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的情緒該怎麼宣洩?

我不喜歡對人發火,也不擅於找人傾訴。但是,情緒總是要發泄出來啊,因此老是砸東西,至今已經砸了四五部手機了。請問該怎麼克服?


我感覺,發泄憤怒的話,心理和肢體上同時發泄效果好些。

肢體的發泄比較重要,因為其實,憤怒本身是一種能使機體自發地產生很多能量的感情(古人憤怒的時候,大概都是遇到一些很緊急需要處理的情況,所以可能慢慢進化到憤怒的感情可以使機體產生能量),這些能量貯存在肌肉中,需要得到釋放。

所以我的話,一般會使勁彈鋼琴,彈到自己好累好累,感覺憤怒基本上就平息了。這比摔手機好一點,因為鋼琴還算耐砸(如果你打開方式正確的話),手機嘛。。。

一般人的話,健身房,沙袋上貼個仇人的照片,一邊打一邊喊「XX操你媽」,估計也很有效果。啊,不要覺得窩囊或者丟人啊,比起真人PK,這是文明人的表現~


謝邀。
@佘炤灼 回答的很好了。其實這個問題要是到諮詢室就是ABC理論去解決的問題。可是其實問題沒有那麼嚴重啦。
我就簡單說我的觀點了,作為你的參考。

  1. 我覺得你是有泄憤的方法的,只不過是這種方法現在目測代價大而且不能很好的有效地解決問題。可是這是好的,因為你有方法,你認識到了憤怒的情緒甚至是感受到了這是需要發泄的,那也就是說只是欠缺一個更好的方法。所以,你不要認為自己不會,只是方法知道的少。那就更不要說啥克服了,只是方法不好,換一個就好,不要說克服了,克服什麼的搞得好像要和自己怎麼樣一樣的。還有,每個人的方法都不一樣,不一定見的必須要去傾訴或者是對別人發火,這只是眾多的方法當中的一個,而且對別人發火還不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2. 那就說方法。每個人的方法都有很多種的。有以下這麼幾個方法備受推崇。

a.運動。大劑量的運動會消耗你的內心力量從而也就完成了宣洩的過程。還能強身健體。
b.唱歌,KTV瘋狂K歌,宣洩情感。
c.寫日記,燒日記。寫下不快,然後燒掉隨風而去。
d.和自己和解,解釋。就是把問題說給自己聽,然後自己給自己分析,需要你有強大的統一的自我才能分出一個主,一個客來進行對話(這個是我的方法,有點風險,慎用)

  • 其實你會發現,這些個方法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就算砸東西,咱們換砸一個塑料的軟的也算是方法上的一種進步和嘗試。不要因為自己的方法和普通的不同就否定了自己,每個人天生就是不同的。所以,克服自己的發泄習慣不對,克服自己不好的發泄習慣選擇一個更好更健康的才對。
  • 最後簡單說下題主。你說你不喜歡對別人發火,我可以這樣看,你是一個善良的人,但是對於情緒的認識和處理欠缺清醒的態度和有效的方法。這就是你存在的問題。不對別人發火固然好,或許和家教有關,可是若一直都不,就是欠妥的了。適當的發脾氣,發火本身也是宣洩情感的方法。這裡會有一個問題,就是你的歸因方式是什麼?就是你遇到了一個錯誤或者失敗,是習慣歸因於自己還是他人呢?習慣歸因自己的人就會出現不習慣對別人發火,所有的情緒都內部處理,可事實上內部處理只能解決可以由內部處理的問題,不屬於內部問題的必然是他人的。還有就是什麼都是別人的錯,反之亦然。所以,如果是對方引起你的憤怒,你可以也有權利去表達你自己的情緒,告訴他你是憤怒的。嘗試發發火,其實很多事情會更好。

中間不乏存有臆測,如有不實,望請指正,繼續討論,共同進步


如果當時是剋制不住自己
發泄式的
可以試試用裸拳打牆、桌子、另一隻手。裸拳打擊發泄可以給身體一個疼痛反饋,會自然去調節下一次發泄的力度,有利於加強克制力。
調節式的
發脾氣前先數三個數再發泄,往往數完三個數更容易剋制住自己了。
如果當時可以剋制住自己,但是心情需要調節
發泄式的
可以打電腦遊戲,比如槍戰的、格鬥的、血腥的,出出氣。
可以買個拳擊手套,打打牆、沙袋什麼的。
可以看些口味重的電影電視,比如&
調節式的
可以吃些自己喜歡吃的東西,食物很容易讓心情變好。
可以聽音樂,關鍵是節奏和音量,節奏對人情緒的影響被認為是讓人以為在聽自己的心跳,節奏快容易讓人興奮。
性,豪無疑問可以調節心情。當然這也是一種與戀人的交流,也許你不願意選擇,而且為了發泄的話,對愛人也不太好,所以可以選擇自慰。


瀉藥。

第一,題主似乎認為憤怒是正常的,需要解決的只是如何發泄。這不能說錯。俗話說,預防勝於治療,如何處理憤怒應該從源頭做起。如果你的憤怒經常出現,比如每天都要憤怒一兩次,觸發憤怒的闕限很低(易怒)那特別需要注意。

