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高危人群,生活中如何預防大腸癌?
大腸癌是指結腸或直腸中的細胞異常生長,這些細胞聚集成團並形成息肉,大腸息肉有很多種類型,只有部分息肉才會發展為大腸癌,從息肉到大腸癌是一個漫長的演變的過程,因此可以給我們充足的時間干預。
大腸癌的預防主要從兩方面著手。
第一 保持良好生活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大腸癌作為一種消化道疾病,與飲食習慣是有很大的關係,長期食用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的食物,或煎、炸、熏、烤、腌制等精加工食物,在製作過程中有大量的致癌物的產生,在加上現代人精神緊張、工作壓力過大、運動減少、飲食不規律等都是導致癌症發生的高危因素。
因此建議,減少脂肪類食物的攝入,高膳食纖維,高維生素;用魚、禽、瘦肉代替動物性肉食,以煮、蒸食物代替油炸食品;多吃富含膳食纖維和維生素的蔬菜水果,適量增加全穀物食物,減少腌制、熏食物。
多運動,保持每日大約30分鐘的中度運動。補充充足的水分,建議早上起床後喝一大杯開水。
第二 高危人群定期檢查。大腸癌除了和飲食有關外,與遺傳因素也有一定的關係,有30%的大腸癌,有遺傳傾向。因此家族裡有大腸癌的直系親屬就屬於高危人群,需要定期檢查。
具體的高危人群還有
1、年齡在50-75歲
2、35歲以上,以高脂肪、高動物蛋白飲食為主
3、長期缺乏鍛煉、工作壓力大、飲食不規律者
4、經常吃燒烤食物的
5、有血吸蟲病病史
6、肥胖、吸煙、糖尿病患者等
······
由於臨床上,大腸息肉是沒有癥狀的。很多病人出現了癥狀時已經變成了大腸癌。因此要求我們在無癥狀時進行體查發現這些大腸息肉。建議高危人群及時進行腸鏡檢查。如果異常,每3-5年檢查一次結腸鏡,如果發現異常,很簡單地在內鏡下可以切除,無需外科手術或化療,就可以完全治癒。並且要找有經驗的醫生對息肉進行評估,以確定這種息肉癌變的機率或確定隨訪複查的時間。
為了預防大腸癌的發生,需要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生活規律,定時篩查,如有不適及時就醫,將大腸癌扼殺於萌芽之中。
考古學家~蘇娟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王興國營養師特訓班學員、營養科普原創作者)
隨著飲食習慣的改變,生活作息的不規律,不良情緒等因素環境下,大腸癌的發病率近年來在我國節節升高,據統計,每3分鐘就有1人死於大腸癌,而一個成年人有10%的機會會患上大腸癌,如何「逃離」大腸癌的魔爪?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副院長、結直腸外科三區主任王磊教授在接受39健康網採訪時就表示,現在依然有不少人認為大腸癌是老年病或遺傳病,其實從臨床上看大腸癌的發生多與後天環境因素相關,其中大腸癌最喜歡「招惹」這6類人。
1、不愛吃蔬果、全穀物類食物
有研究顯示,每天多吃10克膳食纖維,可降低10%的大腸癌發生幾率,吃的越多降低幾率就越大,最為理想的狀態是每天保持在25-30克之間。
專家表示,膳食纖維主要是幫助腸道的蠕動,減少有害物質在腸道中滯留的時間。「但目前多數市民都遠遠低於這個數值」,據悉,膳食纖維主要來源於蔬果和全穀物,例如蘋果、櫻桃、棗類、筍類、菜花、菠菜等,全穀物類有燕麥、糙米雜糧、全麥麵包等,主食中白米、白面加工較精細,纖維素含量越少。
2、不愛喝水
即使吃再多的膳食纖維,水喝的不夠也沒有用,專家表示,每天喝足5杯水,大腸癌的發病幾率將降低45%,現在很多市民都無法達到這個量,尤其是經常坐在空調房間的人。
此外,喝水的時間也很重要,最好在早晨起床的時候喝一杯水,這樣能夠促進排便,有利預防大腸癌的發生。
3、愛吃紅肉、加工肉品與燒烤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早就把紅肉、加工肉作為大腸癌的危險因素列為一級致癌物,我們曾經在臨床上碰到1個14歲就患大腸癌的病人,一問發現機會每天都在吃烤香腸,這麼年輕就患大腸癌很有可能「兇手」就出在這個上面。
之所以加工肉會誘發大腸癌的發生,主要原因是在加工過程中化學添加劑的成分,而紅肉導致大腸癌的原因在於經過高溫燒烤後,會產生異環胺,人體攝入後經過酵素活化,會使致癌基因突變。
4、肥胖
