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家庭治療的視角看,孩子的成癮行為在家庭中是否有其必然性?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網癮與網路生活,更多「網癮」相關的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孩子的成癮行為在家庭中是否有其必然性,這個提問本身是不完整的,而且也沒有什麼直接的必然性聯繫。

從家庭治療的角度來看,當成癮者出現的時候,通常反映了家庭內部的動力出現了變化和不平衡,而並非因為家庭動力不平衡就一定會導致成癮,成癮更多時候是人的一種選擇應對生活壓力和跟人或物連接的一種方式。

我曾寫過一篇影評是關於毒癮家庭的家庭角色,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去了解一下。而影片並沒有敘述地那麼完整細節,但可以說明的是,成癮者出現在一個家庭關係不平衡或者說不健全的家庭系統里的可能性比較高。 見專欄 觀影聊心-觀蕾切爾的婚禮話家庭關係與成癮 - 來,讓我們談談靈魂 - 知乎專欄


我想跟大家談一談在關係理論取向的框架下是如何理解成癮的。就像我在剛開始提到的那樣,許多時候成癮行為可以是很多種的,而目前的高科技時代,網路成癮是孩子比較容易接觸到的一種途徑,來幫助自己在一個「不健全」(dysfunctional ) 的環境中存活下來,或者是迴避一些痛苦情緒而產生的應對方式(Coping skills)。


我借用清流在她的第二次Live里提到的依戀形成循環圖作一個解釋。

我們的依戀形成是需要滿足我們的一些基本需求的,如圖所示,當我們還是嬰孩的時候,我們需要食物、觸摸以及運動,來滿足一個孩子的最基本的身心需要,孩子需要食物才能成長,需要撫摸才能得到安撫,需要運動才能促進肌肉身體的發育。那麼同樣的相對應成人的需求則是滋養、接觸以及情緒需求,當我們的這些需求得到滿足的時候,我們會和其他人建立信任的關係,我們會對世界產生信任感,以此反覆,如果我們的需求70%的情況下都被滿足了的話,那樣依戀(attachment) 就可以形成。通常我們最早開始形成依戀的對象都會是我們的父母,以及撫養我們長大的人。在圖中大家也可以看到紅色隔斷線條反映了當我們的需求沒有得到一定的滿足的時候, 我們會出現兩種反應,第一:我們可能會暴怒,很憤怒。 第二,我們會抽離開,躲進自己的殼裡,與外界隔絕,不再信任世界和他人。 那麼成癮的形成是,當我們與我們的撫養者建立信任關係的時候,我們的很多需求,比如哭鬧、撒嬌、攻擊等等是通過物品或物質以及(玩具、毛毯、食物等)來滿足的時候,當依戀對象(人)並不出現時,而你的一部分需求又被這部分物品或者物質有時候甚至是運動、撫摸所滿足或感覺舒服的時候,那麼就像之前的循環一樣,我們也會久而久之對這一事物產生依賴。


回到家庭的關係上來,一旦當孩子和撫養者的依戀關係建立的過程中,有出現上述中的打斷以及成癮模式的形成,那麼這個孩子無論是在多麼健康的家庭里,孩子對於成癮的易感性也是比較高的,因此並沒有一個必然性之說。當然這樣的關係模式,是可以在我們人和人之間重新建立新的關係體驗之後得以重新建立的。


而網路成癮本身,網路只是媒介,我們可能對任何事物成癮,可以是簡單的食物,也可以是一條毛毯,也可能是性,因為在這些物品之中,我們能夠找到信任和確認感,而不至於去體驗我們依戀形成過程中被打斷後產生的絕望感。


以上是我的薄見。


參考文獻:

1. Freeman Cycle 清流翻譯 清流真實的關係之二 Live


有意思的提問,從家庭治療的角度看網路成癮,碰巧是個家庭治療師,也有相關的個案輔導經驗,我就來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吧。

先把觀點闡明:從家庭治療的視角看,孩子的成癮行為在家庭中沒有其必然性!

理由如下
1、首先基於家庭治療的視角來看,絕大部分行為都是互動的暫時產物。例如對網路的依賴行為,也可以是孩子還在與周圍的環境的互動中形成的應對策略,只是這個策略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有一定的副作用。而孩子在不同的階段,他們都是要走出去與社會環境互動的,這個無可避免的趨勢,導致TA們絕對有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

比如,很可能是孩子在學校遇到挫折了,可能是這孩子智商太高了,覺得上課講的內容太無聊不能給他足夠的刺激,上課無法乖乖坐好,經常被老師批評並且叫家長,進一步覺得學校沒意思;而在網路世界中卻可以建立一個受人歡迎的角色,或是知乎上面與各種大V互動,有了很多的思維訓練的機會,或者是在網路遊戲中尋找到了規律,打得特別有成功感;於是TA越來越多時間花在網上。

