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這首網路上的詩詞?


算了,我讀書少,就隨便說說。

從文章可以看出,主人公是女的(你要問為什麼,因為所以)。那麼垂髫就是指她3-7歲左右(男的就是3-8歲)。

好,接下來.

金釵:說的是是范冰冰(還珠格格中,不好意思看錯鳥,那是金鎖。)金釵之年一般是指女子12歲。從文中可以看出,主人公成熟的很早,有點性早熟。七八歲的時候和自己玩的好的男童過家家(庭院里)。12歲來潮之後,只能通過淺閣(這個是魯迅創造的詞語),為什麼是淺閣呢,能看見低垂了的黑壓壓的天,想必家中不是很富裕。那麼可以想像主人公可能有幾個兄長或弟弟,平時受到的關愛很少。年紀輕輕的就開始思春。心裡想著:低飛徘徊的大雁尚且可以愛,可以成雙成對交頸而眠。但是為何今日自己只見著一隻孤雁,低低地飛著。這難道不是自己的寫照嗎?兄弟父母不疼愛。四年前的情郎卻又不知道在何方,所以心情壓抑。此時又正處於煩躁期,更是愁煩不已。


好不容易嫁了人,卻不是嫁給那個人。此時的觀雪和以前大不一樣,不一樣大。年幼時身體雖然發育,心智卻還留在八歲,現在依然。

女主人公很可能嫁給了商人,據白居易先生某日和琵琶女交談後得出的結論,商人重利。所以女主人公只能獨守空門。這時候她又懷念7歲時的那個午後,那個男孩子在她耳邊弱弱地說:愛我永不變,只為這一句,啊 ,斷腸也無怨,雨心醉,風流淚……不好意思又拿錯WORD文檔了。

心裏面念叨著7歲那年的庭院嬉笑,此時已不再,那個少年郎啊 ,如今早已為人妻,哦不,為人父,哦天,為人夫。夜晚寂寞空虛冷,只能撥弄相思丸。

此時的她髮髻慵懶,衣裳隨意散落,眼神迷離,恍惚中確實另外一個人的影像。

前方閃開,我要發大招R了


注意梅低阡三字,阡在這裡並不是指南北方向的路,而是指通往墳墓的路,低阡,通往墳墓的低低的小路。路邊有梅,可以證明是比較冷的天氣。

那麼顯而易見,她嫁給的這個人,無疑是個守墓人。

比她小時候的情郎差很多。

為什麼此時要說人悲離散是薄情呢?

是因為她見過了太多生死。

有些人將先人下葬後,只是象徵性地哭上幾句,以後從來沒有來過。

有些人確實痛不欲生,恨不能殉葬。

有些人來到墳墓只不過是個形式。一缽黃土,自此陰陽相隔。

那麼接下來,我們再看最後兩句。

這兩句說明,女主人公的丈夫今天晚上在守夜。

此時的女主人公神情慵懶,鬢髮四散,雙頰潮紅,眼睛不時往墳墓的方向望去,寄希望丈夫能早日出現在眼前,結空虛之苦。她並沒有想到此時外面天氣的寒冷,丈夫是否代購(帶夠)了衣裳.

熹明是個生僻詞,在這裡是什麼意思呢,代表李明,哦不,黎明的到來。

這時候可以見到自己的丈夫,可以有片刻的溫存。

但是丈夫之後還要養家糊口。

這首詞寫的是獨守空房的前失足少女(婦)的情景。

這首詞寫得非常「好」,有句話是這麼說的,所想有所得,哦不對,大概是你心裡想什麼你就會這麼表達出來。

可以看出可能是作者的情深,哦不親身經歷。

本詞的作者年紀應該比較輕,家中應該有好幾兄弟,她應該排行居中,7歲前的生活應該是很不錯的,之後在12歲的時候可能遭受過性侵,之後幾年有點自暴自棄。保守估計應該有個乾爹,有過幾年的快樂時光,可以看出顏值應該不錯,後來呢,膩了匿了,終於找了個老實巴交的人嫁了,這個老實人雖然窮,工作也不是很體面,公墓保安,但是對她特別好,而且這老實人在某些方面能給予乾爹給不了的東西。

這時候的她從來沒有想起過自己的父母兄弟,這個可以從詩第二個觀雪之後可以看出來。

一般情況下,女孩子12歲來潮是有可能的,按照某些專家說的男8女7,女子是在14歲左右來潮,但是出家應該還要等上一兩年。那麼這個時候不可能在12歲左右嫁人,法律道德和倫理都不允許。那麼就有另外一種解釋,家裡太窮,12歲的時候(也有可能是童養媳,不過從詞的下半部分看不太可能)被賣了(金釵之年一般是指12歲,豆蔻之年13歲,及笄之年是14-15歲左右,破瓜之年是16歲,因為瓜可以分成兩個八字。此詞的梅字,在這裡是指代作者以及此種女主人公的年紀,大概可以估測女主人公的年紀約為花信年華,也就是24歲。),可能對父母兄弟有種恨意。

