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變離朱棣北征僅僅二十餘年,張輔等名將尚存,為什麼敗的這麼慘?


一 土木堡之戰的背景

1449年7月,即正統十四年,蒙古軍隊分成四路大舉進犯內地。東路主攻遼東,西路則進攻甘肅張掖; 中路為進攻的重點,其中又分為兩支,一支直接進攻九邊重鎮之一的宣府,另一支則由蒙軍統帥也先親自率領進攻大同。

大同是北京西部至關重要的防線,是蒙軍主攻方向,戰鬥也因此非常激烈。蒙古「兵鋒甚銳,大同兵失利,塞外城堡,所至陷沒」,大同參將吳浩也戰死於前線。

宣府和大同統稱為宣大,這兩個軍事重鎮緊緊保護著山西、河北的北邊,是明朝九邊重鎮中最為重要的兩處。如果蒙軍順利攻克大同,就可以沿著桑乾河河谷及其支流河谷向東進入河北,輕鬆抵達宣化、懷來一線。

此時,距離明成祖朱棣最後一次北伐蒙古不過20多年,餘威猶在,正統皇帝於7月16日率領五十萬大軍,英國公張輔、成國公朱勇、兵部尚書鄺埜、戶部尚書王佐、內閣學士曹鼐、張益等護駕從征。

二、流弊的名將張輔

其中,英國公張輔已經七十五歲,他是名將張玉的長子,曾經為朱棣打敗建文帝立下汗馬功勞。

1404年,越南內部發生叛亂,張輔率軍予以平定,此後,又連續三次平定越南叛亂,史書上說他「凡三擒偽王,威鎮西南」,在唐朝滅亡四百多年後,再次將越南收歸版圖。

如此流弊的戰績,幾乎可以與古代霍去病、衛青、馬援、李靖等名將媲美。

此後,張輔又先後永樂二十年(1422年)至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間,參與明成祖朱棣的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北征。

可以說,張輔如此流弊的軍事經驗,加上京師三大營的精銳,皇帝親征的決心,明軍有很大的獲勝把握。

三、觸目驚心的土木堡之戰結局

大軍經居庸關出塞後,途徑懷來、宣化,直奔戰火最為激烈的大同而去。

然而,明英宗的御駕親征並沒有收到預料中的效果。戰鬥的結果居然是:明軍在距離居庸關只有60公里的土木堡被蒙古軍隊全殲,包括京師三大營(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在內的明朝最精銳野戰部隊悉數覆沒,

根據大臣李賢記載的《順天目錄》:「明日於土木駐營。宣府報至,遣成國公率五萬兵迎之。勇而無謀,冒入鷂兒嶺,胡寇于山兩翼邀阻夾攻,殺之殆盡,遂乘勝至土木。二十餘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之一,騾馬亦二十餘萬,衣甲兵器盡為胡人所得,滿載而還。」

以至於李賢傷心地說「自古胡人得中國之利未有盛於此舉者,胡人亦自謂出於望外,況乘輿為其所獲,其偶然哉?」

此外,太師英國公張輔、泰寧侯陳贏、駙馬都督井源、平鄉伯陳懷、襄城伯李珍、遂安伯陳塤、修武伯沈榮、都督梁成、王貴、戶部尚書王佐、兵部尚書鄺埜等,大明王朝共有五十多位文武中樞幾乎被一掃而空!

皇帝陛下本人也生死未卜!

這樣的結局簡直讓所有人感到不可思議。

四、土木堡之戰為何會敗得如此之慘

歷史上,都把這次慘敗描繪成昏君奸臣的配合所導致,明英宗不聽勸阻強行出征,宦官王振私心自用,還沒接觸到蒙軍就驚慌失措,又在撤退的過程中率領大軍去家鄉抖威風,最後又不肯快速撤退進居庸關,導致全軍覆沒。

事實真相真的是如此嗎?

小奔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導致明軍的全軍覆沒:

1、一代名將張輔成了吉祥物

張輔雖然打了一輩子的勝仗,更是在漢王謀反的時候,主動向宣德皇帝請纓上陣:「朱高煦素來軟弱無能,請給臣二萬兵馬,擒拿朱高煦獻給陛下。」

據史料記載,「也先入犯,振導英宗親征,輔從行,不使預軍政。輔老矣,默默不敢言。」也就是說當時張輔並沒有進入明英宗的核心決策圈子,後者只是把張輔當成一個吉祥物隨軍出征而已。

2、出征過於倉促

大同的得失牽動北京的防線,明軍大舉出征無可厚非。然而,大軍出發之前的準備卻過於倉促,據記載,從明英宗宣布親徵到出發,居然只用了兩天,動員、糧草、軍械一系列準備工作真的能準備充分嗎?

