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朝即將被滅亡的時候,為何沒有「糾糾老秦,共赴國難」的老秦人團結護國的消息?


首先要明白一點,「糾糾老秦,共赴國難」的老秦人指的並不是秦國所有人,只是秦國的王族和中上層貴族。

正因為如此,秦國的強大是上層領導的結果,在中國歷史上人民群眾只是炮灰和工具,一沒有思想,二沒文化,甚至連國家是什麼也不明白。因此秦國下層人大概說不出「糾糾老秦,共赴國難」這樣的話。

大秦帝國中誇大了秦國人民的力量,這只是作者作為一個陝西人自吹自擂罷了。作為小說,本身就是在虛構,在誇大,倒也正常。如果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的現代公民也這麼想,那就有點OUT了。

中國歷史上的人民群眾,從來都是最悲催的。因為過去沒有好的糧食種子農藥化肥,所以產量低,還要養活大量的皇族權貴官員。一年到頭要忙春夏秋三季,到了冬天也不得閑,還要服徭役干苦力。總之,如果忙碌一年,老天照顧,勉強能吃飽;如果老天不照顧,餓死也不是不可能。

不要說窮人,就是小地主家的孩子也讀不起書,讀不起書就沒有文化,就進入不了上層社會,和現在的階層固化都是一個道理。老百姓根本不明白什麼叫國家,連吃飯都成問題,哪有心思管那個。

也就是說,能說出「糾糾老秦,共赴國難」的老秦人,一定是秦國王族和中上層貴族。

下邊我們再來看,到了秦朝即將被滅亡的時候,這些秦國王族和中上層貴族都去哪了,都在做什麼?

乃陰與趙高謀曰:「大臣不服,官吏尚彊,及諸公子必與我爭,為之柰何?」高曰:「臣固原言而未敢也。先帝之大臣,皆天下累世名貴人也,積功勞世以相傳久矣。今高素小賤,陛下幸稱舉,令在上位,管中事。大臣鞅鞅,特以貌從臣,其心實不服。今上出,不因此時案郡縣守尉有罪者誅之,上以振威天下,下以除去上生平所不可者。今時不師文而決於武力,原陛下遂從時毋疑,即群臣不及謀。明主收舉餘民,賤者貴之,貧者富之,遠者近之,則上下集而國安矣。」二世曰:「善。」乃行誅大臣及諸公子,以罪過連逮少近官三郎,無得立者,而六公子戮死於杜。

從上邊可以看出,秦二世當上皇帝後,秦國內部的政治鬥爭還是比較激烈的。雖然這時公子扶蘇已經被賜死,但秦王族成員的數量還是比較龐大的。

在秦始皇統一六國前,就爆發有公子蛟想當秦王叛亂的事。秦二世當上皇帝後,估計也有不少的王族公子也有這樣的想法,因此才有上邊這段史記中的記載。

從這段史記中的記載,趙高建議將秦國王族中的公子們要麼屠殺,要麼降級,甚至連一些擁有重權的大臣也不放過。

也就是說秦國政治中賴以維持的中堅力量王族和中上層貴族勢力遭到了巨大的政治清洗,到了秦朝即將被滅亡的時候,最擁護秦國的老秦人已經沒有多少了,並且是最有能力的一波勢力基本被殺光了。

當時秦國軍隊主力,一在今天的兩廣,一在長城邊上,擔負守護國家邊疆的重任,根本不能抽調回來。國內已沒有一支可以鎮壓六國起來的兵力了,這對後世王朝才是最重大的教訓,後世王朝都會把軍隊派駐各地,用以隨時鎮壓當地的起義。

沒有了秦國王族和中上層貴族的領導,秦人自然是一盤散沙,再也無法組織起一支強大的軍隊來鎮壓六國起義的武裝,只能坐視群雄殺入關中。

再看劉邦是如何做的?

劉邦到了咸陽,就約法三章,不再採取秦國以前的嚴刑峻法,當時僅存的秦國關中人,應該還是比較擁護的。

劉邦消滅了項羽後,作為一個原楚國人,卻定都長安。

要明白,長安在中國歷史上,從來就不是一個最適合建都的城市。西周建都於此,後被西戎攻破,最後遷都洛陽。國家越來越大,長安離東邊的城市太遠,過去沒有電報。東邊也事,消息傳到長安至少要十幾天,長安商議後,再傳出對策去執行又要浪費幾個月。再加上各地的物資向長安輸送,過去沒有汽車火車,路上的損耗太大。

那劉邦為什麼要定都長安呢?

