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傳統武術中的的虛步、弓步、馬步、仆步、歇步在實戰格鬥中用不上?


為什麼傳統武術中的的虛步、弓步、馬步、仆步、歇步在實戰格鬥中用不上?

感謝邀請,您所問的問題只問對了一部分,這些都是在傳統武術中的基本步型,僅僅是入門的基礎,要想能在格鬥中實用,還需要配合步法、手法練習才行。

基本步型在入門時是為了打基礎,紮根基以及體會各種勁力的,如果沒有這些基礎的訓練,直接上來練習各種步法訓練,也不純正,而且勁力都是飄著的,也沒有跟人動手的能力。

馬步的作用,就是在入門的時候雙腿均衡的發展,而且能夠紮根基,這個階段的訓練簡單而又枯燥,很多愛好者不理解,為啥不省略了這個步驟?在技擊格鬥的時候也用不上馬步,這個想法的人佔大多數。這個訓練過程不可缺少,因為這個訓練在初級階段能快速的增長腿力,而且能使人練成周身一家的整體勁力,為將來的步法訓練,打下紮實的基礎。

我有一位學生,他的外公家祖上就是少林寺打山門出來的弟子,他們家的訓練就是入門先站三年馬步樁,而且有專門站樁用的架子來固定初學者的站樁姿勢不跑偏,這樣子訓練三年出來的弟子,一般人推不動,拉不動,稍加調教,就能發出來很強大的爆發力。

虛步是初學者在馬步樁的基礎上的進階,也可以用做樁法訓練,目的是訓練習練者單腳的紮根穩定性,以及虛腳的踩、踏、碾、勾、踢、搓等技巧的訓練,這些技巧經過步法、手法的配合,在格鬥中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仆步和歇步是練習伏身躲閃的技術,這個也得配合將來的步伐和手法訓練才能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弓步在技擊中是最常見的,我們現代格鬥都是採用小的弓蹬步做為防守和進攻的主要步法和步型。我們的進步、退步、以及斜上步、斜後退步最後都歸到小的弓蹬步,這些步法都得經過嚴格的訓練,以及實戰模擬之後才能到應用的地步,沒有簡單的站在那就能實用的,也沒有不經過嚴格吃苦的訓練就能在格鬥中實用的。


誠邀回答!步法者,乃一身之根基運動之樞紐也!初以上提到的虛步,弓步、馬步、仆步、歇步外,還有寸步、殿步、過步、快步、踐步等,



接著看看這步法到底用上用不上,先說虛步又稱釣馬步,由馬步中化而出來的一種步法,馬步只在生根蒂固,而虛步是左右前後皆可推行,在現在格鬥.拳擊、推手等運動中用的最多的一種步法!弓步乃前退弓後腿蹬的周身一體通背勁最好的表現形式,假如象K0對手是最佳的步法!馬步乃武術的基礎,又稱蹲襠步,或站樁。因其步穩氣沉,可使浮力漸去,沉力重生之效!久練有固若磐石,重如泰山之勢,對格鬥等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訃步丶歇步乃敗中取勝,舍己重仁佯敗之舉,不可輕視乎!



傳統武術老步法,是在敵我作戰中終結出來的,是無規則無條誆以致敵殲滅對方為第一要務!一米運寸步可到、將近兩米遠可殿步,接著有再運就快步、踐步、滑步、馳步等!步法練熟、妙用無窮、



拳術雖為手上功夫,然步法不固,基礎不堅,一動即搖、上重下輕、終如風絮水萍,毫無根蒂!步法乃大樹之根,根深葉才茂,步法乃行拳打人的根本!


有用沒用還是在於個人的參悟造化。其實我們日常看到的這些步都是表面的表象,很少有人去糾其中的實質和蘊含的技擊精神。李小龍也說腰馬合一,在發勁瞬間也是以步為基,力發脊背,達於梢末。人們總說入於化境,這個化字蘊含著很大的學問。即練於常形,用於化境。練時,弓步是弓步,虛步是虛步,有固定成式。用時則未必弓步是弓步,虛步是虛步,各種步都是動態的過程。也要視敵我距離,位置變化而有所調整,關鍵在於自適和恰到好處。步之用法也要懂化。以虛步為例,練時是腳尖虛點地。在常人看起來就是一個破式,根本沒有用。可在會用的人則不是這樣。虛步可以化而為彈踢、排絆、重心位移以及瞬間移動的預備式。摔跤當中用的很多腳部技巧都可以說是虛步化形。所以說虛步的練的重點不是在於腳尖點地,而在於支撐腿的穩固。而用時不在於前腳的虛提點地,而在於虛腳提起後的靈活變化。或踢或絆或踩或勾,不拘於常形乃得大用。


不是這些步型用不上,而是你靜態地看待這個問題了。

傳統武術中的虛步、馬步等各種步型,是套路演練中的動作定勢,是幾個連續的一組動作完成後短時的靜態造型。人們講的套路中的虛步馬步等時,往往是只關注了那一瞬間的靜止造型而忽視了此前的連續變化。

