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自學針灸?


閑來無事,告知題主,成為一名初級針灸醫師需要所學那些課程:
首先是中醫的基礎課程
《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經絡學》《腧穴學》《診斷學》《中醫基礎學》《中醫基礎理論》《針灸學》等。
在此基礎上你可以明白正常人體形態結構是怎樣的了,對人體分工協作機制有了大體上的了解。區別于飛醫專業人士,明白中醫學的基礎架構和思維方式,為你接下來學習兒、婦、內、傷、等其他學科奠定必要的基礎。
以上只是各學科的大綱,如針灸學就含總論和各論,總論含八綱臟腑經絡證治、針灸原則、針治作用、配穴處方、特定穴的應用等。
各論包括:毫針刺法、灸法、拔罐、三棱針、皮膚針、皮內針、電針、穴位注射、頭針、耳針等。
到此,你算是入門了。


你是生活在古代嗎?現代社會什麼叫「自學」?且不說網路上完整的針灸教學視頻多得很,現在的針灸教育體系估計是最寬的了,題主非要視而不見「自學」?另外對於題主的自學針灸之路提個醒:解剖至關重要!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賬號「針道」。
--------------------------------------------

如何學習針灸

不管是學習針灸還是湯藥,必須要明白什麼是正常人(這裡不展開),如果不明白何為常人,那麼就無法辯證,無法下針或者開藥,切記切記。


經絡系統包含四個部分:經脈、絡脈、經筋、皮部。


在學習中首要熟悉各條經的循行方向(包含經脈、絡脈、經筋、皮部)以及各條經的陰陽五行屬性,在經絡辯證中,首要確定病位,若不熟悉各條經的循行,就無法很準備的定位到病灶點所在的經絡,古人云「寧失其穴,勿失其經」,所以知道各條經的循行路線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熟悉各特定穴的來龍去脈,熟悉他們的配穴法則,以及各種配穴法則的使用場景,特別要明白腧穴之五行,凡所有穴大體都和本經的五行屬性相同,如手太陰所有穴皆屬金故也。

特定穴有:五俞穴、原穴、絡穴、會穴、郄穴、背俞穴、募穴、下合穴、八脈交會穴等。

配穴原則:子母穴配穴法、原絡配穴法、會郄配穴法、俞募配穴法、靈龜八法、子午流注等開穴法。


第三,掌握補瀉手法,比如:提插、迎隨、捻轉、呼吸補瀉法,燒山火、透天涼等。


第四,多練習,多實踐,坐到取穴準確、快,平時可以製作棉球或者其它適合練針、練指力的道具,也可從身邊的親人、朋友、同學實踐。


第五,多看針灸經典書籍,《靈樞》、《難經》、《針灸大成》、《標幽賦》、《單穴治病選萃》、《針灸學釋難》,先推薦五本,後面兩本已經是絕版書(不過網上還是能找到電子版,如果實在找不到可通過本微信公眾賬號聯繫,梁丘發你)


綜上,第一、二點重在理論,後面三點重在實踐。


最後祝各針灸初學者、愛好者學有所成。

-----------------------------

對於自學者來說,危險的穴位先不要碰,平時多練習,多看書,該背的背下來。


不建議非醫學人士自學中醫或針灸
不建議非醫學人士自學中醫或針灸
不建議非醫學人士自學中醫或針灸

重要內容說三遍!!!


已經提醒過了你們還不聽出了亂子自己負責

針灸是根植在中醫基礎之上的,沒有紮實的理論,學什麼都是皮毛,具體到醫學就是,理論不懂自己瞎看瞎琢磨分分鐘作死自己草菅人命。


所以說為什麼醫學院本科教育需要專業訓練5-6年,都看看書自己就會了還上什麼學啊,都自己能治病了還要醫院幹嘛啊啊啊啊


這樣的大神求你們自己在家治病好了不要來醫院玩耍好嗎


針灸不是認識了幾個穴位大概知道在哪你就能治得了病,還有病人一定要和醫生理論他/她要針哪個穴不要針哪個穴,醉了。你不配合效果不好又要過來吵,那你乾脆把診療費也省了自己回家扎啊何苦來醫院走一遭


另一種就是知道了幾個醫學術語就來醫院一邊看病一邊滿足求知慾,在了解了自己的病情和醫生的治療方案後,這位大哥/大姐,你連十二條經絡名字都讀不利索,還一個勁問為什麼要扎這個穴為什麼不扎某某穴為什麼我頭疼你要扎我手媽啊還要扎我腳各種為什麼,我如何三言兩語給你解釋清楚五年專業訓練才能學會的內容啊,我有這能耐我就去辦醫師執照補習班了好伐,幾塊錢挂號費頂了幾萬塊學費這實在太棒啦!

