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為什麼沒有外地勤王救駕的軍隊?


玄武門之變,不是沒有軍隊過來。其實確實是有幾支軍隊過來的。

首先玄武門之變發生的時間很短,也就一個早上,所以全國各地的軍隊不可能過來,過來的都是京城的駐軍。

首先,李世民是買通了玄武門的守將。李世民自己就帶來幾個人來了玄武門。控制了玄武門,而殺太子和齊王的時候,秦王府又來了三十多騎的武將精銳。因為能過玄武門的最多只能帶幾個護衛隨從,這是朝廷法度。所以李世民和太子齊王在剛開始進入玄武門的時候,都只是帶了幾個人而已。而外面等候的太子和齊王的護衛大軍知道玄武門出事之後就立刻攻打玄武門。此時太子和齊王的軍隊有幾千人呢,而此時李世民這一邊主要兵力就是提前收買的玄武門官兵。

甚至一度太子和齊王的軍隊佔據了很大的優勢,因為人數眾多。被李世民收買的玄武門守將都當場戰死了,關鍵時刻是張公瑾一個人跑去把玄武門的大門關了起來,擋住了太子和齊王的軍隊。然後李世民站在城頭,把太子和齊王的首級給下面的士兵看,才讓太子和齊王的軍隊徹底崩潰。

當時京城的幾支駐軍都接到報告,也都紛紛帶著兵馬過來。但是都被李世民派去的人忽悠住了,理由很簡單,這是秦王和太子齊王的爭鬥。這種事情不是你們一個外姓將領好參與的。這些將領也都紛紛猶豫不決了,因為這個事情確實不好弄,不去吧失職。去吧,怕沒有好下場。

然後高士廉還組織了一批囚犯分發武器去助陣李世民,但是好像沒起到多少作用玄武門之變就結束了。

其實現在想想,玄武門之變就是一場暗殺。李世民有心算無心之下太子和齊王被暗殺的可能性非常高。但是殺了太子和齊王之後,李世民自己被殺的可能性也非常高。假設那幾路將領沒有被忽悠住,和太子齊王的軍隊一起強行攻打玄武門。或者張公瑾沒有及時關上玄武門,李世民被殺的可能性非常的高。所以這裡面確實很有運氣的成分在。

而太子和齊王的軍隊一看攻打玄武門無望,直接掉頭去攻打秦王府為太子和齊王報仇。

李世民首先派尉遲恭進宮控制了李淵,要來了京城的管轄權,這才調動了部隊清除了太子和齊王的殘餘勢力。

所以,如果前期勢力對比。明刀明槍的硬剛,李世民沒有一點兒機會。有點兒類似後世日本的織田信長,帶領四千人去暗殺今川義元,先把今川義元砍了,今川的兩萬軍隊就徹底崩潰了。

所以,不是沒軍隊來,是被李世民忽悠住了。將領們猶豫不決給了李世民時間。


玄武門之變,固然除了時地相宜的雷霆一擊,還有多重內核的事前策劃、收買、布局,但如果要給予其一個比較準確的定義,那麼還是說是一個斬首行動比較合適。

另一方面,這個斬首行動和純陰柔的宮廷政變又有所不同。

從劉淵死後開始,五胡帝王交接過程中,宮廷流血幾乎從不間斷,這其實是草原可汗關於繼承的習慣法——上一代可汗去世之後,新可汗必須通過對外的掠奪和內戰來贏得眾多部落長老的歸心,其中畏威甚於懷德,也是理所固然。

唐朝皇室母系是鮮卑貴族,本身又受到鮮卑文化的影響,所以這個在儒家倫理視野中的倫常慘變,在其政治文化的潛規則中又有其內在的合理性。

我們注意到,李建成和李元吉也有自己忠誠的部屬。

即使在聽到太子和齊王的死訊之後,時為齊王府副護軍薛萬徹(對應尉遲恭的秦王府左二副護軍可知其身份地位以及與李元吉的關係)和東宮翊衛車騎將軍馮立等率東宮、齊府精兵2000人趕來,猛攻玄武門,守門兵拚死力守,薛萬徹見久攻不下,便想率軍攻打秦府,秦府將士聞訊十分恐懼。此時,尉遲敬德持李建成、李元吉首級趕到示眾,東宮、齊府士卒遂潰散。薛萬徹只得率數十騎逃到終南山。