當然上述的例子只是其中一種可能性,也會有很多人說,哪有那麼多孩子智商高,大部分都是一般人。前半句同意,但是後半句未必;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也意味著他們遇到的挑戰也是獨特的,成長過程中充滿各種各樣的困惑大人們可能是不知道的,例如,交不到朋友,被同學歧視或者騷擾,被老師排擠坐飛機位,來月經了很恐懼不知道怎麼面對,喜歡上別人了不知道怎麼表達,學習跟不上覺得人生絕望,家庭關係不和諧父母經常吵架,爸媽生了個小妹妹怕自己失寵,很喜歡的奶奶生病了怕她會死掉等等。這些挑戰作為一個問題出現在TA們的生活裡面,就得有個應對策略,上網是其中一種,當然不是唯一一種。

2、家庭(系統)在這個過程起什麼作用?
家庭和孩子周圍的系統當然也會對孩子的行為做出應對,例如針對孩子上網時間過長,可能會限制上網時間,再不行就斷網,再不行就去找楊教授等等,這些都是家庭對於孩子的行為的應對策略。

但是大家有沒有發覺問題在哪裡?是的,我們只在乎怎樣糾正行為,而沒有看到誘發這個應對行為的誘因,例如前面我舉的例子,高智商的孩子覺得學校的課程無聊,上網尋求更多的思維刺激。我們要解決的到底是上網這個問題,還是孩子腦袋吃不飽的問題?


系統的觀點告訴我們,行為是具體的表現形式,是一種反應,一種應對方式,而行為背後有一套互動的過程,導致了現在的行為表徵。對網路的依賴,如果要從家庭治療的角度看,就要看到背後的過程和互動,而不是簡單地糾正表徵行為。限制了上網這個行為,孩子又會想出別的應對行為來,可能是副作用更大的吸毒,也可能是更小的沉迷學習日漸消瘦;

我們可以換個角度,了解一下孩子形成這個應對策略的誘因,看看是哪裡卡住了讓TA無法面對?不要說孩子了,我們大人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也嘗試過各種辦法,暫時沒能成功解決的時候,誰沒試過窩在家裡上網煲劇打遊戲聊騷的?

家庭作為孩子(每個人)重要的社會支持系統和資源,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可能會提供幫助,但是就要先看看這些資源可以用在哪裡了,用在與孩子鬥智斗勇剪網線?還是用在了解孩子,與孩子溝通並一起找到更有效的應對策略?

Finally,從家庭治療的視角看,孩子的成癮行為在家庭中沒有其必然性!

必要時請及時求助專業人士,一家人一起坐下來談談,我這幾年輔導過不少個這樣的個案,有時候解決起來,比大家想像的要簡單得多。


先放答案:就我目前知道的所謂網癮的問題,家庭因素不說佔了100%,但是至少50%-60%是有的。

這個結論的導出,我覺得可以有以下過程:

1.網路時代與網癮。

網路對於目前孩子的影響,已經超出了我們所有人的預期。

這種影響隨著年代的不同而展現出不同的姿態。

在本人那個年代時,我們接觸網路,那麼就必須有電腦,而在電腦普及率較低的時代,要電腦就必須要去網吧,而那個時代的網吧因為管理比較混亂,人員較雜,所以小孩子們去網吧上網,其實是一個很高風險的事——因為在網吧中可能認識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同時也容易和別人發生衝突,從而爆發鬥毆。這種風險,對於我們那個年代的家長來說除了網路吸引力之外的另一個讓人頭疼的因素。

在那個時代里,由於接觸網路的成本比較高,所以不是每個孩子都會有機會接觸到網路,甚至接觸網路某種角度來說是「壞孩子」的特權。所以因為上網,可以產生一種社交分離。能上網的孩子們他們之間的話題是網路里的遊戲內容,而不能上網的孩子他們聊的可能就是其他的東西,當能上網的孩子去接觸不能上網的孩子的時候,由於「壞孩子」的標籤,他們很自卑,所以在跟那些不能上網的孩子們接觸的時候,他們不自覺的也開始去聊他們的話題。也就是說,在我們那個時代里,網路對於孩子們的影響存在,但是這種影響始終是有限的,這種有限,主要是那些網癮少年會和主流的孩子們之間的社交產生障礙。

同時對於那個時候的家長來說,他們的焦慮,除了孩子們對他們的隔離之外,還有的是學校成績的下降以及擔心孩子在網路上或網吧里接觸到一些不三不四的人而帶來的負面行為。

所以在那個時代背景下,在某種角度上來說,網癮真的是存在的——因為存在三個方面的因素,第一是增加暴力行為(即使這種暴力行為並不是網路遊戲本身導致的,而更多的是因為網吧那個平台使社會人和學校人在那個環境里產生了交互),第二是社交迴避(一種主流與非主流之間的關係),第三是家長因為孩子失控的焦慮。這個問題真實的成為了一種社會問題。

