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關東時期,為什麼山東人選擇東北,而不去更為富庶的江浙呢?


山東人闖關東的第一原因,東北人少地多,只要能出苦力開荒,就有飯吃,這是人們賴依生存的笫一要務。由於山東是民國第一人口大省,人地矛盾從清代起就非常尖銳(與之相對的是河北在清初戰爭中人口損失慘重),所以闖關東的山東人多於離東北更近的河北省。

第二個原因,逃荒要有目標,山東闖關東主要是投親靠友。明代遼東屬山東省,山東人在明代向遼東移民中充當了主力軍,因此兩地多沾親帶故,聯繫較多,清初掠49萬山東人為遼東包衣,加強了這種聯繫。因此在清朝中前期鼓勵關內農民入遼東墾荒運動中,山東人充當了主力,因為有親戚,好投奔。而這種魯-遼之間一直延續下來的廣泛親戚關係成為了清末民國闖關東的導火索,從最初的一家一戶,到整個村,到鄰縣的親戚,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後達到一兩千萬人的規模,甚至有的縣舉縣搬遷就為渡過災荒。

第三個原因,山東闖關東的海上路徑近。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僅一海之隔,在古代坐船要遠比陸路方便(參見漕運的成因),無論是從登州府,還是從黃河河口,前往遼東都遠比從山東到河北方便,而到了民國時,火車使得遠距離旅行成為可能,而山東到黑龍江是可以一條鐵路通到底的。

以上方向性規律並非絕對,在陝西也有200萬山東移民(清末由山東藉地方官發動),在東北也有相當比例的河南人後裔(約5%),同樣,距離東北更近的河北,因為種種原因,闖關東的劇烈程度遠不如山東。

為什麼不去江,浙等南方一帶的魚米之鄉的主要原因。一是因為山東與江浙等歷來由於南冒北侉的地域觀念,語言差異太大,不便溝通。由此造成了第二個不去南方的原因,因語音的障礙,山東歷來去南方謀生的少,沒有親友可奔。第三個原因,山東人不適宜南方多雨悶熱的氣侯環境。第四個原因,江浙一帶相對人多地少,與東北的人少地多成反比,不利謀生。笫五個原因南方水網密集,山地太多,交通不便。

不去南方最主要的原因是生活習慣不適。不象去東北,剛逃荒的山東人就兩千多萬,東.北到處都是山東人,甚至整村整鄉的搬到東北同一個地方,除了地理位置變化為,人際關係就是從山東老家躉過去的。對以後的謀生更有力。


不去江浙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一、江南雖然看上去富庶,是魚米之鄉,但人口眾多,而本區域內丘陵起伏、水網密集,隨著明末清初不斷開墾,早就沒有那麼多適合耕地了,也就是說,即使去了,也沒地種了……沒有了土地,在那個以農業為絕對支柱的時代來說,根本就養活不了人。

二、所謂的富庶,也是相對而言的,其實江浙底層的農民生活也是很悲苦。從明朝以來,江南地區的糧食稅是比華北、兩湖等地重的多。我們對於江南的美好感受很大一部分是想像中的,那只是一小部分有錢有閑的文人對於江南的詠嘆,其實根本就不是整個江浙。那時候的江浙也多災多難,水災、風災、兵災......所以江浙並不是天堂。載

三、被其他地方的人搶先了一步。19世紀後半期,在經歷了太平天國戰爭的14年洗禮後,長江流域諸省變得很空曠,於是,大批湖南湖北的農戶,以及蘇北農民,河南農民、災民迅速的填飽了江南一帶。等山東人想去的時候,人家都已經先下手為強了。

至於去關東的原因,同樣也很簡單:

那個年代,華北自然經濟環境不斷惡化和社會動蕩不安,對山東和華北的農民來說,移民已是一種迫於生活的必需。移民關東,他們也未必真心愿意,誰不想去更好的地方呢?可經過現實的篩選,東北不僅已是唯一的去處,且還剛好是最佳去處。因為除去東北,天下間已無閑田曠土來容納他們的插足!這樣的去向儘管令清政府十分不悅,卻也並非移民有意迕逆政府的心思,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其實,在山東等地「闖關東」由來已久,也有不少移民中向家鄉寄錢者有之,帶財物回鄉過年者有之,也不乏發財致富成家立業者,這些刺激了更多的民眾要到關外謀生賺錢。山東有些村莊幾乎村村、家家都有「闖關東」的,甚至村裡青年人不去關東闖一闖就被鄉人視為沒出息,逐漸形成了「闖關東」的習俗。所以在華北特別是山東的膠東和河北的冀東,勞動力稍一充裕,或一遇天災人禍,首先想到的是攜家帶子,或集結親戚好友,蜂擁到關東去謀生。


山東人闖關東與山西人走西口;福建、廣東人下南洋一樣,在方向和路線的選擇上首先考慮的是路途遠近。

目前,從已知的史料來看,山東人闖關東陸路線一般是從喜峰口、山海關進入東北三省,一路步行,用腳丈量土地,這是中國人最傳統和踏實的趕路方式。海陸則是從蓬萊、煙台等地經大連、旅順進入東北三省,根據洋流和風向,海路可以更迅速、省時省力到達目的地。

同時,這兩條線路的共同特點是:路程離山東境內都比較近,時間成本更低。在過去交通工具不發達的現實條件下,如何安全又快捷到達目的地無疑是第一要務。

相較於江浙地區,因為中間隔著長江,在包括許多山東人在內的北方人心目中,那完全是一道兇險莫測的天塹。而且古人所稱的四瀆:江、河、淮、濟,長江佔據著無比重要的地位,它不僅是我國實際上的兩北分界線,也在南北兩地人們心中划出一道文化分界線。

以長江為界,自古以來我國大體分為南北兩個文化體系。在山東人的印象中,無論是巴蜀文化、楚文化、吳越文化,還是滇文化、閩文化、嶺南文化等等,都完全不同於北方的黃河文化。如果把闖關東改成下江浙,除了路途的因素,第二個難以逾越的無疑是文化上差異。地理距離終究可以逾越,但文化上的融合才是無比的艱難。

與這種現實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山東和關東地區有著天然的血緣關係。自古以來民間就有「山東遼東同屬一省」的說法,這種血緣關係在明朝時更被進一步強化,遼東都司隸屬於山東布政司,不僅行政、司法、監察等歸山東布政司負責,遼東的土地、人口也在統計中劃歸山東。

因此,山東當時下轄的6府15州89縣涵蓋了現在東北三省的部分地區,而清朝對於遼東地區的軍籍、戶籍管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里也延續了明朝的做法。有清一代,大量的山東人或上二代、三代是山東的人群生活在東北地區。

因為自古以來就有的血緣關係,山東與關東的文化屬性十分契合,加之家族沾帶故的血脈關聯,都極大推動了山東人闖關東的熱情。事實也證明,齊魯文化與關外濃郁的本土特色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獨特、多元、充滿活動的東北文化。

山東人闖關東也是一種經濟行為,墾荒、經商,迫於生計背井離鄉,到異鄉創苦創業,說到底是為了生存,為了改善生活。所以,東北三省的黑土地給大批山東人提供了這個機會。加之後期清朝當局的有意識引導,使山東人闖關東由半自發向官府主導過渡。而且,成千上萬的山東、河北等地的百姓踏上東北三省的土地謀生,極大改變了東北三省社會、經濟、人口結構。

江浙之地雖然富庶,但是對於更習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山東人來說,種大豆高粱和種水稻完全是兩回事,不僅要改變耕種的習慣,更要應對因氣候不同而產生的農業經驗的變化。所謂「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讓吃慣麵粉和地瓜、喝慣大米粥的山東人,去江南水田裡淘飯吃大米和粘糕、喝米酒,顯然是一種巨大的挑戰。

南北方兩地的風土人情迥異,決定了山東人選擇不去江浙,而是去闖更接近自己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的東北三省。任何時候,不同地域人群融合都是最難的,直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民間還流傳著這樣針鋒相對的諺語:山東侉子愛吃高粱餅子;南方蠻子愛吃綠豆丸子……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南北方人群確實存在不同,也促使山東人在闖關東時期選擇東北,而不去更富庶的江浙。

