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設置哪些橋段或哪些情景會對演員的演技有極高的要求?
RT
高小姐模仿孫悟空戲耍豬八戒
這個問題挺碎,我盡量根據有限的認識和經驗教訓說一下,想起慢慢更
我覺得演員的表演不光是演員本身的事情,TA在表演時所依託的文本以及導演的工作方式也非常重要,而導演的工作方式有時會因為劇組的各種實際情況影響。
所以以下列舉的這些情景,有可能是因為i角色本身難度很大造成的表演難度的增加,有時是因為導演的個人要求或劇組的實際情況會影響演員的發揮
1.大部分在藍綠幕摳像下拍攝,且和(虛擬的)周圍環境會發生關係的表演
雖然演員訓練都是從無實物表演開始的,但對於需要一定的場景和氣氛的表演來說,對演員確實是個考驗,而且這個考驗不光是來自空無一物的環境,還和片場的工作方式有關,尤其是連續性不強的捕捉演員狀態的表演,會連續跳場拍攝,演員對情緒和層次的把握非常困難。
別說是演員,有時導演面對一系列鏡號場數一個一個跳著拍的通告表都會發矇,哪怕是最腦殘的好萊塢大片,他們的演員在綠幕下的表演至少反應都還算OK的,而國內很多大牌在純綠幕的發揮根本不能看,連眼睛焦距都找不準的大有人在,這種工作方式對於演員來說真的是存在一定的門檻的——當然有時經驗不豐富的導演也得背一半的鍋。
2.親熱戲
這個因為我全無經驗,所以我覺得很難拍……而且我看國外和港台的電影,真正拍得好的親熱戲其實也不算很多。
3.所有的用廣角拍攝的長時間騎軸鏡頭(也就是演員看著攝影機鏡頭)
一般這類鏡頭會盡量不讓演員看著鏡頭,因為第一演員視線焦點難把握,第二看久了很容易鬥雞眼,而這種錯誤通常在剪輯台上才能看出來,亡羊補牢都沒機會
《為奴十二年》有一段這種鏡頭,約101分鐘處,長約2分鐘,男主角正面特寫,表演層次經歷過層次豐富的鋪墊和遞進,眼神晃來晃去就是幾乎沒看鏡頭一次,全是他內心充滿激烈衝突的變化過程
而面對經驗不足信念感不強的演員,通常導演會盡量將攝影機架得遠一些拍攝,會減少演員的不安情緒,比如小孩與鷹 (豆瓣)
4.需要情緒有豐富的變化,且長時間拍攝的表演鏡頭
比如這些
電影史上有哪些著名的電影長鏡頭? - 知乎用戶的回答
對演員和導演都是嚴酷的考驗,戲講透,排練好,演員有信念感,萬一出錯了如何將錯就錯還是喊停,TAKE還不能太多,一TAKE來了以後對演員到底是鼓勵還是鞭策,都是學問,所以這種高難度鏡頭在電影里真正出色的並不多見,基本上都是出自名導之手
另外這些鏡頭裡面也有區別,需要同期聲的更難,可以不錄同期聲的相對簡單一些,因為如果對同期聲沒有要求,在演員找狀態時,導演可以在一旁提醒或調動演員的情緒,比如現代啟示錄 (豆瓣)開場沒多久,馬丁肖恩喝醉酒對著鏡子痛苦地手舞足蹈的情景,拍攝時科波拉就在一旁大聲提醒,給馬丁肖恩找狀態,如果必須同期錄音就只能演員自己扛過這一段了。
5.幾段時間跨度不大的情景;以及時間跨度比較大,但是在工作日密集跳拍的情景
這兩者看起來似乎比較矛盾,但事實上確實各有各的難
因為電影的拍攝並不一定是場景連續的,如另一位答題者所說,在天真完要感動要冷酷要逗逼,對演員是一個考驗,阿爾帕西諾曾說,演員就是「情感運動員」,非常考驗表演的綜合素質,這類鏡頭難拍看起來還比較好理解。
