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沒有痛風?
早上起來痛風發作了,突發其想,很好奇古代人怎麼治療這個病
古代有的是痛風啊,中外都有。
補充一下,痛風在古代被認為是富貴病,TMD也確實是富貴病,當時的窮人飯都吃不飽怎麼能得上痛風。
Lee將軍說了幾個外國人,我說個有名的中國人吧,忽必烈。
忽必烈因為長期大量飲酒,導致晚年痛風嚴重,馬都上不了,非常痛苦。
我再補充一個我知道的最古老的痛風患者:
Sue the dinosaur
是世界上現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具雷克斯暴龍化石。它是由美國古生物學家蘇·亨德里克森於1990年8月12日在南達科他州西部發現的,因此以她的名字命名。芝加哥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在1997年10月4日紐約索斯比拍賣行主持的拍賣中以836萬美元購得。
The Tyrannosaurus rex specimen known as "Sue", however, is believed to have suffered from gou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out#cite_note-Rothschild-74
痛風是屬於中醫「痹證」範疇,由於脾腎功能 失調,脾失健運,致使濕濁 內生;腎分清泌濁的功能失調,則濕濁排泄障礙,此 時若又酗酒暴食、勞倦過度等,則促使濕濁流注於 關節、肌肉,造成氣血運行 不暢而形成痹痛,也就是 痛風關節炎。如濕濁之邪 進一步傷於腎則可導致腎損害,導致痛風性腎病,甚至慢性腎衰。中醫辨證分型施治,有良好效果。 濕熱痹阻型 症見關節紅腫熱痛,腫脹疼痛劇烈,筋脈拘急,手不可近, 更難下床活動,日輕夜重, 舌紅苔黃、脈滑數。治宜清 熱除濕、活血通絡。方用宣痹湯加減
脾虛濕阻型 症見關節酸楚沉重、疼痛部位不移,關節畸形、僵硬,有痛風石,自覺氣短,納呆不飢,舌淡紅苔白膩,脈濡而數。治宜健脾祛濕、泄濁通絡。
肝腎虧虛型 症見痛風日久,關節腫脹畸形,不可屈伸,重則疼痛、腰膝酸軟、肢體活動不便,遇勞遇冷加重,時有低熱,畏寒喜暖,舌淡苔薄白,脈沉細數或沉細無力。治宜補益肝腎、除濕通絡。方用獨活寄生湯加減。 寒濕痹阻型 症見肢體關節疼痛劇烈,紅腫不甚,得熱則減,關節屈伸不利,局部有冷感,舌淡紅苔白,脈弦緊。治宜溫經散寒、祛風化濕。方用烏頭湯加減
秋水仙鹼是西醫治療痛風,特別是重症急性發作時的首選藥物,它可以使90%以上患者的疼痛和炎症在12小時內開始消退,48小時內消失。但是,如果您看一看秋水仙鹼藥物說明上的不良反應能嚇一跳:除了胃腸的不適反應外,嚴重者還會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腎功能衰竭、腎病綜合征等,讓人望而卻步。高中生肯定熟悉,用於製備植物多倍體
我國古人雖然不知痛風時血尿酸升高,也沒能提取秋水仙鹼這類藥物,但在千百年的實踐過程中,已發現痛風與風寒、飲食等有關,並形成了不同於西方醫學治療痛風的方葯和策略。中醫治療重視辨證論治,針對不同的病因病機、分期、分型,結合患者的年齡、體質、發病時間、季節及發病時的臨床表現,遣方用藥,改善患者的生理指標,達到減少西藥用量、減輕毒副作用的目的。
中藥外敷治療也是中醫治療痛風的優勢之一,因其藥力直達患處、療效顯著,深受百姓歡迎。中藥葯敷方主要由通絡止痛的藥物為主,再根據患者的具體癥狀選擇清熱葯、斂瘡葯等。
對於生理指標恢復正常,但是癥狀沒有改善的患者,可以選用耳穴或按摩等方法。耳穴治療不僅比體針方便,療效也獨特且持久,既能治病也能防病。耳穴治療在止痛方面療效顯著,同時還能消炎、改善微循環、鬆弛肌肉痙攣等。
痛風,是長期嘌呤代謝障礙、血尿酸增高引致組織損傷的一組疾病。由於尿酸在人體血液中濃度過高,過多的尿酸鹽就會形成針狀結晶,沉積於關節、軟骨、滑膜及腎臟等組織內,引起局部刺激,最終引發關節炎、腎損傷、尿路結石等疾病。因其發作和緩解如風一般來去匆匆,故名曰「痛風」。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腎病內分泌科李靖博士介紹,痛風屬於代謝綜合征,因此肥胖人群和已患有「三高」的人群應當格外注意。「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痛風就像是一座冰山,就看是先露哪個角。也許現在還沒有痛風的癥狀出現,但它仍是非常大的潛在威脅
摘自網上
有的是
從亞歷山大和愷撒到腓特烈和拿破崙,很多人都有嘛
我碰巧找到點資料,好像挺有意思,我看看挑重點翻譯一下啊
==================================================================
希波克拉底就已經提出了和酒、食物、性慾有關係,這應該是較早的治療手段
東羅馬時期的君士坦丁堡醫生們就建議服用秋水仙
1653年,英國的藥草專家尼古拉斯·卡爾培波,在著作《卡爾培波藥草志》中提到用山葵和羊角芹(痛風草)可以消除痛風的疼痛
但是還有一些奇葩的方法,下面這個是16世紀的
這個口味略重,我反正是把持不住了...
