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紀錄片《中國市長》?


這周是在Austin的亞洲電影節上看到這部紀錄片的。這部片子比想像中好,客觀的展現了一個官員在體制內的個人抱負以及整個社會對於他這種執政理念的看法。

說幾個印象特別深刻的地方。第一個是耿的老婆來找他,抱怨他晚上十二點回家,早上四五點出門。還有一個是他大早上的出門,被上訪的百姓攔住,然後給他們的上訪書籤字。另外一個就是他下工地,和開發商抱怨,說自己不該相信他們關於排水管道寬度的要求。從整個城市規劃的角度說,很難贊同耿的做法是對的,就是那種大躍進的想要把一個城市改頭換面的理念。可是從另外一個角度說,耿自己也講了,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他自己知道在大同也干不久,但是他還是要把這種事情攬上身,而不去做一些所謂簡單易行的政績工程。在現行的體制中,他也算是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比如給拆遷戶安置房子,給進城的農民孩子解決上學問題。有人在這場改造中得利,比如說原來住在棚戶區無產權的人,每家給了70平米的房子。也有人不滿,比如說對於分配條件不滿意的「釘子戶」。當然也有人想渾水摸魚,比如那位分了房子還想再要一套的。這裡看出來,政府也不是完全不近人情的,百姓也不是官逼民反的,各種利益交織在一起,只能說目前中國的新聞和網路環境裡面實在是太缺乏中立客觀的報道了。

如果耿不做這件事情,不去碰這些人的利益,大同的發展方向又會在哪裡?這些一輩子住在無產權房子里的人又會不會覺得開心?這實在是一個沒法回答的問題。最後耿離開大同去太原上任,這也算是陞官了。但是他也看不出有多高興,他覺得大同的事情沒有做完。很難說他做的一切對於大同這個城市是好是壞,但是他儘力了。

其實很好奇耿同意拍這部紀錄片的初衷是啥。估計就像他自己說的,年輕的理想是做個記者吧。


今天看到了北京日報的一篇報道,想發來和大家分享下。

大同的治理見到了成效,老耿不單單是拆城牆,我們的生活環境好了,真的不是說說。
以下是網友的一些評論,也是大同當地老百姓的話語。

————————

(以下原答案)耿市長調離的那一天,我記得十分清楚。研究生成績剛出來,我站在弔兒郎當的廢墟之上,考取了一個太原的學校,胸無大志,平平度日。大年初一初二初三的氛圍還籠罩著大同這個小城市,鞭炮聲不絕於耳,我媽媽在廚房裡剁著餃子菜餡。
「媽,剛才有新聞說,耿拆拆調走了。」
「什麼?」
「是真的,耿市長調去太原了!」
「……」

我媽放下切菜刀,站在案板前,顧不上擦手就接過我的手機,仔細地看著這篇新聞。看著看著,她竟然流下了兩行淚來。
默默不語。
過了許久,她才揉揉眼說:「這麼好的市長,哎。」
哎。

——————以上為序。
我是昨夜才熬夜看了這部片子的。
片子客觀,樓上的眾位答主都分析的在理,我不贅述。可片子部分片面,卻沒一個人指出來。
其實老耿在任職期間,主要的業績不僅是建城,同時也修了路。
修路的那一年,我正在城區里讀高三,被無數次挖路拆舊搞的怨念滿滿,因為每隔一段時間的公交臨時站牌都會更換。那時我並不了解大同來了個怎樣的市長,我只知曾經也有過修路建城,不過都是縫縫補補,補丁之上打補丁,僅此而已。
你們定然是沒見過大同郊區的馬路的,因為常年被煤車的碾壓變的自帶減速功能——全都是大坑。路途兩邊堆滿了被風吹來的煤渣,黑土。每當有車走過,空氣污濁,漫天揚煤,就是這樣,毫不誇張。
綠化?拉倒吧。在我去南方之前,我還真沒見過那麼多樹。
以前的市政做的最好的時候,就是把大坑重新填上,碾上一碾,只當完事兒。
整個大同城,就這麼相安無事幾十年。
直到老耿來,這些路就都變了。
不僅路變了,路兩邊的建築,路的寬窄,路邊的綠化,公園,一齊跟了上來。不僅修了老路,還開了新路,讓我從前頭疼的一年只去城區一次的路線,現在變得20分鐘直達,而且不只是那一條,還有好多條,路路順暢,條條方便。
這是我們在五年前擠著那條小破路搖搖晃晃的時候,從沒想過,也不敢想的事情。
後來路修好了,公交車也都改了新車。毫不誇張,我們一個十八線小城市,對市政的概念模糊到幾乎為負,政府作為不作為仿似離我們那麼遠,他們給什麼,我們都接著,用著,從沒想過,是不是能再給得好一點,多一點,從沒想過。
老耿讓我們知道,市政原來還是存在的,可以作為的。
換了新公交以後,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傲嬌了很久。後來我上學去太原,老耿已調到太原半年,太原的公交也就陸陸續續都更換成新的,這是他一貫的作風。
陰謀論名利論的我都不懂,我只知我們確實受益了,過的比從前舒服些了。
包括不再煤渣飛揚,空氣指數一直上升,一年四季沒霧霾,除了陰天就是蔚藍蔚藍,這一切,誰敢說沒有耿彥波的功勞?
5年,他挖了這座城市的毒瘤,觸及了那麼多利益,在刀刃上前行,雖然走的有些一意孤行,可我不知在這裡分析的諸位,誰又有更好的方式能讓大同這座城市今非昔比?關於拆遷的問題,關於文物的問題,關於保護雲岡石窟華嚴寺的問題,關於煤礦沒落開始拉GDP後腿的時候,你們坐到這個位置上,就能讓他變成城市規劃案例中的一顆明珠而不是反例?
誰都不知道。

大一那年我去過一次大同城市規劃建設館,偶遇老耿帶著省里的領導來參觀講解。場館門口的大同賦驚到了我,還有他的那些雄心壯志,一一掛在了那個地方,關於大同,他已經想好了20年後的模樣,逐項列了出來,想法之大膽,眼界之開闊,讓人震驚。
我想,就算他不為利只為名,他也為的問心無愧。
感謝他為大同曾經想過這麼多,也感謝他誓死要讓我們發展起來的決心。他的拆遷安置不得當值得去爭辯批判,他有業績,也值得我們去頌揚。
希望你們真的不會以為那些萬民情願是因為他們沒有房住所以不讓老耿走。如果真的是那樣,砸在他身上的應該是臭雞蛋才對。
而他走後所有工程的懈怠成了我們心裡永遠抹不去的一道傷痕,之後上任的那位後來不久就不在了……山西從來就是這樣,重災地,我們又能奢望什麼。

什麼都不再想望了。

大同的未來在哪裡,沒人知道,只知道也許不再有第二個他。老耿的名字和事迹依舊活在眾多計程車大哥的段子里,一直沒有結束。
前段時間我家門口那條破的不能再破的路經歷了一年多的時間終於修好了,的哥拉我回家的時候說:「這工程,哼,如果耿彥波還在,哪會是這樣……哎」
眾人都是一聲哎,意義卻不盡相同了。

如今太原又是迅猛發展,大同的明天,卻好像再也來不了了。

僅代表個人觀點,毫無文采邏輯,極端主觀,僅此而已。

另:附上《大同賦》 作者:耿彥波
可以在城市規劃建設館看到,恢弘大氣,震懾人心。

「大同者,堯舜之治政,天地之化育,人世之理想,大道之直行也。混沌初開,刀耕火種,人類遠宗先祖,許家窯遺址為證;戰國中葉,胡服騎射,華夏開疆拓土,武靈王功業可尋。兩漢要塞,白登風雲,高祖無奈留遺恨;兵略重地,烽火連天,青山有幸寄忠魂。嘎仙洞呼嘯而來,席捲天下;拓跋氏異軍突起,問鼎中原。皇天后土,山川形勝,巍巍哉帝王霸氣,煌煌魏都平城;北魏基業,太和漢化,鬱郁乎儒道斯文,赫赫文治武功。武周山開窟造佛,曠世稀聲,創天地之大美,前無古人;雲岡峪石破天驚,空谷足音,登文化之頂峰,後無來者。吞吐萬匯,禮興樂盛,開啟盛唐宏大和聲;融鑄華夷,師古出新,典章帝都格局精神。遼金陪都,皇家王氣傳承,三百年輝武修文;華嚴巨剎,京華佛國勝景,萬千僧弘道修行。明清重鎮,治亂必據。代王建藩,徐達築城。扼門戶之要衝,神京屏障;啟邊關之貿易,盛世氣象。大帝國落日餘暉,國祚式微;多爾袞戊子屠城,時運可危。
己丑建國,歷史翻新。中華煤都,再現輝煌。文化名城,古韻新章。一軸雙城,無限風光。傳統與現代齊飛,人文共生態一體。奮皇城古都之餘烈,振大同崛起之長策。政通人和,百業俱興。創優發展環境,集聚天下英才,建非常之功;打造產業園區,吸納八方投資,立不朽之業。改革舊制,與時偕行;開放圖強,再造乾坤。嗚呼!大同之道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樂業安居,和諧包容。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還有,我贊這位哥們兒的說法,看這麼多人指指點點真是夠夠的了。大同人還都沒有跳出來說受害,反而一堆人要我們說我們受害了,有勁嗎?!
有勁嗎?!

@李克嘉


還記得劉志軍當年被罵成什麼樣了嗎?

精英是自私的,人民(作為集體)是愚蠢的,知識分子是無力的。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片中的幾個細節:
1.片中出現了很多流浪狗的影子,在第一次出現的時候其實就已經對耿的結局埋下伏筆了,更是對片子定下了基調:耿的孤獨與無奈,好比一條喪家狗,上面有壓力,市民有壓力,家庭有壓力種種。
2.耿早晨都是從大同軍分區司令部出發上班的,因為他住在那裡,那是大同這個城市對於他最安全的地方。為什麼他被逼到如此地步?我們都知道這樣大的城建工程,最需要的就是錢,省政府的撥款就是九牛一毛,所以他就從當地企業家的腰包里掏,用一些手段來讓他們出血。這些企業家自然對耿是恨之入骨,甚至是雇一些黑社會取他的命。這下你就可以理解耿的妻子為什麼會說出那些話,她是承擔了多大的壓力:丈夫甚至是兒女的生命。從這個角度上看,耿就是在「劫富濟貧」,利用富人的「支持」來建設城市,讓儘可能多的窮人來享受城市資源,享受這種福利。只可惜一些市民終究不明白耿的良苦用心。
3.耿說他最初的理想是當一名記者,一位作家。但在我看來,他還是當一名市長更能體現他的價值。他有想法,有點子,但這種想法點子更需要權力來實現,而不僅僅是一支筆頭。智者更需要權力。從耿最初的理想可以看出,他是想做一些事情的,他沒有選擇當市長也許是不想踏入官場這趟泥水吧:太多的身不由己,太多的孤獨誤解吧。
4.耿去工地查看工程質量,僅僅幾眼就看出其中的偷工減料行為。這說明他對城建不僅僅停留在宏觀的理念上,更是在施工質量的細節上。這是一般市長無法做到的。之前的大同市長在電視里出現的場合是會議廳,賓館會議室,幾乎沒有下工地去質問敲打施工人員與承包商。
5.耿在即將離職時,在歡送宴會上,仍不忘去交代他人一些善後事宜,說明這次調動突如其來,他根本沒有想到。他想在這片土地上改變一些在體制內無法改變的事情,可終究還是被現實打敗,這種打擊是戳心之痛。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大同人,自從耿來之後我就很注意他,我經常在坐計程車的時候問司機們對他的看法以及其他乘客對他的看法,有褒有貶,毀譽參半。耿來的時候我高三,之後我出國求學,一年回一次大同,這座城市所迸發出來的朝氣,所煥發出來的活力前所未有,我甚至一度不認識回家的路。。。這種震撼如晨鐘震耳聵一般難以平復。
大同城建,實質上已經算是一種改革了,耿一手拿著手術刀,另一隻手也不忘拿著一支筆。改革總是伴隨著血與淚、苦與痛的,目的就是為了未來會更美好,讓後來人更舒服更榮耀地生活在這片土地,就像為人父母總是期望自己的孩子會青出於藍。
肯定會有人說我這些話太主觀,儘是些荒唐之言等等,我都理解,可能你們不生活在這裡,無法切身體會到吧。我感覺我很幸運作為這次改革的親歷者,這部紀錄片的觀看者,因為它們帶給了我太多的思考與啟迪。