就是為了防範秦人造反,劉邦在長安邊上的霸上設置軍營,派駐帝國最強大的軍隊守護在此。劉邦作為楚國人,明白秦軍的強大,他決不允許秦國滅亡的故事在漢朝上演,嚴防秦帝國復辟的最好辦法,就是定都長安,親自鎮守關中。

只要秦人敢「糾糾老秦,共赴國難」,一天之內就可以調集重兵,給予打擊。

再加上漢朝政府也一直在文化上對秦人進行同化,慢慢秦人也認可了楚人劉邦的統治。幾代以後也慢慢就不會有造反之心了。


文/炒米視角(更多精彩請點擊關注)

真正的「糾糾老秦,共赴國難」的老秦人,不是商鞅變法後的秦國人。而是居住在雍城、櫟陽、隴西、關中等秦國西部地區贏族、孟族、西族、白族等其它十多個老世族,還有部分歸化的戎人。這部分人奠定秦國的基礎力量。經過四百多年的征戰,這部分人口全盛的時候也就三百萬左右。這部分人作戰英勇強悍,他不同於後來軍功體制下的全盛時期的秦軍,戰鬥力卻絕對不輸於後來的「虎狼之師」的軍紀嚴明,軍容整齊的秦軍。他們不是聽從國君的命令,而是聽從各族族長的命令。每次打仗之前,國君請各族族長喝酒共商大事。然後由各族族長帶兵一起打仗。因為各世族的族徽不一樣,所以軍裝也都不一樣,五花八門的,武器也沒有標準的制式,甚至徵兵的標準也不同。所以軍隊一集合,就像一幫丐幫大軍,老的有六七十的,小的有十二三的,有人拿的武器甚至是木棒。但就這樣的軍隊,在諸侯的眼裡,絕對不是一支弱旅。因為他們性格倔強,至死不認輸的精神,讓諸侯軍隊膽寒!這就是共赴國難的赳赳老秦!


到了秦孝公時期,這種族長制已經嚴重阻礙了王權,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秦國的疆土,人口,財力日趨緊張。於是商鞅變法,打壓老世族族權,鼓勵耕戰。秦國國力開始變得強盛。大量的諸侯國的人口湧入,到了秦始皇前期秦國的人口規模擴大到一千多萬人口。打過四百多年的仗,而那會純正的老秦人只剩一百萬都不到。這就像現在的大學擴招。原本一個兩千多本科學院擴招變成了一個三萬多人的大學。他的教育質量必然會下滑。


實際上自從商鞅變法開始,老秦人這個概念就開始淡出歷史舞台了,原有的世族制度被徹底打破了。而商鞅通過「法家」的那套代替了老秦人原本的血緣紐帶,把老秦人和後來投奔秦國,以及被征服實施秦制的原各諸侯國國民打碎揉到了一起,都安裝在秦國這台戰爭機器上。

到了秦始皇時期的強大的秦軍只強大在武器裝備,軍容軍貌,紀律執行上了,其實他們早就沒有了靈魂和凝聚力了!秦軍虎狼之師的強大,強大的是每個士兵眼裡的利益和社會地位上升的渠道而已。而糾糾老秦的強大,是以血緣為紐帶,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共赴國難的強大!


所以南軍趙陀的五十萬精銳滯留南越,北軍三十萬精銳隨著扶蘇和蒙恬自殺,竟然散了!(王離但是帶回了五萬,然並卵)唯一讓我們眼前一亮的是章邯的二十萬囚徒,雖然曇花一現,但是就因為那關鍵的身經百戰的幾千老秦人守衛,立刻把這支部隊帶成一支鐵軍,一路打敗周文,田臧,逼死陳勝,幹掉項梁。要不是碰上殺神項羽,大有恢復大秦江山的意思!

所以老秦人已經不是當初的老秦人,他們對待大秦帝國的心態已經和全國其他人的心態一樣了。他們也「苦秦久矣」了!


