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的詞「花謝花飛花滿天」是 QQ 空間水平嗎?

單論這知名度極高的一句,是否在全書中算下等?它為何流傳度這麼高?


這是QQ空間在知乎被捧得最高的一次。
如果可以單憑一句話說詩low的話,別忘了紅樓夢還有一句「恆王好武兼好色」。
--
如果真要達到qq空間的水平:
花謝花飛飛滿天,斷翼天使有誰憐,
我知我是好女孩,我紋身來我抽煙,
C F 善使黃金狙,勁舞能把技能連,
日本網友尤可恨,如見何炅應道歉,
應!道!歉!


單論這一句,是。

問題是就給你「花謝花飛花滿天」,往後續寫二十句,我不大覺得古風殺馬特們還能寫出一樣水準的東西來。

講真啊,論詩不能看字不看句,看句不看篇。我不是說《葬花吟》有多好,但是打到QQ空間水平未免就太過了。

「床前明月光」,「春眠不覺曉」,我還覺得是鳳凰傳奇水平呢。

另外長篇作品,本來就講求層次鋪陳,勁都使在第一句,後面要怎麼撐啊。杜甫的《詠懷五百字》,開篇不過是「杜陵有布衣」;白居易《琵琶行》,「潯陽江頭夜送客」,都是大白話,白描而已。題主所引《代悲白頭翁》,「洛陽城東桃李花」。未免雙標。

最後圍觀了一下題主的其他問答和評論。抱歉,我得提前拉黑你了。我這個答是寫給有一定鑒賞能力、文學常識和基本素養的人看的。


◆埖謝?埖飝?飝滿天↗

這才是QQ空間的水平


這個答案寫到一半時就丟下了,本來沒想續寫,但今天這個問題又出現在了我的時間線上,正好有點時間,所以寫完了發上來。不喜歡看長篇大論的人請無視。

---------------------以下為正式回答---------------------

這個問題在我的時間線上晃悠好幾天了,本來沒興趣理會這種毫無價值的問題,但看過問題編輯記錄和題主的表現之後,我決定先拉黑題主再來答上一個。

我的回答當然不是為了解答題主的疑問(事實上他提問也不是為了解決疑問,而是尋求認同),而是想整理一下自己在一些問題上的看法,與同道者交流,並希望對詩詞愛好者有所幫助。我認為,一個很差的問題背後,也可能會有值得分析的東西,這個問題背後隱藏的是詩詞愛好者應該如何學會鑒賞和比較的問題。下面是我的提綱:

1、分析題主的鑒賞能力處於什麼水平;
2、在詩詞如何鑒賞和對比這個問題上,分享一些個人看法,順便論及評詩時常見的幾個誤區;
3、從個人觀點的角度,分析一下被題主拿出來的這一句應該如何評價,如果要跟唐代大家的作品比較,又應該如何分析對比。

---------------------第一部分的分割線---------------------


首先,為了引出問題,拉題主出來作個反面典型,來看看他的斤兩。題主在提問、修改和一些回答下的回復里總共也沒說幾句,但我認為,這些已經足夠了。總結一下:

(1)題主在評價這句詩時的用詞有:「土」、「差」、「水平極其捉急」、「文筆和境界被完爆」、「文筆完全不是一個等級」、「QQ空間水平」、「何以笙簫默水平」(歡迎補充)。我們知道,一個人平常最熟悉什麼,在遣詞造句和舉證時就越習慣使用什麼。從這些用詞里,我可以看到一個慣使網路用語、常刷QQ空間、喜歡流行文化又自視過高的年輕人,卻看不出一點古典文化修養和積累的影子。一個有起碼水準的鑒賞者,至少會在發表評價時使用幾個常見的術語,例如「格調」、「文采」、「風骨」之類,而且只要稍有閱讀量上的積累,就斷不會問出這種問題。因此我斷定:題主應該連《唐詩三百首》都沒讀完,在鑒賞力上處於不入流水平。

