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氣象部門預測今冬形成拉尼娜的幾率大幅上升。拉尼娜對我國影響會有多大?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和厄爾尼諾一樣,拉尼娜其實是赤道東太平洋海溫持續異常的現象。不過出現拉尼娜的年份赤道東太平洋海溫會異常偏低,而厄爾尼諾年海溫則會異常偏高。
如果一定範圍的海水和常年相比持續偏低0.5℃並且達到6個月以上,就意味著發生了拉尼娜現象。
雖然是海溫異常,但是因為海洋-大氣相親相愛不分家,其實是一直在互相影響,互相反饋的。所以拉尼娜和厄爾尼諾其實也是一種氣候異常的現象。並且雖然源地在赤道東太平洋,但它們帶來的影響有點牽一髮動全身的意思,全球很多地方的氣候都會受到影響。
其實相比於厄爾尼諾來說,拉尼娜所帶來的影響還是要小一些的。
對於我國來說,比較明顯的一點是拉尼娜可能會導致我國出現冷冬。凍哭的概率可能會upupup!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的歷史統計顯示,從1950年以來,拉尼娜事件一共發生了14次,一共影響我國的17個的冬季。在這17個冬季當中,1950年的冬季沒有數據,剩下的16個冬季當中,有13個都比常年同期要冷一些。所以出現拉尼娜的時候,同時出現冷冬(特別是在南方)的概率還是挺高的。
不過也只是概率比較大啦,並不絕對。
具體到今年的話,半個月前專家們的會商的意見是,目前赤道東太平洋的海溫是略微偏冷的狀態。不過繼續發展偏冷更多形成拉尼娜的可能性也不大。至於今年到底是不是冷冬,現在冬天還沒來,一般每年冬季來臨之前氣候中心會組織會商進行氣候預測,然後要等每年冬季過去,才能根據實際的氣溫狀況給出一個判斷到底是不是冷冬,同時也會對預測結果進行檢驗。
謝邀。
說起拉尼娜,大家應該都不陌生。畢竟,在2016年,她也曾紅極一時。 拉尼娜一詞來源於西班牙語,原意為「小女孩」,與曾經也大紅大紫過的「小男孩」厄爾尼諾相對應,指赤道中東太平洋大範圍海面溫度持續異常偏冷的現象。而當厄爾尼諾出現時,這些區域的溫度將轉為異常偏暖。正所謂一陰一陽,冰火兩重天。
那麼,偏冷多少才能形成拉尼娜事件呢?
關於這個判斷標準,國際上還沒有完全統一的標準。比如海溫監測區域的選擇,中東太平洋那麼大範圍,不同的國家選取的監測區域就不同,也因此劃分為了NINO1區,NINO2區,NINO3區,NINO4區,還有NINO3.4區。此外,包括一次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的發生時間、結束時間、事件的強度、事件類型等判別都沒有統一的標準。
但就在今年2月,中國氣象局發布了《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判別方法》國家標準。標準中,選取的海溫監測關鍵區是NINO3.4區,即西經120°-170°,北緯5°到南緯5°的海域。具體標準為:NINO3.4區的3個月滑動平均絕對值達到或超過0.5 、且持續至少5個月,判定為一次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指數 0.5 為厄爾尼諾事件;指數 -0.5 為拉尼娜事件)。
如果發生了拉尼娜,會對我國造成什麼影響呢?有人也許會懷疑,拉尼娜發生地離我們那麼遠,會影響到我們嗎?這裡就要說到一個遙相關理論,即如果熱帶海洋的海溫、洋流發生了異常變化,大氣環流就會把這種信息由近及遠傳播開去,不僅使其周圍的地區受到影響,而且還會波及到非常遙遠的地區。 所以,即使拉尼娜遠在秘魯智利等地,但其影響卻會波及全球。
專家研究表明,在全球範圍內,當出現拉尼娜現象時,澳大利亞東部、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泰國和南亞容易出現暴雨洪澇災害。南美北部、非洲南部地區降水會增多,烏拉圭、阿根廷等部分拉丁美洲國家和東非赤道區域國家會比往年乾旱。
而對我國而言,拉尼娜來臨後,容易造成北方秋季降水偏多,秋汛明顯,秋颱風偏多偏強,冬季我國大部氣溫容易偏低。統計顯示,1950年以來,共發生14次拉尼娜事件,影響我國17個冬季。除1950年冬季無數據外,其餘16個冬季中有13個比常年同期更冷,偏冷比例高達80%。這主要是因為受拉尼娜影響,我國的冬季風往往偏強,冬季容易出現偏冷狀態。
最後還要說明一點,和厄爾尼諾一樣,拉尼娜只是影響氣候變化的因素之一。我們不能簡單地把拉尼娜期間發生的任何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都歸罪於它,同樣也不能說拉尼娜出現後氣候就必然產生某種特定的異常。
(原創回答,喜歡的話歡迎點贊,轉載的話請註明出處 O(∩_∩)O)
2017年滴冬天是暖冬。預防疫病。
2018年冬天會有大雪,桑樹都會死。2018年農民多憂。
今年但凡農曆八月行夏令,熱得不正常的地區,都適合再種一季麥子,會豐收滴。
感謝邀請。不知道為什麼邀請的我,這問題超出我的知識領域,科學是嚴謹的,不懂得不能隨意回答。如果有健康問題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
推薦閱讀:
※中國至今有什麼未解謎團?
※什麼是白蟻的天敵?
※梅爾維爾鯨vs龍王鯨,正面相遇誰是最終贏家?
※人為什麼會覺得心塞?
※為什麼大多數井是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