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節目路在何方?


首先,我不知道這個「中國廣播收聽率逐年大幅下滑」的出處在哪裡?賽立信的調查顯示,2000年以來,中國廣播到達率在逐年上升,2011年接近60%,較10年前提高了近10個百分點,廣播媒體的影響力在不斷提升。而「收聽率逐年下滑」也不是個片面的結果,調查顯示,居家收聽是在下滑,但是移動收聽在增長,周末收聽下滑,但是工作日保持穩定,收聽的次數少了,但是收聽時長相對穩定。關鍵是,截止2011年年底,我國的汽車保有量達10578.77萬輛,是1991年的17倍,其中私人汽車擁有量7872萬輛,增長率達20.4%,私家車保有量的交通壓力越來越大,隨著道路阻塞日益嚴重,廣播及時的交通消息成為廣大駕車人士的福音,廣播成為駕車人士不可缺少的出行伴侶。數據顯示,90%以上的駕車人士在塞車的時候通常都會收聽廣播,除了交通消息以外,音樂、娛樂節目、新聞資訊、甚至廣播劇等也都是駕車人士喜歡收聽的節目。汽車保有量的增多,移動聽眾規模將會越來越大,移動收聽將成為城鎮廣播市場上的主導收聽力量之一。
我想,廣播不是一個小眾的媒體,雖然網路、新媒體對廣播確實造成衝擊,但並不悲觀,也談不上走向末路。
成功的廣播節目要滿足兩個標準:1聽眾喜歡,2能掙錢。這不是我說的,是北京人民廣播電台的汪良台長說的,我很贊同。
未來的廣播節目,我依然認為要滿足這兩個標準,廣播低成本、實時、快捷、貼近、互動、以主持人為本的媒體本質不會變,至於形式也不會有什麼花哨的高深的,無非是語言、音樂、音效,創新不過是這些舊元素的新組合。符合以上的媒體本質,把這三個要素髮揮到極致,就是未來廣播節目的方向。會越來越返璞歸真。
再次謝謝你的邀請!多多交流。


複製一個我在其他問題下的答案。


試想一下某銷量居前的汽車品牌或幾個品牌聯盟開始集中推廣一種車載平台,它能根據你的個人偏好訂製節目,不同口味的音樂、評論、娛樂內容,定點或即時插播有聲快訊;人機之間語音互動,基於導航和路線需求,通過實時路況供應商提供路線指導;基於地理位置和興趣推送商品和服務信息;甚至藉助大數據,推送淘寶產品——車載端可是有屏幕的,感興趣的話拿手一戳就收藏了,下車回家能慢慢看……有了這種玩意兒,我還要廣播電台幹嘛……

作為一個廣播人,我樂觀地估計無線廣播十年後必死。不能滿足交互和個性化需求是廣播的天然命門,沒治。


至於路在何方,無非還是做好內容,從做渠道變成內容供應商。


音頻APP的概念最近一年被資本市場熱捧,廣播人紛紛驚呼狼來了,生怕廣播就會成為下一個出版印刷業,徹底被互聯網顛覆。但在筆者看來,根本無需如此擔心。

品牌影響力尚未形成

絕大部分音頻APP尚未形成自己的品牌調性,更談不上美譽度,除了「鳳凰FM」這樣含著銀湯匙出生,又先天擁有大量節目內容的富二代選手。品質形象是品牌形象的基礎。建立品質形象並不簡單到只是提高一下產品的質量,關鍵是要建立起「良好品質」的印象。要從產品一開始就做到這一點,這十分重要,良好的第一印象是成功的一半。

產品的活躍度普遍偏低

蜻蜓FM動輒號稱幾千萬的下載量,但在APP領域下載量與激活量不是一個概念,更不要說到底有多少用戶留下來,真的每天在收聽使用了。 蜻蜓FM誕生已經很多年,把原先積累的諾基亞時代的下載量計算在內,是沒有任何用戶累積意義的。而且他的主要產品優勢強項在於對廣播直播流的整合,只不過是換了一個方式來傳播傳統廣播的內容,並不形成正面競爭。透過汽車渠道在做開發的「多聽FM」也許會威脅到廣播的最主要生存空間,但這類產品的用戶體驗目前只能用「呵呵」二字來形容。

再來看看比較重視用戶上傳系統的APP, 荔枝,喜馬拉雅, 動輒號稱千萬級的下載量,要做UGC大平台,但用戶活躍的用戶數量低的驚人。只有在首頁被重點推薦的節目,才可能有一定的播放量與收聽數據,且還不說有多少用戶真的完整收聽了這些節目。那些被深埋在繁雜的分類下的節目幾乎永無出頭之日,播放量少的可憐。

