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劉慈欣 「未來人類必須改變不勞動者不得食的觀念」 的觀點?


劉慈欣的這個主張並不新鮮,這些年國外有很多人在討論,尤其是Philippe van Parijs上世紀末提出的「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簡稱UBI)概念,在08年金融危機之後忽然重新變成經濟學與政治學裡的大熱門,而人工智慧在最近一兩年的飛速突破也讓科技界關注起這個問題來。

UBI這類概念,理論上可以追溯到早期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思想。比如馬克思說社會主義是「各盡所能按勞分配」,而共產主義是「各盡所能按需分配」,這實際上就是說在共產主義社會裡,分配(收入、財富、衣食住行等等)將會完全與勞動脫鉤。這當然是有前提條件的,一是物質資源必須極大豐富,二是這種分配不會造成「反向」或「扭曲」的激勵,即所有人都不勞動,導致社會突然失去產出。理論上說,隨著科技與生產力的發展(包括人工智慧的應用),這些問題最終都能解決,問題在於這個「最終」要等到什麼時候,以及在我們這個離這種「最終」還遙遙無期的時代,這樣的理念是否應該被推崇與(部分地)應用。

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之際,西方一些年輕的馬克思主義者開始對共產主義理論進行系統的反思與修正。這一方面是因為蘇聯等國的社會經濟政治實踐,在當時已經暴露出足夠多的問題,令新一代馬克思主義者意識到放棄舊教條的急迫性。另一方面,八十年代里根撒切爾式新自由主義的興起,雖然從表面上看令歐美經濟蓬勃發展,卻埋下了貧富急劇分化的隱患,而工會的瓦解,也令底層藍領在面對經濟蕭條時失去了社區與心理上的保障,令他們更加傾向於抗拒全球化的浪潮。

在這個背景下,一些自命「分析的馬克思主義者」的西方青年學者,比如Jon Elster, Adam Przworski, Orin Wright, John Roemer, Philippe van Parijs, G.A.Cohen等等,組成了「九月小組」,運用行為經濟學、博弈論、分析哲學等新的工具與範式來重審和修正馬克思主義的關鍵概念與理論。其中van Parijs的一大重要貢獻,就是提出了UBI的主張。UBI比「按需分配」的想法要溫和得多,國家分配並不使得每個人予取予求,而只是提供最低程度的普遍收入保障,以便失業者、受困於低技術含量工作者等等,可以適時抽身而出尋找新的機會,不必永遠在底層沉淪掙扎。

UBI在目前時代究竟能夠產生什麼樣的效果,以及現實可行性如何,是學界爭議不休的問題。不過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越來越多曾經穩定的工作職位將在不久的將來消失;在新的工作機會出現並達到足以彌補的程度之前,UBI作為一種幫助社會經濟順利轉型的手段,至少是值得一試的。


這個觀點肯定是錯的。人工智慧再發達,物質再極大的豐富,頂多讓你不容易被餓死,頂多解決了你基本的生存需求問題。但是,如果你想一輩子活的好一些,還得靠勞動。只不過,過去和將來,對「勞動」的側重點不同而已。

過去是幾千年的農業社會,絕大多數人就一種工作,這就是種地,而且是祖祖輩輩固定在一塊土地上種地。如果壯勞力都不種地,不僅自己活不下去,老人怎麼辦?子子孫孫怎麼辦?所以,對絕大多數人來說,勞動就是種地,不種地不得食,在農業社會的大環境里是絕對的天理。

但是,當今世界不再是普遍靠種地生存的農業社會了。從工業革命開始,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人類即將普遍進入工作社會。工作社會的特徵是,人類的物質需求越來越容易獲得,所以,想餓死一個人真的很難了。人工智慧,只不過加速了這個進程,讓物質需求更容易獲得了而已,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社會和人類的屬性。說白了,人工智慧再發達,也頂多保證每個人都不被餓死,但不可能讓我們每個人一輩子都能活得好。

所以,如果你的願望只是不被餓死,那麼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你真的可以一輩子不工作。但是,如果你想一輩子活的好一些,你照樣必須勞動,必須工作。

只不過,在工作社會的大環境下,絕大多數人都靠上班生存,工作需求是多樣的,人的天性和特長也是多樣的,所以,怎麼才能讓自己一輩子活的好一些呢?唯一的辦法是:要做到人盡其才。

所以,明確自己最適合幹什麼,在最適合自己的方向上構建最適合自己的知識技能體系,將來干最適合自己的工作,過最適合自己的日子,這才是工作社會大環境下「勞動」的側重點。

其實中華文化把「勞動」的概念說的非常清楚。

勞,火+火+心,或者,火+火+冂+力。古文字中,火:急需的;心:主動追求;冂:內在的,自己的;力:主動去做;故,「勞」字的造字本義是:當前最需要什麼,你就該玩命去做什麼。

農業社會,需要絕大多數人都去種地,所以,勞動的側重點就是賣力氣。工作社會,最需要的人盡其才,所以,勞動的側重點就是:知己之後做最適合自己的工作。


動,行+止+重。行止:決策和行為舉止;重:最大限度適合自己的,引申為,自己的最大負荷;故,「動」字的造字本義是:什麼最適合自己,就往哪個方向全力以赴。我們看,動手,動腦,動機,動容、動力等,之所以能「動」起來,皆因最符合內在的驅動力。

所以,「勞動」的本義,恰恰就是「最適合外界需求,同時恰恰也是自己的長處,然後全力以赴」。說白了,恰恰就是「人盡其才」。只不過,農業社會,沒得選擇,所以,勞動一般解釋為「賣力氣」。想要了解什麼才是真正中華傳統文化,歡迎關注老慢的頭條號。


這應該和《未來簡史》的論調有點相似。

其實,大多數人在未來真的不必工作,但這並非好事。未來的工作,可能是少數巨富的事情。大多數人都是草根,他們消耗最少的資源,享受在未來的最差的待遇。他們最大的作用,可能就是保持一個活的基因庫而已。當然,在本質上,他們是沒有作用的。

巨富和精英會比現在更露骨地統治世界。工作可能成為富貴和權力的相征。他們會研發基因,讓自己可以長生不老或者至少個幾千歲。

當我知道《未來簡史》對於未來的草根是怎麼樣的預測時,決定不再看這本書。

不寒而慄啊!

