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時機對於創業很重要,但應該如何判斷?

做一件事,創一個業,好的時機很重要,即所謂的天時。有的時候並不是一件產品不好,而是時機未到,市場還未成熟。那麼,如何來判斷時機的好壞呢?需要關注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評判市場的成熟度?


最近關於創業泡沫論、危機論的討論很多,搞得很多想創業,還沒下水的小年輕人心惶惶。
借這個機會,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作為創業者和VC投資人這些年對創業時機的感悟。

和5年前相比,創業的壁壘降低了:雲服務、政府孵化器、50/60後父母口袋裡的錢,滿天飛的天使,1元錢就可以註冊公司,這一切讓創業變得更容易了。但是,另一方面,經濟放緩後,新的機會其實少了,創業的人多了,要成功不容易。長話短說,先切入幾個年輕人容易困惑的主題。

天時對創業成功重要嗎?當然,可能是最重要的!
在合適的時間進入到一個合適的市場。現在有個時髦話叫「你要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起個大早,趕個晚集的例子很多。Apple的Newton是最早上市的幾家PDA產品,但貴、笨、問題連連,被後面推出的Palm Pilot殺得落花流水,最後在98年被迫停止生產。
Youtube 火起來之前有好些視頻網站都推出來了,但帶寬不夠,就是火不起來。 05年Youtube橫空出世,剩下都是歷史。Tesla老闆Elon Musk當年所在的公司PayPal, 1998年12月才成立,回想起來,離NASDAQ泡沫破滅兩年都不到。一開始推出的產品還是針對移動端(Palm Pilot)的支付,在折騰了4-5個方向之後才定位到PC端的支付。只能說Elon Musk,Peter Thiel這幫人實在是太牛逼了,愣是有本事在9-11之後第一個實現上市,然後在2002年被Ebay收購,實現了不可能實現的事。

已經熱起來之後再去湊熱鬧,死的很慘的例子,也很多。國內的團購網,高峰時有上千家,現在的P2P金融,投資行業的全民PE,呵呵,不說了。但是有成功的,比如說在如紅海般的手機市場,小米看上去竟然已經成功顛覆了那些大佬們了。

天時這麼重要,能把握嗎?沒法測。成功都是事後論英雄,成功都是可以被旁人總結抽象到那麼幾條成功寶典,我們所不知道的是創業者在面臨一個一個抉擇時是如何決策的,如何經歷抉擇的煎熬,哪些抉擇是致命的。創業,就像跑馬拉松,只有跑了才懂。如果一定要兩者選一,我個人寧可選早不選晚,早了,沒那麼多競爭,只要不死,就有機會,還有可能被收購,晚了,從一開始就痛苦掙扎。創業嘛,就是想做雞頭!

一句話,創業天時不可測!那麼我們還是來看看地利人和吧。簡單來說:地利可以理解為你的產品是不是接底氣,是不是找到了客戶的一個強需求點,人和比較直白,你有沒有一個牛逼的團隊。

創業者決策是否創業的真正標準不是看VC是否願意給錢(VC如何決策是否給錢這個問題比較複雜,要單獨寫篇文章交流),而是要回答自己4個問題:1.我所看到的機會是不是一個真正的客戶痛點或者一個完全沒有被滿足的強需求;2. 我的解決方案是否和別人的很不一樣,能不能做到有些難,別人不太容易複製。3, 我能不能至少說服1-2個我覺得挺牛的朋友來加入我或者給我出點錢,4. 一旦創了業,不管如何困難,只要我還有些錢,我就願意去堅持至少5年,

第1個問題其實是非常主觀的,創業者都是樂觀主義者,都有可能是先決定了要下海然後才去找方向。可能你自認為的客戶痛點沒那麼痛,但是沒辦法,你心裏面已經想創業了。你需要做到的就是提醒自己要儘可能客觀地去交流,用快速試錯的方式去驗證自己的方案是否有市場。

第2、3、4個問題可以比較客觀地思考,沒想明白,別創業。有很多創業者會說,這事還沒人干過,我有先發優勢。這個邏輯其實不成立,前面已經說過了,擇時是不可測的。格瓦拉做了那麼多年網上賣電影票,美團貓眼一年就趕上來了。關於第2個問題,你還是需要深刻拷問自己和你的團隊,我們的解決方案有什麼優勢,容易被複制嗎?如何才能建立壁壘?在這方面討論得越多越好。雖然結論都不一定正確(比如說前面提到PayPal搞了4、5次才把產品得方向弄正確),但這種討論會幫助你的創始團隊建立一個實事求是,敢於探索,自我批評的文化,這對創業企業熬過一個一個挑戰是非常重要的。對於第3個問題,很現實,牛B的團隊更容易成事。不過你能不能找到牛人,可能先得問問你自己哪方面比較牛(關於誰適合做創業公司老大的問題,又比較複雜,要單獨寫一篇)。我所謂的牛,是指一個人的長板,在和創業相關的領域(智商、情商、管理能力、某方面的專業能力等),我哪方面能排在我認識的朋友的前5-10%。 如果盤算下來自己沒那麼牛,那麼幫別人可以,別自己創業。創業老大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和願意當的。如果你還是覺得自己牛B,那麼說服幾個和你互補的人過來合夥,這事更容易起來。第4個問題,其實說的是堅持和堅韌不拔。創業因為無法擇時,所以你必須給自己時間去試錯,給自己機會去活著。只要活著,就有希望。更重要的是,大的機會往往是需要創業者置死地而後生,壓上所有一切才會被抓住的。一個創業者必須時時刻刻抓住機會來歷練自己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才能在最關鍵的時候挺住。挺不下去的時候,想想馬雲、想想史玉柱。 馬雲苦了這麼多年,最後只有8%的股份,但成就了一番巨大的事業。如果他當時有選擇,會自願把那麼多股份給Yahoo和軟銀嗎?