(2)從上面的例子還可看出,題主的辭彙極其貧乏,翻來覆去就只會說「完爆」、「差」幾個詞,至於為何完爆,差在哪裡,他並沒有說,而我斷定,他根本說不出來。在詩詞鑒賞中,能分清好壞是第一重功力,能知道好在哪、壞在哪是第二重功力,能將因何好、為何壞用語言清晰表達出來是第三重功力。題主連第一重功力都不具備,這一點在後面分析這句詩時就能看到。他說不出具體的好壞,原因一方面是積累和修養不夠,另一方面,就是他的文字表達能力也是不入流水準。

(3)題主因為跟幾位答主有爭論而頻繁修改問題描述,但看他的截圖,人家明明是告訴他小說中的詩詞水準要跟人物的身份、年齡和修養對應,沒有拿李杜和曹雪芹比較的意思,他卻理解成了對方說曹雪芹能寫出李杜的水準,這樣的理解力也是令人嘆為觀止。所以我再下個結論:題主的閱讀理解能力同樣是不入流水平。

看到這裡,相信各位都有自信在這三項上面比題主高到不知哪裡去了(沒錯,我就是覺得各位答主打題主打得不夠准,不夠狠。要不這第二和第三條都可以省去)。水平差一點並不要緊,只要虛心學習,遲早會提高的,但爛水平配上狂妄的態度,那就沒救了。我不打算在態度問題上再多費口舌,下面就來討論一下「詩詞鑒賞的能力應該如何培養和提高」這個問題。

---------------------第二部分的分割線---------------------


我認為:培養鑒賞能力並沒有什麼捷徑可走,多閱讀、多思考、多積累,水準自然就上來了。不過,如果有修養深厚的人在旁邊指導,那就可以事半功倍。一個只有初中語文程度的孩子,面對一本全是豎排繁體、半個注釋都沒有的唐詩選集是個什麼感受,我再清楚不過了。除了付出努力之外,選對方向也很重要。我認為以下幾個誤區是鑒賞詩詞時應該注意避免的:


一是只看局部,不看全篇,割裂句與篇之間的關係。名篇與佳句並不矛盾,但要二者兼得卻很難。如果一篇之中有一兩個特別突出的句子,而其它句子卻不相稱,那麼這種不協調感就會破壞詩歌整體的美感,使佳句也跟著失色。「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兩句此前默默無聞,直到被晏幾道用在自己的詞中才廣為世人所知,就是這個道理。反過來說,有些句子單獨拿出來看並不出彩,但因為全篇安排得當,讀來只會感到神完氣足,不會覺得突兀。長篇歌行因為要進行鋪敘,尤其注重章法,這一點前面有些答主已經說過了。

二是將精力放在探求詩歌以外的東西上,而不是注重詩的本質。這一點對所有文學形式都是成立的,因為無論哪一種文學形式都有自身獨特的本質屬性。中國的古典詩詞多半都可劃歸「抒情詩」這個分類,抒情詩的本質應該是一種感動人心的力量。圍繞它進行的研究,無論是考證作者的生平、探究作品的背景還是分析使用的典故和技巧,都應服務於一個中心目的,那就是考察這種力量因何而生、有多強大和怎樣起作用,如果這些研究偏離了這個目的,那就是舍末逐末了。例如,考察作者生平,了解了其一生的遭際和思想的變遷,就能更清楚地理解一些作品的內涵和作者傾注的感情。但如果像蘇雪林那樣,將作品中的一些字面生硬牽合,強行八卦出一堆李商隱的戀情事迹,或者像很多「紅學家「那樣,為了證實自己的結論,對原作文本胡亂割裂和臆改,那真成了作品的一劫。初學者如果上了他們的當,把八卦認作事實,將臆想當成真理,那就不免視李商隱為到處留情的網文主角,把曹雪芹當作只會使用影射手法的三流小說家,離作品的真滋味反而越來越遠了。