其實原因很簡單,在《史記》中就給出了答案,高祖本紀中,劉邦攻入咸陽時說「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市。吾與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吾當王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諸吏人皆案堵如故」,這就是原因。

有的說秦始皇是並了六國,六國人心不齊,事實不然,東周數百年,戰亂頻仍,人們心中所想的是一個安定平和的時代,也正是這個原因,才使得秦國能夠統一六國,要不然秦國也只能跟項羽一樣,項羽就是得不到齊國的人心而陷於齊地無法抽身。咸陽就在關中地區,自秦孝公變法以後,成為秦國歷代君主的都城,你能說這裡的人不是老秦人?但是不管你是六國遺民還是老秦人,人都是要生存的,前面已經說了,秦國能夠統一,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人們渴望統一,渴望一個安定祥和的社會。秦始皇統一之後,人們都認為任務完成了,但是屁股決定腦袋,秦始皇需要考慮的可不只是統一六國這麼簡單,還有如何將這個國家永久生存下去,得到永久安定,而北方匈奴的侵擾則使這個想法不可能實現,所以他又派兵「卻匈奴七百餘里」,又修築長城,收繳天下兵革,保留國家圖書館銷毀民間書籍,組織國家能臣幹吏和英勇善戰之將,以此來保證國家的永續發展,需要說明的是,都說焚書坑儒,但是焚的書是民間的書而不是國家圖書館的書,坑的儒是胡言亂語亂造謠言的術士,而不是博士館裡忠於國家的儒生,在當時生產力底下,國家百廢待興的情況下,秦始皇焚書坑儒實際也是讓民間的人更多的從事農業生產的的重要措施,中央不但沒有焚書,還有效組織組織學員學習,也保證了國家人才的來源。焚書坑儒這個問題肯怎麼說了。

但是皇帝始皇帝,百姓是百姓,秦始皇也是太自大,根本不去換位思考,導致不斷的疲民,修長城,啟戰亂,百姓仍遭兵燹,老百姓可不管你怎麼想,不管你有什麼雄才大略,你不讓我好活,我也讓你死,陳勝,劉邦這些人起義都是因為服勞役開始的。所以陳勝起義一旦開始,立刻就在全國興起颶風,不把這個制度摧毀就不能遏制。劉邦攻入關中時並沒有那麼困難,關中守將也是舉棋不定居心叵測,這就已經表明,老秦人也不可靠了,人心不向秦,而向著安定。這也是為什麼劉邦得天下之後大肆分封,與民休息,與匈奴和親的原因。


並非沒有,有啊!作為章邯大人的第73代後人,我有必要向網友描述一下秦末的情景片段,以解秦軍最後歷史之謎。

秦始皇在位期間,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朝著一個方向努力——統一。統一秩序,統一文字,統一律法,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統一地域管理。在統一的過程中,不滅六國望族,統一後不殺功臣,其實好過之後許多帝王,無論後史怎麼說,這一點卻是無可辯駁的事實。

華夏大一統的締造者,志向過於遠大,渴望早有生之年,完成偉大的國家理想,建成萬世偉業,造福千秋萬代。而大躍進式急促浩大的國家工程,超出了國民心理和身體的承受能力,而且,當時除秦故地之外,六國土地上的民心,實際上還沒有歸附,對過去的舊主念念不忘。操勞過度的他突然去世,導致盛世終止。

公元前209年,享二十級軍爵第五級的野心家陳勝、吳廣,裝神弄鬼,自我標榜,威嚇因天雨滯留大澤鄉的900新卒,在這舊楚之地煽動鬧事,殺死接兵的長城軍官暴動,攻城掠地,附近亂民潮水般湧來響應,隊伍迅速擴大,聲勢迅猛。被聚攏咸陽的前六國貴族,聞風逃離秦都,回故地聚眾興兵,舊旗再立,捲土重來。隱匿民間的舊勢力,也乘雲依霧,立起山頭,攻城略地,割據一方。9月下旬,各路人馬聯合70人馬伐秦,向關中攻來,勢成顛覆之狀。

此時秦朝正忙於基礎工程,由於此前對內亂的認識不足,兵力用於北防匈奴,南向拓疆。外向的軍事背景下,內地分散各郡的守軍,僅有5萬人。王翦之孫王離所率的30萬精銳,遠在長城邊關,趙佗的50萬大軍,正在開拓嶺南,這80萬秦軍,關中子弟佔多半。緊迫之際,朝廷無兵無將可用。

