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篆刻的線條有什麼要求,什麼樣線條才是美的?可以反覆刻磨線條嗎?


對於您的問題,我不做正面回答,但是對於刻的不好的直線,在印面上可能具體表現為有下面幾種情況:

1、芒刺。

不用力便罷,一用力,就衝出去了,控不住刀,於是,刻出了如上圖所示的尖尖,如同長滿的芒刺的木條。

2、斷木。

每一個線條刻出來的效果如折斷的木頭,兩端各有毛刺,不加處理,這種癥狀其實態度的問題更大一些,或者說審美的問題更大一些,有的朋友是這種問題存在而不自知,可以把印面放大後才能看出來。

3、釘頭鼠尾。

多發於初學者。入石時,用力過猛,漸漸腕力不足,或者不敢用力,越刻越淺,最終以鼠尾收刀;或者是剛入石時不敢發力,而越刻越勁大,最終在筆畫的末端形成釘頭。不管是起刀重還是收刀重,都是用力不均所致。

4、破碎。

刻出來的線條,斷斷續續,支離破碎,有時是因為控刀不穩,刻斷了線,有時是為了追求古印的斑駁,結果刻過了勁,總之還是控刀不好。

5、肥胖。

有的印友,一刻就出來肥肥的效果,認為只有這樣才是挺勁的。其實,筆畫是不是挺勁,不取決於肥瘦,比如書法上的顏體和柳體,顏體肥壯,但肉中有骨,柳體瘦硬,但瘦中有筋。沒有筋骨的線條,就是軟弱無力的線條。


當然,還有其他如鋸齒等問題,但都不常見,這裡暫不詳說了。總之出現以上問題的最主要原因是練習不足,大部分印友是開刀就刻印章的,也有一部分是刻了點回字就來刻印的,這當然沒有大問題,但一定要在私下裡進行筆畫的練習,否則,當你想要表現某些筆畫時,一定會出問題,因為基本功不好。


不知道上面的回答對您有沒有幫助!


對朱文來說,勁挺是首要標準;對白文來說則是渾厚。線條修整是必要的,比如刻陳巨來一流的元朱文,想來沒幾人能一刀到位,都是由粗修細的。不過修的過程中要刻而不能刮。白文一般要求一刀到位,然後再修兩端。但舉個反例,那就是羅福頤,羅公臨摹漢印可以說是獨步天下了吧?但據說他是先在線條中間正刀來一刀,刻出線條後再慢慢向兩邊擴展俢粗。我以前見過王石經的幾件原石,修治的痕迹也很明顯。
不過話說回來,入門時老師應該都講過吧:能不修就不修,特別是練習時,更得鍛煉下刀的準確性。王、羅二公以仿漢知名,朱文印則不太好,恐怕也跟他們喜歡過分修治線條有關吧。
以前刻朱文也好修線條,現在要求自己一刀成型,但線條還是偏軟,大膽獻醜,給兄台參考,莫笑莫笑~


先寫篆字,寫好了你就知道怎麼刻了。
具體,可以在兩個極端上下功夫。
1.刻陰文追求刀光劍影,篆字本身就是由刀而生的筆體。陰文刻的好,一定是寥寥幾刀。而不是諸多反覆。
2.陽文可以嘗試鐵線篆細柔精緻。不為別的,只為刀法。細而不斷,斷而有神在。
藝術的東西沒有一定,自己喜歡就好。入門要多看多吸收前輩大師的作品,找到自己為之心動的風格。
好像扯遠了,個人淺見。


初學只求刻直,刻挺拔。一根線條不管刻多少次,只要最終效果合適就好,但注意是刻,不是反覆刮削,在那蹭來蹭去。(元朱文也一樣,有些老師喜歡由粗到細地刻,那也是刻,不是刮) 題外話,也是我以前犯的錯誤 : 用刀的穩准狠還是要練的,不要為了臨摹得像,就小心翼翼地慢慢去修,沒有意義,重要的是學到什麼,缺少了用刀的鍛煉,那方印的學習是不完整的。長沖刻不好可以考慮先用短沖,我記得吳頤人老師的《篆刻五十講》有提到過。


推薦閱讀:

篆刻如何入門?
書法包括什麼知識?學書法需要了解什麼知識?
篆刻是不是特別難學?
篆刻入門選哪種石?
篆刻大概多少錢一個字?

TAG:篆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