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第四集《家常》?


陪讀媽媽拋夫棄母助女拿獎,
高帥領隊與父吃飯相對無言,
做醬外婆苦等外孫遲遲不歸,
農婦照顧患病老伴無怨無悔,
老丈人糖水招待新女婿百感交集,五味雜陳,
深圳有家人添丁進口,婆家做螃蟹,娘家做辣椒。
一個月後,女婿胖了。

結論: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這片子邏輯太複雜,看不懂,只有放棄評論了。


如果把第一集《腳步》和第二集《心傳》按原定的播出順序對調,那麼前四集的質量正好是依次下降的。《心傳》最好;《腳步》略差可差距很小;《時節》題材很好而失於剪輯,但至少合格;《家常》簡直慘不忍睹。

中提琴的故事全剪掉。產婦生孩子可以剪掉至少三分之一,只保留生孩子以後的部分。澳門那對青年的故事要麼擴充出一倍的內容,要麼全剪掉……這只是篇幅佔三分鐘以上的大毛病,小毛病就不勝枚舉了。

我不反對插廣告、煽情、弘揚愛國主義,但是你三觀要正、基本的業務能力要合格。自作自受折騰一家人是三觀不正(有沒有弄虛作假且不說, @caibao 扒得好!),跑題+廢話連篇是業務能力不及格。一集《舌尖》除去片頭片尾只有48分鐘,中國有多少家常美食都來不及表達,鄧潔你就忍心塞這麼些糟粕進去?!

ps: 沒有人把刀架在她爹娘脖子上逼她去學琴,一家人妻離子散、母女擠15平米的房子、與父親五年不能見面,都是他們一家人自己選的。如果這個故事是真的,我多少還抱有同情,懷著些許敬意。但是鑒於他們明顯撒了太多謊,那麼連同情都不必了。


正式淪為舌尖上的故事會


同樣居住在太行山脈,澄清一下,視頻第一部分中出現的小「凹」饃為錯別字。應為小鏊饃。


奶奶化療,五年寒暑假都不回家,話說河南離上海很遠嗎?回河南幾天練不了琴嗎?這是什麼價值觀?為了進大城市不惜拋棄親情、家庭,甚至飲食習慣?

另外為了湊美食,也為了契合上海的情節,就讓上海紅燒肉放大蒜?我去年買了個表,要拍感動中國就別來舌尖劇組好不好。

--------------------------

再來扒點皮

在上海五年了還有單位幫忙開介紹信?

演出費?!

女兒出國期間,母親也沒空回家???

估計接下來就得靠孩子商演賺錢了,舌尖上的中國裡面打演奏廣告我便是萬萬沒想到啊

--------------------

繼續補充

這個琴的說法無出處,待補充

現在導演又說只是寒暑假不回家,你這麼編故事有勁么?


