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了解中國歷史,應該買各個朝代的歷史書,還是直接買二十四史?


(這是《史記》的典藏本,值得擁有。)

這位朋友,各個朝代的史書,其實就是《二十四史》,如果想學習歷史,但是古文閱讀尚不過關,建議先買市面上流行的通俗寫史著作,這類圖書很多,良莠不齊,甚至會有因為作者史學觀有問題而胡亂臧否歷史人物的情況發生,總體而言,通俗寫史能滿足最基本的對歷史的了解。

當閱讀完這類通俗寫史著作之後,如果對某個朝代的歷史感興趣,可以找相關的史家的研究專著進行閱讀,當然,這類歷史著作大都是學術作品,很多晦澀難懂,味同嚼蠟,但是有營養,對我們理解歷史很有幫助。

(想讀《資治通鑒》,這是最佳版本,除此之外的所有版本,全是給不讀書的人買來裝逼用的。)

當有一定古文閱讀能力後,建議直接閱讀史學原著,先從《史記》讀起,史記的語言特點屬於秦漢散文,語言精鍊,通俗易懂,還沒有後來史書中那種不說人話的故意賣弄和詰屈聱牙的文風。然後再讀《資治通鑒》《續資治通鑒》《明通鑒》《清通鑒》,基本上,兩千年歷史都能看完。

很多人對閱讀300萬字的《資治通鑒》心存畏懼,其實不然,我個人的感覺,《資治通鑒》文風優美,敘事翔實,從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晉,到公元960年北宋王朝建立,重大歷史事件一件不漏,並且有詳細的前因後果,是學習歷史的最佳材料。另外,堅決推薦中華書局版的20冊的繁體豎排本《資治通鑒》,因為這套書還有300萬字的元代胡三省的注釋,只要是我們在文章中讀不懂的地方,胡三省都有詳細注釋,所以完全不用擔心讀不懂。還有,閱讀古文,必須讀繁體豎排版,否則閱讀效果會大打折扣,我個人認為,讀簡體橫排古文,是最彆扭的了。

《資治通鑒》不難讀,我讀完20冊花了8個月業餘時間,同時寫了40萬字的隨筆。如果只是閱讀,四個月足矣!

當我們對某個歷史人物感興趣的時候,可以讀該人所在朝代的斷代史,閱讀這個人的傳記,如果想更加充分地了解這個人,建議將其所在朝代的筆記野史也拿來閱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想了解:歷律、刑法、天文、官職、食貨、科舉、河渠、五行、文化、三教九流等專業內容,就閱讀各個斷代史中的《志》,這是真正讓我們長知識的內容。

(非常棒的一套書,比《三國志》原文的內容豐富了五倍不止。)

最重要的一點,除了歷史原文,一定要多看注釋,多看註解,多看箋注,多看集解(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我說的是古人對歷史的註解和注釋,而不是今人的翻譯和注釋。

總而言之,我們閱讀的歷史原著越多,就越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就會對很多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產生不同的看法。讀史好處多多,趕緊先把古文練好吧!


如果作者的定位僅僅是了解二十四史的話,我建議作者大可不必直接買二十四史,因為這些大部頭不僅需要地方陳列,而且價格不菲,普通人不具有條件對這些書進行保存。實際上,現在有關中國歷史的著作非常多,比如呂思勉的《中國通史》、柏楊《論中國史》等書籍,這些相對專業的通俗讀物對普通人深入了解二十四史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比如筆者,最早也是通過閱讀一些現代作者的專著開始步入歷史的天堂, 直到最後因為一些歷史問題進行考據時,方才開始閱讀古代的歷史。

作者還提出了一個問題,該不該購買每一個朝代的史書,我認為是可以的。目前比較熱門的斷代史如三國、清史,作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購買進行研究。

歷史是一門大學問,二十四史原著都是文言文,晦澀難懂,裡面的知識點太多,實在不是一個普通人花費業務時間能夠學會的。作為歷史愛好者,我建議作者擇所愛之而學之,而非花時間用於研讀二十四史。

縱觀古今,中國通史大家實在少數,即使現在歷史研究所的專家們往往也是一個學科的針對性研究,不敢說自己已經學貫古今。

歷史是一門永無止境的學科,對於明天來說,今天就是歷史。許多人會記錄著已經發生的事情。今天的社會非常繁榮,記錄歷史的方式有很多,有紀錄片,有視頻,有新聞。所以說,不必苛求自己,從最實際著手才是真切的。

祝願作者早日入門歷史!


