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跳出自己的「心理舒適區」真的能夠讓人們取得更大的成就嗎?
在很多勵志圖書中都曾看到「心理舒適區」的概念,它是指人們習慣的一些心理模式,是讓人感到熟悉、駕輕就熟時的心理狀態,如果人們的行為超出了這些模式,就會感到不安全、焦慮,甚至恐懼。
這類勵志書籍大多提倡人們要勇於跳出自己的「心理舒適區」,這些概念可有心理學依據?
不斷違拗自己的「心理舒適區」真的能夠為人們帶來更大的成就嗎?本題來自知乎圓桌 ?我很焦慮,更多焦慮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心理舒適區是一個科普心理名詞,概念是比較寬鬆的,並沒有嚴格的學術定義。心理舒適區很好地說明改變自己帶來的不適感是成長的必然,不能因為不舒服的感覺而迴避成長(改變自己)。
乍看心理舒適區這個概念,大家都會覺得很有道理,有受啟發。可是仔細一想,我在舒服圈裡(心理舒適區)過得很自在,為什麼一定要我跳出舒服圈呢?例如,我做教師這份工作做得得心應手,每天工作生活也很愉快。如果不能一直待在舒服圈,我是不是要辭掉教師工作,噹噹醫生、律師什麼的,擴大自己的舒服圈呢?按照這麼理解,心理舒適區的理論簡直荒謬之極。
但是要跳出心理舒適區的說法在很多時候又顯得那麼有道理,一個內向孤僻的學生應該要勇於走出自己的心理舒適區擴大交際範圍,這樣的說法又往往是正確的。
那麼問題來了,我到底要不要跳出舒服圈?或者應該這麼問,我到底什麼時候該跳出舒服圈?
我還是用圖像的方式來表達比較清楚吧。自從上次寫了情緒為什麼會反覆的答案之後(情緒為什麼會反覆? - 蔡中元的回答),我有點喜歡上這種表達方式,直觀形象。
我們為什麼想跳出舒服圈?因為我們想成長,成長的動機來源於自己的追求和社會的期待(可能還有很多其他因素,我盡量簡化我的理論模型,不求完美,但求明了)。例如,我想跳出總是宅在家裡的舒服圈是因為我想增強自己適應社會的能力(自己的追求),或者也可能是你的爸爸媽媽希望你能提高交際能力(社會期待)。
那麼就可能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一、當成長動機(自己的追求或社會期待)與舒服圈落差較小,那麼來自內部壓力較小,反之則較大。
當我的心理舒適區既符合自己的追求也符合社會期待,那麼就不存在跳出舒服圈的必要了。例如,教師工作我得心應手,也是我的追求,也符合社會對我的期待,那我幹嘛要換工作呢?
二、我的追求和社會期待的偏差可能會影響跳出的動力。
例如,周末要戒掉打電腦的習慣安排複習任務,如果只是父母的要求(社會期待),並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那麼跳出這個舒服圈(戒掉打電腦)的動力就會較小。如果這既是父母的要求,也是自己想做的事,那麼跳出舒服圈的願望會更強烈一些。
三、社會期待、我的追求和我的舒服圈重合度越高,那麼幸福感就越強
另補充:
1.心理舒適區鼓勵的是【擴大】舒服圈,而不是【跳出】舒服圈。
還是以我自己為例,我教師工作做得得心應手,但是為了讓自己不跟社會脫節,我應該在做好教師這份工作的基礎上,多走出學校,出去走走,了解外面的世界,這樣就【擴大】舒服圈了。而不是不當教師了,【跳出舒服圈】,換一份不熟悉的工作。
不符合自己追求和社會期待的事不值得嘗試,例如我對醫學不感興趣,雖然它在舒服圈以外,但他對我來講不值得讓它成為我舒服圈的領域。
例如,殺人放火的事情我也不熟悉,因為它違反法律和道德,所以不可以嘗試。
要回答題主的問題,首先我們要先來弄清楚一個概念:
什麼是「舒適區」?
舒適區(comfort zone)最早是地理上的概念,用來形容那些氣候宜人、四季如春的地區。隨後,它慢慢衍生出了心理學的含義。Alasdair White在2009年提出的定義是:人把自己的行為限定在一定的範圍內,Ta對這個範圍內的人事都非常熟悉,從而有把握保持穩定的行為表現。在舒適區里,「我們的不確定、匱乏和脆弱都降到最低,我們認為自己擁有足夠的愛、食物、才能、時間,能夠獲得足夠的欣賞,我們能感受到自己的控制力。」(Brown, 2010)
一個人的舒適區範圍是不斷變化的。它會隨著你對自己的突破不斷拓寬。它也會隨著外部事件的影響而變小——通常是在我們生活的不穩定性增高,遇到社會、政治和經濟上的困難的時候。比如,在911災難後,大多數人都更容易感到脆弱和恐懼,因為他們的舒適區變小了(Tugend,2011)。
舒適區對於每個人的標準是不一的。在有些人的想像中,「走出舒適區」一定是要去嘗試一些常人看來是刺激、危險的事情,比如辭掉高薪工作改行,或者退學去創業,但事實上並非如此——只要一件事對於你來說是全新的、陌生的,就是對你已有舒適區的挑戰。對於有的人來說,辭掉一份在老家的體制內工作,去大城市打拚是冒險;對於有的人來說,選擇離開北上廣、回到家鄉做一份安穩的工作才是跨出舒適區。
關於題主問到的:勇於跳出自己的「心理舒適區」,這些概念可有心理學依據?有心理學家的研究證明:
站在舒適區的邊緣 ,可以保持「最佳焦慮」。
舒適區就是讓一個人最熟悉、待著最舒服的那個地方,在其中,我們的焦慮水平會非常低。但是,如果一直只站在舒適圈裡,我們的領域可能就永遠無法拓寬,就只能在可選範圍很有限的已知區域里選擇生活。因此,如果你需要不斷地進步,就要走出舒適區。只不過,走出舒適區就意味著你將遭遇陌生和不確定的因素,你的焦慮水平會提高,產生應激反應。
什麼是走出舒適區的正確方式呢?有一種形象的說法,叫做站到「舒適區的邊緣」,既不是完全退縮在舒適區里,也不是過於冒進。在舒適區的邊緣上,你會一直維持著「最佳焦慮水平」。
1908年,Yerkes和Dodson做了一個著名的實驗,發現焦慮水平和表現水平的關係呈一個倒U形曲線,因此也被稱為「Yerkes-Dodson曲線」:
他們發現,當大鼠的焦慮水平很低時,表現水平也很低;而當受到一定水平的刺激而不斷增加焦慮時,大鼠的表現會越來越好;在某個特定的焦慮水平上,能夠使大鼠做出最佳表現。但如果焦慮超過這個最佳水平的話,將會因為壓力過大,又逐漸降低表現。
隨後的研究者,將能夠激發最佳表現的焦慮水平稱為「最佳焦慮」(optimal anxiety);它是一種「有建設性的、讓我們充滿創造力的不適(Constructive Discomfort)」。與「舒適區(焦慮較低的狀態)相對應,將處在最佳焦慮的狀態稱作「最佳表現區」,而將焦慮過大的狀態稱作「危險區」。無論是過於舒適(一直停在最佳表現區),還是過於冒險(一下子跳出舒適區太遠),都不利於我們激發創造力,做出良好的表現(Tugend, 2011)。
值得注意的是,每個人對於壓力的承受能力和應對方式都是不同的,最佳焦慮水平也是不同的。不過,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找到自己的最佳焦慮水平,來不斷拓展舒適區的外延。
你在生活中可能遇到這樣一個現象:過去讓你驚喜和特別快樂的事,變得平常乏味。這種現象被稱為「享樂適應」(hedonistic adaptation),它是指一種人類的自然趨勢:在短時間內,新事物留下的印象從特別深刻變得普通。
這看似不是一件好事,但正是這樣的自然趨勢,會讓人自然地適應過去對自己來說非常強烈的刺激。是同樣一個原理,也會讓曾經對我們來說很重大的挑戰和困難,變得尋常、得心應手。——前提是,你一直處在持續應對這種挑戰的過程中。
隨著你總是咬牙堅持站在舒適區的邊緣,總是讓自己處在一種「最佳焦慮」中,漸漸的,你的焦慮會自然的降低,你開始覺得站在這個位置並不會讓你不適——此時,你的舒適區就已經擴大了。你需要做的,是再次向外邁出小小一步,繼續逼近舒適區的邊緣。這個過程就是成長持續發生的過程。站在舒適區的邊緣時,你所感到的那種不舒服,就是我們所說的 「有建設性的不適」。
一個人留在舒適區里的時間越長,難以改變的惰性越大。勇氣往往是一鼓作氣的,太久的不成長,會不斷削減一個人對自己的信心。而如果你持續追求新的目標,你會越來越願意嘗試做出各種各樣的改變。
再回答題主的最後一個問題,突破自己的「心理舒適區」真的能夠為人們帶來更大的成就嗎?這裡想要告訴題主的是:
在跨出舒適區後,你需要持續的改變。
跨出舒適區其實只是第一步。James Prochaska等人在1977年提出了行為改變的階段變化模型(stages of change model),它的核心觀點是,行為的改變是由一連串事件(各個階段事件)組成的連續的過程,而不是一個獨立的事件(Prochaska DiClemente, 1986)。也就是說,改變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你評估自己的狀態和階段,然後一步步地、有針對性地推進。
改變的階段變化模型在被提出後,在各種行為的促進上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它的核心理論是,任何一項行為(不管是減肥還是失戀還是換工作)的積極改變都必經以下6個階段:
1. 前意向階段(Pre-contemplation):也稱為「無打算」(Not ready)階段。在這個階段,個體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存在問題,可能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也都沒有改變自己行為的打算。如果你在這個階段,你需要有一個關心你的人來幫助你發現你的問題,告訴你為什麼需要改變,你的行為可能存在哪些不良影響。
2. 意向階段(Contemplation):也稱為「打算轉變」(Getting Ready)階段。此時,個體意識到了行為存在的問題,同時也能夠明白改變可能帶來的好處,有計劃在未來6個月內行動,但同時意識到改變會有一些困難障礙。但此時,個體還沒有下決心要改變。
3. 準備階段(Preparation):也稱為「準備轉變」(Ready)階段。此時個體已經下定決心要改變,且已經打算近期就改變自己的行為。
4. 行動階段(Action):這個階段是指在過去的6個月內,行為已經開始有所改變。在這個階段,個體需要大量的社會支持,身邊的人要經常對Ta強調長期堅持的好處。
5. 保持/鞏固階段(Maintenance):是指新的行為已經持續6個月以上,改變已經發生了,但在這個階段,個體仍然需要長期支持,預防舊問題的複發。
以上5個階段其實已經囊括了一個人行為進行正向改變的階段,但是,改變還有一個階段:
6. 複發階段(Relapse),指的是人的行為隨時隨地都有返回至原先狀態的可能。如果進入了複發階段,就應該評價複發的原因,重新評估改變的動機和障礙,提前採取更強的干預措施。
不管是改變一種親密關係的模式,還是改掉一個小小的生活習慣,無論大或小,任何一種改變都不是易事,且任何改變都需要經過以上6個階段——也就是說,所有的改變都存在複發的可能,只有真正度過了複發的風險,已經充分感受到新的行為已經成為了自己自然的一部分,改變才算完成。
每個人對於成就的定義都不同,當你踏出了舒適區,開始改變了,離成就還會遠么?
