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參加了很多諮詢工作坊,學習了很多新的諮詢技巧,但依然無法避免來訪者脫落?
本題已加入圓桌 ?成為心理諮詢師 更多「心理諮詢」相關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督導給了很多建議,但我還是不得要領,不知道要如何提升自己的諮詢基本功,使自己的技能得到長足進步。
好像很多人都遇到過這個瓶頸,大家是怎麼做的呢?
和前面幾位答主說的一樣,來訪者脫落在一定程度上是諮詢中的正常現象,是否會發生脫落也不單單是有沒有參加諮詢工作坊、學習了多少諮詢技巧來決定的。
先看一些脫落率的數據:
在對125個脫落率研究所做的元分析中,Wierzbicki 和 Pekarik 發布的平均脫落率為47%。國內心理門診的脫落率普遍高於國外,幾乎都在40%以上 。對一段時期內醫院心理門診的脫落率統計發現,最高脫落率為79.4%,最低也達到44%。此外,個人執業的諮詢師和規模較小的諮詢室與大型研究和醫療機構相比,通常面臨更高的脫落率。
一個短的回答:
脫落的發生受到許多不同因素的影響,並不是所有的因素都在諮詢師可控的範圍內。有些來訪者可能在比預期更短的時間內就得到了充分有效的幫助,另一些來訪者可能由於客觀原因(經濟原因、地理位置變動原因)必須提前結束諮詢。在這些情況下,發生脫落都是正常現象。
但是,如果諮詢師在執業中長期保有高於平均水平的脫落率,那麼脫落的發生很可能與諮詢師的行為有關。這種情況下,應及時與督導和朋輩諮詢師進行溝通討論,對自己的諮詢工作和心理狀態進行適當的調整。
一個長的回答:
在查閱了文獻以後,我們將發生脫落的原因和一些解決方案總結如下:
為什麼會發生脫落?
脫落髮生的原因非常複雜,並且諮詢師和來訪者對早期治療退出原因的看法常常不同(唐小娟,2015)。Gearing, Schwalbe 和 Short (2012) 的研究發現,對於脫落的原因,來訪者更多的認為是由諮詢師導致的;而諮詢師經常把脫落歸因於來訪者、來訪者的家人和來訪者的環境限制,意識到他們自己的角色和諮詢關係作為障礙的可能性較低。
以往對影響脫落的因素的研究中,研究者們發現了五個主要變數:
- 臨床機構變數:主要體現在諮詢前告知(pretraining) 和諮詢前的會談提醒 (reminder)。諮詢前告知可以讓來訪者了解諮詢過程,合理化當事人對諮詢的期待。Lawe, Hoerne 和 Taylor 發現,第一次會談後,接受過諮詢前告知的當事人比起未接受者有著更低的脫落率 (Mennicake, Lent, Burgoyne, 1988);
- 來訪者變數:研究發現人格因素和障礙類型與脫落有關。低自尊、低焦慮、對不確定的低忍耐性、高控制型、高對抗型、高利用型、高阻抗、依賴、衝動、反社會人格、自戀型人格等特質與脫落有關(唐小娟,2015)。問題更嚴重的來訪者更容易脫落,尤其是有妄想癥狀、酗酒行為等嚴重困擾的來訪者 (Baekeland Lundwall, 1975)。另外,有人格障礙和飲食障礙的來訪者容易脫落 (Swift Greenberg, 2012);
- 諮詢師變數:Swift 和 Greenberg 的研究發現,成人心理治療中當事人的脫落與治療師的經驗水平有關,新手治療師的脫落率更高,是26.6%,高於19.7%的整體脫落率;
- 交互變數:即諮詢師和當事人在某些維度上的匹配度。來訪者偏好得到匹配的來訪者與沒有得到首選匹配的來訪者相比,顯示出了更好的治療效果(Swift Callahan, 2013);
- 關係變數:指治療同盟 (therapeutic alliance) 或 工作同盟 (work alliance)。Sharf 和 Primavera (2010) 的元分析表明,治療同盟越弱,當事人越容易脫落。在以上五個變數中,工作同盟的強度和治療結果的相關度最為顯著。
在對來訪者的調查中,造成他們選擇提前終止諮詢的主要原因包括問題改善、環境限制、和對諮詢師服務的不滿意。在Pekarik (1992) 的研究中,39%的當事人是由於」沒有求助的需要(問題改善)」,35%由於」環境限制」,26%認為是由於」不喜歡諮詢服務」。
在另一項在大學生心理服務中心進行的脫落統計中,46.7%的來訪者是由於動機低或對治療師不滿意,其次是外部客觀的困難(40%),最後是當事人感覺自己獲得了改善(13.3%)。
在諮詢師看來,提前終止諮詢的來訪者通常對心理諮詢有不切實際的期望,其中很多來訪者以為諮詢能在一兩周內解決他們的問題,另一些來訪者對在諮詢過程中的自我揭露 (self-disclosure) 有持續的高度的焦慮。除此之外,低動機和發生嚴重反移情的來訪者也容易發生脫落。
總而言之,脫落髮生的原因眾多並且因人而異,沒有哪個因素能夠直接導致脫落的發生。
如何預防或減少脫落的發生?