薛萬徹躲避起來後,李世民多次派人安撫,薛萬徹這才出來謝罪。李世民說:「此皆忠於所事,義士也。」對其既往不咎。

(薛萬徹劇照)

東宮翊衛車騎將軍馮立的情況與薛萬徹類似。

李世民一方面對參與玄武門之變的親信論功行賞,另一方面對秉承原則反對自己(甚至殺死敬君弘等李世民部將)的李建成李元吉的親信既往不咎,固然是一代明君政治家的氣度胸懷,但究其根本,也和前述草原習慣法有關——強者居之本身硬幣的另一面是這個強者不能以私心反攻倒算過程中反對他的人。

要之,李建成、李元傑既死,從大義名分上其支持者無從憑藉,此所以戰鬥力爆棚的東宮、齊王府軍隊一見首級就自行潰散。

再加上玄武門本身就是斬首行動,塵埃落定,「新可汗」理論上已經出現(即使李淵肉身尚在),外地勤王救駕已經沒有絲毫意義,也不會發生了。

(李世民劇照)

(長安城復原模型)

李世民以其成功本身獲得了合法性——從儒家傳統角度還需要粉飾背書,但在鮮卑習慣法意義上已經毫無疑義。

國王已死,國王萬歲,東海西海,心理攸同。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清晨,唐高祖召集大臣們,一起商議如何處理皇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之間的矛盾。李世民率領自己的親信,發動玄武門政變,殺死皇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

整個玄武門政變的設計與實施,十分精妙,堪稱經典。

我們關注這次政變,一般把注意力放在了玄武門和太極宮。實際上,當政變發生的過程中,在別處也有過戰鬥。

據《舊唐書》記載,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殺之後,長安城裡許多地方依然有戰鬥:「南衙、北門兵馬及二宮左右猶相拒戰」。

那麼,這些戰鬥都是誰和誰在打呢?這也涉及到我們這個問題本身:為什麼沒有外地勤王救駕的軍隊?李世民有沒有控制天下兵權?

《舊唐書》的那句話中,「二宮左右」是指東宮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的部隊。我們下面要說的是「南衙、北門兵馬」。

這些兵馬都屬於皇宮的衛士,按照《新唐書·兵志》的說法,唐朝宮廷的守衛分為兩個部分,分別稱為「南衙」和「北衙」。

其中的南衙主要是各地的府兵,輪番進京,擔任京城的守衛,是流動性的,定期輪換,不是常駐。

只有北衙的兵馬,才是專門的宮廷禁衛軍。這部分士兵的數量,在唐朝建立初期,大約三萬多人。到了李世民發動政變時,數量和質量都要打些折扣。

當太極宮和玄武門發生戰鬥時,南衙和北衙的將士們肯定要有所行動,他們既抗擊李世民的人馬,也抗擊東宮和齊王府的人馬,所以當時的局面非常複雜。

一個典型人物就是守衛玄武門的驃騎將軍敬君弘,他掌管著玄武門的屯營兵,率領士兵抗擊三位皇子的人馬,最後和中郎將呂世衡一起戰死。

李世民在南衙、北衙當中當中肯定發展了自己的親信,這讓局面更加複雜,對李世民一夥也是非常危險的。

也因此,在誅殺李建成和李元吉之後,尉遲敬德立刻帶著滿身的血跡,匆匆趕到唐高祖身邊,名義上是要保護皇帝,實際上是把他控制在自己手中,逼迫他發出一道手詔,命令各處人馬聽從秦王李世民的號令。

從這一刻開始,李世民算是控制了天下兵權。可以說,這一份手詔抵得上千軍萬馬。

至此,整個政變迅速宣告結束。長安之外的軍隊此時連政變的消息都不知道。等到各地得到消息時,局勢早已經掌握在李世民的手中。這時候,沒有哪個將領敢於擅自帶兵前往長安的。


玄武門之變確實沒有外地軍隊勤王救駕,但這根本沒必要,因為京城長安的太子府、齊王府里就有大量的軍隊,他們也確實來救駕了,一度還差得做翻李世民的部隊,改寫歷史。

玄武門之變的本質是李世民計劃周密的一場豪賭。李世民的秦王府是有大量士兵的,太子李建成的東宮、齊王李元吉的齊王府也有兵。在這之前,李淵與李建成、李元吉一起打擊李世民,將秦王府大量精兵強將外調,給東宮和李元吉大量增兵,到玄武門之變前夕,秦王府的部隊只剩800多人,而太子府和齊王府總計有數千兵士,如果李世民不趁著還有點部隊有所行動,那麼就只能束手待斃,被李淵廢黜王位,之後能否善終也就難講了。

