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李景隆造成靖難之役的最終失敗嗎?
向敬之
建文四年,朱棣的燕軍打過長江,直逼南京。建文帝憂懼不已,方孝孺再次上疏,請誅李景隆。建文帝不準,反命李景隆與兵部尚書茹瑺、都督王佐到燕軍營地請和,表示願意劃江而治,被朱棣拒絕。
燕軍兵至金川門。李景隆與谷王朱橞開門投降,迎燕軍入城,南京陷落,朱棣發起的靖難一役以建文帝不知所終而告終。
歷史上著名的「金川門之變」,李景隆是主謀。但,他不是朱棣的內應。雖然成為永樂帝的朱棣重賞了李景隆「默相事機之功」,但從骨子裡瞧不起這一個草包。
李景隆
朱棣曾對諸將領談論李景隆,說:「李九江,豢養之子,寡謀而驕矜,色厲而中餒,忌刻而自用,況未嘗習兵,見戰陣而輒以五十萬付之,是自坑之矣。漢高祖大度知人,善任使,英雄為用,不過能將十萬,九江何等才而能將五十萬?趙括之敗可待矣。」這個被朱棣以紙上談兵的趙括相比的李九江,就是大名鼎鼎的李景隆。
方孝孺請斬李景隆,主要因為建文元年,兵部尚書齊泰、太常卿黃子澄在老將耿炳文節節敗退後,聯名向建文帝保薦李景隆為大將軍。李景隆聽說朱棣外出,便率大軍進圍北平,卻被不善戰的朱高熾以萬人拒戰李景隆的五十萬大軍。李景隆圍而不攻,最後被回師反擊的燕王精銳打得落荒而逃。
李景隆信誓旦旦,要大敗燕軍,要活捉朱棣,以報皇上隆恩,但集結了六十萬大軍,在白溝河一戰被朱棣打得「復大敗,璽書斧鉞皆委棄……王師死者數十萬人,南軍遂不支」。
李景隆因統軍無能,致使建文朝廷將能戰的兵力悉數覆滅。蔡東藩《明史通俗演義》說:「景隆僅優文學,素未典兵,安可寄以干城之任?子澄誤薦,建文誤用,宜其喪師覆轍也……南北戰事,一誤於李景隆,再誤於盛庸,白溝河之戰,燕王矢盡劍折,逸走登堤,景隆不麾軍追擒,使燕王得遇救殺回,轉致敗潰,是景隆之咎,固無可辭。」
當初極力保舉他挂帥的黃子澄更是悔青了腸子,和方孝孺連連上奏,要誅殺之。
李景隆,盱眙(今江蘇盱眙)人,明朝將領,曹國公李文忠之子。
李景隆早年世襲曹國公,常奉旨出京練軍,後協助建文帝削藩。靖難之役時,因為是建文帝的心腹,李景隆被拜為大將軍,率朝廷軍隊征討燕王朱棣。朱棣對李景隆非常看不起,命世子朱高熾留守北平,自己卻率精銳兵馬援救永平,後又奔襲大寧(今內蒙古寧城)。李景隆聞訊,率軍圍困北平,攻打北平九門。朱高熾只是憑城堅守。期間,都督瞿能幾乎攻破張掖門,卻因被李景隆所忌,只得撤回導致功敗垂成。
雖然建文帝依舊對李景隆抱有希望,且不顧大臣反對而繼續重用他,但李景隆還是先後在鄭村壩、白溝河被燕軍多次擊敗,喪師數十萬,以致兩方攻守形勢逆轉,朝廷再也難以組織大規模的軍事征討。
建文四年(1402年),燕軍打過長江,直逼南京,建文帝憂懼不已。方孝孺再次上疏,請誅李景隆。建文帝不準,反而命李景隆與兵部尚書茹瑺、都督王佐到燕軍營地請和,表示願意劃江而治,被朱棣拒絕。不久,燕軍兵至金川門。李景隆與谷王朱橞開門投降,迎燕軍入城,南京陷落。此時宮中火起,建文帝不知所終,史稱「金川門之變」。
成祖繼位後,封李景隆為太子太師,賜功臣勛號,加柱國,增歲祿,列於群臣之首。永樂二年(1404年),遭到周王、成國公、刑部尚書、吏部尚書、禮部尚書等人連番彈劾,被削爵圈禁。
永樂末年,李景隆去世。
他就是個「草包將軍」。至於是不是內奸,還是大家評論吧!
靖難之役最終失敗的原因在建文帝身上,先是決策失誤,削藩政策太過急躁,沒想好萬全之策就魯莽動手,再就是用人不當,幾次大戰役皆慘敗,朱棣手握十萬能把元軍打的抱頭鼠竄的雄兵,戰鬥力太強,應該先懷柔,結果卻被逼反,說白了建文帝太嫩,軍事上白痴,謀略上白痴,政治上無能,如果建文帝再大上二十歲,歷史也許就會改寫。時也命也,臣強主弱,奴大自然欺主
推薦閱讀:
※耿炳文是不是一個防守型將領?
※如果你穿越回了明朝,一覺醒來發現你變成了李景隆。此時耿炳文剛剛兵敗,你會怎麼做?
※為何海瑞痛罵皇帝,卻沒有被殺?
※明朝冊封豐臣秀吉為「日本國王」的實情如何?
※為什麼中國古裝電影一般喜歡用明朝來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