先祖章邯,遠祖為姜太公,祖上因分封章丘而改姜姓為章,以別於太公其他子孫。他的祖父為章歷,父親為章愍,自幼秉承家教,習文練武,通天文地理,胸藏韜略,成一世之才。他曾為李斯弟子,在過去統一六國的戰爭中,在上將王翦麾下為將,執掌器械營,征戰中積累了一定的軍事經驗。秦朝建立後任少府,負責國家基礎工程建設。秦始皇病逝於視察水利工程的路上,秦二世和趙高倒行逆施。由於夫人為秦始皇的公主,先祖受到株連,此時已失勢成為實質性的外臣,負責秦始皇陵的修建。兄弟姐妹幾乎被殺光,夫人終日以淚洗面,而國家危難之際,先祖不計前嫌,從臨潼趕回咸陽,奏請朝廷:赦免驪山刑徒,授兵器迎擊亂軍。秦二世准奏,大赦天下,拜先祖為上將,武裝驪山刑徒,鎮壓暴動。

赴國難,復河山,臨危受命,先祖氣度豁達,有治兵方略。他從刑徒中抽取壯丁,在咸陽招納關中武士文人及壯丁。保家衛國,關中青壯年迅速聚集麾下。先祖將他們短期集訓成軍後,與長史司馬欣、都尉董翳,率30多萬人馬,東向迎擊楚軍,一路所向披靡。關東之土雖已分裂,而全秦未潰,諸侯軍雖眾,因屬烏合之眾,凌籍郡縣,卻不習兵勢。先祖指揮得當,獎勵軍功,鼓舞士氣,兵鋒所指,如獵狐兔。

秦軍三勝周文70萬楚軍,在邯鄲斬周文,再破假王吳廣、上將田藏、將軍李歸等,解滎陽之圍。秦軍愈戰愈勇,七戰皆捷,楚軍各部皆敗。秦軍斬楚王陳勝,攻滅張楚政權。宋劉降秦,呂臣、韓王廣、楚將項梁、故楚召平,沛公劉邦,皆先後被打敗,聯軍士氣重挫。秦軍愈戰愈勇,在臨濟大破魏、齊、楚聯軍,再戰楚軍於定陶,重創魏、齊、楚、趙四國軍隊,魏王魏咎、齊王田譫、趙王武臣、楚將項梁皆被斬首,沛公劉邦、楚將項羽敗退,秦軍渡河進軍趙地。秦軍雖屢戰屢勝,鋒銳也大損。此時戌守朔方的王離,也帶10萬精銳,由榆林趕來,包圍了張耳和趙王歇駐守的巨鹿城。這是秦軍最後的輝煌!

先祖未料想到項羽能打敗王離的長城軍團,自己所部成了孤軍!後方宮廷鬥爭不休,使前方將領心有餘悸,失去平叛的主動權。趙高釜底抽薪,秦軍糧草不濟,士氣衰靡,項羽乘勝再敗秦軍。胡亥問責,趙高已動殺機。願意用生命力挽狂瀾的先祖,望著身邊茫然的將領,缺衣少食的士兵,失去了奮鬥的信念和勇氣,悲天長嘆!

本是防禦匈奴的長城兵團,在平叛中覆滅,開拓嶺南的趙佗50萬大軍,無一回援。其中原因成迷,從邏輯上分析,趙佗效忠的對象是秦始皇而非朝廷。趙高與秦二世的殘暴屠殺,使帝國中樞癱瘓,官僚階層離心離德,遠在嶺南的趙氏也不會沒有耳聞,於是閉關自守,靜觀事態發展。

公元前207年6月,先祖以和談為緩兵之計,而項羽也以范增「許而擊之」之計為策略,派兵乘秦軍不備,突襲秦營,飢餓委頓的秦軍大敗……關內已無後援,先祖面對現實,為了社稷留存,再圖復興,提出親自回咸陽,勸秦二世去帝號,承認六國之王,雙方罷兵,秦軍返回故地關中、巴蜀、隴西、上郡。項羽與范增口頭允諾,心中其實很不願意。8月,先祖將20萬秦軍交給司馬欣與董翳,自己動身回咸陽。9月先祖秘密回到咸陽時,秦二世已被趙高殺害。先祖會同公子子嬰,誅殺趙高,立子嬰為秦王。子嬰稱秦王而非皇帝,本是先祖與項羽約定,而讓秦國繼續存在,楚營難以接受。英布奏項羽:「秦吏卒尚眾,其心不服,至關中不聽,事必危。不如擊殺之,而獨與章邯、長史欣、都尉翳入秦。」此絕戶計,正合范曾項羽下懷,於是將司馬欣與董翳隔離,坑殺20萬秦軍……項羽陣營,此時不殺他們,達不到滅亡秦朝的目的,放這20萬秦軍降卒回秦地,他們休整後,十有八九會拿起武器,旗鼓再起,反擊楚軍。忍受飢餓和屈辱的秦軍,此時只想早日回關中故里,且已知道先祖與項羽的約定,毫無戒備心理。

