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抬頭蛙泳真的一無是處嗎?

很多人對於抬頭蛙泳很鄙視,認為這不算是游泳,但我認為至少有如下好處:
1,耳朵,口腔不進水,有效預防游泳引起的鼻炎咽炎和中耳炎。(大多數游泳池水質不怎麼樣,氯氣對咽喉刺激也大)
2,實用價值大,緊急情況下,是沒有游泳鏡的
3,入門簡單,裝備簡單。海邊大爺,大媽,什麼都不帶,在海里,抬頭蛙也能泡上一個小時,並且很悠閑。
4,健身效果好,因為很費勁。
我有咽炎和鼻炎,不想再得中耳炎了,所以想提高抬頭蛙技術,不知怎樣才能游超過1km,現在50m就累成狗了……
不要再說我不會游泳了,我可以點頭蛙在海里連續游超過500米,有圖有真相


抬頭蛙泳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看過青蛙游泳的人一定知道,真正的蛙泳就是把頭保持在水面上的,所以說只有抬頭蛙泳和狗刨式才是真正的大自然的饋贈!

然而題主提到的其他抬頭蛙泳的任何好處都是不成立的。

1,耳朵,口腔不進水,有效預防游泳引起的鼻炎咽炎和中耳炎。

鼻炎、咽炎和中耳炎可不是游泳引起的,而是不會游泳引起的,另外這些部位也不是進水就會引起炎症的。
口腔進水——不說了,我實在不覺得還會嗆水的也能算是會游泳,這是換氣都沒學會;
耳朵進水——外耳的構造使得我們以大部分角度入水時,耳廓內都仍留存一部分的空氣,防止水進入耳道。為什麼新手容易耳朵進水呢?很大原因是新手還存在著對水的恐懼,入水時不夠果斷,扭扭捏捏歪著頭把耳朵露在水面上,結果跟個痰盂似的,使得水灌入耳道。所以這裡強調一下的就是,防止游泳時耳朵進水的辦法就是果斷地把耳朵完全埋入水裡。另外,當耳朵進水的時候,一般只要頭向患側肩傾斜,然後以該側腳為支撐腳小蹦幾下就好了。
鼻腔進水——在這三個部位里,保持鼻腔不進水確實是最難的,需要掌握在用嘴呼吸的同時鼻子完全不呼吸。因為我很小時候就參加了游泳訓練,所以在習得這項技能後習以為常,在後來教別人游泳的過程中才發現並不是那麼容易掌握的技巧,大家可以用兩隻食指分別抵住鼻孔然後用嘴呼吸來感受一下能不能做到鼻子完全不吸氣,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就很容易在換氣時吸到水。而當頭在處於水面下時,則需要緩緩地用鼻子呼氣來保持鼻腔不進水,而不是單一地憋著。
當然這些都是需要一定程度的練習才能掌握的,

2,實用價值大,緊急情況下,是沒有游泳鏡的。

不知道題主有沒有看過水球。如果真的有緊急情況,或者為了便於觀察而要採取保持頭在水面上的泳姿時,那麼一般會採用抬頭爬泳而不是慢悠悠的抬頭蛙泳。

3,入門簡單,裝備簡單。海邊大爺,大媽,什麼都不帶,在海里,抬頭蛙也能泡上一個小時,並且很悠閑。

難道其他泳姿要戴上裝備變身才能遊了么,會別的泳姿的人就一定很累很辛苦不能泡上一小時了么。

4,健身效果好,因為很費勁。

為了達到訓練效果,增加訓練強度,我們從前一般採用穿著毛衣游蝶泳的辦法,題主可以試試。

說到底,大家鄙視的不是抬頭蛙泳這種泳姿,而是只會這種泳姿還各種借口的人。


怎麼會一無是處?在江河湖海里,抬頭蛙泳是最簡單實用的游泳姿勢!!!不需要泳鏡。試想,在風景如畫的海灘,有幾個人會帶著泳鏡游泳?最重要的是,抬頭蛙泳可以邊游邊聊天~~多帥呀!別的泳姿你行嗎?行嗎?自從海邊回來,我就發誓,去游泳館一定要先練習持續不間斷的長距離抬頭蛙泳!請看極限挑戰中青島站,黃渤的水性非常非常棒,他就是抬頭蛙泳。