如果要發動兵變,硬拼的話兵力相差太過懸殊,顯然是沒有勝算的。所以李世民採用釜底抽薪的辦法,買通了玄武門守將常何,將幾乎全部兵力埋伏在玄武門附近。另外少量兵力則去挾持李淵,讓太極宮的禁衛軍無法加入李建成、李元吉一方。

這樣的話,李世民就是以幾百人對付來早朝的李建成、李元吉的幾十百來個隨從而已,這是兵法中致人而不致於人的極高境界。果然,第二天李建成、李元吉毫無防備的早朝,被李世民來了個一鍋端。

但是李建成、李元吉的隨從逃出去後通知了東宮和齊王府的將士,東宮和齊王府的士兵趕來救援。東宮兵的將領馮立和齊王府的將領薛萬徹帶領數千兵馬猛攻玄武門,李世民只有數百兵馬、常何的少量玄武門守軍、高士廉釋放的一些囚徒守城,玄武門一度差點被攻克,最後是尉遲敬德割下李建成、李元吉的腦袋給東宮和齊王府的士兵看,他們才就地解散。


首先,感謝邀請作答。

玄武門之變,就像籠罩在歷史的迷霧中一般,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波雲詭譎,也給人們帶來了各種各樣的不解與疑惑。就像這個問題一樣,朝廷兵變、皇帝被禁,但為何沒有外地的軍隊趕來勤王護駕、清君側呢?原因可能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

一、秦王李世民權利過大,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節制軍隊的權利。

先來看一下秦王李世民獲封的頭銜。在當時作為一個臣子,他所獲封的官職頭銜爵位串在一起,是這樣的:天策上將太尉尚書令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益州道行台尚書令雍州牧蒲州都督領十二衛大將軍中書令上柱國秦王。頭銜確實非常之長(讓人讀起來也極為拗口),但從這一長串的頭銜之中可以看出,基本上唐王朝所有的事情,無論是從朝廷到地方,還是從行政到軍事,都少不了李世民的參與或者說是決斷,尤其在軍事方面,甚至賦予了李世民都督天下諸軍事的權利。

也許有人會說,這僅僅只是皇帝御賜的權利,如果離開了那些真正手握重兵、歷經無數征伐終九死一生的的將軍們的衷心擁戴,也許這些可能都僅僅只是一個虛職,無法調動一兵一卒。那我們再來看一下,李世民手下到底都凝聚了哪些將帥之材(排名不分先後),可真心為其所用,名單大致如下:李孝恭、尉遲恭、李靖、段志玄、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柴紹、長孫順德、張亮、侯君集、張公謹、程知節、虞世南、劉政會、唐儉、李世績、秦叔寶、鄭仁泰、劉師立、公孫武達、獨孤彥雲、杜君綽、李孟嘗......看看這些跟隨者李世民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的將軍們,便覽滿朝將士,還有誰能與之爭鋒!

二、事發突然,準備充分,故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完成兵變,外界來不及反應。秦王李世民在前一天向其父皇李淵哭訴,隨即準備停當之後,第二天上午便有了血濺玄武門的慘案,而且策劃之周祥、行動之迅速,在那個所有消息、命令都需要靠人口口相傳的時代,等消息真正為外界所知,也許都已經是個把月之後的事情了。所以在外界根本來不及做出任何有效反應之前,這邊大勢已定。

三、唐高祖李淵的態度。姑且不論李淵當時的真實想法是什麼,但就在秦王李世民及其部下射死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後,同日,唐高祖下詔,承認太子、齊王所犯凶逆之罪,與此同時,宣布將朝政事務全部交由秦王李世民處理。三天後,也就是六月七日,唐高祖下詔,正式冊立秦王李世民為太子,並再次昭告天下:「自今軍國庶事,無大小悉委太子處決,然後聞奏」。兩個月後,也就是同年八月初九甲子日(公元626年9月4日),唐高祖李淵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連當朝的皇帝李淵都已經默認並接受了兵變的結果,就算有些心懷不滿、有意出頭的將軍,又有什麼正當理由來率兵勤王護駕呢?