3、撤退路線的選擇不科學

當時明軍撤退路線有兩個選擇,A是紫荊關回師,B是從大同到宣府再到居庸關。

明軍最後選擇的路線,先從大同到宣府,直線距離160公里,從宣府再入居庸關,直線距離90公里。直線距離就是250公里。

而如果是走紫荊關,則距離170公里,不僅距離比前一個方案少了80公里

而且,走紫荊關返回,每往南走一步,就往內線收縮一分。而走居庸關返回,則基本都是貼著外線行軍,極容易被人突襲。

4、步兵對陣騎兵的先天不足

自古以來,步兵對陣騎兵都有著極其明顯的劣勢,尤其是在步兵撤退過程中,騎兵可以反覆騷擾、襲擊,直到拖垮步兵,反過來,步兵卻無法有效反擊。

8月27日,大軍撤退至宣府,第二天繼續開拔,29日平安無事。

30日戰局發生變化,當天「遣恭順侯吳克忠為後拒。克忠力戰,敗沒。將晚,報至,又遣成國公朱勇、永順伯薛綬領官軍四萬赴之,勇綬至鷂兒嶺,冒險而進,遇虜伏發,亦陷焉」。

僅僅一天,七八萬人的精銳主力被蒙軍包了餃子,勝負的天平已經開始傾斜。

5、水源缺乏的軍隊徹底失去戰鬥力

我們都知道三國時期的街亭之戰,馬謖執意要紮營于山上,失去水源補給,最後軍隊徹底崩潰的故事。

人可以三天不吃飯,但卻做不到一天不喝水。倉皇撤退的明軍被蒙軍包圍後,儘管修築起了能滿足十幾萬人作戰的塹壕和工事,和瓦剌軍進行對峙,但是因為缺乏水源,被迫接受蒙軍的假和談。

結果,明軍因為和談徹底失去戰鬥意識,也先大軍突然殺了一個回馬槍,蒙古軍大呼:「解甲投刃者不殺!」,也先的這一舉動成為壓垮饑渴交加的明軍的最後一根稻草,失去了防禦工事的明軍放棄了最後的抵抗。

土木堡之戰,明軍就此戰敗,明英宗被俘。

可憐張輔一代名將,在75歲的高齡,既不能發揮自己的智謀,又已經失去自己的武力,最後默默無聞死於亂軍之中。

實在是可嘆可惜。


國力強盛時期的明朝卻在土木堡遭到慘敗,全軍覆沒,建國以來的制衡文官勢力的武勛集團幾乎全滅,皇帝被俘,幾乎快變成明朝版的靖康之變。如此結局令人匪夷所思。失敗原因我覺得有以下幾點:

一是形勢變了。蒙古北元政權在朱元璋手上經捕魚兒海之戰已經覆滅。朱棣那時蒙古也不團結,這種情況下明軍還是先敗後勝,朱棣親徵才贏,後面幾次出征蒙古都避而不戰。之後的幾位皇帝選擇戰略收縮,專心經營國內,蒙古草原各部有了統一的機會。而明英宗面對的是初步統一草原的瓦剌,勢力強悍,象徵幫助明朝的朵顏三衛,其勢力部分被占,余部也傾向瓦剌,攻守已經轉變。

二是戰略錯。本來步戰騎儘可能依託地形、城池而戰,直接對陣難勝。雖然大同宣府必救,但是傾巢而出,而且準備倉促,集中主動求戰,是戰略錯。步兵對戰騎兵,先天劣勢,勝利難以全勝,敗則慘敗。雖有神機營強悍火器彌補劣勢,但戰爭關鍵還看人,裝備不是最強的一環。騎兵進犯堅壁清野,伺機而戰為上策。用人錯。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王振忽悠皇帝,為自己臉上貼金,政治手段高,打仗無能,只顧自己,累死三軍。張輔再強也只是吉祥物,說不上話。兵部尚書等人的勸阻也都抵不上王振一人。大軍由不顧全局的王振指揮,失敗率大增。

三是戰術上錯。未交鋒,鎮守太監郭敬報告也先為誘明軍深入,主動北撤,王振仍堅持北上,後聽聞前方兵敗隨即後撤,撤退時又想回家鄉顯擺,又怕損壞秧苗,行軍路線多次改變,士兵疲憊不堪。因行軍路線錯,沒有走直線進入居庸關,遭瓦剌突襲。當斷後部隊中伏被滅後,本已疲憊的部隊,軍心開始渙散。最後選擇土木堡紮營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土木堡唯一的水源被切斷,被圍困的明軍無法突圍,因傾巢而出也無法等援軍,士氣極度低落。當瓦剌詐和後撤,明軍移動大營喝水時,瓦剌發起總攻,明軍自相踐踏,除了零星抵抗,全軍崩潰,因此慘敗。

