年輕觀眾幾乎是一面倒的為越劇邁出這樣一步而點贊。
近些年,戲曲市場的逐步萎縮,對越劇劇種有著很大的影響。中生代演員群體成名於戲曲滑坡之前,她們的票房號召力和觀眾認可度都還不錯,但是青年一代演員群體,要想被觀眾比較快的認識和接受,是比較困難的。之前的青年演員的一些戲,從市場反饋來說都不是很理想。《甄嬛傳》的演出,讓年輕演員「抄近道」火了。《甄嬛傳》讓演員具有超高人氣,讓年輕演員迅速樹立起自己的市場形象。
對於越劇的這種現象,中國戲曲學院教授傅謹非常看好,他認為這不僅是一種新潮時髦的做法,其實還是在繼承中國戲曲親近觀眾的傳統 。重拾中斷了的傳統,這種傳統之所以會中斷,是因為有一段時間疏離了市場,疏離了觀眾。戲曲應當與當代人產生聯繫。《甄嬛》首演的盛況,讓不少人感覺越劇的新創劇目確實很有市場號召力,引燃了觀眾的興奮點,找到了越劇發展新的突破口。
振興越劇的關鍵在於創新發展,培養市場。越劇是精神產品,應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但是它的作用只有通過大眾消費才能體現出來。因此,沒有市場,沒有觀眾,越劇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所以,要把劇團推向市場去經受考驗。市場對於越劇,是決定的一方,但越劇適應市場不應當是被動的,而要採取積極開拓的方針。送戲進社區,擴大越劇觀眾,增加演出場次,可以吸引更多的居民來觀看演出,讓更多的越劇青年演員登台亮相,造就新一代的越劇藝術明星的同時也培養出更廣泛的越劇觀眾。要大力佔領農村演出市場,農民中有著無數戲曲知音,是一個有待開發的越劇大市場。同時要開發海外演出市場,要深入海外大中專院校,開展越劇藝術講學活動,不僅繁榮活躍對外文化交流,同時培養更多的越劇知音,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作出貢獻。還要重視越劇的革新和創造,把觀眾請回劇場,特別是要培訓年輕觀眾。觀眾是越劇藝術生存發展的基礎,培養新的觀眾,特別是青少年觀眾,是越劇藝術發展的關鍵環節之一。可以在中小學開設越劇欣賞和教學課程,讓越劇進入中小學課堂,使青少年從小就接觸越劇,從娃娃抓起,培養大批新生代的越劇觀眾。
扶持發展越劇是一項系統工程, 需要政府、 社區、 越劇表演團體和藝人的共同努力。越劇是我們的無形資產和精神財富,讓我們珍惜越劇、關心越劇、熱愛越劇、發展越劇,為越劇的繁榮更加努力!
戲曲包括越劇等,是國家「非遺」藝術瑰寶。只要有傳承下去,不存在失傳或誰等年紀劃分喜好。哪怕有少數及一人喜歡,就要永續的演繹下去。戲曲類(越劇),總有人喜歡傳統、不改革的,也有人要創新與變化的。個人理解:不矛盾。你可以演出絕對原汁原味的經典傳統劇,也可以創作演出多姿多彩,美奐絕倫的劇目,共享越劇藝術。你傾聽優美、韻味的經典唱腔,他欣賞有變化、改革的新腔曲牌,百花齊放,各自賞心悅目。一個劇場全演傳統經典戲,另一個劇場演創新戲,互為滿足不同人的愛好,不影響越劇的發展。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的文明、文化、藝術等修養也更往深厚底蘊的國家文化藝術中探究,別擔心所謂年輕人「不喜歡」,就怕戲曲失去的傳承,不在舞台上演繹,怕從業者灰心。
我是北方人,可就愛越劇。第一次接觸越劇就是電影《紅樓夢》,唱腔婉轉動聽,人物形象非常漂亮,從那以後,一發不可收拾,越來越喜歡越劇。不但喜歡王文娟、徐玉蘭、尹桂芳、范端娟等老一代藝術家,還喜歡現在的王君安,陶琪.....這些新一代的演員。從《梁山伯與祝英台》到《沙漠王子》,從《西廂記》到《盤妻索妻》,真是今人陶醉,使人享受。特別特別喜歡越劇里的多情的、溫柔的男生,如果有這樣的老公......,說遠了。喜歡越劇,祝越劇的發展越來越好!
我從小喜歡越劇,從袁雪芬,徐玉蘭這樣的老藝術家到茅威濤,錢惠麗這樣的中堅一代,還有新崛起到楊婷娜等新花我都關注,現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心浮燥,很多人寧可關註明星的緋聞都不願理解演員的作品,很可悲
越劇是我們的家鄉戲,我從小就喜歡。讀初中時我曾被學校推薦去報考過嵊縣越劇團,初選及格。後又考過浙江戲曲學校,當時的主考老師就是陳佩卿和裘大官老師。初選也被錄取了,但我父母兄長不同意我去演戲,要我唸書,破了我的演員夢。但我對越劇的喜歡不會變!
真正喜歡越劇懂越劇的會覺得越劇真的是個優秀的文化。越劇唱腔好聽,動作柔美,越劇里傳達的故事都是真善美!刻畫人物性格細膩傳情。
我是江南人,喜歡音樂愛聽越劇,對尹袁范付徐王戚畢金竺周吳徐這些流派都很關注。小時候積攢著大人給的壓歲錢去新華書店買相關的書籍,對於年輕的演員,我也特別佩服,比如王志萍金靜徐銘鄭國鳳趙志剛吳鳳花……她(他)們的表演可以說是青出於藍勝於藍,期望能真正走到老百姓中間,走進老百姓心中,好好地傳承下去。
我是四川人,幾年前看了王君安的《盤夫索夫》後喜歡上越劇,雖然不看字幕就聽不懂,但非常喜歡越劇那種婉轉,柔美的音調,特別喜歡小生(不知對不對),王君安的《梁祝》、《盤夫索夫》,茅威濤的《五女拜壽》里《奉湯》一段,《桑園訪妻》。我都覺得特別好聽。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