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你最喜歡什麼中華傳統冷飲?

來列幾個吧~綠豆湯、紅豆湯、銀耳湯、烏梅湯、木蓮涼粉...有哪些你愛的家鄉特有的傳統降暑的飲品~奶茶店裡的就不要端出來了。最好告訴我怎麼做,大熱天的,求甜湯造福人間呀~咱杭州又將面臨新一輪四十度了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水精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盛夏食飲,最喜清新,是以公子調冰,佳人雪藕。

那可能有人要問了,你公子調冰,古代夏天哪來的冰?

是這樣的,在古時,冬天會有專門的人去結凍的湖上伐冰,伐完後藏入地窖,待暑熱的時候啟用。清《會典》中記載:「凡伐冰取諸御河……歲以冬至後半月,部委司官一人,募夫伐冰,取其明凈堅厚者,以方尺有五寸為塊。以供公廨……設暑湯之用。」就是說的這種情形。

窖冰亦稱藏冰,有專門管理此事的官吏,並建有窖冰的「冰井」。宋高承《事物紀原》云:「《周禮》有冰人,掌斬冰,淇凌。」《魏志》云:「建安十九年,魏王曹操造此台以藏冰,為凌室,故號冰井。」清代冰窖分三種:官冰窖,府第冰窖,商民冰窖。

你說有了冰,還得有冷藏的器具,才好做冷飲吧?

是的,還真有……古人日常使用的冷藏器具叫「鑒」(注意,讀作「漢」)。冰鑒是為鑒與缶的嵌套複合體,其設計精巧體現了古人高超的鏤飾、鑄造技術。方鑒中空呈大「口」套小「口」的「回」字形,大「口」用於存冰和冷水,小「口」中固定著缶。可以看作是一種原始冰箱,使用時,將盛滿飲料或食物的器皿放入小「口」,大「口」裝滿冰塊,合上蓋子,不多時「冷飲」就可製成。(其實作為一隻冰箱精,我的年歲也跟這位差不多大了~)

戰國蟠虺銅冰鑒

冰鑒內部結構,可以看出鑒跟缶的內外嵌套

到了清代,人們製造了輕便的木質冰箱,多用花梨木、柏木、紅木,當時稱為冰桶、洋桶。

清朝掐絲琺琅冰桶

當然,冰鑒也不是所有人都用得起的,民間沒有簡易冰櫃,但是有井啊!井水深涼,用來湃沉李浮瓜,也有冰鎮效果。

所以,古代還是可以做冷飲的,挺方便。

本文搜集古代解暑飲品,朝代不考,細節不較,純屬個人興趣。(免得噴子又來,我很玻璃心的!)雖有具體操作方法,但大多沒有親身試驗,紙上談兵,坐而論道,或也可望梅止渴,思之慕之,體驗一下古人的生活方式。

一、碧筩杯

第一推薦的就是碧筩杯啦,也被稱為碧筒杯。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歷城北有使君林,魏正始中,鄭公愨三伏之際,每率賓僚避暑於此。取大蓮葉置硯格上,盛酒三升,以簪刺葉,令與柄通,屈莖上輪菌如象鼻,傳噏之,名為碧筩杯。」

可以看出方法也很簡單,就是把荷葉攏成酒盞狀,倒酒進去,再以發簪刺破葉心,跟葉柄相通,通過葉柄斷口吸食酒液。

在宋人林洪的《山家清供》里有更豐富的描述:「暑月,命客泛舟蓮盪中,先以酒入荷葉束之,又包魚鮓它葉內。俟舟回,風薰日熾,酒香魚熟,各取酒及酢。真佳適也。坡云:『碧筒時作象鼻彎,白酒微帶荷心苦。』坡守杭時,想屢作此供用。」

這裡還加了荷葉魚肉。

以荷葉為杯,在古代文人作品中甚是常見。

其一自然是因為此法簡單。《唐語林》的「李宗閎暑月以荷為杯」,白居易的「疏索柳花怨,寂寞荷葉杯」,戴叔倫的「茶烹松火紅,酒吸荷葉綠」,曹鄴的「乘興挈一壺,折荷以為盞」,宋詞的「酒盞旋將荷葉當,蓮舟盪,時時盞里生紅浪,花氣酒香清廝釀」,還有個詞牌專門名叫《荷葉杯》,都可看出這碧筒杯的盛行。金銀制的荷葉杯盞也十分常見。《雲仙雜記》「酒器九品」一條:「蓬萊盞、海川螺、舞仙盞、瓠子卮、幔卷荷、金蕉葉、玉蟾兒、醉劉伶、東溟樣。」其中,幔卷荷就是說的荷葉杯。