版權十分不清晰

版權被梳理清晰之前,一切所謂的音頻商業化都是幻想。尤其是在互聯網視頻領域,版權方已經嘗到了互聯網很大的甜頭,在未來版權大環境越來越清晰嚴謹的前提下,音頻內容也要重新梳理洗牌。UGC音頻內容這方面尤其有著巨大商業風險,節目中的音樂,文字稿內容,深究一下,都是非法,很難想像這樣的節目一旦商業化,有廣告贊助,會出現什麼後果。

用戶生成節目(UGC)營養稀薄

網上突然之間風起雲湧出現一大波播客,還有人驚呼現在是「播客創業的黃金時代」。冷靜下來想一想,網路視頻也是從「UGC」開始,後來這些流量卻被土豆網的創始人王巍很形象的稱作「工業廢水」,各大視頻網站也都完成了轉型。音頻領域也是如此,大部分UGC節目之簡陋,讓人簡直沒有辦法聽超過一分鐘的時間。播客的出品也很不穩定,大多是兼職或愛好,暑假有空就每天一期,開學以後就很不好說了。而且播客內容的營養堪憂,以荔枝為例,即便是在排名榜前列的那些節目,也多是些音樂,情感,無病呻吟的內容;最大的價值就是被學生群體當作一個伴隨的方式聽聽就罷了。在無線互聯網時代,娛樂有很多種選擇。沒有營養的內容也就不會有長久的生命力。


傳統廣播業不應該被這些亂象所嚇倒,要勇敢搏擊市場。無線互聯網不過是又一種新的渠道而已,「內容為王」的時代遠還沒有過去。但透過現象看本質,到底遠處隱隱約約走來的是一群狼,還是流浪狗?


我認為滅亡廣播的殺手應該是無人駕駛技術,在十年內應該是可以的.


路在車輪下


題主之所以會問出這個問題,我覺得根本原因是因為他不開車


1、成功的廣播沒有統一的標準。但業內普遍以創收為較為靠譜的標準,竊以為有一定的道理。2、優秀的節目,新聞類想想還是首推《中國之聲》《環球之聲》。專題類實話說我也在找啊,可惜不大找的到。《葉文有話說》收聽率很高,但就專業水準來說我不認為是一檔好節目。3。略。4、是!


廣播是聲音媒介的傳播,以後的發展,我相信不會僅僅局限於FM、AM的傳播模式,在英國BBC iplayer就在移動端和桌面非常流行,可能也是因為3G流量非常便宜吧,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技術的發展,網路是未來。


廣播的聽眾不要忽略汽車駕駛員這一個巨大而又特殊的群體,廣播的作用便是為這一部分人提供不需要眼的娛樂消遣信息。

無論現在各大車廠怎麼鬧騰車載互聯網多媒體系統,目前一個不變的環境是汽車駕駛人員在開車時可行的主要娛樂方式是以音頻為載體的,而不是視頻。比如福特和微軟合作的sync,我的使用過程中,無論是藍牙電話、電話簿同步、藍牙立體聲音樂播放還有聲音控制之類的,感覺上都是一個音頻信息的介面(輸入與輸出共存)。

回到本題,廣播節目很長一段時間不會消失或者衰敗,這取決車載多媒體系統的網路化程度,而車載多媒體系統網路化程度又取決於車廠對相關設備的普及度、駕駛員的使用成本(至少流量是需要付費的,還不算其他服務費,如通用的安吉星)、通信網路的覆蓋面以及信號傳輸速度和穩定程度。普及度和車廠的投入成本、車型定位直接相關,畢竟到現在好多低端車連DVD都沒有,只提供CD或收音機功能,這些都是要錢的,廠商也有自己的算盤。對使用成本的接受則因人而異,像我一般就對類似安吉星的服務沒有需求,因為我有手機。另外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是信號,目前3G信號最好的也只有電信能做到覆蓋部分鄉村,速度也只有在城市才其他兩家就別指望了,4G網路不知道會不會又成為3G網路這種爛尾的情況。

綜上所述,無論在方式上還是可行性上,能替代廣播的車載多媒體互聯網系統還要等上好一段時間。如上面幾位所提到的,充其量在未來的廣播節目不再由調頻信號發射而已,只是成為了車載互聯網娛樂內容的一部分。