讀史切忌「貪多求全」,而要根據自身的需求、積累、精力、財力來選擇究竟是讀哪一個方向的史書、讀哪一個層次的史書、讀哪一個類型的史書。

根據您的問題可以看出,您應該是抱著「了解中國通史」的需求提問的,在了解或者說入門階段,寒鯤不建議您直接上手《二十四史》(總計4000萬字),因為它們都是歷史文獻,是需要一定的史料學與古文語法基礎才能高效閱讀的材料,而市面上的一些白話版二十四史,往往淪為歷史故事匯,再加上編譯過程本身往往很少有史學大家參與,所以白話版往往並不適合形成一個足以入門的歷史知識體系。

那麼應該如何入門呢?在通史層面,寒鯤建議您根據豆瓣評分選取一些民國時期與當代中國歷史學家的通史著作,諸如許倬雲先生的《萬古江河》、黃仁宇先生的《中國大歷史》、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都是「要言不煩、綱目條理、脈絡清晰、體系完備」的著作,而且可讀性極強。

至於斷代史,林屋公子推薦的那套上海人民出版社的斷代史系列很棒,均是入門相應朝代的首推良品。寒鯤認為您可以根據您自身的興趣,選取一個方向進行深入,那麼如何選書呢?其實很簡單,「按圖索驥」便可:每一本專著的腳註、章節附註與附錄里都會有所引用的歷史文獻或歷史專著,您大可從您所讀得第一本專著開始,看到有哪些著作是作者頻頻提及的,有哪些著作的引文您覺得很有啟發,有哪些著作的引文您覺著筆法很好,都可以找來一讀。

而且,讀書是分層次的,在沒到K3層次前,讀K3層次的書是讀不下去的。所以,寒鯤建議您不要急著把別人推薦的書都買回來,而是要先通過豆瓣評論、書店翻閱、圖書館借閱對這本書有所了解,看看自己能不能讀得下去,如果讀不下去一本別人都說好的好書,那麼也可能是您並沒有達到讀這本書所需要的積累量,那麼您大可先行放下這本書,找一本讀得下去的。這樣做就能保證您不斷通過高效吸收的量變積累,不斷達到次次質變,實現讀史進階。


想了解中國歷史,我們假定讀者的歷史知識,處在一個高中生的水準上。那麼,建議讀者先買一套《上下五千年》,把中學所學歷史常識鞏固並加深。等把上下五千年讀懂吃透以後,買一套翦伯贊主編的《中國通史》,或者買一套大學本科歷史系通用課本《中國史稿》。當然還可以買一些輔助讀物。

當你花幾年時間,把這些都讀懂吃透以後,你可以根據你自己的愛好,有側重點地從二十四史中選讀一些。《史記》是愛好歷史必讀的書,史記原文五十萬字,加註解後約三百萬字共十冊。假如你的古文基礎很好,認真讀完《史記》也得三年時間。

假如不是專業歷史工作者,像冷清我一樣,三十年來,《史記》我泛泛地通讀過一遍,認真而細緻地讀了三分之一,由於研究三皇五帝需要,《史記》第一冊讀過無數遍。二十四史共計幾百冊,幾億字的巨量,要認真地讀,一個人一生都讀不完。

光一個宋史就2400萬字,買全套二十四史,花費相當巨大也沒有必要。如果一個人用一生把二十四史讀完,你就八十歲了,你再有多大的研究心得和成果,你也沒有時間寫出來了。正確的方法,是有選擇的研究某個朝代,專門地去攻讀某個方向。如果你年輕悟性又好,二十年到三十年,你一定會出成果,你就會成為某個歷史階段研究的專家,甚至成為「大家」。


