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不死的話,袁世凱是不是不敢篡位?


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必須要釐清袁世凱和慈禧的關係。

文/祥哥

袁世凱和慈禧產生關係,肇始於戊戌變法時期。

當時,維新派正在四處呼籲變法,袁世凱也是有抱負、有眼光的人,雙方一度走得很近。由於維新派的倚重和大力推薦,袁世凱於14日奉召入京。16日,光緒帝在頤和園玉瀾堂召見袁世凱。

當天便破格提升袁世凱為兵部侍郎候補,專辦練兵事宜。第二天早上,袁世凱為謝恩再次見到光緒帝時,光緒帝便對其說了一句具有深意的話:

「人人都說你練的兵辦的學堂甚好,此後可與榮祿各辦各事。」

這一系列的舉動透露出了光緒帝與維新派對於袁世凱和他的新建陸軍所寄予的希望,而這也成為了變法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但是站在袁世凱的角度上,這一次的恩遇,無寸功,受重賞,決不為福。

十幾年的宦海沉浮,讓袁世凱意識到他已經被動的被推進了帝後兩派激烈政治鬥爭的漩渦,而無法置身事外。事已至此,站好隊則成為他唯一的選擇。

到達北京的當晚,袁世凱便邀其盟兄、密友徐世昌到其寓所法華寺商討對策。17日晚,徐氏再次留宿法華寺,對於光緒帝給予袁的破格提拔的狀況商議對策。徐氏認為:

「帝雖一國之主,然當國日淺,勢力脆薄。後則兩朝總持魁柄,廷臣疆帥,均其心腹,成敗之數,可以預卜。與助帝而致禍,寧附後而取功名。」

於是,就有了後來的告密事件。慈禧得到袁世凱消息後,以「圍園殺後」為借口,將政變擴大化,大肆捕殺維新派。

袁世凱也因此得到慈禧的賞識,讓他護理了十天的直隸總督,後又將新建陸軍改為榮祿的武衛右軍,正式成為慈禧的心腹。

1899年1月,慈禧接見了袁世凱,賞其在西苑門內騎馬,並乘坐船隻拖床;6月,袁世凱升任工部右侍郎兼管錢法堂事務。

義和團運動爆發後,袁世凱被任命為山東巡撫,將小站新軍帶到了山東。

1900年6月10日,八國聯軍由天津向北京進犯,慈禧緊急命令袁世凱率軍救援。當袁世凱接到勤王諭旨時,已是6月17日。

這讓袁世凱很頭疼:不派兵,一定得罪慈禧;派兵吧,自己苦心經營的軍隊一定會打光。

袁世凱根本不相信,清廷依靠義和團能夠取得成功。最終,他想到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借口列強會趁虛而入,必須留下來加強山東海防,只派出3000人前往。