但是當隨著智能設備的普及,孩子們接觸網路的成本降低了。原來的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首先,由於孩子們接觸網路的成本降低,所以孩子們不用再進入到一個糟糕的環境里,接觸那些有可能有危險的人,也降低了孩子們暴力行為的可能性。其次,我不知道大家是否對孩子的環境有所了解,但是據我所知的,當孩子們哪怕沒有手機的時候,大部分男生聚在一起會聊的,可能就是我的世界的末影人、LOL自己是怎麼五殺的、以及王者榮耀里自己是怎麼虐人的。而且你會看到的是,在孩子的那個群體里,真的這個話題是唯一好玩的話題。所以,在之前時代中因網路導致的社交障礙,在現在這個時代中其實相反,上網可以促進社交,在這個時代里,不玩遊戲,相當於你是落伍的,甚至在群體里是會被鄙視的。

所以某種角度上來說,在孩子的角度來說,那些阻礙他們上網的因素,特別是他們感受到的,都已經消失了,甚至上網本身成為一種潮流的時候,唯一阻擋在前面的,可能只有家長的阻礙。所以到我們這個時代的時候,其實某種角度上只考慮孩子自身的話,網癮已經成為了一個偽概念。因為如果按照過去的角度來看,每個孩子都有網癮,只是浸入網路的深度的差異而已。當這樣的時候,網癮就不構成成為一種疾病診斷的效力。

但是,我們實際上還是碰到了這樣的情況:即有些孩子除了網路沒有別的,有的孩子除了網路還有現實。這種情況依舊是讓人擔心的。除了把問題推給孩子自己之外,我們還需要問的是,那麼這二者的區別在哪裡?為什麼會有這個區別?

2.逃避在網路中與享受網路的孩子

在前面的答案中其實有人提到過沉迷網路或許是一種逃避。我覺得這句話是對的。或者說,這句話說明白了有些孩子為什麼除了網路沒有別的的原因。因為他們逃避在網路之中。那麼我們要進而去問的是,為什麼他們會逃避在網路之中?網路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嗎?

有一個很長久的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是,這些孩子們在網路中收穫到了他們平時生活中沒有辦法收穫到的成功與認可。這個答案是對的,但是有部分是可以補充的,也有部分或許可以再深入一些。

需要補充的是,對於大部分的孩子來說,生活本身是極其無聊和枯燥的。這裡,可能需要強調一個觀點,即學習本身,對於孩子們來說就是他們的工作。這裡,我們作為大人,其實可以做一個換位思考,想像一下自己,假如說有一份工作,這份工作從每天早上的7點多就開始了,一直持續,直到5點多下班,並且下班回家之後,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可能回到9點多。並且這份工作,一干就是12年,沒有任何的加薪。只是每日的循環同樣的內容。我想,或許對於大多數的成年人來說,這份工作都是一份恐怖的工作。而這份工作,就是孩子們的學習。

我想或許很多成年人來說,當我們每天沉在一個一個的循環里,哪怕是最初是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也慢慢的變得平淡如水,激情消失,甚至到最後的時候,自己也不再明白自己做這件事的意義。而這,也是很多孩子沒有辦法言語表達出來的感受,他們並不清楚自己學習是為了什麼,不是那種口號性的,而只是對自己,意義感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漸漸消失的。慢慢的,只有的是無聊,日復一日的一樣的東西。那麼把自己解救出來的方式是什麼呢?就是遊戲。

但是這個過程是每個孩子都面臨的。同樣的問題是,為什麼有的孩子只能逃避在遊戲中,有的孩子卻能現實和網路並存呢?

這就會回到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自我效能。自我效能,其實某種角度上來說就是一種感受,就是自己做了一件事,在一段時間會有一個結果,這個結果和自己的行動產生連接。比如說我打算做一頓飯,這頓飯我可能加多了一些鹽,所以吃起來很閑,我很討厭自己做的飯,當同桌的家人說你放多鹽的時候,自己會想一些改進的方法,同時自己的挫敗感會很強,他們也可能會給我一些建議,比如下次放鹽的時候,可以拿個小勺子去拿,而且做完之後要一點點放,放完之後可以吃一下感受一下鹽味,所以下次我再做這道菜的時候,我知道放鹽應該怎麼放,然後這個結果會給我一個反饋,我自己覺得好吃,家人也覺得挺好。在這個過程中,我感受到自己行為的價值,還有這個價值可以改善的空間,在改善的過程中,我的創造力就會展現出來。這就是自我效能的意義。

到這裡,可能很多人就會說,難道是自我效能是問題的核心?我覺得是的。

首先,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他的自我效能可能有很多不同的領域。比如遊戲、學習、社交、運動、家務等等方面。遊戲與其他領域不太一樣,這個領域屬於孩子們天生的快樂區域。當孩子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發揮出來的時候,這些領域中孩子的自我效能感是很高的。特別是孩子的天賦在某一塊比較突出的時候——這裡的天賦其實不是指學的快,而是在這個領域中,孩子就天生的想像力與創造力要高於其他孩子——他們的天賦會帶給他們很高的成就感。