如果我是這一集的策劃,我應該會選這樣的表達方式
栗子:
一個四川家庭的媽媽,在女兒長假期間做好了一桌菜,等待著女兒回來,看著女兒高興的吃飯。媽媽說,女兒常年在外,吃到的回鍋肉都不正宗,咱們家的回鍋肉,一定要用新鮮的蒜苗和五花肉,做的時候一定記得放郫縣的豆瓣,和豆豉。女兒吃著回鍋肉說:還是媽媽做的菜好吃。
第二天的上午,女兒還在睡夢中,媽媽一早就出了門,騎著電瓶車來到菜市場。精心的挑選著每一種食材。
文案大概是這樣:
媽媽將要為女兒做的,是四川家庭里最簡單最平常也是女兒最愛吃的家常菜。
毛血旺:看似簡單,所需食材卻極其繁雜。選洗凈的牛肚,豬血,加上豆芽,先將事先炒制好的底料放入油鍋炒熟,加高湯,待煮沸時講牛肚,豬血放入鍋中熬煮,取食盆,將豆芽洗凈後墊底。待鍋中的血旺收緊,和湯汁一起倒入盆中。
魚香肉絲,川菜系當中的基本菜式,也是川菜系中最出名的家常菜。幾乎每個四川人家裡都會準備一個泡菜壇,腌上一些生薑辣椒。這,是做魚香肉絲的基本食材,將泡姜泡辣椒與大蒜一起剁碎,高溫將油熱至七分,倒入姜蒜末加入鍋中爆炒,瞬間,泡姜泡辣椒的鮮香味便開始在空氣中四散(女兒聞到香味起床,站在廚房門口,看著媽媽,笑嘻嘻地說,好香啊)將肉切絲裹上澱粉,加入鍋中炒勻,再加上一勺豆瓣醬,四川本地人做魚香肉絲,不太喜歡加入多餘的配菜,將蔥切段,倒入鍋中翻炒,再配以醋和糖加上些許澱粉收汁。
(女兒吃著飯和媽媽聊天)女兒每年的假期不多,一年中能回來的時間特別少,可每次回來,媽媽就會為女兒想盡辦法做上各種女兒喜歡吃的菜。盡量不做重複的菜。為的就是讓女兒,能回家吃到一口好飯。
中國人沒有太多表達情感的方式,這和這個民族傳統的內斂有關,可是中國人的情感是濃烈的,而這些濃烈的情感,都化入一道道最為普通的家常菜。變成酸,甜,苦,辣各種味道,縈繞在舌尖,烙刻於心間。
-----------------------
嗯,該說的大家都說差不多了。那我就從紀錄片本身的理論角度和策劃角度表達一下吧。
我想鄧導首先就搞錯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重點。
《舌尖上的中國》主體是舌尖,是菜,美食,用美食去勾畫帶動人文的思考,情感的思考。
而不是用人,用感情去串聯美食。
我想這是舌尖2犯的最大的錯誤。
《舌尖》不是單純的紀錄片,更多是展現人文關懷這沒錯。通過食物傳遞出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也沒錯。但是錯就錯在視野性放在了一個家庭上。
家常菜,勾起的是一個地域,和一個類群特有的感情脈絡。
不管是用食物串聯人還是人串聯食物,你起碼要做到引起大部分人的共鳴。
而這樣的共鳴來自於一些普世價值觀的思考。比如白馬占堆,比如蜂農夫婦。
這些樸實,善良,敦厚,勤勞,是中國人特有的情感共鳴。所以即便你是在說蜂農,展示的是樂山豆花,這都不會顯得突兀。更讓同樣在奔波途中的人感同身受。

所以
要懂得本質所需,才能更好。這部片真的不用煽情。


「一碗糖水,融化中國父親的深沉內斂,然而第一次面對未來女婿每一個父親心裡的滋味,也許要比一碗糖水,來的更為複雜。」
我不知道多少人跟我一樣,看的時候腦袋裡蹦出一句話「 就像自己親手種的白菜被豬拱了一樣的心情」。


大家好,我是湖北天門人,我是來吐槽的。
全天門人翹首期待2個月的天門蒸菜,呼朋喚友坐在電視機前:2個畫面2句話2秒鐘輕描淡寫帶過。
其他城市的親們你們肯定都不知道有天門蒸菜出現過!

《舌尖上的中國2》攝製組於2013年9月份在天門拍攝5天,節目組成員每天從清晨6點一直忙到晚上7點,幾乎走訪了大半個天門。他們在蒸菜美食街拍攝蒸菜美食,在佛子山鎮拍攝農家蒸菜,在天門工業園、石河鎮拍攝晨霧,在陸羽故園、天門新城拍攝美景……