歷史是發展的,人口的流動也越發頻繁,我國就像一個大家庭,不同地域群體間的融合已很常見。現在,100年前闖關東的山東人後代開始闖山東,在江浙等南方地區,大批的山東人也在那裡工作、定居生活……

(本文為指動濟南原創內容,已授權今日頭條、百家號、微信公眾號、企鵝號、搜狐號、大魚號、網易號同步更新,其他網站和自媒體平台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果你有什麼意見和想法請點擊下方的留言。或者點個贊,轉發一下,讓朋友分享本文。)


首先,在中國皇權專制時代是小農經濟,農民主要靠種地為生,這就決定了山東人外出基本上只能靠種地謀生。不要問我為什麼,這就是習慣的力量。

如果說外出需要種地,那東北就比江浙要強出不少。

東北在清朝叫龍興之地,說白了,清朝皇帝他們老家就在東北長白山下。

清朝皇帝為了防止漢人破壞他們家祖上的龍脈,就在沿著明代遼東邊牆修築「柳條邊」,以分隔東北和中原。柳條邊東起遼寧鳳城,西至山海關下,挖土為溝,堆土為堤,在堤上插上柳條,築成籬笆,並駐兵把守,關內人只能憑官府發的印票才能到關外。

因此長期以來,關東人口極少。但東北是一個好地方,物產豐富,到處是無人區。山上有樹有參有動物,土地肥沃收成好,水中有魚有蝦。還有不少地方有金礦煤礦油田等。

總之到了東北賺錢種地,養家糊口還是比較容易的。

到了南方的江浙,要種水田,加上江浙並沒有太多的地可供開發。南方和北方生活差異比較大,去了也不習慣。

北方人還是喜歡北方的生活,相對而言東北和山東各方法更接近,更容易適應。

其次,在歷史上,中國人口流動不大,相對穩定。

所以我們稱之為熟人社會,就是有事就找熟人,當然這是落後文明的表現,但在當時更有用。不象現代城市文明叫陌生人社會,比到處要你爸是李剛的地方要好的多公平的多。

山東是孔孟的故鄉,所以人們做事保守,出門做缺闖勁。到外邊去一定要找有親友的地方。

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僅一海之隔,過去就比走陸路方便很多,又避免被鬍子打劫的煩惱。

從明末清初,清漢八旗中就有不少山東人。比如耿精忠孔有德這些漢人王爺都在山東混過,從山東領了不少人去了東北。

清末的山東的災情逼迫大量的人們,開始向外流動。最開始是一家一戶,演變成最後的成村成鎮的向關東擁去。

清代中國人口急劇增長,百十年間人口便翻一倍,人多地少的問題日漸尖銳,而中原地區尤甚。19世紀時,黃河下游水旱頻仍,餓殍遍野,此時東北卻有大片肥沃土地閑置,開始使中原地區的農民湧起闖關東的浪潮,尤其是丁戊奇荒時期,大批災民湧入朝廷也默許,從此闖關東成為社會上生活困難者尋求出路的廣泛認知。

闖關東的移民源地主要現在山西、山東、江蘇、河北、河南幾省,其中山東和河北最多。而闖關東路線有兩條:一為陸路,從山海關、喜峰口、古北口等長城各關口出關,進入遼瀋;二為海路,從山東半島乘船到遼東半島,例如由煙台到大連只需一夜時間。闖關東後的移民在東北多做墾荒、打獵貿易、淘金、放山(進山挖人蔘)等以謀生,期間流傳下「山神」「金王」等傳奇故事。

1860年,面對沙皇俄國在《璦琿條約》之後對外東北與庫頁島的領土的奪走,黑龍江將軍特普欽上疏朝廷,呼籲開禁放墾,鼓勵移民實邊,獲得採納。而在光緒年間則完全廢除東北禁令,使漢人移民東北合法化,漢人移民不再偷偷摸摸進入東北,於是直隸(今河北)、山東等地區無地或者少地農民紛紛進入依然地廣人稀、法制薄弱的東北開墾荒地,移民東北愈演愈烈。