楚軍以移營就食為由,將手中沒有武器的秦軍,陸續帶走殺害。不知出營就是死路,餓了三天的秦卒,走路都困難,被押著去「吃飯」,20萬秦軍死於非命……先祖從咸陽歸來,知所部已成新鬼,大慟悲聲,無可奈何,嘆天要亡秦了!

盈虛有數,天意嫉秦久矣,故使趙高以亂其政,復生項羽以撓其外,先祖雖然能征善戰,也難挽大廈之傾!倘若秦無趙高之奸佞,二世之昏昧,司馬欣的倒戈,先祖尚可救秦於危亡,起碼不會降楚,重整旗鼓,或能反守為攻,綏靖天下亦未可知!趙佗的50萬大軍,分散在嶺南,50萬秦人撒在50萬平方公里的百越土地上,一時也難以收攏。趙佗聞內地已顛覆,於是割據嶺南不歸,秦再無兵,大秦帝國安得不亡!

先祖兵後來又敗於劉邦韓信,他與夫人、長子、次子自殺時,為了保持血脈傳承,令其13歲的第三子,改姓為張,不要回頭,隨三位貼身家人,隱匿終南山中。他這第三子,就是我的祖上。直到他的堂兄章直,成為漢朝的巴東將軍後,差人多方打聽,才找到了淪為山民的堂弟,為他在廢丘重建家園。由於巴東位於關中之南,我的故鄉因此取名南佐村。而遵照先祖遺屬,再也沒有復為章姓。由於先祖的陵墓由張姓守護祭祀,西漢初年記載先秦至秦代歷史的《趙正書》,也將章邯大人的姓名,誤寫為張邯。

千古一帝秦始皇,廢除了夏朝以來封土建諸侯的聯邦制,開闢了一個新的天地——大一統的國家模式,促進了華夏民族的強大。前無古人,後有來者,大一統的國家模式,綿延兩千多年,滔滔大河千古不廢,一體化傳承至今,影響國人的社會生活。秦亡魂猶在,百代沿行秦政法。秦朝創造的一整套國家體制與文明體系,奠定了中華文明的根基。反觀西歐,直到十四世紀的「文藝復興」,才打破宗教領主的藩籬,開始了西方的啟蒙運動。


作為資深秦粉,我試回答這個問題,不是正史所載,是我自已的觀點,大家可以批評指正 。

其一,老秦人是指的那部分群體?老秦人主要是指秦國立國之初時的贏族、孟族、西族、白族等其它十多個老世族,還有部分歸化的戎人,這部分人口就三百萬左右。老秦人主要居住在雍城、櫟陽、隴西、關中等秦國西部地區。商鞅變法後,秦國從三晉招來了百萬農民,以後各代君主都在從其它國家引進人口。這些六國過來的人在秦始皇時約有1000萬人左右。形成的傳統是老秦人打仗,新國人耕地。百年來的大戰,老秦人消耗了很多,人口基數已下降。

其二、秦國最後的兩支精兵去向。北軍30萬是蒙恬將軍帶領的,在雲中郡修長城御匈奴,這部人大部分是老秦人,但是扶蘇與蒙恬自殺後,這支軍隊除王離帶了5萬人(弓弩營)回來外,其餘的全部就地解散了。是誰解散的呢?自然是趙高與李斯了,這支軍隊忠於蒙恬和扶蘇,他們的存在是對胡亥政權的威脅。南軍約50萬,是贏政挑選的老秦人鎮守南中國的,也有贏政給將軍趙佗下的死命令,中原有變,關閉馳道,確保南中國化入中原而不被越化。都說贏政滅六國後,把六國後宮全部佔為已有,其實這些女子多數派去了嶺南,跟老秦人結婚,成家立業,在嶺南紮根了。所以中原大地反秦之時,趙佗果斷關閉馳道,在嶺南自立為王,安撫百越,真正把嶺南化入了中國,到漢武帝時,趙佗後代歸附漢朝。