唐代何家村銀荷葉杯

其二嘛,荷葉本帶潤澤清香,與甘醇辛烈的酒氣混合,正是酒味雜蓮氣,香冷勝花露。與三五好友泛舟蓮塘,最好是在晴夜,有月盈懷,風露舒涼,輕香徐細,白醪入荷盞,傍花淺酌,飲至微醺,這才應了李易安沉醉不知歸路的雅興啊。

二、五色飲,五香飲

飲子的起源很早,王利華先生認為:「從歷史的實際情形來看,『飲子』乃是服餌養生家的造作。」上層社會最早是把飲子作為養生的一種飲品的。至遲到隋代時,宮廷已開始把飲子作為一種日常飲用的飲料。民間飲子如「炒麵飲子」,清孔尚任《節序同風錄》:「炒大麥面,拌以糖霜,和冰水飲之,曰『炒麵飲子』,祛暑止渴。」也很簡單。

顏師古《大業拾遺記》:「先有籌禪師,仁壽間常在內供養,造五色飲,以扶芳葉為青飲,楥禊根為赤飲,酪漿為白飲,烏梅漿為玄飲,江桂為黃飲。又作五香飲,第一沉香飲,次檀香飲,次澤蘭香飲,次耳松香飲,皆有別法,以香為主。尚食直長謝諷造《淮南王食經》,有四時飲。」

可以看出,五色飲及五香飲主要是以藥物及香料為主材,從《普濟方》《幼幼新書》等醫書記載來看,很多也是當做葯來吃的(裡面也記載有具體方法,感興趣的可以看看)。其中「白飲」跟「玄飲」我覺得最宜消夏。

《雲仙雜記》記載房壽(沒搜到這個人生平)六月宴請客人,「搗蓮花制碧芳酒,調羊酪造含風酢,皆涼物也。」

唐朝可能真的很喜歡奶製品吧,貴族們連櫻桃都要浸在酥酪里吃。若白飲生在現代,那應該是老北京乳酪,以及雙皮奶吧,都要白嫩嫩、軟彈彈、冰沁沁的,一口下去,透心涼,心飛揚。

雙皮奶

玄飲大家一看就明白啦,就是酸梅湯,現在也經常喝的。以前關注過一個公眾號,叫「墟食」(作者很久沒更過了!!!),裡面復原了玄飲,方法如下:

·熏烏梅、山楂、甘草等入砂鍋
·加水淹沒其頂,一、二升左右
·大火煮開後滾一刻鐘,轉文火熬
·熬至色赤紅,下冰糖,攪拌
·文火煮至極熟,中途或可加水
·濾出清汁,撒桂花,玄飲即成

玄飲。這個顏色不太「玄」啊

三、茉莉湯

湯品也是古代一大飲料品類。像各種醫書里記載的天香湯、須問湯、杏酪湯、鳳髓湯、醍醐湯等等。茉莉湯是其中比較得我心者。

清人顧仲《養小錄》:「厚白蜜塗碗中心,不令旁掛,每早晚摘茉莉置別碗,將蜜碗蓋上,午間取碗注湯,香甚。」

方法也很簡單,用兩隻大小一致的碗、白蜂蜜(洋槐花蜂蜜就可以,看到還有人用雪蜜,最好是結晶的,粘度高,倒扣著不會流下來)、茉莉花即可。一隻碗在下,盛茉莉花;一隻碗在上,碗底抹蜜。兩隻碗扣蓋半日,茉莉花與蜜一起沖水,清冽香氣混合蜜的甘甜,冷卻後加冰,滋味尤佳。

茉莉夏秋開小白花,花皆暮開,芳香酷烈,風味殊勝。《三餘贅筆》中說:「曾端伯以茉莉為雅友。張敏叔以茉莉為遠客。」以「雅」跟「遠」來形容,很是清新。

也想有一間種滿茉莉花樹的庭院,其高及檐。暑熱之時,設木榻、瓷枕、紙扇坐其下,以消長晝。清芬鬱郁,可沾眉發。每日飲一碗香冷茉莉湯,清氣透肺腑,縱炎蒸毒我腸,也是人間好時節。