所以,我想放過來請教一個問題:「現在的草根,如何利用科技,在有生之年逆襲。」


這個觀點並不新鮮,我過去就曾就此預測過,那時還沒有人工智慧。隨著人類生產力的不斷提高,少數人生產的財富就可以供人類消費,社會將不需要那麼多人來工作。逐漸地,就要縮短勞動時間,增加社會福利。後來,就是一些社會精英在勞動,大多數人不需要勞動,可以把大把的時間精力投入到物質和精神享受,可以搞文學,搞音樂,搞藝術等等,不是為謀生,也不是為出名,純粹是為了興趣。因為人工智慧,連文學創作,電影電視,音樂美術,舞蹈都是人工智慧創作,人類的作品就其藝術水平可能已經不如人工智慧,所以人類只能自娛自樂。就像現在人們在KTV唱歌一樣,水平不高,但挺快樂。勞動只是各別人的興趣愛好,但如果你沒有一定技術,可能社會也不需要你的勞動,只有社會需要的人才才可以勞動。也可能會開發一種遊戲或者類似現在採摘園,需要付費才能滿足你勞動的需求。這也真的是生產力高度發達,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共產主義社會了。


很同意大劉這個觀點。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人類近百年來所形成的自由,平等,民主等價值觀都是建立在工業革命產生的生產力和資本主義形成的生產關係上的。工業革命需要有大量自由的工人,資本主義需要民主的制度,所以才有了人人平等,個個自由的所謂普世的價值觀,而一旦未來生產活動不再需要大量人的參與,資本越來越集中向少數人手中時,這樣的價值觀還能不能成立將是個很大的問題。別忘了這樣的價值觀也不過才形成一百年不到,還遠談不上已歷經考驗,永遠不變!


「不勞動不得食」的觀點出現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當時針對的是遊手好閒的官二代和富二代,但是現在卻是拿出來諷刺靠工資吃飯的工人和農民的子孫後代。也就是說,現代社會最流行的修正主義就是:「萬般皆下品,唯有經商高」,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能賺到錢的商人必竟只有鳳毛鱗角的幾個,大多數只是拼得了個收支平衡或略有盈餘。隨著人工智慧的飛速發展,勞動人民的後代的就業率將長期居於較低水平;相反,官二代、富二代的就業率將長期處於較高水平,關鍵就在他們高可成、低可就。也就是說,只有官二代和富二代才享有挑選工作的資格,窮人的後代只能享受被動選擇的權力。


真正可怕的不是人工智慧,人工智慧會像汽車,飛機等科技產品一樣,先服務於精英階層,最終由於技術的成熟,成本降低,普惠到大眾。也許許多人確實不用工作,也可以活的很好,人類社會的基本結構是不會發生本質變化的。但是基因技術或者是腦機介面技術才是真正讓人不寒而慄的,這出現之後,人類社會的基本結構會徹底改變,人類將出現本質的分化,窮人不再擁有超越富人的任何機會(即階級固化)。通過基因技術或者腦機介面,富人或者富人的後代一定比自然選擇的窮人更優秀。


不要說未來,就是現在也不存在「不勞動者不得食」呀。譬如我國農村的「五保戶」(孤寡中年老人、殘疾人等)都是由國家政府下達專項拔款,加上社會單位、企業的慈善贊助,免費為他們提供衣食住行和疾病治療,而他們是不需要付出任何勞動的。此外,另有一些人群靠炒股、期貨買賣和金融證券、貨幣轉兌賺取收入(甚至發財致富成為大亨),他們當然也不是靠勞動而得食啰。所以,這個觀念(不管從經濟學、政治學還是其他什麼學)是不需要等到將來而改變。現在已經有事實存在,不由你改不改變。關於社會向高級階段發展,如智能社會,人們的勞動肯定逐步減輕,工作時間減少,相應娛樂、休閑、保健時間增多。人們的生活將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旅遊觀光玩耍內容會更廣泛,如全球旅遊、外大空旅遊等等。總之,未來生活將變得更美好!人類的未來是自由王國!


ai人工智慧發展到現在,已經是10歲左右的年紀了但是人工智慧最強大的是學習力和需求數據。所以未來人類工作大部分是共享經濟和動頭腦的事情了,而不是去工廠流水線天天日復一日沒目標的做。


這個問題本身就是目光短淺的,進食只是存活的手段,其本質是獲取能量。那麼,為什麼不去考慮製造出標準統一,規格不同的新型食物,甚至不通過食物這個載體,直接獲取能量,而用這樣一個話題引發不同階級(即不同資源配置許可權者)之間的矛盾?


推薦閱讀:

《三體》一書在國外的名聲到底怎樣?
求教有關三體的問題:「審判日」號為何沒接到智子的報信?
《三體》中有沒有正能量?
試比較貴志佑介的《來自新世界》和劉慈欣的《三體》?
如何評價 美劇 西部世界 第十集?

TAG:社會 | 劉慈欣 | 文化 | 科幻小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