被封了,看不成了,2017.7.13


看了那麼多人關注和評論,單純談電影的回答不多,我斗膽寫一寫,分享一下這部讓人振奮的好片子!
中國市長我看了五遍,第一遍裡面有些對話聽不明白,接著第二遍重新把對話內容搞懂,第三遍特別注意的是紀錄片鏡頭切換的地方,第四遍是琢磨鏡頭為什麼切換,切換這些鏡頭又想要表達什麼內容。第五遍就是截圖嘍
每一次都有新的收穫,每一個鏡頭都有導演想要傳遞的信息,一遍兩遍都有可能看不懂片子所要傳達的含義,我下面就談談我個人的淺見。

紀錄片一開始沒有畫面,而是一陣催促的聲音,耿著急著要趕一場8點的會議,下車之後他立馬奔向會議室。這也正是他日常生活的寫照,也正是他在大同五年官場的縮影…

(如果你們不能按時完工我就讓別人全面接收了!)看,他又發火了,對工程要求嚴格,對工程進度密切關注和監督。從這裡我們就一下子看出來耿彥波市長辦事認真負責一絲不苟,他雷厲風行的作風展露無遺。

城市建設,從長遠看肯定是造福人民的,但是短期看拆遷勢必要觸及一些人的利益,他們反對你搞建設,這讓他們無家可歸。這隻狂吠的狗又在暗指什麼呢…

(「你們怎麼還不搬走。」「我們能往哪兒搬呢?」)政府人員一次又一次的來做將被拆遷家庭的思想工作,但是這些人也真的沒有地方可去,矛盾凸現。也從側面反應了拆遷工作難度之大。

整個紀錄片也是通過表現不同的人群的觀點,來一點點對中國市長深刻剖析。上圖這位女士,自己買的房子是不受法律保護的小產權房,拆遷的時候對你肯定是沒有額外賠償,就這樣她要損失20萬左右,她把耿彥波的行為看作是秦始皇修長城。

(「你看,耿彥波大手一揮城牆建起來了」)言辭中流露出對耿市長的讚美之情。城市建設好了,大大方便了市民的生活。這類人我稱之為「局外人」,他們不是城建的直接受害者,從長遠看他們是受益者,這類人都對耿評價很高。

(我們要動用政策的力量,動用行政的力量)拆遷不是說拆就能拆的,特殊時期就會有特殊手段,即使是有很多困難和阻力,改革的步伐不能停,城市建設必需搞下去!就有了這樣一幕:

還有這樣…

和這樣…

耿市長到哪兒都有群眾攔下「聖駕」,他說他臉上的傷是被強拆的人打的,自己還嚇得尿了一褲子。這些人無非就是想要得到點兒什麼好處,多要一處房,多分一些補償款…不信你看

(我將再給你分一個三期的房子,一個耿市長的隨從官員如是說)然後這個男人說,好,安排好了就行了…這問題就解決了,老百姓就是想要多得到一些好處罷了。

其實問題並不是讓城建受害者無家可歸了,而是他們對政府的補償不滿意。這個老太家裡分了一套房子了,說是六樓自己上不去,耿彥波就對身邊的隨從人員說「問題不是六樓的問題,而是她還想要一套呢」。對於這些居民政府也真的按照政策去做了一些事情,是他們不知足啊…

(這個老頭原來住的是20平米的老房子,現在政府給他分的是70平明亮的單元樓)改革的受益者們無不稱讚政府的作為,「我很滿意」表達了對政府工作的認可。這時候大家注意一下這個老頭,他只穿了一條秋褲,秋褲!!你要是知道你家來一群人甚至還有市長你會穿一條秋褲嗎?顯然事前他不知道家裡會來這麼重要的客人,也就是說,耿市長去哪裡事先都沒有通知下面,不搞面子工程,不搞形式主義,要的就是一個「真」字。有點微服私訪的意思是不

哪裡有問題,哪裡就有耿市長:

(孩子上學問題)

(小區電梯問題)

(農村孩子不讓在城市念書的問題)
其實這些問題政府都已經有對應的政策了,只是政策的落實需要一個過程,就如耿彥波所說的:雖然你們看著我做事很乾脆直接,但是下面整體的行動太慢了。對於這些上訪的市民,耿彥波都一一解答,給了民眾一個很好的交代,民眾無一不感激他…
耿彥波對工程質量嚴格要求,對偷工減料應付差事的行為零容忍:

看到磚下面不用水泥破口大罵這是垃圾工程

指著開發商的鼻子罵的狗血淋頭

耿嫌一局的工程進度太慢,醫院三年沒有建完不說工程質量又很差,表示不能再付工錢給他們。中建一局的領導最後對著鏡頭無奈說出「大同人民真的讓我見識了」這樣的感慨。是啊,中國又有幾個像耿市長這麼較真兒的官員呢?
「大同需要的是幹活兒的,不需要什麼官兒」

(他早上4點起床去工作,他妻子真的不能忍受他這樣不顧身體拚命的工作,來他開會的地方要他回去休息)他自己對工作從來都是兢兢業業,好像就不知道累。在耿和朱總談話的時候,他妻子怒氣沖沖的來叫他回家休息,這一路上說了四句「你要不要活了」,剛開始我也是覺得他妻子不識大體,後來想了想這事兒擱誰都受不了啊,要是長時間這樣下去身體遲早是要垮掉的。

鐵漢柔情

夜裡他仍在辦公室,妻子打來電話催他回家

耿市長一直笑著面對那頭的妻子,告訴她別急別急,馬上就回家了。看到這裡我特別暖心,耿市長有這樣的妻子,我也很「放心」…

記者問他這杯茶是你妻子給你泡的嗎?他笑著拿起茶杯說「是啊,她說我中午不能回家,讓我喝三杯普洱茶」,你瞧他笑的多幸福!

記者問他睡眠質量怎麼樣,他說「需要吃安定才可以睡得著。」但是當兒子打電話來的時候,他告訴孩子:

(「爸爸這些天睡得很好…」)他不想讓做兒女的為自己擔心

這時候有一個小細節:

耿市長的秘書在車上已經一直在打盹了,看得出秘書很疲憊,可想作為市長的耿彥波更為辛苦了
打造文化之都,歷史名城

當他聽到導遊說,未來幾年這裡(城牆)將是一個遊人如織的地方,他會心一笑,此時他想到自己的夢想終於能夠實現了,看著一步步的改造終於有了結果,他很欣慰…

當他看到廣場上一群外國人打太極,他親切的停下來與遊人交談。他也笑了,看到努力終於有了成果,吸引外來遊客的目的終於慢慢成為現實,此時的他應該是最快樂的。

這時候片子基本上接近尾聲,這時候鏡頭切到了這裡:

這個大姐當初一直不搬,最後呢,不得不搬。衚衕的路都被堵了…

這個大姐是家被拆的那位,她一直在信訪,寫信給溫總理,給國家信訪局,但是好像都沒什麼用,沒有得到額外的補償…老百姓在權力面前只能低頭

片子最後的這個鏡頭很耐人尋味,車輛艱難的行使在公路上,紅燈亮起。暗示著耿的建設遇到的重重阻礙,城建也亮起了紅燈。在距離2013新年還有三天的時候,一紙調令耿被調往山西太原任市長,沒人能夠解釋為什麼…

現在的大同用片子裡面的一句話形容就是:

讓我用片子裡面的一句話評價耿市長就是:

百年難得好市長!


深夜看完,留給我的震撼許久不能散去。
一時間無數的情緒和回憶翻湧上來,不知從何說起。

看過的紀錄片不多,但是讓我如此感同身受的恐怕只有這一部《中國市長》
影片的主線很簡單,圍繞著耿彥波拆城這件事展開,
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展現了當代中國社會的複雜性和階級斷層。
影片中老百姓和政府的衝突,就是現今改革開放和發展的一副縮影。
在聲勢浩大的改革運動中,許多中下層人民的利益被以一個高尚的理由無情的剝奪,而面對這種事情,他們的反抗卻是如此的無力,最終只能無奈的接受妥協。
而另一方面,看似手握江山高高在上的市長,卻也面臨著人生的另一種窘迫,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的日子也許更加的艱難。
在影片里多次被拍攝到的喪家之犬,暗喻的真是流離失所的百姓嗎?還是,那才是耿彥波真實的人生寫照?

更為深刻的是,影片在不動聲色之中還原了一個真實的官僚體系,
每個看過這個影片的人都能深深地感受到
耿彥波在做的是一件多麼痛苦且無奈的事情。
市長二字,是責任,更是壓力。

一個草根市長,透支城市未來30年的財政收入,在一個並不算髮達的城市中開創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最大規模的造城運動。這是何等的荒謬,這是何等的魄力,這是何等的勇氣!


耿彥波,這個以一己之力改變了一個城市命運的人,無論好壞,一定會被銘記入當代中國的史冊。
而將來回顧中國的城市化運動,大同一定也是一個繞不開的歷史標杆。

在他的身上,我們無法將他二元化的去形容為一個好人和壞人,因為他的身上有著太多彼此矛盾卻又自洽的標籤。

一個理想主義的實幹家
一個好大喜功的務實派
一個不擇手段的好市長
一個蔑視規則的體制內人員
一個紮根草莽的精英主義者

對於耿的爭議,本質上源於我們在這個社會中所處的位置和自身對於社會的思考。
與我個人而言,耿彥波符合我對於當代社會能吏的所有期望,很多領導人曾經碾過這樣一句詩,苟利國家生死以,其因禍福避趨之。耿是真的做到了,所以我很佩服他。但是,同樣我也認為這樣的人只適合作為一顆棋子,一個高層改革的打手和走狗,若是他身居高位,只怕國家將會陷入水火。

我曾經在2012,2013兩年里代表學校兩次拜訪過大同,兩次給我留下了截然不同的印象,不知是否和耿的離任有關。
12年第一次去大同,我本沒有很高的期望,當時的大同在我心裡基本上跟煤炭掛了等號,以至於我的想像中都充滿了煤灰色的味道。可是剛到大同界,我對這個城市的認知就完全的被顛覆了。3輛尾號是001 002 003的豐田陸巡警車已經等在了高速出口,帶著我們的大巴一路開著警燈不停的到了市府招待所,路邊的交通全部被值班交警截停。當時我的心情是,這TM是在搞什麼,不是只有中央領導才會有這等待遇嗎?而我的外國小夥伴則是已經被徹底震驚了,紛紛拿出手機開始拍照。表示中國政府真的是wonderful,我只能尷尬的陪笑……一次簡單的學術交流活動被搞的像奧運會一樣。這個市長真的是很下功夫啊。
而13年的時候再來,則完全的是普通的待遇了,沒有警車,沒有紅毯了。

這讓我想到了影片里那個書法展覽,對於耿來說,他是一個非常喜歡排場的人,只要是能對他的事業有所幫助,他願意不惜代價拿出超規格的事情來接待你,什麼志願者,禮儀小姐,紅毯,警車開道,開幕式,只要能讓你感受到重視,他都在所不惜。哪怕這些事在很多老百姓看起來完全是面子工程。但是同時我們也看到,耿自己其實是一個深居簡出,對於物質沒有太多慾望的人。

12年另一次讓我印象深刻的事情是當晚的招待晚宴,本來以為就是吃點東西就算了,沒想到居然是在影片里耿離任的那個大廳中,擺了滿滿50桌。然後還居然有個開幕式,當然,壓軸的就是耿彥波的演講。但是很可惜,口音太重,我什麼也沒聽懂,就覺得這人土裡土氣的。本來以為演講結束了,就可以安心吃飯了吧?結果,他居然下來挨桌敬酒了!!!50桌啊!!!他每次都是一小杯的汾酒直接幹下去……我當時覺得,這個市長簡直是豁出去了啊!!!
到了我們桌,他讓禮儀把他的酒杯滿上,然後點頭示意我們每個人拿桌上的高度汾酒滿上,一開始還有幾個同學想矇混過關,看這個樣子也不得不滿上,只有一個女生因為酒精過敏,打算以茶代酒。耿就站在那裡,晃著杯子,看著她,最後沒辦法,她也只好滿上,一桌人在cheers的聲中一口喝乾。耿倒了一下他的酒杯,沒有一滴酒漏下,再看著那個女生一直紅到脖子的臉,心滿意足的離開了。
不知道為何,我從這個其貌不揚的人身上竟然感覺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壓迫感,一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狠勁兒。

13年的時候再來拜訪大同,耿已離任,沒了那麼隆重的接待,倒是也輕鬆自在,我自己也在休閑的時間到處逛了下大同。
這座城市跟我一年前來之時,又發生了巨大改變。新城區的建設基本完成,鱗次櫛比的高樓,合理的規劃,超尺度的公園和廣場,鬱鬱蔥蔥的綠化,讓我覺得自己彷彿置身於東南沿海的某個開發區。雖然當時人氣不算很旺,但是毫無疑問,這一片的建設為大同的騰飛紮下了基礎。
但是,老的城區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巍峨的城牆,在城牆的裡面,四處可見沒有完工的殘垣斷壁。站在城牆腳下,我彷彿聽到了古老城牆下面一個男人壯志未酬的嘆息。一場風雨過後,道路泥濘一如當初,誰又會想到,他曾經為了古城的排水系統不佳而茶飯不思?