如果有時間醫生還真可以繼續陪你滿足求知慾,大不了就當培訓耐性增強個人修養嘛;但問題是醫院又不是私人診所,後面還排著大把病人,哪能一直陪你閑嘮嗑?所以也請求知慾旺盛的人不要來醫院挂號補課了。


那如果實在就是有興趣怎麼辦?不能強行壓制人家對一門學科的嚮往呀~
這種情況我給出的建議是:
請前往各中醫藥大學報名興趣課程吧。系統的學習才能真正了解。

野路子大神們在家強行單槍匹馬通關,走火入魔的幾率實在是…… 求你們不要出來實踐了拜託拜託

其實多半說要自學中醫/針灸的都是一時的興趣吧,不想去正規系統的學習,那就自己隨便看書看著玩吧,看到哪算哪。


只是切記:興趣就是興趣,切勿模仿專業人士。


謝謝觀看。


之前在回答怎樣從零開始學中醫的問題時給自己挖了個坑,說日後有機緣再寫怎麼學習針灸,我現在來填坑了。

這又會是一篇很長的回答,首先要說明的是,針灸雖然看起來很容易上手,但其實易學而難精,而且和開方一樣,是存在風險的。方子開錯了,可能無效,可能加重病情,甚至中毒。而針扎錯了,可能損傷重要血管和臟器,同樣可以有嚴重後果。此外,暈針、滯針等常見問題的處理同樣需要重視,不具備這些知識就盲目上手是很危險的。因此,個人並不建議完全自學針灸,下面的內容雖然已經寫的儘可能的全面,但還是希望讀者能找個靠譜的老師,或者至少在正規醫師的指導下練習。此外,不要忘記,對於針灸而言,除了紮實的理論基礎之外,臨床經驗也是很重要的。

本文所有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下面開始正文。

指力

指力可以說是針灸的基本功。要想透皮不痛,要想熟練運用各類針刺手法,指力是基礎。指力的練習方法很多,包括最常見的紙墊練針法(下圖),棉球練針法等。我還見過扎水果的,扎豬肉的,扎水中漂浮的瓶蓋的。還有人會建議練習手指俯卧撐,手指戳豆子等等。側重點各不相同,我在這裡就不展開了,讀者可以自己研究下,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法。

在這裡要多說一句的是,個人建議練習時如果針彎了就換根新的,這樣能保證自己體察的力道和方向的準確性。另外,針反覆扎之後會變鈍,因此就算沒彎也應該注意定期更換。

中醫基礎理論

針灸是需要中醫基礎理論的指導的。學好中基才有可能學好針灸,明白了中醫的理論框架和常見中醫辭彙的含義也會為之後針灸知識的學習掃清一些障礙。目前可以找到的教材很多,我在這裡介紹以下兩本:

左邊的《中醫基礎理論》是鄭洪新教授的版本,這個是目前最新的版本,比較厚,講的比較詳細,但個別東西講的略顯啰嗦。所以同時推薦另一個版本:郵編印會河教授主編的《中醫基礎理論》。這個版本很老,是1984年出版的,也就是我之前回答中就提過的五版教材,很薄也比較便宜。這個版本歷時30餘年仍在不斷重印,足以說明這個版本之經典,可以說是之後歷代教材版本的濃縮版。個人建議不妨把這個版本一起買上,讀完2016版的以後,用這個經典版的作為日後複習和案頭參考之用。

歌訣和經絡腧穴學

針灸的歌訣和中醫的方歌一樣,屬於基礎必背的知識。當然,歌訣只是輔助記憶,在熟練背誦的基礎上必須加以理解才真正有用。針灸的歌訣主要是穴位的定位歌,特定穴的歌訣。知道穴位的位置和哪些是特定穴及其作用,是步入臨床的基礎,否則永遠只會是外行看熱鬧。

正如方歌側重於藥物組成,而很難將劑量、主治、方意都囊括其中一樣,針灸歌訣因為高度濃縮,不可能詳細講解腧穴定位、主治等內容。因此,很有必要和《經絡腧穴學》結合著一起學習,搞清楚穴位的定位,經絡的走行,特定穴的含義等等。

這裡還要提一句《標幽賦》、《百症賦》、《通玄指要賦》之類的作品,當然也是最好背下來。但是這些和臨床更為相關,在這個階段幾乎不可能全面理解,但不妨先背下來,日後隨著學習的深入不斷地再加以溫習,定會不斷有新的理解和收穫。

經典

我有一篇回答專門談到了經典的重要性,在此直接附上鏈接,不再贅述。

KeepMoving:有哪些經驗可以送給中醫學生?

就針灸而言,熟練背誦《靈樞·經脈篇》是最最最最基本的要求,其他篇章及其它經典,熟讀也好,背誦也好,多多益善。

因為之前有人在評論中問我四大經典是哪幾本,所以我在這裡也順便多說一句。一般認為中醫四大經典是《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另一個說法是《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這四本。雖然前一種說法的四本書可以說是中醫體系里最古老的幾本著作,而且因為《傷寒雜病論》後世分為了兩本,所以前一種說法實際上是五本書,範圍更廣。但個人認為,因為溫病學說對傷寒的理論體系做出了極為重要的補充,加之本草學在《神農本草經》之後經《新修本草》、《證類本草》、《本草綱目》等的補充和修正後有了顯著的發展,所以我更支持實際學習中選擇後一種說法。

此外要說的是經典可能讀不懂的問題,也就是怎樣達到上面那個回答中提到的第一個層次的問題。這個可以藉助於白話解的書籍。下面以《靈樞》的白話解為例:

右邊的版本是王洪圖教授和賀娟教授主編的,王洪圖教授是北中醫的已故內經大家,賀娟教授之前是北中醫基礎醫學院的副院長,不知道現在職位又調整了沒有。兩個教授都有著比較豐富的臨床經驗。這個版本還是不錯的,原文後都有提要,但缺點是注釋相對少一些。 左邊的版本也比較權威,是天津中醫藥大學的終身教授郭靄春先生主編的,郭靄春教授在醫史文獻領域有一定聲望。這個版本沒有提要那一欄,但注釋明顯多了些。總體而言,兩個版本大同小異,根據自己的喜好選一個即可。

解剖

開始在人身上(包括自己)扎針之前,必須學好正常人體解剖學,要知道針下的組織器官是什麼,在什麼位置,重要血管的走形。要知道,扎出氣胸,損傷延髓之類的事情可不是鬧著玩的。

刺法灸法學

基礎知識掌握好了之後就可以開始邁入臨床學科了。首先就是針怎麼扎、灸怎麼用的問題,也就是刺法灸法。雖然有書籍講解有關知識,但針刺手法是非常依賴實踐的。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這裡強調兩點,一個是請以身試針。之前看過的一個蒙醫針灸家的視頻,他就提出收徒的重要標準之一就是要能以身試針。我對此是表示贊同的。自己都沒體察過針感,就直接拿別人練手?自己怕給自己扎壞,別人的命就不值錢?當然,有很多腧穴是自己沒法給自己扎的,比如背腧穴,頭部穴位,這就引出了我要講的第二點:在靠譜針灸師的指導下在別人身上練習。特別是某些存在較大針刺風險的穴位,千萬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自己盲目嘗試扎。

針灸治療學和針灸醫籍

知道了怎麼扎以後就是怎樣根據病情和證型擬定針灸處方的問題了。這裡又要提到上面回答里引用的那本書,回答中截圖的書是《一針療法》。這本書值得一讀。裡面有對理論的講解,也包含了屬於針灸治療學的內容,算是滿滿的乾貨。當然,只讀這一本書遠遠不夠,特別是這本書講解的治療方法基本都是單個穴位,而臨床上往往是多組穴位,甚至針刺、艾灸、拔罐等方法結合使用。因此,其他的針灸醫籍,不管是古代的還是現代的,也要廣泛涉獵。

好了,又是用了我整個晚上寫回答,看了下字數統計,2500餘字。覺得有用的話就隨手點個~

--------------------我叫分割線----------------------

本回答的姊妹篇:KeepMoving:對中醫感興趣,但基礎幾乎沒有,想系統學習中醫,該如何學習呢?


第一次回答,有點小緊張,手機打的,沒有排版,很亂。首先,必須一定要學《正常人體解剖學》的運動系統和神經,循環系統這幾章,這樣你可以對人體表面有個大概了解,知道一些部位名稱,這很重要。如果可以,還要看看《局部解剖學》。《經絡腧穴》主要內容是穴位的具體位置還有經絡循行走向,這個很重要!《刺法灸法學》主要是一些教你如何扎針,運針等。《針灸治療學》主要講述針灸治病怎麼治,取哪些穴位。以上內容掌握了之後你就大概了解了針灸怎麼回事了。需要明白的一點是,針灸屬於中醫體系的一部分,那麼你還得熟悉中醫治病的理論體系啊,所以,你至少需要一本《中醫基礎理論》這樣你才可以知道什麼是陰陽五行啊,什麼是藏象啊,什麼是氣血精液啊,心肝脾肺腎木火土金水怎麼扯上關係了啊,特別注意,中醫裡面的臟器和西醫裡面的臟器,它不是一個概念!。針灸治病跟中醫治病一樣啊,辯證施治很重要啊,要不然你連寒熱陰陽虛實表裡都不知道,怎麼選出相應的治療方案啊,所以你就要了解《中醫診斷學》了。當然了,中醫經典你看看也是不錯的《黃帝內經》那是經典中的經典,《難經》啊《針灸大成》《針灸甲乙經》以及一些針灸大家的醫案啊什麼的。或許為了看懂古代文獻你還需要一本《醫古文》主要內容為教你認識繁體字,對了,西醫的《診斷學》也很重要,不然不會看化驗單什麼的很糾結。最後,針灸這個東西吧,畢竟自己做是有一定的風險的,所以,千萬不要盲目輕率!!!搞不好一針下去就人命一條啊!一般來說,四肢的穴位相對安全,胸腹頭面最好不要亂動,特別是胸部和頸部啊,結構很複雜,器官很豐富,千萬不能亂來

最後,術業有專攻,為啥一定要自學針灸?最後學個半吊子,害人害己?不能把自己不懂的交給更專業的人去做嗎?