四、屠戮太子、齊王家眷所起到的震懾效果。在李建成、李元吉斃命後,秦王府的飛騎對太子東宮和齊王府中那些驚魂未定的、李唐王族的親屬家眷們的,展開了血腥的屠戮,太子李建成五個年輕的兒子(李建成死時三十八歲)、齊王李元吉五個年幼的兒子(李元吉死時年僅二十四歲),也一併死於其親叔伯的屠刀之下。對外臣而言,連自己親兄弟的家眷都不放過,硬是做到了趕盡殺絕、斬草除根,這是怎樣一種強烈的心理震撼和心理威懾。試想在當時的情況下,又有幾個將軍,敢拿自己和親眷的身家性命做賭注,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起兵「清君側」呢。

五、對太子、齊王黨羽親信的寬赦。為了儘快的穩定局勢、安定人心,防止出現建成、元吉的親信做出任何「困獸猶鬥」之舉,在尉遲恭的建議下,秦王府的將領們停止了對其親信的誅殺,同時唐高祖李淵所頒布大赦天下的詔書中,明確只將罪責加在建成、元吉二人身上,對其黨羽親信醫改不予追究,這樣無疑就給了之前效忠太子、齊王的那些部屬們一線生存的希望,試想主帥已經戰死,在自己有沒有非常堅定的、一心要為其報仇雪恨的心理作用及其本能的、強烈的求生慾望的支配下,又有幾個人會真正站出來,哪怕為太子和齊王多說一句話呢?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頭條號「悠然南山」。


李世民之所以能一箭射殺太子,而沒有外援軍隊救駕,不是李世民掌管了天下兵權,恰恰相反,李世民逐漸感覺到兵權和得力幹將要被太子和李元吉分化和支開。

縱觀歷史,能調動外面的部隊只有皇帝一人,或者由皇帝授權兵符的將領,其他人無權調動。包括當時的太子李建成。我們都知道漢武帝「巫蠱事件」逼反太子之事吧,太子劉據如果有權調動軍隊就不會下場如此悲慘了。

在玄武門之變這件事情上,唯一能調動外援軍隊李淵實際被李世民軟禁了起來了,也許李世民以誅殺李淵妃子和幼子為要挾,使李淵不敢投鼠忌器。即使李淵有心調動軍隊,但此時也無能為力。

那麼李建成為什麼不調動軍隊呢?首先他能否調動還打個問號呢,況且李建成實際上是個忠厚仁慈之人,當初李元吉出謀劃策要暗殺李世民,是李建成及時制止的,再一個就是從魏徵始終輔佐太子之事,可以看出,建成也不是個猥瑣小人,魏徵曾說過,建成如果聽我之言,也不會落到如此地步,側面反映出建成是沒有任何準備的。沒有時間考慮就一切結束了。

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打的一個閃擊戰,瞬間結束了,打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一個措手不及,這從當時李元吉拉了好幾次弓都未拉開看出驚慌失措的樣子,雙方都沒有請外援的思想準備,沒有驚動任何人,可能是,上朝後,大臣才知道,但到一切都歸於平靜。誰當皇帝,大臣們不是一樣上班掙薪水嗎?況且這是李家的家事,李淵迫於無奈,退位禪位於李世民,作為一個父親,手心手背都是肉,失去一個大兒子,難道他還要調外援殺死李世民嗎?他最好的選擇是沉默。


玄武門之變,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是——明明自信得一百分,成績下來卻是零分的感覺。

玄武門之變前日,李淵確定在玄武門之變當日召集裴寂、蕭瑀、陳叔達等大臣處置李世民和太子爭位的問題。雖然會議第二天才開,但事態已經很明確:李世民要被廢——因為被任命征討突厥的大元帥是李元吉,而不是功名赫赫的李世民,另外還要把親王府精銳將領,如尉遲敬德、程知節、段志玄、秦叔寶等,調出,加入到討伐突厥的大軍中,脫離李世民的管轄。這就表明了李淵的態度——太子是李建成的,李世民戰功再高再培植勢力也不行。