最接近24史的,是蔡東藩的中國歷代通俗演義,依據正史,穿插一些野史,按年代講述,縱觀兩千年,章回體小說形式;其次是資治通鑒,最好是讀原文加胡三省註解,千萬不要讀白話文,白話文有些地方是翻譯有問題的;如果非要瀏覽,可以讀二十五史,我前年買了一套,中華書局的二十四史,63本,書架上也就擺了三排,完全可以收藏,現在還在閱讀中。讀二十四史,要有較深的古文功底,要對年代流程有些了解,不然紀傳體會讀得你暈頭轉向,理不清發生的順序。其次,讀二十四史還有好處是,其他史書里沒有的地理、官職、五行、天文、經濟等內容也都有,比較容易深入了解每個歷史時期的整個環境。我建議正想認真讀歷史的,不要去讀後人編的教材式書籍,如什麼通史,什麼什麼簡史,那都是給從沒接觸過歷史的人看的,一個這些教材式書籍多半以現代人的思維編寫,另一個夾雜著許多觀點,獨立思考歷史成敗盛衰的,一定要讀原文(在讀原文過程中,發現很多解讀是有錯誤的)。讀史書時,可以買一本歷史時間軸做參考,上面按年代一格格記錄,並且用文字記錄大事,是非常好的參考書。最後,等到通讀完後,可以再讀一些古人註解、某個朝代的研究專註,比如明朝就有明史通鑒、紀事等材料,以及其他野史。

而對於普通人來說,不必花大量時間去讀二十四史,但前四部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要讀完,然後可以挑選一個喜歡的朝代精讀,做深入研究。這也是歷來讀史普遍認同的方法。

目前,已經讀完資治通鑒,歷代通俗演義早年花了一年時間讀過一遍。二十四史讀到晉書,準備共花五年時間瀏覽通讀一遍。資治通鑒大家可以看下起點或天涯上的《皇帝們的奇葩事兒》,用網路語言寫成的故事。


1,要了解中國歷史,首先要理清歷史的脈絡。這時候通史類的歷史教科書是最好的選擇,

比如翦伯贊的《中國史綱要》、

朱紹侯的《中國古代史》、

樊樹志的《國史概要》等,都可以讓人理清整個中國古代的順序,他們的觀點可能陳舊,但基本的史實不會錯。

2,當對中國歷史有一個大致了解後,可以買錢穆的《國史大綱》、呂思勉的《白話本國史》和《中國通史》,他們的著作有深度,需要先對歷史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不然會不知所云。

這個時候就可以確認自己的興趣所在了――看喜歡那段歷史

3,通史看完後,可以去找斷代史去讀。這方面張蔭麟的《中國史綱》,童書業的《春秋史》,楊寬的《戰國史》,呂思勉的《先秦史》、《秦漢史》、《兩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孟森的《明史講義》《清史講義》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不過難度也很大。

4,這個時候已經有鑒別能力了,最後就是憑興趣找史學專著、名著去讀

比如黃仁宇《萬曆十五年》,顧誠的《南明史》,田餘慶的《東晉門閥政治》,陳寅恪的《隋唐制度淵源論稿》等。

5,至於二十四史和《資治通鑒》,如果你不是為了專業的研究歷史,其實是不需要看的,當然有興趣的話,通讀更好,畢竟是最有價值的史料。


二十四史煌煌數千萬字,有幾個人能通讀?僅一部史記能沉下心看完的也不多。

如果僅把讀史當業餘愛好,讀通史是不錯的選擇,至少能把中國古代史的基本框架梳理清楚。近代史學家錢穆的《國史大綱》、呂思勉的《中國通史》、復旦大學教授樊樹志的《國史概要》都是經典之作。

在通史的基礎之上,可以有選擇地閱讀《史記》和《資治通鑒》,這兩部書加起來便是精簡版的二十四史,價值極高。

但是,正統的史書讀來都是很枯燥的,沒有一定的古文功底和足夠的興趣很難讀下去。所以,現代人寫的歷史類著作又成為學習歷史的最佳渠道之一,如李開元所著《秦崩》、《楚亡》,鮑鵬山所著《風流去》等,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又加入獨特的見解,可讀性很高。