個人覺得這一集是舌尖系列最爛的一集。
群眾演技又假又過火。
人文又多又無腦煽情。
食材不知所云亂搭配。
只顧導演爽不顧觀眾。


首先扣個帽子。《家常》是舌尖12加起來最爛的一部。這集完全砸了舌尖的招牌。

那些說這集菜少的你們有啥不滿意的?這集叫《家常》又不是叫《家常菜》。沒菜就沒菜唄。前幾集也沒什麼菜。但是我說說除了菜的問題。
就算叫《家常》吧。那也該打臉。狠狠的打臉。一對母女不遠萬里的從河南來到上海學琴。夫妻父女一年都見不上幾次面。親人癌症了都沒回家。這是什麼精神病?誰說這講的是家常里短我抽丫。
上海紅燒肉你讓河南人做出來。北方的餃子你讓上海人做出來。導演你怎麼不去美國拍一段聖弗朗西斯科熱干韭菜香椿三鮮面。
餄餎是蕎面的。其他面都叫麵條。粘度不一樣好么。給我的感覺就是用玉米面做了倆肉餡的餑餑但是非要叫包子啊。
還有。下面這段哪個狗屁女文青寫的詞。煽情煽情煽什麼情啊。一碗糖水複雜到哪。深沉內斂到哪?白瞎李力宏老師的嗓子了。給你瓶DDT你能寫篇論文了。
一碗糖水,融化中國父親的深沉內斂,然而第一次面對未來女婿每一個父親心裡的滋味,也許要比一碗糖水,來的更為複雜。
孕婦懷個孕我倒是想看看有什麼吃的。通篇我就記下來個老公開的BYD家裡用的立白洗滌靈女的用淘寶買東西。還有兩家比著做湯。你們是要孕婦不斷跑廁所尿尿就舒服了是吧。這樣孕婦傷口恢復快了是吧!
越來越想念上一季李力宏老師的蘭州牛肉麵的香菜翠綠辣油紅艷解說巴拉巴拉的。岐山臊子面也被我記住了。還有文思豆腐那一段太洗滌心靈三觀的感覺了。這一季我就記下來四川人說舒服叫做巴適。四川人說粑耳朵是怕老婆。我這種吃貨一個美食沒記下來記下來人物台詞了。呵呵呵呵呵呵。
最後給大家捋一下《家常》。第一個媽媽女兒上海學琴家難歸(反映教育不公平)。第二個父母離異致兒子雙面性格(社會教育的缺失)。第三個盤錦大媽單肩挑生活照顧患病老伴兒(養老醫療公共福利體制不完善)。第四個澳門父親煮糖水暗鬥女婿(中國傳統家庭與香港男人女婿衝突)。第五個夢露產女致老公孩子貪吃體重超標(國人健康意識淡薄。公然挑撥親家關係)。上一集還有姐姐做糕點支持弟弟念書(批判國人重男輕女思想)。除了四川人怕老婆是正能量還有哪個栗子是正能量啊! 這是央視走近基層還是百姓民生節目?總共四集加起來批判了獨生子女、老齡化、教育、留守兒童老人、父母離異、三農問題、重男輕女、計劃生育。寫到這我腦子都木了。還有什麼請大家補充。
再看剁舌頭。
-----------------------------------------------------------------------------------
餄餎這個單說下。是餄餎床子壓出來的蕎麥麵條叫做餄餎。不是餄餎床子壓出來的都叫餄餎。不是餄餎的做法做出來的東西就叫做餄餎。你用餄餎床子白面做出來的那叫白麵條。不叫白面餄餎。你們各種舉例子說你們那有白面餄餎的省省吧。我嫌你們煩。有煩我的時間你們不如去吃碗餄餎。
————————————————————————————
要我說。你們有的人說話就像放屁。這是我直接給你們扣得帽子。
你們看過《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么?《舌尖上的中國》怎麼就不是主講美食的了?照你們這麼說《遠方的家》和遠方一點關係都沒有說的都是家唄。《壽司之神》講的一定就是神的故事了是吧。《大象的秘密生活》講的是秘密生活就不應該有大象了是吧。《舌尖上的中國》最起碼應該是用美食帶出來故事。不是講故事然後沒事給你看看故事裡的人做的菜。
說《舌尖上的中國》美食不是主角的。都是放屁。
------------------------------------------------------------------------------------
評論一開我就後悔了。我就知道又得有人和我辯論餄餎是蕎面的還是白面的了。最開始我就說過粘性不一樣白面不可以叫餄餎。你們吃過不代表你們吃的是正宗正確的。食物的命名絕對是和材料有關係的!驢肉火燒也是燒餅夾肉你們也管叫肉夾饃?我想說。你們太低估我這個吃貨的決心了!我誓死捍衛蕎面餄餎!白面滾粗!