部隊剛出發不久,就收到朝廷停止派兵的諭旨,原因是,朝廷收到袁世凱摺子後,認為山東海防也很重要。

袁世凱一聽,馬上撤回了部隊,成功避免與八國聯軍的交戰。

7月14日,天津陷落後,北京危在旦夕。朝廷又命袁世凱抓緊勤王。沒想到,袁世凱繼續敷衍,說要剿滅當地土匪。

8月14日,北京失陷,慈禧帶著光緒逃跑,朝廷命令袁世凱馳援,袁世凱回復說「職在守土」。

他的重心放在了東南互保上,竭盡全力斬殺義和團,保護外國人生命財產安全。

後來慈禧回過味來,認為袁世凱等人有先見之明,東南互保為中國保留了實力,尤其是為戰後賠償和經濟重建提供基礎。

但是,袁世凱竟敢幾次抗命,這讓慈禧很不爽。

為了消除懷疑,重新獲得慈禧信任,袁世凱一方面為外逃的慈禧提供大量金錢和軍火,一方面繼續走榮祿這條線,通過榮祿緩和與慈禧的矛盾。

結果,慈禧不僅沒追究袁世凱責任,反而把他和岑春煊看做「從患難中奮翅而起」的兩大忠臣。

1901年11月,李鴻章逝世後,袁世凱被任命為署理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

要注意,榮祿和劉坤一等也先後去世,這時候慈禧能夠倚仗的有大才幹的人,只有袁世凱和張之洞。

袁世凱呢,一方面繼續博取慈禧歡心,不僅為慈禧迴鑾提前做好準備,而且親自護送慈禧進京,被賞賜黃馬褂、紫禁城騎馬;一方面利用職權擴充軍事力量。

應該說,在清末新政時期,袁世凱與慈禧配合得天衣無縫,每件事都做到了慈禧心坎里。其中,就包括用君主立憲來緩和滿漢矛盾。

而且,袁世凱最擅長的,是用金錢收買人心。他在慈禧身邊的太監身上,可謂下了血本。

兩人真正的矛盾,發生在中央官制改革。袁世凱力主責任內閣制,而慈禧害怕這樣會失去軍權,對袁世凱嚴厲斥責,遂產生強烈的猜忌,很快就剝奪了他的諸多權力,包括軍權。

1908年11月14日光緒帝去世,慈禧決定讓3歲的溥儀為皇帝,攝政王載灃監國,執掌政權,至大計已定方告知二人,二人只能「叩頭稱善」。

慈禧在後事的安排對袁採取「無為」處理辦法,從當時的國內外形勢看,只有袁一人能保大清繼續於一統,籠絡其並使其在危難時刻能成為曾國藩第二,此乃「上上策」。

她卻沒認清袁在平世是能臣,在亂世是梟雄。留下的優柔寡斷的載灃及孤兒寡母的隆裕宣統母子,根本無法對抗袁,這樣在清最高統治榻前埋下了一顆最大的定時炸彈,這或許成為聰明一世的慈禧一生中的最大敗筆。

從前面的梳理就可以知道,慈禧和袁世凱都是擅長權謀之術的人,不相上下,但慈禧是能夠掌控局面的。所以,如果她不死,袁世凱應該機會不大,或者說,要比對付隆裕太后,難上百倍!

【「祥說近代史」問答團隊·祥哥】


答案是肯定的。

整個晚清,在太平天國被鎮壓下以後,地方勢力越來越大,漢人大臣的權勢越來越重,最後各地督撫對清朝朝廷陽奉陰違,可以說整個晚清維繫著國家統一的唯一因素就是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治國無方,馭人是真的有一套。

其實在太平天國平定以後,以曾國藩為首的湘軍集團是有著和清朝朝廷掰手腕的實力的,包括太平天國被俘虜的忠王李秀成也勸曾國藩造反,可是曾國藩終究沒有,一方面是他受儒家傳統的忠孝教育,另一方面也是客觀實力的鉗制,具體的說就是——淮軍。

李鴻章是曾國藩的弟子,按說應該是曾國藩的鐵杆下屬,可慈禧太后偏讓李鴻章獨挑大樑,組織淮軍和曾國藩的湘軍二馬齊馭,避免了曾國藩一家獨大的局面。刻意挑撥湘淮兩軍矛盾,在太平天國的最後,曾國荃玩了命的攻打天京城就是防止淮軍爭功。在戰爭結束以後,兩支勢力彼此也成為了對方造反的最大鉗制。

太平天國平定以後,慈禧火速把曾國藩明升暗降掉為直隸總督,解散湘派人馬,最終用一個天津教案毀掉了曾國藩的名聲,徹底斷送了他造反的資本。

對待李鴻章也一樣,在李鴻章權勢滔天的時候,無視翁同龢等人對李鴻章的掣肘,最終讓一場甲午戰爭變成了李鴻章的北洋派和整個日本的決鬥,用一場失敗的戰爭徹底壓制了北洋系。

慈禧的馭人之術可見一斑。

袁世凱的上升之路,是以拍慈禧的馬屁為主要途徑的。誠然袁世凱很有才幹,但是在拍老佛爺馬屁這件事兒上可謂是不遺餘力。當年慈禧從西安迴鑾,袁世凱訂做了專用火車,裡面豪華無比,一直用到了後來民國張作霖時期,張作霖最後被日本人炸死在皇姑屯,就是坐的這輛車。

在鉗制袁世凱上,慈禧也從來沒有放鬆過。袁世凱的新軍戰鬥力強悍,慈禧一直以京城的武衛軍為鉗制。所以在光緒帝試圖拉攏袁世凱發動政變的時候,袁世凱首鼠兩端,權衡利弊之後決定投靠慈禧。在仕途上,前期袁世凱一直靠抱大腿來謀求晉陞。後期李鴻章等老輩人凋零後,慈禧又用岑春煊和袁世凱對抗,形成「南岑北袁」的局面,始終避免袁世凱一家獨大。