詞的最後,表明了對現在這種生活的享受,覺得很安逸。

這首詞是典型的21世紀新生代00後作品,建議可以參選詩詞大賽的海選。

晉級方式就不用我多說了,用時下紙糊的話說就是:「滿滿的都是套路。」

所以我真的是瞎了眼刷到這題。

要是有什麼分析不到位的地方請不要在意,畢竟我讀書少。


樓上兩位匿名的先生說得還不到點子上。

西北有浮雲,亭亭如車蓋。惜哉時不遇,適與飄風會。吹我東南行,行行至吳會。吳會非我鄉,安得久畱滯。棄置復勿陳,客子常畏人。

西北有浮雲,繚繞華陰山。惜哉時不遇,入夜値霜寒。秋風聒地起,吹我至幽燕。幽燕非我國,窈窕為誰賢。 少年歌且止,歌聲斷客子。

喂蚊帝的雜詩和江淹的【學魏文帝】(!)
就算改動得那麼小,但也感覺得出兩個人不同的味道。

即便是換字這種小把戲,

號令風霆迅,天聲動北陬。長驅渡河洛,直搗向燕幽。馬踏月氏血,旗梟可汗頭。歸來報明主,恢復舊神州。

誓律飈雷速,神威震坎隅。遐征逾趙地,力鬥越秦墟。驥蹂匈奴頸,戈殲韃靼軀。旋師謝彤闕,再造故皇都。

完全也可以變成另外一個風格的自成一體的詩嘛。其實蠻好玩?( ?? ? ? ?)?

這個所謂的詩詞的問題呢,先說個小的吧,如果要像蔣捷那樣子寫得一波三折,那麼大概過分晦澀的表達就會把讀者對這個轉折的注意分散掉了。而且這段文字表達得也並不算跟夠準確,比如要不是讀過竹山的原作,我就不能理解鬆鬆綰居然是説她老了…

其實呢最關鍵的問題是,在這個逐字翻譯大概是游戲的過程中,恐怕很少能夠看出遊戲者對這一個個字的理解,幾乎可以認為這只算個機械的過程,比把北陬改成坎隅還要低得檔次恐怕也祇有這一個了。這種過程,翻譯軟體僅僅以現在的水平做得比他都能更快更好得不知道多少。如果要把這段文字當做詩詞,那恐怕也太廉價了。作詩機的一行代碼恐怕都要比這個來得費心。

至於格律,那真是不值一提。


為賦新詞強耍猴…


畫龍畫虎難畫骨。


全詞三句觀雪,仿蔣捷的虞美人仿的了無新意。沒新意也就算了,用字也不夠嚴謹,且蔣捷用字層層遞進,描寫敘述準確深刻,而這位的這個所謂觀雪,讀到第三個觀雪就真的沒有品評的感覺了,感覺完全就是看著古人的詩然後抖個機靈,還失敗了的結果。就像仿人家駱賓王做一首詠蛙,怎麼看都不對勁。


刻意堆砌意象
(ˉ▽ ̄~) ~~不是我吹牛,我初中還是個中二少年的時候就已經不這麼寫咯


感覺這就是很多古風圈:)人的通病,不看格律強行堆砌,高配版瑪麗蘇,為了不被撕我還是匿了


形有三分像,境卻差千重。生澀的詩詞自然不算好詩詞。
創作應該以情為先,矯揉造作的匠氣文章不可取。好的詩詞總是飽含情感的,而形式格律詞藻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
寫相思,《上邪》: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就彷彿看到一位女子在眼前哭訴。
寫今昔對比,「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情之複雜而繪之從簡,因為蘊情所以兩幅簡單的畫面都能讓我們有所共鳴。
哪怕是詞藻用典頗多,也有情在其中。《揚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葯,年年知為誰生。
文字自誕生以來就是是記錄事情,裝載感情的工具,詩詞文章的美感不是字本身帶來的,而是字背後的情帶來的——多少個「傾國傾城,美若天仙,閉月羞花」都比不過一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美麗,幾百各式各樣的「帥哥美女」的搭訕蜜語也不及一句「或恐是同鄉」來的吸引對方。
第一次答題,扯遠了-.-總之,這首詞好不好,比比前作就行了啊,千百年前的詩詞文章都能清晰地表情達意讓我們這些後人感同身受,而一篇當代的詞卻讓人云里霧裡難求共鳴,高下立判。
什麼是佳作?正如《詩品》所說:不著一字,盡得風流。格式可以模仿,但情感都是虛構的話,不過是畫虎不成反類犬罷了。


天幕下垂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真是景如在眼前。。。。哈哈哈哈。。。。


無字,無意,無境。
建議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看不懂啊!


呵呵


裝逼。看兩遍並沒看的太懂,多看了幾遍,加上自己的猜測,估摸著大概猜出這位大神的三分意思了吧。後來越發覺得裝逼這個詞不妥帖,叫換詞,沒水平的換詞連裝逼都不如。
估計孩子很年輕,用詞要麼是力度不夠,要麼是不恰當,給人一種華而不實的感覺,且不說格律。不知道是我有問題還是他有問題,錦繡嫣然倚這句我愣是沒看懂。


這什麼玩意啊。還用一本正經的討論。我覺得吧,這事真是需要天賦的。


人家寫過的東西,毫無新意的模仿一遍,縱是寫的好也沒什麼用吧。
關鍵是,蔣捷寫這詞的時候真是鬢已星星,多少愁緒藏在心中。而網路上的這位大概只是無病呻吟,沒有詩性,沒有感情,只是堆砌辭藻模仿一個外殼,怎麼看都不會好吧。


我覺得吧,和原作最大的差別是什麼呢?

一個看不太懂,一個看得懂。


推薦閱讀:

《沁園春·雪》的作者究竟是誰?真的是毛嗎?
20歲未戀愛男孩打算精讀張愛玲作品有何利弊?
上聯:我一個人住,如何對下聯?
為什麼我覺得《大秦帝國》比《權利的遊戲》要好看?
強迫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最大受益者是誰?

TAG:文學 | 模仿 | 小清新 | 宋詞 | 古風 |