茉莉湯

四、楊梅渴水

渴水是一種解渴的果子露飲料,就像現在的真果粒、果粒橙之類。

元·無名氏《居家必用事類全集》:「楊梅不計多少棎搦取自然汁。濾至十分凈。入砂石器內慢火熬濃。滴入水不散為度。若熬不到則生白醭。貯以凈器。用時每一斤梅汁入熟蜜三斤。腦麝少許。冷熱任用。如無蜜球糖四斤入水熬過亦可。」

這個方法就有些繁複了,先取楊梅汁過濾乾淨,用砂鍋慢火熬濃,注意,熬得不濃的話就會生白黴(醭)。然後把熬好的放在乾淨器皿中,一斤楊梅汁用熟蜜三斤攪拌,再加龍腦或麝香少許(這個步驟我覺得可以考慮省去或者代替)。

其實跟現在的冰糖楊梅汁是很像的。冰糖楊梅汁步驟如下:

·選新鮮楊梅,先用鹽水泡20分鐘左右,把楊梅裡面果蠅的幼蟲泡出來(一般新鮮的楊梅不會有很多蟲子)。然後再清水沖洗乾淨。

·洗乾淨的楊梅放鍋里加水煮,水的多少個人自定,想多喝點楊梅汁的就多放點。建議用砂鍋煮,金屬鍋可能會影響楊梅汁的味道(跟古法一致)。

·煮開後先把浮沫撇掉,然後用勺子把楊梅壓爛,讓果肉和果核分離。

·全部壓好後放入冰糖開小火煮10分鐘左右,冰糖放多少也自己決定。甜一點不要緊,吃的時候可以加冰塊或礦泉水的。

·煮好後用漏勺把楊梅核撈出來,果肉可以留在裡面,因為果肉也可以吃。

·濾好的楊梅汁就可以喝啦。酸甜可口,冷熱皆宜。

「(楊梅)五月熟,生白,熟則有白、紅、紫三色,紅勝於白,紫勝於紅。凡楊梅顆大核細為上,鹽藏、蜜漬、糖制、火酒浸皆佳,可致遠。多食令人傷熱,食核中仁可解。味酸、甘,微熱。滌腸胃,除煩潰惡氣。久食損齒及筋,發瘡致痰。」光看看文字就口齒生津……楊梅消暑解渴,果真當仁不讓。

望梅止渴

在《居家必用事類全集》中,渴水是一個大分類,有「官方」的御方渴水、林檎渴水、木瓜渴水、葡萄渴水……我只選了一個自己最想喝的,其他大家可以自己去看看哦~

(另,這本書簡直是一部古代生活小百科啊,什麼都有,吃的喝的用的琴棋書畫筆墨紙硯……)

五、豆蔻熟水

「熟水」,顧名思義就是做熟的水、燒開的水,只不過這些燒開的水是加一些植物或果實作原料煎泡而成。跟如今的「茶飲劑」「代茶劑」、花茶果茶大同小異。孟暉也曾寫過一篇《熟水代茶》的文章。

宋朱弁《曲洧舊聞》卷四:「新安郡界中,自有一種竹葉,稍大於常竹,枝莖細,高者尺許,土人以作熟水,極香美可喜。」 明陶宗儀《輟耕錄·句曲山房熟水》:「句曲山房熟水法:削沉香釘數箇,插入林檎中,置缾內,沃以沸湯,密封缾口,久之乃飲,其妙莫量。」按,《事林廣記》別集卷七有「造熟水法」。李清照有首《攤破浣溪沙》詞中說:「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其中的「豆蔻熟水」,就是治療暑濕困脾之類疾病的著名飲料。

