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和西周的金文及秦的篆文,互相是傳承關係還是沒有關係?



(甲骨文)

感謝邀請。

甲骨文和西周的金文及秦的篆文,互相是傳承關係還是沒有關係?

簡單回答,是傳承關係。說詳細了,就比傳承關係還複雜一些。

甲骨文,特指1899年發現的刻於龜甲獸骨之上的使用於殷商的漢文字,所以又叫「契文(刻的文字)」、「龜甲獸骨文」。還由於是在河南安陽的殷墟發現,也叫「殷墟文字」。由此可知,甲骨文是因為「書寫」的載體而得名的。經百餘年的研究,專家們認定,甲骨文已經是成熟的漢字。


(金文)

西周的金文,也是因「書寫」「載體」而得名的,即銘刻、鍛鑄在青銅器上的漢文字。西周稱青銅為「金」,上面的字,就叫「金文」。據記載,中國在夏代,即已進入青銅器時代,但目前缺乏考古發掘的佐證。商周肯定是青銅器時代了,考古發現很多。當時,青銅器的禮器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鍾為代表,「鐘鼎」是青銅器的代名詞。所以,金文亦稱「鐘鼎文」。


(籀文)

秦的篆文,包含著「大篆」和「小篆」兩個階段。大篆,也稱「籀(zhou,四聲)文」,為秦國原來使用的漢字。小篆,則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書同文、車同軌」,命李斯用以統一六國文字的漢字。現代漢字,在此基礎上延續發展。

現代的學者們,多數認同漢字的演進過程是: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一些變體,如草書、行書)——簡體漢字。

如此來看,甲骨文、金文、秦篆,就是一種傳承關係了。

但若是詳細分析,這三種漢字間的關係,還不僅僅是傳承這麼簡單。

甲骨文,1899年發現,到現在為止,均屬商代盤庚遷殷(公元前1300年左右)至紂王被推翻的200多年間(有275、273、253三種說法)的文字。總共搜集到的甲骨文有4000多字,破譯2600多字。用途為三:主要是占卜的卜辭,還有記事和家譜。

金文,漢代已多發現鑄字的青銅器。從目前看,至少在商代盤庚時期,即已有了銘刻在鐘鼎上的金文。但當時,此種「銘文」字數甚少,一般1-5字,是「作器者之名」——這個銅器是誰製作的。所以,漢代許慎對「銘」字的註解是:「銘者,自名也」——刻上自己的名字稱為「銘」。

可見,甲骨文和金文,至少在商代的盤庚年間及以降,是同時存在的。區別是,二者所用的「書寫」「載體」不同;使用主體也不同,甲骨文為王室使用,金文則是由為王室服務的工匠使用。當然,從書法角度講也有不同,這個很好理解,一個是用刀在龜背獸骨上銘刻,一個是用「凸」或「凹」的形式鑄造在青銅器上,粗細、圓方等等不同皆可理解。但當時二者所用之字是相同的,有異體字屬於正常。

從這個角度說,當時的甲骨文和金文,就不是傳承關係了,而是同一種漢字在不同「書寫」載體上的各異表現形式而已。

如果說金文是甲骨文的傳承,主要表現在周朝。商滅以後,甲骨文逐漸式微——至少到現在沒發現周以後的「甲骨文」。而金文「異軍突起」。一是,青銅器上,作器者之名退居一旁,而王室記事成為主角——用途發生了變化。二是,內容由短變長。西周末年周宣王時期的毛公鼎的金文,有32行,497字(亦有將符號算入者,稱499字或500字)。甲骨文沒有了,只剩金文,肯定是傳承了。金文大約盛行了800年。

據金文專家容庚先生的《金文編》統計,現發現金文共3722個, 識別2420個。這些字所記錄的是當時祀典、賜命、詔書、征戰、圍獵、盟約等活動或事件。

傳承還有一層含義,就是在周朝後期,青銅器的銘文中,已出現「籀文」——大篆。相傳周宣王,命他叫「籀」的史官,編寫了識字教材《史籀篇》,採用了大篆字體。還有一種說法是,周宣王為了強化中央政權的權威,命「籀」故意把通行的一些字「繁」化,推出了大篆體。這兩種說法似乎都可信。

籀文,後來是秦統一中國前所使用的文字。

平王東遷,周朝衰落。公元前770年的東周,開始了五百餘年的春秋時期戰國時期。與割據爭霸相對應,語言文字上出現了「言語異聲」、「文字異形」的混亂局面。據記載,當時「寶」的寫法有194種;「眉」的寫法有104種;「壽」的寫法百種以上。字形也是參差多端。

據許慎的《說文解字·敘》記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不與秦文合者。斯作《倉頡篇》,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也。」這就是通常說的秦篆的產生。

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定都於鎬京和豐京(今陝西西安西南),經營近300年。雖然遷都之後,秦國文化相對落後,但秦國文字卻是漢字的正統。籀文代表了漢字發展的主流,六國文字則是支流。漢代稱秦文字為「西土文字」,稱六國文字為「東土文字」,並奉西土文字為圭臬。

可見,李斯的小篆系由籀文大篆沿革演變而成。李斯在籀文的基礎上刪繁就簡,廢除異體,統一了全國的文字。這種書體更為簡化,線條園勻,字呈豎勢。是漢字的一大進步,也是漢字發展史上一次重要的里程碑。為後來楷、隸、行、草諸書的進一步發展鋪平了道路。