但是假如他的所有環境忽視了他的天賦,忽視了他擅長的東西,而只關注一個方面——學習的方面呢?特別是自己可能就是一個普通人,在這個方面的天賦確實稍稍差了一點點的時候呢?那孩子自身感受到的是一種被忽視感,還有自己的價值是很低的,自信心下降,內疚自責,絕望,以及最後的破罐子破摔。這個過程,其實我們作為成年人的時候也經常會這樣。

那麼對於那些沉迷於網路的孩子們是什麼樣的呢?首先是,當整個環境忽視他的優勢,而聚焦於一個方面,即學習方面的時候,他會有種挫敗感,之後他會試著去迎合環境對學習的關注,慢慢的形成一種等式,即自己的價值就是分數,在過程中,可能成功,可能失敗,當成功的時候還好,但是當失敗的時候,孩子會感受到好像周圍的環境整個都在對抗自己,特別是一些來自於父母和老師的評價,會加深或減弱自己的對抗感,而假如一直考的很差,但是卻沒有人給自己良好的建議,孩子會感受到自己的價值下降,慢慢的,那個循環開始出現。最後,孩子們因為在唯一一個被認同的學習領域中自我效能感非常低,而其他領域慢慢的失衡。為了保護他們自己不陷入空虛與無價值感之中,所以他們只能逃避到最爽的領域中,即網路中。

而那些享受網路的孩子們則完全相反,對於他們來說,和逃避在網路中的孩子們最大的區別在於,他們知道的是,除了自己學習領域之外,還有其他的領域在給他效能感。而這個情況下,其實是一個良性的循環。

當我們知道了這樣的情況,什麼樣的家庭因素會導致沉迷於網路的孩子呢?

3.家長之殤

在我之前回答的另外一個有關網癮的話題中,我提到了家長這一角色所應該承擔的三方面的期待,以及期待失衡與網癮之間的關係。家長害怕網癮的根源是什麼? - 知乎用戶的回答

作者:唐藝
鏈接:家長害怕網癮的根源是什麼? - 知乎用戶的回答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實際上來說,在我的眼中,這三個期待其實應該是一個三角關係,這三個期待中,其實相互之間有對抗,同時這三者之間有相互支持的關係。但是對於絕大多數具有心理問題的孩子而言,這個三角是失衡的。這種失衡體現在父母因為自己的某種執念或者體驗放大了自身的需求,在這個三角中,尋求與社會要求那一邊聯合,去壓制甚至無視孩子的需求。這樣的力量越強大,孩子的心理問題也就越嚴重。隨著孩子年齡長大,自身感受到自己的需求長期被忽視和壓制,他們會慢慢產生一個想法:既然我的父母沒法滿足我的需求,那我只能自己滿足了。所以他們開始去跨越父母,為自己在社會的某一個團體中尋找一個位置,當他在那個位置中獲得到自我滿足,那他自然就會放棄父母,也就是炒了父母的魷魚。而這個時候,父母會感受到危機感,他們不知道自己是哪裡做錯了,但是還是想要與過去同樣對孩子的影響力,但是實際上這個時候已經來不及了。諷刺的是,這種循環的開端,是始於父母對孩子需求的無視,當孩子們找到自己的歸屬感的時候,他們開始無視家長的時候,家長卻表現的和孩子們一樣。稍稍不同的是,家長可以使用自己的資源強制的去壓制孩子的行為,但是這種不公這卻是所有不幸的開端。

所謂的網癮問題,其實無非也就是這樣的一個結果。我所接觸的孩子中,夠所謂網癮的定義的孩子,最小可以到8歲,他們執著於那些遊戲,其實是因為只有在遊戲中,他們可以按照他們想要的方式去和人進行溝通,比如有的孩子通過攻擊性來和其他人建立聯繫,在現實中父母是絕對禁止的,那麼就只有通過槍戰以及在我的世界中坑別人,來獲得與別人建立聯繫的感覺。那麼至於為什麼那個孩子只會用攻擊性來和別人建立關係,那是因為在他過去的經驗中,他就是這麼被對待的,所以他也只能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和其他人建立關係。網癮問題和其他孩子的心理問題一樣,都提示了作為家庭系統本身,在某一側,已經瀕臨崩潰。

基本可以確定的是,問題越大的孩子,其自我效能感是越低的,創造力和想像力也就越差。而相對應的,問題越大的孩子,家長的執念也就越強大,對於學習領域的關注程度也就越高,同時無力感也就越強。家長的體驗是,自己花費了所有的資源,去使自己的孩子滿足自己的需求,但是,卻從來沒意識到過孩子自己到底需要什麼。

這種等式,基本上來說回答了本問題。真正逃避在網路中的孩子,他們的原因是,自己只有這個領域可以獲得自我效能感與價值感,因為家長片面的忽視了他們除了學習方面其他領域的需求,而家長在這樣的循環中,只會體會到的是無力感與絕望感。這,就是某種互相傷害的必然。


我個人覺得先不要毫無保留的把上癮這個鍋丟給家庭這一個單一的元素,不然和那句「我的錯全是社會的錯!」還有什麼區別?

