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長期吃清水煮蔬菜。純素。不放醬油,醋。和其他調料。只放一點鹽。外加一點麵食和米飯。會怎麼樣呢?

可行性如何呢?
===================
4.17綜合來考慮。對於初習佛法的人,這個方案是不合適的。
本人已對規劃作出相應改進。
謝謝大家的建議。
謝謝。。


油吃得太少不利於健康,推薦簡單方便、健康美味的油煮菜:https://www.douban.com/note/590760746

素食要注意食物多樣化,每天都要有這四大類食物:
1、大豆及其製品(推薦水分少且高鈣的老豆腐、豆腐乾、千張、素雞等豆製品);常吃發酵豆製品(腐乳、豆醬、豆豉、醬油)。
2、全谷/雜豆和薯芋類主食(糙米、全麥、紅豆、綠豆、甘薯、土豆),用來代替至少1/3的精白米面。
3、深色蔬菜(推薦高VA/VC/鈣/鐵的白菜、油菜、芥菜、芥藍、菠菜、西藍花、胡蘿蔔、番茄、辣椒,占蔬菜總量的一半)和新鮮水果(推薦高VC的柑橘、草莓、鮮棗、獼猴桃);常吃菌菇海藻(木耳、香菇、海帶、紫菜)和鮮豆類蔬菜(毛豆、豌豆、蠶豆、豆芽)。
4、堅果種子(核桃、芝麻、瓜子、榛子、腰果、松子、杏仁)。
推薦使用電壓力鍋做雜豆飯、雜豆粥,如不方便,也可以買些小麥胚芽粉、五穀雜糧粉。必要時攝取複合營養素補充劑(推薦金施爾康)。
更多素食營養知識(包括各類食物的推薦攝入量、關鍵營養素的豐富來源)詳見素食者膳食指南:https://zhuanlan.zhihu.com/p/22052913


您好,末學試說一下。
綜合樓上諸君所述,其實已經說明了一個道理——因人而異、不能執著形式。
吃素戒殺是好事,可是因自身修為不夠而強行吃素,對自己豈不是一種傷害?
重要的不是吃什麼,怎麼吃,而是吃完之後的結果。
如果君按照題目所述吃一段時日,身體健康,身心愉悅,那就沒有不堅持的道理。
反之亦然。吃一段時間之後,身體乏力,身心苦惱,那堅持就變成了一種執著。
佛在經中說過,阿羅漢七日吃一頓,辟支佛半月一餐。好不好?當然好。可是我們能做到嗎?

量力而行!
這是每個修學者都要知道的道理,對初學者尤為重要。
濟公吃肉喝酒,那是修行;
凡夫吃肉喝酒,就是造業。

吃素是好事,強行吃素就是執著;
勸人吃素有福,強行勸人吃素就是造惡。

形式不重要,對錯看結果。吃素身體好,家人自是沒話說;吃素身體變差,家人豈能不造口業?

末學後進,才疏學淺,僅供參考。


六苦行外道
  ﹝出大涅槃經﹞
  [一、自餓外道],謂外道修行,不羨飲食,長忍飢虛,執此苦行,以為得果之因,是名自餓外道。
  [二、投淵外道],謂外道修行,寒入深淵,忍受凍苦,執此苦行,以為得果之因,是名投淵外道。
  [三、赴火外道],謂外道修行,常熱炙身,及熏鼻等,甘受熱惱,執此苦行,以為得果之因,是名赴火外道。
  [四、自坐外道],謂外道修行,常自裸形,不拘寒暑,露地而坐,執此苦行,以為得果之因,是名自坐外道。
  [五、寂默外道],謂外道修行,於屍林冢間,以為住處,寂默不語,執此苦行,以為得果之因,是名寂默外道。
  [六、牛狗外道],謂外道修行,自謂前世從牛狗中來,即持牛狗戒,齕草啖污,唯望生天;執此苦行,以為得果之因,是名牛狗外道。
FROM:【三藏法數(明·一如等 撰)】