自從高中宿舍聽過廣播,進入大學就有了電腦,從此成為互聯網的移民。廣播已從生活中漸漸淡去,回想起來,我所接收到的電波,有那麼二三事吧。

最古老的記憶,在我還年幼的時候,電視還未普及,老爸喜歡拿個收音機躺在床上收聽新聞。作為信息的通路,廣播恰如其當地發揮了它的作用。最溫暖的回憶,高中宿舍晚自習歸來,拿諾基亞打個電話給電台主播,當時情感交流類節目很火,在長夜裡撫慰心靈。不知道現在的孩子拿著功能豐富的智能手機,是否還願意半夜調戲主播。但我想,寂寞的人那麼多,感情的糾紛每每在發生,有那麼一個溫暖的聲音,為你指點迷津撫慰心靈,總是好的。

現在的我還沒有買車,坐滴滴打優步時聽到司機們的廣播,如FM91.8,FM93,交通狀況播報當然是交通之聲的主要內容,另外還有新聞、娛樂以及逃不開的廣告。電台隨著私家車的普及煥發第二春,但電台卻不是車輛的唯一選項;以前有CD,現在有手機,很快車聯網也會普及。就我國慶七天西北自駕游的體驗,全程車載音響由手機FM掌控了。路況報送、司機服務可能是交通之聲的特色乃至核心競爭力?但不在必經之路上的路況其實對司機屬無效信息;欲知路況,導航播報或直接查詢即可。除此之外其他的內容,可由網路選擇自己想聽的內容替代,人人都可以是自己的編輯。開車時有聲音媒體相伴是剛需,但是否仍由電台、電波提供,未來有更多可能性。

類廣播的聽覺產品,我的手機上裝了喜馬拉雅FM,「隨時隨地想聽就聽」。在跑步、健身的時候,聽聽音樂、聽相聲、聽課,邏輯思維等等。相對而言,個人更喜歡聽歌,當環境背景音即可;次之,可以是一些相聲、笑話,短平快的笑點才能get到;專業的學習其實效果很不好。信息接收中,視覺佔60%,聽覺佔20%,而且音頻是線性的,容易錯過關鍵信息。所以廣播更適合碎片化的信息,難以進行深度的學習。

未來的廣播節目,其低成本、實時、快捷、貼近、互動、以主持人為本的媒體本質不會變,而形式上無非語言、音樂、音效等舊元素的新組合。電台是渠道,音頻才是內容,互聯網時代下渠道的附加價值萎縮,優質內容的影響力卻將擴大。本地化新聞仍將繼續,其他普適化的內容將展開更廣泛的競爭。在符合媒體本質的基礎上,做好內容輸出,返璞歸真內容為王。


1、傳播渠道上,還是應當走媒介融合的道路,借力網路新媒體。
根據調查數據可知,在廣播的收聽工具方面,現代收聽工具正逐步走紅。現代科技使廣播傳播的渠道日益增多,攜帶型收聽工具越來越多。聽眾收聽廣播的途徑越來越多,傳統的收音設備,如傳統台式收音機、音響等已經逐步淡出收聽市場,而一些便攜性強的收聽工具,特別是現代收聽工具,如手機、MP3、互聯網、車載收音系統等,已經逐步成為聽眾收聽廣播的重要工具。數據顯示,依然使用傳統收音機/音響的聽眾比例不到40%,用攜帶型收音機、MP3/MP4等收聽廣播的聽眾佔比超過50%。手機、電腦網路、車載收音系統等選擇率均超過往年水平,特別是手機收聽越來越普遍。而通過網路收聽廣播的比例也在逐年遞增,2011年已經有10%的聽眾通過網路收聽廣播,較2010年上升了4.5個百分點,這一增幅略高於互聯網普及率的增幅。
可見,傳統廣播要想聽眾更容易地收聽自己的節目,必然需要不斷拓寬自己的播出渠道,尤其是手機、網路渠道。
2、內容製作上,本身廣播伴隨性就很強,更何況現在都是碎片化閱讀,所以內容就更需要體量輕巧、結構清晰、生動有趣了、新穎獨特,讓聽眾聽起來不費力,能夠儘快地對內容產生興趣,駐足留聽。中國之聲有個節目叫《全球華語廣播網》,為了顯得與眾不同,連名字都做了有目的的更改,而且內容製作上也很講究,具體可以看看這篇文章

http://dwz.cn/2t8AB7


推薦閱讀:

播客 (Podcast) 為什麼又紅了?
最近連續三期《內核恐慌》的主題都叫「沒有主題的閑聊」是在向涼宮春日致敬嗎?

TAG:傳統媒體 | 廣播 | 播客Podcast | 廣播電視 | 廣播節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