下面簡述減少憤怒產生的三種途徑。
①降低期望、要求:所謂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憤怒也是一樣。我們對別人的期望和要求越高,憤怒起來越強烈。這就是為什麼,有些時候朋友會【翻臉不認人】;因為我們對朋友有更高的要求。在小事上我們對朋友更寬容,但在一些重大事件上我們對朋友則做出了更多的要求。比如【你居然搶我女朋友!?虧我還比你當哥們!】以及【我以為你了解我,相信我。沒想到你和別人一樣!】對在家庭方面,相信多數人都有過成績不理想,被父母責備的經歷。你可曾見過父母責備別人家的孩子成績不好?沒有吧。因為父母只會對自己的子女有這種【希望你成績好】的期望。父母期望、要求越高,我等考砸後就越悲催。孩子對父母的要求高,也會產生憤怒。很多被嬌慣的【小皇帝】當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就會開始鬧騰。因為長輩長期無條件的滿足他的需求,使得習以為常。滿足往往來的很快,這種孩子往往缺乏【耐心】,無法忍受等待的過程,進一步導致容易憤怒。
比起【要求】,多抱點【給予】的心態,才是作為朋友、親人的心態吧。不希望別人對你做過多要求,你也不要對別人做過多要求。希望別人照顧你,你也應該體諒別人。

②善意、有耐心:如果一個人習慣用【是否吃虧】【勝負】的角度去看待事情。那他對自己的【損失】會很敏感,自然容易憤怒。對於別人的言行,傾向於懷疑其是否針對自己,也會導致易怒。當認為【他是故意的】,人會更容易憤怒。事實上,現實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能是【誤會】【巧合】。對於一個人的判斷,我們不必急於對另一個人下【判決】。多一點耐心,多一分善意,給自己和別人都留點餘地。因為說不定別人對我有誤會,因而對我有敵意,如果我跟他對抗,那誤會就會【成真】。這可以說是一種【自我實現預言】。不僅在對待他人時耐心重要,對待其他事物耐心也重要。【工作完成不了啊!煩躁!】【這個題目死活想不出來怎麼做啊!煩躁!】【這尼瑪隊怎麼排這麼長啊!煩躁!】——多一點耐心,憤怒就不回來的這麼快,來的這麼強烈。
【人心隔肚皮】並不代表要對別人做惡劣的猜測。你怎麼就知道對方一定懷有惡意?絕大多數時候,就事論事,已經足夠保護自己了。

③認識到憤怒產生的關鍵在於自己:同一件事情,對不同的人而言會產生不同的情緒反應。這說明外界誘因,並不是人情緒的決定性因素。雖然有些極端刺激,必然引起憤怒——莫名甩你一巴掌;遭遇搶劫;看見父母被毆打;你怒不怒?可是日常生活中,這種極端刺激出現的概率是很低的。上述兩點,也都是從我們自己的角度出發去處理憤怒。如果一個人認為【是你惹我的!】他的憤怒就【理直氣壯】難以控制,因為憤怒對他來說是必然的、外界導致的。憤怒的人還可能問【你是在故意氣我嗎?】如果回答【是】,後果很嚴重……。認識不到憤怒由自己產生,還會使得人放棄控制憤怒。


第二,題主的自制力看來還是不錯的,至少你能控制不對人發怒。怒火強到可以摔手機,這不太妙,但也可能題主十分富裕,不以為然。對人發怒雖然不好,但表明態度和意見是必須的。如果為了「和氣」而壓抑,這並不能解決問題。如果你無法學會如何應對衝突,那你的憤怒就只能發泄到物品上。我想問:在發泄後,題主你是否能冷靜處理好問題,或只是等著他「煙消雲散」?另外,你還提到不擅長傾訴。請問你怎麼看待傾訴?你是否有能信任的人?你能向人表達好你的感受和觀點嗎?

在親人朋友的關係中,憤怒也不少見。如果是主動的一方,佔據優勢的一方;多【站在對方角度】思考,能夠緩解你對他的憤怒。例如父母對子女,如果父母可以多體諒子女在學習上的困難、壓力,對於不理想的成績,就不會太憤怒。如果你和女朋友的約會,女朋友經常遲到,讓你很憤怒。那你試著體諒作為女生而言,出門前需要更多準備以及社會文化的影響,那你的憤怒會減輕。如果是被動的一方,居於劣勢的一方;對你而言【受委屈】的感受是憤怒的重要原因。尤其是當對方先發怒的時候。同樣是父母和子女的情景,孩子在被父母呵責後會認為【這太過分】。約會遲到的一方,如果受到另一方過多的責備,也會產生【我不過是遲到你要這麼對我嗎?】的感受。如果能向另一方傳達自己的【苦衷】和【委屈】,憤怒也會得到減輕。這在化解事後的【積怨】上尤其重要。或許在憤怒當下,要求雙方這麼做,難度很高。但【善後】是必須的。一個引起憤怒的事件、情景,往往表示雙方存在分歧或誤會。如何發泄、處理、控制憤怒固然重要。可是如何不【積怨】使得憤怒越滾越大,一次比一次嚴重——這是個更重要的問題。處理憤怒的初衷,不是憤怒本身,而是為了我們彼此的生活、幸福、快樂。

前文所述的主動、被動,只是一個理想化的模型。在實際過程中,憤怒的任何一方都會覺得自己才是【受害者】,也都是被對方【觸怒】的。這個過程頗為【辯證】。所以【體諒對方】和【表達自己】,對於任何一方都是重要的。問題是在交流過程中,有一點分別。例如前文所述的約會的例子。等待者的表述方式應該是:【我知道你遲到有原因,我也不應該對你發脾氣,但我真的不能忍受在這裡苦苦站了這麼久。這不是針對你,而是就事論事。】而遲到者的表述方式是:【我知道遲到是我的錯。但我不認為你應該這樣對我發脾氣。我以後會慢慢改掉遲到的問題,可是我希望你也不要在因此對我大發脾氣】。