那時候,
我想每個大同人心裡應該跟我有一樣的疑問,如果耿市長還在,今天會是怎樣

分割線-------------------------------------------------------------------------------------------

後記:我們應該反思的是,在現行的體制里,政策完全源於領導的個人意志,缺乏長期的規劃和延續性。城市的命運不能只是依靠於幾個不世出的能臣來改變,應當有一套完整的發展計劃和相應的體制保障。然而在中國,老百姓們心裡都知道這不可能,一朝天子一朝臣,人走茶涼。這種對於繼任者的不信任才是老百姓們挽留耿的根本原因,傻子也不相信新的市長會繼續推行他的政策。我覺得,如果一個國家出現了太多的耿彥波並非好事,少幾個好市長,多幾套好政策才是長遠的解決辦法。


燕居田園,靜聽蛙聲一片,動情于山水之間也,淡泊方是人生根本
財取天下,拓開長路萬里,報國盡匹夫之責耳,富貴不過身外浮雲
———— 耿彥波

我是一個太原人,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太原人

我曾經看過一組攝影作品,貌似名字叫《十四戶》
就是講的我國西部的一個村莊,裡面有十四戶人家
十幾年前,那十四戶人家是那個樣子
十幾年後,那十四戶人家還是那個樣子

而同時期的北上廣,幾乎都不能用天翻地覆去形容
而那十四戶人家,卻一點沒有變

中國的縮影是山西

前幾天看了賈樟柯的《山河故人》到昨天看周浩的《中國市長》

我們不需要鄉愿與民粹,我們需要的是依法治國與公民意識

你說,這是山西
我說,這是中國

商君之於大秦,李光耀之於新加坡,卡斯特羅之於古巴,藤森之於秘魯,伊藤博文之於日本,拿破崙之於法國,俾斯麥之於德國,普京之於俄羅斯,太祖之於中國

每一個大國崛起的背後都有這樣的一個強人政治


不畏天變,不恤人言,不法祖宗


在這個時代
我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

我相信
即使現在再黑暗,也充滿了希望
在這片土地上
高尚終將是是高尚者的通行證,卑鄙終將是卑鄙者的墓志銘
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去以身許國
會有許許多多的英雄為了國家的榮光而奮鬥
真的到了天下大同,盛世錦繡的那時,我們的國家會豎起一座長長的群像浮雕,從三皇五帝開始,千古風流人物,昂首凝目,指點江山。

「十年以前,一個學生在這裡提問:何為革命?
我告訴他

革命,就是要讓四萬萬同胞人人有恆業,不啼飢,不號寒

十年過去了,與我志同者相繼犧牲
我從他鄉漂泊重臨
革命兩次於我而言不可同日而語
今天,如果再道何為革命
我會說:

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經文明之痛苦。

這痛苦,就叫做革命。


這個問題好像已經變成了「如何評價大同市長耿彥波」而不是「如何評價紀錄片《中國市長》」了……

和周導的相識是很結緣的,最開始是看到了《龍哥》的文字版本,驚嘆於記錄者竟然能夠做到和紀錄對象貼近得如此近,但又在敘事中把記錄者自己的觀點消隱掉。
紀錄片來看,是能夠激起人思考和疑問的好片子,從《龍哥》到《棉花》,再到《大同》,周導的視角和紀錄手段被不斷證明。

所以我們看到,不僅被紀錄的對象並不做作地真實展現自己的生活,連觀眾也會忽視掉記錄者的存在,這種效果去掉了觀眾和對象之間橫亘著的第三重角色(導演本身),讓人更加近距離地感受紀錄本身,自己作出判斷。
周浩自己在接受採訪中提到,自己並不是很認可被署名為「導演」,因為在他看來並不存在「演」和「導」這種概念,所以他不斷去嘗試從不同人的角度去觀察和呈現今日的中國。換句話說,看到「主演:耿彥波」時,你會不會覺得有疑問?

—————最後回到耿本身(雖然我覺得偏題了…)——————
在雲南的原始山村裡,周導給我們看了這部片子。那是一個大家打算用完全非「耿彥波式」方法開發的古老村落,同行的都是建築規劃和社區學界的同仁。其實基本上對於耿和他在大同的做法都是有異議的,但是同行的老師看完後,沉吟良久,說到「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部耿彥波」。讓人更全面地認識到共產體制下一個能吏的理想,手段和現實。

對我而言,在大同的旅遊經歷的確令人愉悅,但我最感興趣,也是最令我欽佩的是,耿願意被跟拍如此久的時間,畢竟對體制內的耿彥波同志而言,這並不是有利可圖的事情。


本人剛好對13年春節期間,耿彥波被調走時引發的「跪留市長」群體性事件一事有所分析,並做成了碩士論文....在此貼上一節,可能文不對題,但是從文章訪談的細節中可以感受到大同市民在時代背景下的那種個體無助的悲涼,還原一下當時的情境。

集體行動的修辭策略:隱藏的文本與弱者的武器

集體行動的產生需要具備一些必要條件,只有當大眾對行動所倡導的價值目標產生認同感時,集體行動才得以轉化為現實。1986年,美國學者斯諾在《框架整合過程,微動員及運動參與》一文中,「把社會運動中的行動看作是組織者的話語策略,目的是要發動尚未被運動理念打動的個人或團體,他把這個過程稱之為『框架整合』」。一場集體行動所持有的話語體系和組織策略往往很難兼顧到每個參與者及群體的情感和利益訴求,為了有效動員群眾,行動組織者會有意或下意識地調整修改集體行動話語體系和行動策略,形成一種大眾認同的解讀範式——框架。在大同「跪留市長」這場集體行動的動員策略中,隱藏的文本與弱者的武器兩種形式有力地建構起集體認同感,成為了擴大行動規模、表達行動訴求的最終話語框架體系。

1 最初的發起:從無人響應到萬人簽名

因煤而興,因煤而困。大同頂著中國「煤都」的光環,在城市化發展浪潮中,一再遭遇產業結構失衡、環境日益惡化等的頑疾。從2008年2月到2013年2月,耿彥波主政大同的五年時間裡,對大同市進行了翻天覆地的改造,古城恢復、城市建設的規模之大,爭議之多,令這座北魏古都在1500多年後再次成為國人眾所矚目的焦點。「再造古城」的是非功過雖然不是本文的評述對象,但是卻如蝴蝶效應一般,為這場集體行動的話語和行動特徵——本文的研究對象——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1) 導火索:預期突變的調任

就在造城運動進行的如火如荼時,2013年2月7日耿彥波「意外地」被山西省委調任太原。之所以稱之為「意外」,是因為僅在4天前耿彥波剛剛被山西省委組織部公示為大同市委書記考察對象,大同民眾都認為他還能用五年的時間收拾殘局。「還不到公示期,公示期是在七天之內,就是在民主推薦和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山西省委組織部發的這個在廣泛徵求意見和民主推薦的基礎上耿彥波同志被公示為市委書記的人選,這已經是鐵板釘釘的。突然間七號變卦了,這個問題就說明中國官場的詭譎。」(訪談對象L)

中國社會目前仍處於一個官本位的時代,政府官員很大程度上主導著社會經濟發展的方向,對政策的制定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權。你方唱罷我登場,每個新上任的領導都會卯足架勢,做出一番印有自己烙印的業績。所謂「人走政息」,方針路線也會隨著領導人的更迭發生變化,在地方政府尤甚。篤而言之,在人治色彩濃重的國度里,政策措施因沒有制度的依賴,往往缺乏連續性、穩定性。耿彥波作為一個卡里斯馬式的官員,他親手制訂了大同市城區規劃,憑藉個人魅力一方面吸引建設資金,一方面主導拆遷進程。所以一紙調令,令大同市的民眾一片嘩然,所有的擔憂都為這座城市未來的命運蒙上了濃濃的霧靄。尚未合攏的古城牆會不會留下一個半拉子工程?回遷戶還能不能得到承諾好的妥善安置?工程隊未拿到工程尾款找誰討要?

(2) 群體利益的分化與共識

彼得·布勞把不平等看做是社會分化的一種形式,當資源佔有量發生變化時,不平等的等級序列也會隨之變化。在大同「再造古城」的過程中,拆遷獲利機會上的不平等,將利益相關者分化成兩個不同群體。正如一位退休老幹部G所言,「大同市這五年城市建設,到後來出現了兩派,一派挺耿,一派反耿。」

拆遷受益者

伴隨造城計劃而來的是大拆大建,尤其棚戶區和城中村的改造。《大同市2012政府工作報告》顯示,過去4年改造建設拆遷面積1000多萬平方米,拆遷波及到居民16萬戶,到耿彥波離任的時候完成了13萬戶。「我妹妹一家因為做買賣賠得血本無歸,貸款還不了,妹夫跑路妹妹神經,一家人就在城牆底下蓋了一間小平房,孩子念書還得我供呢。老耿路過看見後,專門問了下啥情況,後來不出半個月時間給分了套房。你說我為啥感謝耿市長呢?」(訪談對象G)受益於拆遷工程的並非只有拆遷戶。「建材商胡立民告訴新京報記者,2008年之前,他的生意冷清,幾乎維持不下去了。耿彥波在大同大興土木後,他抓住商機,三年賺到了一百多萬」。

他們自發組織了「耿彥波粉絲團」,其中一部分人每天在四牌樓一處公共空間聚集,分享著關於大同的時事新聞和對耿彥波的頌揚,塑造他的高大形象。

利益受損者

大規模拆遷同時也帶來了安置的巨大難題。拆遷補償原則上實行「征一補一,以舊換新」,超出一定面積均按市場價結算。由於安置房的面積普遍都大於拆遷面積,補交數十萬房款也就變得司空見慣。對於許多無力購房的弱勢群體來說,這是一筆巨大的開支。「先拆遷,後安置」的政策讓數萬戶居民居無定所,只能到處尋租。「拆遷戶都是3年多才安置,有一部分一個月之內搬走的就有3000元補償,租房補貼600元;一個月內不搬的斷水斷電拆廁所。按國務院590號文件,簽訂協議先補償後拆遷。而他是先拆,只要聽話一個月之內搬走,就給補償;不走什麼都沒有。」(訪談對象Z)與此同時,工程承包商也因市長的調任對工程餘款能否到手開始掛腸懸膽。「給點錢就干,不給錢就在那坐著大部分,大傢伙坐著。假如耿市長在,項目也不會一直拖延,我們工人們的工錢也早發了。」在城牆腳下工地工作的L說。