其三、自古惡政無精兵。贏政雖然嚴柯,但是做的事卻是為了華夏一族,並不是為了自已私慾。修長城是為了抵禦匈奴,這個活贏政做了,後代享福了;全國修直道,是為了加強各地方的溝通與交流,加強中央集權,這個活贏政做了,後代享福了;修靈渠的目的不用我說,反正不是為了贏政游江南坐龍舟的。贏政求之過急,使用民力過甚,但是他的氣場在那裡擺著,沒有人敢反。但是胡亥一個小孩子,沒有什麼權威,繼位後沒有做什麼好事,這與天下百姓希望扶蘇繼位休養生息的願意相違背。因此天下起義,百姓響應,老秦人一是沒有多少了,二是沒有心思為惡政出力。如果贏政還在,或者扶蘇在位,老秦人是會為之血戰的,但是也不會有起義。

其四、老秦人的血早就流幹了。征六國統一天下,死了多少老秦人?國家統一後,北伐匈奴,南征百越,又死了多少老秦人?秦皇用老秦人的血給漢朝奠定了四百年江山,給華夏一族提供了廣闊的生存空間。


沒錢沒特權,鬼跟你去玩命打仗。思想教育再好,沒錢也不行啊。

在商鞅變法的條例里,最核心的兩條,一是樹立政府公信力,二是給予有軍功的人以高額獎賞。這兩條說起來其實只有一條,就是只要你願意幫我打仗,其他的交給我幫你處理,有公信力在,放心,不騙人。

大家都說商鞅變法強大了秦國,卻沒明白,只有軍功制才是核心。軍功制的核心大致是,你上戰場殺敵。按照你殺的敵人數量來計算功勛,這個功勛可以用來換錢,換地,換爵位。

變法是被始皇帝玩死的,起因就是滅六國。在咩六國這種極大規模的戰爭里,少說秦國又超過百萬將士參與了戰爭。而根據軍功制,假設所有將士都拿的最低一等功勛,那麼應該每個人獎勵四百畝地。那麼一百萬將士的獎勵最低也該在四億畝。然而,當時整個中國擁有的土地在六億畝。是你,你是給,還是不給呢?當時總人口大約在四千萬。即2.5%的人口擁有了全國67%的土地。即使是後來的朝代也從未出現過這麼大規模地位土地兼并。

於是,始皇帝選擇了賴賬,於是,赳赳老秦們,也選擇了放棄帝國。

在始皇帝在世的時候,依靠攻陷六國的豐功偉績,始皇帝能夠壓制住將士的怨言,而繼位的無論是扶蘇還是胡亥,都無法解決下面這個問題,

給你打仗可以,能不能先把地給我?

自然是不能的。於是在陳勝起義之後,天下都亂了。而以往那些共赴國難的人們,卻再也沒有出現過。

為啥?先是帝國破壞了自己的諾言。而一個破壞了諾言的帝國,如何能讓人們再自發的維護,自發的拚命。

當然,這也和當時的社會環境有關。春秋時期,能上戰場是一件很光榮的事,甚至有因為不被允許上戰場而自殺的人。到了戰國時期,上戰場更多的是被貴族所逼迫,所壓制。在這種前提下,一個可以自發動員,自帶兵甲,全民皆兵的國家有多可怕就不言而喻了。