《居家必用事類全集》:「白荳蔻殼揀凈。投入沸湯瓶中。密封片時用之極妙。每次用七個足矣,不可多用。多則香濁。」

其實就是用火鍋湯底的白蔻仁,用沸水煮一番。挺簡單的。

白蔻仁

熟水也是一個大類,梁稈熟水、紫蘇熟水、沉香熟水、香花熟水……跟飲子其實有些交叉,但飲子範圍更廣,像前面舉例的炒麵飲子,原材料更豐富,更平實。而且,飲子早期(隋唐)主要是指養生飲料、中藥湯劑,後來(宋)似乎更接近於「飲品」一詞了,清明上河圖裡就有飲子攤,賣甘草冰雪涼水、荔枝膏一類。飲子的內涵跟外延,在資料中似乎比較模糊,我也沒考證過,紕漏之處,多多指證。

清明上河圖虹橋橋頭飲子攤

清明上河圖「久住王員外家」門前香飲子

宋朝熟水還會分品級:北宋仁宗曾經下令,讓專門負責宮廷飲料等事務的翰林司為「熟水」鑒定優劣,結論是:紫蘇熟水「能下胸膈滯氣,功效最大」,因此為最上品,沉香熟水次之,麥門冬熟水又次之。可以看出,是從保健功能方面來分級,「功能飲料」。至於味道嘛,我有空的時候會試試。

(忽然想起微博博主博物雜誌講過的一個杜牧豆蔻的污污冷知識……)

六、木瓜漿

還是《居家必用事類全集》:「木瓜一個切下蓋。去穰盛蜜。卻蓋了。用簽簽之於甑上蒸軟。去蜜不用。及削去。中別入熟蜜半盞。入生薑汁同研如泥。以熟水三大椀拌勻濾滓盛瓶內。井底沉之。」

木瓜切下蓋,把瓤去了,盛蜜,然後又蓋上,插上幾根竹籤或牙籤,(先開始我以為是為了散熱,後來被豆友明河在評論里提醒,覺得應該是為了用來固定,將兩半木瓜合二為一,在此謝謝。)放在鍋里蒸軟,然後把蜜除去,在削掉皮,再加熟蜜半小碗,以及生薑汁,研磨成泥,熟水(燒開的水)三大碗攪拌勻凈,過濾,放入乾淨瓶子內,放入井底湃著(當然現在是冰箱啦)。

木瓜醬

這個做法,其實跟現在的果醬異曲同工。後來加熱水稀釋是為不被膩死,適合夏天飲用。其實單吃果醬也是可以的。《廣群芳譜》中說:「實如小瓜,或似梨稍長,皮光色黃,上微白如著粉。津潤不木者為木瓜,香而甘酸不澀,食之益人。醋浸一日方可食,生不堪噉。」

諺曰:梨百損一益,楙(一種冬天成熟的桃)百益一損。投人之道,宜有以益之,而報人則欲堅持久,故詩曰: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也是很好的人生哲理。(我是多麼愛升華主題啊……)

七、酥山,乳糖真雪,冰雪冷元子

這些屬於甜品一類。

酥就是酥油、奶油、黃油,《齊民要術》中有「抨酥法」一條,做法寫得很詳細。

顧名思義,酥山就是用奶油做成山巒的形狀,過程名叫「滴酥」或「瀝酥」,一般由女性完成:讓酥近乎融化膩暖,女子將其握在洗凈的纖纖素手中,在瓷盤中滴瀝成山巒形狀。孟暉考證「紅酥手」一詞來源就有詳細寫到,參見《花間十六聲》。

這樣做出的酥山,再拿去冷凍一下,便是一道香甜清冽的冷飲,跟如今奶油冰淇淋是極為相似的。唐人王泠然有一篇《蘇合山賦》,就是寫吃酥情狀。把酥滴入石榴汁或者櫻桃汁,就變成「紅酥」,《清異錄》中記載的「貴妃紅」就是這樣的加味紅酥。

而《西湖老人繁勝錄》「諸般水名」記載的「乳糖真雪」,也是冰淇淋一類,聽名字就很豪華。

冰淇淋球

《東京夢華錄》里的「冰雪冷元子」:將黃豆炒熟,去殼,磨成豆粉,用砂糖或者蜂蜜拌勻,加水團成小糰子,最後浸入冰水。

這種做法是網上流傳的,其實想想,也可以把豆粉換作糯米粉、薯粉等等,瞬間就變鮮芋仙的小圓子。不禁慨嘆,宋朝的街市已經如此繁華了。

冰雪冷元子

以上就是我搜集的幾大分類的一些代表:酒、飲子、湯品、渴水、熟水、漿水、甜品。當然還有茶。茶我覺得沒什麼說的了,夏飲綠茶,清熱解暑,那青青顏色看在眼裡也讓人心靜。像白居易說的:「雨埋釣舟小,風颺酒旗斜。嫩剝青菱角,濃煎白茗芽。」現在自然都是泡茶,煎茶已不流行,如果要試可參考陸羽《茶經》,水要三沸,沫餑是關鍵(就是煮出來的白色泡沫),還要加鹽這些……還是很需要技術的。