【烤一隻肥鵝,裡面填進剁碎的小貓、豬油、香、蠟和黑麥粉,必須吃下去】(卧槽我要醫鬧)
17世紀的一個醫生髮明了一種飲品,據說可以治痛風
【把番瀉(瀉藥成分)、甘草、香菜籽、葡萄乾放進白蘭地里泡酒喝】
我?寧願去喝中國最好喝的飲料去....
還有18世紀發明的SPA治療法——當時認為SPA包治所有慢性病
後來18世紀出現了杜佛氏散(鴉片混吐根),拿它來止痛,兩三個小時就好了
再後來化學發展了,有了很多所謂的痛風特效藥
一種含有檸檬酸鋰和哌嗪(大夫們,我問下,檸檬酸鋰是精神病用的葯對吧....)
另一種含有碘化鉀、愈創樹脂、旱芹粉(查了下這玩意確實對症,可是碘化鉀什麼鬼)
居里夫人發現X射線以後,出現了X射線療法,還有喝【被輻射污染過的水】治痛風的...
========================END========================
卧槽,要是早生幾百年,都得被活活治死......
有。雖然沒有獨立的命名,但是痛風是痹症(中醫病名的一種),而且有特效藥。
古代痛風可以算是貴族男性的常見病。例如元世祖孛兒只斤·忽必烈就患有痛風。
在漢代藥物學著作《神農本草經》和西晉《名醫別錄》中有一些藥物就適合拿來治療痛風。(以下內容摘自《經史證類備急本草》宋·唐慎微)
龍膽 味苦,寒、大寒,無毒。主骨間寒熱,驚癇,邪氣,續絕傷,定五臟,殺蠱毒,除胃中伏熱,時氣溫熱,熱泄下痢,去腸中小蟲,益肝膽氣,止驚惕。
這味藥適用於痛風性關節炎急性期,尤其是以關節紅、腫、熱、痛為主要症狀的情況。
獨活 味苦、甘,平、微溫,無毒。主風寒所擊,金瘡止痛,賁豚,癇 (音熾),女子疝瘕。療諸賊風,百節痛風無久新者。
這味藥同樣適用於痛風性關節炎急性期,不過使用初期可能使疼痛加劇。對使用雙氯芬酸鈉、西樂葆等藥無效,同時有糖皮質激素使用禁忌症的病人尤其適宜。
秦艽 味苦、辛,平、微溫,無毒。主寒熱邪氣,寒濕風痹,肢節痛,下水,利小便,療風無問久新,通身攣急。
這味藥經常和獨活配伍使用。
牛膝 味苦、酸,平,無毒。主寒濕痿痹,四肢拘攣,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氣,傷熱火爛,墮胎,療傷中少氣,男子陰消,老人失溺,補中續絕,填骨髓,除腦中痛及腰脊痛,婦人月水不通,血結。
經常和獨活配伍使用。
桑上寄生(即桑寄生) 味苦、甘,平,無毒。主腰痛,小兒背強(巨兩切),癰腫,安胎,充肌膚,堅發齒,長鬚眉,主金瘡,去痹,女子崩中,內傷不足,產後余疾,下乳汁。
適用於痛風痛連至髖關節。
乾地黃 味甘、苦,寒,無毒。主折跌絕筋,傷中,逐血痹,填骨髓,長肌肉。作湯除寒熱,積聚,除痹。主男子五勞七傷,女子傷中,胞漏,下血,破惡血,溺血,利大小腸,去胃中宿食,飽力斷絕,補五臟內傷不足,通血脈,益氣力,利耳目。生者尤良。生地黃 大寒。主婦人崩中血不止及產後血上薄心悶絕,傷身胎動下血,胎不落,墮墜折,瘀血,留血,衄鼻,吐血。
常使用生地黃,在急性期使用,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發熱並止痛,但可能導致腹瀉。
朮 味苦、甘,溫,無毒。主風寒濕痹,死肌痙(巨井切)疸,止汗除熱,消食。主大風在身面,風眩頭痛,目淚出,消痰水,逐皮間風水結腫,除心下急滿及霍亂吐下不止,利腰臍間血,益津液,暖胃,消谷,嗜食。
為菊科植物白朮和蒼朮,較大劑量使用時對痛風性關節炎,並伴隨肌肉疼痛的患者有效。
現代醫學治療痛風有一套常規的用藥方法,有效率較高,如果存在痛風石,需要通過手術取出。