以上。
原文發表於:有時你需要多一點焦慮|研究:如何實現自己想要的改變?
了解更多與心理相關的知識、研究、話題互動、人物訪談等等,歡迎關注KnowYourself - 知乎
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學社區,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
@劉柯@馮起續 謝邀。
談一點榮格派的諮詢理念吧。
榮格派會特彆強調在心理諮詢中「自我實現」的部分,名曰「自性化」(individualization)。
簡單來說就是做你自己。(其實人本主義也這麼說)
乍一眼看上去好像很簡單,聽上去就是「我怎麼高興怎麼來」,特別像是題主提到的「心理舒適區」的概念。
但這句話還有一個背景假設:人並不了解自己。
按照羅傑斯的說法,一個人的人格是動態的流動過程,比起房子,更像一條河流:河流的整體形態是穩定的,但河水卻是流動的,河內的狀態也隨環境而變換。如果我們去拓展這句話的含義,我們可以理解為,我們的人格在一定時間內維持恆定的前提下,隨著環境和經歷而變換;我們自己能夠觀察到的,僅僅是人格外見的部分,對於那些真正影響著人格形態與變化的因素,我們通常一無所知。
接著我們定義下「成就」。成就可以簡單分成兩類:一種是對於自己而言的成就,另一種是對於外界而言的成就。兩者可以重合,也可以起激烈的衝突。區分兩者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為一個人成長的過程其實就在不斷的內化社會成就,最典型的,內化父母對自己的期望。比方說最常見到的中年危機,很多時候都是個人期望和外界期望之間的衝突在多年沉積之後爆發的結果。
故心理諮詢更關注個人而言的成就。(面對來訪者的外界成就問題諮詢師通常無能為力,不見得比來訪者高明多少)
所以話題又回到一開始了:如何去了解自己。
了解自己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要去接受:
- 我並不完美。我有自己能做的合適的事情和領域,也有不合適的。
- 不單止能力,我的人格也不完美。這意味著我身上會有很多的缺陷,甚至會有那些我最最討厭的品質。
- 同時我真正想要的可能和我正在追求的東西和社會主流的價值觀很不一樣,有可能大部分是共同的,但總會有那些特別小眾特別邊緣的部分。這些願望和渴求有時候會超出我的想像和我內心的準則。
- 我並不總是成功,正如我不會一直失敗。
- 我需要學會接納以上4點,並且接受「人格在不停變化和流動,於是我必須為此而努力終生」的事實。
回到「心理舒適區」的話題。可以看到,持續地呆在自己熟悉和舒服的領域其實是某種逃避自我的行為:我們的人格註定有我們不舒服不願正視的部分。然而,這不代表你「跳出」「心理舒適區」就一定能夠成功。比方說一個很內向、習慣獨處的人不停地強迫自己參加各種社交,實際的結果很可能是讓自己非常的疲憊而又沒什麼收穫。如果放在「成為你自己」的框架下,那麼這個人可能需要去探索自己想要變得外向的動機,除了每個人都有的渴望人際關係和他人關懷等社會性需要,可能這裡面還有對自己內向個性的否定和厭惡。他可能需要接受這樣的現實:自己確實不是習慣廣泛與人交際的個性。但這不意味著他不可能有自己的交際圈子,相反,通過他自己的個性,比方說自己的愛好和特長,他能夠建立起自己的交際小圈子,並且擁有外向人格的人可能不容易有的交情深厚的朋友。
從這個意義上,渴望成功、不斷違拗自己「心理舒適區」的人也可以看作是一種逃避自我吧。
-------------小續----------------
寫這篇回答的時候是很猶豫的。儘管心理學對人格的描述傾向於動態和流動,但所有人都知道,人格的變化和調整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
心理學關於人格的兩個悖論在於:你要去做你自己,但你永遠不能完全清楚自己是怎樣的;改變人格的起點不在於對過去人格的否定,而在於對其的接納。
這不是一個可以用文字去描述的過程。每當我寫的越多,內心裡覺得它們無用的感受就越強烈。
箇中滋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而所謂的心理諮詢工作,也僅僅是在某個人生瞬間,與對方分享了一口各自杯中的苦茶而已。
(初稿於2014-10-22 增補於10-24)
和之前一樣,同屬最近比較感性的體會:
但中心沒變,還是認為不要做事情的時候帶著心絞痛的表情和我在戰鬥 我在挑戰/超越自己的YY心態。
發現,「提前準備某事」比 「我要開始干某事了誒」 的想法有趣的多。比如在有清楚目標的前提下,越早下手越好,因為時間充裕,就不會一開始就產生「這件難/工程浩大的事,我明天要完成到什麼程度」,因為時間充裕,你可以好好計劃「我明天要為了我的目標提前做哪些」 這種,比如我要開始寫論文,很早就開始打算,明天我要提前找一些專業期刊來看看。說萬事開頭難,那就在工作前期給自己一些好入門的任務,因為知識是不斷積累的,一開始很多事情要求的,是你要提出問題、你要培養起興趣,這小小的積累期是給後面難免遇到的疲憊、厭煩、焦慮、困難建築的一些克服的積澱。
拖延症的操作過程是不是因為在事情有很多時間時,你選擇了想 「哎馬,這事情這麼難,搞不定好煩啊」,其實你時間較為充裕的時候哪要一開始需要這麼痛苦。剛開始的階段因為知識的不深入,其實不會感到特別難吧。有我的朋友常常跟我講,這件事明明就很簡單啦,真是不懂當初我就是不敢開始。
開始吧,剛開始雖然是陌生的,但也是不那麼費解的。真正到該發愁的時候,你也許會發現,你有了一定的興趣和積累,也有了可以求助的老師、同僚和資源,重要的是,你還有時間。
有的人也看他玩兒啊,很輕鬆啊,但怎麼會那麼厲害?!總結一小下,對於智商平平的大多數:
只有未雨綢繆才有更大可能 做到全力以赴。
而且是不那麼烈士般的全力以赴。(千萬別 太折騰)
tips:根據我們之前拍小片的經驗:提前準備是好,但是也要設置明確的時間點,比如一個階段後要達成怎樣的結果,工作量要達到;二勿忘目標,別準備準備著直接轉行!
以上,仍然遠離科學道理,是自己的經歷的一點兒感受。還在生活中。
2014年眼看要過去了,祝我們更好。(大姐你把這兒當日記本兒了嘛?!(#°Д°) )
--------------------------------------------12/16.2014 update---------------------------------------------------------------------
之前準備考試的時候,我寫每天的to do list,但同時我也給自己寫一個guilt-free list(就是寫一寫我要做的覺得很爽很享受的事情,比如說看一個小電影什麼的),用來獎勵我每完成一個清單上的任務。這樣寫了一段時間回來檢視,發現前者完成率一般在60~70%,但是guilt-free list上幾乎都能完成。囧。。
於是,我就試了一下,把前者上的一些任務移動到後面來,「口語練習」之類的blabla全都移到了後面的「放縱」的格子里,其實就是暗示我自己我真的不能再爽做這些了。
然後,我發現,事情還是一樣的事情,給它不同的定義就能帶來變化。我依然完成後面list上的事情很積極,而其中的一部分是原來覺得很頭疼又不想做的事情。(當然了,你剛開始不能全部都移過來。。)
結論就是,沒有哪一件事情是真的應該放在舒適區之外的,你把它放在很嚴肅很嚴峻的位置往往暗示你的 不是你要重視這件事,而是告訴你它讓你不舒服,它很難,這往往就是你不做它的借口。
總是想著跳出哪裡,就會更費力氣,就會更眷戀內個圈圈裡面的東西,對提高效率還是提高人生的幸福程度,都沒好處。
如果是在guilt-free List上,也許你會產生和我當時類似的感受:老子又享受了一天呢。。又做了一天有趣的事兒。。。
舒適不是一開始的定義,而是效果。
一開始就別畫圈圈。這樣也許就不會產生「我怎麼跳出去」的問題了。
我猜。
努力跳出自己的心理舒適區,讓陷入"溫水煮青蛙"之類的困境,通過努力不斷獲得更大的成就。這確實是一個能激勵人不斷努力前進的理念。在我的工作中,常會來訪者說:"我覺得最近真的太頹廢了,您看我是不是該跳出自己的舒適區,多學習、更努力,像其他人一樣使勁的尋找生活的意義,就會更好一些?"