憤怒是一個信號,表示你遇見了不希望產生的事情。所以問題的本質就是【解決事情】,而不是【發泄憤怒】。只想對別人發泄情緒,這是本末倒置的。當然我們生活中和有些人的關係,可能永遠都不能達到一個真正滿意的程度。尤其是和長輩。但我們能做到盡量不讓它變得太糟糕。在改善一段關係中,雙方都需要改變和讓步。(為什麼和長輩的關係更難改善,因為時代差異、年齡大的人更難改變觀念和習慣)

憤怒即使有效,它也是有副作用的。比如,父母對子女成績不滿意而發怒。即便孩子不因此怨恨父母,而是【反省】自己、用功學習,他很可能變得【自責】【自卑】,這對孩子的人格成長非常不利。而對朋友、對戀人的憤怒,就更難產生什麼有益的效果。他們不是你親人,可以選擇離開你。因為畏懼憤怒而做出的行為改變,不是有益的,也不是長久之計。

第三,來點實際的。你必須先了解自己為什麼憤怒。無法言語表達出來的憤怒會讓人更憤怒。(想想看你解釋不清楚一個想法時會有多懊惱)要表達好,就得了解透徹。你可以通過日記等方式記錄分析。發泄可以通過找個人少的地方大叫,做運動等等(對空氣揮拳都可以。弄個沙包在家是個好選擇。)憤怒發生時,調節呼吸。知乎上有個問題,問如何緩解緊張,裡面的放鬆肌肉控制呼吸法也適用於緩解憤怒。我們把憤怒成為【生氣】,發泄憤怒就是【出氣】;因為憤怒和呼吸有密切的關係。憤怒讓人有言語和肢體暴力的衝動。無論是大聲罵人,還是動手打人;都是增加呼氣吸氣量的活動。可見呼吸和憤怒之間的密切關係。具體方式,可以查詢有關資料,這裡不熬述。

最後。上述的都是針對【日常生活】的一般、普通、粗淺的解析。真正心理學上,憤怒有更多值得討論和商討的地方。但考慮到,題主所問不是一個學術問題,我就不多說了。

有兩種情況需要特別注意。
①會因為憤怒而傷害自己的身體。(似乎女性比較常見)②會因為憤怒而對親人朋友施加暴力(包括語言上的暴力)如果是這兩種情況,請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師的幫助。因為這往往代表你的人格、行為、情緒存在很多問題。只要憤怒對於你自己或者別人的生活產生很大的麻煩,這都不是上述方式可以解決的,需要專業、細緻的去處理。

再次強調。我上面所說的方法和原則,適用範圍有限。具體問題還得具體分析才靠譜,由於題主並沒有透漏太多細節,我也只能從最寬泛的角度論述。就比如前文舉得約會遲到的案例。很可能遲到一方,是借遲到來試探另一方,或發泄對另一方的不滿,或只是他長期養成的壞習慣。每一種可能對應的都是不同的關係。等待一方的憤怒,也可能是對其他問題的發泄,或者是本身性格上的問題。

我認為:每次憤怒都是認識自己、反思自己,了解彼此關係的機會。只有更了解自己和別人,才能更好地處理自己情緒和人際關係。【不知道為什麼,不知道怎麼辦】可能激發另一重【悲憤】。

憤怒管理在國外是有專門研究和治療的。要處理好它,你首先得明白,不是「發泄」就能管理好憤怒。
發泄完憤怒,生活依舊不幸福,這能令人滿意嗎?

補充一下。以下內容跟如何處理憤怒基本沒關係。

什麼是憤怒?【當個體遭受到攻擊、威脅、羞辱等強烈刺激而感到自己的願望受到壓抑、行動受到挫折、尊嚴受到傷害時表現的極端情緒體驗】——心理學導論·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學考研主要參考書目之一)對於這個定義,其實【強烈刺激】是一個很主觀的因素,並沒有絕對標準。但是【願望受到壓抑、行動受到挫折、尊嚴受到傷害】則是引發憤怒的必要條件。

那「憤怒」產生的生理基礎是什麼?為什麼人會進化出「憤怒」呢?

「憤怒」的感受在生理上是很明顯的:呼吸心跳加快,可能伴隨腎上腺素分泌,肌肉緊張蓄力,表情變化(如皺眉,咬牙)。比較輕度的憤怒,感覺是:「心口有氣。」這大概就是我們也把「憤怒」稱作「生氣」的原因。

「憤怒」的通常會使人產生語言上的、肢體上的暴力衝動。會使人會另一方的語言、動作更為敏感。

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這種現象:

兩個人憤怒的對峙。發生口角衝突,往往人會憤怒的說:「有種你再說一次!」OR「你剛剛那句話是什麼意思?!」OR「你罵我嗎!?」可見人會對語言種可能包含的【貶義】提高敏感度。

而如果另一方有動作,憤怒者往往會變得更加緊張。憤怒者往往會追問:「你想幹什麼?!」並且快速打量對方的整體動作。這就是對動作的敏感度提高了。

敏感度的提高顯然使得人的反應速度變快了。呼吸心跳加快,使得體內代謝效率加快能夠產生更多能量,肌肉緊張蓄力使得人做出的動作可以更快,更有力。這些過程,在應對肢體上的衝突的時候都使得人【戰鬥力】提升。從進化心理學的角度上說,這種憤怒的情緒,是有利於個體處理肢體衝突的,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或者打倒目標。所以這種情緒的可能,就被進化保存下來,遺傳給下一代。