由於造成脫落的原因十分複雜,對如何解決脫落也還沒有一個簡單通用的答案。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們提出了以下一些建議,供你參考:
- 完善諮詢前的準備:在正式諮詢開始之前,諮詢師應當向來訪者解釋心理諮詢的邏輯和形式,澄清來訪者對心理諮詢的誤解,並提醒來訪者他在諮詢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另外,諮詢師也需幫助來訪者確立諮詢目標,並闡明諮詢的範圍、可能的結果、副作用、以及治療需要的時間,以避免來訪者對諮詢持有不切實際的期待 (Baekel Lundwall, 1975; Ogrodniczuk, 2005);
- 最優匹配治療方案:在治療方案的制定中,根據來訪者的情況和意願來為來訪者提供更適合他的治療方式,而不是哪種治療最簡單方便就提供哪種 (Baekel Lundwall, 1975)。在短程心理諮詢中,治療方案與來訪者的匹配度對減少脫落率效果較長程諮詢更為顯著;
- 跟進治療進展:定期與來訪者一起評估並討論治療的進展。在來訪者情況得到改善時,諮詢師應及時給予鼓勵以增強他的信心;當來訪者的情況沒有按預期有所好轉時,及時安撫來訪者的情緒並對治療方案進行適當的調整 (Swift et al, 2012);
- 初期來訪時(指預會談後的第一次諮詢)給來訪者發送諮詢提醒 :Marne等人 (2008)的研究表明,在初次諮詢前提醒當事人,可以有效降低當事人的預約未到率。
- 促進治療同盟,鼓勵情感表達 :在長程諮詢中,咨訪關係的穩定性對脫落率的降低更為重要。諮詢師應在諮詢初期與來訪者建立良好的咨訪關係,並時常咨訪關係的變化,及時作出調整。此外,諮詢師應向來訪者承諾一個安全的氛圍,讓他們既可以在諮詢中探索積極的感受,也可以探索消極的感受 (Ogrodniczuk, 2005)。
脫落是諮詢工作中一個普遍的情況。作為諮詢師我們都希望儘可能地避免脫落的發生,但是要記住來訪者對他們的去留有著最終決定權。當脫落髮生時,諮詢師應該做到理性面對,並多多與朋輩諮詢師以及督導師進行溝通,分析脫落的原因是否與自己在諮詢過程中的行為(做了什麼或是沒做什麼)有關。另外,在平常的諮詢工作中,經常收集來訪者的反饋,在諮詢初期與來訪者建立良好的咨訪關係,也有利於諮詢師及時察覺來訪者的脫落傾向。
——
參考文章:無疾而終的咨訪關係 | 「來訪者脫落」的概念、影響因素及改善方法
在國內做心理諮詢師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遇到有自殺傾向的個案如何干預?
「高危行業」中的心理諮詢師如何自我照顧?
你要的專業靠譜內容,都在這裡啦: 簡單心理Uni - 最有態度的心理諮詢學習社群
我們還有公眾號喲~ 關注簡單心理Uni (微信號:jdxl-uni) ,就能和大咖諮詢師一起輕鬆讀經典,參加全國諮詢師的線上/線下分享會與大爬梯,與3萬+成長中的諮詢師一起學習一起飛!
文中引用文獻請參見原文:無疾而終的咨訪關係 | 「來訪者脫落」的概念、影響因素及改善方法 - 知乎專欄
有幾個疑問。
1、為什麼要參加很多工作坊?
工作坊的意義和作用,可以參照問題如何高效率地利用工作坊等培訓,提升自己的諮詢技能?的討論。在這裡可以說的是,參加多少工作坊和諮詢技巧的提升並不一定有正相關的關係。
2、為什麼要學習很多新技巧?