說實話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他。
一方面我覺得他說得對,人就是該努力一些、不斷嘗試新的東西,不斷學習和發展自己,才能成為更好的人。但是另一方面卻總難免有些怪怪的感覺。
這種怪怪的感覺,總會讓我聯想到《連城訣》這部武俠小說,書中的人物狄雲是一個不斷跳出自己內心舒適區,努力上進的典型(以下含有劇透,慎重瀏覽)。一開始狄雲就是個孝敬師傅、暗戀師妹的憨小伙,平靜舒適地向著學手藝、娶媳婦、生娃娃這個人生目標前進。然而萬師伯一家的迫害打破了這個舒適區,把他直接送入大牢。狄雲在牢獄中好不容易重新找回了自己的inner peace,雖然是一個由挨打、委屈、不平組成的混吃等死狀態。可是沒多久,這個舒適區就又被丁典大哥破壞了。丁典硬生生的給狄雲開啟了"梅師傅遺產分配連環謀殺事件"這一主線任務。在經歷了一番九死一生、撕心裂肺後,狄雲再次找到了自己的心理歸宿,化身"屌絲和尚"準備在安葬丁典一家(雖然現在就剩下骨灰了)後重新找個地方繼續回歸自己隱姓埋名、養家糊口的「沒出息」生活。可惜又路遇富二代(水笙)飆車(馬),被捲入更大的紛爭中。在這場紛爭中,狄雲不僅命懸一線,更是完成了驚險程度遠超"貝爺"求生節目的雪中求生史詩任務。終於神功初成,天下無敵,狄雲再次想回到一人一炕、一鋤頭的平靜生活,可是這次,乾脆連家都被人強拆了…… 好在故事的結局是好的,狄雲最終還是過上了「一代大俠」這個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新生活。
看完這部小說後,我一直很納悶一個問題,狄雲到底有沒有得到他所追求的,到底是不是生活的開心幸福。學生時代我還和同學討論過狄雲日後罹患抑鬱症的治療方案。因為他雖然跳出了自己的心理舒適區終成一代大俠,卻在努力的過程中失去了所有。內心的偶像(師傅),一生的愛人(師妹),人生的夥伴(丁典),甚至連善惡的標準和對未來的夢想都被醜陋的現實擊碎。可以說結尾處狄雲拉著空心菜回到山中異常恰當的表述了他的一生,看似得到了所有,但其實失去了一切。雖然金庸大師還是給了一個妹子給狄雲,但是我想沒有愛情的相伴,到頭來也許真的也只是個安慰獎吧。
狄雲的一切,看似是主動選擇,實則蘊藏著無比的被動。他不斷的被生活(編劇)無情的大手推動著向遠離自己內心舒適區的方向不停前進,看似一步步走向成功,實則卻在失控的方向上越走越遠。最後回過頭來才發現,原來得到的不是自己想要的,而想要的卻已經消散在時間裡。
現實中很多人也在重複著看似主動,實則被動,看似成功,實則失控的跳出心理舒適區過程。這過程中也許會產生更大的成就,但卻未必會帶來幸福。回到我的來訪者,我很懷疑他如果真的逼迫自己跳出心理舒適區,逼著自己以別人的方式努力進取,能不能得到更大的幸福感。
跳出心理舒適區,意味著放棄一些現有的而去做出新的嘗試。這些新的嘗試、新的方向一定會給人帶來新的改變和成就,但若想要這些新的改變和成就真的讓自己感到更快樂和更幸福,我想還是要有兩點前提的。首先就那個「跳出去」的意願是發自於你個人內心的,而不是別人告訴你或者生活推給你的。你是自己生活的主角,而不是一個需要完成生活這任務的NPC。
在我在大學做心理諮詢師的這幾年中,我見過很多特別優秀的孩子走到我的諮詢室里來,向我求助,渴望變得更加努力上進。談道德問題例如「我怎麼才能像其他學霸那樣更加集中注意力在自己的學習上,而不那麼總想著看看綜藝節目」「我想在畢業前申請到和別人一樣好的外國大學offer」「我覺得我過的太頹廢了,總是和同學聊天不學習,比不上XXX」「我該怎麼更加積極一點,不然就沒法找到比別人更高月收入的工作」等等。這些孩子的高計劃性優勢讓人覺得有些害怕,彷彿看到了一個個的"狄雲",很認真的主動挑戰著自己,跳入了被"別人"這個特殊群體所規範的高競爭性、甚至猶如逆水行舟一般不得第一則毫無疑義的強制性前進道路中。這種強制性道路就有如temple run那個遊戲一般,逼著人必須一直向前。很容易陷入焦慮。
面對這樣的孩子,我會努力讓他們領悟生命的意義永不唯一,你所有的閃光點只有你自己才能決定。那個看似唯一的目標反過頭來,會形成一種關於生活關於未來的焦慮,這種焦慮會增加你改變自己生活的專註度,但是也會摧毀生活帶給你的樂趣,優勢還會壓抑你內心對於生活的真正渴望。生活確實有很多需要我們努力改變的東西,但它無論如何依然屬於你自己,你掌有對自己生活的選擇權和控制權。脫離了這些,生活就會變成一個讓你被動的不斷改變自己,打破舒適區不停前進的無底洞,即使獲得一些成就也很難真的感到快樂和充實。
「跳出舒適區得到幸福」的第二個前提是要確定這個更大的成就,能帶給你持久的快樂和意義,而不是一個短暫的瞬間。
我的很多來訪者會和我說他們不希望自己的生活平庸,希望be someone或者get somewhere。但是到底你希望be怎樣的someone,get哪裡的somewhere,他們卻並不一定有答案。有的人會說,這就是一種感覺,哪裡說的清。可是古往今來的大部分武俠小說中,反派BOSS都是死於一個稱霸天下的夢想,到底稱霸天下以後幹什麼,卻是他們到死都沒想過的問題。
所謂更大的成就指的不是你升職加薪、出任總經理等等,而是你心底的驕傲、滿足和喜悅。但這種滿足和喜悅往往只是一個點,而不是一條線。生活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因此讓我們感到意義的所在應該是一個可以持續的過程。再舉一個關於武俠小說的例子,在溫瑞安《說英雄,是英雄》系列中,有這麼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人物叫白愁飛。白愁飛從出場到結尾,完美的展現了什麼叫「我的一生只為追求瞬間騰飛的感覺,但是飛起來以後該幹什麼就完全不知道了」的蛋疼心態。白愁飛的一生都在想飛,走的不行、跑的不行,就是要飛。然而當他真的飛起來後,卻發現不知道接下來要幹什麼了。還沒等他來的及說"等等同志們,我想我犯了個錯誤「,就直接被主角帶著一干基友當成副本boss推倒了。
我們當然要在生活中be someone 或者get somewhere,但那只是生活給予我們一部分意義而已。在跳出自己內心的舒適區、取得更大的成功後,你仍然希望生活給予你什麼、從生活中得到什麼、希望身邊有什麼人?生活中的什麼讓你感到滿足幸福和驕傲,你的夢想是什麼?
忙著逼自己跳出內心舒適區前思考一下這些問題,嘗試看看在那個點後面更遠的未來,才能真正讓你找到持續快樂幸福滿足的生活。再舉個小A的例子。因為父母的意見小A報考了知名大學的土木工程系,原因僅僅是家裡人都干這個,但一直是乙方。小A(女孩)通過自己卓絕的努力進入了某一個和此相關的政府機關。家裡人和周圍的朋友都對小A終於進入了此行業的甲方這一事實驕傲無比。然而其中的人際相處,無聊的工作內容,和自己根本不感興趣的學科專業,讓這個她做的還算不錯的工作不僅不能帶給小A絲毫快樂,更讓她內心有了很多的負擔。小A非常迷茫,這個工作明明是自己不斷的努力,逼迫自己反覆努力才得到的。為了這個工作,她壓抑了自己活潑愛玩的性格努力讓自己專註於學業;忍住了與人交往的衝動,無論寒暑都呆在圖書館;剋制了和同學一起出去闖闖的慾望,努力的準備國考。怎麼如此奮鬥得來的一切卻不能令自己幸福?如果當初呆在自己的舒適區內選擇自己喜歡的新聞專業,生活會不會不一樣?
生活的意義在於讓自己得到更多的幸福和快樂。人不怕吃苦,但是前提是那個吃的苦真的能給你帶來對你自己有意義的幸福。否則生活就會變成一個場原地打轉的暈頭之旅,而非一場通向夢想的冒險。
在做選擇之前好好的問問自己,讓離開心理舒適區則一舉動為自己帶來長久的滿足和幸福,而不是單純的給自己的生活方式找彆扭。
寫的零散,希望對題主有所啟發。
----
新書《愈親密,愈傷害》已在知乎電子書上架,歡迎大家指正
愈親密,愈傷害 - 「一小時」系列 - 知乎出版
找到適合你的路。
比爾蓋茨不善交際,但沒有花大量的時間去鍛煉他的社交,只是悶頭地搞他的計算機。
奧巴馬上學時被評為全班最內向的人,可如今叱吒風雲,一場場演講令人擊節叫好,若說不曾下苦功克服自己的弱點,恐怕難以令人相信。
有的人,待在舒適的地方,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所長,最終有所成就。你讓他天天跳到陌生的荒原,焦慮和緊張就讓他的能力暴跌50%,而且影響一直以來的心態,往後本來擅長的東西都不再那麼自信。專註、深掘才是這類人的法寶。
有的人,不斷地將自己的弱項變成強項,能夠獲得一種掌控感,對生活充滿熱情。這一類人,「挑戰區」才是他們的「舒適區」,讓他們一直留在舒適區才是一種挑戰。
沒有哪種類型比另一種更好,哪一種好好走下去都是光明坦途。關鍵是,你是否認清了自己屬於哪一種呢?
————————————————更新於2017.12.15————————————————
三年前寫下這個答案,最近有了一點不同的想法。
是否真的有「不跳出心理舒適區」這個選項呢?