另一種是時間跨度不大,情緒區別也不算大的情景,擺到一起拍攝,比如角色在一周內的幾段相似經歷,這個是考驗導演和演員對表演層次把握能力的重要時刻,因為如果表現得差別過大,剪起來會覺得特別過火誇張,人物前後不一致;如果拿捏不出層次之間的簡單差別,角色又顯得扁平化,不出彩,所以這類連續拍攝,有細微差別的情景表演,很多對自己有高要求的演員都會覺得很頭疼,而導演在現場有時也不一定能分辨出層次的微小區別,直到上了剪輯台才發現感覺不對。
6.和角色本身年齡和經歷差別太大的表演
很多演員經常吹噓自己可以把一個角色從20歲演到60歲——演當然可以,誰都可以,演得好就難了。
在好萊塢真正能這麼演得好的人都成腕兒了,不同的年齡不同的經歷,光靠化妝是解決不了的,一般來說,還是盡量不要演年齡跨度超過25歲的角色,標準不高當然可以湊合過,標準高點無異於自取其辱。
還有就是殘疾人和長期卧床的病人,這兩者的難度在於「習慣」,對於剛剛殘疾的角色(比如剛剛車禍,戰爭中受傷等)來說,還相對好演一些,而長期(包括先天)殘疾的人們,他們長期以來形成的肢體和思維習慣,身體健全演員要演好也是很不容易的。如果真的那麼好演,好萊塢的演員就不用吹皮球一樣把自己喂肥餓瘦了,就化個特技妝多簡單啊。
7.精神病人和智商障礙,以及自閉症病人
其實這兩者和殘疾人類似,只不過精神病人是思維方式和常人迥異,且性格是貪嗔痴的無限加強,而智商障礙者和自閉症患者既具備精神病人的特點,也有殘疾人的「長期習慣」的特點
8.有某一種長期行為以及癖好的角色
比如宗教狂熱的自我鞭撻者,如何演出這個「習慣」和「虔誠」「執念」的感覺,也是很考驗演員演技的,比如《大西洋帝國》中那個禁酒探員的角色
9.由於燈光、景別等氣氛塑造的原因,表演區被嚴格限制的情景
這類表演因為發揮自由度不大,必須讓演員來承擔在有限條件下的角色塑造能力,既要配合導演的表演區限制要求,也要在這個框框內和攝影機和剪輯一起營造氣氛,難度可想而知。
《現代啟示錄》中馬龍白蘭度的第一次出場,和威拉德上尉對話的部分
以及《憤怒的公牛》中羅伯特德尼羅最後被抓進班房,悔恨而困惑地捶打牆壁的情景,留意他陰影中的肢體語言
10.文本中有豐富潛台詞的情景
台詞也許只有10句話,但裡面的潛台詞可能多達30句,如何在這些層次豐富的表演中找到依據,需要對文本有很強的理解和呈現能力,能在表演中將敘事豐富化,也是非常考驗導演和演員的,這個需要截圖例子說明,有時間再更
暫時想到這些,有新想到的再更新,謝謝
表演題目:
請在10秒內同時表演完以下內容。
1,要演一個男人先天智障。
2,要演一個男人邂逅闊別多年的青梅竹馬女友時的些許生疏。
3,要演一個男人見到心愛的女人與別人生的六歲大的孩子時的心酸。
4,要演一個男人突然得知這個孩子其實是他的骨肉。
5,要演一個男人從來不敢奢望有自己的孩子但事實上他有了。
6,要演一個男人擔心這個孩子是否可能遺傳他的先天智障。
7,要演一個男人得知這個孩子十分健康十分聰明。
8,要演一個男人喜不自勝卻又不敢聲張,生怕嚇到這個孩子。
導:哥們你得入戲啊!演:這坑爹片場你叫我怎麼入...