江南缺資源,不如東北物產豐富。

當時的江浙不能和現在的江浙相比較。現在江浙的工廠多,外出打工到此方便。

而清代時,還是農業和手工業者的天下,中國還沒有成型的商品經濟存在。對於天然資源缺少的江浙來說,在當時不是山東人謀生的好地方。

當時北方人大量擁向東北,全面推動東北的大發展,對各方面的人才需求都比較強烈。

到了東北,想種地,大片的無人區,無主的地,只要開發出來就是你的。

到了東北,想打獵,山上有數不清的兔子老虎等各種動物,打出來都是食物都是錢。

到了東北,只有你有膽,想發財,有許多金礦。只要能吃苦,腦子好使,能活著出來,馬上就能發財,電視劇闖關東中的朱老四就是這樣的例子。

到了東北,山上還有大量的樹可以砍伐,藥草可以採摘,河中有魚可以捕撈。

這些都是當時在南方根本得不到的天然資源,生活成本相對於南方更低。


關於山東人闖關東的事,要從清朝說起。山東人闖關東,有兩個派系: 挑挑的和在網的!挑挑的指的是背包羅傘推車的,在網的指的是靠水上打魚摸蝦的!


那時候的山東省,人口過多,資源供不應求,而且災疫頻發,是生活所迫,不得不闖關東!但是為什麼不去江浙地區呢?主要是因為江浙地區也一樣是人多地少物產不足,而且氣候炎熱,也不好過。而東北就不同了,地廣人稀,物產豐富,四季分明,氣候適中,日子好過!尤其是黑龍江省,盛產山珍野味,土壤肥沃,因此,有很多山東人都是來黑龍江省「放山」「柲寶」的。但是在清朝咸豐年間以前,黑龍江省是禁止開墾的。直到咸豐十年(1860年),黑龍江大將軍特普欽才解除禁止開墾的命令。於是就有了大量的山東人來到了黑龍江省生活!聽老人們說,他們勤勞,樸實,多才多藝,特別能幹。有開荒種地的,有放山挖人蔘和採藥打獵的,有下江打魚的,有耍手藝的,有做生意的……日子過的紅紅火火的!

進入中華民國後,隨著軍閥混戰和日寇入侵山東,山東人民更是不得不背景離鄉逃到關東!這期間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東北被日寇佔領,並且成立了偽滿洲國,由於東北人的順從和對日寇的臣服,所以日寇給每家都發了良民證,這樣東北是比較安全的,於是山東人就大量的湧向東北,其中來黑龍江省的是最多的!直到現在黑龍江省仍然駐留著大量的山東人,幾乎每個城鎮鄉村都有很多山東人!也正是這些闖關東的山東人的勤奮開墾建設,才讓黑龍江及東三省變得更加美麗富饒!

自從黨的11屆三中全會後,我們的黨和國家實行了政治和經濟體制的改革,加大了對山東省的開發和扶植,山東省的面貌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日子好過了,所以很多曾經闖關東的山東人重返故里,為故鄉的建設和發展添磚加瓦,貢獻自己的力量和聰明才智!2009年,我去山東省旅遊,親眼目睹了山東省的美麗和富足!我愛你,美麗富饒,文明發展的山東!


謝謝邀請!

山東人闖關東最早應該是在1644至1667年!

《遼東招民開墾條例》,規定「招至百者,文授知縣,武授守備」,其中23年間「魯民(今山東)移民東北者甚多」,許多遼東地區因移民而「地利大辟, 戶益繁息」。山東的百姓大多遷至了遼寧省的大連和丹東,而其他省份的百姓大都遷至了遼西(遼西中心城市為錦州)和遼北地區。

山東人闖關東為什麼選擇東北而不選擇江浙?