三是將論人和論詩混同起來。我國有個歷史悠久的論詩傳統,叫作「詩如其人」。這項傳統的擁護者很多,代不乏人,究其原因,恐怕是因為這種貼標籤式的論詩方法簡便易學,即使評賞者水平很差也不易露餡之故。舉個例,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有「白石有格而無情,劍南有氣而乏韻」的說法,啥是「格」和「韻」?又從哪能看出有沒有「氣」?魏晉間的詩,後人論及時有「建安風骨」、「骨氣奇高」、「左思風力」之類的說法,「風骨」、「骨氣」、「風力」這三者之間又有什麼聯繫和區別?這些問題專業研究者扯一大篇恐怕也不容易說明白,但交給「詩如其人」派,一句話便可論定,豈不妙哉?

當然,我這不是說「詩如其人」一定不靠譜。詩人的遭遇、性格和思想都必然對其作品產生影響,這是不言自明的,但人性是何等的複雜,人一生中遇到的事又是何等的千頭萬緒,做人和作詩雖有聯繫,卻決不能簡單的等同。我理解追星族愛屋及烏的心態,但我不贊成這麼做。


四是尋求唯一正解,排斥別的解讀方式。我國的詩論傳統向來主張尋求作者的原意,並以其作為作品解讀的唯一正解。這個傳統影響深遠,連年代較近的學人也未擺脫,例如俞平伯在解釋李煜《浪淘沙》末句「天上人間」時,就列出四種解讀方式,並從中選定了一種。這樣做不見得是普適的,因為詩歌語言的歧義和朦朧不一定會影響對內容的理解,反而可能擴大想像和聯想的空間,使詩的內涵更加豐富。即使聯想的內容超出了詩的本意,只要基本的訓詁和典故理解不出錯,也有可能拓展新的外沿,王國維提出的」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的三個境界「就是明證。對於本身就指向不明難以索解的作品,不妨承認作者的原始意圖已經難以復現,保留多種闡釋的可能性,這樣在文藝理論發展之後就可能會有新的發現。仍以李商隱為例,他的無題詩向來號稱難解,眾說紛紜,訖無定論。古代那些試圖拔高他的人總是繞不出「文以載道」和「美人香草」的傳統,解讀時總是拿政治諷喻的模子來套,結果是到處穿鑿附會、捕風捉影。到了蘇雪林,提出這些詩全是不折不扣的愛情詩,在當時確實有打破思維定勢的作用,但她的解讀也因為步子邁得太大繞到溝里去了。直到「唯美主義」、「朦朧詩」、「意象派」這些從西方泊來的辭彙進入了視野,回過頭才發現,李商隱原來是那麼前衛。引用幾段解讀的文字:

我們再看一下這一聯的形式美。律詩的規矩,頷聯和項聯必須都是對仗,首尾兩聯可對可不對。「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已經是非常工整的對仗,「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更加工整巧妙:「滄海」對「藍田」,地名對地名,海水對高山,這還不夠,而「滄」是暗綠色,恰恰和「藍」相對,「海」又可以和「田」相對;兩句之中,一山一水,一明一暗,一陰一陽,一珠一玉,處處都在對比。現在要問一個問題:這一聯無論對仗如何工整,無論措辭如何絢爛,到底要表達什麼呢?