喬裝,以劇中人身份扮演劇中其他人。要表現出兩個角色的人物特點,不矯揉造作,同時讓對戲的人信服,還要讓觀眾不齣戲。
大鬍子版的《天龍八部》里有一段阿朱和段譽分別易容成喬峰和慕容復。
慕容復扮演者真是神演技,把林志穎演的段譽種種小動作、停頓、神態和儀態抓捏的特別好,對著王語嫣一臉痴漢樣兒,騎馬拉韁繩的動作都一樣一樣的,甚至連凌波微步的那幾個身形都有段譽既視感。 給我的直觀感受就是段譽扮慕容復怎麼還是那麼書獃子氣啊!
最後他們在途中和真正的喬峰遇上又避過時,阿朱扮的喬峰那一抹嬌俏與眼中流露的愛意,雖然與喬峰面龐氣質都相當違和,但是這是阿朱的喬峰啊,頓時覺得演技好贊!
這段天寧寺救人在第十二集。
記得《天下無賊》的結尾,劉若英演的女主懷著孕,滿口塞烤鴨,醬油糊了一嘴,聽到丈夫的死訊,頓了幾秒,繼續猛往嘴裡塞烤鴨,兩滴眼淚在下睫毛上掛了一會兒,然後吧嗒落在盤子里,全程沒有抬頭給正臉,但你突然覺得很揪心。
然後最近和朋友弄了個公號,號稱最沒用的公號,說的是無用的話,講的是無用的事,敬請關注微信號:月亮與六毛錢《我的野蠻女友》快結束時準確是1小時56分開始全智賢給車打電話,電話響起「對不起您撥打的…」讓全智賢想起車騙她那段,就笑了,然後突然醒悟這次是真的聯繫不上了,又哭了。那段演技無敵。
與此類似的,張曼玉在《甜蜜蜜》中一段看到豹哥屍體上的米老鼠先是笑了,然後確認這就是他,就哭了。
光說演技的話,那就是哭了,因為這是最難裝的,尤其是男演員。即便是在國產電視劇里對表演要求十分低的情況下,哭也是演員最怕的戲。男演員往往怎麼演都讓人覺得假。女演員雖然會哭,但遇到哭著說大段台詞的時候也是容易讓人覺得假的。
因為外部刺激所引發的「狂笑」也難演。能演,但就是不真實。
還有需要慌張、激動、情緒失控並且是大段大段台詞的時候。難點不在於演,而在於保持真實。演員通常會在頭幾遍的時候演得比較真實,再繼續拍就逐漸變得熟練、流暢,一流暢就假了。
注意,這裡說的都是拍攝上的事情,舞台表演是另一回事。首先,一般人根本演不了話劇,不存在什麼最難演的問題。其次,對話劇演員來說在舞台上哭和笑、大吼大叫並不具有特殊的難度。因為舞台表演觀眾距離比較遠,往往連表情都看不清,更不用說眼淚了,觀眾也普遍能接受過度表演。換電影的話,稍微假一點誇張一點,故意裝一情緒,馬上看得一清二楚。舞台表演的難度不在於這些,在別的方面。
需要做快速、大幅度動作同時說話的情況,比如一邊狂奔(不是小跑)一邊情緒激動地打電話,一邊打架一邊跟人討論問題。
如果你要考察演員的演技,就安排上述幾段戲。
綠布希么的對演員來說不是什麼難事。別看有演員吐槽綠布,那只是吐槽在綠布前表演沒有樂趣而已,真正他演不好而被導演罵的地方他是不會公開說的。
評論里有人說放得開的戲好演,要收的才不好演……我說的就是真實地哭,不是誇張地哭。乾嚎誰不會啊,電影要的是眼淚!你們去問演員,尤其是男演員,有特寫鏡頭的哭難不難演。
如果你要考察普通人的演技,上面說的太難了,要換簡單點的。
但是演戲不光是有演技就能演得好。形象、氣質不對也不行(話劇影響不大,電影不行)。由於形象、氣質原因導致專業演員難以勝任的有:
懦弱、獃滯、惶恐、不自信、傻、笨、口吃、磕磕絆絆,這些對大多數(不是全部)以話劇訓練為主的專業演員是難以勝任的,可以演,就是不真實,尤其一開口說話就假了。反而在群眾演員里容易找到合適的,而且演起來還挺輕鬆。