另外從細節上這次戰役有不少疑點,比如如此規模的大軍,居然用兩天時間完成動員等一系列活動,而且糧草不濟,後勤長時間沒保證,簡直可怕,文官後勤沒做好。宣府大同邊軍是九邊重鎮中最精銳的部隊,作為長期和游牧民族戰鬥的部隊,居然屢敗失地,結合大同鎮守太監郭敬有私下與瓦剌走私軍火的舉動,軍隊腐敗可能已經嚴重。

不過大明的老底還是有的,後面于謙積極備戰,朝廷團結一致正確決策,打贏北京保衛戰,國力是根本。


土木堡之戰標準意義上來說,根本就不是一場戰爭

英宗朱祁鎮就是去玩一玩的,可以說是旅遊的心態,而真正想要橫刀立馬的是太監王振

而之所以出現這種結局也是由於王振的錯誤決策導致的

當時,為了這次御駕親征,王振忽悠了朱祁鎮,忽悠了群臣

帶著明朝最為精銳的三大營前往(朱棣留下來的,朵顏三衛是他的前身)

戰鬥力應該說是當時極其之強的,但是一個愚蠢的統帥就算給他千軍萬馬,都沒用

而這個統帥就是王振,只有他說了算,皇帝也聽他的,群臣的苦苦勸諫都是沒有用的

本來不用打仗的,本來可以回家的,本來是不用損失殆盡的

就因為王振的私慾,他下令軍隊繞道路過他的家鄉,目的就是為了裝一裝

而就是這個決定,導致了後來的徹底失敗

幾乎筋疲力竭的20萬大軍饑渴難耐,即將入城休息的時候

也先來了,這對於一隻早就已經疲憊不堪的軍隊來說

是最致命、最脆弱的時候。全軍無心戀戰,有的人拚命想入城,有的人只想四散而逃,而作戰之人寥寥無幾

也沒有統帥出來穩定軍心,就這樣,二十萬崩潰的軍隊被也先砍瓜切菜一般,徹底擊敗

由於過度疲憊和無人領導,文臣武將也損失殆盡

王振于軍隊崩潰之時,就被數位曾經苦勸他的將領亂刀砍死,朱祁鎮雖然有人保護,但卻寡不敵眾,最終被俘。

所以,土木堡一役,非戰之過,是人之罪。


蒙古在捕魚兒海之敗後,中心化的政權已經解體了,它一定程度上恢復了原本的草原模式,力量便於恢復,而朱棣的五齣漠北三犁虜廷並不具備徹底打擊蒙古勢力的條件,蒙古的力量遠沒到傷筋動骨的地步!而且,二十年多年,恰好是一代人的時間,所以那時候蒙古的力量已經恢復了!

而明這一邊,估計此時蒙古朵顏三衛已經衰落了,明軍的騎兵已經不怎樣了,朱棣當年賴以奪取大位的蒙古兵也不咋地了,相比之下,一升一降,明軍能不敗就很夠意思了,加上明方自己單位問題,陰差陽錯的,才會敗的那麼慘,號稱五十萬精銳全部被幹掉了!

當然只是號稱五十萬,估計得打個大折,差不多二十萬,算上內地幫助後勤管理的,勉強五十萬!

明軍對付蒙古和女真,應該是依託於長城防禦,然後不時的派出精幹的騎兵隊去蒙古境內燒殺搶掠,不斷地消耗蒙古,結合以經濟封鎖,最終讓蒙古服從!


首先想說一個觀點,歷史是必然性和偶然性並存的。封建時期,歷朝歷代由盛到衰這個過程是必然發生的,但導火事件確實偶然發生的。土木堡之變對於明朝來說,是高速發展的過程中一次不小的打擊,正是由於名將尚存,所以敗得這麼慘的明朝仍然挺過來了,並又延續了接近二百年。

第一,集權制度下的惡果。明朝是我國歷史上專制主義比較發達的朝代,皇帝擁有絕對的權利,這時候,皇帝的素質好惡決定的就太多了,所以說土木堡必須說明英宗,明英宗早期勵精圖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期寵信王振,好大喜功,導致了宦官專政,集權制度下,大臣們也只能聽之任之,不敢怎麼樣,太監就可以代表皇上行駛權利,所以才有王振下令改變行軍路線,最終釀成土木堡之變。

第二,朱棣北伐並沒有對瓦刺造成毀滅性打擊。所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瓦刺作為蒙古後裔,此時距離成吉思汗也不過三百年,距離元朝退出中原也不過百年時間,朱棣的北伐只不過是暫時擊退了蒙古人,為國家發展贏得了時間和空間,再加上當時主旋律的宣傳造勢,北伐的成果並沒有多少,傷筋動骨二百天,瓦刺用了二十年時間重新崛起是有可能。

不過當時的力量對比可以知道,明朝的實力還是遠在瓦刺之上的,也正是由於一大批名臣良將,明朝得以贏得北京保衛戰,國祚又添了快二百年。


這其實也算是一個經典的反面教材!