人在受傷的時候,更容易憤怒。相信大家生活中都有這種體驗:無意中撞到某些東西,感到十分的痛。在那一瞬間,我們很容易產生「憤怒」的感覺。儘管沒有「敵人」的存在。所以憤怒既是準確【迎接戰鬥】的狀態,也是【受到傷害】時候的反應。比起言語,肢體上的傷害更容易引起強烈快速的憤怒。這個不難理解。有人打了你一拳,另一個人罵了你一句;哪一個共容易讓你憤怒呢?顯然是打人的一方。有趣的是,一般的肢體衝突引起的憤怒,不一定就比非肢體衝突引起的憤怒持久。所謂【不打不相識】,但從沒有聽過【不罵不相識】。因為有些肢體的衝突不持久,而且往往當下就發泄出來,所以消散也快。它是短暫衝突的情景。但非肢體衝突,往往涉及人格、尊嚴、價值觀、利益等問題。所謂【士可殺不可辱】。很多文化中的用詞,都反映出了,我們對自己人格和尊嚴的保護意識,強於對身體的保護。這並不是說身體不如人格尊嚴重要。而是作為社會動物,在社會生活中,身體安全基本得到保障,人的注意的轉向了其他社會性需求。保護自己身體,只需要一段時間內的警惕。保護自己尊嚴、財產、維護自己認同的價值觀,卻需要時時刻刻保持警惕。雖然短時間內強度未必比得上肢體衝突。但也有例外,所謂【義憤填膺】【殺父之仇不共戴天】,這都是無關自己身體安全,而是社會性需求而激起的極端憤怒。無論是那一種原因激起的憤怒,憤怒都的確能起到【提高戰鬥力】的作用。

但以上的解釋,不能說明為什麼我們會對家人朋友發怒。因為我們跟家人朋友,是一種【互惠】的關係,出現不滿意的情況應該【溝通】才是,為什麼會去憤怒呢?

【待更新】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一般來說,憤怒是一種次級情緒,既是出於對哀傷、挫折、羞恥等的防禦而產生的感受,憤怒的掩蓋常常讓下面的哀傷不被覺知,如果不表達憤怒,很難看到背後的脆弱。不表達恨,無法表達愛。

當情緒能自由流動時,它總會帶我們自己回到其源頭,但如果被阻滯,無法表達,往往就成了倒在河道中的樹榦,水流要麼另闢蹊徑,通過拐彎抹角的方式表達,要麼積累積累一瀉而下,就好比忽然的暴怒。

憤怒有幾種常見表達方式:

  1. 用語言表達:「我恨不得殺了你!」配上咬牙切齒,多好的表達啊,又不犯法,但這樣的表達一定要到點上才足夠。例如,對方將自己交付攜帶的雨傘給弄掉了,明明是因為感覺不受重視而生氣,說出來的卻是「你怎麼這麼不負責任!」,因為作為男生,怎麼能這麼小心眼呢?所以在道德的觀景台找了個位置。這雖然也是用語言表達憤怒,但效果卻甚微,因為真正的東西沒有出來。
  2. 用行為表達: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情感轉而「付諸行動」,很多犯罪由此發生,往往源於不被允許表達,被抑制或折返,忍無可忍的時候乾脆用暴力解決。關於這點,我一向都是對所謂「老實人」心存懷疑的,人不可能只有友善沒有憤怒,看起來總是和和氣氣的人他必須有一個出口,身邊人沒有看到,要麼是還沒到無法忍受的時候,要麼就是令人不為人知的習慣發泄自己的憤怒。
  3. 用癥狀表達:醫院最常見了,一個曾經是官員的中年男人,在外叱吒風雲,自稱別人對自己畢恭畢敬,在家卻從小被姐姐數落打擊,無論多麼成功永遠得不到認可,曾試圖對其表達,卻都被無理的堵了回來。來看門診是因為軀體癥狀,多次忽然感到血壓猛升,心慌胸悶,「血壓衝到顱內」,就好像要死過去,每次撥打120送到急救室躺著,過不久自己就好了。去醫院做完包括心臟造影的各項檢查,均無異常。從癥狀角度看就很有意思,「衝到頭上」的感覺不免讓人想到憤怒一觸即發的狀態,當我們被激怒時往往伴隨一躍而起這樣向上的動作,而不會有人一生氣用屁股撞板凳吧。

這三種表達方式很顯然,第一種最有效且最無害。在治療室中我們可以嘗試用這樣幾種方式幫助對方表達,在實際生活中也可以參考一下:

  1. 讓來訪者回憶並講出讓他憤怒的經歷:學心理諮詢的大家都重視「感受」,甚至會有一種誤解產生,那就是如果詢問太多現實問題,那就不叫心理諮詢了。這是徹底的錯誤,講述經歷最終的目的也是表達感受,然而在我最開始幾次諮詢中直奔感受而去的時候,反而成了盤旋於空中,不接地氣的狀態。而當引導來訪者講述具體的故事的時候,感受往往自然而然就出來了,因此一定要具體化,具體的事件才能勾起具體的感受。這個過程中需要反覆「澄清」,來訪者幾句話都帶過的故事,在澄清中放大,每一個細節都有感受。
  2. 講述事件的過程中訊問,「你什麼感受呢」,鼓勵用語言表達憤怒,尋找更貼切的表達。對感受進行命名,和來訪者一起找一個貼切的名稱或者比喻。此時諮詢師自身的軀體感受也應被留意,在我的來訪者跟我講她的一段經歷的時候,我有一個片刻忽然覺得頭暈,於是我問她,你在當時是否有這種感受,她不明白,我又覺察了一下這種感覺,說:就好像當頭一棒的感覺。她說:「對!就是這種感覺!」
  3. 諮詢師扮演一個壞人。在吳和鳴老師的督導教學中我們目睹了這一幕,為了演示激發來訪者(學生扮演)的情緒,吳老師扮演讓她憤怒的人,以跟她對峙的方式激化來訪者憤怒,模擬一個爭吵的情景,在真實的互動中憤怒得以表達,效果很好,但要明確自己的身份,仍然是一個助人者,而不是吵架的街頭路人。