如果我們去關注那些經典的諮詢理論體系,很容易會看到其簡潔性:精神分析取向關注個人問題背後的動力、過去經驗對當下生活的影響,強調諮詢關係中與阻抗、防禦、移情工作的重要性,詮釋、內省和領悟,新關係的體驗是重要的療愈因子;認知行為取向關注有問題的認知-行為模式,強調調整、修正模式的重要性,以各類幫助建立更具適應性的新認知-行為模式的體驗、矯正技術為主;人本主義取向關注作為自身的經驗和感受、強調對自身的接納和發展,以無條件積極關注、真誠透明和同理心為諮詢工作開展的基石。
是的,3個主流的諮詢取向概括下來就是這麼一段話。或許大部分的諮詢師確實是整合式的,但通常會有個人的理論偏好或者側重。而具體到臨床工作而言,往往不需要很多的技巧。更為重要的可能是核心技術的打磨和精進。
3、為什麼來訪者會脫落?
會脫落的原因當然有很多,鑒於我個人的理論專長和偏好,在這裡提供一些基於動力的假設。(不一定符合——在非治療性督導性的情境下,憑簡單的提問和提問描述也僅僅只能做做假設——題主的情形,但絕對是從業者很容易遇到的現象之一)
之所以會參加很多的工作坊,學習很多的新技術,期望督導給予很多具體的建議,大多基於兩種感受:對於現狀的不滿和期待有更好的處理方法。不得不說,幾乎每個諮詢師都會在從業生涯中面對、或者說反覆面對這樣的時刻。
但有的時候,對內心不滿和焦慮的歸因卻不見得準確。「我覺得諮詢做的爛/來訪者脫落是因為我用的方法不好」有可能只是假象,而真正的原因可能是:
a、我並沒有做好諮詢的設置所以招來了奇怪/不匹配/超出工作或者能力範圍的來訪者;
諮詢的收費是多少?時長、頻率設置為何?是否在正式開始前簽訂諮詢協議/來訪者知情同意書?是否接受遠程視頻個案?是否接受同城的遠程個案?是否接受來訪者在非諮詢時間段與自己聯繫?對於取消、改期、請假的規定如何......
所有的這些圍繞諮詢相關的規則、規定被稱之為設置。每一個設置的背後投在傳遞著重要的信息:諮詢師傾向以什麼樣的方式與來訪者工作,期待與什麼樣的群體工作。舉例來說,收費多少決定了你工作人群的收入範圍,收入範圍又涉及到了這個群體的平均教育水平,而諮詢場地所在的地區又和方便前來人群的工作行業,生活狀態息息相關;如果要求同城個案必須面詢,那麼相當於排除了一部分更傾向於在家而不願意外出社交的群體,又或者說向來訪者傳遞了「外出社交是必須的,重要的」的個人價值觀。
也就是說,成體系而相互呼應,傳遞的信息有高度一致性的設置更容易幫助諮詢師與適合自己的群體工作;而與諮詢師個人能力、特質不符,相互之間存在衝突和混亂的設置會降低諮詢師與面對群體的匹配度,導致工作艱難容易脫落。
b、我並未真正了解和掌握我正在使用的技術,當效果不好的時候,我以為的方法不對其實是我並沒有做對;
這裡舉一個精神分析取向的例子。精神分析理論強調分析和解釋阻抗的重要性。某位來訪者連續遲到,諮詢師說:你看你總是遲到,這是阻抗!說明你不想諮詢不想變好!來訪者在驚愕和憤怒之中決定以後都不來了。諮詢師過後歸因:精神分析不好用!我去參加認知工作坊......