總結一下:創業容易但成功難;擇時是不可測的,還是忘掉它吧。關於地利人和,思考上面這4個問題,如果這4個問題你反覆思考,覺得答案都是Yes,不去做忍無可忍,那麼就去做吧! 創業成功是屬於少數人的,屬於哪些能傾聽自己內心的夢想、能敏銳察覺商業需求、能夠感染他人、能夠將所想和所做完美結合,百折不撓執行的創業者。


感謝邀請。
所謂天時、地利、人和,天時確實很重要。但是我不認為天時和什麼準備、什麼直覺有關。
判斷力來源與經驗和熟悉度。
如果你要創業,我認為一定要做你熟悉的行業,你喜歡的產品,這樣,你對使用人群和產品的變化才會有很好的感受,你才知道在什麼時候做什麼樣的事情是對的。
有很多大公司的老闆,都很喜歡談概念,但是落實工作的時候,一定不是這些老闆來研究推出產品、改良產品和退出的時機。而是由一線的負責人給出負責任的分析。
其實天時沒有那麼玄,你越是熟悉,越是有經驗,越明白什麼時候才是好時機。至於預判,其實如果你問我,我也可以告訴你,啊,未來互聯網的發展是很好的,這個產品那個產品一定會起來的,但是,什麼時候?可能有些我就會跟你瞎哈拉了。
舉個例子,今年年初,很多公司都開始重視積分了,看起來大家都了解忠誠度計劃在網站產品尤其是電商產品中的重要性了,但是,什麼時候才是互聯網通用積分發展的最佳時機呢?我可以告訴你不是現在,但是3年後,5年後,10年後呢?一定會碰到最好的時機,只是,你是提前1個月發現及時跟進還是提前3、4年發現,沒撐到那時候就死了,那就是看你對你的用戶和你的產品了解多少了。


機會只給有準備的頭腦,創業同樣吧,準備充分了,時機到來,自然能把握住。


不好意思,這幾天忙一直沒上線。感謝邀請。我認為時機的把握,一是時機的確很明顯,不只一個人,一部分人看到了,甚至是很多人都看到了,但是正像前面幾位老師說的,這個時候就看誰準備好了。二是自己平時有充分的但不一定很專業的積累,我叫它綜合儲備,眼界開闊,思想活躍,從而發現了別人沒有發現的東西,即使自己不是很擅長,但只要抓住了,繼而深入,未嘗不可以成功,後發先到的例子不勝枚舉。


首先感謝邀請!
說實話,我也是將要畢業,即將踏入社會的人,對於創業也只能就自己和自己身邊的人得到的經驗來回答:
我認為一個新產品的時機主要基於市場上人們的需求度,這個我認為需要做詳細的市場調研和分析才能得出,不僅僅是實用性,連其可能引起的話題也一併考慮在內(舉例:外星人榨汁機 它可能不是一個完美的功能性的產品,甚至用它榨汁簡直就是一種折磨,但是它卻是成功的,當時功能化機械化生產的東西實在溢於市場,導致一個能讓人產生新奇感的產品一出,立刻引來轟動,並且同時利用人們的「距離」心理,即從馬斯洛需求層次上來說,任何人都渴望獲得別人的尊重。你會發現唯美的的設計似乎並沒有拉近人與機器的距離,反而提示了這一「距離」的存在和不可逾越。)
希望可以幫到你點什麼。。。


不同時間階段考慮的狀況各有不同,例如今天A產品的市場比較成熟,但不代表A產品能夠一直在這個市場繼續風光。機會是需要把握與爭取的,不是只靠等待,機會就會撲向你。


推薦閱讀:

如果二胎指標像碳排放權一樣可以交易會怎麼樣?
在國內開一家按小時收費的健身房有市場么?
二胎政策真的無效嗎?
目前國產電影保底發行基本虧慘,十保九虧,為何還有這麼多發行方前仆後繼參與保底?
官方強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釋放出了什麼信號?

TAG:創業 | 產品 | 戰略 | 市場 | 時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