所以結論很明顯,老秦們扔在,而帝國不再是原先的帝國了。這也是很多人都說,商鞅變法強大了秦國,也是導致秦二世而亡的關鍵。也是所有所謂秦暴政的核心所在。


太多的人講了太多的廢話。

我的觀點是:始皇帝眼光太遠,也太自信導致的。

理由一:伐嶺南派出精銳,並且命令不得撤回,跟司馬錯伐巴蜀守巴蜀同理 但是太過霸氣,失了精銳。

理由二:改革進度太快,無論是車同軌還是文同書等等,嚴重刺激了各國的舊勢力。

理由三:郡縣制,損害了各國舊勢力的根本利益,導致各地造反不斷。

理由四:過於自信,以為大秦會按照他所想的方針政策執行,卻不知死嬴政的威嚴遠不如活嬴政。

理由五:對於繼承者和朝中大臣的能力和心機過於自信,導致一封偽詔書誅殺了扶蘇和蒙毅,自己的親信趙高和李斯會反叛自己。

理由六:對於宗室的打壓過於兇猛,導致嬴政死後,宗室無人站出來說話(孝公惠王有公子虔,武王昭王有贏疾)。

以上是嬴政的錯誤,以下是具體的表現。

第一,胡亥稱帝來路不正,人心不服,懷疑者眾多。

第二,誅殺扶蘇與蒙毅,導致政治洗牌太過,政局動蕩。

第三,誅殺皇室親族,幾乎誅殺乾淨,結果後世再無贏士復國(由嬴政和胡亥誅殺的皇族,皇室幾乎被殺的乾淨)

第四,趙高掌權,清洗臣工(嬴政殺人不少,殺臣子更是不少,但皆事出有因,絕非濫殺)

第五,繼位者與掌權者皆是只玩政治,卻無實際才能,使得整個咸陽人人自危,無人理事。

第六,為將者昏庸無能(章邯在始皇帝時期只是個類似於侍衛長級別),碰到項羽這個戰神級別,必敗。

第七,老秦人皆被分派各地,秦人之少,已無戰力(主力去了嶺南和河套)

故此,若有明君,國若昌盛只需二十年則可真正一統,然繼位者胡亥昏庸無能,掌權者趙高只會權術,李斯屬於遇明君為千古能臣,遇昏君則為弄臣。這三架馬車把秦國帶崩了。

宣太后時期的三架馬車為宣太后,魏冉 白起使得秦國蒸蒸日上,這差距!!!


原因大概有三:

一、胡亥即位,處死了很多兄弟姐妹,嚴重削弱了嬴姓公室勢力

二、秦始皇一統六國後,遷移了很多山東的人民到關中,稀釋了原來的老秦人。最著名的就是遷移山東12萬戶豪族到咸陽。以5人每戶計算,12萬戶都有60萬人。

三、統一六國後,秦始皇遷移了很多關中人到邊疆或空虛地帶:

平民的移民記錄:

1、公元前219年遷移3萬戶(大約15萬人)到琅琊,遷移戶獲得免除12年徭役的獎勵;

2、公元前212年,遷移3萬戶(大約15萬人)到咸陽旁的驪山,5萬戶(大約25萬人)到章台和雲陽,遷移戶獲得免除10年徭役的獎勵;

3、公元前211年,遷移3萬戶(大約15萬人)到現在的鄂爾多斯地區。

罪犯的遷移記錄:

1、公元前214年遣送罪犯到蒙恬新征服匈奴的土地陰山一帶,充實新建立的34個縣;另外遣送逃亡者、奴僕、商店主等到南海百越地區;2、公元前213年遣送貪官污吏去修長城或到南海百越地區;3、公元212年,再次遣送罪犯到邊境地區。

僅僅計算平民的遷移記錄,就已經有14萬戶(大約70萬人)的遷移記錄。明確遷移到關中的就有20萬戶人。這些大規模的移民,改變了關中的秦人基礎,導致了秦帝國無法像以往戰國時那樣迅速凝聚關中國人,形成戰力,從而抗拒叛軍的入侵。劉邦輕輕鬆鬆的就從武關進入咸陽。


第一,沒有國難,怎麼赴國難!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統一文字,將國內分成36郡,就是在表達民族平等的意願:所有秦帝國內的百姓都一視同仁,不再區分秦人、趙人、楚人,大家都是華夏人。

所以,秦國末年的起義,屬於國內的叛亂,並不屬於民族之間的戰爭。天下人反抗的是秦王朝的暴政,而不是秦國人的欺壓。

第二,劉邦的約法三章大得人心。

胡亥的倒行逆施,讓老秦人大受迫害,當起義軍攻入咸陽的時候,劉邦能夠約束部下,秋毫無犯,讓老秦人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假如先入咸陽的是項羽,因為楚國和秦國的深仇大恨,項羽很可能對秦國人展開報復,激起老秦人的民族歸屬感,他們一定會共赴國難,驅逐項羽的。

那麼,此時的老秦人能否組織起來共赴國難,驅逐項羽呢?