難,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也


作者:圓圓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551311/answer/14034046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本文寫於《零起點學針灸》一書成書前。附於書中。
近來不斷有朋友提到自學針灸的問題。於是仿《自學中醫入門必讀》例,撰此小文,希望能有些許啟發。

針灸治病,粗略看來,大體不外兩個要點:選取恰當的部位,施行恰當的手法。自學針灸,無非從這兩方面入手。所謂選取部位,又包括兩個步驟:一是選,二是取。選的目的,是決定到哪去找;取的目的,是找到那個點。以下分別來看。

一 選部位

要選擇恰當的部位,首先需要了解,人體一共有哪些部位可以供選擇?按現代通行的說法,這些部位主要集中在十四經上,即十二正經加任督脈。這個說法當然不錯,但有一點,這種按十四經劃線方式對針刺部位所作的區分,對針灸臨床的指導意義值得商榷。

舉個例子。承泣穴,在眼球與下眼眶之間,主要治療眼病和面部疾病,如面癱、面肌痙攣。在十四經體系中,承泣穴分屬於足陽明胃經,而且是該經的起始穴。問題是,這個穴的主治內容,只是集中在該穴所在的局部,即眼和面部(確切的說,是眼周;更確切的說,是眼的下方)。而足陽明胃經的治療範圍,則遠不止於此,還包括如胃腸病、神志病等。那麼,將承泣穴歸入足陽明胃經,還有多大意義呢?因為所有穴都有局部治療作用

實際上,翻看宋代及宋以前的針灸書,如《針灸甲乙經》、《針灸資生經》等,會發現腧穴排布的早期形式並非如此,以十四經統周身穴。而是首先區別軀幹部與四肢部,四肢部按十二經作區分,軀幹部則沒有這樣的特點,最多標註「××脈氣所發」。站在針灸醫生的角度,這樣的區分方式,無疑與臨床的關係更為緊密,更切合臨床實際。換句話說,自學針灸的朋友,要確定如何選擇部位施行針灸,首先可以把握的原則就是:軀幹部就近選穴,四肢部按經脈選穴。所謂就近取穴,換成更直白的話,哪疼扎哪。從臨床結果看,很多時候,只是靠這個簡單的辦法,已經可以取得還不錯的效果。

不過,如果針灸療法的內容僅僅如此,恐怕針灸一門很難流傳至今。因為這種選穴方法存在諸多弊端:有時很危險,比如胸悶,針刺局部很容易出現氣胸,甚至刺中心臟;有時不方便,比如腰背痛,但針刺時沒有床可以躺下;有時不能刺,比如皮膚局部有水皰、血腫;當然,更多時候,是效果跟不上,比如胃痛,單純從胃局部治療,效果經常不理想,甚至會加重。這時就需要「四肢部按經脈選穴」的原則了。按經脈選穴,會涉及兩大理論,即經脈理論和腧穴理論。

經脈理論,幾乎任何一本針灸學教材中,都會放在首要位置上,足見其重。對經脈理論的學習,有幾本書可以推薦。淺顯的,如《零起點學中醫》中「經脈原理」一章;想要進一步探個究竟,了解經脈來龍去脈的大體輪廓,可以讀黃老師《黃龍祥看針灸》;再深入下去,就要涉足專業研究領域,推薦趙京生老師《針灸經典理論闡釋》。相信哪怕只是草草翻看後,對經脈的認識,就不會再是一種神乎其神,玄之又玄的印象了。當然,希望了解當下主流正統的經脈理論,最好的選擇莫過於《針灸學》教材。這部分內容,各版本教材大同小異,無需特殊推薦。

針對經脈理論中的部分要點,無疾這裡不妨再稍作提示:

1 對針灸療法來說,經脈理論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勾勒出人體內不同部位(上下、內外)之間存在聯繫,這樣一幅圖景。舉例來說,針合谷治牙疼,靠的就是經脈理論。

2 經脈特徵,主要體現在四肢部,尤其是肘膝關節以下的部位。軀幹部更多體現局部治療作用,其經脈特徵不明顯。

3 六陰經與五臟之間,存在相對特異的聯繫。其規律為:在上的手三陰經,與胸腔中的心肺二臟聯繫密切;在下的足三陰經,與腹腔中的肝脾腎三臟關係密切。

回到主題「選部位」,經脈理論的價值主要是,斷此症病位在何經,即所謂「經絡辨證」。

腧穴理論,是針灸學的主要內容之一。如果說經脈理論為「選部位」提供了經線上的依據,那麼腧穴理論的作用就主要是給出緯線參考。如此一經一緯,部位就確定下來了。舉例來看,有這樣一類穴,分布在手指、足趾末端,即所謂同一緯線上。又具有相似的治療特點,即對急證、熱證、官竅病取效甚捷。在腧穴理論中,將這一類穴統稱為「井穴」。原穴、合穴、郄穴等,均屬此類。當然,腧穴理論中也有不少例外,如背腧穴、募穴;八會穴,八脈交會穴等理論。這裡篇幅有限,不妨從以下參考書中尋找答案。

對腧穴理論的淺顯講解,可參考謝錫亮編著《針灸基本功》。《針灸經典理論闡釋》對此論述相對深入,可參。《針灸學》教材中,對腧穴理論的講述同樣乏新可陳,草草過目即是。無疾這裡倒是還有一本好書推薦:李鼎老師的《針灸學釋難》。該書針對針灸學習中的種種困惑,詳加考證,令人耳目一新。

再對腧穴理論要點略加歸納如下:

1 腧穴理論注重對同類穴的部位與主治特徵的歸納,為針灸「選部位」提供精確到點的方向指引。

2 軀幹部腧穴主要體現局部治療作用,四肢部腧穴更主要體現經脈+腧穴的治療作用。

3 腧穴系統一個容易被人忽視的作用在於:使對人體體表部位的表述更加方便,這一點對針灸教育與傳承頗為重要。比如發現某點治療某病證效果很好,但沒有名字,就很難把這點經驗告知後學。

