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宋徽宗、宋欽宗?


宋徽宗、宋欽宗

對於北宋末帝,人們慣常的看法是「文華才氣,難堪濟國」,如脫脫(元朝)在其著作中提到「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同樣地,宋欽宗也在《宋史》中得到了「帝在東宮,不見失德。及其踐阼,聲技音樂一無所好」的評價,雖然為帝時間不長,但「惜其亂勢已成,不可救藥,君臣相視,又不能同力協謀,以濟斯難,惴惴然講和之不暇。卒致父子淪胥,社稷蕪茀。帝至於是,蓋亦巽懦而不知義者歟」。


在中國歷史上,此類人物著實不少。反例莫過於當年柳永得個「且填詞去」的評價,正是清代趙翼《題遺山詩》「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正例有昔年的南唐後主李煜,「李重光風流才子,誤作人主,至有入宋牽機之恨。其所作之詞,一字一珠,非他家所能及也」,從後來的靖康之恥宋朝宗室的遭遇來看,更近於因果循環。

宋徽宗,名趙佶(公元1082年-公元1135年),北宋倒數第二個皇帝,同時兼具數個身份,如詩人、畫家、書法家,但他決不是個合格的政治家。宋徽宗在位時,重用的王黼、蔡京、童貫、高俅、楊戩、梁師成、朱勔、李彥等人,都是歷史上有名的孬貨窮奢極欲,鋪張無度,致民不聊生。這些人,皇帝撞上一個,都要小心謹慎,弄不好就國破家亡,如秦始皇手下出個趙高,橫掃六合而不可一世的大秦即二世而頹,宋微宗所遇境況,實屬塌天之禍。


有一個理論,叫做「存在即合理」,看上去有失激烈,但若一件事物存在,必有適合其生存的環境。拿魚來說,有水不見得有魚,但沒水,魚便等同於無本之木,所以腐澤惡水生蚊蟻,高山長空見雄鷹。誰是那堆奸臣的「沼澤」?顯而易見。

宋徽宗不是一個好的領導,他在位期間,相繼發生方臘起義、宋江起義等大規模叛亂,雖然最終平定,仍造成宋朝實力的內耗。宋徽宗自稱「教主道君皇帝」,讓全國百姓為他信奉道教負責,不僅大興道觀,甚至對道士發放俸祿。


宋徽宗也算是個有野心的皇帝,他於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使使與金訂約,雙方戮力伐遼。趨虎吞狼,頗顯其帝王崢嶸,「打鐵還需自身硬」,無「伏虎之力」是其悲哀之處,金軍於宣和七年(公元1126年)南下擊宋,宋徽宗遂傳位於欽宗——此舉頗為人詬病,受後人千年恥笑。

宋欽宗,名趙桓(公元1100~1156年),原名趙亶,又名趙煊,乃北宋最後一位皇帝,在位僅一年,可說是宋徽宗見勢不妙丟出來頂缸的棋子。


北大有位歷史教授曾講過,出忠臣了,不一定是好事,說不定你這個國家病入膏肓,忠臣這才顯得顯眼。趙桓手下就出了個李綱,在文人政治的宋朝,李綱也是傳統文人,不過就這一介文弱,組織起來反抗也是犀利。可惜宋欽宗頭腦一昏,將李綱拿下又曲膝向金人求和,搞出「靖康恥」,二帝被俘,北宋也就落花流水,天上人間。

綜說二帝,其一是專業不對口,其文華才氣可說曠古絕今,可惜政治手段不足,二則這二人皆是懦弱之輩,骨頭軟得舉不起刀槍。

作者:古今事

轉載請說明出處

侵權必究。


兩個昏君。宋微宗可以說只適合當個風花雪月的王爺,不能當主宰天下的皇帝。他的性格太過輕佻,責任心不足。剛登基時還有些作為,短短一年就性情大變,將自己的愛好無限放大,寵信奸臣,朝政敗壞,國家江河日下,百姓苦不堪言。將宋朝前幾任皇帝留下的底下敗得精光。眼看國家不行,臨時傳位於宋欽宗,宋欽宗更不用說,軟弱可欺,昏庸無道。那時宋微宗給宋欽宗建議讓他去洛陽,即使汴梁不測,也有一個人可以繼續以正統的名義抵抗力金人。但宋欽宗不聽,只想著皇位。而且金人進犯宋朝,但宋朝並不是無人可用,還有一些忠臣組織軍力誓死保衛京城,而且各地勤王之師正在日夜兼程。但宋欽宗天真的認為和談是最好的出路,結果都城被攻破,自己成為階下囚。兩個昏君,可悲可恨,但不可憐,一切都是他們咎由自取。


這兩人雖是亡國之君,但非昏君,當時東京過於富足,使得文貪武嬉,軍隊演習,如同練操,垂召之童,旦習鼓舞,半白之老不識干戈,這兩人居於廟堂,又不是馬上皇帝,所以兵敗被俘,但這兩人被俘的表現,不敢恭唯,缺少帝王的英氣。


腦筋急轉彎嗎?不負責任的問題,能有什麼負責任的回答?


推薦閱讀:

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後周皇帝柴宗訓及其皇族為什麼沒有起兵反抗趙匡胤?
再上戰場,柴榮還會救趙匡胤一條小命嗎?
石敬瑭根本不是漢人,為何會說他是「漢奸」、「賣國賊」?
金匱之盟是真是偽?
為什麼歐陽修、蘇軾、蘇轍、曾鞏、韓琦、富弼、文彥博都反對王安石變法?

TAG:宋朝 | 宋徽宗 | 宋欽宗 | 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