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家用心電檢測儀對於心臟病人日常狀態監控意義大不大?

今年媽媽被檢查出有心臟病,想買一台家用心電檢測儀。看了市面上許多產品,發現功能都差不多,但作為家用產品來說,每日檢測保存心電圖是否有意義?度娘還開發了一款特特心電儀放在某東上做眾籌,這款產品是否靠譜?


沒什麼意義,如果人有狀況直接住院,多去醫院做幾次心電圖就可以,家裡有監護,家裡人又看不懂,除非家裡有醫護人員整體看著


私以為,目前所謂家庭或者互聯網醫療基本都可以算作過度醫療的範圍。最為關鍵一點,人的生命無法交給機器做決斷。
最近科技互聯網興起的智能健康設備,無論測量是血壓、血氧、心電。我們首先承認這一類醫療儀器所涉及技術門檻相對不高,互聯網科技廠商可以不講究技術積累,迅速切入這一市場,再加上所謂的雲醫療的翅膀,很容易吸引眼球。
實際上,動態心電圖網路診斷(就題主問的測量日常水平)早就不是先進的理念,早已經有不少專家、廠商合作在做這一個產業,遲遲沒有形成規模,除了確實是國內科技專利轉化率低這一大環境,另外這一個理念於與國內的醫院醫療模式之間的矛盾才是決定性的因素。
用戶使用這類產品,無論儀器多精準,用戶體驗多好,最後每一個用戶都希望自己測量的數據能夠反饋給專業醫生做診斷(心電測量的數據用戶自己看不懂,機器就算懂,也不能告訴用戶,最多給一個提醒,最後的決策必須交由醫生。)。對於廠家來說,關鍵點也是在於如何與有實力的醫療團隊合作,形成聯盟,才能讓醫療智能設備的價值完全發揮出來。
問題就在與醫院合作上,國內可以說沒有健全的社區醫療體系,這一類心電,血壓日常檢測評估的問題,交給社區醫院來做是再好不過了,由於這一塊的缺失,廠商迫於宣傳壓力,無奈先找大醫院合作,提高知名度,但是這樣一來,主動權就不再在充滿活力的科技廠商手上了。大醫院病患壓力大,無法專門安排醫師從事網路診斷,醫生不僅要面對住院門診病人,還要面對大量的網路醫療用戶,工作量上去了,這一部分工作沒有回報。更關鍵的是,就算國家批准了,醫院可以收取這部分網路診斷費,對國內用戶來講,買儀器花了錢,還得給醫院交年費,絕對增加仇恨值。現階段,對於醫生來講這是做好事,可是未必所有醫生都願意花時間精力去做。


有,很多早期癥狀都不明顯,大夫的對策是等你有癥狀了再來醫院做24小時監護。

利益相關:先心病人


意義非常的大,95%心臟病發作都是發生在院外,並且發病時間只有5分鐘。也就是說病情發作時更多的可能都是在家裡。
家用好朋友心電儀有四大功能
功能一:幫助發現心臟病

用好朋友自查心電圖,捕捉心臟異常,幫助對結果進行判斷,疾病早發現是治療。

功能二:幫助評估疾病突發風險、幫助評估疾病突發風險

用好朋友自查心電圖,每周2-3次,心臟變化情況盡在掌握,提前預知疾病突發風險。

功能三:幫助跟蹤病情及療效

用好朋友自查心電圖,對比心電波形,異常出現頻率等,第一時間掌握心臟健康變化。

功能四:捕捉異常供就醫參考

好朋友支持連續90小時採集心電信息,遇到心臟不舒服的時候,可以單擊按鍵進行特殊標記。

採集結束後,將特殊標記的心電列印出來,就診時提供給醫生了解心臟日常情況,幫助診療。


首頁-好朋友心電圖機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號稱中草藥可以治癒癌症的假「中醫」被龔曉明醫生打假?
以前不說夢話,最近室友說我總是說夢話,晚上睡覺還會突然坐起來,是壓力過大的原因嗎?應該怎麼改善?
對於上了年紀的癌症晚期患者,我們是否值得使用昂貴的葯去挽留一個不一定挽救得了的生命?
同樣的病毒,為什麼人得了水痘可以終身免疫水痘,卻還可能再得帶狀皰疹?

TAG:心臟病 | 心電圖 | 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