鐵會銹,人會廢,不進則退。
有一期《圓桌派》,竇文濤說,如果一個人一直待在舒適區里,他的舒適區會變小,到最後會退化成一個嬰兒的狀態。
事實上很少有人變成嬰兒,躺在家裡等人投喂。因為一個成年人總是要養活自己的,總是要經事的。就算他想永遠待在舒適區,至少要花點力氣維持住目前的舒適區大小,不至於萎縮。
因此,題目真正要問的,並非「跳」還是「不跳」,而是「主動跳」還是「被動跳」。
主動跳和被動跳,哪一個能取得更大的成就,不言自明。
原答案中說,一個跳出舒適區會慌亂的人,專註在自己舒服的領域是最好的選擇。這一點沒錯,但是他並非沒有跳出舒適區,而是對跳的方向進行了選擇。比爾蓋茨選擇了計算機而非口才,因此他取得了微軟帝國的成就,而並沒有成為一位偉大的演說家。
所以,最後落到了「選擇大於努力」。
如果你更喜歡在擅長的方向上更進一步,那麼為你打氣,祝你成為這個領域的佼佼者。
如果你更喜歡不斷挑戰未知,那麼為你欣喜,你能品嘗到這個世界更多的滋味。
那些說答主不努力或者答主不贊成努力取得進步的,可以去翻看答主其他的答案。我不知道努力程度在人群中是否也要分出三六九等。但是,我自認為即使是在自己對自己極端不滿的情況下,我從來沒有放棄過認真做自己的事。我寫這篇的目的,其實一直在強調的是過猶不及的概念,可是很多人理解成為了我鼓吹按部就班,鼓吹享受安逸。我所鼓勵的,是做自己,不要強迫自己,不要一味的艷羨他人。
即使在外人眼裡,我足夠努力足夠優秀,但是也常常不免對自己心生厭棄,覺得自己為什麼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學霸。從小到大,從來沒有學霸過,也沒有被學霸碾壓過,但是,仍然覺得,如果自己能夠從精神上成為一名學霸,加上自己的天賦,一定能夠比現在取得更大的成績。這才是痛苦的來源,本質上就是貪得無厭。如果痛苦真的能夠催生動力,使自己成為不是自己的人,雖然代價不知道是否值得,但至少結果是好的。但可惜的是,成為不是自己的人,難,且痛苦。如果大家看過求婚大作戰的話,也許會對其中一集比較感興趣,就是健試圖去放棄喜歡禮的時候,他的痛苦遠超過了之前所有的愛而不得的痛苦。
知乎是一個交流觀點的地方,我因為總覺得自己水平太淺,所以也很少答題。尤其是最近,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方方面面都不能掌控的很好,挫敗感比較強,所以也避免在知乎上答題。當時的一時興起,答了這麼長的一個答案,對長久以來的一些想法也進行了總結。雖然很想跟大家一起討論,無奈總認為自己三觀不定,也許會越來越偏,倒也不知道該如何去跟大家交流。
=============================================================================
我不認同這個觀點
這個觀點的本質就是自己反對自己,簡單的說,就是作,雖然有可能會取得一定程度的成績,但是代價是犧牲生活本身的樂趣。
故事模式開啟==================================================================
我跟老公是P大同學,起點相似,智商相近(不要問我怎麼判斷出來的,不在一個level的人不能愉快的玩耍,尤其對於both裝逼資深患者)。
他個人是個較樂觀的人,對自己做的事情有高度認同,比較懶,喜歡待在舒適區,是那種不會為難自己的那種人。愛打遊戲愛看電影愛日劇,但不影響的本職工作。畢業之後去央企國企,26歲,技術中層主管。
我個人就是這種雞湯喝多了的受害者,從小就以折磨自己為樂。曾經試過各種非工作時間加班,貌似還很享受這種快感,比如除夕夜還在加班。但其實結果是,正常工作時間各種玩兒 ,很多時候就是為了虐自己而虐自己,總想把自己變成別人家的孩子。現在我在海外讀PhD,跟專業領域top的大牛一年,做research,發表SCI一篇,畢業後準備去公司做技術相關工作。
以我個人的例子來看,我覺得一個偏向於心靈舒適區的人,和一個喜歡自我虐待的人,他們的職業發展可能沒有差別,甚至不喜歡為難自己的人,反而有可能發展的更順利。
講道理模式====================================================================
當然,我在逐步的改善的過程中,因為我發現,在不斷為難自己的過程中,除了使焦慮情緒增加之外,對於工作本身沒有任何益處。反而是按部就班的工作,更容易踏踏實實的取得成績。我覺得知乎上現在類似的問題太多了,雞湯也太多了。不信你刷首頁,有多少個題目帶著「努力」「拚命」「高效」「十幾個小時」?這些問題,初看使人熱血沸騰,靜下心來就發現支撐不了幾天。最容易陷入的狀態,是雞血3天,頹廢1周半,然後雞血和頹廢,如此交替。跑過馬拉松的人都知道配速的重要性。我覺得人生就像馬拉松,不在於你開始沖的多猛,而在於完成自己能力能夠承受的配速,並且一以貫之的堅持。養過花的人也會知道,花自然會開的道理,剛養花的人特別容易一曝十寒。最開始的時候,每天看,恨不得一天澆上10次水,過來一段時間,發現沒有變化,也疲乏了,開始懶得管他。不容易的養活的品種,一開始就被過度關心給害死了。中等程度的品種,懶得澆水的時候也會枯死。只有超級堅強的,最後也照樣會開花。但是,熟悉花的習性,開始不激動,後面不懶散,按時澆水施肥換土,再高貴的品種,也能守得花開。
寫了這麼多,其實是寫給自己。不要給自己打雞血,人生的安排,是以10年來計算的。看看十年前的自己,現在的自己比起當初,是不是要強很多?腳踏實地的工作,夢想暗暗記在心中,就夠了。就算沒有實現,追求的過程,不是很幸福么?其實回憶從小到大的過程,發現沒有事情是通過勉強自己來實現的。從小就不喜歡為了追求第一名而去做什麼特別的努力,只是在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的過程中做選擇。所以除了經常進行自我鞭撻之外,沒有使自己變成一個超級賽亞人。當然,直到現在,還是那個糾結的自己,需要時常被老公痛罵之後才會覺醒。因為我總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希望自己成為一個每天高效工作十幾個小時的大神。想知道有多少人想成為這樣的人嗎 ?去搜這個問題下面的答案就知道了。結局是,我沒有成為這樣的大神,還是按照自己每天能工作的時間的能力在工作,但是,因為自己成為不了這樣的人,我焦慮過,抑鬱過,崩潰過,長夜痛哭過,但是我仍然沒有成為這樣的人。並且,我今天能夠實現自己當初的一部分預想,跟我強迫自己成為自己成為不了的人,半毛錢關係也沒有,恰恰是那些我認為算不上優點的部分,成就了現在的自己。
折磨自己,很容易享受到感覺快要成功的快感,但是,後遺症就是突然有一天累了,覺得受不了了,就放棄了。所以,還是饒了自己吧。人的能力有大小,不是逼自己,就能成為功成名就的。人都會有艱難困苦的階段,但是成功的人,喜歡把自己現在的成功,歸於自己當初的為難,因為痛苦會給人留下更深刻的記憶。還有,人和人之間的差異是巨大的,對於享樂和痛苦的理解也不同。比如,我今年有一半的時間從事野外工作,野外工作的環境有時候很艱苦,而且還伴隨著精神上的苦悶,很多時候工作艱辛,工作之餘沒有娛樂活動,不能上網,也沒有說得上話的人。但是我很少會認為這是一種痛苦,並且把自己取得的某些成績歸於野外工作。我對於一天十幾個小時坐在電腦前,處理數據,繪圖和碼字,格外感到痛苦。那麼,在獲得一些肯定時,我就會認為,是因為我強迫自己坐在電腦前做這些事,使我能夠做成這件事。但是,稍微用邏輯分析一下,就會知道,這兩者的重要性很難判定,甚至是前者的重要性更大一些。當我失敗的時候,就會想自己為什麼這麼懶,為什麼不能一天十幾個小時的坐在電腦前,做室內的工作,放佛這樣做了,我就能多發一篇SCI。我跟我一位好友聊天,我說很多成功的人,真的很能吃苦,他們可以一天只睡6個小時。我朋友說,我覺得你也很能吃苦,能夠忍受在零下的環境中,經常下雪的日子堅持野外工作幾個月。我就不行,我覺得一天只睡6個小時,看個幾十篇文獻還是要更輕鬆一些。你看,人和人的差別,就是這麼大,彼之蜜糖,吾之砒霜。
所以我想說的是,要想做成一些事情,總有自己喜歡的和不喜歡的部分。認為自己不喜歡的部分才是能夠成就自己的,是歸因錯誤。而且,會造成的後遺症是,當自己想要獲得一些東西的時候,會先為難自己。人生這麼短,如果都用在自我糾結上面了,還怎麼享受生活呢?