而實際上,常見的分析阻抗可能是這樣的:諮詢師說:「我留意到這幾次你都沒有按時來做諮詢,而最近這段時間我們有談到你工作中的一個困境,對於完成工作任務的拖延。我留意到當我們更多談論到你日常工作的細節時,你說了很多對於工作的不滿,以及這些不滿如何影響到了你的工作熱情和效率。我在想,這幾次的遲到背後是否也有類似的感受存在,也就是對於我們的諮詢,你可能感受到了某些不適或者不滿?」
c、我對諮詢工作抱有某種理想化但可能不大現實的幻想,即存在某一種方法,只要用它就能立竿見影解決問題(這部分有兩類分型,一是認為存在包治百病的萬能葯/方法,只是還沒有找到;二是問題和技術必然是一一對應的,只要某類問題存在必然有效地技術),以至於無法承受諮詢中帶來的各種也許是常見或必然需要面對的挫折。
這個部分就比較複雜了。一方面每個諮詢師內心或許都會有那麼一個理想的形象:身形高大、睿智、說話一針見血,字字千金。和個案工作往往能夠讓對方醍醐灌頂,立馬像網路小說裡面的主角們那樣敢於改變充滿行動力。這樣的幻想可能會讓諮詢師與臨床現實脫節,且難以忍受諮詢中的挫折和反覆。另一方面,這也有可能是個案帶來的:為數不少的來訪者都期望有這麼一個像神醫或者耶穌那樣的諮詢師拯救/點化自己,希望一個具體的建議就能夠讓自己的生活發生改變。而這種幻想通過諮詢的互動傳遞到了諮詢師身上,通過互動的壓力(強調問題的嚴重性和緊急性,需要改善的急迫性,給諮詢師戴的高帽子等等)而讓諮詢師產生了同樣的壓力和認同,即同樣認為對方急需建議、方法,並且認為這是解決的唯一出路。這時候,實際上發生了精神分析中描述的投射認同(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的過程,個案將個人面臨的問題以及慣常的處理模式投射到了咨訪關係當中,而諮詢師在關係互動壓力之下產生了一致性認同的反移情(concordant identification and countertransference)。這樣的願望卻往往註定是失敗的,這很可能是來訪者在個人問題上屢遭失敗的原因,而認同於急需建議和方法最終也只會讓來訪者在生活中遭遇到的失敗在諮詢中重現。
我在剛剛執業的時候,脫落的比例相當的高,我為此一直處於困惑中。後來通過和別人的交流,閱讀以及自我反省,我做了這樣幾個調整,然後脫落的比例大大的降低。我不確定是具體哪一個調整管用了,所以就都寫出來。
第一,不自信的感覺很容易被察覺。我注意到因為經驗尚淺,所以我在面對來訪者的時候自己發自內心的沒有覺得比較自信,而我感覺這種不自信是會通過很多細節傳遞給來訪者的。每當我開始面對一個來訪者的時候,心裡比較容易有質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幫到來訪者的聲音,而我最後的調整就是把「我真的有能力幫他嗎?」的疑問換成了「我如如何能讓來訪者從我們的對話里得到最多的啟示和幫助?」。當然另一方面也因為資歷和經驗增長,自己發自內心地變得更自信和沉穩了,或許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第二,很多時候來訪者會被我們的一些小細節所影響,從而決定諮詢關係的走向。亞龍的《給心理諮詢師的禮物》里有一章就講到諮詢師時常會自戀地認為自己做的某些事情幫助了來訪者,而其實來訪者的角度,可能卻是因為完全不同的另一些事情。他舉例說自己的一位來訪者認為最有幫助的事情,居然是每次諮詢完之後亞龍習慣性的問對方「你希望下一次諮詢安排在什麼時候?」。來訪者說這個問題讓他感到諮詢師是很有意願幫助他的,從而這個小細節給與了來訪者很大的鼓勵。
所以我也因此對自己和來訪者互動的許多細節做了反思和調整,包括以前每次結束的時候並不會主動詢問對方下次時間,後來改為主動詢問。同時以前的方式是在諮詢結束的時候給予一些結論性的反饋,可能讓來訪者覺得「我就只能幫你這麼多了」的印象,而現在更多的是提出一些問題和進一步了解的興趣,包括可能會布置一些作業下一次的時候討論等等。