各位大臣的態度,是支持李建成還是李世民,都沒有明確的說法。但裴寂是李淵的心腹,和劉文靜是死對頭,而劉文靜是李世民的私黨,因此裴寂肯定不會支持李世民。

蕭瑀,資治通鑒說他是「特進同中書門下三品宋公蕭瑀,性狷介,與同寮多不合,嘗言於上曰:"房玄齡與中書門下眾臣,朋黨不忠,執權膠固。陛下不詳知,但未反耳。"上曰:"卿言得無太甚!人君選賢才以為股肱心膂,當推誠任之。人不可以求備,必舍其所短,取其所長。朕雖不能聰明,何至頓迷臧否,乃至於是!"瑀內不自得,既數忤旨,上亦銜之,但以其忠直居多,未忍廢也。」

這裡可以看出:蕭瑀和房玄齡等親王府出身的大臣不和,李世民也不喜歡他,但有不得不重用他。不朋不黨,自負狂傲,就是蕭瑀的性格。因此蕭瑀在玄武門之變前的態度應當是中立,但稍微偏向李建成。

陳叔達,「庚寅,以左光祿大夫陳叔達為禮部尚書。帝謂叔達曰:"卿武德中有讜言,故以此官相報。"對曰:"臣見隋室父子相殘,以取亂亡,當日之言,非為陛下,乃社稷之計耳。"」

可以看出,陳叔達是支持李世民的。日後李世民以禮部尚書的官位來回報他的支持。

陳叔達和蕭瑀不和。

到這裡,就可以看出玄武門之變當日會議的結果:李淵、裴寂支持李建成,蕭瑀中立,陳叔達支持李世民。在只有1個人反對的情況下,結果自然是支持李建成,廢除李世民的軍權。

因此對於李建成來說,太子之位非常的穩固。形勢危險的是李世民。因此李建成根本不需要去讓李世民喝毒酒——滿朝文武多數都站在李建成這邊。


玄武門之變,就是李建成信心滿滿的在去開會的路上,突然被李世民衝出來給殺了。為了太子之位必得,連弟弟李元吉也不放過——因為李元吉還活著的話,玄武門之變後的結果就會是,李建成死 李世民被廢為庶人,李元吉成為太子。

在殺了哥哥和弟弟後,李淵只能讓李世民做太子,其他人都不是竇氏所生的。


最後回到問題上來,李建成被殺時,有沒有救駕的?還真的有。「翊衛車騎將軍馮翊馮立聞建成死,嘆曰:"豈有生受其恩,而死逃其難乎!"乃與副護軍薛萬徹、屈咥直府左車騎萬年謝叔方帥東宮、齊府精兵二千馳趣玄武門。張公謹多力,獨閉關以拒之,不得入。雲麾將軍敬君弘掌宿衛後,屯玄武門,挺身出戰,所親止之曰:"事未可知,且徐觀變,俟兵集,成列而戰,未晚也。"君弘不從,與中郎將呂世衡大呼而進,皆死之。君弘,顯俊之曾孫也。守門兵與萬徹等力戰良久,萬徹鼓噪欲攻秦府,將士大懼;尉遲敬德持建成、元吉首示之,宮府兵遂潰,萬徹與數十騎亡入終南山。馮立既殺敬君弘,謂其徒曰:"亦足以少報太子矣!"遂解兵,逃於野。」

這就是為李建成而救駕的兵馬。


其實是有外地來救駕的軍隊的,只不過被及時阻止沒有成功而已,這麼大的一個事件肯定會有軍隊過來的,下面來詳細解釋。

首先,玄武門之變,是指在當時唐朝的首都長安城的皇宮,玄武門附近,由唐高祖李淵的次子秦王李世民發及其陣營門下的將領一起發起的,當時,玄武門城門將領本來是太子李建成和三子李元吉的手下,但是在政變之前被李世民所收買,所以當李建成和李元吉進入的時候是毫無防備,並且,玄武門的事情,是深處皇宮裡的李淵所不知道的,直到李世民成功殺死大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之後,才知道的,李世民來到李淵處,向李淵求得原諒。

為什麼說李世民如此之快就殺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而沒有等到各路大軍一起來呢,其實這與李世民手下的傑出人才脫不了干係。

當時,杜如晦,房玄齡,尉遲恭,長孫無忌,李靖,李績,秦瓊,程咬金,侯君集……試想,以上所列之人哪一個不是在李世民統治時期手握重權,在朝堂上大放異彩,這些人都有著卓越的政治才能或者軍事才能,有這麼一批人在,李世民焉能不成功?