不屬於演技範疇,屬於「難拍」的:
需要精準動作的情況。有一次我拍一個鏡頭需要演員用兩個指頭捏住手機的一角,然後手自然來回抖動,然後在抖動過程中手機自己飛出去並且精準地朝向一個角度。這個鏡頭拍了40+條。
需要演員騎馬的。一種是把你最屈辱,最私密,最丟臉,最沒有尊嚴的一面完全展現在銀幕上,這也是電影演員需要面對的挑戰。參考周迅的《李米的猜想》,湯唯的《色戒》,比約克的《黑暗中的舞者》。
還有一種是在平常的情境中,展現豐富的情感和神態變化,參考阮玲玉的《神女》,高峰秀子的《情迷意亂》。
以上兩種都是塑造平常人的形象,在塑造英雄/傳奇類人物時,需要演員擁有旺盛的生命力與創造力,演員需要具備導演一樣的品質,去參與到創作中。參考馬龍·白蘭度的《教父》,希斯·萊傑的《黑暗騎士》,本·金斯利的《甘地傳》,三船敏郎的《七武士》,仲代達矢的《亂》。
還有歐洲藝術電影中把表演化為電影中的一個符號或者元素,就像燈光、音樂一樣。參考導演布列松的所有電影。
作為電影表演,動作比語言更重要,因為電影就是靠動作和形象而非語言。尤其在武俠、劍戟、西部、動作片中,能做到站如松,坐如鐘,舉手投足間能讓人相信你是一位高人,這是極困難也是極高級的表演。還是去看看三船敏郎的《用心棒》和仲代達矢的《切腹》吧。
好的表演一定都是克制的,把悲傷或者歡樂完全生給觀眾,那隻能是電視劇式的廉價表演。參考鞏俐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北野武的《花火》,還有仍然是仲代達矢的《切腹》和《人間的條件》六部曲。
當然最高境界的表演永遠是卓別林那種,那屬於另一番天地,不做討論範圍,因為那不是表演的標準,不是可以學習、效仿的。基頓、星爺也是這種境界,所以我覺得喜劇確實是最困難、最複雜的表演形式,你沒辦法弄個演員工作室或者寫本方法派表演教科書去教人怎麼演喜劇,你只能等下一個天才何時出現,這也是百年影史就那幾位喜劇大師的原因。好問題。
準備嚴肅的回答。
————————————————
(以下多圖 內容來源網路 )
轉眼很多知友都回答了這個問題,我就來說說我的看法。
以下回答多站在戲劇基礎表演的角度上。
尤其我的回答對題主提問的情景與演員的關係有很重要的聯繫。
首先要清楚情景是什麼?題主的情景應該算是情境,一字之差,但很不同,而情景又不單純是環境,在表演詞典里,它的名詞叫 規定情境。
百度百科這樣解釋:戲劇表演、導演術語。指作家在劇本中為人物活動所規定的具體環境和實際情況以及藝術家們在二度創作中對劇本和演出所作的大量內容補充。這一術語由К.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首先提出。他在《演員自我修養》中解釋了「規定情境」的涵義。規定情境有外部的和內部的兩個方面。外部的情境就是劇本的事實、事件,也就是劇本的情節、格調,劇中生活的外部結構和基礎。這是演員創作所必須依據的一切客觀條件的概括,也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各種外因的根據。
//////這本書真的很難看進去啊....