介紹的只是古代夏日飲品的很小很小一部分,最讓人慨嘆的就是《武林舊事》《西湖老人繁勝錄》《東京夢華錄》這一系列書,報菜名兒一樣把那些飲品列出來:荔枝膏水、苦水、白水、江茶水、楊梅渴水、香糖渴水、木瓜渴水、五味渴水、雪泡縮皮飲、杏酥飲、紫蘇飲、香薷飲、梅花酒、皂兒水、沆瀣漿、漉梨漿、鹵梅水、姜蜜水、綠豆水、椰子水、甘蔗汁、木瓜汁、五苓大順散、乳糖真雪、金橘團、甘豆湯、薔薇露、玉浮春、藍橋風月、清若空、錯認水(這名字好聽)……

但是沒有具體做法,只能看著名字腦補。真希望能有一家古風飲品連鎖店,可以復原這些飲品。當然,如果可以穿越回古代,吃個遍,那更好……

《節序同風錄》里說:「三伏飲酒,俱用玻璃、水晶等盞。」這樣既清涼,又賞心悅目。試想,你在一處安閑庭院中,盈盈翠竹,纖纖白苧,雲影飛飛度酒杯。鮮芳的飲料在玻璃杯盞中,映著斜暉脈脈,或是月色幽幽,流轉出冷峭的微芒。門外綠陰千頃,蟬聲萬里。荷塘送來一陣陣悠徐的芳香,很是妥帖。就這樣入夢,耳邊應有遠遠的輕雷。

若在他鄉,也需飲這樣一盞。或客驛,或旅棧,或道旁小酒家中。一樽清飲,可破愁城。飲盡後燥熱一除,口舌潤了,心也定了。你瞧,事事都蒙上一層清涼凈潔的心緒:滄江日落山更好,且放輕舟緩緩回。


我來一發「中國人的可樂」——【酸梅湯】!

另外題主還可以參考小果兒發過的【甜湯】菜譜~戳這裡夏天喝什麼熱湯!這幾碗涼涼的甜湯好喝又養顏,沒人學不會!

=冰鎮酸梅湯=

by 翹鬍子洋芋片

【主料】

烏梅|19顆

甘草|5~7片

陳皮|一小撮

山楂|10~15片

【輔料】

冰糖|適量

桂花(玫瑰花也可)|適量

清水|2升

【做法】

1. 先將烏梅洗凈,可以多洗幾遍把烏梅上藥材味稍稍洗去,放入砂鍋中備用。

2. 甘草、陳皮、山楂洗凈,一同放入砂鍋中。

3. 在鍋中加入適量的冰糖,加入水,中火煮開後轉小火,慢慢熬煮一個小時。

4. 將桂花或者玫瑰花放入鍋中,燜煮一會,然後關火,晾涼,用漏勺將原料全部濾掉,(或者在煮的時候就用紗布將原料包起來)即可飲用。也可以冰鎮之後飲用噢。

怎麼樣, 饞了?馬上做起來吧!也歡迎小夥伴們在評論區交流哦~

=小貼士=

1. 原料在中藥店都可以買到,不要用超市裡賣的做零食的烏梅。食材不貴,可以多次使用。食材用量可以根據個人口味調整,桂花或玫瑰花不放也可。

2. 這款酸梅湯不適合孕婦飲用!


