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忽必烈曾率軍打到歐洲,號稱無人能敵,為何卻敗給了日本?
本題有些問題,忽必烈作為拖雷的嫡次子,沒有參加過遠征歐洲的「長子西征」,其具體指揮的軍旅生涯比起同時代其他蒙古宗王並不出色,在登上汗位前,忽必烈主要指揮的軍事行動是遠征大理和與南宋軍鏖戰於襄樊,稱汗後親自指揮的戰役,則都是與阿里不哥爭位、平定乃顏之亂及與海都、都哇等西北宗王的內戰等。忽必烈登上汗位後兩次遣將東征日本,皆遭遇失敗,原因很多,以下歸納幾條以期拋磚引玉。
1,軍隊的組成及士氣: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首征日本時,(史稱文永之役),軍隊全部由高麗出發,其組成及人數是:
蒙漢軍 共兩萬人,其中征東都元帥忻都率4500蒙古軍;右副元帥洪茶丘率500探馬赤軍;左副元帥劉復亨率漢軍(包括投降的女真軍)15000人。
高麗陸軍5600人由中軍都督金方慶率領,此外高麗派出的駕馭九百艘大小船隻的水手有約6700人。
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的第二次征日,(史稱弘安之役),元廷雖出動的軍隊雖然有所增加,但忻都、洪茶丘率領的以蒙、漢、高麗軍為首的由高麗出動的東路軍,合計不過四萬人。真正堪稱龐大的,是由南宋降將范文虎統帥的西路新附軍(全部由各地南宋降軍組成),總數達到十萬人。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蒙元用於徵伐日本的軍隊中,真正的蒙古軍、探馬赤軍很少,大多是由高麗軍、南宋降軍、女真降軍等充任,因此士氣相對低落。相反,日本方面雖然幕府與九州前線諸大名之間存在矛盾,但在外辱臨頭的時候,他們能夠捐棄前嫌,合力抗拒,尤其是第一次征日時,參與作戰的日軍全是由九州地方領主及神社、寺廟的兵勇組成,其守土之責下爆發出的戰鬥力,令蒙、漢軍諸將領大感意外。到第二次征日時,由於幕府已早有準備,在九州前沿修築好了防禦工事,本州地區的軍隊也源源不斷充作後援,可以說由南宋降軍為主力的第二次征日比起第一次,成功的希望更加渺茫。
2,臨陣戰術問題:不可否認,在兩次征日敗績中,蒙元方面的統軍將領在臨陣戰術運用上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如第一次征日時,蒙漢軍本已取得了戰場優勢,但在箱崎攻擊大友氏部將菊池武房部守軍時,遭遇頑強抵抗,在火藥爆炸及箭雨覆蓋下的日軍雖傷亡慘重,但卻不斷以數百人的小集團突擊蒙、漢軍,極其兇悍,短兵相接下,蒙漢軍也傷亡不小,連名將劉復亨也中箭負傷。在這種情況下,缺乏心理準備的主將忻都驚慌失措起來,沒有聽從高麗都督金方慶繼續堅持作戰的建議,下令放棄佔領的登陸灘頭陣地,撤回船上,失去了最佳的擴大戰果的機會。
在第二次征日時,蒙古軍和高麗軍組成的東路軍主要擔任阻斷本州來援之敵,而當士氣低落的范文虎部西路新附軍進攻大宰府不克的情況下,東路四萬大軍卻拘泥於計劃,甘做壁上觀,終至在風災來臨前一無所獲。
3,缺乏對日本海域天氣變化的情報掌握和準備:自唐宋以來,無論是從高麗還是閩浙,赴日的商貿船隊很多,對於每年的颱風情況,都已有相當的研究資料,但忽必烈汗的朝廷居然在兩次征日的大規模軍事行動中,都遭遇到了颱風襲擊,以致影響到了整個戰局的勝負,由此可以看出其戰前的氣象準備之嚴重不足。
以上,從天時、地利、人和等幾方面對蒙元征日的失敗做了一定程度的刨析,從中可以看出兩次征日戰爭的失敗,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必然的。
福岡縣「元寇防壘」遺址
關鍵是高麗棒子的坑害,而且登陸點的選擇問題。如果在江浙滬的南方造船而後北上選擇在春夏進攻,則就不是現在的結果,關鍵是二鬼子在造船上動了手腳,所以在颱風季節,以至於全軍覆沒。嚇得朱元璋都不敢東征日本,
因為陸戰沒打贏,不敢在海邊立營。長時間在海上漂,不遇到颱風才見鬼呢。說白了蒙古人戰力也就一般般,運氣好崛起的時候周邊全衰落,以戰養戰滾雪球式壯大了。只要對手抵抗激烈(基本不投降當僕從軍),蒙古人就得灰溜溜跑路。。。
推薦閱讀:
※元朝和清朝的屠殺哪個對中國傷害大?
※元帝國與金帳、察合台等四汗國的外交關係如何,邊界軍備如何?
※了解宋蒙金戰史有那些書值得推薦?
※如何駁斥元清非中國的論調?
※縱橫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是如何沒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