再包括每次見面,開門,引導來訪者坐下,到如何結束,如何引導他出門,道別等等,這些細節都值得十分認真地思考,尤其是站在來訪者角度去體驗。這一切行為的意圖都在於讓來訪者感到你是認真想幫對方,希望可以持續地支持他的。
第三,清晰地表達你幫助支持對方的意願。諮詢師的訓練大多默認來訪者是自願諮詢的,所以要不要繼續諮詢會默認視作是來訪者的選擇。但這不代表你就不需要表達你希望再次見到對方,希望能有更多對話的機會。我剛開始諮詢的時候就會有這個問題,會有點不好意思告訴對方自己的這些意願,會擔心自己這麼說是不是顯得比較功利。但我和一些來訪者討論過這個問題,不少人並不會這樣覺得,反而會因為感受到了來自諮詢師的主動意願而自己也能更鼓起勇氣繼續。
第四,來訪者招募時做好諮詢前教育和篩選過濾。簡單來說就是,我在自己的諮詢服務介紹裡面特別加入了一些關於心理諮詢的介紹,告知來訪者許多問題的改善需要一定的時間,無法保證一兩次諮詢就能得到顯著結果,甚至有時剛開始諮詢的時候來訪者的情緒和狀態會先變差一些。這樣的方式讓來訪者做好了多次諮詢的準備,同時也一定程度上過濾了那些對諮詢抱有一次就成功幻想的來訪者。
第五,首次諮詢多花一些時間建立諮詢關係。intake的時候諮詢師很容易花過多時間去收集信息,因為的確有很多信息需要收集。但是信息收集會讓你作為一個諮詢師顯得十分有距離感,過於理性缺少人情味。要知道來訪者走入諮詢室時可能是帶著忐忑的心情來求助的,而如果整個首次諮詢就是信息收集的話,很可能會打擊到這種願望。向來訪者表達更多同理心和理解,表達自己希望幫助的意願,能很好地鼓勵來訪者。很多時候來訪者脫落,不是因為你的技術和專業性不夠,而是因為渴望幫助的心沒有得到你的關注和回應。脫落原因(諮詢師部分):
1、用自戀代替自信。
2、用熱血代替希望。
3、用技術代替現實。
4、用犧牲代替同盟。
5、用水平代替人品。
6、用獎項代替專註。
7、用效價代替感受。
8、用承諾代替負責。
9、用目標代替關注。
初入行時,我們都很緊張第一次諮詢能不能留得住來訪者,這可是對我們本就不足的信心一次次考驗和打擊。當時一位我最喜歡的老師對我們說了一句話:
他們來到你們面前,從來沒有過被一個人如此全身心的關注和傾聽,怎麼可能不想再來?
自從那句話的出現,來訪者基本上沒出現過脫落的情況。看到這句提問的時候,我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之中,有兩個問題:一是參加很多諮詢工作坊;二是學習很多新的諮詢技巧,客觀而言這些都不是心理諮詢必備的核心要素,不要以為參加很多諮詢工作坊,學習很多新的諮詢技巧就能做好諮詢了,這種想法是不對的。
我非常不贊成花大價錢參加各種各樣的培訓班,或者看見哪個老師NB就去學各種各樣的技術,比如催眠、沙盤之類的。對我來說,CBT的技術就足以應付大部分普通的諮詢,情況比較複雜的,才會使用其它技術,比如放鬆訓練、系統脫敏等等。
至於心理諮詢會脫落的原因,作為諮詢師不要太過介意,這本身就是心理諮詢很正常的一種現象。
第一個原因就是突發事件,我昨天寫了個案例,就是說我在做諮詢的時候,有個求助者臨時接到單位出差的任務,不得不中斷面詢。好在我跟她及時溝通,用網路諮詢彌補了突發事件的脫落。現在交流的途徑很多,面詢不了還可以網路諮詢,方式是多樣的。
第二個原因是求助者的阻抗。覺得諮詢師態度不行,沒有共情,技術差勁,做不到尊重,看到諮詢師就覺得不爽,乾脆一走了之。
第三個原因就是諮詢師使用諮詢技術的方式不當,給求助者造成了心理壓力。比如出現會談失誤,態度上比較輕浮,有不尊重的表情顯示。
回到問題里,參加很多諮詢工作坊,其實學的只是「經驗」而非「感受」,學的是「技術」而非「感悟」。我說過這個觀點很多次了,心理諮詢最根本的東西不在於技術,而在於雙方的諮詢關係。只有建立良好的諮詢關係,事情才能迎刃而解。
鑽研技術不如先鑽研自己內心,要怎麼面對求助者,怎麼引導求助者,做到真正的專業,這些都是遠比諮詢技巧重要的東西。
修改答案:
替我正在參加的培訓項目做個廣告,題主如果要參加動力學培訓,可以考慮一下這個成都長程動力學2年培訓項目,隨手截了一些我們這些同學們的感言:
-------原答案-------
技巧真沒啥用。
題主還是把參加工作坊的錢省下來做個人體驗吧。
只有你自己的焦慮先降低了,來訪者的焦慮才能跟著降低,才能穩定的跟著你走。
治療效果取決於誰在做治療。
我甚至懷疑,如果是成熟優秀的諮詢師,在諮詢室里和你沉默50分鐘,也會有一定的治療效果,而這些,和技術無關,更重要的是,你是誰。
——————————————
談到脫落這個問題的有趣之處就是,諮詢師本人自己可能只能揣測來訪者脫落的原因,因為,在這裡回答問題的,基本都是被脫落者,除非。。。
如果諮詢師本人做了自我體驗,或者乾脆自己就去做了心理諮詢,然後自己成為脫落者。
我就是一名脫落者。持續了半年左右心理諮詢,我的諮詢師也是一名非常資深的心理諮詢師,非常的專業。然而,我還是脫落了。不過似乎還不是特別精確,應該說是我主動結束的自己心理諮詢或者自我體驗。但是,無法否認的是,我其實主觀上是想「脫落」的。
脫落原因——非常複雜(其他的回答者都說了)
客觀:費用,個人經濟壓力過大。
主觀:涉及個人隱私,不能說。只能說對於我個人而言,是和攻擊性的表達有關,但是肯定不限於此。
而關於題主的問題,不知您是否在進行自我體驗,相信如果您「脫落」一回,可能對來訪者有更深的體會。然而我更像說的是我的一個聯想,就是看到題主的回答在腦子中冒出來的一個想法。
——————————
2014年去ifp世界心理諮詢大會打了個醬油,見了一堆牛氣衝天的心理專家,走真的就是開眼界去了,三天的會下來,只記得了大會的得獎論文。論文題目也忘記了,結論貼在這裡一下:
這些研究的發現表明,治療過程和結果,會受到治療師如何看待自己和如何體驗他們的治療工作的影響,而這些變數被假設會通過他們在治療回他中的行為溝通給病人。
這些研究發現,在工作同盟的評估上,在治療師自我報告的影響因素和病人的評估存在顯著差異。
病人和治療師在看法上的差異,對於治療師的培訓,督導和日常的自我反思有重要啟示。
作為治療師的您是如何看待自己,又是如何體驗您治療工作的影響呢?
必須說,篤定強調「一定範圍內的脫落率」是正常現象的諮詢師,也不敢篤定的說,自己所經歷的那幾個脫落個案中,都是諮詢有效。
因為脫落原因複雜,可能是由於諮詢有效,也可能是源於諮詢無效,然而,面對現實吧,對諮詢師而言,脫落者和正常的達成諮詢目標結束諮詢的來訪者的差別,不用贅述吧。
看書的時候發現一條心得,與君共勉。
我覺得,脫落並不代表諮詢的失敗,只要來訪者有所成長有所領悟,問題得到一定的解決,是否脫落根本不是重點。你不能指望開了兩個療程的葯,病人吃了一個療程感覺好多了不吃第二個療程就一定是不好的。
如果題主特別重視脫落的問題,我覺得有個問題是值得題主思考的:脫落究竟是帶給來訪者不好的結果,還是為諮詢師帶來了自尊和權威的打擊?後者在諮詢中重要嗎?
心理諮詢業界得自戀成什麼樣才會普遍把脫落率當重要指標?這樣的「侵入式關懷」簡直恐怖。還是嗑藥比較自由一些,花錢買放心,儘管葯管的更嚴。
想起個故事。有一個心理諮詢師中了500萬的彩票。記者採訪他,問:「這些錢你打算怎麼花?」他回答:「先把這幾年欠的培訓費還了。」記者又問:「剩下的呢?」心理諮詢師仰天看了一眼,長嘆道:「剩下的,再慢慢還吧。」
脫落的原因有很多,好多專業的諮詢師在從業初期都經歷過。脫落是無法避免的,只是多和少的問題。諮詢師的專業並不是僅僅體現在上過多少課,有一句話叫做「懂得許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當然,上課,做督導這是必須的,在學習中累積經驗,從而快速「成長」。如果你能開始慢慢向內看,而不是只想提高外在的技能,遇到問題多覺察當下。先了解自己,再理解來訪者。多思考。瓶頸不是一下就突破的,慢慢來
報很多工作坊不如報些專業的培訓,比如CAPA,中德班,中挪班等。另外諮詢師的自我分析也特別重要,看看專業的分析師是怎麼對你的,就會明白應該怎麼對你的來訪者。剩下的其他答主說了很多,不重複了