「再造古城」中古城沒有全部竣工,卻造成了利益群體的兩極分化。如訪談對象Z述說道,「大同人在拆遷上有受益者,有受害者,受益的人當然說好,受害的人肯定要罵他。」但是,這五年間大同的城市面貌煥然一新,明城牆、華嚴寺、善化寺等歷史古迹得以修葺復原,道路交通條件大大改善,空氣質量、綠化面積、河流治理等城市環境指標均持續好轉。「恢復古城確實改變了大同面貌,高樓大廈、樹木綠化、城牆廟宇、道路拓寬……」(訪談對象Z);「鼓樓這一片以前屬於城市中心區域,街道坑坑窪窪,碰到下雨泥濺的到處都是,還有到處飄著臭味。改造後,馬路變得整潔多了,加上周邊的綠化,現在出來遛遛狗散散步,呼吸一下新鮮空氣,覺得很高興。」(訪談對象L)Z和L分別是「反耿」和「挺耿」的代表人物,但他們在耿市長為大同城市形象及宜居環境作出的貢獻上還是達成了一致,而且對其突然被調任都持不解的態度。至此,不同群體的情感和利益都捆綁在了一起。「不管好與壞,你讓他幹完,鋪這麼大一個攤子,爛攤子誰來收拾?」(訪談對象Z)

(3) 從網上呼籲到集會簽名

從2月7日調任伊始,許多人便在網路上頻頻互動交流。《徵集送耿市長相冊的精美相片》、《走了一個人,寂寞了一座城》、《大同的驕傲——老耿曾經在大同的日子》、《歷史當銘記這一刻——當年孝文帝遷都日,今天耿彥波調離時》……這樣不舍懷念的帖子在貼吧里比比皆是,網友們紛紛撰文抒寫耿彥波的事迹和留人不住的無奈思緒,類似《請願中組部,留住耿書記》這樣的文章也迅速在網上傳播。隨即幾個積極分子倡議正月初一在東城牆下舉行一次集會。雖然當天參與集會人數很少,但是還是吸引到了許多利益相關者的目光,為日後行動規模的擴大積攢了經驗。

情緒持續發酵。若干在民間知名度較廣、聲望較高的人士開始商議,初三約定和陽門廣場再次集會。他們平時對大同的事務極為關注,城市認同感極強,常常向政府反映城市問題,在公共空間發表演講,組織參加一些發出民眾聲音的集會。特別是L,他是一名國企幹部,也是一名維護市民權益的積極分子。他有著出色的演講技巧和獨特的人格魅力,在幾個自發形成的關心大同事務的群體中均扮演著核心的角色。調任一事被公布後,L的第一反應除了氣憤擔憂外,用他自己的話講「就是覺得應該做點什麼」。

「本身就不服氣,你看剛剛建設到一半兒偏要搞破壞,官場上太過分了。」「我要干我的事,又不是說專門去迎合某些人,我也是從內心出發去參加的。我願意去為耿做這些事。我那天寫了點東西,我要為大同這座城市戰鬥到底,這是我自己的初衷,從一開始朦朧的感覺到現在我一定要為大同這座城市戰鬥到底。」(訪談對象L)

初三早晨,二三百人齊聚和陽門廣場。集會組織比較鬆散,廣場上的人們都在有條不紊地簽名、寫詩、寫標語、編順口溜。「人們來了幹什麼來了,光是聊天?說耿市長好,耿市長好,沒有什麼意思。我突然想起來沒有個氣氛也不行,像南門廣場那邊街上掛的紅燈籠什麼的,紅紅的挺熱鬧,所以弄一些紅布頭子寫點東西。那些東西都是自己買的。我們有三個人,花了將近有3000塊錢,買了10條。當時說再買點筆讓人們過來簽名挽留,完了就有人響應就去買了。這個紅布頭子是我臨時出的主意,就是說沒有氣氛。有的人標語起的很好,有的人字寫的不錯,這些都可以順便展現個人風采。這就形成了簽名挽留。」(訪談對象L)

簽名挽留不到一個小時,廣場上聚集的人群越來越多,上百米的紅條幅寫得密密麻麻。以L為代表的幾個人分散在廣場的各處開始發表演講以及述說耿彥波被突然調任的最新動態,每個人周圍都聚集著一大圈群眾,聆聽著、傾訴著、討論著……作為個體的行動者,不管再怎麼有文化、有教養,一旦隨著聚集的規模逐漸變大,人與人之間的情緒難免會相互感染、影響,導致原本異質性極大的個體在思維上趨同一致,並且行為易於被煽動,變得非理性化。隨著大家的情緒越來越高漲,幾個積極分子開始帶領人群呼喊「耿彥波請回來」、「大同人民需要你」這樣的口號,提議大家舉著紅條幅上街。

「人是越來越多,不斷地來人,我們說簽完名了帶著這就到東關逛一逛,結果走到這兒就有的人不散了。人們喊『不行到市委那兒示威示威,呼籲呼籲』。邊抬條幅邊喊口號,就到了市委。人們又喊『不行走到市政府』。我想完了,這下搞成遊行了。」(訪談對象L)


2 上街遊行與跪留市長——民意爆發的頂點

簽名集會的隊伍就這樣上街了。隊伍的最前方有人高舉著國旗和耿彥波的照片領路,拿著紅色條幅的人群緊隨其後。「耿彥波,回大同」、「大同人,站進來」、「大同人民需要你」這樣的口號一遍又一遍地從人們口中吶喊出,不斷有新製作的印著標語的紅條幅遞到隊伍當中,人們的情緒極其高漲,隊伍的規模也越來越大。很快,馬路被佔領了。如L所講述,「我一開始是說人們不能走馬路,走那個自行車道。沒想到人越來越多,走著走著就衝進汽車道了。我也不再說什麼了,因為說啥也不管用了。我騎著電動車先跑到市政府那等著去了。」隊伍從和陽門廣場一路向北走到東關,稍作停留,再一路走到市委和市政府,大約全程5公里。

遊行隊伍人數最多時達到三四千人,由於多數是周邊的路人臨時參與進來的,所以隊伍流動性比較大。正月是在外漂泊的遊子們回家團聚的日子,寒假放假的學生、在外工作回家過年的年輕人都會回家享受片刻的安寧。這幾天人們通常會結伴而行,上街賞燈、走馬觀景,尤其是幾處大的公共空間,更是人頭攢動,車水馬龍。加上每年正月初八是趕廟會的時候,看演出、觀展覽、購買圖書、品嘗小吃,各種民間手藝手工製品琳琅滿目,市民們都樂意走出家門感受年味兒。「大多數是看熱鬧的。趕上廟會,街上人多。一開始只是二三百人,後來遊行那麼長的隊伍還是看熱鬧的多、受蒙蔽的多,人們都是受鼓動加入進來的。」(訪談對象Z)有的人走的累了就從馬路中間的隊伍撤到路邊休息,同時又有新的人員源源不斷地填補進來的。

但是,遊行隊伍結構的主體開始固定。這部分群體包括L在內的拆遷受益者、尚未得到妥善安置的市民和工程款未結清的施工隊在內的利益受損者,再加上臨時動員的浮動群眾。各個群體在統一的集體行動背後實際上都有著不同的行為動機邏輯,但是當各群體面對「非零和型公共物品」——大同市民的群體利益時,集體認同感便會增強,人們團結起來去爭取實現行動目標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所謂『非零和型公共物品』,就是當享用這些公共物品的人的數量增加時,群體中每個個體從中能獲取的好處並不會減少。和平、民主、法制就是這樣的公共物品」[[iii]]。)當然,如前所述,不同群體的利益訴求雖然在某些宏觀層面有些許共識,但是他們的分化程度還是很高的,甚至可以用很尖銳來形容。據此可以推斷,他們的結合僅僅是一種利益或策略上的結合,能將三者凝聚在一起的集體認同感並非固有存在,而是在集體行動的話語修辭體系和符號性行為中不斷被建構起來的。

(1) 認同感的建構——隱藏的文本

在斯諾看來,社會運動的動員過程就像是運動積極分子在摁一個一個的修辭按鈕。集體行動認同感的建構過程,即框架整合「可以是指把若干具有相近但不同的意識形態、價值或目標的組織通過運動目標和策略的改造聯合起來的過程,也可以是指一個通過運動目標和策略的轉化從而把社會運動組織的意識形態、目標和價值與動員對象的利益及怨恨聯繫起來的過程」. 在本文案例的聚眾形成過程中,隱藏的文本作為框架整合的媒介,將利益訴求迥異的群體成功地動員在一起,從而對集體行動的主張產生強烈的共鳴。

「隱藏的文本」這個概念,是耶魯大學政治學與人類學教授詹姆斯·斯科特在《支配與反抗的藝術——隱藏的文本》一書中提出的。他通過這一概念「來闡述底層群體的意識形態特徵,並以此解釋和理解底層群體的難以捉摸的政治行為,與『公開的文本』相對,它是發生在後台的話語,避開了掌權者的直接監視,這種在統治者背後說出的言說、姿態是千百萬普通人生存智慧的重要部分」。從集會開始的無人響應到城牆下的萬人簽名,從廣場上茫然不適的民眾到馬路上聲勢浩大的遊行隊伍,集體認同感環繞著隱藏的文本不斷被建構。

  • 口號、標語

這場集體行動伊始,積極分子在動員市民參與時特彆強調「家鄉情結」的重要性。「去微博發帖,讓全國人民都知道大同人的心聲」、「耿市長的離開只會使我們更加熱愛自己的家鄉」、「耿市長走了我們可能挽留不住,但我們不希望大同建設半途而廢!」……從開始,這樣的呼聲在網上就被大量傳播轉載。

遊行隊伍上街後,「耿彥波,回來」、「耿彥波,好市長」、「大同人,站進來」、「大同人,憑良心說話」、「留住耿彥波,建設新大同」、「要讓大同變香港,只有留住耿市長」、「苦幹實幹玩命干,路好城好環境好,耿市長,大同人民想念你」、「大同人民需要你,大同人民期盼你,大同人民熱愛你」等等的口號被無休止地吶喊著。帕累托認為,「說服聽眾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無休止地重複同一件事情。重複儘管沒有半點邏輯—經驗的價值,但比最好的邏輯—經驗論證更加有效。重複尤其能影響感情,改變剩遺物,而邏輯—經驗的論證只能影響理性」. 這些重複的口號簡潔又充滿煽動性,街上的路人也被遊行隊伍的熱情所感染。特別是提到關於這座城市和這座城市的人民的時候,本來看熱鬧的人群瞬間被點燃,因為此刻他們覺得大家成為了一個榮辱與共、共同擔當的集體。就像當時正在街上陪家人逛廟會的Q所說的,「當聽到『大同人,站進來』的時候,我立馬就熱血沸騰起來,那種城市的歸屬感特彆強烈。我也不圖啥,只是想跟著大部隊繞一圈。」

當隊伍走到市政府門口後,有人拿出2013年2月3日的大同日報,大聲重複著「最新消息,山西省委組織部幹部考察公示耿彥波擔任市委書記」這則報道。幾位運動積極分子手持擴音器繼續朝人群喊著口號,一邊維持隊伍的高漲情緒一邊延長集體行動的持續性。「堅持到底,就是勝利」、「咱們要不懈努力,竭盡全力,同心協力,把我們的心聲向省委、工會,向北京請願」、「大同的父老鄉親們,明天早晨八點半,和陽南門廣場集合,咱們就堅持到底,請回咱們的耿市長,大家說好不好?」此時,人群已陷入了一種非理性的狂歡,大家積極地響應著積極分子的呼籲。

  • 演講

演講作為一種在公共場合進行宣傳鼓動的語言活動,可以調動集體心智中的非理性因子。一段聲情並茂的演講,會讓現場的聽眾短時間內信服、接受、認同其所倡導的價值觀念。前文已說過,L就是其中一個演講能力超群的積極分子。外表儒雅,才學兼備,是大家對他的評價。他有很強的記憶力和豐富的材料儲備,對耿彥波的事迹如數家珍,還特意去模仿耿的口音。他通常使用一些與眾不同的詞語,如古詩、名句、傳奇故事或者押韻的順口溜,針對聽眾感興趣的議題針砭時弊,不管走到哪裡都是人群中的焦點。聽他演講幾乎成了粉絲團的保留項目。

