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越南語為什麼有點跟粵語相似?


你算是問對了,越南原來就是中國的一部分,原來叫南越。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在南越置郡縣。,南越王趙佗是秦朝大將,為征伐嶺南,秦軍30萬由他帶領開靈渠而下番禺(廣州)。但是當秦朝國內大亂的時候,他卻封鎖了通向中原的所有通道,自立而待天下變。但是漢朝開國時候,他也沒有歸降誠服。還是處於「化外之國」的地位。後來,劉邦得天下,依舊封了趙佗為南越王,管理的地區就是現在的越南、寮國等地。劉邦誅殺異姓王的時候,因為南越地方偏僻,南越王趙佗逃過了一劫。劉邦去世後,呂后臨朝,發布了禁止和南越交界的地區對南越出售鐵器和其它物品的禁令。於是趙佗自稱「南越武帝」,發兵攻打長沙國,並在攻佔長沙國的邊境數縣後撤回。

後來,在誅殺了呂后之後,漢文帝劉恆當上了皇帝。此時南越王趙佗想趁著中原空虛,以勤王的名義佔領中原。呂后當初下令毀了趙佗父母的墳墓,公元前179年,呂后死後,漢文帝劉恆即位,他派人重修了趙佗先人的墓地,設置 守墓人每年按時祭祀,並給趙佗的堂兄弟們賞賜了官職和財物。漢文帝先禮後兵,等於把趙佗家的祖墳(對古人極其重要)、兄弟都軟禁在了身邊,一旦趙佗謀反,那麼這些都會被夷為平地。

接著漢文帝在丞相陳平的推薦下,任命漢高祖時曾多次出使南越的陸賈為太中大夫,令其再次出使南越說服趙佗歸漢。陸賈到了南越後,向趙佗曉以利害關係,趙佗再次被說服,決定去除帝號歸復漢朝,其與中央政權的關係又修好始昔,維護了嶺南的社會穩定。一直到漢景帝時代,趙佗都向漢朝稱臣,每年在春秋兩季派人到長安朝見漢朝皇帝,象諸侯王一樣接受漢朝皇帝的命令。但是在南越國內,趙佗仍然繼續用著皇帝的名號。

《漢文帝賜南越王趙佗書》

皇帝謹問南粵王,甚苦心勞意。朕,高皇帝側室之子,棄外奉北藩於代,道里遼遠,壅蔽朴愚,未嘗致書。高皇帝棄群臣,孝惠皇帝即世,高後自臨事,不幸有疾,日進不衰,以故悖暴乎治。諸呂為變故亂法,不能獨制,乃取它姓子為孝惠皇帝嗣。賴宗廟之靈,功臣之力,誅之已畢。朕以王侯吏不釋之故,不得不立。

今即位。乃者聞王遺將軍隆慮侯書,求親昆弟,請罷長沙兩將軍。朕以王書罷將軍博陽侯,親昆弟在真定者,已遣人存問,修治先人冢。

前日聞王發兵於邊,為寇災不止。當其時,長沙苦之,南郡尤甚。雖王之國,庸獨利乎?必多殺士卒,傷良將吏,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獨人父母,得一亡十,朕不忍為也。

朕欲定地犬牙相入者,以問吏,吏曰:「高皇帝所以介長沙土也。」朕不能擅變焉。吏曰:「得王之地,不足以為大;得王之財,不足以為富。」服領以南,王自治之。雖然,王之號為帝,兩帝並立,亡一乘之使以通其道,是爭也。爭而不讓,仁者不為也。願與王分棄前患,終今以來,通使如故。

故使賈馳諭告王朕意,王亦受之,毋為寇災矣。上褚五十衣,中褚三十衣,下褚二十衣,遺王,願王聽樂娛憂,存問鄰國。


我不明白這個問題到底是為啥問出來的!我是北方人,在廣東讀過書,粗通粵語!自學了越南語基礎!

回答此問題,很明顯:不相似!說相似只是因為非粵語人群聽不懂粵語也聽不懂越南語,反正都聽不懂,乾脆就說相似!這說的是聽感上。下面從其語言本質上說說!

舉個例子:

粵語:Ngo hai Guang Zau yan(我是廣州人).

越南語:Toi la nguoi Quang Chau(我是人廣州).

粵語也是漢語!漢語跟越南語最大差別是語序,越南語修飾詞在後面,比如越南共產黨,在越南就是:黨共產越南;"越南社會主義共和"是"共和社會主義越南"!

現在一般認為越南語屬於南亞語系,跟漢藏語系不同!比如數字:

越南語: Mot hai ba bon nam sau bay tam chin muoi

粵語:Yat yi sam si ng luk tsat bat gau sap

完全不同!

但是越南語跟漢語的相似性卻很高!因兩者接觸很多,越南語受到漢語的巨大影響,越南語里有一整套漢字讀音,比如,越南漢字數字發音:

Nhat nhi tam tu ngu luc that bat cuu thap

這些發音跟粵語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在口語中卻很難聯繫在一塊!

還有一些越南語辭彙發音舉例子:

特別 Dac biet

國家 Quoc gia

銀行 Ngan hanh

歷史 Lich su

發音 Phat am

這些詞都跟粵語維持一定的相似度,但是越南語的句子在說粵語的人聽起來仍然聽不懂!

越南語中有60%以上的辭彙來自古漢語,跟唐朝官話發音類似,粵語也是繼承者唐朝前後,所以兩者相似性比較大!那為啥說兩者聽感又不一樣?