綜上,憤怒有諸多表達方式,配合情景找一條最有效安全的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為什麼高票答案都是在說憤怒的本質和成因,並沒有回答問題啊,問題是問如何宣洩,我總結一下。

憤怒釋放方法

  1. 意識到憤怒。重中之重,此步驟是以下方法的前提。人生氣時瞳孔會收縮、語調會升高、手可能開始顫抖,別人一看就知道你發怒了,而自己往往並沒有意識到,導致憤怒狀態持續較久。越早意識到自己的憤怒就越早用以下方法釋放憤怒,以後就越容易控制憤怒。比如憤怒等級到10時自己才會注意到自己太生氣了,那麼就要練習問自己是否生氣了,這樣以後憤怒等級到3時就可以及時用以下方法處理,避免等級升到5以上帶來有型或無形的傷害。
  2. 運動。運動可以動用全身肌肉來釋放能量,另外運動會使人產生正面情緒,其中原因之一是運動時會產生內酚酞,使人愉悅,有很多研究已經證實了。產生內酚酞的過程較緩慢,所以此方法適用於低程度的憤怒。
  3. 大喊或唱歌。調動肌肉多,釋放能量效果明顯,類似咒罵的效果。推薦在一個人有私密空間時配合枕頭使用。見效快,適用於憤怒值較高的情景,但要注意喉嚨健康,也不要過分嘶喊,免得引起鄰居報警。
  4. 聽音樂。聲音對於大腦來說是重要輸入,而音樂可以直接、迅速地改變一個人的情緒和精神狀態。就像挺重金屬可以使人激動、心跳加快,而輕音樂使人想睡覺一樣。舒緩的音樂就像電視開關一樣,把電視中的動作片(憤怒)一下切到了愛情片(平靜)。
  5. 跟信任的人訴說。訴說的過程是回憶的過程,在這過程中,理性思想較多地參與,這樣就會更理性地審視之前發生的事情,往往就會發現其實憤怒的原因並不充足,從而平靜下來。
  6. 寫下自己的情緒、畫或塗鴉出自己的情緒。與訴說功能類似,在一個人的情況下使用。寫完或塗鴉後把紙撕掉或揉爛,在心理上是對這種情緒做的一個「告別」儀式。
  7. 放鬆。包括深呼吸、冥想等方式。冥想適用於之前經常冥想的人,通過冥想更容易審視內心,觀察自己。
  8. 改變環境。憤怒情緒與引起憤怒的外界刺激會使人「陷」到一個循環中,離開這個環境,躲開這個刺激源像釜底抽薪,情緒就會趨於平靜。比如從一個屋子打開到另一個屋子,或從屋內大開到屋子外。在這個例子中,「門」是重要工具,因為有研究顯示,打開門的動作會使大腦傾向與忘記在之前發生過的短期記憶,這個我在回答Daja vu的問題時提到過。
  9. 轉移注意力。與上面的改變環境類似,使自己跳出憤怒的循環,比如去看電視、吃點東西、想想下次雙十一買點什麼之類。

以上為一些在憤怒情緒來臨時可以釋放的方法,可以自行挑選2-3種適合自己的。

-------------------------------------------------------------

主要問題回答完了,那麼看看任由憤怒情緒控制自己會有什麼影響。

憤怒對身體的負面影響

動怒時心率增加、動脈壓增大、睾丸素變多、皮質醇下降,大腦左半邊的激活程度更大。長期來講,這種身體反應會降低免疫系統並可能會產生以下情況:

  • 高血壓
  • 心臟病
  • 失眠
  • 頭疼
  • 抑鬱
  • 焦慮
  • 皮膚癥狀,比如濕疹
  • 消化系統變弱
  • 中風

預防憤怒的方法

  • 換位思考,學會與對方共情
  • 即使詢問自己
  • 學會放鬆

方法還有很多,屬於長期的功課,如果發怒的頻率非常高,請找情緒管理方面專長的心理諮詢師。

擴展閱讀:
http://www.apa.org/topics/anger/control.aspx
Dealing With Anger
Eye Reading in Body Language
How to control your anger
New Study Shows Profound Impact of Anger on Your Health


以下內容摘自《譚心筆記》,微信訂閱號:tanxinbj


憤怒的情緒不是來自於你的中心,憤怒來自於你的自我。


自我就是你的「社會我」,你身邊的人給你一個定義,你是這個「社會形象」,你也認同說,沒錯這就是我,而這個「自我」根本就不是真正的你。它是你頭腦過去的記憶、概念、看法、價值觀等的一個累積,然後你把這個累積投射到和你打交道的人身上,由此而映射出那個別人和你都共同認同的「社會我」。


你很憤怒,探其本質是因為某個人阻礙了你的自我想要得到的東西,他惹惱了你,你有時生生悶氣,有時暴跳如雷,殊不知這一切因頭腦而起,因自我而起。


換一個人同一件事,用他的自我來反應,可能完全不會有憤怒的情緒,也有可能他覺得非但沒得到想要的,反而形象顏面更丟盡,比你更加狂怒。


這一切不同鬧劇的上演全部來自於那個跟真正的你毫無干係的假社會我。而當你真正走進內在,歸於你自己的中心——那個空無。你會清楚的瞥見那個憤怒的自我,那個把你扯進混亂關係漩渦的社會假我,當你目睹這個好笑的發生,憤怒開始消融,轉化即開始發生……


因為很簡單,你的憤怒來自於外在,是外在的發生牽動了你,你被外物左右了,你著相了。你回歸自己的中心點,回到自性的源頭,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呢?