但把斯坦尼講得運用實踐,得出的方法論其實很簡單——
你是誰,你在哪,你要幹嘛。
當演員面對一個角色,或者說導演面對一個角色的時候,想的都得是編劇的思維。
人物,人物,還是人物。為什麼會這樣?這一刻,人物的所作所為,是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下,什麼樣的心理下,什麼樣的驅動下,什麼樣的目的下...才這麼乾的?不想明白就演,這本來就是一種不專業的表現。
當然這些東西說起來很容易,可實際進行表演的時候,不僅僅是需要場下功課的,很多非專業的演員都很努力,都可以做到這一點,但是有時還差另外一個原因——
還需要長時間受訓練後得到的下意識狀態。
這種意識狀態會讓你清楚你的表演狀態目的,同時也讓自己置於角色完全放空不知道劇情。
這種表演狀態有點像常年開車的司機,在路上都學會了提前判斷並下意識作反應。
那麼這個訓練怎麼做呢?
涵蓋比較廣,種類也比較多,就戲劇學院而言,是大量的小品生活練習,包括單人小品,雙人交流,情境訓練,判斷訓練.....這其中就包括了,無實物和無對象訓練。所以 @五指毛 說綠屏表演,雖然考驗演員,但是難度還沒有特別大。
所以單說情境的把握,我認為最難的表演可能是三種。
【 一 自我矛盾 】
很多人認為戲劇矛盾就是撕X,的確,但那是很低級的撕X,你把我怎麼了,我就把你怎麼樣,說到底就是你我各有各的目的,你用方法刺激到我,我在用我的方式回應你,這的確就是最初的表演訓練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只需要記住,重視邏輯,在人物里。然而我們的很多電影這一點也並沒有做到...
還有就是度的把握。演多了就誇張了,演少了就假了。在合適的度,也是需要經驗的。
而高級的戲劇矛盾,從來都是人本身自我的矛盾。
這些矛盾是潛藏在表面的,都是需要深刻的生活體驗才可以獲取。
這些表演和所在的作品一樣,似乎都有著一種娓娓道來,平靜如水的氣質,只有看透其中才能感到平淡下的暗涌。
比如楊德昌,侯孝賢的多數片子。
《悲情城市》,一個機位架在那,梁朝偉走過來又走過去,
第一次我看也覺著不理解,但總有一天這些片子會在適合的時候遇見看懂它的觀眾。
好像有些跑偏,我們繼續回來說表演,
在這裡我要說一個我很喜歡的片子《地心引力》
這片子大多數時候都是女主桑德拉·布洛克一個人在演,她也因此獲得了86屆奧斯卡最佳女主的提名,很多人被她回到地球落水爬上來的那一段感動——
但更讓我感動,或者說是震撼的是,她在艙里準備放棄自殺時聽到了一段愛斯基摩人廣播後的表演,要知道,這代表著她最深層次心理的矛盾——面對自己女兒逝去的愧疚,然後聽到了孩童的笑聲,關於生命的重燃,絕不是一個hope那麼簡單,所以她的那段表演是厚重的求生欲,在這個慾望里我感受到了她的痛苦和沉重的包袱。這才是人啊。
與之相似的還有一部神片,大名鼎鼎的《肖申克的救贖》
逃獄後在雷雨中張開懷抱已成經典,我們看他偷著放音樂《費加羅的婚禮》他的表演
想一想,一個人,喊冤入獄了20來年,每天拿小石子挖洞,一天挖一點,這個目標就快完成...
這可是20年啊。
同樣的道理,情境的設置是對演員的基本要求也是最高要求,
諸多經典的戲劇作品,都在這方面對演員形成很大的挑戰,這也是這些作品經久不衰不斷被重演的原因——
就拿莎士比亞作品說,為啥這麼多年觀眾都知道這個故事但是大家還是愛看,導演們也都愛有自己的版本...這就是觀眾心裡期待,演員怎麼去演繹,導演怎麼去解讀。
【二 跨度超長的一生 】
一個演員,如果演了一個作品說的是一個人物的一生。那真是個挑戰。
不但要把每個年齡階段的人物特點演清楚,也要把從始至終貫穿的特徵性格表現出來。
尤其在演員沒有相同體驗的狀況下,那真就需要特別細心的演,度是很難把握的。
大家去看《少年時代》,這才幾年啊,但是每一階段,那真是不一樣。
想想一年前的你,和一年後的現在。也是有很大不同啊!