此外有一點,這裡有必要稍作解釋。上面關於經脈理論與腧穴理論的介紹中,無疾刻意繞開了「氣」。絕不是因為不重要,或者有問題。而是因為對初學者而言,把「氣」加進來,很容易把人帶進雲里霧裡,看不清方向。市面上藉此故弄玄虛者比比皆是。故意不談,籍以糾偏。

有了對軀幹部「就近選穴」的原則,以及四肢部「按經選穴」的認識,加之對經脈理論和腧穴理論的學習,面對一個病證,可以大體判斷出,需要朝哪些部位著手了。但問題是,馬上又會發現,很多穴都有治療此病的功能,到底該取哪個?

二 取穴

記得無疾自己讀大學時,面對這個問題,同樣是一頭霧水,持續了好幾年。比如咳嗽,單從教材上看,胸部、上背部的穴基本都能治,手太陰肺經的穴也幾乎都治;此外,足少陰腎經上的部分穴,寫著能治「咳血」,那能不能治咳嗽?一個人如果出現咳嗽,是需要把所有能治咳嗽的穴扎個遍,還是隨便挑一個針就行?這樣的治療,能有效嗎?

實際上,這些困惑的出現,主要是因為現代針灸教學中,忽視了一個對針灸臨床極為重要的環節:取穴。不講取穴,手下就沒有憑據,心裡就沒有把握

和中藥療法相比,或者和各種西醫治療方法相比,針灸療法有一個非常鮮明的特點:診療合一。取穴過程,就是診療合一的典範。所謂診療合一,診察時,在指下發現的異常部位,就是要針刺的部位。所謂取穴,就是在可供選擇的多個部位中,取定一處或幾處,作為針刺部位;選取的原則,也多是上面提到的,「異常」。怎樣就叫異常呢?

按陳日新老師的說法,「腧穴存在敏化態與靜息態兩種功能態」,頗為認同。同一個人,同一個部位,在不同的時間,可以表現出完全不同的狀態,這是自然的規律。比如胃,在不飢餓且沒吃東西時,表現得很安靜;感到飢餓,聽到肚子里咕嚕嚕叫時,表現得很躁動;吃了一些不潔凈的、刺激性強的、令人作嘔的東西,會表現為強烈的痙攣收縮,引起嘔吐。

同樣的事情,也可以發生在足三里穴上。胃裡安靜里,足三里按上去可能沒有任何特殊感覺;胃裡躁動時,再按足三里可能會覺得有點酸脹;胃裡波瀾壯闊,奮力逐邪外出時,足三里可能會變得非常敏感,一碰就疼。當然,這裡只能說可能。不同的人,面對同樣的問題,可能出現完全不同的反應。有人反應在足三里,有人可能在三陰交,還有人或許在公孫或內關。這些反應,就是陳老師所謂的「敏化」,也就是上文提到的「異常」。

需要注意的是,上面講到的敏化現象,其判斷依據是患者的感覺。對針灸醫生而言,僅靠這一點還遠遠不夠。臨床多了就會發現,人和人的感覺,或者說敏感程度實在相差太大。有人輕輕一按就喊疼,到處都疼;有人無論怎麼用力按都說不疼,哪都不疼。應對這種尷尬的局面,需要學習針灸者練就一雙巧手,巧手離不開心靈。

用靈心巧手做什麼呢?去探察那些經過選擇之後的部位中,哪裡出現了諸如結節、條索、僵硬、柔弱等異常反應。這部分內容,不像前面的經脈腧穴理論,是知識,可以學習。對這些反應點的探察,是一種能力,能力只有通過不斷練習,才能獲得;也是一種感覺,感覺只有經過體驗,才能意會。

關於取穴,有一個重要問題,必須交待清楚:針灸取穴,安全第一。初學者尤須謹記。不久前一位同學出現脅痛,自己直接在局部取穴,刺入後才打電話諮詢。當時無疾自己驚出一身冷汗,這也太危險了!

三 手法

針灸手法,尤其是針刺手法,是學習針灸的重中之重,也是針灸臨床取效的關鍵環節。一個常見的事實是,同一個病人,同一種病證,同一組腧穴,不同的醫生針刺,結果有天壤之別。關鍵在手法。也正因此,針刺手法歷來都被描述得高深莫測,似乎只有得道成仙才能瞭然。其實未必。

針刺手法,大體可以區分為兩類:技法和心法。我們平時在教材和專業書上能看到的,主要是技法。所謂技法,主要講操作過程與方法,注重技巧。技法方面的內容,在宋金元以後得到迅速發展,在明代達到巔峰。可以參考陸壽康編《針刺手法百家集成》。經過宋明的繁化,針刺手法在形式和內容上都趨於豐富。但法、術層面的成績,無法掩蓋一個事實,即道層面的內容開始變得隱晦。實際上,技法離不開心法。不重心法的技法,難免步《靈樞·小針解》所論後塵:「粗守形者,守刺法也。」這裡推薦《針灸經典理論闡釋》中「刺灸術式的立意」一節,嘗試用解讀心法的方式,重新審視技法。相信對理解針刺手法會有啟發。

所謂心法,原是佛學術語,後來用的泛了。無疾這裡想要表達的是,當我遇到一個新問題不知所措時,我該怎麼辦?心法要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

舉例來看,比如火。右寸滑硬的火怎麼辦(咽痛)?右關大而無倫的火怎麼辦(面赤長痘)?右尺無力的火怎麼辦(冷飲)?左寸浮滑的火怎麼辦(艾火)?左關弦滑的火怎麼辦(周身痘)?左關弦細如鋼絲怎麼辦(失眠)?左尺細弱的火怎麼辦(口糜)?脈象上沒表現的火怎麼辦(郁證)?如果我對這一團火的治療方法無效怎麼辦(牙痛)?