很多人易怒,他們很不接受自己容易憤怒,他們因為憤怒後的行為嘗盡苦頭,覺得應該改變。想要去除憤怒是很非常困難的,因為你已經製造了一個「憤怒是不好的」定義,其實所有情緒它只是情緒並無負面正面之分,憤怒有時是守護的能量,我們時常運用這個能量來保護自己不受別人侵犯,所以有時你要保持憤怒!


我曾經觀察我五歲的兒子,當他對我憤怒時小臉漲得通紅,眼睛閃閃發光,小拳頭還握得緊緊的,他看起來是如此有力量,他抱起我的筆記本電腦就要摔在地上,將會有什麼災難發生呢?才僅僅過了幾分鐘,幾妙鍾他就跑到床上和他哥哥歡歌笑舞去了,這種全然的憤怒很美。


這為什麼不會發生在你身上呢?因為你是從一個偽裝移到另一個偽裝。當你有憤怒時,你看不見它的源頭從那裡升起,你竭力在朋友面前壓抑著它,你擔心朋友說你是個愛發脾氣的人,你恐懼他們因此不跟你交往。你長期壓抑它,以致於它的毒素侵入到你身體的每一個細胞,久而久之,某一天它蓄積成一個更大的憤怒爆發在你的親人面前,你的領導面前,大亊不妙了——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當你壓抑了很多憤怒,去找一個無人的地方,做一個憤怒靜心,大聲叫罵出來,去打你家的沙發,用你的腳去踢那些樹,不要讓它毒害你的身體,不要讓它傷及無辜。


憤怒是能量,悲傷,沮喪……都是能量,它們是美的,它們和愛的能量都是你身上的能量,你認為的你身上所有的「負面」能量都是不好的,你想要斬掉你的「負面」情緒的想法,使它變得醜陋,使你變得更加糾結,它就以更大的力量反撲於你!


歸於中心,歸於那個空無,歸於那個寂靜,歸於那個如如不動,那才是真正的你,在空性里「目睹」它們,允許它們,接納它們,覺察它們,當你覺察到,你會驚喜地發現它們開始流動,開始消融,開始轉化,憤怒消失了,悲傷消失了,憤怒得到了蛻變,憤怒變成了純粹的能量,憤怒變成了悲傷,憤怒變成了同理心,憤怒變成了寬恕,憤怒變成了愛!


你沒有負面情緒,你身上只有不同的能量在跳舞,無論你覺醒與否,開悟與否,這些各式各樣的不同能量都會來拜訪你,看見這個拜訪者,告訴它,我看見你了,你就是我,你就是美,你就是我愛的化身!

我成都有個兄弟,他多年以來一直有很多憤怒,當他動怒時尤如火山爆發,近些年他開悟了很多,他開始觀照自己,他轉化了,他把憤怒的能量全部轉化成了愛的能量,對公司員工,對家庭一直付出他的愛,所以我要告訴那些有很大憤怒的人,熱愛你的憤怒,這是你的資本,你現在憤怒有多大,當你轉化,你的愛就有多深……歷史上有很多憤怒的人最後都成了大愛之人,舉不勝舉!


不要相信耶穌和佛陀就只有愛而沒有「負面」情緒,不要相信你的敬仰的某個老師只有愛而沒有那些「負面」情緒,那隻不過是你的美好投射而已。你和他們的區別就在於,他們看見了,轉化了,你看見的慢,所以轉化的慢,僅此而已。耶穌和佛陀他們應該是能當下轉化,所以在他們身上只剩下愛和慈悲的能量。


這些能量壓在他們身上太多,以致於他們必須讓它們流動起來,他們必須用心地把這些慈悲和愛給出去,壓抑憤怒的能量會使你身體生病,壓抑愛的能量一樣會使他們的身體生病,他們是同一股能量!


熱愛你身體里「正面」能量、「負面」能量,它們是美麗的,只需看見憤怒升起又落下,你只需看見,而不需要對它做什麼,看見是第一步,也是最後一步。這就是真正的無為而治,憤怒的能量就會轉化成愛的力量!


別的方法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蠟筆小新》里妮妮的媽媽有一隻毛絨玩具兔子,每當生氣的時候就會拎著兔子到一間空房間里關上門~


多數書集都會幫你設定方法,甚至會告訴你如何達到目標;或者你請1V1的專業老師,他能幫你設定方案,甚至會告訴你如何設計實施。然而,如果我們都想做的改變都成真了,「做情緒的主人「不再是一句空話,你也不會來看我的文章。因為很少有書會幫你分析原因,而專業老師告訴你的技術是他的經驗,而不是你自己所領悟的經歷,你可以通過某句話或某個方法暫時得到緩解情緒的效果,但久了會發現自己「不能感「不行感」強烈。

我深信,提高管理情緒的最有效途徑在於,了解自己如何情緒爆發,是什麼類型的情緒,它為何會發生出現。所有人都會走近一個誤區,擔心自己了解到自己情緒失控時,自己是失敗者。而事實是,這會有幫助於你避開控制情緒失效。

小亞與小馬是同崗位同事,小亞入公司3年而小馬新進公司2個月,在小亞眼裡小馬的能力與其相當,但是上司提升小馬職位,小亞內心氣憤到輾轉難側,每夜聽滴嗒的秒針度過。小亞因精神狀態挺不佳,甚至板著臉在工作時拒絕各種同事求助,有時還會不停發出「唉、唉、唉」的聲音,發現身邊的人都躲著他,特來求助。

首先,小亞要了解到他現在狀態「很生氣」,「難以平復」,給別人感覺「不好親近」,給領導感覺「易挫折,工作進度影響」。

其次,小亞須了解到他是什麼樣情緒產生的生氣感,是不甘,是不平衡還是覺得自己沒被肯定?