所以很多影視作品在這種情況下會採用,不同演員不同年齡段的方法。我認為這個方法是科學的,哪怕容貌會有不同,但是每個階段進行不同的演繹,只要氣質是貫穿的,那麼觀眾就不會齣戲。
因此,一個人的情況下,演完一生,還演的不錯,真心不易。
個人很喜歡葛優的《活著》,這活脫脫是福貴的一生。
【三 我有精神病/我是個變態 】
現在真是太害怕演員演一個戲在演精神病了。
因為諸多原因,比如劇情BUG太多,比如演員不會演,比如導演某種怪異的訴求,導致現在
演精神病的真是 太 多 了!!!
似乎很多演員也認為,演精神病,就能解釋前面所有演的不對的地方啦hhhh...
與之類似的,還有這種片子和對應的演員:
演到最後發現是個夢。
演到最後一切是主人公的臆想。
行行行我不演精神病我演弱智總行吧?腦殘也行嘛?我耍2B總可以吧?
但是呀,犯二的表演也是有邏輯的....
我們曾經在一年級時老師要求我們演 精神病院內,大家就開始演瘋子,演精神病,搞得屋子什麼樣的人都有,鬼狐狼嚎....後來嚴肅的被老師罵了一通,老師讓我們去查查資料再回來。
於是我非常認看了很多關於精神病的書,有自述類的比如《我們這裡是精神病院》(挺好看的)再比如國家心理學考試案例分析....(那段時間的確感覺眼界開闊)...
我發現,基本每個精神病患者的案例,都會有刺激的事件,而這個事件會直接表現在病人犯病時的狀態。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范進中舉,中舉後還在說考試的事兒...
再直白點,演精神病也得找到受到了什麼刺激...
而更難得表演,是這個角色又有點精神病,還是個反面角色....
一個有點神經質的壞人。
大家是不是瞬間想到了無數角色?
但是無論多壞的角色,從編劇角度而言,壞蛋也應該有可愛之出。
這裡說的當然不是灰太狼那種可愛...
而是壞人也是人,而人本來就是複雜的動物啊,尤其是反面角色一定有身上的邏輯,演員演這個角色,也不是演有多壞,而是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就會明白他的行為並不是壞的,有自己的一套解釋,甚至這種壞是正大光明的,是背負責任的,是另一面的英雄。
關於丑爺的表演,就不多說了,膜拜,大家可以參考
如何評價希斯萊傑在《黑暗騎士》中飾演的小丑一角? - 電影
而我最喜歡的壞人,那就是他了
《殺手萊昂》
而這部片子本身的兩個主演,也是神的一對,表演都是神級的表演。
娜塔莉波特曼當年就13歲啊...來看看這個視頻
《娜塔莉波特曼試鏡這個殺手不太冷一分鐘》
絕密!娜塔莉波特曼《這個殺手不太冷》試鏡片段視頻
所以有時候,我是這樣理解表演的。
這個世界上有天生就是優秀的演員的人,但那畢竟是少數。
多數的優秀演員,還是需要歷經磨難,才能換回迷人的瞬間。
轉載請註明作者
商業轉載請聯繫本人,否則被我看到我會嫌棄你們的。
微信號 Acongflying
也歡迎大家交流~
第三次更新,英雄本色中發哥吃盒飯被豪哥叫住後的面部表情。(算了,不想詞了,就是形容不出)