山東人闖關東的原因

1、經濟因素

明末清初的長期戰亂,關內地區的生產力已經遭受嚴重破壞,同時由於地少人稠的黃河中下游災害頻發,特別是受災嚴重的山東,大量農民處於極度貧困,生活得不到保障。而東北地區土地肥沃,人口稀少,又盛產人蔘、鹿茸、貂皮、黃金、珍珠等貴重物品,則對關內的農民產生極大吸引力。因此清初,關內人口向關外遷移的現象已出現。乾隆時期,關內人口不斷膨脹,耕地與人口的矛盾不斷尖銳,促使山東等地的漢族饑民成為闖關東的主流人群。闖關東實質上是貧苦農民在死亡線上自發的不可遏止的悲壯的謀求生存的運動!

2、政府政策因素

(1)清初,滿族統治者將山東「造反」者遣送邊陲「煙瘴」之地,觸犯刑律的「流人」發配到「極邊寒苦」的關東。在資源豐富的關東,大量山東「流人」使處於饑寒交迫缺少土地的山東貧民對關東有了了解,產生了闖關東的想法。特別滿族統治者的恣意圈地、逼民投充、督捕逃人等措施,加劇對山東社會經濟的破壞,更加強了山東貧民闖關東的傾向。

(2)1644至1667年,清政府《遼東招民開墾條例》規定:「招至百者,文授知縣,武授守備」,在這23年間「魯民移民東北者甚多」,許多地區因移民而「地利大辟,戶益繁息」。1861至1911年,沙俄不斷侵蝕黑龍江邊境,清政府採納了黑龍江將軍特普欽建議,於咸豐十年(1860)正式開禁放墾。清政府解除東北禁封令,掀起山東貧民闖關東的高潮。

3、地理位置因素

關東與山東僅隔海相望,山東人闖關東有兩條路:一條浮海,從膠東半島最北端的蓬萊到遼東半島最南端的鐵山島,直線距離不過100公里,之間的海上交流就非常頻繁,膠東一帶的農民闖關東大多是浮海北上。一條陸行,從山東陸路到關東,需環繞渤海經過山海關,再借道「遼西走廊」,魯西、魯南、魯北的難民大多走此道。清末民初,隨著「膠濟鐵路」、「津浦鐵路」天津至山東嶧縣段、「京奉鐵路」等路段的開通,從山東可以直接乘火車到瀋陽,更為山東人民闖關東提供方便。

為什麼不去富庶的江浙:

一、江南雖然看上去富庶,是魚米之鄉,但人口眾多,而本區域內丘陵起伏、水網密集,隨著明末清初不斷開墾,早就沒有那麼多適合耕地了,也就是說,即使去了,也沒地種了……沒有了土地,在那個以農業為絕對支柱的時代來說,根本就養活不了人。

二、所謂的富庶,也是相對而言的,其實江浙底層的農民生活也是很悲苦。從明朝以來,江南地區的糧食稅是比華北、兩湖等地重的多。我們對於江南的美好感受很大一部分是想像中的,那只是一小部分有錢有閑的文人對於江南的詠嘆,其實根本就不是整個江浙。那時候的江浙也多災多難,水災、風災、兵災......所以江浙並不是天堂。

三、被其他地方的人搶先了一步。19世紀後半期,在經歷了太平天國戰爭的14年洗禮後,長江流域諸省變得很空曠,於是,大批湖南湖北的農戶,以及蘇北農民,河南農民、災民迅速的填飽了江南一帶。等山東人想去的時候,人家都已經先下手為強了。


真正意義上的「闖關東」有廣義與狹義兩個概念。有史以來山海關以內地區的民眾出關謀生,皆可謂之「闖關東」,此為廣義。狹義的「闖關東」僅是指從清朝順治年間到中華民國這個歷史時期內,山東、河北、山西、河南及皖北、蘇北等地的貧苦百姓去關東謀生的歷史。我們通常所說的「闖關東」是狹義的。