謹以此文,提醒糾結的 自己,自我原諒,自我接納。
================================================================當時距離答這個題又過去了很久。從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到自己慢慢進行改善,再到如今,我想update一下自己的狀態。
在接受自己不能成為一個學霸的設定,按照自己的節奏來工作之後,答主現在怎麼樣了呢?在接納自己之後,耐心成為自己目前最重要的一個品質。讀博士的體驗,讓我覺得自己在慢慢的脫胎換骨。但是,我沒有覺得痛苦,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當我的完成進度沒有完成自己的既定計劃的時候,我告訴自己,這是我的工作節奏,我沒有停滯不前,這就很好了。我放過自己,不再強迫自己成為一個學霸的時候,我關注的點變成,既然現在工作進度慢了,那還有什麼時間可以利用?最後發現,晚上和周末是一個工作的好時間。所以,最近一段時間,因為工作忙,我開始從早上起床後工作到晚上睡覺之前。那麼,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是不是已經成為了一個學霸?那麼,我不再是以前的我了嗎?我回顧過去,我以前也有過從早到晚工作的經歷,即使是在我休息的時候,我也會在不經意間提起自己的工作,一些想法不經意的冒出來。我本來就是一個工作和生活攪和在一起並且樂在其中的人。所以,我以為自己脫胎換骨了,其實,我還是我啊。
我打電話給我最好的一個朋友之一,我說,我能不能成為一個學霸?他說,覺得當年同學中,最有潛質成為學霸的人之一就是我。因為他知道,當沒有學會之後,我發自內心的焦慮,當學會之後,我由衷的開心。我不知道一天工作多少個小時算是努力,我也不去想我怎麼樣能夠成為一個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的人。但是,我居然一點一點做到了。
為什麼在遇到各種艱難的狀況下,我能夠堅持,因為這就是我呀。
我有的時候經常在想,自己這麼的不完美,做事情稱不上格外出色,為什麼讀書期間遇到的導師總是對自己格外的好?一定是運氣太好了。後來,在我碩士導師的推薦信中,我看到了這樣一句話,他說「When she talks about her work, her eyes are sparking.」這句話我一直記到現在,因為在我看到這句話之前,我不知道自己在他眼中是什麼樣子,不知道一個人在真心熱愛自己的工作的時候會發光。跟我打電話的那個朋友,是我很早的一個同學,時隔多年,他對我的信心還是來自於當年一起讀書的時候對我的印象。即使今天的我,比以往的我要更稱得上優秀,不是因為過去的我有多麼的愚蠢,而是因為我還沒有足夠的成長時間。我的一切美好的,不美好的品質,都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影響了我的選擇,造就了今天的我。
為什麼心理諮詢要把接納自己作為一件很重要的事去強調? - 心理學
這個問題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知行合一,很多人知道自我接納和自我諒解的重要性,但卻很難去實現。一個人可以由很多的缺點,但是成就自己的,總是自己不知道或者不以為然的優點。人對於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總是不在意,總是take it for granted.對於自己的缺點,卻深惡痛絕,一旦發生了問題,全都歸咎於自己的缺點,對自己進行深刻的鞭撻,然後在之後的日子裡,試圖跟這些缺點一刀兩斷,結果把自己搞的傷痕纍纍,自信心也低到極點。
雖然現在的我也還沒有完全的接納自己,但是至少跨出了勇敢的一步。現在我經常跟自己說的話就是,Be patient to yourself. 耐心一點,生活總會給你最好的答案。我曾經跟老公說過,我現在的生活已經「beyond my wildest dreams」。我時常感激命運,現在,我也感謝自己,尤其感謝過去的自己。
答主對這個問題格外喜愛,因為答主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晨間劇女主角。也許有人喜歡,有人討厭。但是,whatever,我雖不完滿,自有人來愛我。晨間劇也好,熱血也好,雞湯也罷,只要能夠對大家哪怕有一點點的啟發,也不枉答主啰里啰嗦這麼多了。親測有效,作為一個曾經社交恐懼,自卑,膽小,戀愛障礙,情商低,敏感的人來說,不斷跳出舒適區,已經讓我超越過去很多了。
各個方面都比過去提高了很高的檔次,自己隨便能和陌生人交流了,自信了不少,膽子比一般人大了,愛情也通暢了,情商變高了,雖然還是敏感,但這種敏感不影響我生活。
我不僅僅成為了一個我比較喜歡的人,而且最重要的是,通過過去的十多年的改變,我收穫的這份自信是踏踏實實的自信,是我一點一滴的積累,是自己實踐出來客觀存在的事實。
這種事實,潛意識是無法忽略的。
真正的自信,並不是盲目的,而是對於客觀現實的正確理解。
當你認知到你自己有多大價值,多大本事,實實在在的就能反映出多少自信。
這就是不斷跳出舒適區的結果,所謂的跳出舒適區,其實就是克服痛苦和恐懼的過程。
痛苦和恐懼是人類幾乎最大的敵人。
你自己就可以回憶一下,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這兩件事在阻礙者你。
當你不斷跳出舒適區的時候,其實這個狀態就是在修行。
修行就是要經歷痛苦,克服恐懼,這樣人才會成長。
會不會獲得成就還不一定,但你一定會成長。
因為要讓自己成長,說白了,就是改變大腦的神經迴路,通過你的行為。
但改變神經迴路必然是個痛苦的過程,沒有很順利,很舒服就成長的。
大自然的規律就是如此,必須要經歷痛苦才能創造生命,創造更強大的生命。
破繭才能成蝶,小草經歷風雨才能堅韌。
人也是如此,一個人永遠是停留在舒服的狀態,那麼他的成長几乎就停止了。
求苦得樂。
人在自然界中也是屬於動物。
動物在自然界中要時刻保持危機感,時刻準備挑戰, 這樣才能生存下來。
人在人類社會,想要生存,一樣需要競爭,需要變強。
但強大的過程就是要不斷的成長,學習,實踐。
學習和實踐從來都不是輕鬆的過程,他是需要一定勇氣和堅韌的心的。
人是反脆弱的。
不會像石頭一樣被震碎。
也不會像玻璃一樣被擊碎。
而是不能殺死我的必將使我更加強大~
想看方法可以看我點贊排名第二的答案~
- 改變永遠來自於「不舒適」 - If it doesn"t challenge you, it doesn"t change you.
- 做力量訓練的人都知道,肌肉的撕裂和重生來自於「不舒適」。當你能很舒適地做好多組數的時候,說明你拿的重量太輕了,或者每組數量太少了,只有在最後做不下去,非常「不舒適」地堅持的時候,你才有機會提高成績,變成更好的自己
- 但是這個問題是,「不舒適」是否帶來「更好的成就」,那麼就取決於改變是否轉化為「更好的成就」,首先要定義「更大的成就」
- 從理性、經濟、社會的角度衡量,「更大的成就」略等同於「更多的收入」、「更受人尊敬的社會地位」、「更大的影響力」
- 從感性、非經濟、個體的角度衡量,「更大的成就」是「更好的自己」、「人生的幸福感和滿足感」、「人生的經歷」
- 從經濟的角度而言,走出舒適區可能在短期內讓你有收入和地位方面的損失,但是長期來說,你因為不同的經歷和技能,很大概率上會比別人有更大的經濟收穫
- 我在輔導管理諮詢申請的過程中,遇到很多行業大牛。他們本來可以舒適地待在現有的行業和公司,做到高層。但是他們希望走出舒適區,從現有的公司跳到諮詢公司,對他們來說,可能短期薪水和職位都會打折扣,但是長期來說,他們比一直待在本行業的人獲得了不一樣的經歷、技能和視角,他們看問題更全面、方法更多元、經驗更豐富,他們可以跳回到原來的行業,擔任更高的職位,做更有影響力的事情
- 學會不同的方法論
- 企業 – 經驗主導的自下而上的方法:在企業裡面做事,大多依賴「經驗」,解決問題採用一種自下而上的方式。比如說在生產過程中發現注塑件次品率非常高,工程師就會從經驗出發,想一想之前遇到這些問題一般都是什麼原因,看看如何一一解決。資深的行業經驗是一種優勢,但有時候也會成為一種限制。憑經驗解決問題的方式根深蒂固,以至於遇到新問題的時候習慣性地過去的經驗,哪怕過去的經驗並不適用,哪怕可能還有潛在更好的解決方式。
- 諮詢 – 邏輯主導的自上而下的方法:諮詢顧問解決問題都需要通過問題本身出發,把問題肢解成幾個大塊,每個大塊下面有幾個小塊。逐一分析每個小塊會不會有問題以及如何解決。諮詢的方法可以全面地分析問題,確保可以抓住問題最重要的核心。
- 學會不同的著眼點
- 企業 – 專註眼前的事情:很多人在企業裡面久了,就發現自己每天關注的事情比較局限。一來是因為KPI的設置導致了自己只需要關注在手頭的事情,二來是因為企業間的溝通不夠透明,接觸不到很多跟自己部門不直接相關的信息。比如說做產品設計就是產品設計,不需要考慮這個產品設計出來,製造成本是多高,不需要考慮把非標件換成標準件,能節省多少成本。久而久之,目光就會比較局限在眼前的事情上面,很難用更全局的眼光去看待問題,限制了職業的發展。
- 諮詢 – 放眼全局的觀念:在諮詢,做好一個項目,需要從更全面的眼光來看待一個問題。比如說降低產品生產成本,就要把各個環節拆開,考慮是否可以把非標準件換成標準件,是否可以整合多個供應商,是否可以在流程上提高效率等等等等。諮詢顧問為了解決一個問題,需要跟客戶內部的不同部門溝通,獲得更加全面的信息。
- 我的一個客戶有十多年的行業工作經驗,一路順風順水,很快就可以做到高級管理層。我問他從一個順手的職業跳到充滿挑戰的諮詢行業,會不會有落差,是怎麼下定決心的,他是這麼說的 - 「Life
is like a marathon. You are not competing against your friend or the person
next to you. You are competing against yourself. The most important question to
ask is – am I getting the most from the process?」 - 從非經濟的角度講,走出舒適區的一刻,你就獲得了更大的成就
- 我本科畢業只做過一份職業,就是管理諮詢。我一直覺得我除了做戰略可能不太會做別的。直到我開始健身,並且對此非常痴迷,我希望從事跟健身相關的事業,但是一直覺得沒有機會。
-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醒悟,我想做健身,我告訴自己說沒有機會,到底是真的沒有機會還是我只是害怕走出舒適區?是我害怕告訴別人「我想做教練」的時候別人覺得我是神經病的眼光?是我害怕做教練無法獲得和諮詢對等的收入?
- 然後我就說服自己踏出舒適區一小步,嘗試和現有的健身房聊聊,做個實習體驗一下做健身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了解一下開一家健身工作室要多少錢。給自己兩個月時間,大不了還可以回到舒適區。
- 我把簡歷投給了所有能想到的健身房、健身APP、運動公司。當天就接到了一家健身房的面試通知,第二天面試,面試完了他們就要我過去當教練!我當時的心情就是,就是這麼簡單嗎?!事實證明就是這樣,在後面的兩周裡面我就找到了1個實習和2個全職工作。一周後我就正式開始了我的健身教練實習!
- 現在我開始了我的第二人生,經常帶別人訓練,慢慢踏進健身的圈子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找到了很多跟我一樣踏出舒適區的「神經病」。雖然現在還有很多要學習,但是覺得每次訓練我都很開心~ 如果沒有踏出舒適區,我可能永遠不知道我還可以從一份職業獲得如此大的滿足感,我不知道我的人生真的還有那麼多不一樣的可能性。
- 我會鼓勵身邊的每一個人踏出舒適區,告訴自己踏出一小步就好啦,而這一小步可能會帶你走很遠~
謝謝 @張博卿邀請,是否跳出心理舒適區,在我看來,就是一個遇到問題後「向內尋找答案」或者「向外尋找借口」的區別。
遇到問題找借口,是讓自己最舒服的——反正不是我的錯,是世界的錯,不是我能力差,而是外部條件沒有來適應我。然後縮回自己的保護區中。
向內尋找答案否定自己的過去,是最不舒服的——我承認我有很多東西做得不夠好,所以我要改變,要努力的去適應這個世界。然後毅然向前。
這裡,我想從生活中所看到的,和我自身的經歷兩方面來談這個問題。
首先是我看到的,舉個遠點的例子——汽車之家裡有一個非常奇葩的論壇,叫做「陸風X7」論壇,大家都可以去參觀下,它的奇葩在於:
左邊是陸風X7,右邊是路虎極光。
對!這個陸風X7就是完全的國產山寨極光,(陸風X7價格未定,估計在10-15w,正版路虎極光50w+),所以這個論壇大致每天會就這樣幾個問題展開循環討論:
1,我期待這車不是因為像路虎,是因為它好看。
2,什麼,XXX你居然說這個山寨?你有錢你去買極光啊!沒人攔著你,S-B!