抬頭蛙泳的都是童子功全水域同行,標準蛙泳的基本都是泳池派。童子功基本不受姿勢限制,我們不追求速度。


抬頭游蛙泳,尤其是在自然水域抬頭游的好處多(特別說明我在泳池游圈只用自由泳 一般一次兩公里左右)1.在外旅遊時不一定隨身帶泳鏡,但看到江河湖海又忍不住跳進去,只能抬頭遊了。此外有時候水比較涼,把頭保持在水外也不會冷(從頭部散發的熱量很大),上岸後繼續玩髮型也不會太落湯雞 哈哈 2. 就是可以看景了+觀看險情 隨時掌握周圍情況 3. 其實在自然水域戴泳鏡後看到水下一片藍/綠/黑心裡很害怕 (我不是一個人吧)


抬頭蛙姿勢必然不太正確,不過像樓主有比較充分的理由也未嘗不可。

鄙視這種游法的人,我看是他們過分追求所謂的「標準動作」了吧。其實我覺得游泳的本質上只要游起來、能換氣、能前進就行,所謂的「標準動作」是為了追求效率和速度,這是兩回事,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泳池裡常常有些大叔一身奇怪的泳姿,卻動不動能游個幾千米。

不過抬頭蛙這種游法,還是得分人,有的人身體比較輕,很容易在水面上浮起來,這樣抬著頭游泳就比較輕鬆,像我本人比較重容易下沉,要是勉強為了抬頭游,就必須調整動作的節奏和發力方向,結果反而就是比較累。我沒看過你游,所以很難具體教你怎麼提升,但基本上改進的重點就是在動作的頻率以及手腳發力的方向上,這個可以自己游的時候不斷調整,慢慢體驗改善就行


一無是處?各位同仁為什麼質疑抬頭蛙泳?

我告訴你,題主,抬頭蛙泳根本沒有那些所謂弊端。

大家只是鄙視你不會標準蛙泳而已。

放心好了題主朋友,我不會鄙視你不會標準蛙泳的。

我鄙視你抬頭也只能游50米。

明明跟踩水一個原理,你還覺得累。那在深水區你累了你想踩個水咋辦?

你若想提高水平,先從自如地踩水開始吧。


以當過三個月的救生員兼任豬腳的經歷來說。

游泳如果是為了學會一項生存技能,最好還是由學會過渡到學好吧。

標準蛙泳也不是什麼無上的國標,仰頭蛙泳也無傷大雅,自個好玩就行唄。

但是要是想學好學精,還是走標準化吧,你可以試著游仰頭式蛙泳,你游個200米試試,不說累死累活是裝逼的,因為阻力太大,身心負荷太大。。。 而要是同一條件以標準蛙泳游200米,那基本是小菜一碟了。

標準蛙泳使人更會利用好身體和水之間的能量轉換,也就是你在完成一套動作,全身潛入水裡時會利用到一個慣性勢能,這樣會高效無負荷推進你的身體,放鬆你的身心和節省你的體能。。。對於新手學會了游個2,300米妥妥的,,,


人家也不是鄙視抬頭蛙泳,而是鄙視你本來也不怎麼會游泳,幾十米就累的不行,你還想叫別人讚歎你這雄姿不成?

再說這樣泳姿梗著脖子,十几几十分鐘下來也舒服不了。
想鍛煉身體,站水裡做體操都行,自己游不好就把抬頭蛙泳吹上天有啥意思,你難道有選擇嗎?