(來自家長的「粗暴教育」、「強硬治療手段」另談,以下只單純說說上癮)

從成癮(上癮)這個辭彙入手,
喜愛某種事物,成為癖好。


清 林則徐 《錢票無甚關礙宜重禁吃煙以杜弊源片》:「吸食者,方且呼朋引類,以誘人上癮為能。」《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七回:「他不吃的,如何會上癮?」 姚雪垠 《長夜》三:「上兩代不管男女都吸食鴉片,而父親在童年時代,就開始上癮。」


上癮的原意里並不包含太多的貶義意味,上癮是喜歡的一種極致表現
而隨著時代的變遷,這種「病態」的喜歡逐漸淪為了一種「放任自我」的消極態度。

我們都或多或少的知道一些偏科生的例子,因為某個科目發揮的好或者喜歡,你就會情不自禁的鑽入這個領域,久而久之就是某幾門科目特別拔尖,然而其餘的科目參差不齊。你擅長科目的老師越表揚你你越來勁,你不喜歡的科目老師說你幾句你就煩得牙痒痒。

寧願花上幾個小時看材料寫作文,也懶得動筆算算加減乘除。甚至寧願游神一天也不想學習。
實際上這也是逃避上癮的縮影。
每個人都渴望自我實現,和自我價值的被認同。每個人都會逃避,也或多或少的樂意去逃避眼前的困難、然而我們都會碰到自己不喜歡不樂意麵對甚至是不得不去做的事情,更何況剛剛啟動荷爾蒙的懵懂少年們,他們昨天還想著出人頭地報效祖國,哪知道還沒見到真神就倒在了第一關。進而選擇了另一種出人頭地的方式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

以上的例子里,作為承擔責任的一份子,老師所犯的錯誤只能說「缺乏引導」,「一味的批評教育」,「不關心學生」 讓身為未成年人的學生無法正視自己,進而不斷的去鑽那些自認為能讓自己的價值「被證明」的地方,比如:某個學科,或者說遊戲。

但我們也無法證明孩子偏科就全是老師教不好,孩子不愛上學就全是缺乏引導

每個學生性格各異,各有其志,上癮的更像是讓每個人躲進他們的舒適區,從壓力下逃跑,但結果有些人度假回來之後會事半功倍,有些人放假回來就成了一灘人,難道真的僅僅因為他們缺乏「正確的引導」?
所以在我看來一味的指責家庭是不理智的,學生自己身上也或多或少的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里,在逃避現實的情況下不去正視自己,完全把責任丟給身邊的人,一邊噼里啪啦的敲鍵盤一邊說「我之所以會玩遊戲!都是他們的錯!」也是一種任性的思維不是嗎?


其次再說說其他幾個答案里家長的錯誤教育,其實和孩子本身的自我的原因一樣,也是倒置成癮的原因之一,兩者相輔相成構成了一個死循環(自我的不重視+粗暴的錯誤家教)。

在我國的家庭結構里,孩子毋庸置疑的是弱勢群體,不僅發言要尊老愛幼,行動要父母呼應勿緩,哪怕被冤枉頂一句嘴還要被橫一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動物界都或多或少有著「弒父」的習性,我們人類自然而然也是一樣。新舊兩種價值觀對抗在一起的時候,即便講得再有理,父母為了穩住自己的家庭地位只能用各種各樣的條條框框和威逼利誘來促使我們妥協。但和平也僅僅是表面上的,孩子會不由自主的渴望奪回所有被剝奪的一切。

偷偷上網,談戀愛,買漫畫書.......這些所有不被「長輩」接受的東西,或者被剝奪的東西,都會成了孩子反抗強權最有力的東西,就是那種典型的「我偏要這樣做!看你怎麼辦!」的思維。再加上孩子本身就性格各異,或多或少的因為缺乏認同而感到想要逃避的時候。這就形成了一個死循環,父母會認為孩子「變壞了」,變本加厲的索取孩子的自由,孩子就更加會變本加厲的奪回那些少得可憐的認同感。本身許多有網癮的孩子更多的不是對網路遊戲的依戀,而是在尋找生活中某個缺失的零件。或許是親情,或許是認同,或許是朋友。但無處可以講道理,沒有主持公道的地方。

只能更深一層的叛離父母的道路,就這樣不斷的循環著。


毒癮,是生理變化,與家庭關係不大,只能是碰都不要碰。
網癮、遊戲癮、賭癮,是對心理刺激的追求(有沒有轉化為生理變化,目前尚未定論),但是,普通人的正常環境(學校、家庭)無法提供能匹敵 這些刺激 的激勵,如果沒有外力的干涉,很難扭轉。這種干涉如果有效,則說明家庭、學校提供的疏解、引導、幫助是非常成功的,一般都很難有效,眼睜睜看著孩子越來越沉迷。