我下次再答題堅決上來就設置為只有我關注的人才能評論。我服了你們這些大哥大姐了。
林蛋大你不是蛋大。你是腦洞太大!


看名字以為是家常菜,看了之後才知道是拉家常。。。。。。。


煽情不可恥,無情可煽還硬起情緒就是不對的了。
舌尖2四集以來的故事總體都有種讓人說不出道不明的不適感,這種不適,不是因為離我們太遠,也不是其強加的價值觀,而是導演試圖在短短的篇幅里傳達普通中國百姓的艱難與堅韌可最終卻多已失敗告終。
第四集最大的槽點莫過於學鋼琴母女,她們肯定有自己的艱難,也有自己的不屈,但是導演卻選錯了方式去展現,最終落的兩頭不討好,既傷了觀眾又傷了母女。


不算嚴格意義上評價這一集的言論,只是今天寫完這篇文章,順手上知乎搜搜有沒有相關問題。
下面是我的這篇文章,著重點評這一集中關於粵菜的部分。

原題:鄧潔導演,這是一個廣東人的憤怒

說來慚愧,《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開播時,我真是後知後覺。哪怕已經紅火起來了,我才陸陸續續地在網上看完。誠然,我的紀錄片看得不多,不過但凡跟飲食有關的,總是極盡搜羅之能事。在此存貨量之下,反觀《舌尖》,不得不說跟先進水平的紀錄片還是很有差距的。但看得出導演們有一種情懷在內,敘事也算流暢自然。幾番下來,真的為我國有這麼一部優秀的紀錄片而高興,因而也對第二季非常期待。

同時,從第一季開始我就明白:《舌尖》不能算是一部美食紀錄片。

也正因此,我對不少人對《舌尖》諸多「美食少了」、「美食不豐富」之類的批評,也是一笑置之。如果真想看美食或飲食相關的片子,還不如潛心去挖一些出來。何必去嘗一道端到你面前的、合乎大眾口味的菜,同時又咒罵這不是大手們的最高水平呢?所以,《舌尖》講人文、講故事,我都非常歡迎。誠如一位美食記者所說,當你抱著真的去報道美食、探討美食的心去採訪寫作,那自然就牽連出許多有意思、有文化、有底蘊的內容。反之,一味強調背景而忽略了眼前佳肴,那出來的東西自然就是宣傳調的、乾巴巴的。

第二季開播以來,「舌尖」的部分的確下降,「中國」的部分略微上升,我是能接受這種成果的。眾口難調,這個系列希望嘗試一些新的想法,那也應當允許。第一集平平無奇,第二集雖略有瑕疵,但還是被我盛讚「裡面有我們東方人的精神」,尤其是看到李老先生與各位一起合照時,眼淚生生地就下來了。第三集看完非常失望,聽說是為了響應公眾號召而臨時剪輯的,故也一聲長嘆。

直到看完第四集,我出離憤怒了。

「家常」是一個很好的選題,我也能接受在此框架下,更聚焦於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鹽,而非「廟堂之高」的熟手大廚作品。但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在於本片哪怕再怎樣注重故事性、再怎樣注重底蘊和內涵,起碼你要把食物給講清楚。即便平平無奇,皆是灶前文章,來龍去脈還是要先交待好的。哪怕敘事混亂不知所云如第三集,在這一點上大體還是能符合要求的。

但鄧潔導演,你把《舌尖》的「光榮傳統」毀於一旦。此時距離我看完第四集已經過去一天了,我還認真重看了一遍,也盡量使自己在評述時更平和。但我依然要說,你不配做一個《舌尖》的導演,甚至不配拍跟飲食有關的紀錄片或節目。