再加上當時薛萬徹等人得到消息之後,率領東宮和齊王府的精銳人馬大概2000多人吧,來到玄武門處準備增援李建成和李元吉等人,奈何當時尉遲恭拿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頭,軍隊士氣立即潰散,不戰而退,李世民勝了,李淵退位,當了太上皇,李世民即位,稱為唐太宗。

其實後來,薛萬徹也是投靠到了李世民門下,在他的軍事領域發揮作用。

所以說,並不是沒有外地勤王之兵,而是李世民他們的動作太快,非常短的時間之內就斬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人頭,沒了頭領,他們底下的將士和幕僚自然沒有辦法繼續抗爭了。


首先來說,這個題目是有問題的,想必很多人都有這個疑問,為何沒人前來救駕,歷史上每個皇帝登基以後,最先考慮的自然是自己的安全問題,畢竟皇位就那麼一個,誰都想要坐上去,想要坐穩寶座,也不是一件容易的問題,有句老話說得好,叫做家賊難防,帝王家中是毫無親情可言的,即使是親兒子,也會為了皇位做出弒君的事情。

保衛皇宮的除了侍衛,就是駐紮京城的軍隊了,這部分人是直接聽命於皇帝,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便,這些部隊當然是來了,不可能毫無舉動的,因此這個問題便錯了。那麼這些駐京軍隊來了之後為何毫無舉動呢?其實這事很有趣的,他們來到之後被李世民的部下給忽悠了,他們說是太子和李世民起了衝突,試問一下這二人的衝突,這些武將們肯定是避之不及,兩個人誰都得罪不起,換句話說就是,人家的家事外人摻和進去算怎麼回事?

幸運的是一個早上,李世民便結束了這次鬥爭。值得一提的是,李世民和齊王在玄武門其實都只帶了幾個人,兩人開始衝突之後,據記載太子在玄武門外有幾千士兵,這些人已經發起了衝鋒,可是大門被關,沒有攻城裝置,最終太子和齊王被李世民殺了,李世民將站上城樓,將首級給了下方的士兵們看後,太子的士兵才慌了神,沒了首領自然是選擇投降。之後的事情便是迅速控制了李淵,奪得了控制權。

換句話說,李世民發動的玄武門之變,更像是一場暗殺,速戰速決,也有一定的運氣成分,試想一下如果玄武門的大門沒有及時關好,太子的士兵衝進來,恐怕歷史就不是這樣了。當然李世民為了這一天,自然也是做了萬全的準備。


感謝悟空的邀請!

首先要說明的是,事件持續的時間很短。玄武門這次事件雖然醞釀了很久、對立雙方的矛盾也存在了很久,但是矛盾最終直接爆發卻是在短期內出現的。說其是突發事件也不過分。而且李世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一天內不但控制了長安的局勢,還順利奪取了王位。

其次,最關鍵的問題就在於:李世民發動突然襲擊,並如願擊殺了太子李建成以及四皇子李元吉,這在現在就叫做「斬首行動」。試想群龍無首,而李世民又很快奪取了政權,穩定了長安的局勢。即便地方上還有一些太子餘黨,已經是強弩之末,興不起多大的風浪了。原本李建成也只是太子,封建王朝換太子很常見的事情,所以加上大勢已去也就談不上什麼勤王了。

另外,李世民在奪權之後並沒有一味地濫殺、亂殺,而是很明智、很恰當地採取了安撫、收編的策略。這樣就使得自己的 勢力更加壯大,而敵對的勢力逐漸湮滅。在這裡征服魏徵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這件事情的成功,不但使李世民又有了自己的股肱之臣,更讓天下人以及曾經的敵對陣營心服口服。用老百姓的話說:只要你不把人往絕路上逼,能安安穩穩過日子,誰願意搗亂啊 !

在這裡要指出的是雖然太子李建成並不像演繹里說的 那麼爛,但的確和李世民比起來還是有差距的。

當時手握重兵的李勣(594年-669年,"勣"音"績",原名徐世績,字懋功)以及李靖、秦瓊等人就是保持了中立,而並沒有直接參与此事。原因很簡單,太子的勢力並不是大家想想都那麼弱。

李世民率領長孫無忌、尉遲敬德、侯君集、程咬金等人以及三千家兵,奮起一擊終成大事。足以說明李世民的眼光、膽略、水平遠遠高於太子建成。同時李世民能比較順利地登上大寶為大唐奠定了近三百年的基業,也是中華之幸!


推薦閱讀:

TAG:唐朝 | 唐太宗 | 中國古代史 | 中國歷史 | 玄武門之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