抬頭蛙泳並不是一無是處,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

前幾天正好去了海邊,本來是準備游一游的,結果浪實在太大了,浪頭到浪底差不多有大半個人那麼高;再加上海水本來就不怎麼清澈,戴著泳鏡進去,能見度都只有小几十厘米;裸眼更別提了,根本就睜不開!於是除了站在淺水區跟浪搏一搏以外,全程都是抬著頭蛙泳,時不時還要喝兩口浪卷過來的苦鹹水。

我以前也覺得抬頭蛙泳很low,但是這次以後我覺得,在自然環境下,尤其是浪比較大的情況下,那種學院派的泳姿都是虛的,什麼自由泳、蛙泳都是把頭昂著才能游的,埋著頭游估計喝水喝到撐。


武裝泅渡


我以前游野泳,都是抬頭蛙泳,在泳池才用正規泳姿。
我覺得抬頭蛙泳游得更久...以前都是2KM繞水庫游。
跟題主不同意見是,抬頭蛙泳反而不那麼累那麼費勁...個人感覺。
什麼泳姿,只要不是競技,自己喜歡就好了。


我想問會蛙泳的都會抬頭蛙吧?會踩水基本上也會抬頭蛙阿~這本來就很基礎,沒必要說的那麼厲害。而且不要說什麼耳朵進水什麼頭髮掉,是你自己沒掌握好呼吸節奏和身體平衡才會耳朵進水,一般去游泳都要求帶泳鏡泳帽的,除非你去沒人管理的海域水域阿~抬頭蛙更累,脖子和頭部一直在上面,時間久對頸椎不好.


我也是抬頭蛙泳的,從小野路子游出來,沒接受過正規輔導。現在每天早上游個1500-2000米,在游泳館裡屬於唯一的奇葩,可能臉皮比較厚吧,從不管別人看不看我,戴著MP3悠然自得。


不優雅不優雅,你沒見過水下小妹妹那美妙的身姿標準的動作,多靚麗的風景!


別的不說,至少對頸椎不好,如果長距離游的話。


我大二那個暑假每天去游泳館2km抬頭蛙,很輕鬆,要領如同踩水。


我覺得不會在水中水面二者間自由調節呼吸的人其實叫不會水,在當你完全掌握了潛泳的呼吸節奏,一次在海里游1、2小時不上岸都很輕鬆。始終抬著腦袋的鴨子是不會真正領略水裡的樂趣的


我從來都是抬頭蛙泳啊,難道蛙泳是不抬頭的?


資深抬頭蛙泳游過。
1 別的不會,只會這個和狗爬
2 最關鍵!!不掉頭髮!!
這個太重要了。眼睛可以靠游泳眼鏡,頭髮無解,現在能游完頭髮乾的。
3 關於頸椎,特別舒服,特別緩解。
以前得過頸椎病,到現在三年沒複發過,作為不健康頸椎的一員,感受可能和大家不一樣。真的很舒服!游泳的動力就在這裡
4 健身效果,不要期待,這幾年觀察下來一點用都沒有,體重無變化,肌肉線條還是沒。
5 每次一小時,時間長皮膚受不了,每次1公里多點,同行的妹子們蛙泳都比我快得多,慘不忍睹。lz可以試試看降低頻率而不沉下去,找到感覺以後加快頻率就行了。妹子們頻率只有我的一半,速度還快,太慘了。為什麼漢子們不去游泳池?因為他們掉頭髮…
6 能不能自救 總比不會游好(^_^)


去海里游泳你就知道抬頭蛙的好處了。
好處1,海水很難喝,標準蛙泳難免會讓海水入嘴。滋味很不爽(當然習慣了也好)。
好處2,頭不會被海水弄濕,尤其是頭髮。
好處3,視野好。你懂的。

說抬頭蛙累的說明你水性不行,踩水估計都不熟。我在海里用這姿勢輕鬆2KM。
在泳池就不建議用抬頭蛙了,速度方面確實不行。


推薦閱讀:

自由泳腿怎麼練習?
成年人如何學游泳?
水草真的可以纏住腳嗎?
如何看待新浪體育對於寧澤濤的評價:「寧澤濤應該像男人一樣戰鬥」?
每天堅持游泳一到兩個小時一段時間後會有怎樣的效果?

TAG:游泳 | 蛙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