首先,這是一道算術題。

我們看老秦人當時可以拿起武器作戰的人有多少。戰國末年,秦國的人口大約500萬,最多可以動員100萬軍隊。

然後,守衛長城30萬,南下百越50萬,項羽坑殺20萬,這一共是100萬人。剩下的400萬人,基本上就是老弱病殘幼,就這樣他們還要負責鎮守各地,應對隨時可能的叛亂(大量的六國貴族居住在關中和蜀地,不得不防)。

所以,秦國已經涸澤而漁,沒有能力組織力量反擊起義軍了!

其次,精英階層已經幾乎被殺光。

胡亥因為得國不正,與趙高密謀,大殺群臣與公子:

乃陰與趙高謀曰:「大臣不服,官吏尚彊,及諸公子必與我爭,為之柰何?」高曰:「臣固原言而未敢也。先帝之大臣,皆天下累世名貴人也,積功勞世以相傳久矣。今高素小賤,陛下幸稱舉,令在上位,管中事。大臣鞅鞅,特以貌從臣,其心實不服。今上出,不因此時案郡縣守尉有罪者誅之,上以振威天下,下以除去上生平所不可者。今時不師文而決於武力,原陛下遂從時毋疑,即群臣不及謀。明主收舉餘民,賤者貴之,貧者富之,遠者近之,則上下集而國安矣。」二世曰:「善。」乃行誅大臣及諸公子,以罪過連逮少近官三郎,無得立者,而六公子戮死於杜。

經過這次政治清洗,秦國的精英階層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所以在面對起義軍的時候才會出現混亂,無法有效應對。

也正是因為這樣,作為少府的章邯才有機會領兵出征,在秦末大放異彩。

此時的秦川,不僅無兵,也無將!


完!


秦孝公時代商鞅變法大秦崛起,而到秦昭王時代出現兩次非軍功賜爵,第一次是司馬錯攻魏,魏國不敵而獻出安邑退居到大梁偏安一隅,秦昭王招募河東人賜爵以示安撫之意,第二次是長平之戰,秦昭王為了鼓舞士氣,賜予河內子民爵位並徵發年十五歲以上的男子趕赴長平。

  這兩次賜爵是戰爭時期的權宜之計帶來的壞影響到並不大,但畢竟打開非軍功賜爵的先例,此例一開就真的是後患無窮,有一就有二、有三乃至有千百萬。

  果然沒多久,秦王政四年大瘟疫爆發,秦國下令百姓捐獻1000石賜爵一級,再次打開納粟拜爵的先例,這一措施沉重打擊軍功爵制度,為大秦出生入死的秦軍士卒們變的毫無意義,昔日他們驕傲的親眷家屬失去榮譽,由此拉開軍功爵崩潰的開始。

  又過二十多年秦始皇為了大興土木建驪山陵而擔心天下騷然,命令天下戶主賜爵一級收買人心,這時候軍功爵像街上的大白菜有錢就可以獲得。

  原本軍功爵主體的秦軍的基層軍官地位卻發生變化,他們借貸購買武器和乾糧參軍打仗為獲得恩賞,可是當軍功爵無可遏制的泛濫,恩賞也越來越少直至沒有,欠了公債無法償還的秦軍基層軍官也要被罰到驪山修陵墓,稍有犯錯就用上斷肢削鼻的酷刑。

  當年秦孝公時許諾的軍功爵可以免罪制度已經徹底失效,導致軍功爵擁有著們對皇帝產生了怨恨,以至於暴秦覆滅時三秦故地沒有一個父老鄉親為贏姓皇族賣命,他們寧願眼睜睜看著大秦帝國滅亡也不會出手。

  前人種因而後人結果,大秦驟然興起于軍功爵,又驟然卒滅于軍功爵,成也蕭何敗蕭何。


推薦閱讀:

中央民大教授蒙曼稱「秦是一個西戎國家」,引髮網友熱議。對此你怎麼看?
秦國進攻東方六國的過程中,為何第一個消滅的就是韓國?
秦朝書同文,車同軌時候是不是造了一部字典呢?
秦時明月里的成語有哪些?
同樣是軍事帝國,為什麼羅馬帝國維繫了400多年,而秦帝國只有15年?

TAG:秦朝 | 中國古代史 | 中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