「我那天先到的市政府,人們在半路走的呢,我就過去給人們講了一段時間,有的人們就在那兒停下來。那天我說我有兩個聯子啊,大家共同過來聽一聽我說的對不對。『耿彥波以一己之念,取歷史之材,借文化之力廢寢忘食事必躬親建大同古都弘揚中華文明,***大年初一喬裝打扮,闖進民宅,繫上圍裙包餃子假戲真做愚弄父老鄉親』。人們聽完了都在鼓掌。實際我當時是冒著風險說的,人家說你攻擊省委領導。但是就我一個人敢說,別人他也說不來。」當有人奉勸或警告他可能會涉嫌誹謗國家公職人員時,他會敏捷又狡黠地回應說「叫***的人太多了,他是老婆親戚她二舅啊,我必須撇清這個事情。」

類似L經常演講的積極分子還有好幾位,他們的風格也都不盡相同。有的人喜歡講述自身的故事,以真實感帶動大家的情緒;有的人喜歡收集如照片、書籍等民間資料,製作出精緻的作品給大家解說;還有的人肢體語言豐富,經常繪聲繪色地說上一段帶有傳奇色彩的故事。「華嚴寺開光的時候,包括台灣星雲大師在內的中國所有的高僧都來了。那一天一直是陰天,好幾個領導上台發完言了,最後輪到耿彥波講。耿彥波就繞著這些高僧們走了一圈,高僧們立刻稽首祈禱。當人家走到講台上的時候,突然天上開了一道光,陽光就射到人家身上了。高僧們馬上就齊聲喊,阿彌陀佛……」(訪談對象G)

  • 持國旗,唱國歌

國旗、國歌是一個國家的象徵符號,承載著每個子民對他們祖國的認同感。中國的愛國主義教育已將這種情感內化到人們心中,使得所有國人看到國旗的顏色或聽到國歌的旋律,都不由心潮澎湃。尤其是在人群密集、情緒高漲的場合,這種行為不僅能引發在場者的社會喚起效應,完成一些非理性的任務,也能使他們的個體身份模糊化,順從於群體規範。「唱唱國歌完全也是下意識的,在那麼龐大的隊伍里,唱大家都會唱的國歌,這不大家都聚在一塊了」(訪談對象G)

之所以將這幾種行動策略用隱藏的文本來概括,是因為它們都含有「隱藏」的介質在內。古城尚未完的建設工程,一半壯美一半荒蕪的城市景觀,滿目蒼夷的拆遷殘跡,妥善安置的空頭承諾,尚未拿到地卻提前支付的土地出讓金,懸而未決的工程欠款……不同的群體各自懷有自身的擔憂,但是集體認同感——社會運動所持有的意識形態和價值目標,把不同的情感或利益訴求聚焦於對市長突然被調離的埋怨與不解。行動發起者為了獲得更多的盟友或動員更多的參加者,有意對話語策略進行一定的修訂,以能聯合那些原本與他們的情感或利益出發點均有一定差異的組織或個人來支持或加入這一行動。在這個過程中,不同重複的口號與標語、煽動性的演講、慷慨激昂的國歌等動員策略充分展現了民間智慧,不同程度地避開了政治決策的邏輯,小心翼翼地遮掩起本質內核,為他們的訴求套上了一層隱形的文本。

「大多數的市民,咱們不能把他說成當時是挺耿,當時只不過就是大同市市民對省委這一決定——耿突然調離的一種抗爭。」「主要擔心後續工程誰來干呢?人們害怕後續工程誰來了也不會建,誰來了也是說假話,不辦事,還搞破壞,因為每個官員的政策理念和後任是不一樣的。應該保持政策的延續性,這才能把一個有傳統文化的古城挖掘出來,才能對老百姓有個交待,也是對中國的一種貢獻。」「不管幹得好與壞,既然干到一半兒,你起碼讓他幹完。」(訪談對象L)


(2) 情感或利益的訴求與表徵——弱者的武器

詹姆斯·斯科特通過對馬來西亞的農民反抗進行研究,發現並不是所有的反抗形式都充滿了暴力與抗爭。公開的、有組織的社會行動對於多數下層階級來說是過於奢侈,因為那即使不是自取滅亡,也是過於危險的。有鑒於此,他提出了「反抗的日常形式來理解弱勢群體的抗爭武器,通常包括偷懶、裝糊塗、假裝順從、開小差、偷盜、裝傻賣獃、縱火、暗中破壞等等。這些被稱為『弱者的武器』的階級鬥爭形式有其共同特點。它們幾乎不需要協調或計劃,它們利用心照不宜的理解和非正式的網路,通常表現為一種個體的自助形式,它們避免直接地、象徵性地與權威對抗」. 「跪留市長」這場集體行動本身的目標指向是地方性的政治主體,相對於政府而言,運動主體的結構構成屬於弱勢群體,在表達情感或利益的訴求時會謹慎地採用一些策略,即弱者的武器,以避免極端的直接對抗。

  • 下跪

在筆者的視頻資料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當遊行隊伍行進到市政府門口時,約有數百餘人跪倒在地上,在幾個積極分子的帶領下,一遍又一遍高喊「耿彥波,回來」、「耿市長,大同人民需要你」等簡潔有力的口號,手中拿著耿彥波的照片和各式各樣的條幅、標語,甚至有人還提著幾樣年貨。「他一下子走了,人們感覺像是大同的靈魂一下子走了,大同人失去了方向。有一部分人說是給耿拜個年吧,完了就拜年,人們在跟前的也跪下了。」(訪談對象L)表面上看似拜年的下跪,實則傳達出了眾多行動者們的一種普通情緒——希望政府有人出來表個態。正如彼時有人喊道,「看看我們有多少人,市政府倒是給個說法」。中國社會從某種程度上而言仍然處於禮俗社會向法理社會的過渡階段,倫理道德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仍佔有重要地位. 其中下跪是中國的一種傳統禮儀,民間有「一跪天,二跪地,三跪父母」的習俗,老百姓給官員下跪是表示對皇權的臣服。雖然跪拜禮已被國家以政令的形式予以廢除,但是文化傳統仍然以尊卑有序的禮俗約束著人們的行為。所以,當集體行動的參與者在象徵權力的政府門前表達自己的訴求時,會不自覺地通過下跪這麼一種符號性極強的行為,是一種弱者武器的典型形式。

「在壓力型維穩體制下,抗爭者繞開直接的抗爭對象,避免了直接的政治衝突可能造成的『不穩定』,同時也就避免了直接的打壓;抗爭者轉向非直接抗爭對象甚至轉向犧牲自己的尊嚴或者生命,用悲情方式表達訴求,其實也是為了避免更加強有力的打壓,表明自己並不是為了破壞穩定,這樣就可能找到新的機遇。這也許可以稱為『弱者的邏輯』」。

  • 搭便車行為

「搭便車」是奧爾森在其著作《集體行動的邏輯》中提出的核心定義,他認為集體行動並非總是像勒龐假設的那樣,隨著人數增加,人與人之間的感染力越大,集體行動爆發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大。他將每個行動者都假設為「理性人」,在追求公共物品時,其中一些人可能會想別人都在為達到目標做出貢獻,而自己可以坐享其成。遊行過程中,有一部分人就扮演了這樣的角色。「當時有承包商、地產商,他們一看耿走了以後自己的工程也不好說了。看見事兒弄得這麼大,他們後來也就加入了。有的出車搬運物資,有的給買水,有的花錢條幅印傳單,還有的打旗、打著橫幅走到市政府的。」(訪談對象Z)開發商們都把集體行動視為一個表徵自身利益訴求的絕佳場域。

此外視頻資料中還清楚顯示,遊行隊伍里有一些「另類」群體顯得格外引人注目。隊伍的最前方有一個患有智力障礙的年輕人,舉著耿彥波的大幅照片,跟著人群中呼喊的口號他的嘴裡也在嘟噥著。筆者特意再三向若干訪談對象詢問,但得回來的反饋都不盡相同。有的說是他的父母也在隊伍當中,帶著他湊熱鬧的;有的則推測說是開發商花錢雇來的……真真假假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樣弱勢群體的出現本身就是弱者最好的武器。

  • 裸體抗爭

弱者的武器作為一個行動資源庫,行動參與者不僅從中拿取他們熟悉的方式來行事,而且會依據弱者自身的智慧創造更加行之有效的形式。L在遊行當天,突發靈感地運用了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裸體抗爭,順利化解了他遇到的困境。「初八那天,天沒亮我就起身準備去和陽門。沒走出小區門口,就讓幾個便衣攔住了,說是要搜我身,並且要帶我去所里訊問。我一開始不讓搜,幾個警察說是上級的命令,他們也沒轍。僵持了一會兒,我看脫不了身,就想了一個辦法。等八點的時候,小區的人慢慢多起來了,我就開始脫衣服,跟他們說『我什麼也沒帶你們還想要幹嘛』。圍觀的人越來越多,那幾個便衣一看我不好惹,就灰溜溜地走了。」(訪談對象J)


3 沒時間看分析,直接看結論好啦

通過對大同「跪留市長」這場集體行動進行歷時性的描述,本章簡要勾勒出導致其爆發的社會背景及因拆遷獲利機會不均而生成的利益群體的結構圖譜。集體行動中的參與者,大致可以劃分為拆遷受益者、尚未得到妥善安置的市民和工程款未結清的施工隊在內的利益受損者、臨時動員的普通百姓。當市長突然被調離這一導火索迅速點燃大同民眾情緒時,行為動機原本迥異的各個群體把不同的情感或利益訴求紛紛聚焦於對這一政策的埋怨與不解,如一名中央黨校的教授在評論這場集體行動時所言,「有對三十年來城市發展停滯不前的壓抑,也有對城建規劃可能改弦爛尾的擔心;既有對人事任免草率霸道的不滿,也有對黨政公示兒戲欺騙的憤懣;既有對大同崛起夢想破滅的失落,也有對自身利益無法兌現的恐懼;既有對精神偶像猝然離去的不舍,也有對繼任者膽魄擔當的疑慮」。

在遊行過程中,集體認同感和情感利益訴求的表現形式不斷被行動修辭策略建構。行動組織者沒有採用直接表達訴求的話語體系,而是使用包括口號、演講、唱國歌、下跪、「搭便車」等屬於「隱藏的文本」和「弱者的武器」的行動策略,不斷摁下一個個的修辭按鈕以吸引大多數人的參與,表達民眾的情感和利益訴求。

隱藏的文本和弱者的武器其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區分,它們的擬合程度很高。正如斯科特所強調的那樣,「隱藏的文本至關重要而又未足夠強調的方面是,它並非僅包括語言行為,而是包括整個的實踐過程。對許多農民來說,諸如偷獵、盜竊、秘密地逃稅和故意怠工都是隱藏的文本的組成部分」。同樣,「跪留市長」這場集體行動的諸多修辭策略,如簽名、口號、演講、下跪等話語和符號性行為充分展現了民間智慧,不同程度地避開了政治決策的邏輯,小心翼翼地遮掩起本質內核,為他們的訴求套上了一層隱形的文本。既是增強集體認同感的建構工具,也是弱者表達自身訴求的同時避免公開對抗風險的必然之舉。


這部紀錄片,豆瓣評分在9.1,相當高了,在這種政治體制和宣傳體制之下,竟然能誕生出這樣一部很有特點的紀錄片,可謂是一個奇蹟了。我看這部紀錄片的時候腦袋裡一直蹦著幾個字:「地理環境決定論」、「限制與抱負」、「政治家」這幾個字眼。

1、地理環境決定論

這個論調20世紀都不談了,帶有明顯的宿命論,且是西方那一套。尤其是在中國經歷了天翻地覆的20世紀,認為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人的主觀能動性,敢叫日月換新天。自然不會提起這個論調。

《論法的精神》共31章,其中有5章提到了「地理環境決定論」,「炎熱地帶的人民就像老人一樣膽怯;寒冷地區的民族就像青年一樣勇敢。」「印度人生來就沒有勇氣,甚至生在印度的歐洲人的兒童也喪失了歐洲氣候下的勇氣。但是,他們的這種怯懦,同他們的殘暴行為、風俗習慣,他們的野蠻的苦行怎麼能協調一致呢?印度男人甘願忍受巨大的痛苦,婦女引火自焚。這就是他們既有毅力卻又十分軟弱的表現。」