袁世凱之所以做大,是慈禧死後,繼任的載灃所用非人,打不過革命黨,局勢不可挽回的時候才啟用袁世凱,屬於城下之盟,這種情況下自然袁世凱說一是一說二是二,慈禧活著,只怕袁世凱要乖乖的當大清的馬前卒去嘍。


慈禧,一個女人,讓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在風雨要擺中,繼續苟延殘喘的了半個世紀,她一死,3年後滿清政府就完蛋了。慈禧雖然幹了許多喪權辱國的事,但她能夠統治滿清政府近50年,這與她的權謀,睿智,狠辣,全局的掌控是分不開的。

當她一死,清王朝徹底失去了可以掌控全局的統治者,可以說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清政府對權力、軍隊的把控能力減弱,以及政策的不明智,與民爭利,更是引發民眾的強烈反抗,失去了立憲派的支持,給了革命黨機會,武昌起義,袁世凱藉機上位,威逼利誘藉機讓滿清交出了政權,這一切都是慈禧死了,引起的連鎖反應。

假如慈禧不死,後面的很多連鎖反應沒有發生的話,袁世凱沒有篡位的時機,他會繼續韜光養晦的;但並不是慈禧活著,她就不敢篡位,袁世凱只是在等待一個時機而已,只有時機到了,他照樣會篡位的,因為他有這樣一顆賊心,賊心不死,他就會費盡心思找機會的。


1.肯定呀,慈禧不會傻到讓袁世凱擁有那麼大的實力的,袁世凱練的軍隊,完全是他的私人部隊。大清朝基本沒有別的軍隊可以抗衡,一旦有事,那不就完全看別人臉色行事。

2.慈禧死後,清朝統治者作死,後面的一系列措施,連康有為,梁啟超這樣的保皇派都失去了。民心很重要的,慈禧雖然名聲不好,歷史評價不高。但是,在當時絕對是有極高的威望的。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不都是服服帖帖的。


如果慈禧不死的話,袁世凱是不可能有那麼大的權利的,也就根本不具備篡位的條件。

縱觀慈禧太后的一生,前後出現了不少的能臣幹吏,但是沒有一個人,具備犯上作亂的條件,這就是慈禧太后的政治能力所在,她老人家識別人才和駕馭人才的本事,可是相當了不起的,只是在治國方面就不咋的了。

曾國藩在平定了太平天國之後,勢力和聲望都達到了巔峰,可他依然不敢越雷池一步,至於為什麼,雖說因素很多,不過總歸一點,他曾國藩自認鬥不過慈禧這位老太太,所以也就放棄了賭一把的機會。

畢竟慈禧太后也是人,她也不可能長生不老的,到1908年的時候,她老人家已經73歲了,在清末時期,這個年紀已經相當大了,因為那個時期人的壽命和現在是沒法比的。


慈禧不死,革命黨一樣會起義,革命黨不斷起義,終有一天會成功,清庭怎麼辦?不管誰當權,一樣要啟用袁世凱,手握全部最精銳的軍隊,這樣的權臣哪個不造反?時事已經走到那一步,任誰當政都無法挽回滿清覆亡的命運,慈禧有武則天厲害嗎?慈禧比呂后厲害嗎?那倆啥結局,慈禧幸虧死的早,死晚點比呂后還慘。


慈禧是典型的不學有術,沒有家國情懷,只圖個人享受,但是玩弄權術絕對是高手,多少權臣、霸臣、驕兵悍將都被她收拾得服服帖帖,連左宗棠等眼長在額頭上,睥睨天下的豪傑也拜倒在她的腳下,俯首稱臣。袁世凱在慈禧跟前,只有發抖的份。


推薦閱讀:

慈安皇太后權利比慈禧大,為什麼默認立光緒為皇帝?
和珅跌倒,嘉慶為何仍難逃財政危機?
為什麼光緒皇帝大婚時,隆裕皇后走過的太和門是用紙紮的?
清代曾選定哪些歌曲作為國歌呢?
如果南明守住了江南的半壁江山,有機會重新北伐消滅清朝嗎?

TAG:清朝 | 袁世凱 | 慈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