潛在原因——部分諮詢師首次諮詢基本沒有和客戶建立信任感,而是有點露骨地希望客戶繼續後續諮詢(想要保持客戶或者金錢來源等等),可能讓部分客戶覺得無法接受這樣的諮詢師定位。同時,大量客戶有無病呻吟的情況,訴個苦發現沒什麼大不了的就拋之腦後——並非是諮詢師應該進行定位的客戶。
沉睡的觀眾是指那些在工作坊里沒有貢獻的各類參與者,他們或是因為自身原因或是由於外部條件導致了自己無法全神貫注的參與到工作坊中。
自身原因:
- 基因,人類本身就無法長時間的專註在一件事情上,我們本能的就會分心。這是因為在原始人類所處的極其複雜的生活環境中,人們在狩獵採集的同時,還需時刻留意潛在的危險,適當的分心卻有助於隨時觀察到風吹草動,在原始的環境中提高生存的幾率。因此,分心的基因作為優勢基因被保留下來。所以人類本能的就會對於當前正在進行的事情分心。
- 性格,本就有害羞保守的人不願主動表現自己。人們在陌生的環境中會缺乏安全感,習慣於先觀察判斷再才會採取相應的行動,害羞保守的人自我保護意識更強。而在現實中很多工作坊的引導者與參與者並不熟悉,假若不能營造出舒適安全的環境,害羞保守的參與者就會「沉睡」。
- 能力,對於特定的領域不了解。很少有參與者對於工作坊上討論的每一個話題都有自己的見解,當討論到某個他並不熟悉的領域時,參與者自然會選擇沉默。比如說,最近我所引導的一個針對中國本土基金會的工作坊。參與者都是一些沒有任何技術或產品背景的基金管理人員,當我們在討論產品策略和技術方案時,他們便會「沉睡」。
外部原因:
- 無法拿到話筒。參與工作坊的人形形色色,總會有一些很積極表現自己的人,這些人會長時間霸佔話筒,大量佔用會議時間。某些想要發表自己意見的參與人,鑒於無法拿到話筒,也會選擇「沉睡」。
- 不知道在討論什麼。儘管參與者通常都會從頭到尾的參與工作坊, 但很多時候由於討論的信息量太大太雜,有些人會因為跟不上討論的節奏而迷失,不知道現在在討論什麼。
- 不知道應該如何參與。因為在工作坊里,為了更好的獲取參與者的信息,很多引導者都會採用一些工具引導參與者討論。比如說,我們公司最常用的用戶畫像和商業看板。這些工具可以很好地幫助我們系統化的收集信息和梳理信息,但這些工具同時也是比較的複雜,第一次使用的參與者並不知道如何使用。
叫醒你的觀眾
準備階段,排練一次設想現場可能會發生的狀況並制定應對措施。比如說在哪一個環節,我們的參與者會有怎樣的問題。我們在準備階段可以通過預演來識別並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
讓團隊活躍起來 - 增強參與者的安全感(開場時)
- 問兩個不需要語言回應的問題,如是或否的問題並用肢體語言回應。比如說,大家今天參與者有多少人曾經接觸過inception,接觸的人舉手。
- 當期望參與者採用肢體語言回答時,引導者自己需要在提出問題時用肢體回答,這樣參與者才會明白你想要他們做什麼動作。當引導者需要大家舉手回答時,在問問題的時候自己就可以給大家演示舉手回答。
當任務比較複雜時,引導者需要給出清晰指示(PeDeQs),進行中
描述行動的總體目的(purpose),比如說用戶畫像的目的是為了選取出我們特定的需要針對的用戶群體,
- 引用主題外的例子(example),提示參與者的同時也不影響參與者的觀點。假設我們要使用商業畫板工具,在講解的同時,我們可以引用與討論主題無關但參與者都了解的例子,比如Airbnb的例子。
- 使用語言和動作給出常規指示(Direction),比如具體操作的流程。
- 解釋特定的例外和特殊情況(exception)及處理他們的方式,應該在常規指示講解後討論exception
- 問問題(Question),確認參與者理解了你的指示
- 開場 (starting)
設置檢查點 - 用於確保所有參會人意識到議題將要發生轉變,同時通過解釋下一步驟的目的告訴大家下一步驟的重要性。
提醒參會人會議的總體目標,因為討論的信息量大且通常工作坊的時間持續長,所以我們需要不定時的和參與者重申我們的目標。在我們引導的工作坊中,這個目標通常就是我們制定的電梯演講。
回顧,快速回顧已經完成的事情。針對每一個環節,在結束時最好有一個回顧的過程。
- 總結大家剛才談論的要點
