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京劇和鼓曲都有音配像,相聲卻沒有?

如題。


你說讓高曉攀給郭德綱配音,觀眾看了樂的前仰後合,這算誰給逗樂的?


詞兒不固定,說話還有停頓,外加虛字墊字口頭語兒,不如規規矩矩四六八句兒的好配。
要不為嘛雙簧慢呢……


反對樓上的所有提到「相聲TV」的答案。相聲TV是用相聲原聲做旁白演小短劇,對話時才用口型配上原台詞,和全程音配像完全是兩個概念。至於《快樂驛站》,那玩意兒也能叫「音配像」?

我個人理解的「音配像」,就是狹義的,按照舞台上演出真實場景,由演員(或者加上樂隊)復原真實演出實況的配像錄製。相聲也有音配像,但是極少,據我所知有姜昆李文華的《棒打與溺愛》《北海游》《如此要求》等幾段,而且配像時姜昆一直在抓口型,表情和動作都僵硬不自然,因此這些東西也幾乎沒有觀賞性可言。

京劇、鼓曲音配像有兩個初衷,一個是早年間大師流傳下來的老唱片錄音,由弟子或者再傳弟子音配像,從影像上恢復當年大師演出風采,比如楊寶森、荀慧生的音配像,比如姚雪芬給王佩臣配像,比如姚士泉給劉寶全配像(最後這個不算……);另一個是演員盛年時實況或者靜場錄音,代表了他的藝術巔峰,但是晚年又希望給這些資料配上完整視頻資料,於是有了駱玉笙的晚年靜場配像,有了董湘昆的笑不絲兒配像系列,也有了白奉霖的傳奇錄音過後若干年的配像系列。總之音配像的最終目的,都是增加原版音頻資料的可觀賞性。

相聲不一樣,首先京劇、大鼓基本跟著伴奏就能唱下來,有板有眼,跟著板眼走嘴型就能精準地對上,整個動作身段也跟著走,而相聲在台上的尺寸是根據觀眾的反饋而變化的,原版音頻的尺寸可快可慢,而且有時候台詞也會有些許變化,因此配像時演員的口型極難對得上(看姜昆的音配像就不難發現,姜昆幾乎是聽著錄音逮著自己嘴型),勢必帶來心理上的緊張,表現出來就是動作、神態、口型上的不自然,導致觀賞性極差。這也是為什麼只有姜昆音配像而且效果不好的原因。

所以對於相聲演員來說,如果想留下視頻資料,與其音配像給自己找罪受,不如直接錄製靜場視頻,比如馬三立;如果覺得效果尷尬,不如學吳兆南魏龍豪,後期加上笑聲特效……


才明白音配像是什麼意思,相聲TV和快樂驛站確實不算。


《糾紛》《釣魚》《空城計》,多好的相聲TV,實現了成功的再創作。


因為這門藝術太高…


音配像的技術現在基本用於歌手假唱了····
說白了不管是京劇還是鼓曲,你再怎麼唱都有音樂管著你,什麼時候張嘴什麼時候閉嘴一秒都錯不了,一鏡到底的音配像並不那麼難
再說相聲 音配像的演員什麼時候張嘴就很難把握,快一秒慢一秒看的都假,所以雖然理論上不是完全做不出來,可是實際上是個費力不討好的活。
再說說旁的。相聲是語言的藝術,主要是靠聽不是靠看,聽大保鏢你就為看個刷刀花,讓兩人費勁巴力的對三十分鐘口型,耍30秒刀花,這不有病嗎。
還有一些演員是個性比較鮮明的,比如小嶽嶽的賤笑,你找個人來配像,真的能有效果嗎?未必吧
所以相聲的音配像,即難以實現,又沒有什麼實際意義。所以還是不要瞎想了,好好表演吧


有哇!我記得姜昆李文華有一段是音配像。


因為相聲是語言的藝術,配不像。


我在網上搜到了,姜昆和李文華老師的相聲,真的有音配像……可以感受一下


KTV曲庫還有相聲呢 有多少人對著口型說過 請來留個言


拍劉寶瑞相聲的電視劇算么


有相聲tv


推薦閱讀:

余叔岩先生和譚鑫培先生誰好?
請問《三俠五義》評書誰說的好?
二人轉《西廂》賞析?
大鼓《探晴雯》「釧松怎擔重添病。。。尋芳除是卜他生。」是什麼意思?
「能夠開宗立派的,在當時都是特立獨行的」汪涵老師對王珮瑜老師說的這幾句話有道理嗎?

TAG:京劇 | 相聲 | 曲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