3,我太愛陸風X7了,它的外形太好看了,配置也好,國產車就是良心啊!
4,什麼?陸風X7可能定價上15萬?擦,陸風還真把自己當極光了?高於10萬爺就不買了!
這就是這個論壇里的基本論調,如果你敢去那裡面發個貼說——這車山寨,那裡面的鍵盤車神會分分鐘教你做人,然後告訴你,路虎是多麼的暴利,陸風是多麼的好;老子花自己的錢買這個車,老子高興,你憑什麼說它山寨。
然後,每當他們看到陸風X7可能定價上15w的消息時,他們又開始分分鐘教陸風廠家做人了。大罵廠家不要臉,做個山寨車還定價這麼貴。
這些人都是一批人,他們立場的轉變太快了,快得讓人費解。然後,我從來沒有看到在這個論壇,有任何一個人說:我覺得山寨很丟人,所以我要努力,賺錢買個真路虎極光的——從來沒有。
他們沒有一個人承認是自己沒錢而且好面子,因為這樣否定自己實在太不舒服了。而都是你們不懂得欣賞車,都是廠家是奸商高定價,那些買30w以上的車的都是傻逼炫富,只有我最懂車,我過得很好。他們是我看過的最自我保護的一群人。
如果再去看個100w級別車型的論壇,隨便那一個(卡宴,攬運,panamera等),你會發現總有的這樣的帖子:
本來是想買XX車(一般是50萬級別),但是後來想,不如逼自己一下,咬咬牙上卡宴了,接下來要更努力的賺錢了。不算有錢人,希望以後能激勵自己,努力買上更好的車和房子。
我極少在這種百萬級別汽車論壇里看到所謂的裝逼炫富有優越感的,反而大部分都是低調,謙虛,不停否定自己,逼自己更加努力、嘗試更多可能性的。
所以他們都開著豪車。
然後是我的一段自身經歷——早在96-97年的時候,全國掀起了一股甲魚熱,很多人藉此發家,那時候江浙一帶對甲魚需求量特別大,我爸的一個朋友A去了江浙,一年賺了一千萬,有一天,我和我爸還有另外幾個朋友在一起吃飯,席間,兩個叔叔B和C的一段對話讓我一直記得。
B:聽說A今年賺了1000萬啊!太厲害了。
C:羨慕人家幹嘛!自己也去賺啊!
B:哎呀,他運氣好,我們就沒有那個運氣啦!
沒過一陣,C就去了浙江,而B仍然在家裡,過了這些年,毫無變化。C去了浙江後,很快賺了幾百萬,但是又很快負債纍纍,可是沒過一陣,C又東山再起賺了幾百萬,如此循環往複——這些年來,我所知道的C至少破產負債過3次,原因就是他什麼都想折騰一番,就是停不下來。不過,每次破產過幾年,他又有錢了,直至今日。
生意總有起伏,但是我想,即使C再破產,他很可能又會東山再起,因為他已經有了這種「成為有錢人」的能力。不過,他也有可能某一天折騰得太狠,欠下一筆讓自己永遠沒法翻身的債務,如果真有那一天,看上去B的選擇又比C更加明智了。
但是,如果C和B一樣躲在自己舒適的老家,他可能一輩子也和B一樣碌碌無為吧。
所以,你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呢?
說了這麼多,一句總結——不斷跳出心理舒適區,是一個現在混得不如意的人,想要取得成就的必要條件,但是,並不是跳出舒適區就一定能取得成就——因為你也可能因為跳得太狠、太快而遭遇巨大失敗。
不過我個人的話,我覺得即使是這樣的失敗,也是寶貴的財富,比起碌碌無為強多了,因為我自己也是那種完全停不下來的人,所以,我的觀點也就更偏向於要「跳出自己心理舒適區」。
而至於那些勵志書,到底有沒有用,我也不知道。在不同人身上作用絕對是不同的,成就也不是只靠跳出舒適區,也靠天時地利人和。但是這些年經歷的不少人,讓我可以肯定一點,那些自認為自己什麼都看透,然後整天BB來BB去,一臉眾人皆醉我獨醒的人,而不去嘗試新挑戰的人,往往是活得最悲哀,最自我保護的鍵盤俠。
ps:想看我更多的文章,歡迎關注我的公眾平台:dante365這個道理很有價值,不在於他能夠讓很多人成功,而在於它能夠釋放很多人對於成功的焦慮。
拿一個讀者來說,會看這樣的書,說明他有不成功的焦慮。
而拿一個作者來說,就算他能給人成功,也絕不可能寫一篇東西給大多數讀者都成功,那麼最經濟的辦法是什麼呢?
不需要讓每個人成功,讓每個人感覺自己在成功的路上就夠了。
日常人總會遇到很多辛苦和勞碌,有些有意義,有些沒意義,但是如果你相信了這樣的書,把勞碌通通解釋為「出區」,即一種鍛煉,換言之,充實,那麼你就會辛苦的很起勁,越相信「出區」,越充實,越充實,就越甘願辛苦,到後面,甚至沉醉於它,主動尋找辛苦。
跟把飢餓和汗水用建設某某遠大願景有異曲同工。
最後一提,我很讚賞這樣的價值觀,我甚至相當希望自己能夠相信它,為了一個願景甚至懷著它而死去,無論真實與否都是一件足夠浪漫的事。有的人自虐還能感到很爽。 不是說跳出心理舒適區就一定能進步,而是,一個人以前的舒適區沒有建立在進步的基礎上,他就需要重建行為與舒適區的聯繫。
如果你的舒適區建立在每天背一百個單詞,跑步五千米,練習寫字等這類枯燥難以堅持的長期任務上,就肯定不需要跳出舒適區了。在心裡舒適區的感覺就是心安。做什麼事能感到心安很重要。
相對於人的心理舒適區而言,人的最近發展區(即人的現實水平和可能的發展水平之間差異)則時刻提醒著個體需要做出努力。但是各種活動都存在一個最佳的動機水平,動力不足或者過分強烈,都會使效率下降。而對於「心理舒適區」而言,因為這個「舒適區」絕大部分取決於個體主觀性情緒狀態體驗。因此可能也存有這種動機的最佳水平。
看心理舒適區的定義咯~
Wiki
The comfort zone otherwise known as "Corley Syndrome"
[1]
is a behavioral state within which a person operates in an anxiety-neutral condition, using a limited set of behaviors to deliver a steady level of performance, usually without a sense of risk.
[2]
A person"s personality can be described by his or her comfort zones. A comfort zone is a type of mental conditioning that causes a person to create and operate mental boundaries. Such boundaries create an unfounded sense of security. Like inertia, a person who has established a comfort zone in a particular axis of his or her life, will tend to stay within that zone without stepping outside of it. To step outside their comfort zone, a person must experiment with new and different behaviors, and then experience the new and different responses that occur within their environment.
=============================
以上為維基內容。以下非本人允許,請勿轉載。
=============================
我覺得重要的是anxiety-neutral condition, without a sense of risk。
看到下面那句A person"s personality can be described by his or her comfort zones.所以,改變一個人的comfort zone是有可能改變personality嗎?
========================
我的觀點是
1、人的成長是一個過程,很難存在完全的舒適區。不舒服是會來找你的。
我要說到一個crisis theory。
2、關於自己常常跳出舒適區會促進產生更大成就,我持懷疑態度。
=======================
上圖,最近看了人口金字塔,實在忍不住拿來吐槽。可以自己去看,動態更有趣。
人口金字塔是用來展示不同時間段人口百分比的圖。
本人85後,所以從1985年開始看,只關注85-90的人在人群中的位置。於經典的「金字塔」型:在該結構中,年齡最小的群組最大,且各群組隨年齡遞增依次呈略減趨勢。
85前的人,已經是圖中一員了。
第一張是1950到2100的中國人口圖,當然,歷史是既定的,未來僅僅是預測而已。
比如1985年的圖上,0-4歲就是1980-1985出生的人。可見,當時社會人口中,多的是10-14歲的人口,就是1970-1975年出生的人。
1995年的圖上,1985至1990間,人口出生是增多的,而1990-1995年,人口出生是減少的。
即將邁入2015,所以,2015近似準確咯。1985-1990在圖上是25-29那一組。假設接下來的人口增長主要取決於這些人的生育選擇。
最後一張是2035年,如果這一張是準確的。1985-1990在圖上是45-49那一組。
http://www.rand.org/content/dam/rand/pubs/research_briefs/2011/RAND_RB9598.zhs.pdf
一個人在45-49歲之間,個人能力及創造力,財富積累,成為了社會的中堅力量。在那個時候,2035年,中國人口可能首次零增長。而到了2050年,當據預測,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將在2027年和2035年分別突破15%和20%,2050年將超過25%。 計劃生育實施後我國14歲以下人口比例減半
所以從2035年開始,在1985-1990出生的人,成為社會中堅力量。然後,在15年後,2050年,年齡60-65之間。所以啊,當我們成長的時候,中國社會因為我們而年輕,當我們老了,大於60歲的時候,這個社會三分之一都是老年人,跟我們一樣,或者比我們更老。
在那樣的時候,想來作為老年人的我們要怎麼樣生活下去呢?