肥胖的人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比體重正常的人高出1~2倍。其實不僅僅發生在大腸癌上,對於所有腫瘤,肥胖都是一項高危因素,因為肥胖容易引發炎症反應,長此以往,容易導致基因的癌變。
專家建議,無論處於何種年齡段,最好使自己的BMI維持在18.5~24之間、腰圍男性不超過36腰、女性不超過30腰。
5.不運動
在臨床上,有將近1/4的大腸癌患者發生的原因歸因於久坐或者不運動,專家表示,運動不但能夠減少肥胖發生,還能夠增強自身的免疫力,減少腸道炎症的發生,增加腸道的蠕動,防止便秘等。
美國癌症協會就建議,預防大腸癌一定要保持每周5天,每次30分鐘以上的運動量,運動類型的選擇因人而異。
6、忘記篩查
大腸癌大多數都是因為腺瘤性息肉經過5-10年的時間演變而來,只要在這段時間內,定期篩查,是完全有可能預防大腸癌的發生。
專家表示,對於普通市民在體檢時一定要進行糞便潛血檢查、肛腸指檢、對於大腸癌的高危人群、40歲以上的人群應該進行腸鏡檢查,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一、凡符合以下條件之一的人群被視為大腸癌高危人群:
1) 年齡40歲以上有腸道癥狀(便血、腹痛、大便習慣改變等)人群;
2) 直系親屬(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患有結直腸癌;
3) 有家族性息肉病人群;
4) 有慢性腹瀉,持續超過3個月的人群;
5) 有癌前病變(大腸腺瘤)人群;
6) 有盆腔放療史;
7) 長期精神抑鬱、近三個月體重明顯下降的人群;
8) 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患者;
9) 肥胖人群等。
二、大腸癌高危人群如何預防?
1)調整飲食習慣。高脂飲食能提升腸道內膽汁的濃度,高濃度的膽汁酸具有促癌作用。油炸、香煎或焙烤的過程中可產生致癌物,可能誘導大腸癌的發生。應以魚、瘦肉、低脂奶製品等代替動物油過多的肉食,以蒸煮方式代替煎炸;多攝入高纖維素的食物,使糞便在腸道的停留時間縮短,從而減少致癌物質對腸道的刺激。
2)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少抽煙、少喝酒,加強運動。適當的運動能促進腸道的蠕動,使糞便能快速通過腸道,從而減少致癌物與腸道黏膜接觸的機會。
3)保持健康愉悅的精神狀態。
4)加強體檢意識,定期檢查身體。
①直腸指檢:
超過半數的大腸癌發生在直腸,而80%的直腸癌屬於中低位,直腸肛門指檢可以對肛周疾病與大腸癌做出初步判斷。
②糞便隱血試驗:
糞便隱血試驗對消化道出血的診斷有重要的價值,常作為消化道惡性腫瘤早期診斷的篩查指標。
③結腸鏡:
腸鏡檢查是發現早期大腸癌的最有效手段。腸鏡檢查不僅能清晰觀察腸道,並可在檢查中鉗取可疑病變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有利於早期大腸癌的發現與確診。
肛門指檢與糞便隱血試驗可作為大腸癌的普查手段,可提供早期診斷的線索,建議高危人群每年必須檢查一次,發現有異樣並及時追加結腸鏡檢查;當然有條件的高危人群,應將結腸鏡作為常規體檢項目,以便「早發現,早治療」。
大腸癌,是分為結腸癌和直腸癌的。
結腸癌是胃腸道中常見的惡性腫瘤,我國以41~65歲人群發病率高。
直腸癌是乙狀結腸直腸交界處至齒狀線之間的癌,在中國,直腸癌比結腸癌的發生率多。
想要預防大腸癌,就要了解和積極治療大腸癌的癌前病變,也就是大腸癌它不是一下子得到的,而是有某種疾病逐漸轉變為大腸癌的。
那麼有哪些疾病轉變為大腸癌呢?
①結直腸腺瘤,即結腸或者直腸上的上皮細胞轉變為了腺瘤,就是大腸癌的癌前病變,腺瘤慢慢變大,入侵更深,自身有血管生成,就是大腸癌了!
②炎症性腸病包括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這兩類病都跟人的飲食、吸煙、衛生條件、生活方式或暴露於某些不明因素的環境有關,還有就是腸道的感染,因為免疫反應釋放的炎症介質會對大腸造成免疫損傷。
③除以上之外,高危因素包括大便隱血陽性,親屬有大腸癌的病史,下列六項符合兩項者:慢性腹瀉,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闌尾炎或闌尾切除史、慢性膽囊炎或膽囊切除史、長期精神壓抑;有盆腔放療史的病人。
有以上情況的,不要太擔心,因為發展到結直腸癌,需要很長一段時間,這段時間我們可以充分針對上面的疾病做出治療措施!