缺鈣和礦物質

植物特別是蔬菜里的草酸阻斷這些東西的吸收

還有,必須要吃菌類,不然蛋白質不足


贊同上面的回答。題主,不知道你是為何產生了這種想法,或者你學佛法學到幾何,因為這些行為吧,跟你現在的水平是相關的。如果你是從來沒吃過素,那我建議你循序漸進。照你那樣吃,從豐富多樣口味多樣的食物一下子變得這樣清淡,那你可能會受不了。吃素也可以吃的很開心,也可以吃出酸甜苦辣也可以吃的很豐富美味呀。當然如果你是下定決心想通過這種方式磨礪心性那當我沒說。
第二個問題就是,這樣吃營養很不全面。這個前面其他答主已經說過了。要吃素,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就一定營養全面,不然會影響身體健康。蔬菜多樣化、水果豐富、各種豆製品、海帶海藻、各種堅果等等。這樣既會讓你的素食生活不無聊單調,也給你提供了豐富的營養。


我就是這樣的


吃素就要,多吃豆製品,多吃豆製品,多吃豆製品。


按題主這樣的吃法,我是萬萬吃不下去的。粘貼一些內容。。

佛教界有一些居士,也是不吃主食僅吃蔬菜,但是據我觀察,大部分遵從這個飲食原則的人久而久之面黃肌瘦、身體衰憊、氣色晦暗。其原因不外乎上文所講的僅靠蔬菜是無法維持氣血來源的。蔬菜多為植物的莖和葉,其疏通力量比較強而補養力量比較弱,氣血雖然可以得到疏通但得不到補養,尤其是脾胃沒有水谷滋潤,久之就會造成脾胃氣虛的病機。

  以上論述是針對一般人而言,凡事都有特例,既然有人提出不吃主食只吃蔬菜的原則,就說明有一部分人是這個原則的親身受益者。那麼,什麼樣的人適合這種飲食原則呢?我總結為「心地清凈,元氣充沛」的人可以超越一般的養生原則。凡是修行有成就的人,內心清凈無染,妄想分別執著淡泊,元氣消耗極少,依靠修行禪定所獲得的能量補充(禪悅為食),全身元氣充沛。正如古人所說「氣滿不思食」,真正元氣充盈的人,不思飲食,因此一天僅僅吃一頓飯甚至一碗粥就可以了。如台灣著名的廣欽老和尚,數十年來不吃主食,僅吃水果維持體力,活到九十五歲高齡,身無疾苦,安然往生。

  在佛教經典《增一阿含經》中,以「禪悅食」為五種出世間食之一。並在《雜阿含經》指出,有眾生進入初禪,「離生喜樂,處處潤澤,處處敷悅,舉身充滿,無不滿處」。凡是修行真正契入境界,功夫得力,均會有全身氣力充足之感。毛凌雲居士所撰《念佛法要》卷二中就有這樣一段描述念佛功夫得力的文字,現摘錄如下:

  清竺峰圓融大師,姓姚,德清人。年三十,出家受具戒,持守無缺。篤好禮念,以往生凈土為決定志願。不畜徒,不自住庵,恆依人修,免雜用心。居無定所,合則留,不合則去,意氣灑落,不為膠執,亦不樂隨眾作務。常靜掩一關,禮念並行,不禮則念,不念則禮,無一時間斷,亦不參以他法,竟以此終其身。嘗於午間敲魚念佛,直到次日日晡時(下午3~5時),人見其終無休歇,大聲喚之,始止,自謂才如半日耳。問其飢否,則曰:「我口甜水如蜜,常咽常盈,受用無量,更不思食也。」脅不帖席者數十年,故少夢。偶有夢,亦不離禮念,更無異緣。夢中常見佛菩薩活動如生,間予獎勵,或導引念佛。忽自知時至,念佛而逝,年六十四,頂示暖相。

  圓融大師精進念佛一天一夜,竟不會感到飢餓,反而覺得口水甘甜,受用無量,這恰恰說明法喜充滿,禪悅為食,便會得到能量的補充,不需要依靠一般的飲食。(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