主將無能,下屬再強,兵士再賣命也是無用之功!

說實話,這簡直是奇恥大辱!皇帝御駕親征,良將在旁,良士猶存,兵力也有數十萬,其中還有世界最強的「火炮部隊」--神機營,竟然還輸了!

足見實力並非取勝的關鍵,最關鍵的還在於最高領導者的指揮!

明英宗軍事上完全依賴王振,而王振區區一個太監,阿諛奉承之術,天下無敵,但是真才實學一點都沒有,比著下西洋的鄭和差遠了。

他的一系列錯誤決策,誤導了英宗,而一幫能臣猛將的建議,全都被忽略。這樣的隊伍,不敗才怪!

明軍兵敗土木堡,大軍幾乎全部戰死!

所以說土木之敗,根本原因在於最高指揮者的領導無方,直接原因是明英宗輕信宦官王振,導致戰術失誤!

真是可惜了,一群能征善戰的猛將,一批百戰不殆的雄兵,全都死的不清不楚,死的太冤枉了!


首先說皇帝是人不是神,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帶兵作戰的能力!在君主立憲制度中皇帝更只是一個簡單的符號,皇帝的象徵意義要遠遠大於其實際存在的價值!明朝在皇帝親征被俘後,重新立一位皇帝,也就是說皇帝的性命沒有國家利益重要,皇帝的生死都已經不重要了,所以說,在當時,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大明剛烈,明朝後期,君主無論是在官方還是在民方,都被輕視的很嚴重,可以說是由神到人,又由人一下子跌進了廢物行列,連人都不配做了,在發展下去,皇帝連當符號的機會都沒有,直接退出歷史舞台,明末的反對帝制思想已經誕生,並逐漸被民間所接受,社會轉型期,隨著滿清入關,社會轉型徹底泡湯,因為皇帝由廢物的象徵又重新成神,廣大人民又重新跪地成奴!


外行指揮內行

張輔厲害啊?平安南凶啊?我不讓你說話!我太監王振王公公才是主力!于謙游而不擊!

張輔完全被王振當成了一個隨軍吉祥物,而且由於年紀大,史書記載:「輔老矣,默默不敢言。」每次讀到這裡就痛心不已。

王振臨陣微操,讓大軍回他家顯擺,好顯示出我王公公已經不是當初上海灘那個小癟三了,結果軍隊勞累,疲乏不堪,饑渴難耐。到了土木堡第一件事就是奔著去喝水。

在一個太監(小流氓)成為最高領導人,連個機槍陣地都要微操控制的時候,你再多將軍,再多規劃都是扯淡。


這問題無語了,軍事上素有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說法,但未嘗不是千將易得一帥難求呢!土木堡之敗首因無帥!無論當時的皇帝還是王振,毫無統帥的才能,(但縱觀被俘虜後及獲釋歸來後的皇帝表現,確實是有些才智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磨難而成長),其次將在敵軍攻來時沒有起到將的作用,全軍一觸即潰,幾乎一點像樣的抵抗都沒有!再次士兵幾如初上戰場的人,一丁點的士兵素質都沒有,當然也有可能是王振弄權導致士兵喪失作戰的信心!總之這場明中期的失敗看起來更像是一場滑稽劇!


在明朝的權力體系中,武將的地位是最低的,一支軍隊中的文官能任意處罰軍中的武將,皇帝派出的太監監軍其權利同樣是超過了武將,會打仗的人不能掌控軍隊,交給一群不會打仗的人管理,最終導致了明朝中後期軍隊的腐敗以及無能,以至於到倭寇入侵的時候,2萬軍隊竟被40名日本浪人追著滿山跑,而土木堡之變的最大根源也同樣如此

首先,明英宗是很鬆懈、帶著一種君主巡遊國土的心態領兵而去的,不僅如此,他還把全軍上下所有權力都交給了自己的親信太監王振,有時候雖然軍隊厲害很重要,但如果碰到了一個蠢才將領,那這支軍隊也終將要遭受,滅頂之災。事實果然不出所料,最終20萬大軍紛紛被也先俘虜,就連皇帝也成了階下之囚

此事傳回朝內,頓時引起民聲大躁,一國皇帝都成了階下之囚,引起了一片激奮,史家記為恥辱


推薦閱讀:

燕王朱棣為什麼要奪親侄子的江山?

TAG:明朝 | 明成祖 | 體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