再說一個吧,哭笑不得。我原以為這是蠻容易的,誰沒有哭笑不得的時候呢,星爺在少林足球導評版里對林子聰「哭笑不得這表情很難做」一句的評論就是「但我天天都有做這個表情,對著你們。」但慢慢地就發現這個片段簡直沒法複製:達叔扮演的黃金右腳,被強雄坑了後失去了名譽也斷了右腳,得知當年的事情都是強雄一手安排,是自己的貪心毀了自己一輩子,沒完沒了地忍受眼前這個仇人對自己的輕蔑……他眼睛濕潤,但是哭不出來,微微一咧嘴像哭又像笑。
赫敏扮貝拉……海倫娜演貝拉就已經很不容易了,要把自己是淑女完全忘掉,投身戲中變成一個喪心病狂的瘋婆子,一個完全失去人性但唯獨對黑魔王有敬畏有愛慕的黑巫師。但!赫敏扮貝拉這段,是要演赫敏眼中的貝拉,既不能離瘋婆子太遠,又得讓人一看就知道這其實是個緊張的學生妹,彆扭的要命。
真的想不出一個孩子能演得這麼好,導演調較太到位。Siggraph時看到一些未公開的拍攝花絮,很多跟熊的鏡頭就是一個人穿藍衣服拿一對眼睛假裝熊。
印象最深的是《獨自等待》中,夏雨發現李冰冰有了個有錢的男朋友後,跟她說話時的那個表情,如果是偶像劇演員,可能會做出一個或傷心或憤怒的表情說,我忘了,我不是大款!然後甩手而去。而夏雨是表演出那種由於情緒失控臉上的肌肉開始不聽話地抽動,但是又要故作輕鬆,甚至還擠出一點笑容,一邊說出台詞:我忘了,,,我,,不是大款。。。。然後慌張地轉身離開。
還有一個就是在電影《我愛你》中徐靜蕾的一個長鏡頭臉部特寫,起初是像是在撒嬌的笑著吃零食,隨著佟大為委婉地表達想要分開的意思,徐靜蕾的表情開始一點點變得嚴肅,然後眼淚開始打轉,吃東西的嘴巴肌肉有點失控,最後眼淚咕嚕一下滾下來,整個表情變化跟佟大為的台詞神同步,而且一個鏡頭自始至終。真牛逼。
《萬物理論》小雀斑演霍金。多圖。
從正常人到蹣跚再到爬行再到完全不能動彈…到後面完全看不出他是個正常人…
光是肢體動作像不夠,還得有眼神和情感。
印象最深的是小雀斑爬樓梯那段,看的心碎。自己的頭腦無比清醒,身體卻不再受自己控制,一個人卡在樓梯間,透過空隙看到家人朋友在餐廳談笑,樓上什麼都不知道的兒子爬在地上往下看他,他明明滿心絕望卻還得對兒子露出微笑。簡直虐死我了
《寒戰》裡面郭富城和梁家輝的面對面對噴……
華妃娘娘的眼神啊,你看她哪兩個眼神是絕對一樣的啦。對不一樣的人翻的白眼都不同,在皇上面前的白眼是在吃醋,比如她說"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御花園的花朵兒成了精勾了皇上去"那時候的白眼寫滿的是嫉妒。在面對皇上誇獎皇后賞賜給她的宮女說17歲啊真年輕的時候,她賜給那宮女的白眼表達的是大膽笑你麻痹。對著寰寰的白眼基本都在說就憑你,小樣兒,你就配我拿鼻孔看你。另外加點題外話,我覺得這個世界上最勾人的曖昧就是眼神,你知道我在看你,我也知道你的眼神跟著我,但是我們什麼都不說,多麼撓心撓肝的感覺。這些高於生活的電視劇里,眼神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吧,所以我私底下以為,眼神這玩兒樣,妥妥的滿是演技啊。
《青藏高原》固然牛逼,在ktv作弊用個假音覺得和韓紅的唱功也就差個韓寒的體重而已;
《平凡之路》永遠唱著唱著就要睡著了切切切!聽起來如此簡單卻真不是一般的韓寒能唱好的。
《青藏高原》的歌技顯性技巧大於隱性技巧
《平凡之路》的歌技隱性技巧大於顯現技巧
顯性技巧:出生自帶的音色,音域,作品本身的光環,另一個世界的視角.........