的確,滄海月明,藍田日暖,這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場面,被詩人這樣沒來由地捏合在一起,除了字面耀眼迷人之外,並不說明任何意思。——它們並不「直接」說明任何意思,這樣的表現手法正是前文講過的意象的疊印(superposition) 或並置(juxtaposition) 。兩個極具衝突色彩的意象並置在一起,就開始以一種特殊的方式來表達自己了。

雖然用到了術語,其實一點都不深奧。我們設想一下,單獨給你一幅少女的圖畫,你會想到什麼呢?單獨給你一幅落花的圖畫,你會想到什麼呢?現在,把少女的圖畫和落花的圖畫一同展示在你的眼前,你的感受是否與方才不同了呢?是否生出了「錦樣年華水樣流」的感觸呢?這,就是最簡單的意象並置。

繼續用這個素材很粗略地描述一下不同詩歌流派的特點:如果我說「青春像落花一樣逝去」,這是最簡單的比喻手法;如果我說「啊,何等的憂傷!花兒落了,我的青春也隨風飄逝了」,這就是浪漫派;如果以具象的落花來象徵某種抽象的觀念,這就是象徵派;如果說「青春捆綁在最高枝頭的花瓣上」,這就是玄學派;如果面無表情地把一幅少女的圖畫和一幅落花的圖畫並置起來,這就是意象派。


——蘇纓《唐詩的唯美主義》

五是將自己的標準絕對化,例如因為自己的喜好拒絕接受別的風格,或者為推崇自己喜歡的作者而貶低其他作者。這一點相當多的古代論詩者也沒有避免,而我認為,每個人都難免有自己偏愛的作者和風格,也可能偏偏不喜歡一些享有盛名的作者和作品。喜不喜歡是自己的事,別人怎麼說並不重要,但沒必要刻意去貶低,好惡不應成為評判的標準。


六是罔顧前提地強行比較。題主提的這個問題就是一個例子,要從比較中看出詩的高下,這沒問題,比較全篇或是單句都可以,甚至不同風格、不同題材、不同詩體、不同語言的詩都可以拿來比,只是需要一個前提:比什麼?詩藝?辭藻?氣魄?內涵?沒有一個合理的前提,就沒法公正地比較。「春眠不覺曉「、」床前明月光」這些詩句,無論感情、句法、節奏、意象還是立意,都跟這一句完全不同,無從比起。《代悲白頭翁》的章法與此詩完全不同,比較首句毫無意義。由此可見,在題主的腦袋裡,這個前提是根本沒有的。我來引一段朱光潛先生的話:

如果你沒有決定怎樣才是美,你就沒有理由說這件作品是藝術,那件作品不是藝術。世間固然也有許多不研究美學而批評文藝的人們,但是他們好像水手說天文,看護婦說醫藥,全憑粗疏的經驗,沒有嚴密的、有系統的學理做根據。我並不敢忽視粗疏的經驗,但我敢說它不夠用,而且有時還會誤事。

再舉個例子:知乎有個問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是不是唐詩第一的問題,有個答主列舉了很多寫景的詩句一一與此詩對比,最後得出結論:都沒有這首詩好,因此它是第一。這個對比顯然是不公平的,因為無論是杜甫的「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還是王維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詩題都不是《春江花月夜》啊!

七是過份強調主觀感受,讀詩全憑感覺,甚至流於神秘主義。詩的好壞是可以講,也講得出的。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但他終究沒有隻說這一句話就飄然遠去,而是留下了五千言。我想引用自己非常贊同的兩段話來說明自己的立場:

中國的文藝評論有兩個不算太好的傳統,一是以玄解玄,一是以不解為解:前者愛說一些玄之又玄、大而無當的話,解釋之語簡直比被解釋的對象更需要解釋;後者過分強調審美的主觀性,說一首詩為什麼好,因為「我覺得好」,為什麼覺得好,因為「心領神會,不可言說」。
幸或不幸的是,文藝理論的一大功能就是把所謂不可言說的東西清晰地言說出來。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這麼做,也不是所有人都贊成這麼做,甚至有人覺得似懂非懂、朦朦朧朧的感覺才是最好的。這也無可厚非,「禪客相逢只彈指,此心能有幾人知」。我尊重彈指派的深不可測,但我是講理派。

——蘇纓《〈人間詞話〉精讀》

---------------------第三部分的分割線---------------------

廢話說了那麼多,是時候來說說「花謝花飛花滿天」這句詩的評價了。與其他答主重複的話不再多說,我的意見有三條:

第一,這一句是警句,跟「一夜北風緊」不是一路。古典詩詞一般忌用重複的字面,但這一句卻在七字中用了三個「花」字,非常罕見。意象單一的缺點是單調,優點是力量集中,加上這一句層層遞進的句法,這樣就通過一種急切、緊張的口吻給人以透不過氣的沉重感。試著去掉重字,將這一句改為「花謝飛滿天」,意思一樣,但感覺就完全不同了。因為原句將三個意象並列放在一起,產生了上面引文中說到的「意象並置」的效果,而且這三個意象之間又有時間上的遞進關係,這樣就有了強烈的畫面感。去掉了重字,那這一句就成了平鋪直敘,感染力也就大幅降低了,這是詩的句法可以大幅改變觀感的例證。再舉一個例子,杜甫《登樓》詩的開頭:「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讀來感覺危急的氣息和磅礴的氣勢撲面而來。細看這兩句會發現,首句先說結果,次句才道出原因,這構成了第一重張力;首句登樓賞花本是樂事,卻接上「傷客心」這樣的結果,形成了一個突兀的轉折,這是第二重張力;次句「萬方」與「此」大小懸殊,再加上「多難」與「登臨」的對比,構成了強烈的反差,形成了第三重張力。上面提到的危急感和氣勢,就是由此而來。如果將這兩句按正常語序寫成「萬方多難客傷心,花近高樓此登臨」,那就是三流庸手的手筆了。

第二,這一句的異文雖然只差一字,形成的畫面感卻完全不同。如果第五字是「花」字,那這三個意象就如同三個定格畫面,可以產生意象並置的效果。如果是「飛」字,則有了動態,像一個從短焦到長焦、特寫到廣角的長鏡頭。我個人的意見是:作「花」位元組奏更快,更緊張,作「飛」字則減緩了節奏,而且兩個「飛」字的意義、用法都相同,有點累贅,因此還是「花」字較好。

第三,這一句在全詩開頭劈面而來,用盡千鈞之力,正見出作詩者滿腔的傷感不能自已,情感噴薄而出。但因為用力過猛,後面難以為繼,緊接著的「紅銷香斷有誰憐」前四字無非是上一句的重複,實際上只說了「有誰憐」這三字,宛然十幾歲多愁善感小女生的口吻,這就是作者筆力老辣之處了。中國的古典詩詞是沒法孤立來欣賞的,每個意象在詩歌傳統中都有著特定的含義。像「落花」這個意象,從來都是跟青春流逝、紅顏易老的慨嘆關聯在一起的,看到這個意象,善於聯想的人都會立即想起陶淵明的「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謝朓的「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杜甫的「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更愁人」(這一首的筆法轉折正好可以拿來與此詩對比,一看就知道何為老辣、何為纖弱)、李煜的「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等等名句。與這些句子對比,就可看出此詩筆力纖弱,立意和內容都較單一,與名家名作的水準雖有一定距離,但與林黛玉的身世、性格、遭際等等卻都非常契合。中國的古典小說名作不少,但能在書中讓主人公作詩作詞,作出的詩詞又各具特色,與本人的設定完全相符的,還有哪個能做到?曹雪芹的偉大,在此處可見一斑。


題主別這樣。
「八月秋高風怒號」這一句也不過是王熙鳳「一夜北風緊」的開篇水準。


「《紅樓夢》中的詩,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

——木心《文學回憶錄》


李賀《春坊正字劍子歌》最後一句:

「嗷嗷鬼母秋郊哭。」

是不是和這張畫一個水平呢喵……

(原作者泡麵,右下角的微博ID不知道為何被馬賽克了(我是在知乎另一個回答里轉的……),侵刪……)
(原作者對不起!!鞠躬)

(謝謝評論區@夏夏moe 和 @薛康 指正ww)