有不少人批評第四集,認為太過煽情,許多故事與片段毫無必要。竊以為,講故事無妨,怎麼講是「各花入各眼」的,我們可以理解為這是鄧導演的個人處理。因此,這個討論我就不參與了。讓我憤怒的,是在於鄧導演對食物的處理,可以說除了泡菜部分基本符合此前要求以外,其餘部分要麼是殘缺不全(如:蒲的部分),要麼是蜻蜓點水(如:煲湯),要麼是完全廢離(如:糖水)。

我承認有個人情緒在內,但我還是不得不說。作為一個廣東人,看到引以為傲的、此前還未在《舌尖》中出現過的煲湯和糖水被處理成這樣,實在是七竅生煙。

中國的四大菜系中,都有其細分的類別足以傲視群雄的。於粵菜而言,竊以為是湯、甜品、粥。早茶的話應該劃入「早點」類,但這個差異性太大了,就不好討論。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湯、甜品和粥,此前都是沒出現在《舌尖》中的。雖然我知道本片不是美食紀錄片,但通過講解包括四大菜系在內的精要,展現我國深厚的底蘊與文化,我想並不偏離主旨。不妨說,自觀賞《舌尖》以來,我就一直很期待這三個分類是如何呈現的。第一季第六集中講過粵菜,基本上還是講到了「尊重食材」這個要義的。有此珠玉在前,當鄧導演的第四集出現糖水的畫面時,著實讓我內心「小鹿亂撞」了一把。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且這裡不是像第三集那樣的失望,是夾雜著憤懣的情緒。

在糖水界,廣東人堪稱獨步天下。糖水,既有粵菜的精髓,也有我們的情懷。在我眼中,它跟湯品、粥、燒味等一樣,是拍一部紀錄片都不為過的。《舌尖》篇幅有限,而且不以菜系分類,因而我不指望能把糖水講透徹。但起碼對於給了主要鏡頭的陳皮紅豆沙和鵪鶉蛋白果糖水(兩樣都是經典,我就不提堂堂姜撞奶竟然就給一個鏡頭,我想沒有幾個南蠻人民能答應),要把這兩樣講清楚其實並不困難。外界即便不能以此體會廣東糖水的精妙,起碼也能有所領悟。

而結果呢,鄧導演為了她的故事。不但鏡頭語言瑣屑(在第三集的反襯下,我對第四集的寬容了很多),而且渾然不講這個糖水是怎麼做的。什麼是陳皮、為什麼要加陳皮(雖然第一季里講過陳皮)、如何挑選與熬煮紅豆、怎樣才算是「起沙」。作為一個非飲食從業者,我都知道要呈現的東西,卻一樣都沒有!同理,另一道糖水中只見兩父女背對鏡頭在鼓搗處理,既沒有清明解說,也沒有細緻鏡頭。下一秒,男友就出現並吃上了糖水。這兩道糖水都是廣東甜品家常而傳統的,要講是可以講出很多東西。我細數了一下,以同樣的時段容量,完全足夠通過把食物講清楚,從而帶出背後的、廣東人的家長里短。

但這統統的一切,這樣的選材、時間,全部被鄧導演浪費!稍後的解說詞說「糖水是廣東人的驕傲」(大意)時,我心裡就一咯噔。雖說這句話一點都沒錯,但你拍成這樣,再配一句這樣的解說詞,外界會怎麼想?不懂得廣東糖水的人,肯定會想:你們這些廣東人有什麼好的,一天到晚自吹自擂!蒼天啊,以這樣的手法在《舌尖》中第一次呈現廣東糖水,如何不讓人仰天長嘯、吐血三升!