木蓮豆腐(木蓮涼粉)
三年前遇見,每年都吃,今年卻怎麼也沒買到QAQ
水一樣無色透明,果凍一樣的凝膠,冰冰涼涼,入口即化
加冰雪碧別有一番風味~~

圖源:中式冷飲――木蓮涼粉(木蓮豆腐)


鹽水棒冰


蘇式綠豆湯,看起來並不起眼,但確實是好多代蘇州人在夏天共同的回味

原料一般有煮好的綠豆,糯米飯,金桔,蜜棗,冬瓜糖,紅絲綠絲,現在改良派還會加一些芋圓南瓜仙草之類,我覺得並不好。

水是菁華,一定得是冰鎮過的薄荷水,淋在上面,沁涼一夏。

另一樣東西現在大概沒什麼人還在吃了,小時候,到了夏天,家裡常常會喝菊花晶。

一夏天都是這個味道。不禁想起了媽媽。


木蓮涼粉
小時候喝一塊一碗,還會加玫瑰紅糖和薄荷。坐標浙江。
作法很簡單的:
淘寶材料:木蓮籽、紗布、薄荷粉、藕粉(剛幫你淘寶了下,還有套裝賣)
把木蓮籽和藕粉放進紗布里包好,準備冷開水,把木蓮籽袋放進水裡,慢慢揉搓、捏啊,水就會變粘稠了
放冰箱里冷凍一個小時結塊了就可以吃了
隨便加料!我最愛加白醋喝!超好喝!


額……傳統冷飲……夏天……

冰雹吧……


滿滿的,都是回憶


還有什麼能比來一份海南的清補涼更爽?!小小的一碗清補涼內容豐富,內含西瓜、龜苓膏、紅豆、綠豆、椰子肉、玉米粒、薏米等一大堆好吃的東西,我點的總是傳統的椰奶清補涼,在大熱天喝上這麼一碗,既解渴,又解饞,難怪當地人如此熱愛。此外,還有椰水清補涼和糖水清補涼可供選擇,都是一樣的美味啊。


酸梅湯:冰鎮之後,生津止渴、解暑開胃的不二之選!