- 和參與者確認是否都認同
- 標記已完成項目,顯示進展
前瞻,簡單描述團隊即將要做的事情。
- 可視化下一步的議程,定位在總體agenda的位置
- 描述議程的將要採取的形式,可以採用上面提到的PeDeQs的指示。
鳥瞰,為什麼我們需要有這個環節,這個環節是如何服務於我們工作坊的整體目標的。
- 可視化會議的總體目標,電梯演講。
- 解釋前瞻議程是如何服務於這個目標的,比如說用戶體驗地圖的環節就是幫助我們識別用戶現有的痛點,而這些痛點反映在電梯演講里就是我們客戶期望的需求。
保持在正軌上
- 可視化,將大家討論的東西都可視化的呈現出來。比如我們在頭腦風暴的時候,都會將大家的想法寫在貼紙上並貼在相應的區域。
- 重新定向問題, 當出現發散時,重新定向問題是確定發散內容的價值,並請求將它放在「停車場」里。
- Rabbit hole,識別發散的風險。在討論開始前,每位參與者拿著一個兔子洞的卡片,當話題偏離討論的主題時,大家舉起手中的卡片,提示風險。
- 當重新定向問題被否決時,你可以轉向團隊,讓團隊決定。
- 假設團隊都認同此時應該討論某個發散的問題,引導者可以在討論之前,和參與者制定好討論的時間限制,將發散限制在一定範圍內。
高效團隊分組 - 通過小組的形式,將不同背景的參與者劃定在一個小組內,涵蓋不同的領域
- 告知參與者,他們會被分組
- 盡量平衡小組內的人員構成,比如搭配技術人員和商業分析師在一個小組中。無論是討論技術話題,還是產品設計時,小組都能有產出。
- 小組彙報,(結束時)
- 每個小組彙報完後,其他每一個小組有一到兩次反饋的機會
- 輪轉使用話筒並限制時間, 要求其他的每一個小組成員都提出自己的反饋意見
分心是人的天性,不可避免。為了讓會議更加高效的進行,作為組織者,我們可以通過充分的會前準備、持續的觀察與會人的狀態、採用不同的激勵方式和清晰的指導,叫醒那些「沉睡的觀眾」。無論鼓掌也好,吐槽也罷,能夠積极參与豈不比對著一群沉睡者自言自語要好得多?
文/ThoughtWorks金世愚 來源:叫醒你的觀眾 - ThoughtWorks洞見
感覺。
沉浸,換位思考,共鳴,方案,實施細節。
大部分是信任問題,不是錢的問題。1.自己認知的錯誤,培訓只是交給你一些理論或者案例,並不能直接給予你能力,就像看了西遊記不能立即有孫悟空的七十二變的神通一樣。 2,實踐出真知,這是恆古不變的。不了解你的實際情況,從你提出的問題來看,你的相關經歷不多或者你不擅於從以往經驗總結一些東西,理論沒有絕對的準確,它是人定的,永遠記住這個,就連科學定理還曾被推翻,沒有例外。什麼都是基於你的經驗或者其他人的經驗來判斷的,但是你經歷的較少,起碼還不足以將你的經歷與理論結合起來做到隨心所欲。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一些年齡大的老人很容易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他們可沒學過心理學。經驗很重要。 3,大局觀太局限,你糾結的問題方向錯誤,你應該反思你參加的學習活動教給了你什麼,自己的問題還解決不了,還想去解決別人的問題,察言觀色這項技能在社會上必須會,更何況你還是靠這個吃飯的,一般情況下你應該給予來訪者的是一個放鬆的氛圍,去引導他們,不能急躁。 4-聖人孔子還不能保證所有人是自己的學生呢,何況我們平常人呢,眼界放開點。
看個題目我以為是脫髮諮詢
脫落是諮詢的正常狀態之一。
我比較好奇的是,你在諮詢的時候會對可能脫落的結果感到焦慮嗎,如果焦慮,來訪者是能感覺到的。
這部分可以請你的督導和你探討
來訪者脫落有很多原因
推薦閱讀:
※長期心理諮詢中感覺親人與朋友都離我越來越遠,越來越覺得孤獨怎麼辦?
※按摩的時候被解開內衣,是被揩油了嗎?
※什麼是精神動力治療?
※想了解心理諮詢,可以從哪些書開始?
※「依戀」理論近期有出現新的應用嗎,為什麼「依戀」話題如此老舊卻還是很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