無疾這裡把自己既往治火的一點體會與大家分享。簡單來說,火勢未猛烈到「硬」的程度,盡量從氣走,發出去。見不足象,草木之火,收於土;龍雷之火,收於水。諸如此類的隻言片語,就是對這一點心法的總結。而這種粗陋的或者晦澀的文字,教材上是不會出現的。醫生的經驗集中,通常也很少會記錄。

針灸畢竟與方葯有別。單純靠讀醫案,可以成全江瓘,卻不可能造就楊繼洲。關鍵就在於,手法需要實際操作,心法需要不斷揣摩。所以,對針灸初學者來說,跟師很重要。從觀察到模仿,從傾聽到領會;在耳濡目染中,潛移默化。

當然,條件實在不允許,或者確實無意從師學習,自行練習也是可以的。不過仍要再次提醒,針灸入門,安全第一。沒有把握時,不妨輕一點,再輕一點。

節選自《零起點學針灸》一書


個人覺得首先要學好解剖,自學畢竟有些局限,但是大體解剖學還是要掌握的,一是為了找好腧穴定位,二十避免出現事故。其次要學好經絡腧穴,經絡的走行,腧穴的定位,腧穴的主治等都是一定要掌握好的。最後,針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手法很重要,建議樓主多看些手法大家的教學視頻,練針要勤快,手法要學到位,練習熟練。
以上都是個人學習過程中總結的學好針灸的基礎。
如果想深入研究,建議還是要研習經典,系統學習中醫針灸理論


敢扎。


難 我都要學五年。不懂解剖容易出意外事故,建議吧,可以扎四肢。或者學皮膚針,耳針等何有效果,安全。


自己從事針灸這行這麼多年積累了一點點經驗,對於如何學習針灸或許能夠幫助到你。
對於學習針灸我個人認為分為兩個方面:第一方面:扎針。第二方面:如何有效選取穴位扎針。其實現在很多初學者包括一些在讀的學生而言,可能覺得扎針才是他們內心裏面最為恐懼與謹慎的事項,其實針灸如果只是扎那麼簡單的話,那麼我覺得這個事情就太容易了。
因為很多初學者在學習這麼學科之前他們首先著重考慮的不一定是他本身的療效,而是重點在考慮怎麼樣扎不會出事,或者說如何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其實在現在很多治療方式中有很多好的方法,我們在什麼情況下要去針灸,什麼情況下選擇針灸是最好的,在如何有效操作下能夠讓患者最安全且痛苦最小且療效最直接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僅僅是把針扎到穴位上去就已經達到目的,而不去對比療效,那麼我覺得這就已經失去了針灸的意義,那還不如直接在某些位置推拿或者艾灸,何必去冒這個險呢!
所以我個人覺得對於初學者而言,扎針只是這門學科的型,他的神應該是本身針灸學的理論支撐以及真正的臨床運用。(如果是高手的話扎針手法可能更加重要,此處只針對初學者)
我為什麼說理論支撐以及臨床運用呢。其實現在的很多大學針推的教材,你仔細去讀一下就會發現,他裡面提及的很多內容,其實在真正的臨床上運用不是很對,或者說不是很切實際。尤其是對於一些疾病本身的描述以及選穴的描述就比較模糊。所以有時候你看了之後你會發現書上這樣寫,但是你實際操作不一定這樣做就對,當然,你如果是這樣操作可能也沒錯,但是你會發現可能療效不一定好,久而久之,你就會發現你會為了針灸而去針灸。
至於理論支撐這才是最重要的。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腰痛。這種問題應該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問題,當然腰疼有很多種原因,比如說簡單的急性腰扭傷,或者椎間盤突出,或者器官的病變如腎結石等等。這麼多原因,你如何選穴。你怎麼辦。如果避開器質性病變除外,就以前兩者而言,你腰痛從經絡辯證去思考。脊柱處疼痛你會想到哪裡?督脈,督脈之後呢?我會考慮人中穴或者後溪,個人覺得人中比後溪療效好點,尤其是急性的。如果脊柱旁開1-2寸的位置疼痛,則更多考慮膀胱經,那麼這個時候選擇委中或者束骨。如果是腎結石,那麼一般就不能只考慮經絡本身的了,還要考慮他對應的臟器,比如腎臟。那麼可以考慮腎經以及與他相表裡的膀胱經,包括脾經。我之所以舉這樣一個例子是為了說明一個什麼問題呢?就是當我們臨症的時候,每一個穴位和經絡的選取都要勁量做到自己心裡能把握的,或者說能夠大概清楚和解釋為什麼這樣選穴,如果你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做,就是拿著針灸在一些毫不相干的穴位上亂扎,即使你穴位扎得很准,那又有什麼意義呢?本來應該扎三陰交,你卻扎在合谷上,這就等於你開錯了葯,你去想想這是多麼可怕的。
所以自學的前期除了看一些書籍之外,更多的要去思考一些古人或者現在一些名家的選穴的思路,然後自己不停的思考與體會,前期先別急著下針,不下針可以利用按摩在某些穴位上去感知,看看患者的反饋,當你熟悉這些穴位的療效範圍在試著從手法以及解剖上去研究,然後體會療效。這樣才可以做到真正的理論與實踐結果想對應,真正心裡有底的時候,其實你自己就已經知道你自己到底在幹嘛了。