順治元年(1644年)八月二十日,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從盛京(今遼寧瀋陽)起駕,遷都北京,王公貴胄、八旗兵丁等等,絡繹不絕,綿延一千多里。遼瀋地區人口大多「從龍入關」,留住東北地區的人口約40萬人。東北地區土地肥沃,地廣人稀,如果移民開墾,將成為一個重要的財源。就是在這種形勢下,清廷下令:「民人願出關墾地者,山海道造冊報部,分地居住!」。於是不少懷揣夢想的外地人來到這個黑山白水的地方開始自己嶄新的生活!可諷刺的是,清政府後來為了保護滿族的「龍興之地」,從順治十一年(1654年)開始修建柳條邊。「邊外」劃為禁區,不準移民越雷池一步。但是,這條邊牆未能完全阻擋移民、特別是山東人的步伐。從嘉慶(1796—1820年)年間起,陸續放墾「邊外」土地。到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最後一片「邊外」土地放墾,封禁至此結束。清末,黃河中下游連年受災,導致眾生疾苦,民不聊生!於是大多人都選擇了背井離鄉,去別處尋口飯吃!南方人口密集,地勢比較高和險,路途遙遠!而當時的東北,路途相對比較近,地大物博,人口稀少,資源豐富!是上上之選!每個熱愛土地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人心中都有一個「在棒打狍子瓢舀魚的地方,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夢想!由此,正式揭開「闖關東」高峰的大幕!


作者:金滿樓

這個問題其實是闖關東的問題,不過問法不對,道理太簡單,人口導入都是往空曠地區走,怎麼可能會往人口稠密、人地矛盾嚴重的地區呢?

歷史上的例子,比如明朝初期的山西填山東,清初的湖廣填四川,都是因為戰亂導致山東、四川人口劇減,這才有臨近地區人口填入。

至於清末「闖關東」的情況,則另有特殊性。

清末民初所說的「關東」即現在的東三省,此前也被稱為「滿洲」,也就是清朝旗人的發源地。

當然,說滿洲是旗人的發源地也不盡然,畢竟東三省幅員遼闊,而旗人人口有限,加上在明朝中後期漢人已經在遼東開墾,因而滿洲的情況不可一而概之。

但是,在八旗入關鼎定中原後,滿洲確實成為了一特殊地區,即被定義為所謂滿洲人的「龍興之地」,非旗人不得入內墾殖。

順治年後,滿洲與內地分段修建了千餘公里的「柳條邊」籬笆牆(也叫柳條邊牆、柳牆、柳城、條子邊),從山海關經開原、新賓至鳳城南的柳條邊被稱為「老邊」,自開原東北至今吉林市北稱為「新邊」( 康熙中期竣工?)。

至此,以柳條邊為界,滿洲遂成為旗人的保留區,非旗人不得入內。而在這上百萬平方公里的偌大區域里,旗人人口僅一兩百萬增長到三四百萬,到光緒年間,也僅僅五百萬左右,形同空曠之區。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從康熙年間開始,在不到兩百年時間裡,中國人口急劇增長,從六千萬迅速突破一億、兩億、三億大關,並且在嘉慶中期突破四億人口。由此,清中後期的人地矛盾日益激化,而以滿洲為保護區的做法,不能不說是滿人統治者的私心所在了。

也正因為人地矛盾激化,在近代以後,也不斷有人開始「闖入」關東(闖關東本身有違禁的意思)尋找活計,而在內憂外患的大環境下,清朝統治者也有意思的逐步放開邊禁,但在甲午之前,步子仍舊很小,進入東北的人口十分有限。

邊禁放開的契機主要來自1894年的甲午戰爭。在此戰爭中,日軍在進入東北後如入無人之境(也確實形同無人之境),由此激起了霸佔全東北的野心,而在1896年後,沙俄建造橫跨東北的中東鐵路並宣布向東北移民60萬(?),這些都讓清朝統治者感到十分驚懼。

是以,慈禧太后斷然廢棄老祖宗兩百多年的邊禁政策,並動用官方力量鼓勵支持大量的關內人口迅速進入東北,這就是綿延二三十年的「闖關東」人口大遷移浪潮的開端。在電視劇《闖關東》也可以看到,當時官方組織船隻將山東人運送到遼東,就是這一政策的體現。

這一政策的改變,雖然已經稍晚,但不能不說是極其英明了。所謂「守土有民」,無民則無土可言,偌大的東北地區如果沒有大量中國人居住而任由外人進入,東三省究竟是何人所有,恐怕真不好說了。