某些急性期經現代醫學常規治療療效不佳及反復發作者可採取中醫治療方法。
中醫常規治療痛風常使用四妙散或加味四妙散等。
臨床也有短期(1至2天)使用龍膽瀉肝湯(方劑中使用無腎毒性的木通)治療中青年人患痛風性關節炎,並伴隨發熱,足趾疼痛者。
東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有《中風曆節病脈證並治》一篇:「諸肢節疼痛,身體魁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藥知母湯主之。」
這是治療各種痹痛陰證的祖方。方劑中有除痹祛風,散寒降逆,通經定痛的藥物,更重用白朮,並除筋骨肌肉皮膚之痹,對痛風性關節炎,紅腫熱不明顯,疼痛時間較長,伴惡風寒者有效。方劑中附子有毒,需要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唐代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中引用《古今錄驗》獨活續斷湯,增損創製獨活寄生湯:
「夫腰背痛者,皆由腎氣虛弱、卧冷濕地當風得之,不時速治,喜流入腳膝為偏枯冷痹緩弱疼重、或腰痛攣腳重痹,宜急服此方」
對一些老年病人,痛風性關節炎,紅腫熱不明顯,使用雙氯芬酸鈉及塞來昔布(西樂葆)效果不佳,及有糖皮質激素使用禁忌症的病人有效,使用初期可能導致疼痛加劇,故需要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以上治療方法、藥物、方劑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必須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獨活,微溫,無毒。主治諸賊風,百節痛風無久新者。 ——梁代陶弘景《名醫別錄》
痛風病的歷史到底有多久?歷代又有多少名人慘遭毒手呢?
現代大量科學的研究表明,除鳥類、禽類、爬行類動物及高等哺乳動物(靈長類包括人類)外,其他的動物是不能得痛風的。原因這些動物體內有一種叫尿酸氧化酶的存在,可以將動物體內的嘌呤氧化成尿囊素和水,而尿囊素是極易被動物體排泄的物質,所以即便這些動物想,也是沒法患痛風的。而這也間接地表明,從物種角度來說,痛風可以算是人類這一群體的自帶天賦。所以這下子,痛風的歷史可能比你想像的還要久遠。
雖說痛風是一種帝王病,但歷史上第一位「罹患」痛風的人,可能並不是一位帝王。早在古巴比倫時代即被確認為一種疾病,是古代流行的疾病之一,特別是在埃及、希臘、羅馬鄧宮廷中盛行。據埃及的考古學資料,在很早的骨骼遺骸中就發現了痛風的線索。考古學家在埃及的一個古墓中發現了三個有價值的證據:
第一,在一個老年男性拇指骨骼上有一個包塊,經化學分析鑒定是尿酸鹽。
第二,在一個至少7000年前的木乃伊上,發現了古老的尿酸鹽腎結石,該結石雖不能證明是痛風所致,但有10%~20%的可能性。
第三,從公元前1500年埃及的草藥處方印章翻譯出,這些草藥是屬於紅花屬的秋水仙鹼類。
而真正有史料記載的第一位痛風病例,其實是聖經中的亞撒皇帝,俗稱「痛始(屎)皇」。順帶一提,聖經其實也是歷史上最早記載痛風的書籍。
痛風之所以被稱為「帝王病「 是因為該病最早是在歐洲一些
國家的帝王將相等富貴階層的人群 中間流行。繼「痛始皇」之後,歐洲很多國家的帝王及家族先後患痛風 。而其中最典型的,要數聖羅馬皇帝查爾斯五世和他的兒子菲利普二世。