平心而論,比起在糖水中令人髮指的表現,鄧導演的惡劣在湯品一部分中有所收斂。但縱然有此前的鋪墊,我在觀看時依然處於揪心異常,看完茫然不知所措的狀態。

不得不承認,湯品這個選材是很好的。要想表現廣東人的「家常」,湯可以說是最好的選擇。昨天的母親節,網上流傳廣東阿媽的「金句」,肯定有「飲多碗湯」(喝多一碗湯)或「煲落湯啊,今晚翻嚟食飯」(家裡煲湯了,今晚回家吃飯罷)這樣的語句。對於廣東人來說,煲湯是家中熟悉的味道、是父母(大多是母親)無私的奉獻與無聲的關愛,更是讓我們終身難忘的點滴回憶。片中選取了孕婦臨盆為事件,切入了湯品(竊以為讓四川人跟我們比湯真是對人家的不公平,勝之不武),角度還是挺好的。問題是,哪怕加上了中間類美食節目手法拍攝的湯品處理鏡頭,也無法體現出湯在廣東人生活中的重要性,更不能體現出廣東湯品的底蘊與變化。

湯品在廣東與「不時不食」、「飲和食德」等觀念是密不可分的,什麼時節、體質、狀況,就要喝什麼湯。比較傳統的廣東人,只要比較留心,哪怕對生物學和醫學毫無了解,耳濡目染也大致知道了什麼藥材(食材)有什麼作用。據說中醫在廣東的接受程度很高,我想跟湯品和涼茶的普及是有關係的。而湯品的烹制更是各式各樣,也更不是簡單地把食材放好然後一鍋燉就可以了(這樣的做法更類似於佛跳牆之類的菜肴,而這不是粵菜)。遑論解說中既只說「文火」,殊不知不同食材、不同效果,對應的文武火兼用情況是不同的(當然也有只用文火的)。好比糖水較清洌,湯品較醇厚,這裡體現出粵菜中兩種不同的風格與方向,自然也是不同的情懷。

好比糖水如今的處理繁複、種類多樣,若不是點「糖水」為題的話,取一兩味詳講即可。湯品即便不談湯料選擇、烹制處理等,起碼也應該點名湯在廣東人生活中的重要性罷。以我在外遊歷的感受而言,縱使嶺北再怎麼好,一沒湯品、二沒好雞、三沒糖水(滿記是給說普通話的人吃的),足以讓我對家鄉輾轉反側寤寐思服。如果《舌尖》真的要拍人文、拍底蘊,為什麼這些不拍呢?

如果鄧導演拍了甲,而我認為要著重於乙,這是不同觀感。我要是得閑也就提個意見,否則各持己見即可,我也萬萬談不上憤怒。但問題是,鄧導演坐擁如斯資源,卻把甲拍成了子,那就是水平上活生生的差距了。我無法得知全國人民是什麼感受,更不能代表所有廣東人發言。但我對鄧導演的不滿與憤怒,是實實在在的,我也希望陳總導演等領導,能夠認真考慮一下這種憤怒背後的原因。

最後說一句「誅心之論」,我不認識鄧導演,也不知道她是哪裡人、教育背景、工作履歷、生活環境等一系列因素,更沒有看過她的其他作品。但僅就第四集而言,她是一個不懂吃、不懂美食的人,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拍出如此粗製濫造、恬不知恥的片子來。而對於這樣的人,尤其是在看了她對公眾質疑的回應言論後,我是抱有複雜的情緒的。這些情緒里有悲哀、憤恨與同情。

以上,不滿意的可以摺疊。


一直關注著舌尖二,這一集是我最不能忍的一集。

所謂的紀錄片在這一集儼然體現出故事會的風格。
上海回鍋肉就回鍋肉唄,河南拽面就拽面唄,突然來一下哭訴自己怎麼怎麼沒有盡到義務,這是鬧哪樣啊。說第一集留守兒童問題能體現到中國現在社會的問題,這沒盡到義務只能是個人原因,出現在這裡過於牽強。

您製作西瓜醬就繼續製作西瓜醬流程唄,這有突然來個這奶奶家的家事,這是沒有素材了還是在湊時間吶?

老伴心臟病有事什麼一個情況?

喂,這不是家常菜的紀錄片嗎?近兩分鐘的寶寶出生是什麼一個情況?