  • 公理1:任何一首好詩中都至少有一句單拿出來水平不高於「花謝花飛花滿天」的詩句。
  • 公理2:如果存在一首詩,它的每句單拿出來都比「花謝花飛花滿天」好,那它一定不是好詩。

就是這麼任性。


「李杜任何一句拿出來都是正常的」
「然而很多人就是覺得單拿出來也能強於李杜個別作品」

題主這個意思是自己讀過了李杜二人的全集?
說實話看過的話我覺得也說不出這句來。
看詩人要看穩定水平和高水平作品。
誰還沒愛過幾個人渣,誰還沒寫過幾首不合自己水平的詩。
李杜也不例外,我不知道你是不是讀過全集,但想來是沒有的。


喂喂,這是古體詩啊!

漢皇重色思傾國嘛。
北風卷地白草折嘛。
潯陽江畔夜送客嘛。

不是每個人都有「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這種中二病的好不好!

大部分人還得按基本法來。講就起承轉合。李白那是……論外級別。力比多存量太多,燒的。單刷全部漢樂府副本這種事,這不是一般人乾的出來的。

話說,明明紅樓里有古體詩完全教學篇?姽嫿辭,你們都不看啊!

的確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在小說里塑造詩人形象是個冒險行為,自己總要有相當的文學修養。

說曹雪芹能比李杜,那未必。但是曹雪芹絕對是古今通人。劉勰,鍾嶸,蕭統,嚴羽,王漁洋,以曹雪芹的腦子,還是可以比一比的。
特別是這種帶故事情節的教學示範。簡直掰碎了喂到嘴。哪找這好事去!

如果有人給他錢的話,搞個悼紅軒詩詞講義、紅樓杜詩箋注,紅樓詩話什麼的,還是沒有問題的!


謝邀
放在曹雪芹的年代,這個「花謝花飛飛滿天」不掉逼格。大家會覺得,嗯,不錯,耳目一新。
就像我小時候還沒怎麼看過書,讀到這句愛到不行,全詩抄了好幾遍。
但是呢,後來喜歡無病呻吟的古風作品越來越多了,一些矯情逼們迅速的佔領了這一高地,向廣大人民群眾瘋狂的掃射類似的字眼。
這就俗了啊。俗了就討人厭了啊。
第一個說鵝、鵝、鵝的是天才,之後再仿作雞、雞、雞的不就是low逼嗎?
以上。


那你看到"一年三百六十日"這句話

是不是應該覺得葬花吟是文盲水平的


鵝,鵝,鵝。。。
這個大概是我兒子的水平(≧▽≦)


你對一顆是棗樹,另一顆也是棗樹。怎麼看?



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那麼題主覺得「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如何?

這不就是個時間地點么?


大爺,單論一句那叫詩么


差太多了好嗎。。。林黛玉沒有寫 「寄人籬下的少女應該知道的18件事,轉起來」好嗎???!!!!

還有說曹公不如李白杜甫的。。。
噯。


真的好想問題主你所謂的「花謝花飛花滿天」知名度甚高是什麼標準……要說知名度高也是葬花吟知名度高,題主愣是把這一句的知名度說成宇宙高度然後再說它不配。這一句只是開篇且通俗易懂罷了。
另外有個非惡意的揣測大概是:
題主:你知道紅樓夢嗎?
題主朋友:知道啊,不就是講賈寶玉林黛玉談戀愛的嘛!
題主:那你知道葬花吟嗎?
題主朋友:就是林黛玉哭哭啼啼葬花嘛,什麼」花謝花飛花滿天「
……………………


推薦閱讀:

如果可以穿越到《紅樓夢》,你會選擇成為誰?原因?
為什麼寶玉給黛玉起名叫「顰」,但他從來沒有用過?
比較小的時候(十歲左右或以前)開始讀《紅樓夢》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尤三姐為什麼不在金陵十二釵正冊之中?
你讀《紅樓夢》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TAG:詩詞 | 紅樓夢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