最後,小亞應了解到這「很生氣「發生的場所,除了這次之外還是否有別的經歷似曾相識,類似爭奪或競爭失敗時自己當時的心情是否類同。

分離情緒有助於小亞意識到自己到底是需要什麼?升職只是一個表面現象,而潛意識要挖掘自己要的是什麼,當理解到自己的需求,生氣的情緒自然會降低,理性回歸就能對現狀進行處理。

多角度的看等自己的工作能力及環境,是自己太優秀上司怕自己壓過他?還是自己在某些方面不足於小馬?還是同事做事做人的情商較高,自己還需要努力?最好的辦法是與上司直接溝通這件事或小亞的心情,有助於上司能較正面的答案幫助小馬升職理解這件事,也理解小亞近期的狀態。假設衡量非自己的問題,再做其它的決定也不遲,切勿因一時的「很生氣」做出為難同事,與上司爭論或者否定自己人格。

小亞生氣是挺正常的事,在競爭失敗時情商再好的人也不好過。只是因為升職這一件事,而非所有的生活事件,小亞也須意識到「僅僅是這件事沒有能如我願,並非我在別的地方或者我的人格出現問題,是這件事不行而不是我這個人不行」,職場上是一個小江湖,不順十之八九,如若因為一件事否定自己是無能力或做不好的,那麼會有更大的挫敗感。

現實中挺多人也被感情困擾,常常後悔「我控制不住自己就罵他,我控制不了自己就提分手,我控制不了自己的害怕就拒絕他。」同樣,我舉個案例一起來認識這調皮的情緒。

小玉和小張是一對戀人,小玉初次在朋友聚會上見小張時,小張紳士的給小玉遞了餐具,還用紙巾細心的擦試小玉打灑在桌上的水,這儒雅的舉止讓小玉不得仔細的打量小張,178CM的身高,黑色瞳孔,高挺英氣的鼻子,帥氣的臉上掛著如陽光般燦爛的笑容。小玉看著小張彷彿全身的血液都集中到她的臉上來了,恨不得直直的看著小張。小張被小玉光潤的帶微笑的泛紅臉吸引了,所以他們留下了聯繫方式,很快的陷入愛情玫瑰般的海洋里。童話故事開始了嗎?並非如此,在戀愛半年之間,小玉跟小張已經爭吵了無數次,原因是小張不止對小玉溫文體貼,還是一個「中央空調」,這讓小玉很生氣,不停的向小張抱怨「你不愛我」,「你是不是不喜歡我」,而小張卻覺得小玉無理取鬧不再吸引他了。

第一,小玉要了解現在的狀態「生氣」「抱怨」,跟小張提起這件事時,眼神哀怨,怒火燃燒著她的臉蛋,她的喉嚨,吸呼緊催。小張看到這樣的她,會是什麼感覺呢?了解小玉為什麼生氣還是覺得自已哪裡錯了很迷茫,還是覺得小玉像一隻河東獅子很想逃?

第二,小玉須了解到她是什麼樣情緒產生的生氣感,是嫉妒,是不爽,是怕失去還是覺得自己不夠被吸引。

第三,小玉應了解到這「抱怨「發生的場所,除了這次之外還是否有別的經歷似曾相識,類似抱怨或表達不滿自己當時的心情是否類同。每次出現這類情況自己是如何處理的?結果是如何的?對方對這個結果的心態如何的?


了解自己如何情緒爆發僅是掌握第一步,但卻是很關鍵的一步。我們常常會用過去處理情緒的經驗來應對現有發生的事件,但是對象的身份不一樣,最終要麼和諧的互相體諒,要麼改變對方投射性認同失敗,最後以他不是我要的人或者我們是錯誤的劃END。

小玉的抱怨是很可以理解的,自己的愛人多數向其他異性特別友好。愛情本身是1對1的,愛情眼裡容不進沙子,婚姻卻更多的需要理解和寬容。每個人真的愛上對方,肯定也很小心眼.因為在乎者對方.不希望自己有競爭對手或者心裡壓力。重點是這個壓力是因為什麼引起的?是對自己還是對小張沒有信心,是自己害怕失去還是覺得自己沒有被特別對待,自己是唯一小張愛著的女人而引發的情緒連鎖反應。

我知道要好好溝通,但是我做不到生氣時好好說話!so,你可以參考這個方法,小玉跟小張表達自己的不滿,但也要聽下小張為什麼會對別人特別友好。了解後小玉的抱怨可能還會持續,那麼就要自身觀察自己哪裡還可以努力更優秀,自己表達抱怨言行是否讓小張有壓力到想逃跑,如果不想分開那麼自己如何去做。分析僅有助降低自己的情緒爆發程度,也有助於拉近小張的內心距離,但是如果過往處理情緒的經驗是錯誤的,比如很多女人都會用鬧和威脅等挽留自己的愛人,可是適得其反讓對方跑得更快。這樣的情況可能還需要了解自己為什麼用這樣的方式來處理問題,是否跟原生家庭有關琮是因為有類似的經歷,最後了解自己對小張需求的理解是不是一致的,常常發生我以為你要這樣的我,我以為你要我怎麼做,但是對方要的可能不是「你以為的那個樣子。」


每對戀人都是在尋找一個長期可以走下去的伴侶。因此我們表面談戀愛,但內心卻用著無聲的意識選擇著婚姻對象,當出現不和諧時我們會去主動牽就一下對方,但是久了潛意識會去察覺你努力的是否是對的,你的快樂你的付出是否值得,當付出與我「需要的滿足」不平衡時,自然感情會崩塌。


分離情緒有助於提高你的情商,當你沒有分離開情緒時,就會發現自己所表現或說所出來的都只是「我很痛苦」「我很難過」,但是別人無法像自己的蛔蟲一樣了解自己,甚至無意識到自己是生氣的根源是什麼,自己最在意什麼,也會讓對方無法理解到你的需求甚至覺得你是不可理喻、無法相處甚至想逃離分開,很多人會覺得我知道原理但是我做不到,那麼以下會告訴你,我如何與管理情緒更近一些。


我特別想知道,如果你遭受到人身攻擊,你變得異常憤怒,但對方是強權,是你的衣食父母,且不講理,這種不能忍受但必須忍受的憤怒如何辦呢?????