看書看累了看到有人填坑了,翻了翻其他的答案,我有個想法,湊乎寫寫大家看個樂呵。

題主問題是「如何自學針灸」,樓上的都在說從基礎開始學起,然而事實可能是根本看不下去呢。我就想,自學群體需要的是what?

或許需要的只是一點常見病治療方法,以及過點癮。對沒錯就是過癮。

所以我的想法是,簡單,安全,容易上手。

先舉例一本書,我的書地攤淘的太爛不上相,圖片出自網路,侵刪。

簡單:或許我們不需要中醫基礎,不太需要診斷,(畢竟要麼知道什麼病要麼我們只需要現象)僅僅需要常用的安全的腧穴就好了。需要扎多深怎麼扎有什麼危害百度都有。途徑應該是:1我有這個需求。2我查到這個穴位3我去查相關資料做針刺準備4動手5根據需求再學習。

安全:懂得針刺反應:扎到血管神經肌肉骨頭什麼反應,懂的不容易止血的,容易腦血管意外的,傷口不容易好的人群不要扎,畢竟扎壞是要擔責任的。注意消毒呦~

針刺部位:基礎的:四肢(找准穴位定位避開可見可觸的大血管扎就是了,最重不過青紫或者腿腳軟點,不是大事)進階:加頭面,(除後腦),背。頂級:眼睛,脖子,私處,胸部,(對解剖跟手法要求比較大)。

針後反應隨便哪本書上都有,最重要的,出血的話就多按兩分鐘,避免青紫。

(上面這些基本的上面那本小書20頁就說完了,其他書籍也不會太多。)

容易上手

這種針灸針不用什麼進針手法,放上去,一彈,就透皮了,蚊蟲叮一下的感覺。新手利器,克服進針心理障礙非常好用。一點五寸長0.3粗的就好。覺得不好扎就按摩啊,如果你身體某個部位不磕著不碰著但就是按著疼,恭喜你,多按按吧,中醫講這地方陽性反映點。話說針灸的切診挺有意思,就是各種穴位陽性反應,有興趣可以查查相關資料。

舉個例子便秘:第一步看書,(上圖那本書是文革那會的,農村醫療簡明扼要,便於實施。)上面是這麼寫的:

&<主穴&>支溝

&<備用穴&>天樞,足三里。

&<針法&>先針支溝到達一定針感後才能取得療效。療效不佳時配天樞和足三里。

然後找哪裡是支溝,嗯,腕橫紋上三寸(不管是骨度分寸還是一夫法)兩骨間,然後按按疼不疼。

第二步消毒,碘伏還是酒精自選,酒精會有點皮膚刺痛。

第三步,進針管子放上去一拍,進針,慢慢取下管子,捏著針柄向下推按到適合深度,然後捻轉,左一圈右一圈重複,有感覺到中指或向上走都行,沒有就重複捻轉,左一圈右一圈。(新手就捻轉就好,彈一彈也可以。)

第四步起針,針尖慢慢退到皮下時快速拔出來,棉簽按住,有出血就壓緊多壓會兒,(面部出針起包是一樣的)。ps如果遇到針很緊退不出來就指頭輕敲針刺四周,幾秒鐘就鬆動了。

第五步拉便便。

第六步琢磨琢磨哪裡可以做的更好,再琢磨琢磨自己還哪有里不舒服。或者~「姐~聽說你兩天沒大便了?來來來我給你扎兩針~」

最後念叨兩句:針灸入門簡單快捷,只要不作死,嘗試危險部位,其他位置比較安全的。以前有西醫臨床的、英語專業的小學弟小學妹感興趣來學扎針,上手都挺快,效果也還不錯,如果怕針,艾灸跟按摩都是可以的。自學重要的就是興趣嘛~實際操作興趣最大嘛~請循序漸進!不要盲目自信!就是這樣~


學習傳統針灸,首先是認穴位,然後是練針


先看靈樞經,先重點看經絡的虛實以及產生的癥狀,以及各種針刺禁忌,針刺禁忌,針刺禁忌。以後慢慢看些別的針灸書籍


建議不要自學……我們學校都沒有針灸實操的學生社團,唯一名字里有針的耳針協會也是貼耳豆,沒有一個社團能真的用針……學生都不讓互相教,自學我覺得更困難,容易出現問題。還是找個老師教更靠譜:)