聖羅馬皇帝查爾斯五世(1500 ~1588),28歲時患痛風病, 半生受盡痛風的折磨。後來他的兒子菲利普二世不到30歲就患痛風,65歲致殘,衣食不能自理, 後死於痛風腎病及手術後感 染 。
事實上,從這個時段,學者們已經開始注意到了痛風的遺傳性。
而在痛風肆虐的國家中,最慘烈的則要數法國王室。在1328 ~ 1830年的半個世紀中, 法國20位國王中 , 就有路易七世、十六世等十多位王國及王子遭受了痛風病的摧殘
。 痛風病給 法 國及國王家族造成的災難,Copeman作了詳細描述 。
相距不遠的英國王室,自然也無法逃過痛風的魔掌。都鐸王朝利七世、八世及安尼皇后、財政大臣塞西爾.威廉及兩個兒子都未躲過痛風病的磨難。CeccarelliG和MarsonP記載了羅馬教皇 Pius III(庇護三世)、PiusII (庇護八世)、Julius II (朱里斯二世 ) 、Julius (朱里斯三世)及聖徒患痛風的慘狀
。
痛風給法蘭西政治產生過深刻的影響。正如英國政治家威廉·坦普爾,在1676年與法國談判時痛風發作而不無尖刻地說:「我看到一個大國的議員們,因為他們的統治者們痛風發作,時而強硬時而膽小。」 嘲笑他人,無論如何也掩蓋不了自身的痛楚。英國都鐸王朝並沒有逃脫痛風的摧殘和磨難。該王朝的第一位—亨利七世,在和伊麗莎白公主完婚時,其婚期就因痛風發作而不得不延期。亨利八世及斯特丹特皇后安妮亦患有痛風。英國的財政大臣、弗蘭西斯巴赫勛爵賽西爾·威廉,在劍橋讀書時就是個酒鬼,因此促發了痛風,但並未影響他被伊麗莎白女王的提拔,而成為歐洲最有權力的人物。當然,他也毫無保留地將痛風遺傳給了他兩個兒子。(摘自《歷史上哪些痛風的偉人》)
而上面這些資料,只是有相對可信文獻的記載。要是把疑似痛風的帝王及名人也列出來的話,估計完整的名單也夠繞操場好幾圈的。
國內:忽必烈、李綱(唐太宗時期的太子少師)、盧照鄰(初唐四傑,據說最後因無法承受疼痛投河二四)、中唐的著名詩人白居易和文學家劉禹錫、清代書畫家高鳳翰等。
國外:馬其頓亞歷山大大帝,本傑明·富蘭克林,路易十四,拿破崙、查理五世、牛頓、但丁、司湯達、莫泊桑、米開朗琪羅、牛頓、達爾文、馬丁·路德·金、亞歷山大大帝、腓特烈大帝、歌德、莫泊桑、文藝復興時期的達·芬奇和米開朗琪羅。
誠然,歷史的真相往往殘酷,但是咱現在是21世紀了,對於痛風的治療有很多效果不錯我藥物。打敗痛風先從認識痛風開始。所以堅持科學治療,我們個個都是健康生活的好手!
《靈樞.周痹》
類風濕性關節炎 眾痹
痛風 周痹
治療方法:針刺
中國古代就有痛風的說法。
元·朱丹溪《格致餘論》中有一篇題目就是《痛風論》。並且他對痛風形成的原因以及治療思路都有描述:「痛風者,大率因血受熱已自沸騰,其後或涉冷水,或立濕地,或扇取涼,或卧當風,寒涼外搏,熱血得寒,氵於濁凝澀,所以作痛;夜則痛甚,行於陰也。治法以辛熱之劑,流散寒濕,開發腠理,其血得行,與氣相和,其並自安。」其後並附幾則朱氏治痛風的醫案。
由朱丹溪的弟子所整理而成的《丹溪心法》中亦對痛風進行了論述:「(痛風)四肢白節走痛是也,他方謂之白虎歷節風證」。在治療用方上,書中記載了治上中下痛風疼痛的方,後世有些醫家稱其為上中下痛風方。
又,痛風一證其實歸在中醫痹證的範疇內,而痹證的提出,則早在《黃帝內經》中即有記載。推薦閱讀:
※作為一名推拿師,如何保持體力,使自己不過分疲憊?
※用減壓罐拔罐可以看見罐壁有水汽,是說我體內有濕氣嗎?
※怎樣儘快消除拔罐痕迹?
※怎麼理解 「大部分中藥材含有腎毒」 這種說法?
※如何看待66種中藥材進入歐洲藥典這篇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