比如有這些慢性腹瀉,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闌尾炎或闌尾切除史、慢性膽囊炎或膽囊切除史、長期精神壓抑;有盆腔放療史的經歷的病人,可以經常去醫院進行肛門指診、乙狀結腸鏡檢查和全結腸鏡檢查等。
並注意:⑴體育鍛煉和改善飲食結構,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
⑵適當補充維生素和戒煙;
⑶結直腸腫瘤的高危病人(>50歲,特別是男性、有結直腸腫瘤或其他癌家族史、吸煙 者、超重或有膽囊手術史等)可以考慮用包括阿司匹林等在內的非甾體抗炎葯和選擇 性環氧合酶—2抑製劑進行預防,但要注意不良反應。
⑷結腸鏡下摘除結直腸腺瘤可預防結直腸癌的發生,內鏡術後仍需視患者情況定期複查 腸鏡,以及時切除再發腺瘤。
以上你都沒有看懂,沒關係,可以直接去醫院詢問,這樣更能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最後希望這些對你有所幫助,以及祝你和你的家人健康!
專家指出,以下6種人是患大腸癌的高危人群:
1、中老年人群
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大腸癌發病會隨著年齡的遞增而越來越高,50歲以上人群發病率達到一個高峰。
2、吸煙、飲酒人群
研究表明,吸煙者比非吸煙者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更高。有大腸癌、大腸息肉家族史的人每日攝入酒精大於等於30克,將增加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3、喜不良飲食人群
高熱量、高蛋白、低纖維素的飲食極易誘發大腸癌。因此,「無肉不歡」和不喜蔬果的人是大腸癌的高危人群。
4、有結腸息肉病史人群
有大腸息肉的患者也是大腸癌的高危人群。因此,為防止癌變,應定期行結腸鏡篩查,發現癌前病變及時處理。
5、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群
在一級親屬當中,也就是兄弟姐妹和父母有人罹患胃腸道腫瘤,那麼您也就進入到了高危人群。
6、有炎症性腸病的患者
有炎症性腸病的患者包括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同樣容易發生大腸癌。
大便潛血和腫瘤標誌物的篩查對於大腸癌早期篩查均有一定的借鑒意義。他說,大腸癌從開始到發展到癌變階段,時間跨度在五年至十年間,在這麼長時間內,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進行篩查,而內鏡檢查是最佳方法。
其判定標準是:
年滿50歲的中老年人;
排便習慣或情況不佳者,如慢性腹瀉、長期便秘、糞便呈扁平狀或變細、變形等;
超重或肥胖者,也有人體重似乎不超標,但腰腹部滿是贅肉,是特定的中心型肥胖類型,危險程度更高。
undefined
家族史:
尤其是父母親一級親屬中有罹患大腸癌者,會比沒有這樣家族史的人高出2至4倍的罹患率;
如果直系親屬罹患大腸癌時未滿45歲,或家族裡已有好幾個人得大腸癌,那麼其患大腸癌的概率就會高許多;
有癥狀者:
如血便、糞便隱血和經常性固定部位的腹痛;有腸道特殊疾病者,如患有腺瘤樣息肉(即腺瘤)、家族性多發性息肉、炎性腸道疾病等。凡屬高危人群應每年做一次防癌檢查,有癥狀時不要輕易判定為腸炎、痔瘡等肛腸疾病,應及時就診,定期作糞便隱血試驗與腸鏡檢查。
大腸癌是一種發病率快速上升的疾病。我國以每年4.2%的水平遞增,遠遠高於全球2%的水平。從惡性腫瘤的發病排位來看,結直腸癌的發病排位也在上升,在城市中由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如何早期發現結直腸癌、如何預防大腸腫瘤才是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的最佳的選擇。
高危人群如何遠離大腸癌?
大腸癌的分期與存活率有著重要的關係。早期的大腸癌治療後五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而中晚期的大腸癌五年生存率在25%-65%,晚期的五年存活率只有5%以下。
飲食習慣與大腸癌的發病關係密切。歐洲癌預防組織和國際營養科學聯盟也提出了如下建議:
1.減少脂肪類食物的攝入(包括動物油和植物油),以及魚、禽、瘦肉、低脂奶製品代替動物油過多的肉食,以煮、蒸食物代替油炸食品。
2.增加綠色葉類和根類蔬菜、水果的攝入。
3.多吃澱粉和纖維多的食物。
4.保持適當的體重。
5.每天的食鹽攝入低於5克。
6.多吃新鮮食物,少吃腌熏食物,不吃發霉食品。少喝酒精飲料。
前面的人已經回答的很全面了,簡單來講就是要管住嘴,邁開腿,早發現,早治療。管住嘴包括戒煙酒,少吃紅肉和腌制製品,低脂飲食。邁開腿指適當體育運動,控制體重。早發現指高危人群應當早期開始篩查,包括大便潛血實驗,腸鏡,肛門指診等,高危人群還可以口服阿司匹林預防腸癌。早治療指的是早期切除結腸息肉,防止病灶癌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