1.首先,要區分一個概念問題,成癮這個說法並不非常準確,一個人對某一事物上癮,心理原因是因為感情的缺失,當缺失持續時間過長,就會產生焦慮,為了緩解焦慮,就會尋求刺激性的活動來暫時性遺忘缺失帶來的痛苦,也就是一種逃避的行為。比如一個人工作不順,就可能不停的抽煙,是一樣的,最根本的解決辦法是,找出他情感缺失的源頭,解決掉,否則他就算解脫了這個癮也會沾上那個癮;缺失在心理學中是最常見的問題原因,一個人缺愛就會不停的尋求認可,缺自由就會不停的叛逆,就好像心裡空了一塊地方,不填滿就很焦慮,焦慮起來就飢不擇食,什麼都拿來填,於是慢慢對帶來暫時性快感事物上癮;這是一種人格不完全被認同和接納的潛意識反抗;
2.其次,既然明確了成癮的原因,那麼我們可以知道,不是只有孩子會成癮的,只是孩子的自由遭受限制更多,所以孩子更容易出現成癮現象,所以我們以為成癮是青少年的特有象徵。其實,不是必然在家庭中,孩子都會成癮,主要是家長對於孩子的態度,如果家長認為孩子是自己的自有財產,是自我的延續,那麼作為擁有獨立自我的孩子來說,這種父母就像是監禁自己人格的暴君,孩子內心對自由的缺失就會使其對某些帶來快感的事物上癮,比如電腦遊戲,這是潛意識對於不公平壓制的反抗。早戀其實也是一種反抗,青春期萌動是很正常的,但是明目張胆的把青春期情愫發展成像成年人一樣的戀情,就是一種上癮,對於成熟的上癮,因為成熟意味著自主權,意味著自由,還以為這愛,通常早戀的孩子都缺愛,父母可能比較專制,比較嚴肅,不喜表達感情,與孩子的溝通通常是公式化命令式的,孩子感受不到溫暖,就回去尋求溫暖。
3.講到這裡,問題就會很多方面了,要一一分析很長,但是在現有的中國家庭中,孩子是父母私產的觀念非常普遍,並且是作為一種真理一樣被信奉著,孩子一旦要求自我,就會被狠狠打回去,冠之以不孝的大帽子,所以孩子無處可以講道理,沒有主持公道的地方,可是內心缺乏理解和尊重導致孩子很焦慮,沒有人可以分享自己的憤怒,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尋求其他的事物來填補內心這個缺失,就開始對遊戲上癮,或者對課外書上癮,或者談戀愛等等,等到成績收了影響,父母又一味的全部怪責到孩子身上,認為孩子是故意作對,其實成績差本身對孩子就是一種打擊 ,這種打擊得不到安慰和正確幫助,令孩子無力奮起直追,於是更要用其他事物來麻痹自己;那些和社會青年混在一起的孩子,就是想要體會自己做主的全能感,感受到力量,而不是被操控,不是他們本性壞。
4、孩子的問題都是家長問題。這句話在心理學是經典,在中國家長,是大逆不道。


嗯,我不懂什麼專業術語,我就簡單談談自己樸素的看法吧

上癮分很多種,除了毒癮,煙癮,酒癮這些直接作用於生理層面的成癮行為,其他所謂的上癮大多是為了將不符合自己主觀意志令人感到厭煩失落自卑痛苦的現象或事實轉向寄託於某一件事物上,以逃避現實擺脫痛苦

比如近期火熱話題,某磁爆步兵治療網癮的電休克療法引發大片爭議和聲討,不談這位叫獸的行為是否合理合法,也不談這件事背後有什麼深層次的意義,你只要隨便去了解下,就會知道所謂的網癮少年十個有九個家庭環境和教育都存在嚴重問題,我是覺得這確實是父母對責任的疏忽,畢竟裡面關的大多都是十幾歲的孩子,他們沒有足夠的能力把握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方向,他們需要父母的引導和教育,我相信他們的叛逆是有原因的,父母離異·長期留守·粗暴的教育方式·每個家庭或多或少都會出現的一些家庭問題在他們的家裡被無限放大,他們想逃避,想找到某種寄託。渴望被認同,滿足自己的虛榮,而網路給了他們這樣一個平台,因為有快感,所以會上癮,現實的殘酷對照網路的光怪陸離,成年人都難以抵禦,『手機綜合征』『低頭族』 更何況一些沒腦子十五六歲的年輕人(原諒我的粗鄙之語,我真的沒有說髒話的意思在裡面)