而最容易接受、可讀性最高、最能寓教於樂的,是歷史類小說。《流血的仕途》、《明朝那些事兒》、《康熙大帝》、《雍正王朝》等等一大票優秀的歷史類小說,雖然對部分細節進行了藝術化處理,但基本史實是可信的。這些小說的作者無不對當時的歷史非常了解,他們所看過的史料恐怕不遜色於專業的歷史學者。

羽翼信史而不違,是歷史小說的最高標準。在選擇讀哪本小說之前,必須確定它是否符合基本史實,批判吸收,否則於學史有害無益。


這問題的本質是:怎樣高效閱讀。但無論是買各個朝代的歷史書,還是直接買二十四史,都不是最佳答案。前者只能帶來片面的知識,至於後者,你確定自己真想通讀二十四史嗎?書山有路勤為徑?未必。無論精讀還是泛讀,如果沒有找到閱讀的門徑,都是白讀、傻讀。

01

首先亮明態度,通讀二十四史完全沒必要,尤其對初學者而言。

熟讀二十四史,學歷史學成大家,可比做生意發財難度大多了。

做生意至少能擬定小目標,但我們很難界定,歷史要學到什麼程度能稱「家」,熟讀二十四史算不算歷史學家?

如果這樣認定,歷史學大師不應該是人類,而是電腦硬碟。

可你若連二十四史都沒讀過,好意思跟人說你學歷史?

問題是你要真讀吧,不說史書諸多內容味同嚼蠟,二十四史三千多卷,4700萬字,假如你古文功底特別好,一天讀懂一萬字,讀完一遍就要十多年。

如果你古文功底超好又家財萬貫,每天什麼事都不幹,夜以繼日專心苦讀,通讀一遍也許能縮短到五年。

而且你要保證一年365天一天不落,從不休息從不放假,每天吃喝有人伺候,同時過目不忘,否則你還要再讀第二遍、第三遍、第四遍。人腦畢竟不是硬碟,輸入以後就能隨時調取資料,一般人做到熟讀,至少需要三遍以上。

算算看,把二十四史讀熟(不是讀透),足夠把一個中青年熬成老人家。

二十四史之外,《資治通鑒》要不要讀,其他眾多史籍、眾多史學名家的著作要不要看看?

02

第二大問題,精研還是泛讀?

若想精研,煌煌五千年,一輩子真不夠。中科院一位研究宋史的學者,把宋史相關史籍看完就到退休年齡了。

可若是泛泛而讀,能不能產生什麼價值,很值得懷疑。

這與記憶力關係不大,關鍵是思想和思維。

文化演變、哲學思想包括文字變遷、文學藝術等等往往和史料牽扯攪拌在一起,學歷史沒有同時學文化、學哲學、學經濟、學政治,只是圍繞史料打轉轉,大腦基本是在向硬碟靠攏。

我們常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這博大精深實既可能是福蔭,也可能是黑洞。掉進黑洞還是得到福蔭,不在於掌握多少史料,關鍵看有沒有形成思想,有沒有培養出洞察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

時間和毅力未必能塑造出思想,面對中國歷史文化的浩瀚,我們不得不在投入時間精力成本之前,先行設計閱讀與思考的基礎路徑,否則恐如莊子所言: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

03

讀書便捷之路,始終在於問題。

文天祥:「孔曰成仁,孟曰取義,唯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為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我們如今也當自問:讀書所為何事?

這一問題,即是我們閱讀的起點,也是我們閱讀的終點。

這一問題之後的一系列問題,與問題相關聯的脈絡,就是我們的「書山有路」。

實際上,莫說精讀二十四史,熟讀二十四史的人也不多,各有所成者都是循著幾條脈絡不斷開拓,而非不管不顧地埋頭開讀。

個人因為興趣點不同,對歷史的關注點差別很大,有些人可能關注政治,有些人可能關注軍事,還有可能僅僅為了給某個現實問題找個註腳,等等。

比如曾國藩讀史的方法,一為政,該時期的典章制度;二為事,治亂興亡的因由;三為人,為賢為惡可法可戒;四為文,有文採的可以背誦;五是該時期的學術觀點;六是每本史書的重點和作者的觀點。

