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寶寶有哪些早期教育應該進行?


1歲是培養寶寶各種良好習慣和能力的黃金時期,爸爸媽媽要抓住這個時期。那麼1歲寶寶應該培養哪些方面呢?1歲寶寶的早教如何做?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這個問題的答案。

  寶寶的智力發育水平一般都很不錯的,1歲寶寶一個很重要的發展任務是對周圍環境事物的了解,生活常識的了解,還有他的語言發展。他已經不錯了,他會用單詞表達意思,可以說幾句一直到說比較複雜的句子。在這個過程當中跟人的交流和閱讀,大人給他讀書聽對於他來說是很有幫助的。至於其它的東西,這麼大的寶寶可能確實比較小,越小的寶寶越是要把一些很基礎的東西具備了,但是可能其它方面的能力,比如說眼手協調的能力,可以通過不停的擺弄物體甚至做一些手工的東西得到發展,提水,從這個桶倒到那個桶,捏泥巴、搭積木、拼圖非常豐富的一些遊戲,在這種過程中讓孩子基本的能力,感知覺的能力或者眼手協調能力能得到發展,認識事物和事物之間的關係。

  我們不要小看日常的生活細節,或者寶寶擺弄一些東西的動作,都是需要通過練習來掌握,同時在練習過程中會了解很多東西,比如這麼大的孩子會不會擰瓶蓋,需要手眼配合,需要練習的。

  在小動作的練習過程當中孩子都在發展他的智力,一歲多的寶寶算術、英語都不是特別重要的東西,還是基本位於周圍事物性質和關係的認識,包括上下里外。孩子把一個大盒子往盒子裡面塞,通過擺弄知道大的可以放小的盒子,但是小的盒子盛不下大盒子,很多事情的成與不成通過動手過程才能知道。寶寶還小,完全可以他日常的活動給他豐富的玩的東西,讓寶寶在玩的過程當中自己學會更多東西,同時讓寶寶鍛煉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寶寶在文化方面的學習是不能操之過急的。

  寶寶1歲時正是培養其各方面能力的大好時間,為此各位爸爸媽媽應該制定系統而完善的學習計劃,讓寶寶能在1歲時開始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塑造端正的品行以及良好的性格。這樣更適合寶寶未來的發展。


其實,一歲寶寶的教育是好習慣的培養。那麼怎麼來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呢?

首先家長就要有很好的習慣。別以為孩子小,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模仿能力是很強的。家長必須讓自己的行為習慣做到優秀,要不然,你的不良習慣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

其次,在培養孩子的好習慣期間,家長應該持之以恆,習慣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長期才可以養成的。不要三分鐘熱血,不久就放棄了。那樣的話,孩子的好習慣很難養成。

那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都要培養什麼好習慣呢?

1、培養孩子自己吃飯的習慣。

如果孩子喜歡自己吃飯,家長不要喂飯。有的家長在孩子自己可以獨立吃飯的情況下,還在給孩子餵養。這樣的家長總是感覺孩子自己吃飯會弄得滿身滿臉髒兮兮的,甚至連地板上也都是飯菜。這樣做,你就剝奪了孩子自己動手的權利,也剝奪了孩子自己吃飯時所產生的快樂的權利。

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自己吃飯。我家孩子就是這樣吃飯的,雖然她把自己弄得髒兮兮的,她餐桌下面的地板也是營養最豐富的地方。但我認為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自己吃飯時即鍛煉了孩子的手部肌肉的發育,也給孩子帶來了快樂。


2、培養孩子整理玩具的習慣

孩子每天都要玩玩具,當孩子不想玩玩具的時候,家長應該帶動孩子一起把玩具放到固定的地方。可以是玩具箱,也可以是玩具角。每次都是這樣做,孩子會慢慢地養成習慣。

如果孩子在不玩玩具的時候,玩具到處都是。沙發上也有,地面上也有。那麼孩子在走路的時候很容易摔倒,那些玩具往往就成了孩子摔倒後致使孩子受傷的元兇。


一歲的孩子,已經開始學習走路和說話,有的甚至這兩個能力已經遠遠超過了同齡孩子。家長需要培養孩子的自主動手能力,還有對各種習慣的培養。

關於自主能力的培養,這一點很多家長是有意識的,但是無法實際行動。總覺得孩子太小,沒辦法實施。最簡單來說,孩子吃飯的問題。一歲完全可以讓孩子自己來吃了,哪怕他會弄髒衣服和地板,甚至會搗亂,但是他總有一個過程的。如果你一直都是抱著大了就對了,現在小我先幫助他,不去培養他。那麼很抱歉,即使孩子大了,動手能力真的會比較差。

在習慣培養上,那就包含比較多了,這裡講一講閱讀習慣。一歲以前如果家長有親子閱讀的概念,那麼相信一歲以後的親子閱讀就應該嘗試也讓孩子加入了,慢慢地培養他對於閱讀的興趣,進而形成習慣。這一點,對於孩子的整個成長階段都是相當重要的,家長不要忽略。


孩子一周歲以後開始牙牙學語,蹣跚邁步了,對什麼都充滿了好奇心,也是智力和各種能力發展的黃金時期,家長可以根據這時的敏感期來進行早期教育。那家長應該從哪些方面來早教呢?