還有,這麼明顯的本不該鏡頭遷移的商業廣告簡直不能忍啊。

最後,這個鏡頭時旁白這個給點贊,不過還是故事會。

註:圖片截圖於愛奇藝視頻。


雖然我一直是舌尖的腦殘粉,但是面對這一集的局面我也有些hold不住了。總的來說,人文的東西過多。誠然,所謂家常不止是家常菜那麼簡單,更多的是血濃於水的感情,但是這一集給我的感覺就是導演急於將這一切擺到檯面上去獲得認同感或者說是大家的共鳴。有點為了變現而表現,顯得過於急躁。
真正的感情,尤其是家人之間的感情應該像乾淨的泉水一樣,樸實無華但是生生不息,這一集拍出來的感覺讓我覺得這些感情過於甜了,甜到有點齁。。
當然,作為舌尖一貫的拍攝風格,我覺得這集只能說相較於其他幾集略遜,但不至於不及格。關於夢露和漢生的那一段也讓我深深感受到了母親的不易和家庭的可貴,適逢母親節,還是很感動的。尤其是漢生最終體重超標簡直就是意料之中哇。O(∩_∩)O
以上~~~


這一集我也真是不能忍,最爛最爛的就是那個河南母女求學的那段,老子是來看吃的好嗎!老掉牙的煽情橋段,居然還有這種孩子看書睡著,母親上去收書關燈的情節,是在寫小學生命題作文嗎!

敢不敢再作一點?媽媽再愛我五百年嗎!!!愛我你怕了嗎!!!一股標準的央視親情片的氣息撲面而來啊!
然後我們這幫吃貨大晚上湊好一桌零食,你就給老子看這種貨色的紅燒肉?

你是在逗我嗎!看完我都不想吃好嘛!上海老阿姨們做的紅燒肉分分鐘秒殺好嗎!講究濃油赤醬顏色清亮啊!上海本幫菜的代表好嗎!配什麼河南抻面= =這麼混搭合適嗎!不知道每次吃到神級紅燒肉最想來的,就是一碗白!米!飯!嗎!這拍的是美食紀錄片,好歹把要拍的菜的基礎知識了解一下再上檯面吧


放棄一切為了孩子、幾年夫妻父女不見面、老人病重也不回去blabla,這樣的好么?好吧,這是別人的家事咱們不攙和。那這個美食有關係么?!
還有生孩子那個,如此大的篇幅,這和美食節目有關係么?這一季,尤其是這一集,刻畫的痕迹都太重,多了刻意,少了感動

誰家沒點兒煩心事兒,換句話,誰過的容易?辛苦、壓力,但那又怎樣呢。普通的大眾忙活一輩子,為的不就是這三餐一宿么?
其實大家就想簡簡單單的看個美食節目,看看我大天朝地大物博、人民豐衣足食、生活幸福,這樣就行了。為什麼第一集那麼受歡迎?因為它打動人心啊,比如 「主食的故事」里,最後定格的一張張淳樸的笑臉看的我都哭了。真正動人的,根本不需要刻意的煽情,溫暖的灶火、裊裊炊煙、熱騰騰的食物,讓疲憊的人們在一天辛苦之後覺得輕鬆安穩,身體和心都停泊下來的那種安定的感覺才是最難的的。

最後,下一集我還會看的,但下一集還這樣,我就不會繼續追了。另外,舌尖1我下載了之後擱在硬碟里了,但這季我不準備收,膈應。


怒了!
生活的艱辛、各種無奈,觀眾平時早就體會過,不用導演如此煽情地加入到收視率如此之高的節目當中去。
我個人看這個節目的目的是——在一周忙碌的工作之後,看一小時純粹的、只和吃相關的的電視節目,周末再做點好吃的!!!!