再如章太炎,「昔人讀史,注意一代之興亡,今日情勢有異,目光亦須變換,當注意全國之興亡。此讀史之要義也…應注重製度、地域變遷的沿革,治亂之原因。閱之甚益,看一句即得一句之經驗…」

此二人讀史的出發點,只圍繞一個大問題:在國家危難的現實處境里,讀史如何能經世致用。所有思想都是對問題的自問自答中衍生出來的。

怎樣判斷一個人有沒有讀出思想?如果知道「這段歷史是這樣」,則不能認為其具有獨立思想,如果知道「歷史為何沿著某條脈絡展開成某個形態」,那麼,這個人就是讀出了自己的思想,好壞深淺暫且不論。

而優秀思想會反饋其自身精神,或「腹有詩書氣自華」,或「吾養吾浩然之氣」,或「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思想和思維源於問題,懶惰於自問自答,不懂得搜尋脈絡,思想和思維就很難發生,只是傻讀書罷了。

04

有人可能會問:我都還沒有開始學習歷史,怎麼能知道哪些問題有價值?

問題總是由淺入深,雖然每個人長期看關注點不同,但起步都是從框架上開始提問的。

中國歷史應該分成幾個大模塊?時間怎樣劃分,為什麼這樣劃分,每個大模塊里發生了哪些重大事件?有哪些人物起到了關鍵作用?諸如此類。

從框架開始一路追問下去,從簡約版史書的閱讀和自問自答,一路向更豐富、更有說服力的深度和廣度上拓展下去,你終會發現,有一天書櫃里不止有歷史著作,還有哲學、文化、藝術、考古、心理學、社會學、科技發展等等門類的書籍。

二十四史會在特定時間出現,而我不認為初學者有必要把二十四史擺滿書架,更沒有必要宣布「通讀二十四史」的宏願。

沒有問題意識,追求多讀書、精讀書都是錯的。

善於提問,善於在閱讀中尋求答案的人,會比埋頭苦讀二十四史的人更懂歷史。

問題!問題!問題!一切閱讀一切行動一切思想,皆以之為始終。

綜上,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

既有緣遇見,別忘了關注。


我自己讀得是蔡東藩先生的《歷朝通俗演義》,所述歷史從秦漢到民國。從書名來看它有兩個特點,一通俗易懂,適合普通大眾理解;二,就是它的演義性質,也就類似傳奇色彩的小說,故事性較強。綜合我個人的閱讀感受我也是比較認同這兩點的。除此之外,我在補充幾點。這本書每一章有正文和序兩部分,正文記史實,序就像《史記》中的「太史公曰」是議論性的文字,是史家的評語,多有振聾發聵之警局,值得細讀。再者,每章正文中也穿插有作者適時性的批評,對人對事點評及時不無可取之處。這部書雖通俗有趣,不乏人物傳奇、野史趣聞,但又無歪曲史實之處,再這點上不亞於太史公之風。總體而言,了解中國通史此書是不錯的選擇。




首先,了解自己國家的歷史是每個人都應該必備的個人基本文化素養。其次,以史為鏡,可以整人生,也可以使人再經歷自己沒有過的人生。科技發展了,生活方式發展了,但人性依然!讀史以我個人為例,我一般會穿插著讀,我大中華文化璀璨,史學大家不乏其人,我看完全可以先借鑒先生們的研究成果,選擇性的吸取!我本人文學功底淺薄,文言文也不是太精通,所以先讀白話,再看文獻,往往事倍功半!而且現在文化開放,文者寫作每每也都會寫出自己的觀點,都是很值得一讀的!推薦幾本吧,像《大秦帝國》,《明朝那些事兒》《血腥大唐》《帝王三部曲》,易中天先生的作品等等吧!至於買不買書,仁者智者吧!僅是個人觀點,能有用則我幸甚!


推薦閱讀:

周朝是奴隸制社會,奴隸可以娶妻生子么?
歷史中天波府楊家七子分別都有什麼特長技能?
《坎曼爾詩箋》事件中的L先生和S先生分別是誰?
歷史上的海瑞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為何說定都長安是李唐王朝的敗筆?

TAG:史學 | 文學 | 文化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