隱性技巧:這些名詞都是我瞎起的,我不專業我不懂,但我能聽出心在發力,熱淚盈眶。
青藏高原顯而易見的牛逼,但是單曲循環百聽不厭的卻是朴樹,去完ktv之後,我知道能把「不平凡演繹的平凡」才是隱性的必殺技。
對演戲而言也是一樣,最考驗演技的是平凡的角色,平凡的對白下如何讓一般演員的演繹面癱臉不一般的暗流涌動著。
反例:
而不僅僅是顯性技巧加分項下的殺人狂魔,自閉症,瑪麗蘇~~
《不一樣的天空》中,演慣了海盜,剪刀手,巧克力廠長的德普不一定能用演(yan)技(zhi)駕馭一個平凡的哥哥。
而演繹了很多正常角色但只差一個金色雕塑肯定的小李子卻用少年時期的顏(yan)值(ji)演神了一個不正常的少年。
觀眾很容易被不同尋常的視角震撼,為別有洞天的演繹吸引,為打開了另一個世界的大門驚奇。這樣的演技固然』大動干戈』得讓人驚嘆。
但真正厲害的演技,是用心,演繹看似平凡的世界,讓觀者感同身受,不動聲色的為之動容。
或許對演技有著極高要求的橋段正是百無聊賴的刷知乎突然發生了不得了的事情之前的百無聊賴而已~
(只空談演技,不談劇本,特效,導演水平,臉臉臉.....)
看了這麼多居然沒有人說《三傻大鬧寶萊塢》,年且四十的阿米爾汗把一個大學生的演的活靈活現,衝動、發獃、活潑、手裡停不下來玩的魔方,手在書包帶上來回滑……年齡可以通過化妝取得,符合覺得的動作和思考方式才是演員最難演的部分
有些特殊的人物,必須要有過硬的演技才能嘗試。我來說幾種由於難度而造就不少經典的特殊角色:(排名不分先後)
1.盲人。
代表人物:《聞香識女人》弗蘭克(阿爾帕西諾)
2.特殊疾病患者。
代表人物:《萬物理論》霍金(艾迪雷德梅尼)
漸凍人
代表人物:《依然愛麗絲》愛麗絲(朱麗安摩爾)
阿爾茨海默
3.狂人。
代表人物:《蝙蝠俠:黑暗騎士》小丑(希斯萊傑)
《爆裂鼓手》弗萊徹(JK西蒙斯)
4.獨角戲。
代表人物:《荒島餘生》查克(湯姆漢克斯)
《恐怖直播》尹英華(河正宇)
5.富有感染力的演說者。
代表人物:《辯護人》宋佑碩(宋康昊)
6.與本人性格相去甚遠的角色。
代表人物:《勝者即是正義》古美門(堺雅人)
7.需要「變身」才能出演的角色。
代表人物:《美國騙局》《機械師》《蝙蝠俠》三部曲中的克里斯提安貝爾
8.漸進式精神病。
代表人物:《閃靈》傑克(傑克尼克爾森)
《搏擊俱樂部》傑克(愛德華諾頓布拉德皮特)
9.變態小孩。
代表人物:《孤兒怨》伊斯特(伊莎貝爾福爾曼)
10.氣場強大的反派。
代表人物:《飛越瘋人院》瑞秋(露易絲弗萊徹)
《沉默的羔羊》漢尼拔萊克特(安東尼霍普金斯)
其他的想到再寫~
後期特效的場景啊!真的是要多大的勇氣才能不笑場
龍母深情的看著自己的孩子––一坨綠色的棉花(?? . ??)
不加特效的猩紅女巫像個蛇精病,鷹眼.....
還有花千骨里特效之前,霍建華站在野外檯子上對天打。邊上大叔 0.0
推薦閱讀:
※關於劇本格式和形式的問題?
※電影電視劇本為什麼那麼難以找到?
※如何评价《反派影评》主持人波米给《羞羞的铁拳》打1.5分?
※在校階段,劇本寫作應致力於自己擅長的東西,還是多寫自己不擅長的東西以改進自身的不足?
※如果讓王家衛拿《小時代》的劇本拍電影,成片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