在實戰中,擊打動作通常是一連串的和變化的,誰也不會傻乎乎的用訓練中的標準造型來擺個架子。那樣的話,純粹就是挨打(拍電影是例外)。看不到標準的步型,並不代表虛步等沒有用。腳下的勾踢、半掃,其實就是虛步的運用;轉身大背摔(背口袋式),其下肢動作就是歇步,只是架子高而已,踩對方脛骨或腳面也是歇步的運用(形意拳中這個動作最常見);左手接對方右手,然後上右步、用手掐對方脖子加右腿後掃絆摔(武警常用動作),本質上就是弓步運用。

傳統武術中的步型是有用的,但與拳擊等現代搏擊相比,傳統武術明顯的不足是步伐的移動。步伐與步型,不是一個概念。這方面就不多說了。


因為他們都練錯了。我看了一下回答問題的那些人,凡是提出什麼下盤兩個字的都是傻逼。這幫所謂的傳統武術迷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武術。一個個自以為是,胡亂解釋。讓我來告訴你吧。馬步馬步,這是古代軍營中騎兵沒上馬之前的模擬訓練。練的是什麼?練的就是在下半身不動的情況下只用上肢揮舞兵器作戰的技術。等古代士兵解甲歸田之後在家裡照貓畫虎的還扎馬步。然而在家中受訓的子弟並沒有騎馬作戰的機會,但是由於崇拜祖宗的儒家思想作祟,也沒人懷疑這種訓練方式是否正確。於是這個奇怪的馬步就這麼流傳下來了。並且在後人不斷腦補的情況下逐漸將其神話。其實你看看世界上所有的格鬥技術都是強調步伐的靈活。而且在中國的武術神話不斷被打破的今天你也會發現,那些從不扎馬的格鬥流派打起傳統武術來那叫一個輕鬆。所以,馬步弓步,連這玩意指望能打架是純扯淡。


各國武術都是戰爭的產物,武術的精髓是冷兵器,馬步是騎兵的基礎,三體式是步兵的基礎,腰胯勁才是武術的王道。和平時代帝王是不希望老百姓習武的,為的是消滅你反抗的種子。我國建國後大力發展舞蹈,也是這個原因,所以中國傳統武術成了健身舞蹈,注重套路使武術失去了精髓。國外一般崇尚武力和他們的人少和體制有關,所以除了中國以外大多數外國武術沒有套路多以對抗性為主,中國古老的武術也是這樣的沒有套路,明朝是套路盛行的時代。其實真正的實戰套路絕對是讓你死的快的主因,這一點戚繼光講的很清楚,真理在少數人手裡,國家機器掌握的都是實用有效真東西,民間大多數都是忽悠人的,有腦子的人自己想想,好東西國家會不用???


這個其實是對傳統武術的誤解!古人練武是以力量第一,所以講站樁,各種步法也低,武術套路本身就是練習技擊實戰前的基本功,動作難度越大對身體的要求越高,人的潛能激發出來的越強,力量、速度、敏捷性越好,俗話說活學活用,真正傳統武術的虛步是實用的,虛步不是蹲的那麼低,也不是前腳只是腳尖點地,而是重心在後腳,前腳掌落地只是虛的不用勁而已,所以叫虛步,現在的格鬥抱架很多就用的高虛步、弓步,而在進身打拳時虛步、弓步、半馬步、馬步就是來迴轉換,根據當時交手的情況而變化!


因為這些步法有些是練功用的,有些是在戰陣中布陣用的。比如馬步,是為了騎馬時身體穩固能夠解放雙手;而弓步是長槍兵在盾牌兵後頂著長槍用的。

看過《一代宗師》吧?其中有一段話說,形意拳是槍;八卦掌是雙刀。清朝嚴格控制漢人持有武器,所以以前很多戰場上的器械訓練都只能空手來練,結果就以訛傳訛,成了後來的套路。


這裡面最核心的東西,其實就是文化底蘊。不管什麼搏鬥,打人離不開手腳肘膝,中國傳統功夫可以用身體任何部位打人。為什麼現在我們看到的傳統功夫,稀鬆軟蛋,泰拳,跆拳道兇猛,中國拳種繁多,其實每門每派都有絕戶手,有的是師傅不給傳,怕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大多數是弟子德行不夠,中國傳統文化,包括武術,講究以德服人,這也就是我們的傳統兵器里為什麼有帶環的大刀,帶哨的響鏢,就是提醒對手注意。日本鬼子夠兇殘吧?可是他們的武術看起來沒有泰拳兇狠,不像泰拳那麼爭勇鬥狠,因為他們至唐朝就學習中國文化。現在大家都說太極拳露臉的大師是騙人的,其實他們就是騙子,因為他們是被官方和媒體吹捧出來的,是體制內的。看看中國足球,再看看春晚,就那麼幾個鳥人,一個星光大道出來多少能人,其中不乏超越經常露臉藝人的人,他們的結局大家都知道,總之不入圈子,你就是如來佛手中的孫悟空,入了圈子,就是坨屎,也能登堂入殿。


推薦閱讀:

為何《周易》是儒家經典,而太極、八卦卻廣泛地被道教所用?
如何確認現在流傳的太極圖是否正確?如果都不對呢?

TAG:綜合格鬥 | 體育 | 健康 | 太極 | 太極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