  又如歷史上著名的永明延壽禪師,據歷史記載他三十歲悟道,「後住永明,日課一百八事,夜往別峰,行道念佛」。每天由早到晚,講經、作佛事,要做一百零八件事情,而且夜晚還要到其他峰頂念佛。明代學者洪覺范說:一個人每天要做這麼多善事,而且日中一食,一定骨瘦如柴,結果看到他的畫像,卻是身體壯碩、方面大耳的帝王之相。永明延壽禪師一天的工作量是巨大的,然而需要補充的能量卻很少,足見禪定功夫之深。禪定並不一定是面壁打坐,行住坐卧都不離禪定,禪悅為食自然身體健壯。

  然而一般佛教居士,沒有專業修行,或者因為功夫不到,還需要應付日常工作,有的護法居士為佛法、為眾生而奔忙操勞,這就必然需要消耗大量的腦力和體力,假如不加以補充,就會導致上文所說的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的亞健康狀態,長久以往,可能會引發各種疾病。
因此,任何規律都有其適用範圍,每個人在接受不同的養生觀點時,要參考自己的實際情況,斟酌採納,方能如理如法。(彭鑫博士的微信內容)


一開始是為了自己吃的乾淨,覺得這樣健康,後來因為長期不攝入紅肉,缺微量元素,掉頭髮,面色暗黃,本來我皮膚很好的,結果變得乾燥,嘴角起皮,塗再多的潤唇膏也沒用,後來停經兩個月,去看了醫生診斷是營養不良,一定要吃得均衡,不然很傷身體!肉可以少吃,但不能不吃。


如果是為了佛教修行
釋迦摩尼已經給出了答案
不行
參見釋迦摩尼的修行過程,單純苦行,於解脫無益。


嚴重營養不良,貧血,內分泌紊亂,消化系統紊亂,最後你能想到的一切不健康的現象都會在你身上出現。
要吃長素,必須比葷素搭配更注意營養,絕對不能只吃蔬菜,要比平常人吃更多的豆類,堅果類,菌類食物,奶製品,蛋類能吃就吃,如果奶製品蛋類也不吃,可能就需要額外吃人工營養品了。


營養不良唄


我個人的觀點和一些回復的人不同,我覺得會非常健康,原因有二

一是不放佐料,只有少許鹽,這保障了佐料對人的危害沒有了,而的的確確從科學事實上,醬油,味精,過量的鹽,香料等實際對人體營養上的益處微乎其微,僅僅是感官上的享樂。

二是蔬菜,水果等一切素食,只要每天不單一,各種蔬菜都吃,是完全可以保證身體對大部分營養上的需求的,有人說到油不可缺,可是食用油不都是素油嗎?所以答主只要把清水改成隔三差二吃些油做的菜,外加經常補充些水果,堅果等,就完全沒問題了

待補充


吃」素」,根莖和果仁類也要吃,但留意黃曲霉素。舉例食品:
米粉,麵條,麵筋,義大利面,牛奶,雙皮奶,水牛奶,淮山,芝麻,地瓜,南瓜,土豆,花生,核桃,紅豆黑豆等豆科植物,豆腐,芝士豆腐乳紅曲米等發酵食品,蘑菇花菇猴頭菇各種真菌類,胡椒花椒香料類,還有黃芪當歸龍眼乾荔枝幹補益類,麻油核桃油花生油,粗海鹽,海帶紫菜,各種植物醬等等。
服藥的角度,蜂蜜,蜂膠,維生素礦物補充劑。


食物的原味才是真味,素食者表示極喜歡,也很方便清洗。


你這樣的吃法....我由於身體原因的確是這樣吃了半個月。
半個月後我真的是寧願不吃東西也不願意吃這樣的飯了。


推薦閱讀:

修行一定要拜個師父嗎?
施食後,自己和家人遇到各種問題,疾病、事業。請問佛法可有闡述此種現象?
學佛之後覺得對生活沒興趣了,對事物沒感覺了,怎麼辦?
末法時期怎麼修行?
對佛教沒有很深刻的了解,如何理解「因果循環,報應不爽」 ?

TAG:佛法 | 素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