由此,在1897年全部開禁到1910年的人口統計中(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相對可靠的人口統計),東北人口從500萬左右迅速增加到1800萬人,而其中,至少有一千萬人是從關內流入的,其中又以山東、熱河、直隸等省為主(這是闖關東的頭一批人,這批人發家致富的比較多,因為去得早,拿的地也好,並可以拿到更多的地(上限一千畝),地價也低(形同白送)。後來的因為來的人多了,地也少了,相對就沒太多好處了。)

到民國年後,闖關東的熱潮仍舊在持續,在民國元年到十年,在張作霖的治理下,湧入東北的人口仍舊是高峰,直到民國二十年後,因為九一八事變的原因,進入東北的人口開始衰減,但此時東北人口也已經突破了3千萬。到1949年,東北人口接近4千萬。

還是那句話,所幸慈禧太后果斷改變邊禁政策並大力引導人口進入東北,否則東北今日是何人之手(日本朝鮮俄國人個個虎視眈眈),真是不好說!


我想說全國各個省的人都是不斷的遷移的,比如現在都去北京,上海,廣東!還有如果你們家有很老的族譜就知道你的祖先都在哪些地方定居過,遷移除了有很小一部分人為因素(比如修建三峽之類的遷移了很多)外,大多數是因為自然因素,如乾旱歉收,人口繁育過多,人過於貧窮等!

在清朝時東北是滿祖人的祖地,是不允許外祖人進去東北的,咸豐年間由於政府對東北的管制日漸消弱,就鼓勵農民去東北謀生,山東以前的腐敗,環境惡化,政府的鼓勵等都是闖關東的重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我感覺是不去東北,東北就被俄羅斯吞併了!)一直持續到前十年吧!現在因為糧食收的多,能出門打工了大家就都不去東北了,甚至還出現了東北往山東迴流的現象!

不止是闖關東,還有走西口,下南洋等…大家都是從中原地區一路闖出去的,現在的省界才定了多長時間啊,根本不能說明我們是怎樣的人,大家其實都是差不多的!

江浙以前也跟山東一樣的都是人口眾多,屬於漢族重要的聚居地,以前水稻產量沒有現在高也是養活不了這麼多人,而東北當時才300萬人,大部分都是荒地所以大家去了只要肯出力就能吃上一頓飽飯!


你好,我是黑龍江齊齊哈爾人,今年上大三。我的太爺爺就從山東蓬萊闖關東來到東北的,當時沒有直接到黑龍江,而是先到的吉林,聽我爸爸說當時太爺爺在吉林的奶奶家做長工,後來才到黑龍江的齊齊哈爾市,我年輕時在市裡的豆腐坊工作,所以60年代的困難時期,一家人並沒有挨餓。

至於我姥姥家也是闖關東來的齊齊哈爾,之前我媽媽的奶奶就是我的太姥姥,在齊齊哈爾有工作,我姥爺也是齊齊哈爾上的學,後來到山東的單縣老家,找的老婆,後來姥姥就跟著姥爺來到了齊齊哈爾,因為姥爺的身體不太好,所以姥姥讓老家的兩個弟弟來齊齊哈爾,兩個舅姥爺幫助了我姥姥家很多。後來我姥爺幫著小舅姥爺在齊齊哈爾娶了老婆,我那個舅姥家裡也是闖關東來的,包括我的兩個舅媽,兩個姨父家裡的長輩也都是闖關東的。

闖關東時期,東北大部分處於未開發階段,北大荒等於北大倉,棒打狍子,瓢舀魚。而且東北是東北平原,相比南方的山地,丘陵地形,平原更適合人類開發。


推薦閱讀:

哈爾濱大列巴不就是普通麵包嗎,為什麼還這麼出名?
如何找到一份配音的工作?
十二月在哈爾濱旅行和攝影有哪些注意事項?
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就讀是怎麼樣的體驗?
知友們對哈爾濱這個城市的印象如何?

TAG:歷史 | 哈爾濱 | 瀋陽 | 濟南 | 青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