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維諾短篇《在美洲虎太陽下 》如何理解?


-

謝謝邀請。題主你說的《在美洲虎太陽下》,國內一般翻譯為《美洲豹陽光下》,下面統一用後者。這個問題大致需要分三個方面回答:

一,「美洲豹陽光下」這個詞的含義;
二,《美洲豹陽光下》這個集子的特點;
三,具體到《美洲豹陽光下》這個單篇,應該怎麼理解;

詞的含義

先說第一個問題。「美洲豹陽光下」(Sotto ilsole giaguaro),指的是瑪雅太陽神廟裡的浮雕。有關瑪雅文化我了解不多,由於更深入的東西也無關宏旨,下面直接引用百度百科的說法:

公元292年,Balam Ajaw(傳統上譯為「Decorated Jaguar」,被裝飾過的美洲虎)繼位為蒂卡爾國王,開始了強大的蒂卡爾王朝。

具體到卡爾維諾這篇小說里,指的是一種與活人獻祭有關的圖騰崇拜的浮雕。在文章里,這個詞大致有三重含義:活人獻祭(宗教儀式),圖騰崇拜(宗教情感),墨西哥史前文化(地域屬性)。

以這個概念作為標題,暗示故事與墨西哥史前文化相關,與某種宗教情感的宣洩表達相關,與某種儀式相關。

至於怎麼個相關法,我在第三個問題裡面詳說。


集子的特點

《美洲豹陽光下》是個未完結的集子,目前一共三篇,為《味道,知道》(又名美洲豹陽光下)、《國王在聽》、《名字、鼻子》三個短篇。單從標題不難發現,三篇文章保持著某種一致性,亦即都是從人的某一感官職能入手,呈現人對周圍世界認知的故事。

首篇是味覺,次篇是聽覺,三篇是嗅覺。

這三種知覺方式,都是人賴以建立與世界溝通的紐帶。通常情況下,人們通過各種不同的知覺方式形成與世界的交互、認知,其中任何一種知覺方式,亦可獨立構建單一維度意義上的認知,比如只用眼睛感知世界,只用耳朵去聽這個世界,甚至只用鼻子去嗅這個世界等等。

卡爾維持這個集子的特點,正是憑藉、或者主要地憑藉一種維度,去完成個人與世界的交互、認知。在這本書的序言引文中,卡爾維諾描述(預設)了這樣一種存在狀況:

經歷了幾個世紀,閱讀習慣已經將有知識的人變成了閱讀的人,這個閱讀的人不一定比先前更有知識。不讀書的人能夠看見和聽見很多我們感知不到的東西:狩獵的野獸的足跡,還有風雨欲來的徵兆。他們知道如何在白天通過樹木的影子,在夜晚通過地平線上星星的高度來辨別時間。至於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他們比起我們所具有的優勢也是毋庸置疑的。

這一段文章值得特別注意,因為它隱含了《美洲豹陽光下》這個集子的基本邏輯預設。

首先,卡爾維諾拎出一種人與世界建立關係的獨特的知覺方式:閱讀。

通過閱讀來建立認知的人,即是閱讀的人。

在卡爾維諾看來,閱讀與直接對這個世界進行觀察、嗅、聽具有平等的關係,屬於認知世界的方式之一,並且沒有比其他方式高明。閱讀有認知世界的優勢與獨特性,而不閱讀的人通過其長期仰賴的某種方式(比如聽、看、嗅),同樣可以察知到許多閱讀者不能察知的世界。

需要申明的一點是,這種邏輯預設,只是卡爾維諾進行創作的一種設定。至於人認識世界的具體情況怎樣,不在討論範圍之內。

搞明白了這個集子的特點之後,在本部分需要說明的最後一點是:

具體到《美洲豹陽光下》一篇,其描寫的是以味覺這一維度為基準所建立起來的對世界的認知。


這篇文章在講什麼

卡爾維諾詭異絢麗的想像力、敏銳精細的觀察力在這三篇文章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如果我們拆開七寶塔,卻會發現吸引人的仍舊是那些永恆的話題,靈感在於呈現的方式

《國王在聽》這篇故事限制了國王的活動場所、觀察視野,又讓謊言與陰謀與多疑充斥於國王世界的四遭,最終其所能憑藉的,只有基於聲響所給出的推測、基於過往歷史所給出的政治預判。心理活動與聽覺描寫完美的融合在一起,通過意識流的活動勾勒出驚心動魄的宮廷政變、政治角逐。

單獨呈現聽覺世界這種限制性的減法,反倒是加強了情感的張力。而整個故事的戲劇性,甚至不亞於莎劇。

《名字,鼻子》亦復如是,一段聞香識女人的故事,講的極盡奢靡,香艷無比,既有窮奢極欲後的疲憊厭倦感,又充斥著流動的情慾。

至於《美洲豹陽光下》,則可直接改名《舌尖上的情人》。這篇文章大量里運用隱喻、暗示、互文。開篇敘述了一段耐人尋味的愛情故事:見習修女愛上了神父,最終為其殉情,然而終其交往生涯,又可謂發乎其止乎禮,那麼愛情是怎麼發生的,情慾是怎麼進行的,這種愛情與什麼樣的情感摻雜在一起?