個人的決策受著群體決策的影響。我們生在了這個時代,預測也許不盡準確,但是已經出生的人會存活,變老,按照一定比率按年死去,失去創造力,需要一定程度上依賴社會或者其他家庭成員。
其實對於人口社會什麼的,不是我擅長的方向,我只是感性地覺得,在社會裡存在的人生是流動的,就像草原上長途遷徙的斑馬群,走在進化的路上。走在群體的大方向上,可以確保安全不掉隊。而在發生群體的決策失誤的時候,未來是無法保證的。這是有可能噠。
你想要活下去嗎?那麼你就會成熟啦,變老啦~變老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嗎?是啊,但是,真的不做什麼就能順利變老嗎?你真的能順利度過你的七年之癢或者中年危機嗎?
老實說,我覺得我們這一代人啊,當我們年紀小的時候,被撫養的不夠(因為高的人口增長率啊,年長於我們的人比我們人口少呀),然後,我們可以創造撫養的時候,因為社會的進步,很多老年人活得更久,於是,我們的撫養的任務就比較重,而當我們老的時候,我們要為我們自己負責多一點兒吧。畢竟這個社會三分之一都是老年人啊,在2050年。
加油吧~~~生而為人,不容易呀。
====================
補充一本書,心理學有關。
Coping with cris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Rudolf H. Moos
題名 : 處理人生危機的藝術--獻給苦悶與彷徨朋友作者 : [美]魯道夫H穆斯出版社 : 瀋陽出版社發行年 : 1989發行月 : 9ISBN : 7805563411頁數 : 362索書號 : C912.1/105版次 : 1類別名稱 : 社會科學總論圖書館
什麼都不看,就看目錄,目錄里提到了許多crises,在社會上大多數人可能遇到的問題。
Developmental life crises: childhood and the early years
Children of divorce
Children"s bereavement reactions following death of the father
單親家庭成長的孩子
未成年接受兄妹死亡
關於准青少年父親的研究
Career and parenthood
雙職工家庭的壓力
Three phases of father involvement in pregnancy
作為家長可能面對的壓力:幾個重要轉折點
Divorce and remarriage
Patterns of coping in divorce
psychological recovery in low-income single
a step-family in formation
Middle age and retirement
男人到中年
照顧年紀大的父母親 a family cycle
你退休了,受得了么?
Death bereavement
Slow death one survivor"s experience
the search for meaning and its potential for affecting growth in bereaved parents
the Amish way of death, a study of family support systems
Special family stressors
The home treatment, the first steps in trying to cope with an alcoholic husband
migration and family conflict
Man-made and natural disasters 天災人禍
a typology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disasters
the human meaning of total disaster: the buffalo creek experience
Disaster: the helper"s perspective
Violence and terrorism
Psychic trauma in children
Adaptive strategies and recovery from rape
the victim of terrorism
War and imprisonment
關於越戰老兵的研究
關於入獄
納粹屠殺的倖存者
這本書相當老了,原來有中文翻譯哦。
但是怎麼都找不到目錄。於是手打加翻譯了一下。
所以,如果你真的看了這個世界,留在自己的心理舒適區的時候,記得生活是可能發生變化的。但是也沒有必要總是焦慮不安,世界本無常。學著接受吧。
Ideal is peaceful, history is violent.
今天剛看了新片FURY。大家都不喜歡磨難,只是有時候躲不掉罷了。
======================================
看到一個例子,不知道怎麼放進來。可能是生態社會學的範圍。不知道原文在哪裡……
W型昆蟲:決策失誤——我們為進化付出的代價--博客中國
我是由這個例子想到,也許,跳出自己的心理舒適區可能對自己來說不一定是有益的,但是對群體來說,存在嘗試各種不同可能性的個體,是非常重要的。
效用最大化是傳統理性觀的最重要標準。但是,從社會理性角度出發,運用該原則時不能只考慮個體,而是必須考慮到社會。
某地區有大約600個冬天白雪覆蓋,400個冬天黑土裸露。每年都有大批天敵經過,掠食與背景顏色相反的個體。藉助於保護色掩護的個體,擁有足夠的數量繁衍,每隻平均可以繁殖兩個後代。沒有保護色掩護的個體,平均只能繁殖1/4個後代。假設某昆蟲有W和WB兩種基因型,數量上大致相同。其中,W型個體都是白色,WB型個體白色與黑色的比率為5:3。這意味著,3/8的WB型個體,將生之希望寄託於較低的不下雪概率上。顯然,這類個體生存與繁衍後代的預期,要低於W型個體和其他WB型個體。
經過1000代(1000年)的進化後,W型個體的數量將會600次翻倍,另有400次減少到1/4,總數為6N*10-61 ,瀕臨滅絕。1000年以後,5/8的WB型個體數量將會600次翻倍,400次減少到1/4。3/8的WB型個體將會400次翻倍,600次減少到1/4。此時,WB型個體的數量將達8N*1059 ,取得這場進化競爭的完全勝利。之所以會如此,是由於WB型昆蟲中,有相當比例的個體沒有使自己生存和繁衍的預期最大化,而是將賭注押在小概率事件上,其結果是使群體利益達到最大化。相反,對個體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導致W型昆蟲的滅頂之災。
===============================
如果信息廣告都可以根據個人行為定製,一個人是不是會更容易停留在自己的comfort zone裡面?
沒有足夠的可能性改進。
感謝邀請~如題,跳出心理舒適圈及取得更大成就,從這兩個維度結合自己的經歷來談一下。
在中大的時候學醫科,心理舒適圈就是醫科相關的學習和工作,但是發現自己不想要過這樣的生活,於是要去做其他事,這時候就需要跳出心理舒適圈。但是我並沒取得更大成就,只是做不同的事情,體驗到了不同的生活,自我成就感到有點兒。
畢業後開始創業,心理舒適圈就是有經驗的工作內容,但是創業這件事本身就是解決新問題,大部分時候都無經驗可言。這時候跳出心理舒適圈就是不斷的利用解決問題的思維甚至是直覺來做事情,才能推動發展。跟成就的關聯未知。
心理舒適圈跟成就沒有必然關係。每個人的心理舒適圈是自己感受的,而所謂成就往往是參考社會標準來衡量的,從這個維度上沒有必然關係。
心理舒適圈與自我成就感有關係,因為做了一件自己沒有做過的事情,即使失敗,多多少少也覺得自己bigger有所提高吧~
來複習一下心理學吧。
這個說法是有依據的。最早的依據是維果茨基(Лев Семёнович Вы?готский)提出的臨近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或簡寫作ZPD)的概念。維果茨基是一名兒童心理學家,臨近發展區原本是他為兒童學習和發展提出的一個學說。按照維果茨基的說法,ZPD是介於兒童「能夠獨立完成」的領域和「別人怎麼幫助也無法完成」的領域之間的發展空間。換句話說,就是一個人既不能非常輕鬆地完成,也不是完全沒有希望完成的事情。
這裡的「人能夠獨立完成的空間」實際上就是人們常說的「舒適區」(其實我並不喜歡這個名詞,因為這樣的區域並不能讓人舒適,後面詳述。)維果茨基認為,如果兒童做的是「自己能獨立完成」的事情,或者是「別人怎麼幫助也無法完成的事情」,那麼其發展是非常有限的。而將兒童置於臨近發展區之中,則可以讓他得到最大的發展。維果茨基甚至提出:兒童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不應該作為考察其智力水平的依據,而在其他人幫助下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應該是被考察的主要內容。
無獨有偶,現代積極心理學的研究也印證了這一觀點。米哈伊·契克森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對創造力和心流的研究也表明:最能讓人們進入「心流」狀態,獲得幸福感的事情,是那些「處在自身的能力和挑戰的平衡點」的事情。如果能力強而任務簡單,人們就會覺得無聊;反之如果能力不足而任務複雜,人們就會陷入焦慮。只有在任務的難度正好處於「需要費點力氣才能完成」的時候,人們的創造力最強,熱情最高,完成這件事情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也最大,人也最舒適(所以說這個才應該叫做人的「舒適區」,平常說的「舒適區」應該叫做「無聊區」)。
如果仔細對比一下這兩個觀點,我們可以看出其核心都是一樣的:無論是從個人發展的角度,還是從攫取幸福感的角度,這種「需要努力一下才能達到」的臨近發展區都是一個黃金區域。而這才應該是我們的「舒適區」。個人實踐證明是可以的。
原來在家就是一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獨生女,現在會做家務會收拾,不再像以前一樣眼裡沒活兒,看到一堆東西就無所適從,在身體狀態還可以的情況下甚至不很好的狀態下,還能夠照顧幫助別人,進行團隊接待以及相關安排的事務;
從只能為兩三人做飯到可以為二三十人做飯,如果有幫廚,再多些也可以,我的一個師妹曾在夏天為九十個人做飯,濕透了三身衣服;
原來在家吃完飯都不洗碗,媽媽做飯,爸爸善後並拖地清潔,長到二十多歲都沒刷過廁所,現在已經能清潔整理集體廁所、為大家服務;
從曾經的身心病苦的情況下,慢慢磨練,在培養了一定定力的基礎後,面對內心的設限,雖然為難並糾結還放不下自我,但循序漸進地努力突破,一點點做以前不會做的事,自我邊界沒有那麼堅硬;
在不斷拓展的過程中,心態不再糾結於「我行不行啊、這事不適合我做啊、我怎麼能幹這種活啊……」而遇事越發有底氣,能夠淡化曾經的自我設限,能夠放得下身架而不覺委屈,俯仰間從容很多,不是臉皮厚了,而是心裡越發知道,自己沒那麼脆弱沒那麼嬌氣,面對自我的限制後就可以找方法試煉、突破,超越原先的自己,這不就是成長嗎?