歸根結底,孩子的成癮行為和家庭是存在必然聯繫的,而且如果一定要有人背鍋,我覺得該是孩子的爸媽

個人淺薄的看法,大神勿噴


我小時候愛看電視和書,因為家裡只有這兩個娛樂。網路成癮是後話了。
電視又只有五個頻道,十年前的中央十套沒有廣告,質量也高,所以學了不少。書的話,小孩都是喜歡看故事的,看著看著就喜歡書了。
但是父母下班就是做飯看電視,我跟父母一起看,他們沒有樹立規律生活的榜樣,允許看夠了才去做作業。
到現在也經常玩個不停,玩到最後沒時間了才開始做正事。。。拖延症很嚴重,經常偷懶。
網路開始普及時,我家依舊反對電腦,智能手機。
所以我高中是在全部同學都有手機的情況下,唯獨我木有的情況下過去的。當時考試壓力大,所以也沒太在意。但是時不時想玩,只是克制了,被壓抑了。
大學以後,手機和電腦都有了。這時候課業極其輕鬆。我高中學到深夜,大學則是玩到深夜。和小時候一樣,外加之前壓抑的原因,一玩就不停了。
但是我發現,比起看電視,網路的威力簡直是十倍百倍。電視已經足夠讓我荒廢長假。何況網路,我感覺疲勞,但是難以擺脫。
唯一的好習慣,閱讀,也被破壞的厲害。幾乎不看書了。
網路,帶來的是心理的依託,我和舍友不合,或者一個人想分享卻發現無人可以分享的時候,就非常依賴網路。好像靠到了柔軟的玩具熊里一樣,是不願意出來的。
我玩英雄聯盟,也是為了獲得努力後的成就感。大學這種寬鬆的環境,實在不能和中學比。大學裡的努力,帶來的成就感太低。它沒有每月一次的月考,沒有期中考,沒有課堂上老師和同學的互動,討論。我不知道自己學了什麼,只有一次各科評分莫名其妙的期末考而已。這真是噩夢。自主學習是好的,沒有確切目標的自主學習就是噩夢。我知道應該努力,卻找不到方向。社團活動多是混混而已,叫人難以真心投入。
所以越來越多地逃避,用網路消磨時間。
唯一的把自己弄出網路的方法就是看書,比如魯迅這種說話比較難以描述的,反正就是能讓人思維冷靜的,這是我唯一的方法,但也不太奏效。
真正還是靠壓力,逃的久,壓力也大。總之不得不離網路遠點。
我玩膩了英雄聯盟,彈目遊戲,微博,貼吧,B站,豆瓣,寫同人文,還有SAI繪圖。這些時間長了就知道只有負作用。。。知乎因為有些有用的建議就沒卸載。
可想而知我浪費了多少時間,太多了,我都不敢數。
我發現網路解決不了我的大部分問題。。。
而現實生活逼迫我必須離網路遠點再遠點。
我不再像剛擁有電腦時那麼開心。
我開始厭惡,厭惡它吞了我那麼多時間。
但這時候還是厭惡並用網路取樂。
我不擅長社交,非常不懂安排時間。
所以一開網就是不停地玩。
終於我停止了電子詞典的使用。用紙質詞典。
翻書帶來的投入感還是不錯的。只有少數情況用電子詞典。
要麼做自己認同的事無休無止,要麼上網無休無止。
上網幾個小時,就會疲勞,我也是後來才發現。因為網癮造成的損失,只能自己彌補。
但網路成癮是我必走的一步。
一開始對網路的渴望,和個性的懶散註定我會成癮並沒辦法一下子脫離網癮。
只是我覺的這脫離的時間太長,在二十歲這種時間段網癮很吃虧。


成癮與家庭有必然聯繫,我不敢苟同,但說有間接性聯繫,我以為還是有道理的。
拿本人為例,幼時父母經常不在家,自己只能看電視解悶,慢慢就演變為父母一走就迫不及待打開電視,不看就難受。後來父母禁止自己看電視後想出無數辦法找尋破解辦法,現在想來真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地下秘密抗爭史。我記得有段時間,父母把電視搬進卧室,把門鎖上,我為了看電視,甚至試過從我的卧室窗戶那一面爬到陽台上,特別危險,但是當時好像魔怔了,感覺到了非要看不可地步,打開電視就有巨大的滿足。我父母很長時間猜不出我是怎麼過去的,後來被樓下大媽看見後告知父母,當然被慘揍了一頓。如果父母可以經常按時回家,或者給我足夠娛樂的物品(書籍,玩具),我可能對電視就不會上癮。
知乎首答,蟹蟹
破百贊後就說說我那些年下網吧的事


如果假設:有必然性,會更好的引起父母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那麼我就說它有…


其他不談
孩子是怎麼接觸到電子設備的呢
那個天天泡在電腦前打dota 打LOL或者打牌打麻將的老爸
那個經常拿著手機刷劇逛淘寶的老媽
那個抱著平板打小遊戲的哥哥姐姐或者小夥伴
......
周圍的人對孩子的影響很大
雖然我也不是什麼厲害的人物
但是因為小時候爸爸是郵局的媽媽是老師
就會看很多書,雜誌畫報小說名著,還背很多唐詩宋詞,不說對成績的影響,光是語感和情商,提高的不是一點點啊。
跑題了喂,嗯,in summary,聯繫是必然的,inevitable。(英語魔障?)
是的沒錯,我就是那個從小不到周末不能看電視的,沒看過多少動畫片的,現在根本二次元不起來的,女漢子。