你給整一心酸故事會,是幾個意思!!!!
------------------------------------------------------------------------------

「舌尖1」用精美細緻的畫面、堪稱絕配的音樂,散文般的解說詞充分表達了人對食物的情感(注意是人對食物的情感,而不是人對人的情感),這就是它的不凡之處。

「舌尖2」的導演們,加入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這沒有什麼問題。

《腳步》中的白馬爬樹取蜜展現了人通過採集食物表達對家人的情感,就恰到好處、符合主題。
但是顯然《家常》用力過猛了,我想大多數觀眾並不需要在這個節目中去欣賞一個中年母親的哭訴(儘管我們對這位母親是充滿敬意的,但這樣的母親到處都是),一個稍有生活閱歷的人都體會過、想像得到人生的各種矛盾與辛酸,並不需要一個紀錄片如此「深刻」地加以展現。

野心太大,表達過度。

評點完畢,隨意摺疊。


這集的水平怎樣先不評價,有一段看的特別煩,就是學琴那對母子要吃飯了,然後媽媽說把吃飯時候要聽的曲子選好,然後兩個人吃著飯還有一句沒一句的討論曲子怎麼樣,我就想問,有必要嗎?想證明你們到底有多努力?努力到好好吃頓飯的功夫都沒有?父母把兒女當機器養,兒女把自已當機器,這樣培養的人能有情懷嗎(還有就是,擺拍太多太多了,作為一個紀錄片太過了)


連摺疊的吐槽都看完了也要接著補刀……

這位鄧大導演顯然是個沒什麼經歷沒什麼底蘊的淺薄的人。淺薄二字不是說她的人品(當然從她發的那條長微博來看人品好像也稍微有點問題),而是說她對這個世界的知識和認識都非常膚淺。因為她自己只有那麼一瓶底,所以看到半瓶子晃蕩,就會驚喜的向世界宣稱自己發現了一口深潭,而在網友質疑的時候還仍然像個三歲小孩一樣不明所以。因為她只有一個瓶底的深度,所以當她看到所謂的別人的生活的不易,比如單親家庭、離家求學、孕婦生產、晚年空巢等等,就只能用一個瓶底的水平去詮釋。她的認知太淺了,以致於無法用一兩句話直擊中心,只好浪費大量的鏡頭卻仍然不知所云。

什麼是深刻?第一季里,講豆腐,那是中原的古人利用轉化的手法,將不易大量食用的豆類變成了優質的蛋白來源,這一句話就徹底讓觀眾懂得了豆腐的意義。第一季里,高原采菌的人會因為勞累而暈倒,冰上捕魚的人深夜出發冒著掉入冰河的危險,出海遠洋的人承擔著成本高昂卻可能一無所獲的壓力,這些在片中都只有數個鏡頭或只有旁白的一兩句話,卻足矣讓觀眾了解到生活的真實。每種行業都有自己的辛苦,每份付出都有一場空的可能,但中國人仍然會找到辦法,生活仍要繼續,臉上還是有笑容。因為這是有深層次的真實,所以觀眾能感同身受,即使觀眾本人並非要去采菌、捕魚或者挖藕。

反觀鄧大導演,作為一位紀錄片的導演,她交上來的作品只有小學生作文的水平。美食的鏡頭毫無美感,生活的記錄毫無深度,除了把眼淚、病痛、單親之類直接粗暴塞到片子里,她根本沒有其它展示片中人物生活的辦法。我不是專業人士,但我也聽說過「藝術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這句話,竊以為鄧大導演也應該知道這一點。只可惜她太淺了,她高不起來。她拍出的背井離鄉連背井離鄉的人都不能感動,她拍出的產婦家庭連當媽的人都無法感動,她又怎麼可能把她所謂的家常情感傳達給根本沒有這些經歷的人。

最後說一句,想講人文,可以,但這不是講食物失敗的遮羞布。


推薦閱讀:

曉宇火鍋憑什麼能夠排名第一而且入選舌尖上的中國?
《舌尖上的中國2》提琴女孩沈子鈺有什麼背景?這一集沈子鈺的故事費時很長卻離題萬里,其中有什麼內幕嗎?
如何從設計角度評價《舌尖上的中國 2》的片頭?

TAG:紀錄片 | 美食 | 影視評論 | 家常菜 | 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