心態越發柔韌、遇事忙而不亂,一眼能理順條理,知緩急知利害,這不是誰都能一下就會的,而是經歷使人成長、成熟。
在成長中,遇到關鍵的人和事後而受到打擊、刺激,我們心裡都會有痛苦,因為自我意識中曾經固執的概念被衝擊、被打碎,我們對過去的認知有了懷疑,我們自己產生了搖擺。這就是一個改變的契機,變則通,有改變才有成長的進一步台階。不需妄自菲薄,但也不適合嬌慣自我,如果真想有更高的視角、格局,就要試著在事上磨練,看到自我的邊界並想辦法突破之,才會有更客觀的角度來認識自己、認識世界與他人。
由此,心態遇事會平穩很多,會發現到了事兒上話該怎麼說、事兒該怎麼做,自然而然地就能洞明、通達、應對。
比如舊時甚至現代也是,大戶人家之所以講究門當戶對,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娘家如果是大戶,新婦自小成長的環境、受到父母的教育,對於人情世故、內宅管理、相夫教子等等都有熏染掌握,所以嫁入大戶人家也毫不怯場,就像《大宅門》里的白二奶奶,景琦他媽;
而小家碧玉則需更大的努力、不斷突破自我的成長,才能做當家主母。比如甄嬛,她曾經的心理舒適區不是兩情相悅嗎?也是歷經坎坷後才有了進一步的對現實的認知和成長,她內心的痛苦不就是突破「舒適區」之時而產生的嗎?(具體劇情沒看,舉個例子)
以前是個行為習慣都不是很好的傻孩子,典型長歪的獨生子女,後來歷經痛苦的蛻變後才有了今天還能上檯面的樣子:一個人的教養如何體現?女孩的家教好如何表現? - 劉爍白的回答
以前說話不過腦子,看不通透人和事,經過痛苦的磨礪,不斷面對自己遇到陌生事件時的負面心態,通過禪修靜坐化解負面情緒、培養定力:為什麼有些人能夠言辭犀利,一針見血? - 劉爍白的回答
對自己狠一些比遭遇無常變故時,對外界他人狠又怨天尤人有意義太多了,不磨礪內心,永遠只在原地,所以願意成長為一個能夠擔當更多、付出更多的人,而非像曾經那般只覺委屈怨恨無力、只懂得索取而不會付出喜歡做義工,如何從心理方面解釋? - 劉爍白的回答
以上,個人經歷,有局限性,只供借鑒而非標準。而且還有很多為人處世、措辭語氣都不夠得體、通透的地方,還需磨礪,但不會長時間痛苦糾結而是能夠積極面對改正,這是成長的必然。
人各有志,各得其所。願大家能夠找到自己應該待的那個節點,完成自己生而為人的功課,提升靈魂的頻率。1.首先我們要對「舒適區」有一個定義。2.比如說,沒有火之前,人類只能啃生肉吃。比起有火來說,吃生肉算是更舒適還是更不舒適?那麼研究出生火這件事,是人類的一種進步,但它需要我們動腦筋,這就是不舒適的過程。所以「舒適區」這個概念會有讓人誤解的感覺,其實更準確的說法是「習慣區」。3.所謂「習慣區」是指人性也好,物種變化也好,有一種力量會趨於穩定,而不願意變動,有一個調查顯示,在經濟發達的時期,往往民主化進程會不容易那麼好,而在社會動亂的時候,人們往往人心思變,對於民主的要求反而增加了。也就是說,我們往往是不得不「改變」,不得不「進化」,走出「超穩態」的結構,4.「習慣區」可能非常不舒適,比如一個人不斷用錯誤的行為模式對待別人,結果得到的結果都是悲劇性的,但對他來說,改變比他不斷受挫更可怕,因為這是他所不熟悉的。5.一個經常被爸爸打的孩子,會因為爸爸有一天不打他而感覺到非常恐懼,於是他寧可惹爸爸打他一頓,這樣他就可以安然入睡了,因為比起不舒服,人更害怕失去掌控感,我們如果無法掌控好的生活,我們就需要掌控壞的生活,起碼可以掌握什麼時候爸爸打我。6.走出習慣區,其實就是一種進化的過程,我們需要積累新的行為模式,改變我們的思維定勢,解除我們的自我局限,最終才能解放自我,擴大自己的「習慣區」。但這需要很多變數的發生才能完成,需要有安全感的支持環境,需要內在對未知焦慮的承受力的提升,需要化解未知焦慮的策略性的提升,這是不容易的,往往需要有人協助才能完成。
說心理學是一門走進墳墓的科學會不會被還吃這碗飯的人噴死?
舒適區外還有學習區和恐懼區,學習區是雖然不會,但可以通過學習掌握,恐懼區則是差距太大學都沒法學。想進步,要出舒適區沒錯,但去哪更重要,去了恐懼區就是作死看了不少回答,之前也看過好多雞湯,意思都是說,你要想牛掰,就得跳出自己的舒適區,對於這樣的觀點,我一直持懷疑的態度,正巧看到伯通的一篇文章, @伯通 ,我覺得很符合我想法,特意把該文黏貼如下,供大家參考,原文鏈接:
憑什麼要我脫離舒適區
http://mp.weixin.qq.com/s?src=3×tamp=1483259187ver=1signature=rTwPwi5n6pHYPIz9ipARhSS5fM5IGJ9krBLJDST4cKp8jUNKrqGa20n8W2f9KR3FTTW5dq*3U6FrH2uJx9GaiO*Lvd65Us6ySTBlr4RgmPRwCUHuUq0AewBubNPDNwcX9EU7V7iyLFEkdjfeeJCiROKVlIc8zdbmTMrfqirrta4=
原文摘錄如下,版權歸作者所有:
過去4年中,我換了6次工作。這當然不是什麼值得分享的佳話,但歷經這堆跳槽、面試、磨合、分手的密集流程之後,我發現職場夥伴們最常對我說的一句話是——「伯通,你應該挑戰你的舒適區了」或「試著從你的舒適區里走出來吧」。
於是,我常常懷疑自己是個懦弱而缺乏行動力的短視者:既不願挑戰自己不擅長而明顯有更高價值回報的工作,又無法對陌生行業干一行愛一行,還常常以無感為理由推掉別人的職業建議。時間長了,別人也發現我身上少了一點「探索精神」,於是逐漸就不常聯繫了。
比如下面這些話,過去4年中我至少說了幾百回——「我不會搞媒體關係」、「現場會務執行是什麼?」、「運營?不懂,另請高明吧」、「短視頻內容並非我的強項」、「我不想帶團隊,我帶好自己就不錯了」、「酒會你們去吧,我懶得見陌生人」。
這種種表現,一言以蔽之就是「不願脫離舒適區」。幾乎是所有職場規劃人生指南成功大師社會精英都極力批駁的人生污點,基本可以和Loser互為充要條件。
也不是沒嘗試過,去創業公司把自己歸零嘗試做合伙人、和朋友承包第三方業務學習資源調配、西裝革履陪高端客戶開媒體發布會……但一條路都沒走通,於是我陷入痛苦的幾率越來越高。
直到最近半年,我突然反過味來,到底是誰規定,人一定要「脫離舒適區」呢?到底什麼是「舒適區」,這個定義是什麼?
首先,「舒適」肯定不是醉生夢死不思進取的意思,那種屬於「墮落區」。職場上的舒適指的不是肉體上的安逸,而是一種工作前就對方式和結果有明確預期,工作中無須付出額外痛苦糾結即可按時保質完成,工作完畢不會空虛失落的狀態。所謂「舒適」指的是掌控感、成就感和壓力適應的結合。
反之,「脫離舒適區」至少打破了以上其中一項:要麼是在一個陌生行業或陌生環境下,面對未知毫無掌控感;要麼是工作強度非常高或容錯度非常低,導致壓力陡增無法適應;或者是把張飛送去吃齋念佛,讓他當少林寺CEO也不會有絲毫成就感。
每個人的掌控感、成就感和壓力適應訴求都不同,創業者必須試著接受無法掌控的生活,因為每天都很無序;福原愛一邊對著鏡頭哭「奧運會讓人痛苦」,一邊瘋狂熱愛自己的運動,在她眼中職業運動員這樣的高壓力工作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而對於我這樣的碼字愛好者,出席觥籌交錯精英峰會之類的場合,只會覺得自己又虛度了一天,成就感為零。
充分的職場經歷,足以讓人們了解自己在以上三項中的真實訴求,在潛意識中逐漸趨近屬於自己舒適區坐標系的職業。
但是,這個舒適區不能保證你月入十萬,也不能保證你的職業生涯一帆風順。於是人們恐慌了,「我是不是太懶了?」「是不是應該再對自己狠一點?」最終的結果就是「該跳出舒適區了!」
當然有鯉魚躍龍門的故事,但那往往不是脫離舒適區,而是在自己的舒適區中調整了係數。行政幹部董明珠剛剛南下當業務員的時候怎麼能想到自己是個廣告代言愛好者?但那正是她真實的舒適區,她面對鏡頭面對非議面對媒體,惟有愈來愈過癮,從未有不適感。她不是脫離了,而是找到了自己更精準的坐標系。
再比如,我曾經接觸過「戀愛培訓」這個行業。看多了你就會發現,那些桃花運不斷的男人,並不是因為他學過戀愛學或者多麼有錢多麼帥,而是他從小就明白如何與女性溝通,如何吸引女性,姑娘和他約會時雙方都很舒服。那些看到姑娘就臉紅的死宅,上再多培訓課程,也難以在相親對象面前自然自信。戀愛結婚人之大事,按說人們有足夠的動力「脫離舒適區」了吧?可是再多努力甚至花十幾萬學習也只是改善表面功夫,內里的真實人格難以撼動。
說穿了,不是我不願脫離舒適區,而是我不明白脫離舒適區到底能帶給我什麼。付出額外的艱辛痛苦與失落,能換來什麼。又不是去搞黃賭毒高利貸宗教傳銷的暴富生意,以我過去幾年的經歷來看,這脫離舒適區的性價比,可一點也不高。
當然,不脫離舒適區不代表不奮鬥,不脫離舒適區不代表不思考,不脫離舒適區不代表不能成長為更優秀的人。在我的舒適區內,可以折騰的餘地還大著呢,百度剛把一個寫字的招安當了副總裁,我看他也沒怎麼脫離舒適區嘛。
估計不少朋友看完這篇會不服氣,不過我相信一句話——「眼淚教你做人,後悔幫你成長,疼痛才是最好的老師。」希望大家多脫離幾次舒適區,或許會有不同的感悟。
文:伯通
推薦閱讀:
※為什麼知乎上關於抑鬱症的話題中都提到要去看醫生,而關於心理醫生的問題中卻有不少答案質疑心理醫生?
※見過心理諮詢師後,感覺對方毫無專業性可言,應該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
※說話不經大腦的壞毛病怎麼克服?
※心裡難受,好想割自己的手,快要忍不住了,要怎麼做才能緩解這種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