網癮只是表象,上網人人都得上,為什麼說是網癮,不過是家庭和社會環境下的心理畸形
心智成熟了就無所謂網癮了


有父親是當兵的,孩子一點軍事也不懂的
有父親是開網吧的,孩子走上網癮之路的

萬事萬物應該總沒有絕對

首先要分析孩子為什麼會成癮,孩子對一件事情感興趣了才會想要去接近它,然後越接近越發現這件事情有意思,那麼就可以說孩子對這件事情上癮了。
拿打遊戲這件事來說,打遊戲前有那麼多的選擇,我可以去打球、我可以去談戀愛,為什麼我偏偏要選擇打遊戲呢?
首先我們不得不佩服各大遊戲製造公司,他們為了遊戲的體驗周而復始的設計測試遊戲,讓遊戲中的一環扣著一環,從而讓我們達到一玩就想玩,一玩就停不下來的感覺。如果哪個組織機構能做到遊戲公司這一點,那麼這個公司想要不成功都難了。
所以並不是只因為某個環境而帶來的成癮這個現象,而是需要多個條件相匹配,相信如果遊戲不好玩也不會有那麼多的網癮少年前赴後繼了。

我是神經病人,各位病友們如果有什麼好玩的經歷都可以發給我的公眾號,希望我們醫院能越建越大!

http://weixin.qq.com/r/GzknP0nEmxTkrQ1c92wJ (二維碼自動識別)


誰能告訴我高票回答為什麼都跟個臭裹腳布似的
實際心裡治療的時候也這麼墨跡嗎?

回答問題。有關係,沒必然性。


有關聯,然而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畢竟任何一個行為的形成原因總是複雜的。我不太懂一些心理學專業術語,但還是接觸過一些研究人行為理論的。
其實我小的時候也有一段時間沉迷於網路,不是網吧里的,而是家裡的台式電腦。迷上了一部動漫,百變小櫻,想必大家都知道吧,當時追這部動漫,一放完學就飛奔到電腦桌前,吃飯時也要看著電腦。在課堂上滿腦子都在想裡面的劇情,甚至有一次夜裡看到高潮時,不想睡覺,但又不能被父母發現,於是撒謊睡在書房裡,半夜當父母都睡了時爬起來偷偷看。成績掉的飛快。
也許這是比較輕的網癮吧 ,我覺得最大的原因還是自身,孩子身心沒有發展健全,抵制誘惑能力不足,其次,也可能有性格上的原因,內向不喜歡與人打交道,那麼不可或缺的社交需求從哪裡來呢?那就是虛擬世界,將自身設置成虛幻世界的主人公,來幻想與人進行交往。但我也承認性格的形成與家庭也有關係。


部分因為天性愛玩,上課不認真導致成績不理想,在學習方面找不到成就感,反而在虛擬世界,遊戲中可以享受到刺激與成就。而且,大部分遊戲的樂趣在於團隊性,因為有朋友,所以才熱愛,享受一起作戰的樂趣。建議多培養孩子別的運動愛好,多讓孩子參加集體活動,讓他感受生活的樂趣,而不是一味地打壓。培養學習興趣很重要,還有孩子的愛好興趣很重要,這個社會不是人人都要當公務員,律師,醫生,白領。人是各司其職的,看中孩子的優點,愛好所在,支持他鼓勵他,讓他能有自己熱愛的學習工作,那才是孩子希望得生活吧


我沒有那麼專業的術語,但有體會,我覺得這是家庭是孩子成癮的直接因素。簡單舉個例子,我姐喜歡玩兒手機,純粹的低頭族,手機從不離手,他的兒子今年小學六年級,從還沒上小學開始他們母子倆都是一個玩手機一個玩兒iPad,以至於現在孩子只要有時間就在哪兒玩兒手機或ipad。再說個比較積極的例子,我同事愛打籃球,雖然是愛好我覺得也可以稱為一種癮。他從他孩子會走開始就經常帶著打球,現在他孩子上初中了跟他一樣,打球成癮。

其實家庭對孩子成癮的印象未必要具體到某一事件上,任何大人的性格、習慣、處事方式都可以促使孩子對某一事物成癮。


之前在上家庭教育學這門課,有一個小組作業,我們就是做家庭方面與網路成癮的研究,現在只記得結論了,相關很強的。具體內容我不記得了π_π因為大二的電腦被偷了。


v26273547


請問"打飛機成癮"在家庭中是否有其必然性?


推薦閱讀:

夢中的想法是人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嗎?
為什麼大姨媽會導致心情不好脾氣暴躁?
為什麼現在的離婚率越來越高呢?可以從社會學、心理學、倫理學等層面一起聊聊哦?
從走路的姿勢看誰最有氣質?
如何評價《黑鏡》聖誕特別篇中的人格複製問題?

TAG:心理學 | 心理治療 | 成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