(小篆)

以上就是甲骨文、金文、秦篆之間,既傳承又創新的關係了。

還要補充說兩點。

第一點。「篆」,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解釋:引書也。謂引筆而箸之於竹帛。這是個形聲字,從竹,從彖( tuàn),彖亦聲。「彖」為「緣」省略。「緣」意為「邊飾」、「裝飾」。「竹」為「筆」省略。「竹」與「彖」聯合起來表示「用筆寫美術字」。從以上解釋可以看出,「篆」體,不論大篆還是小篆,和「書寫」的工具有關,也和「書寫」的載體——竹、帛——有關。

甲骨文、金文、秦篆,三者的「書寫」工具不同,「書寫」的載體不同,但同為漢字是息息相因的。

第二點。古代,文字受制於最大的因素,是「書寫」的載體。這成為文字不容易傳播和普及,包括傳承的重大障礙。公元前3000年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如果不寫在泥板上,從而能被後人發現,誰知道那個時候那個地方有過記載人類文明的文字?甲骨文的衰落,是否與下面的因素有關呢——殷商的都城從山東遷到河南,甲骨還不難找到,而西周定都陝西,黃土高坡上龜甲獸骨都難尋了吧?

現在世界上普遍認為,中國公元前14-12世紀產生了甲骨文這樣的文字。原因只是被發現的殷墟甲骨文就是這個年代的,有實物作證。如果不是1899年金石家王懿榮的偶然發現,或許甲骨文就真的被作為藥材的「龍骨」全部吃掉了——「一口吃掉了殷商」。那就只能說漢字的歷史從金文開始了。金文的命運好些,青銅器不能吃,且都知道是「稀罕物」,就此得以較好保存。秦以後的文字,有了竹簡,不久又有了紙張,文字終於可以順利傳承了。

正因為古代記載文字的載體貧乏和不易保存。所以,對於漢字的歷史來說,也只能姑且按目前的發現來認識。


(賈湖契刻)

要說的是,甲骨文不一定就是漢字的「源」,很可能是接近「源頭」的「流」。河南賈湖遺址發掘,發現了距今8000年前的契刻符號。其與甲骨文有著驚人的相同——書寫工具相同,皆以利器把符號刻在龜甲、骨器上;記載內容相同,皆與占卜相關;造字原理相同,皆為事理符號。中國專家認為,「賈湖契刻的發現,為商代甲骨文的歷史源頭探索提供了可靠的證據」。

隨著國力的不斷增強,隨著科學及研究手段的不斷進步,對於漢字「源」和「流」的探索,也應該會迎來更翔實的好消息。


首先介紹兩個概念,今文和古文。漢朝時,有今文經學和古文經學之分。區別是今文經學由經師遞相傳授而來,起初無典冊,後來用隸書整理成書,隸書就是漢人口中的今文。而古文經學則是由對孔壁藏書的研究而來。孔壁藏書即孔子故宅牆壁中發現的經書,由戰國時文字所書,故稱為古文。

引入「今文」、「古文」的概念在於說明,在漢人眼中真正實用的文字在漢代是今文,即隸書。在先秦是古文。

那麼問題的重點來了,古文為何?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來梳理一下,先秦都有哪些文字。甲骨文、金文、(戰國)七國文字、大篆、小篆。上面提到的這幾種文字都可歸入古文,但又各有差別。其中,大篆、小篆算不上實用文字。大篆由史籀所作,故又稱籀文,但並未大範圍流行,鐘鼓文,鳥篆是其變體。小篆由李斯所作,主要用途在於碑刻、石印,也算不上實用文字。所以,先秦時,真正的實用文字為甲骨文、金文、七國文字。漢人恐怕無緣得見甲骨文,故依我之見,漢人口中的古文一般為金文和七國文字。

那麼甲骨文、金文、七國文字之間都又是什麼關係。我認為甲骨文是商周時的通用文字(除殷墟甲骨外,還有周公廟甲骨出土),金文和甲骨文是同一種書體。只不過由於不同的使用場合而體現出來的風格不同而已。至於七國文字,也是甲骨文/金文的自然演變,或許在我們當代人眼中,七國差別很大。試想,若真正差別很大,春秋戰國時,各國之間溝通交流豈不有很大問題。我想古文自有其結構特點,古人對其結構特點的掌握理解遠非今人可比,只要把握了其結構根本,字形的差別也許根本就不是問題。

實際上,在秦之前,漢字都是不間斷的連續穩定使用、演進、變化。其變化真正最劇烈還是在秦朝,由古文到小篆再到隸書。隸書到楷書的演變是很平滑的。在魏晉時沒楷書一說,那時叫真書。


從文字上判斷,傳承關係肯定存在,而且還影響到今天。從歷史上看,周取代商,秦統一中國具有一個同性,就是西方地方勢力的崛起,因此,不主體傳承難於提現王朝正統的繼承性,完全傳承又不能說明更迭的正當性。


推薦閱讀:

西周分封的特點是什麼?
穿越到西周真的會餓死嗎?
周宣王四十六年遇鬼身亡?
殷商出於東夷卻又進攻東夷,這裡的東夷是方位上的概念還是部落或民族上的概念?
有哪些值得推薦的關於夏商西周三代歷史的專業著作?

TAG:甲骨文 | 西周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