現身說法。

我是一個急性子的人,對自己嚴苛對別人也是如此,所以比較容易生氣or憤怒(以下都說生氣吧,憤怒可能有很多其他因素,比如民族情節等等)。
之前聽老人說"生氣是無能的表現",並且生氣會讓自己吃虧,也很容易暴露自己的弱點,所以自己就開始嘗試學著控制自己的情緒,有了一套自己的辦法。

1、如果你意識到自己馬上就要生氣了或者已經開始生氣了,那麼請趕緊讓自己換一個環境,一個人冷靜一下,「眼不見心不煩咯」。就像這樣:

2、如果你暫時不能離開這個環境,那麼就強迫自己換一個思路,比如「生氣就是跟自己作對」、「幹嘛要跟自己過不去嘛?」、「生氣好傷身體的!」blabla,然後,做一個積極的心理暗示,如下:

以上只用1、2條並用,效果最好。如果第1條沒有條件,只有第2條,也是可以啦。

3、這一條,是本人的最愛: 喝一罐可樂(或者其他的碳酸飲料)。一定要是碳酸飲料,因為有氣泡,最好是冰鎮的,咕嘟咕嘟幾口下去,冰涼的液體和氣泡的快感會讓你瞬間變好心情!(反正我就是這樣的。。。)

如果第1、2條做過了有效果的話,那麼第3條就是錦上添花啦!

祝你有個好心情!have a nice day!
以上。


最好的方法是原諒和釋懷。
可惜對於難著太難。
不過對於容易的人很容易。
如果做不到。我覺得宣洩是無稽之談
我生氣之後去打沙袋。
最大力的大,只能一時忘卻。
停下來繼續怒火攻心。


我之前也是一個非常容易發怒的人,可以因為各種小事發怒。後來看綠巨人2,看到裡面那個師傅教綠巨人控制情緒的時候說了一句話讓我印象頗深:「控制情緒首先要控制身體」。
當你出離憤怒的時候,可以試試頻繁的腹式呼吸,同時開導開導自己,很容易就控制住情緒了。可能是因為腹式呼吸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心率吧


不要發泄,否則以後將需要更大的發泄力度,而且變得更粗魯。
從另一個方面去看待事情吧,比如說:「how interesting that is!」


我真的覺得除了運動以為什麼方法都沒用,都是扯淡,真的


你買個沙袋吧……手機好受傷的orz…
根據我的個人經驗談一談。
我小時候也是一個非常非常「聽話」的乖孩子。找不到人傾訴,也沒辦法通過別人發泄。
後來我發現漸漸無法控制怒火,而且每次生氣都會感到很無力,於是就傷心,就更生氣……典型的惡性循環。
三步走:
首先,限制自己的發泄區域。
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當你隨意用攻擊性行為作出發泄的時候,你會破壞人際關係,用貴重物品你會破壞貴重物品,會留下「痕迹」。而每當你看到這個痕迹時,你都會想起那段非常非常不愉快的經歷,這是非常非常影響恢復的。
因此,怒火對事不對人,對人也要把當事人和無辜者區分開,不要對好心人撒野,沒人是有義務聽你撒野的。
對一些相對較容易恢復的物品比如床、枕頭等軟東西,砸手機盡量別往地上砸……當然沙袋是一個非常好的工具。

然後,發泄出來,毫無保留地發泄出來。想吼就吼吧,想哭就哭吧。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千萬不要壓抑自己的情感。

最後,還是建議你,嘗試著交流。找幾個知心朋友乃至尋找一下你的lover,他們應該能理解你。

一點小tip,我的偏方,慎用。
發微博,或者任何社交狀態。在寫下這些東西的時候,你的掌握話語權的責任感會令你自然的修改掉那些暴力過激的部分。進而重新審視,定義這個事件,會比以前更客觀。於是你會發現,世界其實本沒有那麼多矛盾,不是嗎?


多數情況下,憤怒是恐懼的一種。


我一般在負面情緒的時候,喜歡一個人散步,走到比較安靜的小路,最好是能停留在一座小橋,站著胡亂想些事情,或者什麼也不想

也就是常說的「讓我一個人待會兒」

這時候,最能讓自己放鬆的人是自己


個人不建議使用暴力手段發泄消極情緒。
我主要使用三個方法:
1.運動(非競技性),大汗淋漓而歸,最後洗個熱水澡。
2.把心裡想的寫下來,放到博客上。
3.直接去睡覺。



推薦閱讀:

有個患自戀型人格障礙的家人是怎樣的體驗?應該怎麼辦?
蘇亞雷斯屢次的咬人行為在心理學上如何解讀?
怎麼看心理諮詢師和與婚姻家庭諮詢師的職業發展前景?
如何擺脫所謂的「心理作用」?
國外的幼兒教育,比如蒙台梭利,華德福,瑞吉歐,它們優秀在哪裡?

TAG:心理學 | 心理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