這都是孟公在原書中提到的思想,現在讀起來感覺過時了,太絕對。因為彼時歐洲是世界中心,歐洲緯度高,氣候較寒冷,作為法國大貴族的代表,自然孟公會得出這樣的結論。

這一條理論貫穿了整個歐洲史,修修補補、刪刪減減,很多都是為自己的理論和階級去背書。不過我認為還是很值得去思考的。

看上去扯了這麼多跟這部紀錄片無關的事情,但是我勸諸君細細想想,地理環境到底有多大的影響?地理環境包含我們所處的區位(地球經緯度、大陸板塊的位置),土壤,氣候,河流,洋流等等。200萬年前,非洲中部氣候突變,樹木大量死亡,草原茂盛,非洲古猿從樹上下來,逐漸學會了直立行走。幾十萬年前,有少量的直立人走出了非洲,去了歐洲的是尼安德特人,20萬年前,人類的祖先智人開始走出非洲,一部分智人去了歐洲,搶佔了尼安德特人的地盤,殺死了全部的尼安德特人,但是尼安德特人的基因流傳了下來,現代人類(除了非洲人)身上都會攜帶1%-3%的尼安德特人的基因,其中包含抑鬱症、過敏等疾病。

為了適應環境,產生了膚色的差異;為了防止洪水猛獸,人們住在高原;為了耕種,人們又住在了大河兩岸的平原。蒙古高原常年受蒙古-西伯利亞高壓的影響,冬季寒冷,夏季乾旱且短暫,多數都是戈壁荒漠,少數水源地有草場,環境容納人數有限,所以會不斷南下,導致秦始皇蓋起長城。

中國的文明起源於三皇五帝,大禹治水,中國的大一統起源於秦始皇。秦始皇能一統天下的原因也是在於,餚山函谷關難以攻破,加上沃野千里的四川盆地和關中平原,利用中國西高東低的地勢差,不到十幾年,就統一了全國。

可見,地理環境決定了人的體貌變化,決定了人類的文化,只要人類不住在太空城,就會永遠受到地理環境的束縛。很多人以為地理環境是固定的,一元的,實際上並非如此。而隨著現代國家的興起,全球板塊的分割完畢(變為領土),民族和國家已經不能大規模遷徙了。實際上,當幾千年前,最後一批流浪的智人到達南美最南端的火地島時,地球(除了南極和極少數高寒地帶)就已經被無數個小的部落分割完畢。生活在這個部落中的每個人,此生都會受當地的環境所影響。

自五月花號上的流浪者踏上這原本屬於印第安人土地之後,美國就變為上帝的應許之地。印度國土面積是中國的1/3,可耕作土地卻比中國多得多。中東千年來戰火不斷,因為他是亞非歐的中心區域,文明的樞紐。

回到正題

山西是如此,大同也是如此。自古大同就是中原文明和北方少數民族交匯的最前沿,帶有濃厚的民族融合文化底蘊,許多風景名勝都是北魏鮮卑族、遼代契丹族、元代蒙古族的色彩。這是中國歷史上其他城市所沒有的,也是耿彥波要主打的牌。

千百萬年前,在現在山西的這片土地上,都是蔥蔥鬱郁的森林,有很多大型的動物覓食其中,隨著地殼的變動,這些動植物逐漸腐爛,擠壓,變為煤炭資源。多說一句,為什麼河南簡稱的「豫」里,右半邊是「象」呢?因為3000年前河南地區真的是產大象和犀牛的。

山西程平行四邊形,東西是山,西南是大河,北部是高原荒漠。自古出不去,唯一的幾個口,就是娘子關、殺虎口、風陵渡。這也是造成山西是北方自成一體的文化的原因。

08年以後,經濟危機爆發,加之綠色奧運,產業升級,去產能,煤價大跌,地表的煤炭資源都已經被采空,經濟勢必斷崖式下跌。作為單一產業的大同更是首當其害。耿彥波08年調去大同主政,他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中國的改開,最開始的地區,也是最卓有成效,最先吃到紅利的地區無一例外全部在東南沿海。為什麼?因為人家是平原、沿海啊!

很多人都會忽略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地理環境。建在高山之上,大江之畔的釣魚城,殺死了蒙古可汗蒙哥,為南宋續命20年。英國三島無論哪一個點,距離大海都不會超過120公里。這也造就了其海洋文明以及近代橫行世界的日不落帝國。

2、限制與抱負 政治家

耿彥波也說過,大同不是一個創業的城市,反倒是因為人民厚道,許多流浪漢與貧窮的人都來大同了。耿彥波手裡的牌,只剩下主打歷史牌了,他要靠歷史留給大同的那些東西打造新的大同。實際上,耿彥波根本不在乎文化是真是假。

造名城,自然就需要拆遷了,這部電影也基本上都是在講拆遷的事情。可中國特色的政治體制,四大領導班子,如果黨委不支持,你是孤家寡人,如果省里甚至中央不支持,那你別說財政預算了,連政治生命都要搭進去。

耿彥波主政5年,許多東西根本沒有做完,攤子剛剛鋪開,就別調走了,留下了的是一地雞毛,剪不斷理還亂的拆遷安置人員,留下的是上百億的外債,要不是中國不允許城市破產,大同早成了下一個底特律、匹茲堡。

可是沒有辦法,上面有主張,下面有划算,夾在中間難做人、難做事。難怪馬叔說:「中國八千萬黨員,全是政治家。」

耿彥波的作為,讓人聯想到了在浙江淳安任知縣的海瑞,在任時雷厲風行,百姓叫好貪官驚恐;離任時匆匆忙忙,百姓跪留貪官相慶。

這就是我說的「限制」和「政治家」,複雜著呢,也不想多說。

實際上,中國老百姓,也是家家都有難念的經,戶戶都有自己的小算盤。眾口難調,今日你辦了事對他好,他叫你父母官,青天大老爺;明日你辦了事對他不好,他就說恨不得替人民一槍崩了你。

這樣的心態一直持續著,唯有科技和法治才是良藥。

說到底,又回到了一百年前的「德先生」與「賽先生」的老路嘍!


老師給我們放完以後做了如下總結:
1.整個紀錄片其實可以用四個字來概括:複雜中國。 這部紀錄片反映了中國極其複雜的情況,這也是為什麼西方政治想要整合或者徹底的了解中國政治卻一直失敗的原因,中國的情況太複雜了。
2.外國人不能理解的事情有三件:一是為什麼中國人民不能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支持的人做市長,而上面的一紙調令就可以讓自己的市長調到另一個地方去當市長。二是為什麼那些人們要在政府前面跪下來懇求市長回來…[我也有點不能理解這個…]三是最後耿彥波問記者你到底拍了些什麼,記者說我不是一直跟著你嗎…難道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些什麼?

這部片子很吊… 怎麼覺得拍的人有種未卜先知的功能…這麼有情節戲劇化的故事正好就在拍的過程中發生了呢!
大爺說:文革時期的安東尼奧尼那裡我笑了一陣,真是有阿Q精神啊…


這部紀錄片在它獲獎之前就已經看過了。
我第一次接觸周浩的紀錄片是因為他也拍過一部紀錄片《書記》拍的是我們前縣委書記郭永昌。當時看完了,就想著怎麼可能,之前的縣委書記怎麼可能讓一個記者這麼拍攝(其中有我們前縣委書記受賄退款的鏡頭,雖然還有音頻)。我就很好奇的搜了周浩這個人,沒想到百科居然沒有...不過在豆瓣還是找到了這個導演和他的作品的簡介。

 周浩,21世紀影像工作室導演。先後在新華社、《南方周末》,《21世紀經濟報道報》任攝影記者。
  1998年,其拍攝的圖片專題「中國西南地區工業污染狀況」獲美國「自由論壇」(Freedom Forum)專業攝影記者新聞攝影比賽(北京站)第二名。
  2002年,其獲得IPS(Inter Press Service)的獎學金資助,沿湄公河流域考察沿岸各地人民的生活與經濟狀況,並重點考察了上湄公河河道開通,對各國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考察歷時一個月的時間,相關報道迄今仍是中國大陸最具影響力的關於湄公河流域生活與發展狀況的報道。
  2002年,其在中國長江三峽大壩蓄水前,耗費兩月徒步穿越三峽地區,詳實地報道了當時三峽地區移民的真實生活。在其近10年的職業生涯里,曾為台灣《大地》地理雜誌拍攝了十餘個專題,題材涉及民俗、人文、環保等,成為該雜誌在中國大陸最佳圖片攝影師之一。
  2001年下半年,嘗試紀錄片的製作。2002年,完成處女作《厚街》。2003年5月,此片獲「雲之南人類學影像展」黑陶獎(最佳新人獎);同年,該片入選瑞士Fribourg國際電影節。2004年,《厚街》入選「2004上海國際雙年展」,2006年,《厚街》入選「廣州國際三年展」,此片被喻為罕見的真實反映中國農民工生存現狀的力作。
  2006年,其第二部作品紀錄片《高三》獲香港國際電影節最佳紀錄片人道獎。

在看周浩的《龍哥》這部紀錄片的時候,他說他想拍各種各樣人的生活,他確實在朝他的目標前進。
看大家都說鏈接沒了,我把迅雷鏈接放在評論里。
----------------------------------------------------------------------------------------------------------------------------------------
再說一下我們縣的前縣委書記郭永昌,我問了我爸,我爸說縣委書記都是痞子 = =,郭在我們縣賣地起碼拿到上億。我爸說郭有個親戚在這邊開了個咖啡廳,也相當於酒吧,裡面的酒都上千,郭經常找一些局長去喝酒,喝完都是他們結賬。紀錄片沒說的東西還有很多,所以不要片面只看到紀錄片里的東西。


這tm不是文化名城,什麼是文化名城,當時看到這裡我就驚呆了


寫在前面的話
非專業人士,僅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分割線===========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大同人,對於自己家鄉發生的變化還在時時刻刻的關注著,不管他在國外還是在國內,不管他在本地還是在外地,對於家鄉的 關注,永遠是他心中永恆的一個話題。我想,這大概也就是為什麼昨天金馬獎出來之後,微博、朋友圈等各方大同人被《大同》或者叫《中國市長》的這部紀錄片刷屏的原因吧。不管出於什麼目的,大家都是為了自己的家鄉能夠建設的更好,只不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想法之間出現矛盾是很正常的,就像大家對耿市長的評價一樣,褒貶不一。對於耿市長的評價我不敢妄談,只能簡單談下作為一個大同人的感受。

大同,這座古老的城市,在我的記憶當中被人稱為「有歷史,沒文化」。為什麼說有歷史?從舊石器時代的原始人,秦漢三國南北朝,處處可見大同的蹤影,北魏在這裡定都,留下了雲岡石窟;遼金時期,大同作為陪都留下了數不清的寺廟,明代,作為九邊重鎮之一,留下了全國現存最大的九龍壁,至今大同很多地名仍然留下了當年的蹤影,比如得勝堡,破魯(虜)堡等,直到清代和民國,再到新中國,大同的歷史可謂綿延不絕。

再說大同的地理位置,為首都之屏障、全晉北方之門戶,且扼晉、冀、內蒙之咽喉要道,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京包鐵路從此而過,呼市包頭出蒙之路線在呼張客專建成之前必經大同,這也凸顯了大同的重要性。(附百度百科大同鏈接:大同(山西省大同市))