差異:越南語語音更加豐富!固有詞多!且漢語辭彙發音發生變化!

也就是說,粵語底層絕大部分是漢語,語法結構也是漢語,但是越南語底層是南亞語系辭彙,語法結構跟漢語也有挺大不同,這也就導致,越南語在造句時,是用固有詞把漢語名詞連接起來,因此,最關鍵的部分往往粵語人無法理解,所以,會導致本來單獨可以聽得懂的辭彙也聽不懂了!

兩句話難說請兩者差異,總體來說,粵語就是典型漢語,越南語不是!學了兩者以後的直觀感受就是這樣!不過如果越南在明朝以後如果被中國繼續統治的話,估計沒有人懷疑越南語就是漢語方言,也就是說越南語跟漢語的差異相比英語跟漢語那是小太多了!!


粵語是古漢語,普通話是近代產物,現在的普通話跟古漢語差不多脫節了.可以想像粵語在古代影響多大,粵語同古漢語中原雅語極為相像,漢語形成統一發音文字在秦朝,到了唐朝漢語已經影響了整個亞洲大陸,粵語形成了,這個時代語言應該互通,只是氣候地方不同有了口音差別,日本,韓國,越南,粵,經過幾千年分分合合,發展了自己的文字跟開始幾萬字讀音,已經發展到幾十萬字了.但有些讀音還是一樣的,這就跟唐朝那時候那時候多強大吻合了.

粵語,越南,韓國,日本,客家,閩南語12345678910的發音都跟粵語發音差不多都看以聽清還有好多字發音一樣的

康熙字典好多難讀難寫的字粵語的有發音,現在普通話卻標不出讀音,音標就是普通話近代標的.只有粵語古漢語才讀的出寫的出康熙字典里的字


實際上越南北部和廣東的根基都是一樣的,原來是百越民族的聚集地,後來被秦始皇征服,漢末獨立成南越國。包括今天的廣東和越南北部。

秦末河北人趙陀短暫割據而建立的政權「南越」———南越國基礎便是秦征嶺南時帶去的50萬中原人,但趙佗在位時,又從中原地區吸收大批有漢文知識的「徙民」,「與越雜處」,一千多年的時間,越南都是中國直接管轄的領土,而不僅僅是藩屬國;越南最重要的史書《大越史記全書》記述了越南人的歷史肇始於炎帝神氏三世孫帝明———似乎也可稱之為炎黃子孫。

越南語是所有語言傳承漢語最好的。我國的中古漢語讀音都要從越南語尋找。因為現代漢語幾乎丟失了去聲,而越南語音調豐富,很好保存了古漢語的讀音。日語和韓語雖然有大量的漢字詞,但是由於沒有聲調,保存根本沒有越南語完整。

粵語實際上也是中古漢語。

這兩者應該在南越國統治時期發生交集了。當然越南語實際上是高棉語族漢化的結果,漢語詞佔比非常高。如果你用普通話讀越南人民共和國這幾個詞,和越南語讀幾乎沒什麼區別,比我家的方言讀更像。當然筆者是溫州人,說的也是古漢語的化石。

古漢語的研究的一個重要方法叫「異域方音」。中國古代對外文化交流十分頻繁,漢語極大地影響了很多其他國家的語言,如朝鮮語、日語和越南語。隋唐時期,這些語言從漢語中「借用」了大量的漢字讀音。比如,《廣韻》里記載的「於」和「余」,「英」和「應」,「益」和「億」,都有著不同的發音。今天,這些差別在幾乎所有的漢語方言中都已消失,卻依然保留在越南語中。通過這種「出口轉內銷」的方法,可以了解到古時漢語的讀音。


提問的意思大概是口語吧?越南口語與白話聽上去的確十分相似。假如一個完全不懂越語白話的人同時聽到這兩種語言是根本分不出來的。相似度好的原因,個人認為跟其語發音語素有關,越/白的發音特點均為一字一音/九個聲調/有大量的韻尾(以g k p t m結尾 ),另外一個原因,越語有大量(據說60%)的漢越詞,即古代直接從漢語借用的字詞,恰好,白話也保留了古漢語發音,越/白的這部分辭彙發音幾乎相同。

順便說一句,韻尾音屬於古漢語,現代北方漢語和普通話已經消失,但多數南方方言還保留,因此,南方方言的同音字比北方方言和普通話少得多。比如普通話he,一個he有幾十個同音字,相反,粵語幾乎沒有同音字。


你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就已經不了解越南語和粵語了吧,我是一個佛山人,粵語是我的母語,一般比較難聽或者口音比較重的粵語我都聽得懂,我也去過越南旅遊,但是我卻聽不明當地人講什麼,你不要以為廣東的粵和越南的越讀音相同,你就理所當然的覺得粵語和越南語相似,你知道我們的祖先為什麼要把粵和越分開嗎?就是為了區別我們和越的關係。不要把我們和他們越南這種人作比較,這是我們廣東人的恥辱,不屑與越南人為伍


純屬蝦扯蛋!越南話和廣東話風馬牛不相及。越南話是正宗駱越話,和我國廣西的龍州、寧明、德保、靖西、那坡等等正版壯族人(越南那邊叫京族)的語言一模一樣,越南話當然也和泰國話相似。


推薦閱讀:

如何自學漢語言文學?
殷商說的語言屬於「漢藏語系」嗎?
為什麼西方人名字(First Name)里少見生僻詞語?
汉字「的」是怎么进入现代汉语的?「的」的出现给现代汉语带来了什么?
为什么日本人一回家就说「我回来了」?

TAG:語言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