問題的關鍵即在於味道。

味道是本篇文章所建構的世界裡最主要的認知方式,亦即個人與周圍世界發生交互的最重要渠道。於是有了被送進修道院的貴族家的女兒,她們被限制於一種清苦、單調的生活,卻允許帶一名張羅食譜的女僕。於是貴族出身的修女們的唯一的任性,就是用菜譜和味道來宣洩其內心的幻想。

她們讀的書裡面講的都是些出神、耶穌變容、受難者和酷刑;這些女人的血液中流淌著彼此矛盾的慾望,征服者的後代與印度公主或者女奴的後代的基因混雜在了一起。

請注意卡爾維諾是如何將這個世界精細地搭建起來的:

出身貴族的見習修女既是征服者又是被征服者(「基因混雜在了一起」),而此刻她們最確定的身份則是侍奉上帝的人,腦子裡充斥著宗教的故事,但是作為人來講,其血液里奔騰的又是一個少女的激情和慾望。

身份、性格、使命的質素糅合在一起,唯一的出口就是味道。進一步地,卡爾維諾將味道這一窗口,提升到了認識世界、與世界溝通的高度。於是在此意義上,侍奉上帝的貴族少女以食譜為媒介,搭建起了與 神父之間的默契,在聖潔的外殼之下,發展出一種免於神聖教條追責的「意淫愛情」(警幻仙子批賈寶玉語)。

在世界和他們自己眼裡,那份愛情可能是完全貞潔的,但是,那份肉慾又是沒有止境的,因為他們通過品嘗同樣的味道,建立起了一種神秘而細微的默契。

須知這種微妙的默契不止是修女與神父的愛情,他們耳濡目染的共同世界,乃是充斥著耶穌受難之類的宗教話語、情感,而他們的身份,又是面向上帝的獻祭者。宗教之愛與情慾之愛混在一起:

在精神層面上,這個詞的詞義得到了升華,不過並沒有抹去肉體的激情。

而宣洩這種愛情的唯一出口,就是基於味道交流的默契。於是神父、修女相繼而死的這一儀式化行為,便和味道搭構成了某種密切的關係——一種基於味道的殉情儀式。

貫穿文本始終的,是兩位遊客(奧利維亞與敘述者)的愛情,二人知曉修女的愛情故事後,同樣也習養出了基於味道的默契,隨後又以所見所感,被引導著去實踐神父—修女—上帝,以及隨後獻祭者—食人者—神祇中所對應的那種關係。

同樣是基於味道,如果說神父與修女尚且是一種自願赴死,那麼太陽—美洲豹式的獻祭儀式,除了自願赴死之外還多了一層捕獵的激情。

獻祭儀式的規則是舉行非和平的田徑比賽,最終勝出者才可享受作為祭品的榮耀。這些活人祭品的胸口被黑曜石製成的刀子剖開,屍體放上祭台,被神祇的代言者——禿鷲吃掉,禿鷲吃剩的部分,被部落的人吃掉,此時吃人者又成為神祇的代言。

在這種人相食的過程中,獻祭者的肉的味道被用各種香料凸顯出來,吃下去,變成其他人的一部分,變成刻在腦海里的深刻紀念,味道與宗教情感與情慾融為一體。

隨著體驗的深入,奧利維亞與敘述者的關係,亦從修女—神父式的默契交流,進一步升為吃人—被吃的融為一體。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吃人者享受吃人的快感,被吃者也在對方的大朵快頤中領略被吃的快感(由於此時被吃者的肉體已經破碎了,所以這種快感實際上是一種非感官意義上的,只有在太陽—美洲豹崇拜意義 上才能得到確切理解)。於是結尾就有了敘述者下山的非現實的一幕:

我下了山,然後在大海一般綠色的汁液中,重新登上陽光照射下的太陽—美洲豹浮雕所在的位置。世界旋轉著,被國王神職人員歌喉的我,躋身於手裡拿著8毫米攝像機、戴著大沿帽的密集的遊客中間,從高高的台階奔下。太陽的能量沿著密密麻麻像血一樣紅、像葉綠素一樣綠的網路移動。我在所有被咀嚼和消化的纖維、在所有趁著太陽進食和消化的纖維中生活和死亡。

下面是兩學一做時間,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總結起來就是魯迅先生說的:

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


推薦閱讀:

有哪些完全不帶傷感的情詩,而且值得品讀/直戳人心的?
盤古部落,也就是說,人類的起源在哪裡?
為何豆瓣上三毛作品的評分比張愛玲高很多?
如何翻譯莎士比亞的「We are such stuff as dreams are made on」?
如何向國內優秀雜誌報刊投稿?平均反饋的時間是多久?報酬如何?

TAG:閱讀 | 文學 | 伊塔洛·卡爾維諾ItaloCalvin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