綠豆湯:只要有容易上火的天氣,就有容易幫人去火的綠豆湯~


-
每次一吃『老冰棒』我就想起了小時候2毛1根的…貨真價實的冰棒———1根棒子戳著一坨白糖冰

-


涼蝦一定要配石花子,再點上薄荷。

圖片來自百度。


酸梅湯~用酸梅晶加水沖~


香桃那個蜜桃,沙果葡萄,金桔那個青果,清痰去火……

當你在各類飲品店門前排著現象級長隊,千年前的吃貨老祖宗,已吃上倍兒爽的夏日冰飲。

然而,當年它可是貴族專屬食品呢。

李不知在《你知不知》第二期節目中,就來給大家講講,古代吃冰的那些事兒。

貴族的專屬特飲

《詩經》曰: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藏之凌陰。

意思就是,鑿冬天河水的冰,放進」冰箱「夏天用。

凌陰,在當時可是只有貴族才用的起的土豪「冰箱」。

到了周朝,有錢又任性的天子,還專門設了管冰的崗位——「凌人」。

「凌人」大哥手下有80個小弟,負責鑿冰、運冰、取冰工作。

如此大的陣容,嘿嘿嘿,當然不僅僅是為吃冰。

▲《天龍八部》中虛竹與夢姑一起「成長」的冰窯,看過TVB劇OP的一定對這幕印象深刻。

三國時曹操所建的銅雀台以北有深達十五尺的冰井台,《全唐文》中的《冰井賦》中亦有深八尺的井窖。

春秋時期勾踐出行時還有供休憩納涼、配備飲食的冰廚。

但這時,老百姓吃冰,依舊是個夢。

吃冰盛世唐朝

直到唐代,吃貨老祖發現硝石可以製冰

對,就是造火藥的那個硝石。

唐代大街上公開售賣的純糖水老冰棍,就是用硝石的【大小盆結冰】原理製作的。

大盆盛清水,小盆盛蔗糖水。

大盆的水在撒入硝石後結冰。

大盆里的小盆也受冷結冰。

除了老冰棍,唐朝還有潤如酥、高顏值的酥山。

底層是冰,仕女再將熱奶油澆淋,堆成一座小山,還要插上花朵、彩樹等裝飾品。最後要放到冰窖中冷藏。

《章華仕女圖》中的酥山

公子調冰水,佳人雪藕絲。

吃貨杜甫也是這樣調製冰水,與佳人共享雪藕絲 。

到了富豪人家,比如楊國忠得勢的時候,夏天在家裡設宴,曾用大塊的冰雕成山,圍於宴席四周,結果大伏天在裡面喝酒都還要穿薄棉衣,效果絲毫不遜色於今天的空調。

網紅冰飲品遍地開的宋朝

到了宋代,各類網紅店遍地開業,冰飲進階到PLUS版。

南宋臨安的「雪泡豆兒水」、北宋汴京的「砂糖冰雪冷元子」、「雪泡梅花酒」 木瓜汁、鹵梅水、紅茶水、椰子酒、姜蜜水,要啥有啥。

品種太豐富,以至於宋孝宗吃冷飲吃到到拉肚子,《本草綱目》和《宋史》都偷偷記載著。

假使穿越到宋朝,有商業頭腦的人,可以考慮做冰棍生意,成為土豪。

南宋大詩人楊萬里有詩《荔枝歌》為云:

北人冰雪作生涯,冰雪一窖活一家。

從詩中可以推測出,賣冷飲的收入相當豐厚。若是冰雪事業開展得當,發家致富指日可待。

冰淇淋的師祖在元朝

元代時出現了冰淇淋的雛形——冰酪 。

套馬杆的漢子他最愛吃牛奶,香甜的奶冰加一點果漿。

資深吃貨忽必烈,對冰酪愛得不要不要的。皇室專供 ,一人獨享,外面的人不準製造。

馬可·波羅在《東方見聞》一書中說:「東方的黃金國里,居民們喜歡吃奶冰。」

後來,奶冰的配方由馬可·波羅偷渡帶回了義大利,義大利貴族們試吃後驚為天人。

然而,自私的貴族喜歡吃獨食,所以長達三個世紀左右,冰淇淋一直是義大利貴族專屬。

直至1533年,美第奇家族的富婆凱瑟琳·德·美第奇,遠嫁法國去當王后,冰淇淋製作配方才被泄露出來。

到20世紀初,一個叫弗蘭克·埃珀森的11歲男孩,在某天夜裡,他無意間將一杯蘇打水和攪拌棒留在了室外。

第二天,他發現了世界上第一支冰棍。

1904年, Ernest A. Hamwi在一個冰淇淋商人旁邊賣華夫餅。

由於冰淇淋的碟子用完了, Ernest靈機一動,就把華夫餅捲成圓錐形來裝冰淇淋,甜筒便誕生了。

▲《阿甘正傳》

從國外到國內

20世紀,國外出現了現代意義的冰棒,民國時期傳回我國。

中國早期的冰棒沒有包裝紙,直接拿在手裡吃。

1932年,上海海寧洋行開始生產有包裝紙的冰棒。

之後,出現了承包80、90後童年夏天的冰棒。

那些年,五毛錢的綠豆棒冰,分食七個小矮人,吐綠舌頭嚇同桌,娃娃頭雪糕來賣萌。

如今,哈根達斯、DQ也吃過不少。但我再沒有嘗過小時候冰淇淋的滋味了。

好啦,七夕節剛過,就送你們一口冰淇淋味道的狗糧。


綠豆湯。每周都做一大鍋,放在冰箱里。


雪花酪算么
即使我小學畢業後就在也沒見到雪花酪的小販,但我依然懷戀


冰粉涼蝦!!
熱得要死的時候來一碗,加點兒薄荷,那冰沁沁甜絲絲清涼涼的味兒,簡直是盛夏里的救世主啊。


湖州的多樣湯,清涼舒爽,用料:糯米,綠豆,蜜棗,紅綠絲,金橘,冬瓜糖,薄荷水。做法:糯米和綠豆蒸熟放最底下,然後放上蜜棗,紅綠絲等,最好倒進薄荷水(可以是滴了薄荷精的糖水,也可以是用薄荷葉煮的糖水),可以放冰箱哦。夏天必備!!!童年回憶啊!!!


老家新疆的答一發。北疆這邊有雪花涼,南疆的維吾爾族巴紮上有老人賣傳統的杏干水。冰是年年冬天存在地窖里的,夏天拿出來用


*


馬蹄爽~~

潮汕草粿~~

海石花~~

*


推薦閱讀:

中醫講的濕氣重是什麼意思?怎麼調理?
想知道自己是什麼體質的肥胖?
經常用艾草泡腳好不好?有什麼副作用么?
有哪些很好的中醫論壇?更加專業的那種?
外國人眼中的中醫是怎樣的?

TAG:美食 | 傳統文化 | 夏季 | 中醫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