近代以來,大同發現了巨大的煤炭資源,從日本侵華以來,大同在1937年9月13日淪陷,自此開始對大同長達近十年的資源掠奪,由於大同地質環境的特殊性,使得大同的煤炭資源豐富而且煤質優良,最先開發的就是大同的口泉溝,所以口泉溝有很多民國時期乃至日本侵華時期留下的建築,好多煤礦都有一些日式風格的建築,也許從那個時候開始,大同就奠定了資源型城市的基調;解放後,成立了大同礦務局,直到2000年左右,大同礦務局因為開採時間長,地質條件簡單,煤質優良,逐漸成長為全中國最大的煤炭生產基地,為全中國的工業發展,貢獻了大量的能源;依稀記得聽老一輩人說過,大同礦務局作為老大哥,自己職工拿著60%~70%的工資,支持全國其他礦務局進行股份制改革,應對席捲全國的下崗浪潮;伴隨著大同礦務局,改革開放以後,各地的鄉鎮煤礦,村辦煤礦乃至於軍隊的軍辦煤礦越來越多,煤炭似乎成為了大同人的全部,尤其是以大同礦務局等國有煤炭企業為龍頭,各地的鄉鎮煤炭產業為輔助的煤炭一家獨大的主要財政來源的經濟格局,就連一個小小的口泉站,在70年代都能成為全國最大的貨運站,如今還是一等站,大家對於煤炭的產量就可想而知,大同仍然以大秦鐵路等各種貨運鐵路的貨運能力成為全國為數不多的特等站之一,至今沒有一條高鐵,所謂的大西高鐵成了「太西(太原-西安)高鐵」。(附百度百科鏈接:口泉站_百度百科;《口泉---- 揮之不去的記憶》(原創);口泉_百度百科;大同站_百度百科;一等站_百度百科;鐵路車站_百度百科)這其中還有一個笑話:90年代還是20世紀初,日本人來大同進行投資考察,說是要回口泉溝看看,回來一看,笑了,說:「我走的時候啥樣,現在還是啥樣。」聽完這樣的笑話,不知道該笑還是不該笑。這對於一座城市的發展,我覺得簡直就是「侮辱」。但,這又是的的確確不爭的事實。

寫了這麼多,可能更多的是作為一個普通市民對於大同發展的期望和目前現實之間落差的描述,我寫的僅僅是很多很多落差中的一點點,對於這些落差,說的難聽一點,大同人已經習以為常。
大家一方面在抱怨自己的空氣質量太差,周邊都是煤灰煤粉,可是大家卻無能為力,因為不知道除了靠山吃山的煤炭,我們還能幹點啥,曾幾何時,109國道從雲岡石窟的大佛面前穿過,大佛穿了一件黑色的風衣,這不能不讓我們感嘆。

儘管大同的各界領導看到了這樣的問題,但是受制於各種歷史原因,造成了現在的情況,雖然知道問題在哪裡,但是解決不了,於是就拖著咯。百度百科如下描述:大同市現行市轄區行政區劃是1970年形成的,建立在「政企合一」的大背景下,是計劃經濟的產物。主要問題是「城郊分割、犬牙交錯、區界不明、矛盾重重」,城區、礦區、南郊區的行政區域界線不清,管轄範圍重疊,僅口泉、平旺兩個鄉,就有3個公安分局,12個派出所,8個國地稅分局。反映在稅收、治安、戶籍、環境衛生、城市規劃、行政審批,項目落地等方面,扯皮不斷,混亂不堪,有利的事爭著干,沒利的事相互推。這種機構重疊、管理混亂、互相扯皮的局面直接影響了政府的公信力、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務水平,導致城市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建設滯後,重複建設、資源浪費、管理盲區等問題越來越嚴重(大同(山西省大同市))。

這些問題僅僅是「歷史遺留問題」中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私以為是根深蒂固的靠煤炭,靠國企的思想。老牌的能源城市,包括煤炭城市,石油城市,或多或少都存在這樣的問題,但是一旦成為了經濟結構單一,成為有且僅有能源的能源城市的話,我想,這大概是個不詳的徵兆。
且不說耿市長在某些文物保護方面或者具體施政過程中的具體做法是否專業(這點在幾年前的新聞中很多文物保護專家已經激烈的討論過,詳情大家自己百度),但是這種建城的思路和行為,私以為就像鯰魚效應一樣,激活了大同人民的希望和期盼。大家又開始重新想著大同以後的美好生活。


就單單來看空氣質量,已經連續多年排名山西第一,乃至全國的前列,而且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230+天。
誠然,耿市長的各種措施會造成各方面的不同反應,我自己不是拆遷戶,我可能不能切身的感受拆遷戶的感受,我不是工程商,也不能理解被拖欠的工程款,我也不是政府工作人員,不知道他們背負的壓力。但是作為一個普通市民,我感受到了,大同在變化,而大同的這種變化,是從耿市長來了之後才有的。


周易有云:「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私以為,之前的煤炭黃金期也好或者說是靠山吃山也好,帶給我們的可能不是生活上的窮(不可否認沒有靠上煤炭的人們或者其他貧苦人民還是很多),而是思想上面的窮,窮到不思變。大同已經從1984年國務院首批全國較大的市淪為了如今可能都不到四線的一個城市,這其中,要思考的可能不僅僅是我們的政策,而是制定政策的思路和想法。


希望耿市長敢做敢為的想法和思路能夠為大同今後的發展開闢一條新的道路,對於走哪條道路,怎麼走,我想,全體大同市民和社會上的有識之士一定能夠給出很多建議,但是如何將建議轉化成為實際的行動,可能耿市長的某些作風,就體現出來難能可貴支出了。


如果這個城市依然還是只能靠煤炭的話,我想,只能哀其不爭,怒其不幸了。


耿市長已經成為了太原的耿市長,希望我的家鄉能夠變得更好。希望更多人的能夠來大同感受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現在的變化。

大同,大不同。


《帝國的燃料》
——————

說多了也沒用。你們沒有我這個環境,你們理解不了。我認識太多這種人了。當燃料是一種習慣,甚至是一種愛好。初中就愛當燃料,上了大學也愛當燃料,讀博當燃料,當了副縣長還是燃料,升到市長也要當燃料。
做地溝油的時候要當燃料,提煉成航空煤油就要當高級燃料。錢,女色,權力,名譽,都次要,真的,都次要,舒適溫暖的小窩對他來說毫無吸引力,他就是看著那堆破爛被拆了他爽,他一天不工作他難受,他渾身難受。
這種人我實在認識太多了,你們沒見過,你們就說沒有,你們還說不可能存在的,那隻說明你見識少。世界上就是有這種人,尤其是我們這一兩代的中國,真的就是有這種人,他們都不是為了啥。他們啥也不為也要燃燒。
某任鐵道部長燃燒了,我們永遠懷念他。但我直說了,他要是當一輩子扳道工,他也同樣這麼燃燒。
好多人就是這種人,我說了你們也不信。

你問我上清華最大的收穫是什麼,其實最大的收穫就是我認識了好多這種人。
而上清華最大的痛苦就是,我tm做不到啊,做不到。


父母官再好又怎樣,總有繼父後媽來蹂躪孩子 | 中國市長

這是個中國人拍的紀錄片,但由BBC發行。所以,你懂的。
我不知道這個片算不算違禁,豆瓣上好多人評論,估計官府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
片子是一個叫周浩的人,跟著時任大同市長的耿彥波,拍了兩年的素材,剪接而成——注意,是剪接,不是剪輯,因為真的就是把各個時段的片段接在一起,有一些時間和事件跨度比較大的,或者是因為各種原因沒有拍到的,就用字幕來交代。所以這個片子沒啥技術性和藝術性,可貴之處就在於真實,在中國你想這麼近距離的跟蹤拍攝一個市長的日常工作,幾乎是不可能的,更何況它不是歌功頌德。如果是歌功頌德,片子不會展示耿彥波直白露骨的責罵下屬和工程承包方。這在中國是很最忌諱的,尤其他還是一個市長。
整個片子講述的是耿彥波在大同主持舊城改造的事情。大同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經濟支柱是挖煤,整個城市烏煙瘴氣的,但其實大同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耿彥波想把大同打造成一個文化古城,這中間很大的一項工程就是造城牆,他親手抓這個事,推進速度很快,這中間拆遷成為最大的阻礙,將近二十萬戶,這個難度史無前例。但是耿彥波以頑強的決心和毅力推進這個事情,為了安撫拆遷戶,他親自走到工地,把倒在地上的潑婦扶起來,刁民們把他圍得水泄不通,他不急,一一回答刁民的問題;為了解決安置後居民子女的上學問題,他走出政府大樓,親自在他們的上訪材料上一字一句的簽署辦理意見,讓他們憑此去教育部門把事情解決了。
事無巨細事必躬親,導致他夜不能寐,經常十二點到家,四點半醒來,六點鐘就開始辦公。這樣勤政愛民的市長算不算好市長呢?片中有很多市民不買賬。
就跟王安石變法一樣,出發點是正確的,但光他一個人正確不成,底下執行的官員照樣貪污受賄,所以才有拆遷戶大清早到政府大樓門前找市長,因為他們知道找其他官員不管用。
這整個體制就是只逐利、不作為的,只有上頭喊話了,他們才去做事,而且總是各種借口不會全部完成,還從中漁利。在這樣的官僚體制里,耿彥波能幹成那麼多事也實屬不易。
那他為什麼有這麼強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呢?是共和國要求他這麼做的嗎?還是因為他喜歡大同這個城市?
都不是,他就是這樣一個喜歡干實事的官員,閑不住。這樣的市長到了哪裡,總會給那個地方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看看知乎上市民對他的客觀評價:如何評價耿彥波? - 政治),也總是會得罪很多人,其中有官員、有工程承包公司(當然也是有政府關係的了),也有大量的拆遷戶。
得罪的結果就是,在沒有任何通知的情況下,耿彥波被突然調到太原市任職。這是中國官場的老伎倆,官員被突然調往陌生的環境,他的勢力就被剝奪了,也沒法短時間做出大事來。這跟宋朝「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制度相似。
那些拆遷戶,有盛情挽留耿彥波的,也有幸災樂禍的,更有愁眉百結的,因為他們的賠償款還沒落實下來,而繼任市長施政理念完全不同於耿彥波,幾千戶人家的命運懸在了空中。
在中國這是常態,公民的生活常常因為官員的調動陷入難堪的境地。這裡有溝通效率低下的問題,也有政策延續性差的問題,但最大的問題,我覺得還是出在三個字上面——父母官。父母就是父母,官就是官。父母是一個真命題,官是個假命題,因為官嚴格意義上是一種服務行業的工作總稱,而在中國,它擁有作威作福的無上法力,在它面前,公民變成了老百姓、群眾這種模糊的沒有個體特徵的字眼,大家的幸福都被捏在了它們手裡。所以,光來一個耿彥波,他再好,對大同的市民都未見得是好事,因為他不可能在這裡呆一輩子,他只是「官」之一員,他背後的官場是與民爭利、與民為敵的。他一個人的善拯救不了那個團體的惡——繼父和後媽從來不會對孩子好的。
所以看到那些在街道兩邊苦苦挽留耿彥波的市民,我一點都沒有感動,他們無非是因為耿幫他們落實了一些具體的事情而已,他們想要他幫他們辦更多事,好讓他們的生活便利一些,而這些事在一個體制正常的國家裡,是不應該大清早拿到政府大樓門口讓市長簽字解決的。反倒是看到耿彥波鑽進車裡以後,控制不住情緒哭泣,我深深感動了。這眼淚當然有被市民感動的成分,但我也感受到了他因為自己的計劃完成不了、沒有讓大同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的那種無奈和悲哀,這種無奈和悲哀,我相信任何一個想要在自己的崗位上有一番作為的官員都會感同身受的,並且因此而收起自己的雄心,而選擇縮手縮腳、言聽計從、尸位素餐。

微信:野評人
2016年09月23日


耿這個人在互聯網毀譽參半,之前大家都罵他耿拆拆,拆城牆搞基建造新城,現在洋大人搞了紀錄片,大家又都說是人民的好市長。
既得利益者說他是「大同藍」,受損害的人甚至想要他的命,那句話怎麼說來著?人民群眾其實是愚蠢又是精明的。愚蠢是永遠都會被帶節奏,精明的又是把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看的比誰都清楚。
也許耿彥波拍這個紀錄片的初衷並不是簡單的想完成他當記者的夢想,我覺得他是在傾訴,在這片古老與現代交織的地區,想做點事是多麼的困難。


過年回家 一年多沒有回家的我 從城南步行到了最北 看著矗立的四面城牆 還有與城牆相隔咫尺的沒拆完的樓房 看著華燈初上的古城 和其中錯落的老舊平房 象極了一個巨大的後現代藝術實驗場 簇新與破敗矛盾的共存 心裡是一種複雜感受
這不是老耿的失敗 老耿為大同人留下了有形財富 更重要的是精神
這是體制的失敗
在可見的未來 大同 在集體狂熱的奮進後將繼續沉淪