針灸可能很難,而且危險性也不小,可以替換別的可以達到同樣效果的東西啊


以下是方舟子的科普文章《令人困惑的針灸》:

  1971年7月,美國國務卿基辛格訪華為中美關係的解凍做準備。隨團採訪的《紐約時報》專欄作家詹姆斯·雷斯頓得了急性闌尾炎,經藥物麻醉後做了闌尾切除手術。術後第二天,他又接受了20分鐘的針灸治療緩解疼痛,據其自述效果非常好。

  這種奇特的療法讓基辛格大感興趣,在全世界矚目的新聞發布會上特地提及此事。雷斯頓在7月26日的《紐約時報》上撰文介紹他的這段奇遇。這個故事被輾轉敘述,傳成了雷斯頓靠針灸麻醉做了手術。

  隨著尼克松訪華蜂擁而至的西方記者、學者、醫生們都想親睹針灸麻醉的奇觀。在針灸麻醉下做開膛剖腹的手術在當時成了向西方世界展示中國醫療革命的政治表演。義大利導演安東尼奧尼在1972年拍攝的紀錄片《中國》中,甚至記錄了通過針灸麻醉對一位產婦實施剖腹產手術的全過程。

  這股國際針灸熱雖然只持續了幾年,卻幫助針灸這種古老的東方醫術作為一種補充療法在西方民間站穩了腳跟。但對大多數西方醫生來說,他們所受到的專業訓練使他們不會輕信一種神奇的療法,首先會懷疑其中是否有詐。這種懷疑並非毫無道理。我大學時代的一個老師當時也參加了針灸麻醉的示範,據她說,在示範之前會預先挑選那些比較能接受心理暗示、忍受疼痛的病人,而且叮囑他們在手術過程中務必要有堅強的革命意志,不要喊疼。

  儘管針灸的作用沒有像當初宣傳的那麼奇妙,針灸的某些療效,卻是可以在西方醫院重複出來的,顯然不能簡單地歸為欺詐。即便如此,一個受過現代醫學訓練的人,仍然有充分的理由懷疑其實際療效。

  現代醫學最重大的發現之一,是知道許多病人的病情,可以不經治療或經過假治療獲得好轉甚至痊癒。因此,要確定一種療法的療效,必須進行隨機的、有對照的、雙盲的臨床試驗:把病人隨機地分成兩組,一組進行治療,一組進行假治療,而病人和醫生都不知道誰屬於哪一組,最後再比較兩組的療效。

  但是要對針灸進行雙盲試驗卻難以做到。試驗新葯時,可以讓對照組病人吃在外觀上和新葯相同的假藥以瞞過病人和醫生,但是要讓病人不知道他們是否在接受針灸治療卻不容易。一種解決辦法是使用「假入針」,在不讓病人看到的情況下只讓針接觸皮膚而沒有扎入,另一種做法是「假扎穴」,故意把針扎偏(不扎在穴位上)。但是這些做法都無法瞞過扎針的醫生,只能做到單盲。而且,在針灸時,往往要通過詢問病人是否有酸麻脹痛的「得氣」之感,才能確定是否扎准穴位。這種必須的相互交流使得要進行雙盲試驗更加困難。

  因此,很難像驗證新葯那樣嚴格地驗證針灸的療效,使得不同的臨床試驗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其中研究得最多的是針灸的鎮痛效果。例如,美國一項針對570名關節炎患者的研究表明,在使用藥物治療的同時,接受針灸治療的病人,其緩解疼痛的效果明顯好於接受假入針治療的病人。但是,德國兩項分別針對300餘名和900多名偏頭痛患者的研究卻表明,針灸和假扎穴的鎮痛效果一樣好,與使用鎮痛葯一樣有效,但和是否扎對了穴位沒有關係。

  有許多實驗表明,針灸能夠刺激神經系統分泌內啡肽,這是一種化學結構與嗎啡類似的神經肽,有強烈的麻醉、鎮痛作用。如果往動物體內注射內啡肽抑製劑,再對動物進行針灸就起不到鎮痛的作用。內啡肽還有調節心血管的功能,這可以解釋為何針灸對治療某些心血管疾病似乎也有療效。

  我們現在有辦法直接觀察到大腦的活動狀態,因此可以實時觀察針灸的效果。英國一項研究表明,針灸、假入針(病人不知情)和不入針(病人知情)都能使關節炎病人大腦中與內啡肽有關的部位變得活躍,但是在接受針灸治療的病人中,大腦還有一個被稱為腦島的部位變得活躍。遺憾的是這個實驗沒有試驗假扎穴的情況,目前也不清楚腦島與鎮痛會有什麼關係。

  針灸還有許多謎團有待破解,但是有兩點已比較清楚:針灸很可能對治療某些疾病,特別是對鎮痛,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不像傳說的那麼神奇,穴位也不那麼重要;針灸是通過神經系統發揮作用,而不是通過其他未知系統發揮作用。


推薦閱讀:

什麼是立新七針系列《二》?
中醫如何理解「人身諸穴等同諸葯」的觀點?
痛經貼治療原發性痛經的原理是什麼?有沒有副作用?可不可以長期使用呢?
27歲學中醫針灸推拿還來得及嗎?
针灸为何不会扎出血?

TAG:中醫 | 針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