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羅丹的思考者是藝術品而不只是雕塑?
感謝誠邀。抱歉之前一直非常忙,加之美國與國內的時差有13個小時,所以沒能及時回復。請原諒!
您問為什麼羅丹的《思想者》是藝術品,不只是雕塑。我不太認同您的這種提法,我個人覺得《思想者》就是偉大雕塑作品,是一件藝術精品,為何要把這些屬性分開說呢?不過,既然要回答您的問題,我也只好按照您的思路去展開了。
羅丹(1840—1917),是西方近代美術史上最傑出的法國雕塑大師。他曾在義大利遊學期間,深受米開朗塞羅作品的影響,從而確立了自己寫實主義的創作方法,但他的寫實技巧又不同於文藝復興時期的那些大師,他的作品更凝鍊更具有力量感(如巴爾扎克和先哲群雕)。
您提到的《思想者》,它是源於1880年法國裝飾藝術博物館動工前,法國政府委託了羅丹為博物館的青銅大門做裝飾性的雕刻。羅丹決定以但丁的《神曲·地獄篇》為主題,創作群雕《地獄之門》,而《思想者》屬於群雕的諸多作品之中,也就是說《思想者》從一開始立意,就與偉大的詩歌藝術聯繫在一起了。
《思想者》居於《地獄之門》的中心位置,他實際是地獄罪行裁判者的形象。但是,羅丹卻賦予他新的內容,把他雕刻成嚴肅和深沉思索問題的勞動者。他有強有力的粗壯體魄,但卻被桎梏著、束縛著。似乎在他的思考中凝聚著對自己,對人類命運憂慮和關注的心情。這一藝術的處理形式,完全顛覆了過往民眾對於想像中的地獄罪行裁判者的形象。
《思想者》是《地獄之門》這尊群雕的統帥,他不但是這個「萬惡的世界」的目擊者,也是一個清醒而又痛苦的思想者。羅丹的藝術創作巧妙之處在於,讓《思想者》的形象包含著「靜和動」兩個對立的因素。靜,即沉思,是暫時的;動,即在強壯體魄中孕育著的無窮精力,是恆久的。
《思想者》從藝術結構和藝術手法上看,羅丹著重在表現「以物言志」,那是用藝術形象來表現一定的主題思想,從而達到一種哲學或人生態度的崇高境界。這是高度的藝術表現形式,從而使其成為經典。《思想者》更多的並不是強調作品本身,而是在強調其核心的內涵——思想,那是人類的不斷思考過去、現實與未來的思想,在地獄、人間與天堂之間的情緒的遊走。《思想者》,讓整件藝術作品,通過藝術形象來整合三重的的創作思想。
我們透過作品,能夠感受到一種超然的力量,它與觀看者心靈的運動激發出神奇的合力,從而產生藝術思想的撞擊與共鳴。任何觀眾看到這樣一件藝術大作,無不為之震撼,也遐想聯翩。
《思想者》被羅丹塑造成一個「非典型的思想者」的藝術形象,這不僅是人類每一個個體的代表,是人類總體的代表,也是未來未知世界靈魂的代表(載體)。
羅丹巧妙地通過對面部表情和四肢肌肉起伏的藝術處理,將思想者苦悶的內心情感生動地表現了出來。這種表面沉靜而隱藏於內的力量,會讓欣賞者自然地陷入深思,讓作品深刻的精神內涵與完整的人物塑造融於一體。
巨人彎著腰,屈著膝,右手托著下領,在靜靜的思考著人類整體發展的艱難和所經歷的各種苦難。深沉的目光以及有力的拳頭,觸及厚厚的乾裂的嘴唇的姿態,表現出是痛苦也是反抗的情緒。這些通過對面部表情和四肢肌肉起伏的藝術處理,生動地表現出來,例如前額和眉弓極度的向外凸出,雙眼又極度的凹陷,隱沒在暗影之中,增強了苦悶沉思的表情,小腿肌鍵的伸張與收縮,極力彎曲緊扣地面而保持穩定的腳趾,有力地傳達了這種痛苦的情感。這種表面沉靜而隱藏於內的力量更加令人深思。
雕像肢體的其他部分,羅丹也同樣處理得頗有匠心。如雕像的雙腳,不是與地面平行平平地貼放在地面上,因為雕像腳下的地面是傾斜的,所以雕像的雙腳不是平放而是傾斜著「搓」在一個斜面上。這就使得本來可以與地面構成一種穩定的平衡、平平穩穩地支撐身體的小腿和腳的動作,變得不穩定,有了一種向下的力,向下的失衡的趨向;而腿部平置在地面上時,原本可以自然放鬆的小腿和足部,為了克服這種失衡,也變得緊張起來。這個向下「搓」的動作使得足背和脛骨前肌群被拉伸、展開,又使小腿後側的肌肉更加收縮,而足趾為阻止腳 掌在斜面上的下滑,也緊張地彎曲摳抓地面。於是,整個小腿和足部都因此而處於十分緊張的狀態。
《思想者》是羅丹最著名的一件藝術傑作,它在人類社會生活中一直都起著很大的作用。尤其在20世紀初,人們把它作為一種改造世界力量的象徵。正因為如此,您會把《思想者》首先看作是藝術品,然後才看作是一件雕塑。
推薦閱讀:
※達芬奇《救世主》4.5億美元成交,怎麼看名畫和別墅越來越貴的情況?
※家裡裝修,想買點牛逼哄哄又不太貴的畫 有什麼推薦么?
※如果名畫和贗品沒有區別會怎麼樣?
※Robert Ryman 的空白畫作 Untitled(《無題》)好在哪裡?為什麼估價高達 2000 萬美元?
※如何從藝術的角度鑒賞這幾幅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