首先要抓住語言的敏感期鍛煉語言能力。孩子一歲以後就可以說一些簡單的句子,但是表達不完整,一歲半後語言能力就會有突飛猛進的提高,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多和孩子語言交流,帶到戶外和小朋友玩,鼓勵與外人交往,多接觸外界的事物還要告訴他們是什麼,回到家中可以讓孩子給家裡人說說今天都幹了什麼,認識了什麼,這不僅鍛煉了他語言能力,無形中記憶力也得到鍛煉。
再就是獨立自主和動手能力。記得我家孩子學走路時,剛敢自己走一兩步,就不讓我扶著,要是你在旁邊他還用小手推開你,這就是他獨立自主的表現,可是如果不小心摔倒了,也不要著急扶起他,盡量讓他自己爬起來。還有自己吃飯,只要是他想吃怎麼樣都行,不要阻攔 ,現在很多大人都說孩子這麼大了,吃個飯都不會,你有沒有想過可能是你在孩子想自己的時候不讓人家吃呢!只要是沒危險的事他想幹啥就幹啥吧。
還有就是視覺,聽覺,記憶力等各方面的訓練,但是不管什麼樣的能力訓練都離不開在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的積累,所以盡量讓孩子到室外去,到大自然當中去,仔細觀察,細心發現你的孩子將會非常優秀。


其他頭條號已經談了一些,我想重點說說語言方能力的培養。
一歲寶寶,可能有點還只會蹦"爸""媽"這樣的單字,但是語言學家證明人語言表現關鍵期與年齡對應的關係曲線,7歲以後,語言學習的效率就開始下降,等到17歲以後,語言的學習效率就會變得很低,基本失去了第二語言學習的天賦。

所以一歲寶寶也需要珍惜學習語言的優勢時期,對語言進行重點培養,母語自然不用說,有充分的語言環境,只要對寶寶多說多鼓勵,一般都是沒有問題的。

可是第二外語,就需要爸媽來給寶寶創造環境了。可以從以下幾點來為寶寶輸入英語!

1.讀外語繪本
2.唱外語兒歌
3.用外語在生活中跟寶寶互動。


1歲的寶寶需要開始進行語言的教育和學習了嗎?

分析:這個年齡的寶寶能聽懂更多的詞,對簡單的要求也能做出反應,如說再見,他會用擺手表示。一歲時期也是寶寶學會聽和說的寶貴時間,在促進寶寶語言發展的方面建議這樣做:

①爸爸媽媽要面對面的和寶寶說話,說正常句子,句子要簡短,節奏較慢,發音清晰

②要和寶寶說那些看的見的東西,這樣容易使他建立語言和事物之間的聯繫

③要說那些寶寶感興趣的東西,這些更容易使他記住。當寶寶要指某種想要的東西時,告訴他名稱,讓他看著你的口型模仿

④爸爸媽媽要認真聽寶寶發出的詞語,盡量猜想他想說的是什麼意思?給出正確的回應,或者說一兩個有意義的詞表示讚揚

⑤經常說兒歌,讀圖畫書給寶寶聽,培養對圖書的興趣


嬰幼兒具有高超的學習能力,這是當代兒童發展心理學研究對早期教育的一大貢獻,隨之而來的,便是人們對嬰幼兒開展早期教育的熱忱和關注。

首先,應當承認,關注嬰幼兒的早期教育,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之一。因為嬰幼兒早期學習能力的發揮,能對今後的發展帶來積極的後效和影響

偉大的教育家蒙台梭利認為兒童發展具有一定的敏感期,也就是說抓住兒童發展,學習的敏感期,對孩子長大以後學習教育都會起到一個事半功倍的效果

兒童發展的敏感期:

秩序敏感期:0-3歲

運動敏感期:1-4歲

語言敏感期:0-3歲

細節敏感期:1.5-3歲

感覺能力敏感期:0-5歲

學習生活規範和社會禮儀敏感期:2.5-4歲

由此可見,早期教育在兒童身心發展的搖籃期,就開始有目的,有計劃系統的教育是正確的

一、聽說活動 家長要充分利用各種時間,儘可能的與幼兒進行語言交流,同時提供大量書籍、圖片、布偶開展活動

二、肢體活動 針對大腿動作、手臂動作、背部動作,以及走、跑和身體平衡進行活動,此外要還針對小肌肉進行活動,如讓他們學習抓、握、拾起物品

三、創造性活動 包含美術、積木、角色遊戲和音樂相關活動

四、探索活動 自然、感知覺、大小、顏色、形狀和數字等方面活動


最好培養睡通夜覺的習慣。一定要用紙尿褲。

一個月後要補充維生素d

抬頭,翻身,坐,爬行。

都是基本功。

奶粉孩子四五個月要添加輔食,母乳孩子六個月添加輔食。練習口腔肌肉配合能力。


培養孩子獨立行走的能力,1歲寶寶開始學走路了,剛學會走路的寶寶對走路比較的新鮮,這時候,大人不要怕孩子摔倒,多讓孩子走走。

培養孩子認知的能力,多和孩子說說話,多和孩子接觸小朋友,多和孩子接觸大自然。


一歲就想著早期教育?一歲的孩子剛剛呀呀學語,對什麼都只是朦朧的,所以,我們只是簡單的教一些名詞,然後唱些催眠曲。我的想法是希望小孩有一個愉快的天真浪漫的童年,不會過早的給孩子壓力!


推薦閱讀:

如何在都是比自己弱的人的處境中提升自己?
生長發育期什麼時候停止?什麼時候就不會再長個了?
你是什麼時候開始認識到自己的平凡無奇?
當90後成熟以後,會不會和現在70後成熟的方式不一樣? ?
錢很少要怎樣離家出走?

TAG:成長教育 | 成長 | 育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