離題了 作為耿執政時期的親歷者 個人覺得導演已完成了對耿的形象刻畫 客觀的記錄 也為繼續深層思考留下空間
耿的形象符合我的認知
曾陪領導見過耿兩面 每一次都是在將近飯點才看到風塵僕僕的耿 剛從工地回來 膝蓋以下包括皮鞋從來是泥灰色
後來看了BBC對趙琦的採訪 (確認不是BBC.應該是電影節美國當地媒體,鏈接http://youtu.be/uDb1BoAu5aA 主持人說謝謝導演讓我們知道中國不只有貪腐官員 也有這種幹事的官員 中國官員原來不都是poker face 也有有人情味的官員22:54


11.29 看到這個問題關注度突然飆升,就來更新一下吧。

先是貼前段時間看到的一個評論報道,侵刪

在《中國市長》這部記錄片裡,我們吃驚地看到,一些房子已經被拆掉的市民,居然還沒有拿到賠償金,甚至沒拿到任何書面的補償協議。大多拆遷戶只能掏出自己的積蓄或借貸,自己租房過渡性地住下,先遮風避雨,然後排號等待新房分配。

我在網上找到大同市城區房屋徵收與補償辦公室發出的《房屋徵收流程》。這個流程規定:先搬空房屋,政府驗收房屋之後,才簽訂補償協定。這樣的強制拆遷導致大量的安置和補償問題,由於沒有合理的賠償和安置,被拆遷者的矛盾尖銳時,甚至以自焚、跳樓等手段抗爭。這是一種帶著血淚的拆遷。

耿市長要「砸爛一個舊世界,建設一個新世界」,堅決表示「絕不為了眼前利益犧牲長遠利益」。雖然在記錄片鏡頭下,耿市長似乎還比較耐心地接待訪民,但從整個強力而快速的拆遷過程來看,他根本不在乎犧牲廣大被拆遷人的利益,為了宏大計畫他要求人民克服困難。市長還對一些施工單位壓價,對一些開發商大戶房產主實行無償拆遷。

如此拒絕「公正補償」,強行「與民爭利」,耿市長倚仗的是TG在五十年代搶劫的基礎上實行的土地公有制,以及有關土地徵用的條例。弱勢的被拆遷者沒有土地所有權,因此在這場博弈中毫無對抗的本錢。除了以死相拼的人之外,大多數人只能無奈地被政府驅趕。

這樣看來,大同市的拆遷似乎不需要多少成本,因為沒有人有能耐和政府討價還價。但當耿市長離開大同時,即爆出大同市財政負債上百億元的消息。有人在網上質疑:耿市長耗資高達500億元的古城建設工程,其規劃和預算有沒有經過科學論證、經過市人大批准?作為納稅人,大同市居民竟然不瞭解自己稅金的去向。

耿市長固然是一個清官,而且是一個勤政的清官,他每天早上四五點起來,晚上十點才回家,就是減去三小時中途休息,工作時間也長達13個小時,前段時間看到山東某地級市市長認為每天十小時工作時間很辛苦,對比之下真是小巫見大巫了。同時他也很有抱負,很有能力。這點在原答案裡面已經做了很多說明。

但是,清官是否就等於好官?

耿市長走了,給大同留下了數百億的債務,留下了一批未完成的工程。而他走了,不必為此負任何責任,他的繼任者反而需要為此買單。他大肆修復古城,想打文化牌,夢想讓大同成為文化名城。這個思路很好,但是這不是免費的,理想破滅是要付出代價的,應該有人為此負責。

在現行體制下,市長本人完全不必為此付出任何代價,國內目前也沒有嚴格的官員責任追究機制,耿市長不但不需要對他在大同留下的爛攤子負責,而且被提拔為山西省城太原市的市長。在記錄片中他含著眼淚離開大同,但還是走得很瀟灑。

在其他答案中我也看到,縱使耿市長做的再完美,他也不是神,肯定有不少決策失誤的地方。而沒有民眾的廣泛參與,更是增加了決策失誤的風險性。耿氏「造城運動」令大同市陷入債務泥潭;他走後大同的坼遷以及修城牆的工作停滯。他借修建古城改變大同市狀況的夢想落空,並沒有引來大量遊客和滾滾財源;很多被強制拆遷的住戶沒有給安置好,被裹挾其中的人民白白地做出了犧牲。

如前所述,好高騖遠的耿市長在坼城中的所作所為,有嚴重的「家長制」式的專制思維及其手段,即在沒有人民合法授權的情況下,他把自己的個人夢想,強制性地在大同推行。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負,他鐵腕執政,把專行獨斷的行政權力使用到極致。

當代著名政治學家薩托利說:「在所有的政治制度中,民主是最迫切要求頭腦清醒的制度。」與此相反,在專制政權里,往往可能是一些頭腦發昏的人在任意而為。沒有人民的選擇權和決定權,人民無法對公共事務施加影響力,無論何等清官好官,其肆無忌憚、缺乏監督的權力都可能導致無法補救的災難。

最後我想說,希望這部影片給民眾帶來更多的思考,讓我們持續關注大同的問題。或許多年以後,這個是很有參考意義的資料。

以下為原答案
------------------------------------------我是分割線--------------------------------------------------------------

瞎扯開始~非專業,不喜勿噴

看了三遍,一遍比一遍有感觸。先不論製片者是否刻意製作了一些鏡頭,起碼這部紀錄片給大眾一個認識行政工作的窗口。一千個人眼裡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看的視角都會不同,感覺也是各有千秋。

先貼一個外網的評價,來自IMDB,侵刪!

There"s no need to travel more than 6,000 miles to Datong, Shanxi to know that the life of a politician is mostly filled with accusations, confrontations, and pure misery. However, the life of Mayor Geng Yanbo is much more stressful than your average American politician since his plan to relocate 500,000 citizens in the name of cleaning out his town (the most polluted city in China due to coal-mining) is met with much hostility. Director Hao Zhou paints a portrait of an individual who appears to want to serve his community with the best of intentions. But moving 30% of the city"s population is bound to spark a resistance, especially when there are already issues with the newly constructed housing projects. Along with tracking multiple stray dogs trotting through heaps of garbage, Zhou provides the opposition an opportunity to share their stories and one can only wince at the heartbreaking loss many of these victims are facing. Yanbo may believe you can"t make an omelet without breaking a few eggs, but how many eggs have to be broken before the omelet is doing more damage than good. In regards to this case, T.S. Eliot"s quote is quite fitting with, "Most of the evil in this world is done by people with good intentions." -Jimmy Martin

首先這部片子作為一部紀錄片,很好地做到了維護客觀性和真實性這一點。整部片子的視角基本在兩類人之間切換,一個是市長本人,另一個則是基層的民眾。雙方的矛盾焦點基本圍繞在「拆房」,「補償」這樣的安置住房問題上面,這個是貫穿整部片子的主線,另外有一些副線包括「文化產業發展」,「市長家庭」等等。

主線方面,製片者選取了幾個典型問題的「拆遷戶」做說明,比如行動不便的老人,小產權房的持有者,貧困並不樂意等待廉租房的人們。從這些人的親口述說中可以發現,他們都得到了一定的補償,也有不同的選項,但是都是對於「補償」的不滿意,認為自己應得得更多,才拒絕搬遷。這裡我不說社會的現狀,就單單從這部片子里看,政策並沒有大家所認為的「窮兇惡極」。反倒是拍出了一些人的貪婪,比如某個跪求市長的民眾,先要了一樓的,得到答應後立馬又要求一個好位置的。這也敲打了一些TG的無腦黑。當然,片子也暗示著其中的不完美之處,其中有一個例子是那位去起訴的小產權房持有者,若其陳述的國務院條例是確鑿的話,市政府確實沒有完完全全按照法律程序來執行。說明這點不足並不是想去醜化什麼,而是去敦促社會認識到這樣的問題,從而謀求改進

副線拍攝的也是相對不錯的,最主要的副線應該是文化產業發展這一塊。且不論文化產業是否就適合大同的發展,這部片子的關注重點應該是「投入是否能得到與其匹配的回報」,引用那邊也說了「Yanbo may believe you can"t make an omelet without breaking a few eggs, but how many eggs have to be broken before the omelet is doing more damage than good.」 文化產業發展了,古城修復了,環境變好了,固然對一個城市的人民來說是好事。但是如此大費周章,負了那麼多的債務,去做這件事情,真的值得么?我不是專業人士,製片方也不是,他們也沒有隨意評論,而是留給觀眾,各位看官自然心有定數。這邊又再次證明了本片的成功之處,在一片喧囂之中默默指出了問題所在。

對市長個人的評價,片子沒有站立場,選取了不同人的不同話語,還是把評判的機會留給了觀眾。但是其至少突出了市長本人的一個特點,敬業。從其妻子的表述,市長晚上很晚回家,早上又一大早就出門了。有時候要會見重要客人,更無法顧及家庭。對待工作不敬業的下屬,市長十分嚴厲,也不留情面。這邊看了會讓人覺得「真是好官啊」,但是也突出了其的「無可替代性」,為後面寫其調走,留下一堆爛債務,埋下了伏筆。這裡也說明了,政策持續性的重要性。發展不是一朝之計,一個地方,無論發展什麼產業,都需要長期的、幾代人的努力。一個人再怎麼強勢,也是孤掌難鳴。

最後想說,這部片子適合對中國政治體系有一定了解的人士觀看,尤其是對於外國人士來說。比如在選舉那邊,沒有額外解釋,但中國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外國人恐怕就看的覺得是farce。這邊處理的略微欠妥當了一點點,但整部片子還是十分值得一看的,一千個人眼裡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看的視角都會不同,感覺也是各有千秋。


既然很多人跟我說,要看政績,要看結果,不要在意爛毀文物、留一屁股債這些「細枝末節」。那好。咱們看看耿某的政績如何?

統計數字顯示,2007年大同市GDP為480.0億元,還是全省第6位;但到2012年,大同市GDP雖然增長到931.3億元,落到了第9位。財政收入也從2007年的第6位滑落到第8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排位則沒有變化,仍舊保持在第8、9位。

耿某人口口聲聲要把大同打造為旅遊城市,讓大同人不再挖煤,結果呢?

耿彥波在大同大手筆修復雲岡石窟、大同古城等一系列文化旅遊項目,但這五年來大同的旅遊成績卻並沒有取得領先。從旅遊總收入的增長速度來對比,大同的增速與山西的總體速度相比,2009年和2010年曾微弱領先,但近兩年卻大幅落後,分別落後了8.3和15.81個百分點。

反倒是這幫政績黨所不屑的環保小清新,耿某人倒玩得還湊合,把大同搞成了省級環保模範城市。

耿粉如今也只好靠著「你去問問大同人」,「我認識的大同人如何如何「之類無法證實的所謂」民間口碑「來撐場子。且不說庸眾本身就判斷力低下,就我認識的大同人,為啥都認為耿某是個妄人?

P.S. 耿粉再次神邏輯,拿第三產業佔比來吹耿對大同旅遊業的貢獻,您老不知道房地產業也是第三產業一部分?要不要我拿出大同房地產業增長率超全國的數據來打臉?就這也敢說別人沒常識?

=====================================================================
是個好的紀錄片,但要注意,這個紀錄片是有選擇性的,拍攝的鏡頭都是經過耿允許的。而且,片中也明確提示了,很多幕後的交易被禁止拍攝。
這部片子確實需要看的人有一定的背景知識,否則看不出片子背後的深意。某些人看了之後大讚耿是青天大老爺,卻忽視了耿拖欠巨額工程款的問題(使得他的後任難以為繼)、忽視了耿以發展文化為名拆除真文物的問題(片中有個片段,耿去某個現場看石刻石碑的殘片,連聲叫好。但有幾個觀眾會想到這是耿把原文物完全拆毀後保留幾個殘片以便日後裝點門面的?)
感興趣的可以去搜阮儀三(中國古城鎮的規劃保護專家)對耿彥波做法的評價。


推薦閱讀:

為什麼在很多人眼裡除了追求當官和發財其他都是不求上進?
國產動畫是否幼稚?為什麼?

TAG:紀錄片 | 政治 | 城市建設 | 中國 | 體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